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铵盐、
高二化学第二册第一单元氨铵盐知识点总结-最新学习文档

高二化学第二册第一单元氨铵盐知识点总结
氨与酸反应的生成物都是由铵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
离子化合物,这类化合物称为铵盐。
以下是查字典化学网整理的第一单元氨铵盐知识点,请大家认真学习。
氨气的性质: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且快)1:700体积比。
溶于水发生以下反应使水溶液呈碱性:NH3+H2O NH3?H2O NH4++OH- 可作红色喷泉实验。
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会分解,受热更不稳定:NH3?H2O ===(△) NH3 +H2O
浓氨水易挥发除氨气,有刺激难闻的气味。
氨气能跟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Cl == NH4Cl (晶体)
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都离不开它。
氨气容易液化为液氨,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还可以用作制冷剂。
铵盐的性质:易溶于水(很多化肥都是铵盐),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
NH4Cl NH3 +HCl
NH4HCO3 NH3 +H2O +CO2
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干燥铵盐与和碱固体混合加热) NH4NO3+NaOH Na NO3+H2O+NH3
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收集满。
第一单元氨铵盐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化学网希望对大家化学学习有帮助。
第二节氨铵盐精品PPT教学课件

2020/12/6
4
实验现象:
加热后不久,在试管上端的内壁 有白色固体附着;
实验结论: NH4Cl Δ NH3 +HCl
NH3+HCl=NH4Cl
2020/12/6
5
思考:1、NH4Cl加热分解的现象与以前学过的什么实验 现象相似,他们的本质是否相同?
2、如何分离NaCl晶体和NH4Cl晶体?
2020/12/6
B、五氧化二磷固体 D、碱石灰
2020/12/6
13
吸收尾气装置
2020/12/6
14
三、氨气的实验室制取:
1、原理: 2 NH4 Cl + Ca (OH)2 加热 CaCl2+2NH3↑+2H2O
2、装置:固体+固体 加热制取气体 ——与制取O2相同
3、干燥:用碱石灰或生石灰在干燥管或U型管中干燥
NaNO3+NH3 +H2O
2020/12/6
9
4、铵盐的检验 原理: 铵盐与碱反应生成氨气
检验方法: (1)、NaOH溶液法 (2)碱石灰法
2/12/6
11
实验室制氨气
2020/12/6
12
干燥管
U型管
思考:下列物质能用来干燥NH3的是( D )
A、浓硫酸 C、氯化钙固体
16
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实验室用氯化铵与熟石灰制氨气
加热 2 NH4 Cl + Ca (OH)2
CaCl2+2NH3↑+2H2O
2、氯化铵溶液与石灰水共热
NH4+ + OH– 加热
NH3 ↑+ H2O
氨 铵盐

氨铵盐1、NH3的分子结构:2、NH3的物理性质:(1)有刺激性气味(2)易液化(3)极易溶于水(1 :700)3、NH3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在氨水中有:三分子:NH3 NH3·H2O H2O三离子:NH4+OH-H+(2)与酸反应:NH3+HCl==NH4Cl (白烟)NH3 + HNO3 = NH4NO3 (硝铵)2NH3 + H2SO4 = (NH4)2SO4 (硫铵)NH3 + H2O + CO2 = NH4HCO3 (碳铵)(3)与盐溶液反应:()2NH H O Mg Mg OH 2NH 32224·+=↓+++ ()3NH H O AlAl OH 3NH 32334·+=↓+++(4)还原性: 4NH 3+5O 2==4NO+6H 2O(氨的催化, 工业制HNO 3原理)(5)与CO 2反应2NH 3 + CO 2高温高压CO(NH 2)2 + H 2O4、NH 3的用途(1)致冷剂(2)制化肥: 碳铵 硫铵、硝铵、尿素等(3)制HNO 35、NH3的制法工业:实验室:2NH4Cl(固) + Ca(OH)2(固)∆CaCl2 + 2NH3↑ + 2H2O由于NH3极易溶于水, 在制备收集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不与水接触以减少损失和防止倒吸现象。
6、铵盐(1)易溶于水的、无色(离子)晶体(2)易分解:NH4Cl ∆NH3↑ + HCl↑NH4HCO3∆NH3↑ + CO2↑ + H2O(3)与碱反应: NH4++OH-∆NH3↑ + H2O(用于NH4+的检验)(4)检验方法: 将晶体与浓NaOH溶液混合共热, 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若试纸变蓝, 则为铵盐。
(二)几点说明:1、关于氨气:(1)氨的碱性:①NH 3分子直接与H +以配位键形成NH 4+如氨气与酸的直接反应。
②NH 3·H 2O(一水合氨)能电离出NH OH 4+-和, 相当于一元弱碱。
高中一年级化学氨铵盐课件

BaSO4 + 2 NH3 ↑+ 2H2O
实验结论: NH4Cl Δ NH3 +HCl
NH3+HCl=NH4Cl
思考:1、NH4Cl加热分解的现象与以前学过的什么实验 现象相似,他们的本质是否相同?
2、如何分离NaCl晶体和NH4Cl晶体?
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受热分解的规律
a、铵盐受热易分解为氨气和对应的酸,若该酸不稳定, 则继续分解为氧化物和水
如:(NH4)2CO3
第二节 氨 铵盐
第二节 氨 铵盐
(第二课时)
二、铵盐 1、铵盐的涵义: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铵盐的重要物理性质:都是晶体,并且都能溶于水
3、铵盐的化学性质
(1)、铵盐受热分解
实验步骤: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铵晶体、 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
加热后不久,在试管上端的内壁 有白色固体附着;
实验室制氧气
实验室制氨气
干燥管
U型管
思考:下列物质能用来干燥NH3的是( D )
A、浓硫酸 C、氯化钙固体
B、五氧化二磷固体 D、碱石灰
吸收尾气装置
三、氨气的实验室制取:
1、原理: 2 NH4 Cl + Ca (OH)2 加热 CaCl2+2NH3↑+2H2O
2、装置:固体+固体 加热制取气体 ——与制取O2相同
3、干燥:用碱石灰或生石灰在干燥管或U型管中干燥
4、收集: 向下排空气法 5、验满:(1)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2)玻璃棒蘸取浓盐酸靠近试管口
6、尾气处理:用水或稀酸吸收
小结: 二、铵盐 1、铵盐的物理性质: 2、铵盐的化学性质 (1)受热分解: (2)铵盐与碱的反应:
高中化学精讲氨、铵盐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24、氨、铵盐1.复习重点1.氨的分子结构、性质和制取2.铵盐的结构、性质和用途3.氨和铵盐的检验2.难点聚焦一.氨1.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1)氨的结构:电子式:结构式:空间构型:三角锥形;NH3是极性分子。
(2)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剌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的NH3。
(3)化学性质:①与水反应:NH3+H2O NH3·H2O NH4++OH―NH3是唯一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常用此性质检验NH3。
②与酸的反应:NH3+HCl=NH4Cl(生成白烟)NH3+CO2+H2O=NH4HCO3③与氧化剂反应:4NH3+3O24NO+6H2O2NH3+3CuO N2+3Cu+3H2O 8NH3+3Cl2= N2 + 6NH4Cl2.氨的实验室法:用铵盐与碱共热2NH4Cl+C a(O H)2C a C l2+2N H3↑+2H2O①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
与制备O2和CH4气体相似;收集NH3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②检验:a.用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b.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产生白烟。
③干燥:不能用CaCl2、P2O5、浓硫酸作干燥剂,因为NH3能与CaCl2反应生成CaCl2·8NH3。
P2O5与浓硫酸均能与NH3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所以NH3通常用碱石灰干燥。
3.氨的工业制法N2+3H2 2NH3一.铵盐(1)结构:离子晶体,具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
(2)物理性质: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
(3)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铵盐受热易分解NH4Cl NH3+HCl NH4HCO3NH3↑+CO2↑+H2ONH4NO3受热分解较复杂:NH4NO3N2O+2H2O 2NH4NO32N2↑ +O2↑+4H2O②与碱反应NH4++OH― NH3·H2O 或NH4++OH―NH3↑+H2O③水解反应:NH4++H2O NH3·H2O+H+(4)用途:可用作氮肥,炸药,焊药。
氨和铵盐知识点总结

氨和铵盐知识点总结氨和铵盐是化学中常见的两种物质,它们在生活和工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性质、制备、用途等方面对氨和铵盐进行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对这两种物质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氨的基本概念氨,化学式为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化学中重要的碱性物质。
氨是一种极易挥发的气体,在常温下呈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可以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铵。
氨具有还原性和碱性,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
二、氨的性质1. 物理性质:氨是一种无色气体,在常温下呈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
氨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易溶于水。
2. 化学性质:氨具有还原性和碱性。
与金属和非金属的氧化物反应时,具有还原性;与酸性氧化物(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反应时能中和酸性。
氨还具有与醛、酮、羰基化合物等发生亲核反应的性质。
三、氨的制备1. 氨的工业制备:氨的工业制备是通过哈勃法来实现的,即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催化反应生成氨气。
2. 氨的实验室制备: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加热含氨基物质(如硝酸铵)的混合物来制备氨气。
四、氨的用途1. 氨作为化肥的应用:氨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原料,可以制备尿素、硝酸铵等化肥产品。
2. 氨作为工业制剂的应用:氨还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中,用于生产硝酸、胺类化合物、染料、合成纤维等产品。
五、铵盐的基本概念铵盐是指由铵离子NH4+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它是一类常见的盐类化合物。
铵盐具有两性,既具有碱性,又具有还原性,因此在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六、铵盐的性质1. 物理性质:铵盐的物理性质与其成分有关,大部分铵盐为晶体或结晶状物质,有些铵盐呈无色晶体或白色晶体,有些则呈黄色或蓝色。
2. 化学性质:铵盐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以在水中形成各种程度的电离。
铵盐还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和碱性,可以与酸类物质发生中和反应,也可以与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
七、铵盐的制备1. 铵盐的实验室制备:可以通过氢氧化铵和酸类物质反应来制备铵盐。
氨和铵盐课件

硫酸铵的反应进行合成。
3
氨的制备
氨可以通过在氮气和氢气的存在下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合成。
其他方法
还有其他多种制备氨和铵盐的方法, 如氯化铵的热分解等。
氨和铵盐的应用领域
农业领域
氨和铵盐广泛用于肥料的生 产,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 量。
化工领域
氨和铵盐是制造化学品和药 物的重要原料,涉及多个行 业。
水处理
铵盐可用于水处理,净化水 源和去除有害物质。
氨和铵盐的环境影响和安全性
1 氨的环境影响
2 铵盐的安全性
氨排放对空气和水体有污染风险,但合 理使用和处理可最大程度减少影响。
铵盐有爆炸的风险,需在储存、运输和 使用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氨和铵盐的市场前景
全球需求增长
全球农业、化工和医药行业对氨和铵盐的需求持续增长。
3 药物生产
氨是制造各种药物的 重要原料,例如抗生 素和止痛药。
铵盐的性质及用途
1 肥料
铵盐是一种重要的氮源肥料,可为植物提供营养。
2 防腐剂
铵盐具有防腐性能,可用于食品、木材和皮革工业。
3 化学反应
铵盐可用作氧化剂或还原剂,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氨和铵盐的制备方法
1
铵盐的合成
2
铵盐可通过酸性或碱性溴化铵和亚
氨和铵盐ppt课件
让我们一起探索氨和铵盐的奇妙世界。从它们的性质、用途,制备方法,应 用领域,环境影响和安全性,到市场前景,这个精彩的ppt课件将带您了解这 一话题的方方面面。
氨的性质及用途
1 多功能气体
氨具有臭味并具有独 特的刺激性。它用于 肥料、化学品和制冷 剂的生产。
2 酸洗剂
氨可以用作金属材料 的清洗和去除氧化层 的酸性溶液。
氨铵盐

思考:
⑴为什么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浓盐酸 的玻璃棒不接触就能反应,并放出白烟? ⑵NH4Cl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⑶写出氨气分别与硫酸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⑷浓氨水遇浓硫酸、浓硝酸也都会产生白烟吗?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四、氨气的用途
1、制氮肥、硝酸、铵盐、纯碱等的重要原料;
2、制合成纤维、塑料、染料等的重要原料; 3、作致冷剂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小结:
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
2、消防队员应该如何去收集弥漫在大气中的氨气? 3、被困在其中的人应该怎样做才能不吸入氨气保证安全?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 2、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
3、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 能保证不吸入氨气?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 1-2 氨 和 铵 盐
一、氨的结构: 氨分子是三角锥形结构, 没有对称中心
1、氨气与水的反应
NH3+H2O NH3· H2O NH3· H2O NH4++OH-
△ NH3· H2O== NH3↑+H2O
氨水中的微粒:
H2O、NH3、 NH3· H2O 分子:
离子: NH4+、OH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2、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
b
请问实验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请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除去氨气外你学过的什么气体也能 作喷泉实验?
有的同学认为氨气溶于水是简单的物理 变化,氨气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是因为氨气本身具有碱性所致; 也有同学认为氨气溶于水是氨气和水发 生了化学反应,其产物具有碱性。 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你能否通过实 验去证明你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2:
在图中烧瓶中充满干燥的某种气体,胶头滴管和烧杯中 盛有某种液体,下列组合中可以形成喷泉的是?
A.HCl和 H2O B.NH3和H2O C.NH3和苯 D.CO2和氢氧化钠溶液
练习3:
如果要使该装置也能形成喷泉,你认为要采取什么 措施?
(2)氨与酸反应:
NH3+HCl=NH4Cl (白色固体)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一)
氮元素是一切动植物的生长都 需要的营养元素。大气中含有大量的 氮气,但是不能被多数生物直接吸收, 多数生物只能吸收含氮元素的化合物。
氮的固定: 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 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氮 自然固氮 打雷放电条件下固氮。 的 固 定 人工固氮 合成氨
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
哈伯(1868—1934), 德国化学家,合成 氨工业的奠基人。 1918年哈伯由于对 合成氨研究作出过 重大贡献,而获诺
做致冷剂
二、铵盐的化学性质:
①铵盐受热易分解
②铵盐与碱反应
【结论】: NH4++OH- = NH3 ↑+H2O
++OH- = NH4
NH3· 2O H
铵盐(NH4+)的检验: 试剂及操作: 滴加NaOH溶液,再加热,并将湿润的 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实验现象: 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能使湿润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稍后,德国化学家耐斯特通过理 论计算,认为合成氨是不可能的。因 此人工合成氨的研究又一次止步。后 来才发现,是能斯特计算时误用了一 个热力学数据,以至得到错误结论。
当哈伯的合成氨工艺流程公众于世后, 立即引起了德国当时的统治者们的注意, 德国统治者为了达到吞并欧洲称霸世界 的野心,同时也利用哈伯想成为百万富 翁的贪婪心理,请哈伯出任德国威廉研 究所所长,继续他的研究。从1911年到 1913年短短两年时间内,哈伯不仅提高 了合成氨的产率,而且合成了1000吨液 氨,并且用它制造出3500吨烈性炸药 TNT。
浓氨水
NH3· 2O= NH3↑+H2O H
方法三:将浓氨水滴入碱石灰 浓氨水
CaO
CaO和NaOH NH3· 2O+CaO = NH3↑+Ca(OH)2 H
一、氨(NH3) 1.氨的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状态: 气体 密度: 比空气的密度小 水溶性: 极易溶于水(1:700)
(3)制取装置:
固固加热装置 (4)收集装置: 向下排空气法
(5)干燥装置:
碱石灰
(6)验满方法: a: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纸变蓝 b:蘸有浓盐酸的玻璃 棒接近试管口产生白烟。
(7)环保措施: 棉花的作用:防止生成的氨气与 空气形成对流,使收集到的氨气 不纯,同时防止氨气逸出而污染环 境。
方法二பைடு நூலகம்加热浓氨水制氨气
氨易液化
喷泉实验:
打开止水夹,轻 轻挤压胶头滴管, 使少量的水进入 烧瓶。
NH3 水
酚酞
实验现象: 烧杯中的水进入烧 瓶中,形成红色的 喷泉。
思考:
①烧瓶里为什么会形成喷泉?
答: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外 产生压强差
②胶头滴管的作用是什么?
答:引发“喷泉”实 验 ③烧瓶中的溶液为什么变成红色? 答:水溶液呈碱性,有OH-离子存在
2.氨气的化学性质:
⑴氨与水反应:
NH3+H2O NH3· 2O H NH3· 2O H NH4++OH-
NH3+H2O
NH3· 2O H
NH4++OH-
【小结】:氨水的成分 分子:NH3、H2O、NH3· 2O H 离子:NH4+、OH-、H+(少)
练习1:
若该实验在标况下完成,烧瓶的容积为VL,喷 泉实验后溶液充满整个烧瓶,所得溶液中溶质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到了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哈伯已为德国建成了无数个大大小小 的合成氨工厂,为侵略者制造了数百 万吨炸药,从而导致并蔓延了这场秧 祸全球的世界大战,这也是第一次世 界大战德国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的谜 底。
在合成氨研究屡屡受挫的情况下,德 国另一位化学家哈伯知难而进,对合成 氨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和实验,终于 在1908年7月在实验室里用N2和H2在600℃、 200个大气压下合成氨,产率虽只有2%, 但却是科学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当事实真相大白于天下时, 哈伯受到了各国科学家的猛烈抨 击,尤其是当他获得1918年诺贝 尔化学奖时,更激起了世界人民 的愤怒。 人工合成氨实验的成功令人欢 心鼓舞,它对工农业生产、国防 科技的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但三位科学家留给后人的思考也 是深刻的—科学必须造福于民!
对合成氨研究有贡献的三位科学家
1900年,法国化学家勒沙特列在研究平 衡移动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计算,认为N2、 H2在高压条件下可以直接化合生成氨, 接着,他用实验来验证。但在实验过程 中发生了爆炸,他也没有调查事故发生 的原因,而是觉得这个实验有危险,于 是放弃了研究。勒沙特列的合成氨实验 就这样夭折了。
后来查明是由于他所用混合气体中含有 O2,实验中H2和O2化合发生了爆炸。
一、氨(NH3) 合成氨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项 重大突破,解决了因粮食不足 而导致的饥饿和死亡问题。
1、氨气制法:
1)工业制法:
N2+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原料: 用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混和 加热制得 (2)原理: 2NH4Cl+Ca(OH)2 = CaCl2+2NH3↑+2H2O
——此反应可检验NH3
NH3+HNO3=NH4NO3
2NH3+ H2SO4= (NH4)2SO4
挥发性酸(HCl、HNO3 等)遇氨气均有白烟 生成;难挥发性酸H2SO4遇氨气无此现象。
(3)氨与氧气反应: 1)氨气在纯净的氧气中点燃:
2)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反应:
制尿素
氨的用途
制硝酸
制纯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