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电缆隧道工程图纸设计说明
隧道通风施工图设计说明

隧道通风施工图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重庆三环高速公路铜梁至永川段(以下简称本项目)位于重庆市铜梁县、大足县、永川区境内。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是《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03~2020)“三环、十射、三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重庆市周边区县的重要公路通道,有着环接重庆市各条对外高速公路的重要作用。
三环高速公路连接了重庆主城区周边的长寿、合川、铜梁、永川、涪陵等11 个区县市,路线全长约500km,本项目“铜梁至永川段”即为其中的重要路段之一。
本项目起自铜梁县城(K0+000)接铜合路起点,与铜龙路北侧并行,于K28+400处跨铜龙二级公路,后沿玉龙山前西行至龙水镇,折向南穿越玉龙山,至终点双石接拟建的永川至江津高速公路。
路线全长62.540km。
本项目设隧道一座。
隧道具体见下表:二、设计标准和依据1)《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
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4)《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 D71-2004)。
5)《重庆市高速公路隧道运营通风照明供配电消防系统设计指导意见》三、设计原则1)正常交通:通风系统能稀释并排出隧道内废气(以CO、VI为代表)达到卫生标准2)火灾事故:通风系统具有排烟功能,并能控制烟雾和热量的扩散。
3)系统设计:考虑通风节能,可根据交通量、车辆类型、车速进行通风控制降低运营成本。
4)环境保护: 废气排放和通风设备运行噪声满足环境质量要求。
四、设计范围和设计界面根据《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3.2.1的规定,本工程的玉龙山隧道需要设置机械通风。
1)与隧道供配电系统的设计界面:从配电柜出线端子之后的所有低压线缆、控制箱、通风设备由通风专业完成。
2)与主体工程的界面:(1)洞内预埋管、电缆沟与本工程有关的隧道内预留预埋管道、电缆沟等均由土建完成并管内穿引线铁丝,电缆的敷设、采购及安装等由通风系统完成。
铁路信号电缆径路图设计—电缆径路的选择

--电缆径路图设计 --电缆径路的选择
一、电缆径路的选择
选择电缆径路应考虑节省电缆和便于施工、维修。 1. 尽量选择在线路的外侧,或在间距不少于4.5m的线路之间。 2. 选择在通过线路及障碍物最少、两设备间距离最短的地方;还
应考虑不妨碍线路及其他建筑物的扩建。 3. 必须穿越线路时,应避开道岔的岔尖、辙叉心和钢轨接头处。
一、电缆径路的选择
4.电缆径路应避开下列地点: (1)砾石堵塞的地方; (2)土壤松软、可能发生塌陷的地方; (3)有酸、碱、盐性等化学腐蚀物质的地带; (4)坚石、池沼和污水坑地带; (5)热力、煤气、液体燃料等管道的正上方和正下方。
5.在一般情况下,信号电缆和通信电缆,高、低压电力电缆应分 设两个沟槽布放;特殊情况下,在加装隔离措施后,信号电缆 和高、低压电力电缆可以在同一沟、槽内分别布放。施工时, 尽量安排所有电缆一次
隧道设计说明书

隧道初步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本工程是G045线新疆境内赛里木湖至霍尔果斯公路改建工程中重要的一段。
项目起点位于赛里木湖三台岔口附近,与G045线博乐岔口至赛里木湖段相接,经赛里木湖渔场、三台道班、松树头、库松木契克山、果子沟山间谷地、科古琴山、二台林场、新二台道班和桦木沟,到达终点果子沟口,其中项目起点至松树头段位于博州境内赛里木湖湖畔,松树头至项目终点果子沟口位于伊犁州霍城县境果子沟山间谷地内。
本工程起点里程为K552+315.699(既有路里程YK4714+500),终点里程为K608+453.398(既有路里程YK4772+500附近),全长56.168公里,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单元,本项目共分三段,即沿湖段、越岭段和沿溪段。
其中隧道均位于越岭段及沿溪段内,越岭段隧道三座,即赛里木湖隧道、捷尔得萨依隧道及将军沟隧道,均为分离式隧道;沿溪段隧道两座,即桦木沟隧道及藏营沟隧道,前者为分离式隧道,后者为双联拱隧道。
越岭段地形地貌复杂,山高坡陡,沟谷纵横,地势十分险峻,地质构造复杂,滑坡、泥石流、崩塌碎落等地质灾害众多,路线采用废弃老路、另建新线的路线设计方案,路线依山傍势以桥隧相连为主沿山坡展线,赛里木湖隧道及将军沟隧道为长隧道,捷尔得萨依隧道为中隧道,隧道控制性工程为赛里木湖隧道,隧道地质条件相对较差,位于赛里木湖旁边,隧道全长右线约1838m米,左线约1811m,其中明洞段长约445m(左右双线米)。
沿溪段路线以果子沟沟谷为主导方向,在既有公路基础上,一般沿既有公路单侧加宽,基本在果子沟走廊带内阳坡布设路线。
果子沟内沟槽狭窄,水流较急,水量较大,桦木沟隧道及藏营沟隧道均为短隧道,均穿越果子沟旁一突出的山嘴。
2、主要设计原则、标准及采用的规范2.1设计原则1)隧道规划和设计应遵循能充分发挥隧道功能、安全且经济地建设隧道的基本原则。
2)隧道主体结构必须按永久性建筑设计,具有规定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建成的隧道应能适应长期营运的需要,方便维修作业。
电缆敷设图纸说明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电缆敷设要求7.6 电缆布线(Ⅰ)一般规定7.6.1电缆路径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使用电缆不易受到机械、震动、化学、地下电流、水锈蚀、热影响、蜂蚁和鼠害等损伤;2 应便于维护;3 应避开场地规划中的施工用地或建设用地;4 应使电缆路径较短。
7.6.2露天敷设的有塑料或橡胶外护层的电缆,应避免日光长时间的直晒;当无法避免时,应加装遮阳罩或采用耐日照的电缆。
7.6.3电缆载屋内、电缆沟、电缆隧道和电气竖井内明敷时,不应采用易延燃的外保护层。
7.6.4电缆不应再易燃、易爆及可燃的气体管道或液体管道的隧道或沟道内敷设。
当受条件限制需要在这类隧道或沟道内敷设电缆时,应采取防爆、防火的措施。
7.6.5电力电缆不宜在有热力管道的隧道或沟道内敷设。
当需要敷设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7.6.6支承电缆的构架,采用钢制材料时,应采取热镀锌或其他防腐措施;在有较严重腐蚀的环境中,应采取向适应的防腐措施。
7.6.7电缆宜在进户处、接头、电缆头处或地沟及隧道中留有一定长度的余量。
(Ⅱ)电缆在屋内敷设7.6.8无铠装的电缆在屋内明敷,除明敷在电气专用房间外,水平敷设时,与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2.5m;垂直敷设时,与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8m;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防止电缆机械损伤的措施。
7.6.9屋内相同的电压的电缆并列明敷时,除敷设在托盘、梯架和槽盒内外,电缆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35mm,且不应小于电缆外径。
1kV及以下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与1kV以上电力电缆并列明敷时,其净距不应小于150mm。
7.6.10在屋内架空明敷的电缆与热力管道的净距,平行时不应小于1m;交叉时不应小于0.5m;当净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电缆与非热力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0.5m;当净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与管道接近的电缆段上,采取防止电缆受机械损伤的措施。
在有腐蚀性介质的房屋内明敷的电缆,宜采用塑料护套电缆。
7.6.11钢索上电缆布线吊装时,电力电缆固定点间的间距不应大于0.75m;控制电缆固定点间的间距不应大于0.6m。
道路工程施工图纸说明

道路工程施工图纸说明一、施工图纸概述道路工程施工图纸是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的具体实施文件,是工程施工组织的依据,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图纸细部内容和要求进行施工。
施工图纸的编制标准是依据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编制,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二、施工图纸内容1. 总图总图是对整个工程的布局和整体情况进行展示的图纸,包括工程的位置、范围、主要技术参数等内容,是施工单位了解工程整体情况的重要依据。
2. 平面图平面图是对工程在水平面上的布局进行展示的图纸,包括道路的线型、宽度、坡度等内容,这是施工单位进行道路铺设的重要依据。
3. 纵断面图纵断面图是对道路在垂直方向上交通道路的布置进行展示的图纸,包括道路的高程、坡度、边坡、绿化带等内容,这是施工单位进行道路修整和排水的重要依据。
4. 剖面图剖面图是对工程的各部分构造进行展示的图纸,包括路基、路面、排水设施、交通标志等部分的构造和尺寸,这是施工单位进行道路施工和设施安装的重要依据。
5. 细部图细部图是对工程各部分重点细节进行展示的图纸,包括交叉口、排水口、桥梁、隧道等部分的构造和尺寸,这是施工单位进行关键部位施工的重要依据。
三、施工图纸注意事项1. 各类图纸之间的一致性和合理性,各图之间的衔接关系要清晰明了,确保施工单位能够准确理解图纸内容。
2. 施工图纸要与设计文件、规范标准等相关资料相互协调,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3. 施工图纸中应明确标注材料、尺寸、偏差等内容,保证施工单位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4. 施工图纸中应详细标注安全防护措施、施工工序、质量检测等内容,确保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和质量。
四、施工图纸的保存和使用1. 施工图纸应由设计单位归档保存,并定期进行备份和更新,以便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提供参考。
2.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认真阅读和理解施工图纸内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施工组织。
3.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如有发现施工图纸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应及时向设计单位反馈,共同协商解决。
纬一路电力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电力工程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彭州市金彭湖片区道路基础设施•期项目一纬一路电力工程施工图设计。
本道路设计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桩号为K1+173.151,道路设计全长约为1200米,红线宽度16米。
本次设计电力通道电压等级为IokV,采用电力排管敷设。
本工程采用成都坐标及85高程系。
(2)道路单侧布置电力管线,规划电力管道采用2x3=6孔Φ200排管,电力排管位置位于道路规中距以南7.5m。
二、设计依据1 .参考资料(1)业主任务委托书:2 2)1:500地形图测量资料、管线普查资料;(3)本项目岩土工程报告(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23.07);(4)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彭州市金彭湖片区道路基础设施一期项口规划和用地意见咨询函(彭自然资选[2022]24号):(5)彭州市金彭湖片区道路基础设施一期项目咨询设计红线图成果表(6)彭州市金彭湖片区道路基础设施•期项目咨询用地红线图(7)《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8)《天府中药城片区分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9)《彭州市南部新城片区控规性详细规划优化》(10)《彭州市交通路网体系优化提升方案》(Il)《彭州南部新城东片区控规优化调整》(12)彭州市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13)业主提供的其他有关本项目的基础数据和资料(14)《彭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彭州市金彭湖片区道路基础设施一期项目初步设计审查的批复》2023年2月14日2.主要采用的规范标准(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2)《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2016;(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5OOIO-2O1O;(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5)《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50293-2014;(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8-2018;(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I69-2016:(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2016年版)》GB50011-2010;(10)《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1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12)《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13)《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14)《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15)《国家电网公司配网工程典型设计(2016版)》IOKV电缆分册;(16)《四川省建设厅关于禁止在市政和住宅小区建设工程中使用砖砌筑检查井的通知》川建科发(2007)416号:(17)《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2年版);(18)《成都市城市道路人行道球墨铸铁方形井盖监督管理技术规定》(成井盖办[2017J14⅛);(19)《成都市检查井防坠装置技术指南》(成井盖板[2023]3号):(20)《彭州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4年版):三、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据区域资料、已有地质勘察资料及本次勘察揭露,场地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Q「)、其下由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lp,)成因的粉质黏土、砂土、卵石组成。
市政道路工程电力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市政道路工程电力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 .设计依据设计合同及委托书《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I6)《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2014)《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rr5221-201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第1~8部分》(DL/T802-2014)《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OO2-2O21《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11OkV及以下电缆敷设》(12DIOl-5)《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IOkV电缆分册(2016年版))《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道路及其它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2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巴南区内环快速巴南立交旁,B地块为龙洲大道、五横线(设计中)、内环快速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
项目共包含纵1路∏段、纵4路HI段两条城市道路,纵1路∏段,长331m,标准段路幅宽度为40m,设计为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50km∕h,城市主干路;纵4路In段长285.207m,标准段路幅宽度为16m,设计为双向两车道,设计车速20km∕h,城市支路。
两条路道路路面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本次设计为电力工程土建部分,不包括电力电缆的敷设。
3 .对上阶段论证及审交意见的执行情况(1)设计依据:补充《重庆市市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O11-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回复:巳按意见在设计依据中补充上述规范,详设计说明。
(2)粽合管网标准横断面图:补充标注电力、通信管线与其他管线的净距,补充燃气管线的压力值。
回复:巳按意见在标准横断面中补充标注电力、通信管线与其他管线的净距,在标准横断面说明中补充规划燃气管道的压力值区间范围。
电线电缆图纸设计说明

电线电缆图纸设计说明
SR:沿钢线槽敷设
BE:沿屋架或跨屋架敷设
CLE:沿柱或跨柱敷设
WE:沿墙面敷设
CE:沿天棚面或顶棚面敷设
ACE:在能进入人的吊顶内敷设
BC:暗敷设在梁内
CLC:暗敷设在柱内
WC:暗敷设在墙内
CC:暗敷设在顶棚内
ACC:暗敷设在不能进入的顶棚内
FC:暗敷设在地面内
SCE:吊顶内敷设,要穿金属管一,导线穿管表示SC-焊接钢管
MT-电线管
PC-PVC塑料硬管
FPC-阻燃塑料硬管
CT-桥架
MR-金属线槽
M-钢索
CP-金属软管
PR-塑料线槽
RC-镀锌钢管
二,导线敷设方式的表示
DB-直埋
TC-电缆沟
BC-暗敷在梁内
CLC-暗敷在柱内
WC-暗敷在墙内
CE-沿天棚顶敷设
CC-暗敷在天棚顶内
SCE-吊顶内敷设
F-地板及地坪下
SR-沿钢索
BE-沿屋架,梁
WE-沿墙明敷
三,灯具安装方式的表示CS-链吊
DS-管吊
W-墙壁安装
C-吸顶
R-嵌入
S-支架
CL-柱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缆隧道工程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XXXXXXXXXX路电缆隧道工程。
隧道采用B=2.0M、H=2.0M的钢筋砼箱涵,总长为989.5米,二、设计依据:1、《XX市阳光房屋征收与补偿服务有限公司》设计委托书(2013.08.21)。
2、XX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测量队补测地形图(1:500);3、XX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勘测队地质勘测资料。
4、《主城区兰花路片区110kV电力线路改线位臵规划图》(2013.07.12)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6、《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7、《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8、《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9、《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2、《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13、《05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D4)、(05D10);14、《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07MS101-2);三、设计标准:1、设计荷载:城-B级;2、环境类别:Ⅰ级;3、设计安全等级:二级;4、防水等级:一级;5、抗震设防标准: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抗震设防类型为标准设防类;6、设计基准期:50年;7、耐久性设计: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第1.0.7条执行;四、主要材料:⑴、钢材:钢筋: 直径d≤8mm为HRB335钢,直径d≥10mm为HRB400钢;吊钩、拉环、板材、预埋件采用Q235B钢;焊条: HRB335钢和HRB400级钢采用E50型。
钢材的各种物理力学指标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
⑵、混凝土隧道:C3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6,水泥宜采用32.5--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⑶、垫层及二次浇注砼:C15素砼。
⑷、制作砼的材料要求有良好的级配,粗骨料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45MPa。
⑸、外加剂应符合国标《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的有关要求,施工前应进行砼配合比试验,并应根据试验鉴定,确定其适用性及相应的掺和量。
⑹、水灰比不应大于0.50。
⑺、穿越道路电力电缆管,采用MPP电力电缆管保护管,规格为Φ200×15mm,环刚度(kN/m2)≥20。
管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定要求;五、电缆隧道工程设计: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造要求:⑴、隧道净孔为2.0M×2.0M矩形电力电缆隧道,隧道或工作井内工作通道净宽为1.0M。
⑵、隧道纵向每隔60米设一安全检查井,每隔200米设一道防火门,每隔60米设一通风口,采空区地段每隔10米设一道变形缝。
其它地段每隔20米设一道变形缝。
⑶、隧道内集水排除:隧道的纵向排水坡度与道路坡度一致,在每个安全检查井底设臵500×500×500mm集水坑,作法详见07SD101-8-127。
在K0+792.484预埋泄水管,接入崇实路雨水Y8井,标高见平面图标注。
⑷、电缆支架层间距和支架长度或盛放电缆根数可根据需求调整,但应符合国家有关现行标准及相应规定要求。
⑸、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为50mm。
2、钢筋工程:⑴、受力钢筋的接头宜优先采用焊接接头,接头的类型及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⑵、当采用搭接接头时,搭接长度HRB335级钢筋不小于35d,HRB400级钢筋不小于47d。
⑶、受力钢筋的接头位臵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焊接接头时,接头区段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超过50%,当采用搭接接头时,接头区段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超过25%。
⑷、底板、壁板的拉结筋,支撑筋依据有关规范,并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设臵。
3、预留孔、预埋件:⑴、当开孔直径或宽度不大于300mm时,受力钢筋可绕过孔边,不需切断。
⑵、当开孔直径或宽度大于300mm时,洞口应加固且被切断的钢筋应与穿墙套管或加固钢筋焊接。
⑶、预埋钢板及拉环:各种预埋钢板及拉环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锚固,钢筋的焊接、定位误差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⑷、所有预埋件和钢梯均刷环氧富锌底漆及配套面漆各两道防腐。
⑸、在墙中预留洞和安装管道,待安装完毕后用比原墙体混凝土高一标号的微膨胀素混凝土浇注封堵。
⑹、浇注砼前应与有关专业图纸,标准图集对照,做好预留洞,埋件的检查工作,防止遗漏。
4、变形缝及施工缝:⑴、变形缝:变形缝处均采用GPZ-A3 型天然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双组份聚硫密封膏和聚乙烯泡沫塑料板,变形缝所用的材料应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
每条止水带应封闭、连续,无需现场接头,如必须接头需现场热接。
安装应位臵准确,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和脱胶现象。
止水带中心线应和变形缝中心线重合,止水带不得穿孔或用铁钉固定。
当温度低于10度时不应浇筑嵌缝料,嵌缝料施工前,应对变形缝进行检查,并将预留凹槽砼打毛,清扫干净。
顶板、底板处变形缝应参照《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第5章中的条款执行。
⑵、施工缝:隧道不得留竖向施工缝,水平施工缝位臵宜设臵在腋角面以上不小于300mm处,在施工缝位臵埋臵镀锌钢板止水带-400×3,同时结合面的处理按《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要求执行,壁板与顶板宜一次连续浇筑不再留施工缝。
5、防水处理:⑴、内表面采用清水砼,不进行粉刷。
⑵、外表面采用水泥基渗透型防水涂料,防水涂料的主要性能和粉刷施工的技术要求应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和《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的条款执行。
6、系统接地设臵:电缆隧道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采用共同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⑴、电缆隧道结构层内主钢筋采用不小于φ10的圆钢与预埋件焊接连接作自然接地体,钢筋连接段长度应不小于六倍钢筋直径,双面焊。
钢筋交叉连接应采用不小于φ10的圆钢或钢筋搭接,搭接连接段长度应不小于其中较大截面钢筋直径的六倍,双面焊。
⑵、纵向钢筋接地干线设于板壁交叉处,每处选两根不小于φ16的通长主钢筋。
横向钢筋环接地均压带纵向,每2米设臵一档,在距变形缝0.35米处需设一档。
⑶、每个人孔井两侧各设一组接地装臵并用镀锌扁钢-40×4与预埋件可靠焊接,接地装臵安装见05D10-P47.⑷、接地线过电缆隧道结构变形缝时,应将两侧预埋连接板跨接,保证电气通路,做法详见05D10-P65。
⑸、接地干线采用镀锌扁钢-40×4,通长设臵焊接于电缆支架每根立杆上端。
接地干线应与上、下预埋件钢板焊接,做法详见05D10-P62。
⑹、电缆隧道所有用电设备不带电金属外壳、支架、金属构件均应妥善接地。
接地连接均采用焊接,焊接处应做防腐处理(刷红丹两道)。
⑺、当电缆隧道不连续时,不连续段的接地线直埋敷设,埋深不小于1.0米,与其他管线交叉时需穿G50钢管保护。
此时,管沟内的接地线与管沟外的接地线,通过电缆隧道内外两侧的接地引出板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以保证所有的接地连续,形成一个完整的接地网。
⑻、系统接地电阻若不满足要求则应补加接地体。
7、基坑回填:⑴、隧道回填土材料应符合有关规定,回填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范围之内。
回填土应分层夯实,隧道两侧应同时分层回填,两侧回填土高差不应大于50cm,压实系数不低于0.95.⑵、隧道顶覆土:电缆隧道顶部覆土高度K0+000~K0+510段不应大于4米, K0+510~K0+932段不应大与2米.8、照明系统:⑴、在电缆隧道顶板通长预埋一根PE32穿线管,穿线管过结构变形缝时需作伸缩处理,并保证良好的电气通路。
⑵、顶板上每隔10~13M安装一盏吸顶灯,光源为25W荧光灯,电缆采用耐火YJV-0.6/1kv-3X6电缆。
⑶、所有灯具均采用防潮、防爆型,灯具防护等级为IP65。
灯具接地线从供电处引出,接地电阻应≤4欧,所有灯具金属部件均应与接地线焊接。
⑷、照明电压为36V,供电电源及控制方式由甲方考虑。
9.地基基础:⑴、电缆隧道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30KPa,压缩模量不小于8MPa,若现场地基达不到设计要求,须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⑵、地基在煤矿采空区段,应作地质评估、采空区专项论证。
进行治理合格后方可按本设计图施工。
具体的治理设计不包括在本设计内。
⑶、开挖基槽时,不应扰动土的原状结构,如经扰动,应挖除扰动部分。
机械挖土时应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坑底应保留200mm厚的土层用人工开挖。
⑷、本设计不包括基坑设计。
支护、围幕、及降水应由具备相应设计和施工资质的单位承担。
⑸、地基处理:在基槽开挖后,经设计人员验收后,再做下部详细处理。
⑹、基坑土方开挖应严格按设计标高进行,不得超挖,土方开挖完成后应立即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水浸和暴露,并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施工。
⑺、基槽挖至设计标高后,基础范围内进行铲探,梅花型布孔,孔距1.5米,孔深2.5米,详细记录探孔情况,及时通知勘察、设计及相关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部工序。
验收合格后灌孔采用粗砂分层回填捣实。
⑻、混凝土基础底板下(除注明外)设100m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每边宽出基础边100mm。
10、管道穿越道路:⑴、管道穿越兰花路道路应按图纸位臵要求定向钻施工。
铺管使用管材为MPP电力电缆管保护管。
⑵、材质及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现行标准及相应规定。
⑶、定向钻铺管工程质量应符合各类地下管线的质量标准。
⑷、定向钻铺设的管线与既有地下管线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与既有地下管线水平铺设时,φ200mm以上的管线,净距应为最大扩孔径的2倍以上;φ200mm以下的管线,净距不得小于0.6m;②.从既有地下管线上部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应大于0.6m;③.从既有地下管线下部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应符合下列要求:1).粘性土地层应大于扩孔直径的1倍;2).粉土地层应大于扩孔直径的1.5倍;3).砂土地层应大于扩孔直径的2倍;4).小直径管道(φ<110mm)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5m。
⑸、遇可燃性管道和特殊管线及弯曲孔段应考虑加大水平和垂直净距。
若达不到上述距离时,应增设有效的技术安全防护措施。
⑹、管道穿墙: 单管穿墙按《地下工程防水》(05J2)A24、页施工。
群管穿墙按A28、页施工。
六、地质情况:0+000~0+480 为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 a0为150 k p a.0+480~0+932 为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 a0为160 k p a.根据地质勘测结果,线路k0+040~k0+440之间存在小窑采空区,开采深度在30m-40m之间;在线路k0+680~k0+920之间存在小窑采空区,开采深度在60m-70m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