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专题十四判断基因的位置精准培优专练31

合集下载

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十四 判断基因的位置 生物 教师版

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十四 判断基因的位置 生物 教师版

应用1: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 染色体上典例1. 一对灰毛鼠交配所产一窝鼠中出现1只栗色雄鼠。

让该栗色鼠与同窝(多只)灰毛雌鼠交配,子代雌雄鼠中灰鼠和栗色鼠数量相等。

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对该栗色鼠的分析正确的是( )A .该栗色雄性鼠来自隐性基因携带者亲本的隐性基因组合,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 .该栗色雄性鼠的形成与母本的一个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有关,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C .该栗色雄性鼠的形成与两个亲本都有一个基因发生隐性突变有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 .该栗色雄性鼠的形成与一个亲本的一个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有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答案】D【解析】一对灰毛鼠交配所产一窝鼠中出现1只栗色雄鼠,该栗色雄鼠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也可能是亲本携带隐性基因所致。

让该栗色鼠与同窝(多只)灰毛雌鼠交配,子代雌雄鼠中灰鼠和栗色鼠数量相等,说明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因此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假设相关的基因用A 、a 表示。

若该栗色雄性鼠的形成是亲本携带隐性基因所致,则双亲灰毛鼠的基因型均为Aa ,该栗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 ,同窝(多只)灰毛雌鼠的基因型为AA 或Aa ,所以该栗色鼠与同窝(多只)灰毛雌鼠交配,子代雌雄鼠中灰鼠和栗色鼠数量不一定相等,与题意不符。

若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则只有aa 突变为Aa 时才会出现性状的改变,即该栗色雄性鼠的形成与一个亲本的一个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有关,但不能确定发生突变的是母本还是父本;此种情况下,双亲灰毛鼠和同窝中的灰毛雌鼠的基因型均为aa ,该栗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 ,所以杂交子代雌雄鼠中灰鼠和栗色鼠数量相等,与题意相符。

综上分析,A 、B 、C 三项均错误,D 项正确。

应用2:判断基因是只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 、Y 的同源区段典例2. 果蝇的刚毛和截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刚毛雄果蝇甲与刚毛雌果蝇乙交配,子代中刚毛(♂)∶刚毛(♀)∶截毛(♂)∶截毛(♀)=2∶1∶0∶1,由此推测控制果蝇的刚毛和截毛的基因位于( ) 一、“实验法”判断基因的位置培优点十四 判断基因的位置比A.常染色体B.X染色体C.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D.Y染色体【答案】C【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刚毛对截毛是显性性状,且截毛只出现于雌性,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可能在常染色体上,也不可能在Y染色体上,A、D两项错误;若只位于X 染色体上,则刚毛雄果蝇甲产生的雌性后代应该全部为刚毛,B项错误;若位于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则甲的基因型为X d Y D,乙的基因型为X D X d,子代中刚毛(♂)∶刚毛(♀)∶截毛(♂)∶截毛(♀)=2∶1∶0∶1,与题意相符,C项正确。

2020届高三生物精准培优专练:十四 判断基因的位置

2020届高三生物精准培优专练:十四 判断基因的位置

培优点十四判断基因的位置一、“实验法”判断基因的位置应用1: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典例1. 一对灰毛鼠交配所产一窝鼠中出现1只栗色雄鼠。

让该栗色鼠与同窝(多只)灰毛雌鼠交配,子代雌雄鼠中灰鼠和栗色鼠数量相等。

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对该栗色鼠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栗色雄性鼠来自隐性基因携带者亲本的隐性基因组合,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该栗色雄性鼠的形成与母本的一个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有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该栗色雄性鼠的形成与两个亲本都有一个基因发生隐性突变有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该栗色雄性鼠的形成与一个亲本的一个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有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应用2:判断基因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的同源区段典例2. 果蝇的刚毛和截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刚毛雄果蝇甲与刚毛雌果蝇乙交配,子代中刚毛(♂)∶刚毛(♀)∶截毛(♂)∶截毛(♀)=2∶1∶0∶1,由此推测控制果蝇的刚毛和截毛的基因位于()A.常染色体B.X染色体C.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D.Y染色体应用3:正反交实验法确定基因的位置典例3. 利用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统计发现后代雄性个体的性状始终与母本保持一致,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可能位于细胞质中B.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C.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D.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二、对点增分集训1. 研究人员在小鼠群体中筛选到一个脊柱弯曲的突变体,且该突变只出现在雌鼠中。

将任意一只脊柱弯曲的雌鼠与脊柱正常的野生型雄鼠杂交,所得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均为1/3脊柱弯曲的雌鼠、1/3脊柱正常的雌鼠和1/3脊柱正常的雄鼠。

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脊柱弯曲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B.脊柱弯曲的雌鼠均为杂合子C.导致脊柱弯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D.导致脊柱弯曲的基因不位于X染色体2. 果蝇的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a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

高中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位置的判断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高中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位置的判断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基因在染色体位置的判断练习题及答案详解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所有的基因都在染色体上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2.摩尔根用一只白眼突变体的雄性果蝇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后,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其一系列杂交实验过程中,最早获得白眼雌果蝇的途径是()A.亲本白眼雄果蝇×亲本雌果蝇B.亲本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C. F2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D. F2白眼雄果蝇×F3雌果蝇3.外耳道多毛症是一种伴性遗传病,只有男性患者,没有女性患者,若父亲是患者,则儿子全是患者,女儿均正常。

控制此遗传病的基因是( )A.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C.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D.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4.下列论述不能说明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的是()A.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和成对的基因均是一个来自于父方,一个来自于母方B.雌雄配子结合后染色体恢复为成对状态,基因恢复为成对状态C.减数分裂后每一个配子得到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和每对基因中的一个D.在各种细胞中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同源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5.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图所示。

若统计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发现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则该病的致病基因()A.位于Ⅰ区段上,为隐性基因B.位于Ⅰ区段上,为显性基因C.位于Ⅱ区段上,为显性基因D.位于Ⅲ区段上,为隐性基因6.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

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1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是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

下列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对该基因的位置判断,说法正确的是()A.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一定位于片段Ⅰ上B.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一定位于片段Ⅱ-1上C.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一定位于片段Ⅰ上D.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一定位于片段Ⅱ-1上7.如下图所示,为了鉴定男孩8与本家族的亲缘关系,需采用特殊的鉴定方案。

高中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位置的判断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高中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位置的判断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基因在染色体位置的判断练习题及答案详解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所有的基因都在染色体上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2.摩尔根用一只白眼突变体的雄性果蝇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后,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其一系列杂交实验过程中,最早获得白眼雌果蝇的途径是()A.亲本白眼雄果蝇×亲本雌果蝇B.亲本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C. F2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D. F2白眼雄果蝇×F3雌果蝇3.外耳道多毛症是一种伴性遗传病,只有男性患者,没有女性患者,若父亲是患者,则儿子全是患者,女儿均正常。

控制此遗传病的基因是( )A.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C.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D.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4.下列论述不能说明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的是()A.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和成对的基因均是一个来自于父方,一个来自于母方B.雌雄配子结合后染色体恢复为成对状态,基因恢复为成对状态C.减数分裂后每一个配子得到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和每对基因中的一个D.在各种细胞中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同源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5.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图所示。

若统计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发现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则该病的致病基因()A.位于Ⅰ区段上,为隐性基因B.位于Ⅰ区段上,为显性基因C.位于Ⅱ区段上,为显性基因D.位于Ⅲ区段上,为隐性基因6.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

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1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是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

下列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对该基因的位置判断,说法正确的是()A.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一定位于片段Ⅰ上B.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一定位于片段Ⅱ-1上C.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一定位于片段Ⅰ上D.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一定位于片段Ⅱ-1上7.如下图所示,为了鉴定男孩8与本家族的亲缘关系,需采用特殊的鉴定方案。

基因位置的确定及遗传实验类试题解题技巧

基因位置的确定及遗传实验类试题解题技巧

基因位置的确定及遗传实验类试题解题技巧巧用逆推法,判断基因位置1.真核细胞基因的三种“位置”(1)主要位置:细胞核内(即染色体上)(2)次要位置:细胞质内(位于线粒体、叶绿体中)→遗传时只能随卵细胞传递,表现出“母系遗传”特点。

2.实验法确认基因的位置(1)判定基因位于细胞核还是细胞质中若有“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或不同”的信息则可以判定基因是位于细胞核中还是位于细胞质内;正交、反交结果相同则基因位于细胞核内,正交、反交结果不同且与母本性状相同,则基因位于细胞质中。

(2)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 染色体上 ①已知性状的显隐性②未知性状的显隐性正反交实验-⎩⎪⎨⎪⎧正反交结果一致→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基因在X 染色体上(3)是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还是只位于X 染色体上(4)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 、Y 染色体同源区段 ①设计思路隐性的纯合雌性个体与显性的纯合雄性个体杂交,获得的F 1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选子代中的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 2,观察F 2表现型情况。

即:②结果推断⎩⎪⎨⎪⎧a.若F 2雌雄个体中都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出现,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若F 2中雄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雌 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则 该基因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3.数据信息分析法确认基因位置除以上列举的方法外,还可依据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分析确认基因位置: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可确定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可确定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分析如下:(1)根据表格信息中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比分析推断据表格信息:灰身与黑身的比例,雌蝇中3∶1,雄蝇中也为3∶1,二者相同,故为常染色体遗传。

直毛与分叉毛的比例,雌蝇中4∶0,雄蝇中1∶1,二者不同,故为伴X 遗传。

(2)依据遗传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推断【典例】(2018·北师大附中期末)大麻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大麻体内,物质B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基因M、m和N、n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高中生物 (新高考)高三精准培优专练 判断基因的位置 含答案

高中生物 (新高考)高三精准培优专练  判断基因的位置 含答案

判断基因的位置“实验法”判断基因的位置1.应用①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例1.一对灰色鼠交配所产一窝鼠中出现1只栗色雄鼠、让该只栗色雄鼠与同窝(多只)灰色雌鼠交配,子代雌雄鼠中灰色鼠和栗色鼠数量相等,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对该栗色雄鼠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栗色雄鼠来自隐性基因携带者亲本的隐性基因组合,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该栗色雄鼠的形成与母本的一个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有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该栗色雄鼠的形成与两个亲本都有一个基因发生隐性突变有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该栗色雄鼠的形成与一个亲本的一个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有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应用②判断基因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的同源区段例2.如图为某种动物性染色体结构简图,片段Ⅰ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Ⅱ-2是X染色体上与Y染色体非同源的区段。

现要判断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2上,用一只隐性雌性个体与一只显性雄性个体杂交,不考虑突变。

下列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对该基因的位置判断,说法错误的是()A.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一定位于片段Ⅰ上B.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一定位于片段Ⅱ-2上C.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可能位于片段Ⅰ上D.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可能位于片段Ⅱ-2上3.例3.(多选)利用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统计发现后代雄性个体的性状始终与母本保持一致,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可能位于细胞质中B.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C.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D.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1.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两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所得子一代的表型及比例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小翅红眼∶小翅棕眼=3∶3∶1∶1。

2020届高三生物精准培优专练14:判断基因的位置(附答案)

2020届高三生物精准培优专练14:判断基因的位置(附答案)

2020届高三生物精准培优专练14:判断基因的位置(附答案)一、“实验法”判断基因的位置应用1: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典例1. 一对灰毛鼠交配所产一窝鼠中出现1只栗色雄鼠。

让该栗色鼠与同窝(多只)灰毛雌鼠交配,子代雌雄鼠中灰鼠和栗色鼠数量相等。

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对该栗色鼠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栗色雄性鼠来自隐性基因携带者亲本的隐性基因组合,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该栗色雄性鼠的形成与母本的一个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有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该栗色雄性鼠的形成与两个亲本都有一个基因发生隐性突变有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该栗色雄性鼠的形成与一个亲本的一个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有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应用2:判断基因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的同源区段典例2. 果蝇的刚毛和截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刚毛雄果蝇甲与刚毛雌果蝇乙交配,子代中刚毛(♂)∶刚毛(♀)∶截毛(♂)∶截毛(♀)=2∶1∶0∶1,由此推测控制果蝇的刚毛和截毛的基因位于()A.常染色体 B.X染色体C.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 D.Y染色体应用3:正反交实验法确定基因的位置典例3. 利用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统计发现后代雄性个体的性状始终与母本保持一致,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可能位于细胞质中B.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C.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D.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二、对点增分集训1. 研究人员在小鼠群体中筛选到一个脊柱弯曲的突变体,且该突变只出现在雌鼠中。

将任意一只脊柱弯曲的雌鼠与脊柱正常的野生型雄鼠杂交,所得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均为1/3脊柱弯曲的雌鼠、1/3脊柱正常的雌鼠和1/3脊柱正常的雄鼠。

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脊柱弯曲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B.脊柱弯曲的雌鼠均为杂合子C.导致脊柱弯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D.导致脊柱弯曲的基因不位于X染色体2. 果蝇的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a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

2019版高考总复习生物练习:专项突破_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与探究_含解析

2019版高考总复习生物练习:专项突破_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与探究_含解析

专项突破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与探究1.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1)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且亲本均为纯合子,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

即:正反交实验⇒⎩⎪⎨⎪⎧①若正反交子代雌雄表现型相同⇒常染色 体上②若正反交子代雌雄表现型不同⇒X 染色 体上(2)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已知,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基因的位置,则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纯合个体杂交方法。

即:隐性雌×纯合显性雄⎩⎪⎨⎪⎧①若子代中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隐性⇒在X 染色体上②若子代中雌性有隐性,雄性中有显性⇒在常 染色体上2.基因是伴X 染色体遗传还是X 、Y 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和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1)基本思路一:用“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 1的性状。

即: 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①若子代所有雄性均为显性性状⇒位于同源区段上②若子代所有雄性均为隐性性状⇒ 仅位于X 染色体上(2)基本思路二:用“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 1的性状。

即: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①若子代中雌雄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②若子代中雌性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 雄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仅位于X 染色体上3.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 、Y 染色体同源区段(1)设计思路:隐性的纯合雌性个体与显性的纯合雄性个体杂交,获得的F 1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选子代中的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 2,观察F 2表现型情况。

即:(2)结果推断⎩⎪⎨⎪⎧①若F 2雌雄个体中都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出现,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若F 2中雄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雌 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则该基因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4.数据信息分析法确认基因位置除了上述所列的实验法外,还可依据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分析确认基因位置: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可确定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可确定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优点十四判断基因的位置一、“实验法”判断基因的位置应用: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染色体上实例.下列是摩尔根所做的果蝇杂交实验,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其中能确定其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染色体上的是()①纯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②纯合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③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④杂合红眼雌果蝇×纯合红眼雄果蝇⑤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①③⑤.②④.①②④.①②③④⑤【解析】已知红眼相对于白眼是显性性状,纯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不论雌雄全部表现为红眼,不能判断其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染色体上,①错误;纯合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若在常染色体上,则后代都表现为红眼,若在染色体,后代雌性都是红眼,雄性都是白眼,②正确;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无论在常染色体还是染色体上,后代雌性和雄性都表现为一半红眼、一半白眼,③错误;杂合红眼雌果蝇×纯合红眼雄果蝇,若后代全部是红眼,说明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出现白眼,说明在染色体上,④正确;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后代全部是白眼,不能判断其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染色体上,⑤错误。

综上所述,可以判断基因在什么染色体上的实验组合是②④,正确。

【答案】应用:判断基因是只位于染色体上,还是位于、的同源区段实例.下面是探究基因位于、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思路,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方法:纯合显性雌性个体×纯合隐性雄性个体→方法:纯合隐性雌性个体×纯合显性雄性个体→结论:①若子代雌雄全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②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染色体上。

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方法+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方法+结论③④”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方法+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方法+结论③④”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解析】方法:纯合显性雌性与隐性纯合雄性:若子代雌雄全表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染色体,①错误;雄性个体表现不可能为隐性性状,②错误;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可能位于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③错误;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染色体,④错误。

方法:纯合显性雄性与隐性纯合雌性:若子代雌雄全表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①正确;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染色体上,上没有相关基因,②正确;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可能位于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③错误;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染色体,④错误。

正确。

【答案】应用:判断基因位于细胞核还是位于细胞质中实例.下面为个不同的果蝇突变品系与野生型正交和反交的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①为细胞核遗传,②为细胞质遗传.①为细胞质遗传,③为伴性遗传.②为细胞质遗传,③为细胞核遗传.②为伴性遗传,③为细胞质遗传【解析】由②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可推断突变品系是染色体隐性遗传;③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表现为母系遗传,正确。

【答案】二、对点增分集训.在古城荆州的城墙上,生长着某种二倍体野生植物,该植物属于型性别决定。

研究人员发现,该植物的花瓣有白色、粉红色、红色和紫色四种。

花瓣的颜色由花青素决定,花青素的形成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和、)共同控制。

请回答下列问题:()基因与或基因与在遗传时,遵循定律。

()从花蕊的结构来看,该植物属于植物(选填“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

()与豌豆植株的杂交实验相比,该植物的杂交实验不必进行的实验步骤是。

()研究人员还发现,该植物花瓣的单瓣和重瓣是一对相对性状。

现有单瓣、重瓣植株若干,欲探究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染色体特有区段上。

请设计实验方案予以确定。

①实验设计思路是:。

②预期的实验结果和相应的实验结论是:若其子代的表现型一致,则基因位于上;若其子代的表现型不一致,则基因位于上。

【解析】 () 基因与、与均为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 依题意“该植物属于型性别决定”可知:从花蕊的结构来看,该植物属于雌雄异株植物。

()该植物属于雌雄异株植物,雌株上开有雌花(只有雌蕊),雄株上开有雄花(只有雄蕊),而豌豆植株上的花为两性花(既有雌蕊、又有雄蕊),所以与豌豆植株的杂交实验相比,该植物的杂交实验不必进行母本去雄。

()欲探究控制花瓣的单瓣和重瓣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染色体特有区段上,①实验设计思路是将单瓣植株与重瓣植株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即单瓣植株♀×重瓣植株♂与重瓣植株♀×单瓣植株♂,观察后代的表现型是否一致。

②因该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其结论是未知的,对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进行预测时,从可能的情况入手加以讨论。

该实验可能的结果有种:一是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其正、反交后代子代的表现型一致;二是该等位基因位于染色体特有区段上,则其正、反交子代的表现型不一致。

【答案】()基因的分离()雌雄异株()母本去雄()①将单瓣植株与重瓣植株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观察其子代的表现型是否一致②常染色体染色体特有区段.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与无眼()、正常刚毛()与小刚毛()、正常翅()与斑翅()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有三个纯合品系:①、②和③。

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问题:()若、、这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假设、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

(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解析】()需验证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即验证这三对基因之间是否两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通过选择①×②、②×③、①×③三个杂交组合分别得到双杂合的,然后分析代各杂交组合是否符合∶∶∶的性状分离比即可。

()若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具有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特点,所以可选择①和②,通过正交(×)和反交(×)实验进行验证,若这两对相对性状在子代雄性个体的表现均不同,即可验证这一假设。

【答案】()选择①×②、②×③、①×③三个杂交组合,分别得到和,若各杂交组合的中均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不是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选择①×②杂交组合进行正反交,观察雄性个体的表现型。

若正交得到的中雄性个体与反交得到的中雄性个体有眼无眼、正常刚毛小刚毛这两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均不同,则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型。

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

回答下列问题:()公羊中基因型为或的表现为有角,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的表现为有角,或无角。

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某同学为了确定是位于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白毛∶,我们认为根据这一实验数据,不能确定是位于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需要补充数据,如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若,则说明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则说明是位于染色体上。

()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种;当其位于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种;当其位于和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如图所示),基因型有种。

【解析】()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比例为::。

由于公羊中基因型为或者的表现为有角,无角,所以子一代群体中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有角:无角:;由于母羊中基因型为的表现为有角,或无角,所以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有角:无角:。

()如果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纯合黑毛母羊为,纯合白毛公羊为,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为,子二代中黑毛(、):白毛():,但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是雌:雄:,没有性别差异;如果是位于染色体上,则纯合黑毛母羊为,纯合白毛公羊为,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为和,子二代中黑毛(、、):白毛():,但白毛个体全为雄性。

()对于性别决定为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共种;当其位于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共种;当其位于和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基因型有、、、、、、共种。

【答案】()有角:无角: 有角:无角()白毛个体中雄性:雌性白毛个体全为雄性().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

同学甲用已知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雌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

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试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

(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解析】()常染色体杂合子测交情况下也符合题干中的比例,故既不能判断控制黄体的基因是否位于染色体上,也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表现为隐性。

()设控制灰体的基因为,控制黄体的基因为,则同学甲的实验中,亲本黄体雄蝇基因型为,而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故亲本灰体雌蝇为杂合子,即。

故:(灰雌)×(黄雄)→(灰雌):(黄雌):(灰雄):(黄雄),代果蝇中杂交方式共有种;其中灰体雌蝇和黄体雄蝇杂交组合与亲本相同,由()可知无法证明同学乙的结论。

而黄体雌蝇与黄体雄蝇杂交组合中,子代均为黄体表型,无性状分离,亦无法证明同学乙的结论。

故应考虑采用灰体雌蝇与灰体雄蝇、黄体雌蝇与灰体雄蝇的杂交组合。

即灰体雌蝇与灰体雄蝇杂交:(灰雌)×(灰雄)→中(灰雌):(灰雌):(灰雄):(黄雄),可知灰体雌蝇与灰体雄蝇杂交,后代表型为:雌性个体全为灰体,雄性个体灰体与黄体比例接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