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带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运动与力的关系专题之传送带问题(典型例题分析+专项训练)附详细解析

运动与力的关系专题之传送带问题(典型例题分析+专项训练)附详细解析

牛顿第二定律的运用之传送带问题一、传送带水平放,传送带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转动,物体轻放在传送带一端,此时物体可能经历两个过程——匀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

【例题1】在民航和火车站可以看到用于对行李进行安全检查的水平传送带,当旅客把行李放到传送带上时,传送带对行李的摩擦力使行李开始运动,最后行李随传送带一起前进,设传送带匀速前进的速度为0.6m/s,质量为4.0kg的皮箱在传送带上相对滑动时,所受摩擦力为24N,那么,这个皮箱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上后,求:(1)经过多长时间才与皮带保持相对静止?(2)传送带上留下一条多长的摩擦痕迹?【答案】分析:(1)行李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传送带的速度,和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2)传送带上对应于行李最初放置的一点通过的位移与行李做匀加速运动直至与传送带共同运动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差即是擦痕的长度解答:解:(1)设皮箱在传送带上相对运动时间为t,皮箱放上传送带后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运动定律:皮箱加速度:a==m/s2=6m/s2由v=at 得t==s=0.1s(2)到相对静止时,传送带带的位移为s1=vt=0.06m皮箱的位移s2==0.03m摩擦痕迹长L=s1--s2=0.03m(10分)所以,(1)经0.1s行李与传送带相对静止(2)摩擦痕迹长0.0.03m二、传送带斜放,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将物体轻放在传送带的最低端,只要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tanθ,那么物体就能被向上传送。

此时物体可能经历两个过程——匀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

【例题2】如图2—4所示,传送带与地面成夹角θ=37°,以10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下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m=0.5㎏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9,已知传送带从A→B的长度L=50m,则物体从A到B需要的时间为多少?解:物体放上传送带后,开始一段时间t1内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对小物体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可知,物体所受合力F合=f-Gsinθ又因为f=μN=μmgcosθ所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此时物体的加速度a===m/s2=1.2m/s2当物体速度增加到10m/s时产生的位移x===41.67m因为x<50m所以=8.33s所以物体速度增加到10m/s后,由于mgsinθ<μmgcosθ,所以物体将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匀速运动的位移为50m-x,所用时间所以物体运动的总时间t=t1+t2=8.33+0.83s=9.16s答:物体从A到B所需要的时间为9.16s.三、传送带斜放,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将物体轻放在传送带的顶端,物体被向下传送。

传送带问题分析

传送带问题分析

传送带专题分析知识升华一、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如何运动的方法1、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如何运动和其它情况下分析物体如何运动方法完全一样,但是传送带上的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具体方法是:(1)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在传送带上的物体主要是分析它是否受到摩擦力、它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在受力分析时,正确的理解物体相对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也就是弄清楚站在传送带上看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是否存在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相对运动的方向决定着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和摩擦力的方向。

(2)明确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分析传送带上物体的初速度时,不但要分析物体对地的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时要重视分析物体相对于传送带的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这样才能明确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和它对地的运动情况。

(3)弄清速度方向和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之间的关系物体对地的初速度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相反时做减速运动;同理,物体相对于传送带的初速度与合外力方向相同时,相对做加速运动,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

2、常见的几种初始情况和运动情况分析(1)物体对地初速度为零,传送带匀速运动,(也就是将物体由静止放在运动的传送带上)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V是传送带的速度,V10是物体相对于传送带的初速度,f 是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V20是物体对地运动初速度。

(以下的说明中个字母的意义与此相同)物体必定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相对于地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其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在一段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物体则相对于传送带向后做减速运动,如果传送带的长度足够长的话,最终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以传送带的速度V共同匀速运动。

(2)物体对地初速度不为零其大小是V20,且与V的方向相同,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运动,(也就是物体冲到运动的传送带上)①若V20的方向与V 的方向相同且V20小于V,则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完全相同,物体相对于地做初速度是V20的匀加速运动,直至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匀速运动。

专题复习-传送带问题分析

专题复习-传送带问题分析

(2)传送带问题中的功能分析
①功能关系:WF=△EK+△EP+Q ②对WF、Q的正确理解 (a)传送带做的功:WF=F· S带 功率P=F · v带 (F由传送带受力平衡求得)
(b)产生的内能:Q=f · S相对
(c)如物体无初速,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则在整 个加速过程中物体获得的动能Ek 和因摩擦而产生的 热量Q有如下关系: 1 2 E k Q mv 带 2
mg sinθ-μmg cosθ= m a
a = gsinθ-μgcosθ= 2 m/s2 S=1/2a t2
t 2S a 2 16 4s 2
B
N v
f
A
mg
(2)传送带逆时针方向转动物体受力如图: 开始摩擦力方向向下,向下匀加速运动 a1 =g sin370 +μ g cos370 = 10m/s2 t1=v/a1=1s S1=1/2 ×a1t2 =5m S2=11m 1秒后,速度达到10m/s,摩擦力方向变为向上
再经过时间t',煤块的速度由v增加到v0,有 v0=v+at' 此后,煤块与传送带运动速度相同,相对于传送带不 再滑动,不再产生新的痕迹。 设在煤块的速度从0增加到v0的整个过程中,传送带 和煤块移动的距离分别为s0和s,有 P s0= 1/2a0t2+v0t' s=v02/2a v v0 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痕迹的长度 P l = s0-s v0 2 s v 0 ( a0 g ) l 由以上各式得 s0 P
A
B
C
解析:以地面为参考系(下同),设传送带的运动速度为 v0,在水平段运输的过程中,小货箱先在滑动摩擦力作 用下做匀加速运动,设这段路程为 s,所用时间为 t,加 速度为a,则对小箱有: S =1/2· at2 v0 =at 在这段时间内,传送带运动的路程为: 由以上可得: S0 =2S S0 =v0 t

传送带问题解题技巧总结

传送带问题解题技巧总结

传送带问题解题技巧总结
当解决传送带问题时,有几个关键的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
解和解决问题:
1. 确定问题类型,首先要明确问题是关于单向传送带还是双向
传送带,以及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等。

这有助于建立问
题的数学模型。

2. 建立数学模型,根据问题描述,建立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模型,通常可以使用速度、时间、距离等物理量来描述问题。

3. 使用图示辅助理解,画出传送带和物体的图示,有助于直观
理解问题,特别是对于双向传送带或多个物体同时运动的情况。

4. 利用相对速度概念,在双向传送带问题中,通常需要使用相
对速度的概念来分析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这有助于简化问题
的处理。

5. 考虑边界条件,在解决传送带问题时,要考虑传送带的长度、物体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等边界条件,这有助于避免遗漏特殊情
况。

6. 小心处理时间因素,在问题中通常涉及到时间因素,要仔细
考虑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时间,以及不同物体之间的相对时间关系。

综上所述,解决传送带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数学建模、图示辅助、相对速度概念等技巧,同时要注意边界条件和时间因素,以全面而
严谨的方式解决问题。

传送带问题的分析

传送带问题的分析
特性
传送带具有高效、稳定、连续的 传输能力,适用于各种不同形状 、大小和重量的物品,广泛应用 于物流、包装、生产线等领域。
传送带的类型
1 2
3
按照驱动方式
主动式传送带和被动式传送带。主动式传送带由电机驱动, 而被动式传送带则通过摩擦力或重力实现物品的传输。
按照传输方向
单向传送带和往复传送带。单向传送带只能沿着一个方向传 输物品,而往复传送带则可以实现两个方向的反向传输。
动化程度。
物流配送
在物流配送中,传送带可以用于分 拣、包装、装载等环节,提高物流 配送的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物流系统
传送带与传感器、计算机等技术结 合,可以实现智能物流系统的构建 ,提高物流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科学实验中的应用与意义
01
02
03
物理实验
传送带在物理实验中可以 用于研究力学、运动学等 基本物理规律,如动量守 恒、能量守恒等。
按照传输物品的放置方式
平面传送带和立体传送带。平面传送带传输物品时物品与传 送带平行,而立体传送带则可以实现物品在空间中的三维传 输。
传送带的应用场景
物流运输
传送带广泛应用于物流 领域,用于仓库、机场 、港口等地的货物分拣
、装卸和运输。
生产线自动化
在制造业中,传送带是 实现生产线自动化不可 或缺的设备之一,用于 连接各个工艺流程,实 现生产线的连续作业。
包装机械
在包装机械中,传送带 用于将物品输送到包装 机中进行包装,提高包 装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02
传送带问题的常见类型
水平传送带问题
总结词
水平传送带问题主要涉及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的运动,需要 考虑物体的初速度、传送带的速度和摩擦力等因素。

传送带的故障与维护方法

传送带的故障与维护方法

传送带的故障与维护方法
传送带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也会出现故障。

传送带的故障可以分为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两种类型。

机械故障包
括传送带断裂、偏移、磨损、接头开裂等问题,而电气故障则包括
电机故障、电路故障等。

针对这些故障,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维护
方法来保证传送带的正常运行。

首先,对于传送带的机械故障,我们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传送带的张紧情况,确保传送带的张紧力适当;检查传送
带的对中情况,避免传送带偏移;定期清理传送带上的杂物和积尘,避免磨损和堵塞;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传送带等。

另外,对于传送
带的接头,需要定期检查其连接情况,确保接头牢固可靠,避免开
裂和断裂。

其次,针对传送带的电气故障,我们需要保证传送带的电机和
电路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定期检查传送带的电机,清洁电机外壳,检查电机的绝缘情况,确保电机正常运转;检查传送带的电路,保
证电路连接良好,避免因电路故障导致传送带停止运行。

此外,定期润滑传送带的滚筒和滚轮,保证传送带的正常运转;
在传送带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异常声音或振动,及时停机检修,
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培训操作人员,让其了解传送带的正常运行
情况和故障处理方法,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

总的来说,传送带的故障维护方法包括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部
分和电气部分,保证传送带的各个部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确
保传送带的正常运行。

同时,培训操作人员,加强日常管理,也是
保证传送带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传送带问题分析

传送带问题分析

传送带问题分析【专题分析】传送带问题是高中阶段比较常见也是比较复杂的的题目形式。

受力方面,要分析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是否存有摩擦力,是存有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运动方面,要分析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是相对运动,还是相对静止,是相对传送带向前运动,还是相对传送带向后运动。

能量方面,要判断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热量生成。

所以传送带问题需要用到多种物理规律实行求解,如运动学公式的选用、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摩擦生热、能量转化守恒定律等。

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有可能涉及多个物理过程,比方可能在传送带上一直加速,也可能先加速后匀速;可能在传送带上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后匀速,甚至还可能改变运动方向。

所以认真研究运动过程和受力情况是解决传送带问题的关键。

【题型讲解】例题1:如图3-1-1所示,水平传送带静止不动,质量为1kg的小物体,以4m/s的初速度滑上传送带的左端,最终以2m/s的速度从传送带的右端。

假如令传送带逆时针方向匀速开动,小物体仍然以4m/s的初速度滑上传送带的左端,则小物体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A.小于2m/s B.等于2m/sC.大于2m/s D.不能达到传送带右端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物体的受力分析。

当传送带不动时,物体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在传送带上向右做减速运动,最终离开传送带。

当传送带逆时针开动时,物体仍然相对传送带向右运动,所以受到的摩擦力仍然向左,这样与传送带静止时比较,受力情况完全相同,所以运动情况也应该一致,最后离开传送带时速度仍然是2m/s,答案为B例题2:在例题1中,假如各种情况都不变,当传送带不动时,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W1,物体与传送带间产生的热量为Q1;当传送带转动时,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W2,物体与传送带间产生的热量为Q2。

以下选项准确的有A.W1=W2 B.W1<<I>W2C.Q1=Q2 D.Q1<<I>Q2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做功和生热的理解。

传送带问题

传送带问题

传送带问题一.水平传送带上的力与运动情况分析1.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

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v=1m/s的恒定速率运行。

一质量为m=4kg的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

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m,g取10 m/ s2。

(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2)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

求行李从A处传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2.如图5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的模型,它的水平传送带的长度为L=8m,传送带的皮带轮的半径为r=0.2m,传送带的上部距地面的高度为h=0.45m,现有一个旅行包(视为质点)以v0=10m/s的初速度水平地滑上水平传送带.已知旅行包与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6,g=10 m/ s2。

试讨论下列问题:(1)若传送带静止,旅行包滑到B端时,人若没有及时取下,旅行包将从B端滑落,则包的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为多少?(2)设皮带轮顺时针匀速转动,并设水平传送带长度仍为L=8m,旅行包滑上传送带的初速度恒为v0=10m/s。

当皮带的角速度ω值在什么范围内,旅行包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始终为(1)中所求的距离?若皮带的角速度ω=40rad/s,旅行包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又是多少?3.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

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 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 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

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二.倾斜传送带上的力与运动情况分析4.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方向夹37°角,AB 长为L =16m 的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 =10m/s 运动,在传送带上端A 处无初速释放质量为m =0.5kg 的物块,物块与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求: (1)当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块从A 到B 所经历的时间为多少? (2)当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块从A 到B 所经历的时间为多少? (sin37°=0.6,cos37°=0.8,取g =10 m/s 2).5.如图所示,皮带轮带动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以速度v 0=2 m / s 匀速运动,两皮带轮之间的距离L=3.2 m ,皮带绷紧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送带问题分析【专题分析】传送带问题是高中阶段比较常见也是比较复杂的的题目形式。

受力方面,要分析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是存在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运动方面,要分析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是相对运动,还是相对静止,是相对传送带向前运动,还是相对传送带向后运动。

能量方面,要判断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热量生成。

因此传送带问题需要用到多种物理规律进行求解,如运动学公式的选用、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摩擦生热、能量转化守恒定律等。

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有可能涉及多个物理过程,比如可能在传送带上一直加速,也可能先加速后匀速;可能在传送带上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后匀速,甚至还可能改变运动方向。

因此认真研究运动过程和受力情况是解决传送带问题的关键。

【题型讲解】题型一传送带“静”与“动”的区别例题1:如图 3-1-1所示,水平传送带静止不动,质量为1kg的小物体,以4m/s的初速度滑上传送带的左端,最终以2m/s的速度从传送带的右端。

如果令传送带逆时针方向匀速开动,小物体仍然以4m/s的初速度滑上传送带的左端,则小物体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A.小于2m/s B.等于2m/sC.大于2m/s D.不能达到传送带右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物体的受力分析。

当传送带不动时,物体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在传送带上向右做减速运动,最终离开传送带。

当传送带逆时针开动时,物体仍然相对传送带向右运动,所以受到的摩擦力仍然向左,这样与传送带静止时比较,受力情况完全相同,所以运动情况也应该一致,最后离开传送带时速度仍然是2m/s,答案为B 例题2:在例题1中,如果各种情况都不变,当传送带不动时,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W,物体与传送带间产生的热量为Q1;当传送带转动时,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W2,物体与1传送带间产生的热量为Q2。

下列选项正确的有A.W1=W2 B.W1<<I>W2C.Q1=Q2 D.Q1<<I>Q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做功和生热的理解。

由于两次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完全相同,所以由求功公式W=FS cosθ,合外力相同,对地位移相同,两次做功相等。

由摩擦生热公式Q=F f S相,传送带转动时二者间相对位移大于传送带静止时二者间的相对位移,所以传送带转动时产生的热量要多于传送带静止时生成的热量。

答案为AD[变式训练]如图3-1-2所示,倾斜传送带静止,一个小物体无初速放在传送带顶端,可以沿传送带加速下滑。

现在令传送带顺时针匀速开动,仍然将小物体无初速放在传送带顶端,则与传送带静止时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到达传送带底端时的速度大B.摩擦力对物体做功多C.滑到底端所需时间长D.系统产生的热量多(答案:D)题型二水平传送带使物体加速例题3:如图3-1-3,水平传送带长为L=10m,以v0=4m/s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将一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无初速释放在传送带的左端,小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

求物体运动到传送带右端所用时间以及物体与传送带之间产生的热量。

(g=10m/s2)解析:小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开始时其相对传送带向左运动,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将向右加速,并且只要速度v小于传送带速度v0,就要向右加速,当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摩擦力消失,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

如果传送带足够长,物体就会经历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两个阶段;若传送带长度不足,将只出现加速运动阶段。

所以,解题过程中先判断传送带的长度是否允许出现匀速运动过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变式训练]如图3-1-4所示,一长直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放有一个小木块,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现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使木板始终向右做匀速运动,其速度v0=6m/s。

已知木板长度L=8m,重力加速度g=10m/s2,问最终木块是否会离开木板。

(答案:会)如图所示,木板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视为质点的木块.已知木块的质量m=1kg,木板的质量M=4kg,长L=3.6m,上表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下表面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g取10m/s2,求:(1)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1=20N作用在木板上,t=后木块和木板的速度各为多大;(2)将水平向右的恒力改为F2=33N作用在木板上,能否将木板从木块下方抽出,若能抽出,求出经多长时间抽出;若不能,说明理由.物理无奈2e82014-10-30优质解答(1)木块最大加速度am =μ1g=3m/s2若木块与木板以am 一起加速,F-μ2(M+m)g=(M+m)amF=μ2(M+m)g+(M+m)am=25NF1=20N<25N,木块与木板一起加速F 1-μ2(M+m)g=(M+m)aa=2m/s2v=at=1m/s所以t=时木块和木板速度均为1m/s(2)F2=33N>25N,木块相对木板滑动,木板能从木块下抽出.对木块a1=μ1g=3m/s2对木板F2-μ1mg-μ2(M+m)g=Ma2,解得a2=5m/s2?根据L= 1/2(a2t2-a1t2)解得t=答:(1)t=后木块和木板的速度均为1m/s.(2)木板能从木块下抽出.经过时间抽出.题型三水平传送带使物体减速例题4:如图3-1-5所示,水平传送带长为L=14m,以v0=4m/s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一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以初速度v=8m/s滑上传送带的左端,小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

求物体运动到传送带右端所用时间以及物体与传送带之间产生的热量。

(g=10m/s2)解析:小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开始时速度大于传送带速度,相对传送带向右运动,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将向右做减速运动,并且只要其速度大于传送带速度,就要向右减速,当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摩擦力消失,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

如果传送带足够长,物体就会经历减速运动和匀速运动两个阶段;若传送带长度不足,将只出现减速运动阶段。

所以,和例题3一样,解题过程中先判断传送带的长度是否允许出现匀速运动过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变式训练]在例题4中,如果物体以初速度8m/s的速度滑上传送带左端,传送带长度为28m,则运动时间和产生的热量分别为多少(答案:4s,8J)例题5:如图3-1-6所示,传送带长L=21m,以v0=4m/s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

将质量为M=0.99kg的木块无初速释放于传送带的左端,在释放一瞬间,一质量为m=0.01kg的子弹以速度v射入木块并留在木块中。

已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g=10m/s2,要求木块到达传送带右端时已经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求子弹速度的最大值。

题型四传送带与物体速度方向相反例题6:如图3-1-7所示,水平传送带长为L=10m,以v0=4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以初速度v=3m/s滑上传送带的左端,小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

求物体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和物体与传送带之间产生的热量。

(g=10m/s2)[变式训练]如图3-1-8所示,水平传送带长为L=10m,以v0=4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以初速度v=6m/s滑上传送带的左端,小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

求物体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和物体与传送带之间产生的热量。

(g=10m/s2)(答案:4m/s,50J)题型五倾斜传送带问题例题7:如图3-1-9所示,一传送带长L=16m,以v0=10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将一小物体质量m=1kg,由传送带顶端静止释放,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求小物体由斜面顶端滑至底端所用时间和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g=10m/s2)研究过程中,要注意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的条件,进而分析出存在第二加速过程。

[变式训练]如图3-1-12所示,长L=4m的传送带与水平成37°角。

开始时传送带静止,一质量为m=5kg的滑块以v0=8m/s的初速度从传送带底端沿传送带上滑。

已知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当滑块滑至传送带正中间时,突然开动传送带,使之以v=2m/s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g=10m/s2,sin37°=,cos37°=)(1)滑块沿传送带能够上滑的最大距离;(2)从滑块滑上传送带到离开的整个过程中,传送带对滑块所做的功。

(答案:3.2m;-120J)【强化训练】1.如图3-1-13所示,一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顺时针匀速传动,某时刻有一物块以水平速度v2从右端滑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如果物块能从左端离开传送带,它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一定比传送带不转动时运动的时间长B.如果物块还从右端离开传送带,则整个过程中,传送带对物体所作的总功一定不会为正值C.如果物块还从右端离开传送带,则物体的速度为零时,传送带上产生的划痕长度达到最长D.物体在离开传送带之前,一定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2.(2006全国高考)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

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

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

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3.如图3-1-14所示,水平传送带长为L=8m,以v0=4m/s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一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以初速度v=2m/s滑上传送带的左端,小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

求物体运动到传送带右端所用时间以及物体与传送带之间产生的热量。

(g=10m/s2)4.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如图3-1-15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的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v=1m/s的恒定速率运行。

一质量为m=4kg的行李无初速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因数μ=,AB 间距离L=2m,g取10m/s2,求:(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加速度的大小。

(2)求行李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求行李从A处传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5.如图3-1-16所示,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3m/s向右移动,AB长L=3.8m。

质量为m=5kg 的物体无初速放置于左端A处,同时用水平恒力F=25N向右拉物体,若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g=10m/s2。

求:(1)物体从A到B所用时间(2)物体到B的速度(3)摩擦力对物体做的总功(4)物体和传送带间摩擦而使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提示,可将拉力看作倾斜传送带中的重力的下滑分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