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供暖方式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供暖方式的发展趋势与展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供暖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和演进。
过去,人们主要依赖于燃煤锅炉和个人取暖设备来解决冬季供暖问题。
然而,这些传统的供暖方式存在着环境污染、能源浪费和安全隐患等问题。
为了迎合低碳、环保和节能的目标,新型供暖技术不断涌现,并逐渐成为供暖市场的主流。
本文将探讨供暖方式的发展趋势,并展望未来的展示。
一、地源热泵供暖技术的兴起地源热泵供暖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供暖方式。
该技术利用地下的温度恒定特点,通过地源热泵系统将地下的热能转移到室内,从而实现供暖和热水的需求。
地源热泵供暖技术以其高效、环保和节能的特点,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居民小区、办公楼和商业建筑中。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本的不断降低,地源热泵供暖技术有望在更多的地区得到推广和应用。
二、太阳能供暖系统的前景太阳能供暖系统利用太阳能热能进行供暖和热水生产,被认为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太阳能供暖系统通过安装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并利用管道系统将热能输送到室内。
太阳能供暖系统的优点是可再生、清洁和节能,有助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尽管太阳能供暖系统在一些北方地区的湿冷环境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鼓励,太阳能供暖系统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三、集中供热网络的拓展集中供热网络是指通过热源站和管道网络,将热能输送到用户家庭或建筑物的供热系统。
相较于传统的分散供暖方式,集中供热网络具有供热效率高、热力损耗少的优势。
目前,我国的集中供热网络主要依靠燃煤热源,存在着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的问题。
未来,随着清洁能源的推广和分布式能源的发展,集中供热网络有望通过与新能源技术的结合,实现更为环保和高效的供热方式。
四、智能供暖系统的崛起智能供暖系统是指通过感应器、控制器和网络通信等技术手段,实现对供暖设备的自动调节和远程控制。
智能供暖系统可以根据室内温度、人员活动和天气状况等因素,智能调整供暖设备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舒适度和能效的最佳平衡。
谈地源热泵的发展前景

2
3
中 国
瑞 典
2 3 90 5
2 0 25 0
21 .
3. 00
1 ~3 4 6
5 0 ~2
30~38 .
DO NG i Zh
( h n i lcr o e o a y T i a 3 0 1 S a x, i ) S a x Ee tcP w r mp n , ay n0 0 0 , h n iCh a i C u n
Ab t a t Ths p p rd s r e e eo me tsau fg o n o r e h a u s n w r n i a n o ne u n e — sr c : i a e e c i d d v lp n t t so r u d s u c e t mp u e i o l a d Chn ,a d p i td o t d r b p d u
和 中国 。在世 界地 热大 会上 , 参加 报告 地源 热泵 利用 的 国家 , 2 0 从 0 0年 的 2 6国增 加 到 2 1 0 0年 的 4 3个 国家 。 据 21 0 0年世 界 地热 大会 的统计 数据 , 地源 热 泵 的利 用 能量 已达 到 24 7 2 T/, 20 1 8 J 与 05年世 界 地 热 大会 的 a
关键词 : 地源热泵; 发展 ; 景 前
中 图分 类 号 : T 5 9 K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29 — 8 2 ( 1)8 0 3 — 2 0 5 0 0 一2 20 — 0 0 0 0
On t o pe t o h v l p e to o d S ur e He tPum p he Pr s c sf r t e De eo m n fGr un o c a
我国地源热泵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地源热泵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发表时间:2018-01-26T15:19:04.88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作者:张方超[导读] 近年来,随着地源热泵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广泛,它的节能特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地源热泵的工作原理,指出我国地源热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地源热泵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关键词:地源热泵;建筑节能;发展趋势;1.引言近年来,随着地源热泵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广泛,它的节能特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也成为众多研究人员、设计师和业主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对我国地源热泵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做一客观的分析和并对未来的发展加以展望。
从地源热泵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只要设计合理,它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空调系统中的锅炉和冷却塔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装置,也具有显著的直接环保优势。
当然,单从能够节能这一角度来看,采用地源热泵本身就具有间接的环保特性。
正是具有上述两项特性,使得地源热泵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已进入成熟的商品化、市场化的阶段。
现在地源热泵的概念的外延已经极大的扩展了,不仅仅包括冬季采暖也包括夏季供冷的情况,对于室外侧直接或以土壤为热源或热汇(Heat source/sink)的系统都被称为地源热泵系统。
2.地源热泵基本概述地源热泵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它高效、节能、环保,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地源热泵技术利用地下的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温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消耗电能,在冬天把低位热源中的热量转移到需要供热或加温的地方,在夏天还可以将室内的余热转移到低位热源中,达到降温或制冷的目的。
地源热泵不需要人工的冷热源,可以取代锅炉或市政管网等传统的供暖方式和中央空调系统。
冬季它代替锅炉从土壤、地下水或者地表水中取热向建筑物供暖,夏季它可以代替普通空调向土壤、地下水或者地表水放热给建筑物制冷。
地源热泵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浅析

泵 将建筑物 内的热量转移 到地下对 建筑进 行降温 ,同时蓄存 热量 ,以 垂 直埋 管换热 器通 常采用 的是 u 型方 式 ,按 其埋管深 度可分 为浅 备 冬用 ,保证大地热量 的平衡 。 层 ( 3m ) 中层 ( 0 0 m ) <0 , 3 —10 和深层 ( 1 0 三种 。 > 0 m) 水平埋管换 热器有 单管 和多管两 种形式 。其 中单管水平换热 器 占 三 地源热泵的发展历史 地 源热 泵的历史 可以追朔 到1 1年 瑞士 的一 个专利 ,而 地源热泵 地面积最 大 ,虽 然多管水 平埋 管换热 器 占地 面积有所减 少 ,但管 长应 92 真正 意义的商业应用也 只有近十几 年的历史 。如美 国, 8年 全国共有 相应 增加来补 偿相邻 管问的热 干扰 。 1 5 9
冷或制热工况 中均 处于高效率 点 。 2) 节能省 费用 :冬季 运行时 ,C P 为4 ,即投入 1 W 电能 , O约 . 2 K
机多用 ,一套 系统可 以替换 原来的锅 炉加空调 的两套装 置或 系统 。 为 “ 源热泵 ”。它 通过循 环液 ( 地 水或 以水 为 主要 成分 的防冻液 ) 在 5 可再 生 :土 壤有较 好 的蓄热性 能 ,冬季 通过 热泵 将大 地浅层 封闭地 下埋管 中的流 动 ,实 现系统 与大地 之问 的传 热。根据地 下热交 ) 的低位热能 提高对建筑供 暖 ,同时蓄存 冷量 ,以备夏用 ;夏 季通过热 换器的布置形 式 ,主要分为垂 直埋 管 、水平埋 管和蛇行埋 管三类 。
科 学 技 术
s 弧 啊9 N
地源热泵 技术在我 国 的发展前 景浅析
杨 沈 阳 永 丰 房 屋 开 发有 限公 司 1 1 4 0 1 6
摘要 :地源热泵 系 统具有节 能、环保 、高效等优点 ,具有很 大的发展潜 力。本文叙述 了地 源的特 点、国 内外的发展 史以及原理。
地源热泵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

地源热泵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地源热泵(Ground Source Heat Pump,简称GSHP)系统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进行建筑供暖、制冷和热水供应的高效节能的热泵系统。
它通过地下的稳定温度提供热量,并通过制冷循环来提供制冷效果。
地源热泵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下面将从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探讨其应用价值。
一、节能效益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高效节能的供暖制冷系统。
其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的稳定温度进行换热,而地下温度相对较为稳定,可以保证系统始终处于一个较高温度差的工作状态。
相比较而言,空气源热泵系统则会受到季节变化和气候波动的影响,效能不稳定。
其次,地源热泵系统采用地下水源或地源热井进行换热,充分利用地下温度,减少了对外界环境温度的依赖,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效能。
与传统的电能或燃气供暖相比,地源热泵系统在能源利用上更加高效。
再次,地源热泵系统通过制冷循环的方式,在夏季可以实现制冷的效果。
相比较传统的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可以大大降低制冷能耗,提高系统的整体效能。
综上所述,地源热泵系统在供暖和制冷方面的节能效益是显著的,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能源浪费。
二、环保效益地源热泵系统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利用方式,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源热泵系统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这有利于减少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更好地保护环境。
其次,地源热泵系统本身不会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避免了传统燃烧方式产生的大量排放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再次,地源热泵系统的换热过程中,可以回收利用废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这种能源回收利用的方式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地源热泵系统不仅在能源利用方面有明显的节能效益,同时也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经济效益地源热泵系统在经济效益方面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源热泵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大幅度降低能源费用。
地热及地源热泵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农业 灌 溉 :水质 好 、温 度 一般 在 4 o 0 C以下 的地 热 水 或 利 用 后 的地 热 尾 水 ,一 般 都 直 接 用 于 农 田灌 溉 。
电利 用 技 术 、 规 模 、 设 备 和 热 利 用 效率 方 面 ,还 是 在 科 学 管
摘 耍 : 通 过 对 目前 中 国 地 热 和 热 源 热 泵 技 术 应 用 情 况 调 查 分 析 , 结 合 典 型 项 目应 用 情 况 ,发 现
目前 应 用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结 合 目前 的 社 会 大 环 境 情 况 , 论 述 其 发 展 潜 力 。
关 键 词 : 地 热 ;地 源 热 泵 ;应 用
中 国 的地 热 发 电始建 于 2 O世 纪 7 O年代 初 , 目前 ,全 国 ( 包括 台湾 ) 热 发 电装 机 总量 为 3 .8 地 2O MW ,其 中 8 %都 在 8 西 藏 。 中 国地 热 发 电装 机 容 量 在 世界 2 0多 个 发 电国 家 中排 名 第1 4位 , 日本排 名 第 6位 。
维普资讯
Te ni al xc ang 技 术 交 流 ch c E h eI
地 热及地源 热泵技术在我 国的应 用
陈燕 民 。刘 伟 ,张文秀
( 京 市 华 清 地 热 开 发 有 限责 任 公 司 ,北 京 北 1 218 ) 2 O
一
、
地热及地源热 泵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温 室种 植 :中 国现 建 有地 热 温 室 总面 积 6 0万 m ,分布 0
在1 3个 省市 自治 区 内 ,比较 有 代 表 性 的 农业 利 用 地 热典 型是
中 国 是 以中 低 温 为 主 的 地 热 资 源 大 国 ,拥 有 丰 富 的 地 热 资 源。 据 统 计 ,高温 地 热 资 源 ( 1 O )主 要 分布 在 藏 南 、 ≥ ℃ 5 川西 、 滇西 和 台湾 省 ,中低 温 资 源可 谓 几乎 遍 布 全 国 各地 。 但
农业生产中的地热能利用和地源热泵技术发展

农业生产中的地热能利用和地源热泵技术发展地热能是一种源源不断、可再生的能源,利用地热能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而地源热泵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利用地热能的手段,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日益普及。
本文将探讨农业生产中的地热能利用以及地源热泵技术的发展。
一、地热能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 实现温室农业的四季连续生产地热能可以被用于温室农业中的供暖系统,使得温室内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温室中的地热能可以通过管道系统循环供暖,同时也可与其他能源相结合,如太阳能、风能等,以提高供暖效率。
2. 地热能在温室种植中的应用地热能不仅可以用于温室的供暖,还可以应用于温室内的灌溉、通风等方面。
通过地热能提供的恒温恒湿条件,可以有效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增加产量和品质。
3. 利用地热能进行温室废弃物处理温室废弃物的处理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难题之一,然而地热能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地热能可用于温室废弃物的高温堆肥处理,通过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可以迅速分解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可以合理利用这些分解后的有机肥料。
二、地源热泵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发展地源热泵技术是通过利用地下热能进行制冷和供暖的一种节能环保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1. 地源热泵技术在温室农业中的应用地源热泵技术可以利用地下恒定的地温进行温室的供暖和制冷,实现冬季温室保温,夏季温度调节等功能。
通过地源热泵技术,可以降低温室农业的能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地源热泵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农业生产中的畜牧业也可以利用地源热泵技术进行供暖和制冷。
通过地源热泵技术,可以为畜舍提供稳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3. 地源热泵技术在农产品储存中的应用地源热泵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农产品的储存和保鲜中。
利用地下恒定的地温,可以为农产品的储存环境提供稳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减少质量损失。
我国地源热泵开发利用前景

生 活 之 中。 文在 介 绍 了我 国地 源热 泵开 本
发利 用 现状 的 基 础上 , 出 了其 开 发利 用 提
中亟待 解 决 的 问题 , 时对 如 何 合 理 开 发 同
利用提 出了相应 的对 策与建议 。
地 源 热 泵 ; 开 发利 用 ; 节 能减 排
量仅需 0 8k 的电能 消耗 ,其运 行费用 .8 W 为普通中央空调的 5 ~6 %。 0 0 土壤 和水 等热 源温 度 全年 都 比较 稳
可以将机房 建造 在居 民区内。 热泵系统可供暖、制冷 ,在热泵机组 上添加热 回收附件和 储水罐后 ,还可提供
4 C以 上 的生 活 热水 ,一 套 热 泵 系 统 可 以 0
气二氧化碳 、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 室气体
浓度显著增加 ,导致气候变化 ,引起 了气 温增高、海平面上升 、极端 天气频发等问
工作原理都相 同 ,系统 组成也基 本相同 ,
包括换热 器、水环管路和热泵机组 、室内
末端 输 配 系统 ( 加压 送风 系统 或地 板盘
资 ;机组可分 户计量 ,独立计费 ,方便业
主对整个系统的管理 。 2 4我 国发展地源热泵的 必要性 . 发展地源热泵产业是提高可再生能源
可靠、稳定 ,也保证 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
济性 。 热泵机组的运行没有燃烧过程 , 仅采
筑 、居 住建筑 和 公共 建筑等 类 型的 建筑
物。
地 源 热 泵是 一 个 广 义 的 术 语 , 包 括 它
用 电力这种 清洁能源 , 不产生烟尘和其它 废弃物等污 染,不需要堆放燃料废物的场 地, 清洁环保 。 而且 不用远距 离输送热量 ,
决的重 大 问题 。为 了免受 气候 变暖 的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源热泵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摘要:地源热泵技术是一项空调、供暖和热水供应技术。
本文介绍了地源热泵技术在国外的推广应用情况,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就初期投资、能源、环境保护和国家政策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这项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优势以及在推广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指出该项技术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地源热泵空调节能环保1 前言热泵,就象水泵能把低位水提升到高位一样可以把热从低温端传送到高温端。
它是一种可以实现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功能转换的机械,实质上是另一种形式是制冷机。
地源热泵(GSHP)是以大地为热源对建筑物进行空调、供暖和热水供应的技术。
众所周知,地层之下一年四季均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
在夏季,地下的温度要比地面空气温度低,在冬季却比地面空气温度高。
地源热泵正是利用大地的这个特点,通过埋藏在地下的换热器,与土壤或岩石交换热量。
地源热泵全年运行工况稳定,不需要其它辅助热源及冷却设备即可实现冬季供热、夏季供冷。
在冬天,管道内的液体将地下的热量抽出,然后通过系统导入建筑物内,同时蓄存冷量,以备夏用;在夏天,热量从建建筑物内抽出,通过系统排入地下,同时蓄存热量,以备冬用。
风扇系统将冷暖空气分别送到建筑物内部的各个区间,类似于一般的空调系统。
地源热泵一年四季均能可靠的提供高品质的冷暖空气,为我们营造一个非常舒适的室内环境。
地源热泵系统按其循环形式可分为:闭式循环系统、开式循环系统和混合循环系统。
对于闭式循环系统,大部分地下换热器是封闭循环,所用管道为高密度聚乙烯管。
管道可以通过垂直井埋入地下150-200英尺深,或水平埋入地下4-6英尺处,也可以置池塘的底部。
在冬天,管中的流体从地下抽取热量,带入建筑物中,而在夏天则是将建筑物内的热能通过管道送入地下储存;对于开式循环系统,其管道中的水来自湖泊、河流或者竖井之中的水源,在以与闭式循环相同的方式与建筑物交换热量之后,水流回到原来的地方或者排放到其它的合适地点;对于混合循环系统,地下换热器一般按热负荷来计算,夏天所需的额外的冷负荷由常规的冷却塔来提供。
地源热泵技术目前在国外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在美国的家庭、银行、医院、机场、连锁旅客、超市、办公楼和学校等均有一定比例的建筑使用地源热泵,根据美国地源热泵系统,根据美国每年安装约4万套地源热泵系统,这个速度意味着每年可以节约8.79×1011瓦的能量,同时每年减少150万吨温室气体的排放。
美国近年来对地源热泵方面进行了大量推广工作,美国政府也充分肯定了地源热泵的潜力,鼓励使用这种寿命周期费用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少的空调技术。
美国国家环保局认为地源热泵的效率在加热和冷却设备中居于前列。
美国能源部和环保局已经开始联合成立了地源热泵中心,筹集了1亿多美元资助科研项目和市场开发,目前,美国生产的地源热泵的公司数量达数十家。
尽管目前在中国也有多家研究机构对地源热泵技术的一些技术性能进行了研究,也有部分由国外公司完成的实际工程,在国内人们对这项技术还是比较陌生。
这项技术是否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发展前景究竟如何?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
因此我们在对地源热泵进行技术方面研究和积累有关数据的同时,有必要对该项技术在中国应用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2 地源热泵技术的发展及其优点地源热泵实际上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技术,四十年代便有应用,只是近五年来相关技术发展,使其迅速商业化。
地源热泵的名称最早出现在1912年瑞士的一份专利文献中,20世纪50年代欧洲出现了利用地源热泵的第一次高潮。
在此期间,Ingersoll和Plass根据Kelvin线源概念提出了地下埋管换热器的线热源理论,但当时由于能源价格低,系统造价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70年代,石油危机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节能、高效益使用能源,使地源热泵的发展进入了高潮阶段,此时地下埋管已由早期的金额管改为塑料管。
这个时期欧洲建立了不少水平埋管换热器的地源热泵,但主要用于冬季供暖。
80年代初开始,美国、加拿大开展了冷暖联供地源热泵方面的研究工作,不少文献报道了地源热泵不同形式地下埋管换热器的传热过程及模型,并有部分工程的运行总结和性能比较。
2 地源热泵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美国能源部(DOE)和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均已确认,地源热泵系统是目前效率最高、对环境最有利的热水、取暖和制冷系统。
一方面它利用地下土壤或岩石的相对稳定温度使取暖和空调系统在全年都能维持高效运行,为地源热泵用户节省电费20-50%,另一方面,在同等条件下,采用了地源热泵系统的建筑物能够减少维护费用。
地源热泵非常耐用,它的机械运动部件非常少,所有的部件不是埋在地下便是安装在室内,从而避免了室外的恶劣气候,其地下部分可保证50年,地上部分可保证30年,因此地源热泵是免维护空调,节省了维护费用,使用户的投资在三年左右即可回收。
对林肯城和内布拉斯加这两处地方和20所学校进行了有关空调系统维护费用的调查。
这20所学校采用了4种不同的供冷方式:地源热泵系统(GHP)、带有热水锅炉的空气冷却器(ACC/GHWB)、带有热水锅炉的水冷却器(WCC/GHWB)、带有蒸汽锅炉的水冷却器(WCC/GSB)。
调查表明,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费用相对于其它空调系统来说是相当低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地源热泵系统所使用的制冷剂在工厂里注入并被完全密封,使用过程中绝无泄漏,用户任何时候均不必添补制冷剂,因而减少了对臭氧层的破坏。
该系统可用于不同结构、不同面积的居民建筑上,可在新建筑施工时安装,也可用于旧建筑的改造,其在设计中的弹性使得它成为一个非常吸引人的空调选择。
地源热泵在去湿方面有特别的长处,因而非常适合于夏季炎热而潮湿的气候,如果在空气配送装置上加上空调器,地源热泵在这一点上的特点将更加突出,因此若要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地源热泵系统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地源热泵正是有以上优势、政府办公楼、公寓和餐馆等等。
根据民用美国阿可拉荷马州电力公司在红河谷所作的用户调查:如果要1分至10分之内打分,99%的地源热泵空调用户对其在夏天的制冷能力打8分以上,73%的用户打了满分10分。
3 地源热泵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优势3.1 初期投资费用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导致人们对舒适生活的追求,从而使地源热泵这项崭新的技术在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我国城市的建设步伐存在加快,每年城镇新建住宅2.4亿m2。
而在建设新建筑之前并入集中地源热泵系统,其成本要远远低于旧建筑的改造(甚至可以低于一般空调系统!)这对我们这个“严寒”与“寒冷”采暖无几乎占了国土面积的70%和全国总建筑面积的50%的国家而言,节省的费用是巨大的。
在美国,由于能源相对的便宜(与中国相近),而人工费用很高,一般一个家庭的安装费用在3000至5000美元左右,地源热泵仍然具强的市场竞争力。
而我国由于人工费用比较低,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基建费用低。
基建费用是地源热泵最主要的成本增加部分。
由此可见,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初期投资相对要少一些。
3.2 能够提高城市环境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环保意识增强,人们开始认识到高品质的空气是人类健康的保障。
目前居民对空气污染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城市(包括室内)对人们生活以及身体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在碰到身体不适的时候,很多居民开始考虑空气因素的影响。
根据《199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仍处于较重的污染水平。
据统计,世界大气污染最严重的10座城市空气质量不容乐观,加强空气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有一个最为不利的因素,即长期以来在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中煤炭的比例占70%左右。
图3是有关我国1997年的能源消费结构。
为了彻底整治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我国政府正在规划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北京等城市正在考虑以电代煤的为解决城市污染的问题。
每千瓦电能速写为3至4千瓦热量的地源热泵将是极具竞争力的技术。
由于电力是地源热泵的唯一动力,因此没有燃料分散燃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
与此同时由于厂家密封制剂。
使用过程中不泄露,不补充,减少了对臭层的破坏。
分析和调查表明,地源热泵的应用对臭氧层的破坏。
分析和调查表明,地源热泵的应用对降低温室效应起了积极作用。
可见,这项技术的应用对降低温室效应起了积极作用。
可见,这项技术应用于中国将缓解城市空气污染问题。
3 地源热泵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3.3 能够缓解能源紧张问题进入新世纪,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条件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地球上的资源和能源日益匮乏。
我国能源短缺是一个争的事实,与此同时,我国又存在能源率低的矛盾。
据统计,我国总的能源利用率约为30%,这仅相当于发达国家50年代的水平。
我国建筑耗能约占总耗能的25%,其中供热采暖能耗约占一半。
能源短缺导致中国的能源价格越来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我国要在能源每年增长率仅为3%-5%的条件下满足国民经济持续每年增长8%-9%,就必须重视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开发利用,这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窍门和取暖这一耗能大项上有所改进。
就地源热泵技术而言,由于热泵仅仅用来传输热量,而不是产生热量,所需要的热量有70%来自地下,夏天制冷时,用来将建筑物中的热量传入地下所消耗的电力也非常少,因此地源热泵这项节能技术应用于我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的能源压力。
3.4 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为了减少我国由于冬季采暖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减低国内现有制冷空调的能源消耗,寻求新的低能耗、无污染的供暖制冷空调技术,国家科技部与美国能源部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中美两国政府地源热泵合作协议,引进和推广美国先进的地源热泵技术。
这对地源热泵技术在中国的推广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其中第三十九条将热电冷联产技术列入国家鼓励发展的通用技术,这也将促进地源热泵事业的发展。
自从我国实施《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后,提高了建筑隔热保温性能,降低了建筑采暖能耗,结果是大幅度降低了地源热泵采暖方式的年运行费用,增加了地源热泵与集中供热采暖方式的竞争能力。
4 地源热泵技术在中国的推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任何一项新事物的出现总是要受到人们的质疑,对于地源热泵这项新技术同样可能会遇到一些阻力。
首先,中国有关地源热泵的现成技术资料不多,还缺少这方面的设计、安装和维护技术人员,同时,由于在中国生产地源热泵相关设备的厂家少,人们对它还比较陌生,大多抱着观望的态度,这样的情形不利于这项技术在中国的推广。
其次,我国现在还没有出台促进地源热泵技术开展的相关优惠政策,这使部分想采用地源热泵系统的用户由于看不到眼前利益而采用其它的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