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免疫应答的规律每日一练(2014.11.20)

合集下载

高中二年级上学期生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课后作业

高中二年级上学期生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课后作业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课后作业
一、单选题
1.病原体侵入机体后,被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从而抑制了病原体的繁殖,这是()
A.体液免疫B.细胞免疫C.非特异性免疫D.免疫监视功能
2.下图是人体的体液免疫示意图。

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结构或物质正确的是
A.①是记忆细胞B.①是吞噬细胞
C.①抗原D.①是抗体
3.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

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

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答案:1.A 2.D 3.D
试卷第1页,共1页。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第十三章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一、单项选择1. 再次体液免疫应答时,下述哪项是正确的?A. 抗体产生的潜伏期短B. 抗体亲和力低C. 抗体维持时间短D. 以IgM抗体为主E. 刺激的抗原与初次不同2. 体液免疫应答主要由下列哪种免疫细胞所介导:A. T细胞B. B细胞C. NK细胞D. 吞噬细胞E. 上皮细胞3. 下述哪项不是记忆性B细胞的特点:A. 大小与静止B细胞相仿B. 可持续分泌高水平IgC. CD27+D. 再次与相同抗原相遇时可迅速活化并分泌大量IgE. 存活时间较长4. B细胞对以下哪种抗原的应答需要T细胞辅助:A. 白喉毒素B. 脂多糖C. 荚膜多糖D. 金黄色葡萄球肠毒素(SEA)E. 以上都不是5. 下列哪种描述不是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DA. 潜伏期短B. 抗体浓度增加快,快速到达平台期C. 抗体维持时间长D. 抗体水平持续很低E. 诱发再次应答所需抗原剂量小6. 与体液免疫应答无关的是:A. 中和作用B. 调理作用C. Fas/FasL途径杀伤肿瘤细胞D. ADCCE. 参与补体的溶细胞作用7. 关于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哪项是错误的?A.对TD-Ag的应答可以产生记忆细胞B.亲和力成熟需要有抗原的诱导C.体细胞高频突变发生于中枢免疫器官D.浆细胞是B细胞分化的终末细胞之一E.发生Ig类别转换的遗传学基础是同一V区基因与不同重链C区基因的重排8. 可产生免疫记忆的细胞是A.B1 细胞B.γδT细胞C.αβT细胞D.NK细胞E.巨噬细胞9. 能特异性识别结合APC表面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淋巴细胞是A.γδT细胞B.B1细胞C.B2细胞D.αβT细胞E.NK细胞10. 适应性免疫的特点是A.经遗传获得B.包括物理屏障和化学屏障作用C.无针对病原体的特异性D.感染早期迅速发挥作用E.可产生免疫记忆11.适应性免疫应答所不具备的特点是A.淋巴细胞与相应抗原的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B.具有再次应答的能力C.无需抗原激发D.T/B细胞库具有高度异质性E.精确区分“自身”和“非己”12. 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是:A. CD40B. BCRC.CD19D. CD21E.Igα/Igβ13.关于B细胞表面同时表达的IgM和Ig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具有相同的重链和不同的轻链B.除CH区外其余相同C.除VH区外其余相同D. 具有不同VH和VL区E. 具有不同的CH和CL区14. 对B细胞内化抗原描述错误的是:A. 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是抗原与BCR结合后产生B. 只有产生了第一信号,B细胞才能内化抗原C. 内化的抗原可经MHC I类分子途径提呈D. 内化的抗原可经MHC II类分子途径提呈E. 抗原信息提呈给抗原特异性Th细胞15. B细胞识别特异性抗原:A. 具有MHC I类分子限制性B. 具有MHC II类分子限制性C.没有MHC限制性D. 需要细胞因子E. 通过CD3传递抗原信号16. 细胞间相互作用不受MHC限制的是:A. NK细胞与靶细胞B. CTL细胞与靶细胞C. Th细胞与B细胞D. 巨噬细胞与Th细胞E. 树突状细胞与Th细胞17. B细胞表面传递特异性抗原信号的分子是A. mIgB. MHC 分子C. CD4D. CD3E.Igα/Igβ18. 对Igα/Igβ描述错误的是:A. 与mIg组成BCR复合物B. 胞浆区有ITAMC.可传导B细胞第一活化信号入胞D. 通常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E. 能与抗原非特异性结合19. B细胞表面能结合C3d的分子是A. CD19B. CD81C. CD21D. BCRE. MHC 分子20. 以下CD分子中与B细胞活化有关的是:A. CD2B. CD3C. CD4D. CD21E. CD821. B细胞不表达的分子是A. C3d受体B. CD2C. I类MHC分子D. II类MHC分子E.CD1922. 对B细胞活化共受体描述正确的是:A. 是由CD19与CD21、CD81以非共价键形式组成的复合物B. CD21可与C3d结合,但不能转导信号C.信号由CD19传向胞内可加强BCR复合物传导的信号D. 上列A和B两项E. 上列A、B和C三项23. Th细胞活化静止B细胞主要靠下列哪两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A. B7和CD28B. B7和CTLA-4C. CD40L和CD40D. CD4和MHC II 类分子E. ICAM 和LFA-124. 作为抗原提呈细胞,B细胞通过下列哪种分子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A. CD28B. CD40C. CD40LD. B7E. MHC II类分子25. 下列哪种细胞高表达CD40LA. B细胞B. 树突状细胞C. 静止的T细胞D. 活化的CD4+ T细胞E. 巨噬细胞26. T细胞辅助抗原特异性B细胞是在A. 淋巴组织的T细胞区和生发中心B. 骨髓C. 胸腺D. 皮肤E. 粘膜27. 关于体细胞高频突变,错误的说法是A. 发生在V区基因B. 增加了抗体的多样性C. 在抗原诱导下发生D. 发生在生发中心E. 与抗体亲和力成熟无关28. 可直接调节Ig类别转换的细胞是A. Th细胞B. Tc细胞C.NK细胞D. B细胞E. 中性粒细胞29.发生类别转换前,B细胞表达A. IgAB. IgEC. IgM和IgDD. IgGE. IgG和IgD30. 浆细胞A. 能分泌抗体B. 来源于T细胞C. 发育为B细胞D. 分泌大量IFN-γE. 具有细胞毒作用31. 关于记忆性B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在生发中心形成B. 与静息B细胞的大小相似C. 合成大量IgD. 接触同一抗原可迅速活化E. 介导B细胞的再次免疫32. 具有免疫记忆的细胞是A. 巨噬细胞B. 中性粒细胞C. 淋巴细胞D. 肥大细胞E. NK细胞33. 关于TI抗原描述错误的是:A. 即胸腺非依赖性抗原B. 如某些细菌多糖及脂多糖C. 能在无胸腺鼠诱导Ab应答D. 能刺激初始B细胞E. 可诱导T细胞应答34. 对TI-1抗原描述错误的是A. 又称B细胞丝裂原B. 高浓度时多克隆活化B细胞C. 低浓度时激活抗原特异性B细胞D. 诱导B细胞应答比TD抗原早E. 可诱导产生记忆性B细胞35. TI-1抗原单独不足以诱导A. 抗体亲和力成熟B. Ig类别转换C. 记忆B细胞形成D. 上列A和B两项E. 上列A、B和C三项36. 对TI-2原描述错误的是A. 多为细菌胞壁与夹膜多糖B. 有高度重复序列C. 可激活不成熟B细胞D. 抗原表位密度太低不足以激活B细胞E. 抗原表位密度太高可使B细胞无应答37. 对TI-2抗原发生应答的主要细胞是A. 记忆性B细胞B. 前B细胞C. 不成熟B细胞D.B-1细胞E. T细胞38. 关于TI-2抗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具有重复序列B. 仅能激活成熟的B细胞C. 主要应答细胞是B1细胞D. 能诱导婴幼儿抗体应答E. 无需Th细胞辅助39. 不能诱导婴幼儿产生有效抗体应答的是A. TI-1抗原B. TI-2抗原C. TD抗原D. 上列A和B两项E. 上列A、B和C三项40. Th细胞辅助抗体产生A. 依靠T细胞识别结合于BCR的完整抗原B. 依靠T细胞识别经APC细胞处理、提呈的抗原C. 涉及B细胞上的MHC I类分子D. 可发生于经X-线照射的小鼠E. 发生在对LPS的应答过程中41. 在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中,Th细胞在下列哪项不发挥作用:A. 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B细胞的活化 C. 生发中心的形成D. Ig类别转换E. 抗体亲和力成熟42. 抗体产生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Th细胞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受MHC限制B. 浆细胞是产生抗体的细胞C. TI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T细胞的辅助D. 应答早期主要产生低亲和力的IgME. Ig的类别转换需要Th细胞的辅助43. 下列哪种物质可以被动转移特异性体液免疫A. 抗体B. IL-2C. TNFD. T细胞E. IL-144. 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A. 细胞在骨髓内分化成熟B. 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C. 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D. T、B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E. 效应细胞产生效应分子45. TD抗原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 产生免疫应答的细胞为B1细胞B. 只诱导体液免疫应答C. 可形成记忆性细胞D. 可直接诱导T、B细胞产生免疫应答E. 只诱导细胞免疫应答46. 关于再次应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再次应答较初次应答的潜伏期短B. 抗体浓度增加快C. 抗体维持时间长D. 诱发再次应答所需抗原剂量大E. 主要产生高亲和力的IgG抗体47. 初次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主要是A. IgGB. IgMC. IgED. IgDE. IgA48. B细胞介导的再次应答的强弱主要取决于A. 抗原的化学性质B. 再次接触的抗原量C. 两次抗原刺激的间隔长短D. 抗原进入体内的方式E. 抗原分子量大小49. 对体液免疫再次应答Ab产生描述有误的是A. 再次接受较少量相同Ag刺激即可诱发B. 潜伏期大约为初次应答时的一半C. 达平台期快,平台高且时间长D. 主要为IgG,亲和力高且较均一E. 下降期短或无50. 再次免疫应答是基于A. 记忆性细胞活化B. 补体激活C. 肥大细胞脱颗粒D. 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E.NK细胞的杀伤作用51. 造成抗体多样性的机制不包括:A. 组合造成的多样性B. 连接造成的多样性C. 体细胞高频突变造成的多样性D. 重链和轻链间的组装E. 抗体亲和力成熟52. 编码Ig重链可变区的基因片段是A. V、D、J片段B. V、J片段C. D、J片段D. C片段E. S区53. 关于体细胞高频体突变,错误的说法是A. 发生于已完成V基因重排的B细胞B. 发生在抗原刺激后外周淋巴器官生发中心的B细胞C. 突变的主要方式是点突变D. 能增加抗体的多样性E. 与抗体的亲和力成熟无关54. B细胞区别于T细胞的特征是A. 可被美洲商陆(PWM)激活B. 表达膜型Ig直接识别抗原C. 表达CD3分子D. 属于淋巴细胞E. 可分化为记忆性细胞55. 关于T 细胞和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对TD-Ag的应答都产生记忆性细胞B. 均产生效应产物C. 效应产物的作用都是特异性的D. 都能形成免疫耐受E. 对TD-Ag的应答均需T细胞的参与二、不定项选择1. 在抗体形成过程中,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 浆细胞是产生抗体的细胞B. 所有B-1细胞活化都必须有双信号C. 对TD抗原的应答不需Th细胞参加D. Th细胞和B细胞的相互作用受MHC限制E. 再次应答时抗体产生快,效价高2. Ig同种型转换:A. 在抗原诱导下发生B. 受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调节C. IgV区不变D. IgC区不变E. IgV区和IgC区均改变3. Igα/Igβ的主要功能是:A.转导抗原与BCR结合产生的活化信号B.转导抗原与TCR结合产生的活化信号C.参与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转导D.作为协同刺激分子促进淋巴细胞活化E.T细胞活化的辅助受体4. T细胞辅助B细胞是在:A. 淋巴组织的B细胞区B. 淋巴组织的生发中心C. 脂筏D. 外周淋巴组织的T细胞区E. 冠状带5. 对TD-Ag的免疫应答过程包括:A.APC对抗原的摄取、处理和提呈B.T、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C.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D.T、B细胞的活化、分化、增殖E.效应细胞与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6. 具有免疫记忆的细胞有:A. APCB. NK细胞C. B细胞D. T细胞E. 中性粒细胞三、名词解释1. Ig亲和力成熟2. Ig的类别转换3. 再次应答4. 亲和力5. 亲合力四、简答与论述1. Th细胞在B细胞的免疫应答有何作用?2. 体液免疫应答中的再次应答和初次应答有何不同?3. 抗体的多样性是怎样形成的?。

高考生物10体液免疫应答

高考生物10体液免疫应答

Plasma cells
Ig
sIg
Ig sIg
SIg与抗原结合可引起分子的信号传导, 导致B细胞活化,克隆增殖和分化为浆细胞,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与特异性抗原结合.
10-1 体液免疫应答的基本特点
Basic Features of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C3b
吞噬细胞
DC
1. 抗原抗体 复合物
(肥大细胞 脱颗粒)
4. 炎症反映
2. 调理 吞噬作用
C3b
DC
C3b受体
吞噬细胞
输入淋 巴管
生发中心
循环淋巴细胞 动脉
静脉
A
处理细菌蛋白
C
表达
MHC-II 类分子
产生IgM 抗 体
克隆扩增
类别转换
细菌特异性 抗体
细菌
3. 补体介 导杀伤
上调粘 附分子
细菌代谢产物 或其它大分子

Log
TI 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抗C 抗体
A
初次免疫
B
C
D
E
再次免疫
抗C 抗体
**B1细胞只产生IgM!
2. TD 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细胞激活:
ITAMs
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位于Iga和Igb胞浆区 域.磷酸化时激活信号
当smIg与抗原交联,信号启动.信号对克隆的增殖和分 化为分泌Ig的浆细胞是必须的,但对B细胞活化是不够的.
抗原结合并选择淋巴细胞以进行淋巴细胞的克隆扩增 ( clonal Expansion )。
克隆选择学说
抗原A
延迟相 :对抗原A 特异的 T / B 细胞克隆
10-3 B 细胞的活化与抗体的产生

教师招聘考试高中生物《免疫应答》模拟题

教师招聘考试高中生物《免疫应答》模拟题

教师招聘考试高中生物《免疫应答》模拟题1.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及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B.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吞噬细胞参与第二道防线,不参与特异性免疫D.特异性免疫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2.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原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D.特异性免疫,抗体3.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D.非特异性免疫不能遗传给下一代4.给儿童注射相关疫苗使其具有了对某种传染病的抵抗力,这在免疫类型和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分别属于( )。

A.非特异性免疫、控制传染源B.非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C.特异性免疫、切断传播途径D.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5.甲型H1N1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已研制成功,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接种。

试分析接种者所接种疫苗和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抗原、特异性免疫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特异性免疫6.如图所示的机体免疫过程属于( )。

①非特异性免疫②特异性免疫③第二道防线④第三道防线A.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免疫应答》模拟题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C。

解析: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二道防线,故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故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A正确。

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由于产生免疫活性物质,故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B正确。

体液免疫应答的规律每日一练(2014.1.26)

体液免疫应答的规律每日一练(2014.1.26)

体液免疫应答的规律每日一练(2014.1.26)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均有1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答案代码。

每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

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

A.唾液B.胃液C.胰液D.小肠液E.大肠液2、在对病因不明疾病的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是()。

A.早期发现病人B.早期诊断病人C.筛查各种高危病人D.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说E.描述分布,提出病因假说3、大气光化学反应产物中80%以上是()。

A.这氧乙酰硝酸酯B.过氧化氢C.臭氧D.醛类E.烃类4、一些传染病,如菌痢在我国终年均可发病,但每至8~9月份,则出现一个发病高峰,此现象称()。

A.长期变动B.期波动C.季节性D.周期性E.聚集性5、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

A.体重肥胖B.运动过少C.盐摄入不足D.A型血E.以上均对6、与病例对照研究相比,队列研究()。

A.更适合采取又盲法B.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前瞻性的随访观察,因此元需矫正混杂因素C.更适合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D.既可估计相对危险度,又可估计特异危险度E.适用于暴露常见而疾病罕见的情况7、在社区卫生服务中POMR是指()。

A.初级卫生保健B.社区卫生服务C.以问题为导向的医疗记录D.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E.以上均不是8、多数中老年人认为合理饮食、参加体育锻炼很有必要,但不知道如何营养、运动没有场所,则应()。

A.重点考虑倾向因素B.重点考虑促成因素C.重点考虑强化因素D.重点考虑加强因素E.其他方面9、我国居住区大气中SO2的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为()。

A.0.15mg/m3B.0.15mg/m3C.0.15mg/m3D.0.15mg/m3E.0.15mg/m310、合成DNA的原料是()。

A.dAMPdGMPdCMPdTMPB.dATPdGTPdCTPdTTPC.dADPdGDPdCDPdTDPD.ATPGTPCTPTTPE.AMPGMPCMPTMP11、胆固醇在体内可以转化成下列物质,除外()。

完整版)免疫调节练习题

完整版)免疫调节练习题

完整版)免疫调节练习题1.人体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分化并增殖。

3.人体第一道防线包括: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4.有关体液免疫示意图的正确叙述是: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

5.如图所示,X细胞与耙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中,X细胞是指T细胞。

6.正确的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是: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7.图中①是指B细胞;②是指T细胞;①细胞在③淋巴结处经抗原刺激后分化成浆细胞;②细胞在④胸腺或淋巴结处经抗原刺激后分化成效应T细胞。

8.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①A阶段免疫缺陷病毒(HIV)侵人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少数病毒。

②B阶段免疫缺陷病毒(HIV)浓度升高,T细胞浓度下降。

3.C阶段免疫能力降低,免疫系统被破坏,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4.D阶段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9.1.图甲中进行了增殖、分化的细胞是B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为T细胞。

2.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

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人体消灭病原体的主要过程是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过程(箭头3)。

3.细胞G的名称是巨噬细胞,其作用是吞噬和消化病原体。

对外来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与图乙过程有关。

4.在抗原、淋巴因子、溶菌酶和抗体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溶菌酶。

10.1)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淋巴细胞分化。

2) ③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

这属于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

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应答特点是更快、更强、更持久。

3) ⑤过程的产物Y的化学本质是抗体。

4) 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淋巴细胞去裂解病毒。

体液免疫再次应答的一般规律

体液免疫再次应答的一般规律

体液免疫再次应答的一般规律
体液免疫再次应答是指身体在第一次接触到某种病原体后,再次遭遇相同或相似病原体时,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应答过程。

其一般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记忆效应:在初次感染后,免疫系统会对病原体产生记忆效应。

这意味着,当再次遇到相同或相似的病原体时,免疫系统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应对感染,缩短疾病的持续时间。

2. 抗体产生:再次感染时,免疫系统会迅速产生特异性抗体来中和病原体。

这是因为免疫系统的记忆B细胞已经保存了之前的感染信息,并能够快速分化为抗体产生细胞。

3. T细胞参与:再次感染时,记忆性T细胞会被激活,快速增殖并释放细胞因子,以增强免疫应答。

4. 快速应答:由于记忆效应和T细胞参与,再次感染时,体液免疫应答的启动速度更快,免疫细胞的数量增加,炎症反应加强,从而有效控制病原体的生长和扩散。

总之,体液免疫再次应答的一般规律是通过记忆效应、抗体产生和T细胞参与,实现对病原体更快速、更有效的应对。

这种应答机制使得身体对于再次感染具备更强的免疫保护能力。

体液免疫练习题

体液免疫练习题

体液免疫练习题体液免疫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液中的抗体来抵御外界入侵的病原体。

在这个练习题中,我们将通过一些问题来检验您对体液免疫的理解和知识。

请您仔细阅读问题,并根据您的理解和知识来回答。

让我们开始吧!问题一:什么是体液免疫?体液免疫是一种免疫防御机制,通过体液中的特定抗体来抵御外界入侵的病原体。

它是机体对抗细菌、毒素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侵袭的重要保护方式。

问题二:抗体是如何产生的?抗体由B淋巴细胞(B细胞)产生。

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B细胞会识别出病原体上的抗原,并将这一信息传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然后,B细胞会分化为浆细胞,开始产生和分泌特异性抗体,抗体能够结合病原体并协助其他免疫细胞清除病原体。

问题三:抗体有哪些主要功能?抗体具有多种功能,包括:1. 中和病原体:抗体能够与病原体结合并阻止其进一步侵入和感染细胞。

2. 促进病原体的吞噬: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可以被巨噬细胞等吞噬细胞识别并摄取。

3. 激活补体系统: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可以激活补体系统的级联反应,引发炎症反应和病原体的溶解。

4. 调节免疫反应:抗体可以通过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来调节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方向。

问题四:体液免疫有哪些主要的组成部分?体液免疫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抗体、B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和补体系统。

抗体是免疫应答中的主要效应分子,B细胞负责产生抗体,而浆细胞是分化后的B细胞,主要产生和分泌抗体。

巨噬细胞能够识别、吞噬和分解病原体。

而补体系统是一组蛋白质,可以与抗体结合并参与免疫应答。

问题五:体液免疫的应用有哪些?体液免疫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疫苗、血清疗法和诊断试剂等。

疫苗通过引入病原体抗原或抗原相关的物质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从而建立免疫记忆,以应对未来的感染。

血清疗法通过注射含有高效抗体的血清来治疗疾病,例如破伤风和肉毒杆菌中毒。

诊断试剂基于体液免疫的原理,可以检测特定抗体或抗原的存在,用于疾病的诊断和筛查。

问题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什么区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免疫应答的过程和方式上存在一些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液免疫应答的规律每日一练(2014.11.2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均有1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答案代码。

每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

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评价疫苗接种效果的最关键指标是()。

A.接种副反应发生率
B.接种的安全性评价
C.接种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评价
D.接种的临床效果评价
E.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和免疫学评价
2、使用呋塞米一般不引起()。

A.高钙血症
B.高尿酸血症
C.高氮质血症
D.低钾血症
E.低钠血症
3、患者杨某,女,演员,26岁。

因右侧****有硬结到医院外科诊治,经活体组织检查确认为乳腺癌。

医生建议:要尽早切除右侧****,并将实情告诉其父亲,取得患者和父亲的同意后,收入院,并及时施行手术。

术中对左侧****做了活检。

结果为乳腺良性肿瘤伴腺体增生,将来有癌变的可能,因此,在右侧****切除后,又做了左侧****切除术。

医生行为如何选择,在道德上是最佳的()。

A.认真做好右侧****切除手术
B.不必做左侧****组织活检,多此一举
C.左侧****手术前应先告诉患者父亲,同意后再手术
D.左侧****手术前应先告诉患者,同意后再手术
E.左侧****手术前应告诉患者及父亲,知情同意后再手术
4、医务人员的道德义务是()。

A.具有独立作出诊断和治疗的权利以及特殊干涉权
B.对病人义务和对社会义务的统一
C.自主选择医院、医护人员
D.保持和恢复健康,积极配合医疗,支持医学科学研究
E.无条件接受人体实验
5、双变量间数量依存变化的直线关系中,直线与纵轴的交点称为()。

A.a
B.b
C.r
D.rs
E.校正rs
6、频数集中于变量值大的一侧者称为()。

A.对称分布
B.偏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E.分布不明
7、下列哪项不是水平传播方式()。

A.空气传播
B.经水传播
C.产前期从母亲到后代之间的传播
D.经食物传播
E.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8、疫苗可产生哪一类免疫()。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E.非特异性抵抗力
9、心身关系是()。

A.统一的关系
B.平行的关系
C.互不影响的关系
D.可以分离的关系
E.以上都不是
10、使用呋塞米一般不引起()。

A.高钙血症
B.高尿酸血症
C.高氮质血症
D.低钾血症
E.低钠血症
11、强心甙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机制是()。

A.激动心肌细胞膜上的β1受体
B.增加心肌细胞骨Ca2+浓度
C.增加心肌细胞内Na+浓度
D.减少心肌细胞内K+浓度
E.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
12、多数中老年人认为合理饮食、参加体育锻炼很有必要,但不知道如何营养、运动没有场所,则应()。

A.重点考虑倾向因素
B.重点考虑促成因素
C.重点考虑强化因素
D.重点考虑加强因素
E.其他方面
13、多数中老年人认为合理饮食、参加体育锻炼很有必要,但不知道如何营养、运动没有场所,则应()。

A.重点考虑倾向因素
B.重点考虑促成因素
C.重点考虑强化因素
D.重点考虑加强因素
E.其他方面
14、四格表资料X2检验应校正而未校正时会导致()。

A.X2值增大,P值减少
B.X2值减少,P值减少
C.X2值增大,P值增大
D.X2值减少,P值增大
E.X2值、P值均不变
15、黑肢病的原因是( )。

A.慢性砷中毒
B.慢性氟中毒
C.慢性镉中毒
D.慢性甲基汞中毒
E.严重碘缺乏
16、下列哪项不属于病人的权利
A.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B.基本的医疗
C.知情同意
D.保守个人秘密和隐私
E.自主或自我决定
17、医务人员的道德义务是()。

A.具有独立作出诊断和治疗的权利以及特殊干涉权
B.对病人义务和对社会义务的统一
C.自主选择医院、医护人员
D.保持和恢复健康,积极配合医疗,支持医学科学研究
E.无条件接受人体实验
18、在大学里开展控烟教育的最好办法是下列哪一项()。

A.厌恶疗法
B.替代疗法
C.创建无烟班组
D.宣传活动
E.咨询
19、多数中老年人认为合理饮食、参加体育锻炼很有必要,但不知道如何营养、运动没有场所,则应()。

A.重点考虑倾向因素
B.重点考虑促成因素
C.重点考虑强化因素
D.重点考虑加强因素
E.其他方面
20、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情形是()。

A.输注成分血
B.冰冻白细胞
C.浓缩红细胞
D.白细胞悬液
E.洗涤白细胞
21、影响诊断试验的阳性结果的预测值的主要因素是()。

A.敏感度
B.重复性
C.受检人数
D.可靠性
E.患病率
22、心身疾病不包括()。

A.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
B.由情绪引起
C.有躯体生理变化
D.伴有器质性变化
E.有短暂心理生理反应
2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最高的器官是()。

A.心肌
B.肾
C.肝
D.脑
E.肺
24、NADH氧化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数()。

A.1
B.2
C.3
D.4
E.5
25、绘制统计图的要求中,()是错误的。

A.标题说明主要内容,放的位置可自由设定
B.横轴为研究对象
C.纵轴为统计指标
D.纵横两轴一般应顺序排列,注明单位
E.纵轴一般从0开始
26、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的关键离子是()。

A.Na+
B.K+
C.Ca2+
D.Cl-
E.有机负离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