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机械设计大作业(齿轮)5.1.4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齿轮——2号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机械原理大作业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设计题目:齿轮传动设计1.1机构运动简图1.2机械传动系统原始参数序号电机转速(r/min)输出轴转速(r/min)带传动最大传动比滑移齿轮传动定轴齿轮传动最大传动比模数圆柱齿轮圆锥齿轮一对齿轮最大传动比模数一对齿轮最大传动比模数14 970 25 30 37 ≤2.8 ≤4.5 2 ≤4.5 3 ≤4 3二.传动比的分配计算电动机转速n=970 r/min,输出转速n1=25 r/min,n2=30 r/min,n3=37 r/min,带传动的最大传动比为i pmax=2.8,滑移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为i vmax=4.5,定轴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为i dmax=4.5。
根据传动系统的原始参数可知,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i1=970/25i2=970/30i3=970/37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分实现。
设带传动的传动比为i pmax=2.8,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i v1,i v2 ,i v3 ,定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i f,则总传动比i1=i pmax i v1i fi2=i pmax i v2i fi3=i pmax i v3i f令i v3 = i vmax= 4.5则可得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传动比为i f=i3/(i pmax i vmax)=3.079365滑移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i v1=i1/(i pmax i f)=3.040541i v2=i2/(i pmax i f)=3.75设定轴齿轮传动由3对齿轮传动组成,则每对齿轮的传动比为i d =i f(1/3)= 1.454857≤i dmax=4三.齿轮齿数的确定(1)滑动齿轮传动齿数的确定根据滑移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滑动齿轮齿数:Z5=14 Z6=41 Z7=12 Z8=43 Z9=10 Z10=45其中5、6、7、8为标准齿轮,9、10为高度变位齿轮。
(完整word版)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3齿轮传动设计

4、滑移齿轮变速传动中每对齿轮几何尺寸及重合度的计算
4.1滑移齿轮5和齿轮6
序号
项目
代号
计算公式及计算结果
1
齿数
齿轮5
17
齿轮6
39
2
模数
2
3
压力角
20°
4
齿顶高系数
1
5
令 =4
则可得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传动比为 = =6.4667
滑移齿轮传动的传动比 = =2.308
= =2.857
定轴齿轮传动由3对齿轮传动组成,则每对齿轮的传动比为
3、齿轮齿数的确定
根据滑移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选择齿轮5、6为标准齿轮,7、8、9和10为角度变位齿轮。设 17, = 39满足传动比,由于是标准齿轮,可得中心距a=76mm ,h*a=1, =17,因此不会发生根切,开始设计下面的角度变位。
顶隙系数
0.25
6
标准中心距
= ( )/2=56
7
实际中心距
56
8
啮合角
9
变位系数
齿轮5
0
齿轮6
0
10
齿顶高
齿轮5
2mm
齿轮6
2mm
11
齿根高
齿轮5
2.5mm
齿轮6
2.5mm
12
分度圆直径
齿轮5
34mm
齿轮6
78mm
13
齿顶圆直径
齿轮5
38mm
齿轮6
82mm
14
齿根圆直径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3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机械原理大作业三课程名称:设计题目:院系:班级: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哈尔滨工业大学大作业3 齿轮传动设计 1、设计题目1.1机构运动简图1.2机械传动系统原始参数2、传动比的分配计算由已知条件,电动机转速n=1450r/min ,输出转速n 1=27 r/min ,n 2=31 r/min ,n 3=37 r/min ,带传动最大传动比max p i =2.5,滑移齿轮传动最大传动比=4,定轴齿轮传动最大 传动比=4。
可求得: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11n ni == 1450/27=53.70322n ni == 1450/31=46.774 33n ni == 1450/37=39.189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分别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分实现。
设带传的传送比为其最大传送比5.2max =p i ,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321,,v v v i i i ,定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f i ,则总传动比由于1i > 2i > 3i ,故取1max 4v v i i ==则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传动比为1max max5.37f p v i i i i ==滑移齿轮传动的传动比22max3.49v f p i i i i ==33m a x2.92v f p i i i i ==定轴齿轮传动由3对齿轮传动组成, 每对齿轮的传动比为:1.754d i ==≤3、齿轮齿数的确定滑移齿轮齿数3=v i 65622.9521z z == 2=v i 8766 3.4719z z ==1=v i 10967 3.9417z z ==齿轮7,齿轮8:719z = 866z =781()852a m z z =+=齿轮9,齿轮10:917z =1067z =此时已知条件为'a =85mm ,910211()842()ni i a m z z X X ==+=-∑mm ''arccos(cos )21.78a aαα==总变位系数:'910()0.552tan z z x inv inv ααα∑+=-=根据x ∑值和1093.94 3.0z uz ==>,按选择变位系数线图左部斜线⑤分配变位系数,得90.45x =齿轮5,齿轮6:5=21z662z =此时已知'a =85mm ,561()832a m z z =+= ''arccos(cos )23.42a a αα==100.10x =总变位系数:'65() 1.082tan z z x inv inv ααα∑+=-=根据x ∑值和652.953z u z ==>,按选择变位系数线图左部斜线④分配变位系数,得 50.5x =60.58x =定轴圆柱齿轮齿数=d i 1214111326 1.5317z z z z ===齿轮11,齿轮12:角度变位正传动。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齿轮——1号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机械原理大作业3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设计题目:齿轮传动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设计题目:如下图一个机械传动系统,运动运动由电动机1输入,经过机械传动系变速后由圆锥齿轮16输出三种不同转速。
选择一组传动系统的原始参数,据此设计该传动系统。
序号电机转速〔r/min〕输出轴转速〔r/min〕带传动最大传动比滑移齿轮传动定轴齿轮传动最大传动比模数圆柱齿轮圆锥齿轮一对齿轮最大传动比模数一对齿轮最大传动比模数7 1450 17 23 30 ≤2.8 ≤4.5 2 ≤4.5 3 ≤4 3二、传动比的分配计算:电动机转速n=1450r/min,输出转速n1=17r/min,n2=23 r/min,n3=30 r/min,带传动的最大传动比=2.8,滑移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4.5,圆柱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4.5,圆锥齿轮最大传动比=4。
根据传动系统的原始参数可知,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i1=1450/30=48.333i2=1450/23=63.043i3=1450/17=85.294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局部实现。
设带传动的传动比为ipmax =2.8,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iv1,iv2和iv3,令iv3=ivmax=4.5,那么定轴的传动比为if =85.294/(4.5*2.8)=6.769,从而iv1=48.333/〔6.769*2.8〕=2.550,iv2=3.326。
定轴齿轮每对的传动比为id==1.89。
三、滑移齿轮变速传动中每对齿轮的几何尺寸及重合度:经过计算、比拟,确定出三对滑移齿轮的齿数,其分别为:z5=17,z6=44,z 7=14,z8=47,z9=11,z10=50。
变位系数确实定:x5=x6=0; x7≥ha*(17-14)/17=0.176,取x7=0.18,x8=-0.18;x9≥ha*(17-11)/17=0.353,取x9=0.36;x10=-0.36。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齿轮传动设计(word文档良心出品)

机械原理大作业(三)课程名称:设计题目:院系: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设计说明书1.设计题目 (2)2.传动比的分配计算 (3)3. 计算滑移齿轮变速传动中每对齿轮的基本几何尺寸 (3)(1)齿轮5、齿轮6 (4)(2)齿轮7、齿轮8 (4)(3)齿轮9、齿轮10 (5)4.计算定轴齿轮传动中每对齿轮的基本几何尺寸。
(5)(1)齿轮11、齿轮12 (5)(2)齿轮13、齿轮14 (6)(3)齿轮15、齿轮16 (6)5.每对齿轮的几何尺寸及重合度。
(6)7.实际设计参数 (14)1.设计题目如图所示一个机械传动系统,运动由电动机1输入,经过机械传动系统变速后由圆锥齿轮16输出三种不同的转速。
根据表中的传动系统原始参数设计该传动系统。
1.15,16.圆锥齿轮表机械传动系统原始参数2.传动比的分配计算电动机转速ni=1450r/min,输出转速n1=12r/min,n2=17r/min,n3=23r/min,带传动的最大传动比idmax=2.5,滑移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ihmax=4,定轴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ifmax=4。
根据传动系统的原始参数可知,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i1=nin1=1450÷12=120.833i2=nin2=1450÷17=85.294i3=nin3=1450÷23=63.043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分实现。
设带传动的传动比为id,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ih1、ih2和ih3,定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if,则总传动比i1=id*ih1*ifi2=id*ih2*ifi3=id*ih3*if令=ih1=ihmax=4则可得: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传动比为if=i1/(id*ih1)=120.833/(2.5*4)=12.083滑移齿轮传动的传动比ih2=i2/(id*if)=85.294/(2.5*12.083)=2.824Ih3=i3/(id*if)=63.043/(2.5*12.083)=2.087定轴齿轮传动由3对齿轮传动组成,则每对齿轮的传动比为iv*iv*iv=if=12.083,iv=2.2953.计算滑移齿轮变速传动中每对齿轮的基本几何尺寸根据滑移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选择齿轮5、6、7、8、9和10为角度变位齿轮。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三20齿轮传动精品文档13页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大作业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设计题目:齿轮传动设计院系: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班级: 1213105设计者:卫泽辉学号: 120830125指导教师:刘会英哈尔滨工业大学设计题目1机械传动系统原始参数1.传动比的分配计算电动机转速n=970r/min ,输出转速n 01=40 r/min ,n 02=35 r/min ,n 03=30 r/min ,带传动的最大传动比=2.5,滑移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4,定轴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4。
根据传动系统的原始参数可知,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970/40=24.2500 =970/35=27.7143 =970/30=32.3333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分实现。
设带传动的传动比为,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定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则总传动比令=4则可得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传动比为 = =3.2333 滑移齿轮传动的传动比 = =3.0000==3.4286齿轮传递时候传动比得满足先小后大原则.定轴齿轮传动由3对齿轮传动组成,则每对齿轮的传动比为=42.齿轮齿数的确定在选择齿轮的时候,由于齿轮需要传递动力,齿数不宜过少,为了保证传动的平稳性和啮合精度,因此一般情况下最小齿数不能小于12。
对于压力角为20°这的标准渐开线圆柱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为Z=17,或者引入变为系数正变位。
根据滑移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5、6为高度变位齿轮传动,7、8、9和10为角度变位齿轮传动,其齿数: 19,= 58,17, 59,15,60;它们的齿顶高系数=1,径向间隙系数=0.25,分度圆压力角=20°,根据第一组标准齿轮的中心距确定实际中心距=77mm 。
根据定轴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11、12、13和14为角度变位齿轮,其齿数:=16,27。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19齿轮.docx

机械原理大作业(三)作业名称:齿轮传动设计设计题目:院系:机电工程学院班级:1108108设计者:许彬彬学号:1110810816指导教师:林琳设计时间:2013年6月1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1、设计题目 1.1机构运动简图1.2机械传动系统原始参数电动机转速min /1450r n =,输出转速min/4001r n =,m in /3502r n =,m in /3003r n =,带传动的最大传动比5.2m ax =p i ,滑移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4m ax =v i ,定轴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4m ax =d i 。
根据传动系统的原始参数可知,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25.36401450011===n n i43.41351450022===n n i33.48301450033===n n i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分实现。
设带传动的传动比为5.2m ax =p i ,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321v v v i i i 、、,定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f i,则总传动比f v p i i i i 1m ax 1= f v p i i i i 2max 2= fv p i i i i 3max 3= 令4max 3==v v i i则可得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传动比为833.44*5.233.48max max 3===v p f i i i i滑移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000.3833.4*5.225.36max 11===fp v i i i i429.3833.4*5.243.41max 22===fp v i i i i设定轴齿轮传动由3对齿轮传动组成,则每对齿轮的传动比为4691.1833.4max 33=≤===d f d i i i 3、齿轮齿数的确定根据滑移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5、6、7、8、9和10为角度变位齿轮,其齿数:37,9,35,10,33,111098765======z z z z z z ;它们的齿顶高系数1=*a h ,径向间隙系数25.0=*c ,分度圆压力角020=α,实际中心距mm a 46'=。
哈工大机械设计大作业4

由参考文献【2】图6.22查得
7、许用弯曲应力的确定
式中: ----计入了齿根应力修正系数之后,试验齿轮的齿根弯曲疲劳极限应力;该齿轮为单向受载,查参考文献【2】图6.29可得, , ;
------安全系数;与疲劳点蚀相比,断齿的后果要严重一些。所以,此处取 ;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得寿命系数,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 ----应力循环基数,与疲劳曲线指数 、材料有关;
-----所设计齿轮的应力循环次数,由下式确定:
式中: ------齿轮转速,r/min;
------齿轮转一周,同一侧齿面啮合的次数;
---齿轮的工作寿命,h(小时)。
计算得:
查参考文献【2】图6.32得: 。
故可计算得许用弯曲应力:
所以:
80
1.0
0.9604
卷筒轴
2.629
3.138
80
二、选择齿轮材料、热处理方式和精度等级
带式输送机为一般机械,且要求成批生产,故毛坯需选用模锻工艺,起模斜度为1:10。
由参考文献【2】表6.2查得:对于一般机械,且低速运转,大小齿轮均选用45钢,采用软齿面。小齿轮调质热处理,硬度为217~255HBW,平均硬度236HBW;大齿轮为正火热处理,硬度为162~217HBW,平均硬度190HBW,并选用8级精度。
三、初步计算传动主要尺寸
因为齿轮采用硬齿面开式传动,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磨损,因此初步确定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齿轮传动主要参数和尺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公式:
式中各参数为:
(1)、小齿轮传递的扭矩
由运动学计算得:
(2)、载荷系数 的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械设计作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题目: 齿轮传动设计
系别:
班号:
姓名:
日期: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设计任务
原始数据如下:
有冲击,室内工作,机器成批生产
二、选择齿轮材料、热处理方式、精度等级
带式输送机为一般机械,且要求成批生产,故毛坯需选用模锻工艺,起模斜度为1:10。
大小齿轮均选用45号钢,采用软齿面。
由教材表6.2查得:
小齿轮调质处理,齿面硬度为217 225HBS ,平均硬度236HBS ; 大齿轮调质处理,齿面硬度为217 225HBS ,平均硬度236HBS 。
大、小齿轮齿面平均硬度差为46HBS ,属于30 50HBS 范围内,因此选用8级精度。
三、初步计算主要尺寸
因为齿轮采用软齿面开式传动,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磨损,因此初步确定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齿轮传动主要参数和尺寸。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公式:
m ≥
式中 F Y ——齿形系数,反映了轮齿几何形状对齿根弯曲应力F σ的影响
s Y ——应力修正系数,用以考虑齿根过度圆角处的应力集中和除弯曲应力以外的其它应力对齿根应力的影响。
Y ε——重合度系数,是将全部载荷作用于齿顶时的齿根应力折算为载荷作用于单对齿啮合区上界点时的齿根应力系数
[]F σ——许用齿根弯曲应力
1.小齿轮传递的转矩1T
61
11
9.5510P T n =⨯⨯
112m P P ηη=
式中 1η——齿轮的传动效率
2η——滚动轴承的效率
由参考文献2表9.1得,取10.97η=,20.99η=,代入上式,得
1120.970.99 2.2 2.11d P P kW ηη==⨯⨯=
故
66111 2.11
9.55109.551045017940/2.1p T N mm n =⨯⨯
=⨯⨯=⋅
2.载荷系数t K 的确定 初取载荷系数 1.4t K =。
3.齿宽系数d φ的确定
由教材表6.6,选取齿宽系数 1.0d φ=。
4.齿数的初步确定
初选小齿轮117Z =
设计要求中齿轮传动比1940
5.59522.180
m w n i i n ===⨯⨯ 故
21 5.59521795.12Z i Z =⨯=⨯=
圆整后,取295Z =此时传动比误差:
95
5.595217|
|100%||0.12%5%5.5952
i i i
ε-
-=⨯==≤ 5.齿形系数F Y 和应力修正系数s Y
由教材图6.20查得
齿形系数1 2.97F Y =,2 2.22F Y =
由教材图6.21查得
应力修正系数1 1.52s Y =,2 1.78s Y =
6.重合度系数Y ε的确定
对于标准外啮合齿轮传动,端面重合度计算公式:
12
11[1.88 3.2(
)]z z αε=-+ 把117z =,295z =代入上式得
121111
1.88 3.2() 1.88 3.2() 1.65811795z z αε⎡⎤=-+=-⨯+=⎢⎥⎣
⎦
根据经验公式,确定重合度系数
0.75
0.75
0.250.250.70231.6581
Y εα
ε=+
=+
=
7.许用弯曲应力的确定
lim
[]N F F F
Y S σσ=
式中
lim F σ——齿轮的齿根弯曲疲劳极限应力;
F S ——安全系数;
与疲劳点蚀相比,断齿的后果要严重一些。
所以,一般取F S =1.25
由教材图6.29(f )取弯曲疲劳极限应力
lim1lim2230F F MPa σσ==
由教材表6.7,取安全系数 1.25F S =
小齿轮与大齿轮的应力循环次数可按下式计算
1160h N n aL =
式中 n 1 ——齿轮转速r/min ;
a
——齿轮每转一周同一侧齿面啮合的次数;
h L ——齿轮的工作寿命h (小时)
代入数值,小齿轮大齿轮的应力循环次分别为
811609401822505
60 5.371102.1
h N n aL ⨯⨯⨯⨯⨯⨯===⨯
8
712 5.371109.60105.5952
N N i ⨯===⨯
由教材图6.32 得,弯曲疲劳强度寿命系数12 1.0N N Y Y ==。
故弯曲应力 1lim11 1.0230
[]1841.25
N F F F Y MPa S σσ⨯=
== []2lim22 1.0230
1841.25
N F F F Y MPa S σσ⨯=
==
111 2.74 1.55
0.0265[]160F s F Y Y σ⨯==
111 2.97 1.52
0.0196[]230F s F Y Y σ⨯===
[]22
2
2.22 1.78
0.0172230
F s F Y Y σ⨯=
=
所以
11
1
0.0196[][]F s F s F F Y Y Y Y σσ== 8.初算模数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设计计算公式得:
1.82t m ≥
=
对于开式齿轮传动,为考虑齿面磨损,要将计算所得模数m 增大10%~15%,故:
1.82(115%)
2.10t m ≥⨯+=
四、计算传动尺寸
1.计算载荷系数K
设计要求机器工作平稳,由教材表6.3查得 1.0A K =
11
11
3.14 2.1017940/2.1
0.837m/s 601000
601000
601000
d n mz n v ππ⨯⨯⨯=
=
=
=⨯⨯⨯
由教材图6.7得动载荷系数 1.06v K = 由教材图6.12得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1.12K β=
由教材表6.4得齿间载荷分布系数1.1=αK ,则
1.0 1.06 1.12 1.1 1.306A v K K K K K βα==⨯⨯⨯=
2.修正m
对t m 进行修正,并圆整为标准模数
2.10 2.05m m === 由教材表6.1,圆整取第一系列标准模数 2.5m =。
3.计算传动尺寸
中心距 12() 2.5(1795)14022
m z z a mm +⨯+=
==,不需要圆整。
所以
11 2.51742.5d mz mm ==⨯=
22 2.595237.5d mz mm ==⨯=
1 1.042.542.5d b d mm ϕ=⨯=⨯= 取 145b mm =,238b mm =。
五、大齿轮结构尺寸的确定
1.齿轮结构型式的确定
齿顶圆直径222(2)(952) 2.5242.5a a d d h z m mm =+=+=+⨯= 为了减小齿轮重量、转动惯量和节约材料,采用模锻腹板式结构。
2.轮毂孔径的确定
大齿轮轮毂孔径是根据与孔相配合的轴径确定,按扭矩初算轴径
[]
33
6
2.01055.9n
P C n P
d ⋅=⨯≥
τ
式中
d ——轴的直径;
τ——轴剖面中最大扭转剪应力MPa ; P ——轴传递的功率kW ; n ——轴的转速r/min;
[]τ——许用扭转剪应力MPa;
C ——由许用扭转剪应力确定的系数;
根据教材表9.2查得C=118~106,取C=110, 所以
11032.74d C mm ≥==
本方案中,轴颈上有一个键槽,应将轴径增大5%,即
32.74(15%)34.78d mm =⨯+=
将计算尺寸圆整,取35d mm =。
根据参考文献表11.27(GB/T1096—2003),键的公称尺寸108b h mm ⨯=⨯,轮毂上键槽的宽度10b mm =,135 3.338.3d t mm +=+=。
3.齿轮结构尺寸的确定
小齿轮主要尺寸:
35h d mm =,45b mm =,242.5a d mm =; 111.6 1.64064D d mm ==⨯=,取165D mm =; 210237.510 2.5212.5a D d m mm =-=-⨯=;
0120.5()0.5(65212.5)138.75D D D mm ≈+=⨯+=,取0140D mm =; (1.2~1.5)k L d = =4252.5mm ,取50L mm =;
(0.2~0.3)9~13.5c b mm ==,取12c mm =;
0(2.5~4) 6.2510m mm δ== ,取010mm δ=;
0210.25()0.25(212.565)36.875d D D mm =-=⨯-=,取036d mm =;
六 参考文献
[1] 机械设计陈铁鸣等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
[2]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王连明 宋宝玉主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 机械原理 王知行 邓宗全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金铃刘玉光李利群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