PICCO监测与护理 正式版 ppt课件

合集下载

picco监测11ppt课件

picco监测11ppt课件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
GEDV
–胸腔内血容积
ITBV
–血管外肺水
EVLW
通过对热稀释曲线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这些容量参数

c (I) 注射
ln c (I) e-1
At MTt
再循环
DSt
t
-
20
经肺热稀释测量:容量参数1
所有的容量参数都是对热稀释曲线的更深入分析得到 的:
计算容积,需要知道…
深入分析热稀释曲线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
-
10
PiCCO技术是经肺热稀释技术和脉搏波型轮廓分析技 术的综合,用于进一步的对血液动力监测和容量管 理,并使大多数病人不再需要放置肺动脉导管。
原理:肺热稀释技术和脉搏波型轮廓分析技术的综合 应用:测量血液动力监测和容量管理 优点:使大多数病人不再需要放置肺动脉导管
• 将整个监测系统调至标准,以除去大气压力对病人压力造 成的读数影响
• 关闭病人侧三通,将换能器通大气,按监护仪上的自动调 零键,将监护仪上数字调整至零点,然后转动三通,使与 大气隔绝。
• 换能器置于零点处 • 归零仅须一次(监测导管与机器连接后获得第一次数据前

-
4
换能器的位置(Leveling)
-
11
PICCO=两种技术+两部分参数
经肺热稀释曲线
T injection
动脉脉搏轮廓分析
P
3次热稀释校 准
t
t
经热稀释方法得到的非连续性
动脉轮廓分析法得到的连续
参数
性参数
• 心输出量 CO
• 连续心输出量 PCCO
•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 GEDV

PiCCO的监测与护理PPT课件

PiCCO的监测与护理PPT课件

氧合及通气功能
01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₂)
ScvO₂是反映全身组织氧合情况的指标,正常值为70%-80%。降低可
能提示组织缺氧或氧摄取障碍。
02
氧输送(DO₂)
DO₂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循环系统向全身组织输送的氧量,与心输出量和
动脉血氧含量有关。降低可能提示心功能不全、贫血或低氧血症等。
03
氧消耗(VO₂)
考核与反馈
对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进行考核 ,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指 导,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技能水平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建立
设备保养计划
01
制定详细的设备保养计划,包括保养周期、保养项目、保养方
法等。
பைடு நூலகம்
专人负责
02
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
常运行。
保养记录
03
建立设备保养记录本,记录每次保养的时间、项目、结果等信
VO₂是单位时间内全身组织消耗的氧量,与机体代谢率和组织氧摄取率
有关。增高可能提示机体代谢旺盛或组织缺氧。
03
护理操作规范与技巧
术前准备工作要点
01 了解患者病情及手术方案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病情、手术名称、麻醉 方式等,以便做好针对性准备工作。
02 检查设备与耗材
检查PiCCO监测仪、导管、传感器、注射器等是 否齐全、完好,确保术中正常使用。
指标。
监测与记录
持续监测并记录血流 动力学参数,为临床
治疗提供依据。
临床应用价值
准确评估血流动力学状态
指导液体管理
PiCCO技术能够准确测量心输出量、胸腔 内血容量和血管外肺水等指标,为评估患 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提供重要依据。

PICCO监测护理PPT课件

PICCO监测护理PPT课件

经肺热稀释
• 在中心静脉内注射冷(<8ºC)生理盐水作为指示剂 • 动脉导管尖端的热敏电阻测量温度下降的变化曲线 • 使用Stewart-Hamilton公式计算得出心输出量(CO)

热 稀
-D T °[ C] 0,6

0,4


0,2

线
0,0 0
10
注射
COTDa (Tb - Ti ) Vi K DTb dt
3.急性心功能不全 4.肺动脉高压 5.心脏及腹部大手术 6.严重创伤 7.脏器移植手术
禁忌症
• 由于测量方式是有创的,因此如果病人的动脉置管部 位不适合置管,则不能使用。
• PiCCO只应该用于预期结果与风险相比是值得的病人。 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IABP)的病人,不能使 用本设备的脉搏轮廓分析方式进行监测。 出血性疾病
10
%
• 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 3.0 – 7.0
• 肺血管通透指数(PVPI) 1.0 – 3.0
ml/kg
PiCCO适应症
凡是需要进行心血管功能和循环容量状态监测的病人, 诸如外科、内科、心脏、烧伤以及需要中心静脉和动 脉插管监测的病人,均可采用Picco。 1.休克
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ARDS)
▪是一种简便、微创、
▪高效费比的什,么对是重P症iCCO技术?
PiCCO=病两人种技术 +两部分参数
经肺热稀释曲线
T injection
▪主要血流P 动动力脉脉学搏参轮廓数分析 3次▪热进稀行释校监准测的工具。
t
经热稀释方法得到的非连续性参数 § 心输出量 CO §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 GEDV § 胸腔内血容量 ITBV § 血管外肺水 EVLW* § 肺血管通透性指数 PVPI* § 心功能指数 CFI § 全心射血分数 GEF

医学PPT课件:PICCO的监测与护理

医学PPT课件:PICCO的监测与护理

历史回顾
• 1954年,Dr.Fegler提出用温度稀释的 方法测量心脏排出量,即通过注入心脏 内液体温度的升高的速率反应射血能力
• 1970年,由Swan和Ganz首先研制成顶 端带气囊的导管
历史回顾 • 1972年又首先将此技术应用于临床 • 1992年连续温度稀释法 • 1995年PICCO样机问世
映了肺水肿的类型
正常
PBV
Extra Vascul ar
PVV
• 流量/后负荷参数:心输出量 CO 每搏量 SV 系统血管阻力
SVR
心率 HR 动数 GEF 心功能指数 CFI 左心室收缩力指数 dPmx
• 肺相关参数: 血管外肺水 EVLW
肺血管通透性指数 PVPI
三、PICCO的操作
• 任一标准中心静脉通路 • PICCO热稀释动脉导管 • 注射液温度探头容纳器 • 压力传感系统
二、PICCO的原理
PICCO的原理: 植入一根中心静脉导管和一根股动脉导 管,用温度指示剂注入中心静脉后,分布 于胸腔内的各个腔室,根据股动脉测得温 度的衰减曲线,即可得出各个腔室的分布 情况。测量从中心静脉注入一定量的冰盐 水,容积和温度很快弥散至心脏及肺内,
PICCO的原理: 当动脉热敏探头探测到热量信号时,即 可识别温度差并汇成曲线,计算机自行 对该曲线进行分析得出一基本参数,并 结合PICCO导管测得的股动脉压力波形,得 出一系列具有特殊意思的重要临床参数。
心指数(CI)
它反映的是心脏收缩功能,正常值是 3.0 – 5.0l/min/㎡,低于2.5l/min/㎡ 时可出现心衰,低于1.8l/min/㎡并伴 有微循环障碍时为心源性休克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
• GEDV指的是舒张末时心脏的4个腔室的 容积之和

picco监测和护理 ppt课件

picco监测和护理 ppt课件

PiCCO 导管 如:股动脉 肺
RA RV
EVLW
PBV
LA LV
PiCCO技术Leabharlann 经肺热稀释技术和脉搏波型轮廓分析 技术的综合, 用于进一步的测量血液动力监测和容 量管理,并使大多数病人不再需要放置肺动脉导管:
经肺热稀释技术
T 注射
中心静 脉注射
t 校正
PULSIOCATH P
脉搏轮廓分析技术
t
PICCO
反映心脏 后负荷 指标
动脉脉搏轮廓分析通过动脉压力波形获得每博 参数,经肺热稀释法的初始校正后,根据公式 可以在每次心脏搏动时计算出每博量(7090ml),并得出连续心排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
反映心肌 收缩力 指标
全心射血分数和心功能指数(4.5-6.5l/min) 是评价心脏收缩功能的特有参数,是由每博量 与全心舒张期末期容积通过公式计算,能反映 左心室收缩功能
PICCO
测量开始,从中心静脉注入一定量温度指 示剂(冰盐水2-15°),经过上腔静脉→右心 房→右心室→肺动脉→血管外肺水→肺静脉 → 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腹主动脉 →股动脉→PICCO 导管接收端
弹丸注 射
经肺热稀释技术需要在中心静脉 注射冷盐水(< 8°C)或室温盐水 (< 24°C)
PICCO :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 监测
5
如何实施PICCO的校正
6
PICCO导管的护理
PICCO
何为PICCO?
PICCO
PICCO
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中心静脉导管

PICCO监测技术PPT课件

PICCO监测技术PPT课件
荧光染料稀释法
RAEDV RVEDV PBV LAEDV LVEDV
PTV
热稀释法
RAEDV RVEDV
ln Tb
t
热稀释曲线的指数下降时间 PTV(肺内热容积)=COXDSt
MTt
DSt
胸腔内相关容积的组成 ITTV
PTV
EVLW RAEDV RVEDV PBV EVLW
LAEDV
LVEDV
GEDV
PTV = 肺内热容积,在一系列混合腔室中具有最大的热容积 (DSt – 容积) ITTV = 胸腔内总热容积,从注射点到测量的热容积之和(MTt – 容积) GEDV =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 = ITTV - PTV
CO↓
CO↑
血流动力学原理 SV
Preload 前负荷 (回心血量) Afterload 后负荷 (血管阻力) Contractility 心肌收缩力
血流动力学原理——危重症病人监测
危重病人循环状态判别与处理:

心脏前负荷是否足以获得充分的心输出量,这与病人的临床状况是否 相符和? 后负荷如何? 心脏功能如何?是否需要给予心肌收缩? 肺的氧合如何? 病人是否需要补充液体还是减少液体?改善肺功能?血管活性药物?
PICCO的监测原理——Two different
techniques of CO measurement
1- Transpulmonary thermodilution 经肺热稀释方法
A. 热稀释参数
弹丸注 射 经肺热稀释技术需要在中心静 脉注射冷盐水(< 8°C)
PiCCO 导管 如:股动脉

右心 RA RV
EVLW
左心 LA
LV
PBV

picco的监测与护理 ppt课件

picco的监测与护理 ppt课件

与Fick方法对比
COTDa vs. COFick
Pauli C. et al., Intensive Care Med 28, 2002 Tibby S. et al., Intensive Care Med 23, 1997
18/54 24/120
0,03 ± 0,17 0,03 ± 0,24
0,98 0,99
什么是PiCCO技术?
Pulse indicator Continous Cardiac Output
两者的结合:PiCCO
a.经肺热稀释技术(TPTD)
b.动脉脉搏轮廓分析技术(PC)
中心静脉导管 • 颈内静脉 • 锁骨下静脉 温度指示剂注射
大部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病人都会做 以下监测 • 中心静脉导管
PCCO – COTDpa
Mielck et al., 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 17 (2), 2003 Rauch H* et al. Acta Anaesth Scand 46, 2002 Felbinger TW et al. J Clin Anesth 46, 2002 Della Rocca G* et al. Br J Anaesth 88 (3), 2002 Gödje O* et al. Crit Care Med 30 (1), 2002 Zöllner C et al. 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 14 (2), 2000 Buhre W et al., 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 13 (4), 1999
RAEDV
RVEDV
PBV
LAEDV
LVEDV
EVLW

PICCO容量监测仪的临床护理应用.ppt 2

PICCO容量监测仪的临床护理应用.ppt 2

前后负荷和血管阻力变化的各种参数。使危重病人的血流动
力学监测的准确性得到更进一步提高。
1根中心静脉导管 • 颈内静脉 • 锁骨下静脉 • 股静脉
连接
• 中心静脉导管
• 动脉导管
1根动脉热稀释导管 •股动脉导管 •腋动脉导管
(监测动脉压、动脉血气分析…)
PiCCOplus 连接示意图
中心静脉导管 注射液温度探头容纳管(T型管)
基础护理
保持病室整洁,温度、湿度适宜,定时通风、消毒。做好生活护理 , 保证病人皮肤及床单的清洁、干净。股动脉导管置入侧肢体制 动 ,保持伸直 ,严禁弯曲 ,必要时予约束带保护性应用。限制 翻身,翻身时应保持置入侧下肢与身体成一直线 ,且翻身不宜超 过 40。予营养支持 ,适当按摩肢体 ,进行被动活动 ,应用气垫 床以预防压疮。
compliance
shape of pressure curve
适应征
PULSION PiCCO系统适用于需要监测心血管和循环容量的病人。
ICU常见适应症
感染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烧伤
外伤 / 低血容量休克
ARDS 重症胰腺炎
注射液的温度感受器
温度测量电缆
护理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变化,补液过程中严密观察 中心静脉压 (CVP和 PICCO 的测量结果 ,以便及时调整补 液速度、量和性质。严格记录24 h出入量,随时掌握病 情变化。根据观察和检测结果指导进出量 ,调整血 管活 性药物的使用 ,予病人最佳治疗方案 。
PMAN\FREIDOKU\SCHULUNG\PiC CO\high_level\PiCCO_highLevelV05
11
PICCO 导管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前负荷是充足CO的必要前提
PPT课件
11
容量/前负荷参数
➢ ITBV–胸腔内血容积 ➢ ITB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正常值850-1000 ml/m2
•反应心脏四个腔室以及肺血管 内的血液量总和
ITBV ≈1.25 * GEDV
GEDV、ITBV小于低值为前负荷不足,大于高值
为前负荷过重。
PPT课件
注意,监测SVV、PVV时:
1、病人呼吸机模式必须是控制通气 2、病人是窦性心律,没有房颤,频发室早等心律 失常 3、动脉压力波形正常 满足以上三个条件,SVV、PPV才能指导前负荷的液体 治疗
PPT课件
14
被动抬腿试验
但病人不是都用呼吸机,那SVV和PPV
是不是就失去指导意义了 其实还可
以通过被动抬腿试验,在呼吸平稳的
12
容量/前负荷参数
每搏量变异SVV:正常值≤10%
脉压变异PPV:正常值≤ 10%
• 吸呼气过程回心血液量改变造成前负荷的改变 • 过去30秒内 ,最大SV减去最小SV ,再除以平均SV所得的

• 当SVV、PPV变异较大时,提示通过补液扩容可以提高病 人的心排量CO。
PPT课件
13
容量/前负荷参数
➢氧饱和参数: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 氧供DO2
氧耗VO2
PPT课件
9
PICCO监测参数解读
PPT课件
10
容量/前负荷参数
➢ GEDV–全心舒张末期容积 ➢ GED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正常值 680-800ml/m2
• GEDV是指心脏舒张末期四个 腔室内血液的总和,直接反映 循环容量状态,是心脏前负荷 良好的指标。它用于管理患者 血管充盈状态以及指导容量治 疗。用GEDV作为前负荷的指 标最显著优点是:它的监测不受机械通气、胸腔压力和 心室顺应性的影响,可以在任何情况下更准确地反映前 负荷。
PPT课件
5
PICCO的连接
PPT课件
6
PICCO的连接
PPT课件
7
PICCO的技术原理
PICCO=两种技术+两组参数
经肺热稀释曲线
动脉脉搏轮廓分析
P
T injection
t
经热稀释方法得到的非连续性参数 • 心输出量 CO •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 • 胸腔内血容量 ITBV • 血管外肺水 EVLW* • 肺血管通透性指数 PVPI* • 心功能指数 CFI • 全心射血分数 GEF
PPT课件
17
心肌收缩力参数
➢ dPmx,左心室收缩力指数,正常
值:1000-2000 mmHg/s
➢ 是△p/△t max的缩写,动脉压力波
形上升支的最大斜率和速率,也就是
收缩期大动脉压上升速度的快慢
➢ 收缩期大动脉压是左心室收缩力的近
t
动脉轮廓分析法得到的连续性参数 • 连续心输出量 PCCO • 动脉压 AP • 心率 HR • 每搏量 SV • 每搏量变异 SVV • 脉压变异 PPV • 系统血管阻力 SVR • 左心室收缩力指数 dPmx*
血液动力学和P容PT课量件 进行监护管理
8
PICCO测得参数
➢容量/前负荷参数: 胸腔内血容积ITBV 全心舒张末
PPT课件
16
流量/后负荷参数
➢ SVR:全身血管阻力,SVR=(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 CO
➢ SVR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 压)/CI,正常值: 1700-2400 dyn.S.cm-5.m2
反映后负荷最重要的参数。通过对SVR的监测,反应血液在外周循 环所受到的阻力。同时用于提示我们由于各种因素、治疗或药物引 起的血管收缩或舒张状态。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心脏泵血需要克服的阻力,阻力越大 心输出量越小
足够,这时应该给予正性肌力药物或
血管活性药物。
做这个可逆的自体容量负荷试验,相
对临床风险小,对于前负荷也是个较
为实用的指标。
PPT课件
15
流量/后负荷参数
➢ PCCO–脉搏轮廓连续心排量 ➢ PCCI–脉搏轮廓连续心排量指数 正常值:3.0–5.0
l/min/m2
Ø 意义:是临床上了解循环功能最重要的基本指标,可反映 整个循环系统的功能状况,包括心脏机械做功和血流动 力学,了解前、后负荷、心率及心肌收缩力。降低提示 回心血量减少、心脏流出道阻力增加、心肌收缩力减弱; 升高见于回心血量增加、心脏流出道阻力减少、心肌收 缩力增强。
PPT课件
3
传统的血流动力学及容量监测手段
CVP
PCWP
用压力推测容量
压力不是容量!!
-干扰因素:
-心室顺应性
-导管的位置 (PAC)
-机械通气
-腹腔内高压
-血管活性药物
-气胸
-.........
PPT课件
4
PIC量, 很少受机械通气等外部压力变化的影响,数据准确! ➢微创:只需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带温度感知器的特制动脉 导管,无需肺动脉导管,置管容易,并发症少 ➢持续监测:对每一次心脏搏动进行分析和测量 ➢测量全心指标,反映全心功能,不以右心代表整个心脏 ➢可用于儿童与婴儿( 2公斤以上)
病人身上继续发挥这两个参数的作用
如图,先将病人放平躺,下肢被动抬
高,这样有几百毫升的血液回流到心
脏,起到自体血扩容的作用,
观察SVV的变化,如果SVV 数值变小,
血压升高 则说明病人需要扩容治疗 ,
再将腿放平,给病人扩容,边补液边
监测。
如果如果SVV 数值没有变化,血压不
变或者下降 则考虑前负荷容量已经
PICCO监测与护理
吕成伟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ICU
PPT课件
1
内容提要
1、什么是PICCO? 2、PICCO的技术原理? 3、PICCO监测参数的解读? 4、PICCO监测的护理?
PPT课件
2
什么是PICCO?
➢ PICCO是英文plu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的缩写,即脉波指示剂连续心 排出量监测,它是经肺热稀释方法和动脉脉搏轮 廓分析法的综合来对血液动力学和容量进行监护 管理的技术。
期容积GEDV 每搏量变异SVV 脉压变异PPV 中心静脉压CVP
➢流量/后负荷参数:心输出量CO 每搏量SV 系统血管
阻力SVR 动脉压AP 心率HR
➢心肌收缩力参数:全心射血分数GEF 心功能指数CFI
左心室收缩力指数dPmx 心输出力CPO
➢肺相关参数: 血管外肺水EVLW 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