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致富的领路人——记吉林省优秀劳务经纪人东丰县小四平镇梨树

合集下载

绽放青春 放飞梦想——记吉林省梨树县优秀劳务经纪人赵旭男

绽放青春 放飞梦想——记吉林省梨树县优秀劳务经纪人赵旭男
产 生 了积 极 的影 响 。
梨树 县百梦佳职 业介绍服务 中心主
规 模 化 输 出 已 经 成 为城 乡 劳 动 力 转 移 就
任 赵旭 男 , 一 直 以诚信服 务 的精神 在社
会 树 立 良好 的 口碑 。2 0 0 7年 7月 。 赵旭
业趋势 。为了让更 多城 乡劳动力实现就 业创 业 , 赵旭 男 觉得成 立 劳务经 纪人职
赵旭男作为一名劳务经纪人 , 是梨树
县鼓 励扶持 发展 劳务 经纪 人 中介 组织 ,
才使 她 走上 了创业创 新 之路 , 她 的努 力 赢 得了社会 认可。2 0 1 6年 , 由于赵旭 男 的诚信经营 、 踏踏实实创 业的精神 , 她被 吉林省 人社 厅评 为 “ 全省 优秀 劳务 经纪
元 以上 。
平、 梨树 开办 壁纸专营店 , 除 了自己专营 店聘 用大 、 中专毕业生外 , 赵旭男还长 期 与省 内多 家用 工 单位 进 行 劳 务合 作 交
流。 走村 串户 , 讲 解转移 就业 政策 。 发 布 就 业信息 、 推荐诚信用 工企 业。这期 间 , 她 每年 平均 组织介 绍 劳动 力到长春 、 沈 阳、 大连 、 哈 尔滨等地就业 2 0 0 人 以上 。
2 0 1 5 年, 面 对 日益 规 范 的市 场就 业 ,
赵旭 男从 2 0 0 7 年在校做兼职发展到 专职介绍服务工作 , 赵旭男与省外 2 0 0 多 家用 人单 位 , 8 0 0多家人 力 资源 行 业机 构, 1 0 0 0 多家职业介 绍机 构建立稳固 的 合作 关系 。 目前 , 组织职 业介 绍实 现异 地、 就地就近 转移 3万余人 , 在社会 各界
【 先 进 典 型 1劳 动 保 障 世 界

好干部带领村民共致富——记吉林省优秀劳务经纪人榆树市八号镇北

好干部带领村民共致富——记吉林省优秀劳务经纪人榆树市八号镇北

短短六年 时间 , 北沟村发 生了翻 天覆
地 的 变化 ,劳务 经 济 发展 的 这 样 迅 速 , 说 起这一切 变化 , 都要 归功一个人 。 那 就 是
榆树市金 土地绿 色蔬菜种 植专 业合作 社 理事长刘 占文。 2 O O 7年前 ,刘 占文仅是北沟村 的一
分 还是玉 米 , 副业也少得 可怜 , 当年 全村 国民生产总值 仅为 2 5 0 0万元 , 人均收入 不到 5 0 0 0元 。 随着生产 力的发展 , 北沟t 1 ,  ̄ g 余 劳动
好干部带领村民共致富
记 吉林 省优 秀 劳务 经 纪人 榆 树 市八 号镇 北 沟村 劳务 经 纪人 刘 占文

本刊记 者 杨天威 一
北沟村 原来就 是一个 单一 靠农业 生
产的小村 , 全村人均耕地 0 . 3 6垧 。 后来部 分农户 开始种植大棚 。但直 到 2 0 0 8年 。
副其实的棚膜 蔬菜产业第一村。 特 别是棚 膜经济 的发展带动 了 当地 劳务 经济 的发
展 。到 2 0 1 3年 末 。 八 号 镇 北 沟 村 人 均 劳
众新建起 了 1 8栋蔬菜大棚 。辛勤换来 了
劳 动 保 障 世 界
大棚 菜 大 年 获
修 路等基础设施 建设 问题 ,使 北沟村 的 棚 膜蔬菜产业从 此走上 了快 车道 。四年 问, 北 沟村 蔬菜产业采取 高起点规 划 , 群 众 自主建设 的方式 ,大力 推进棚膜 蔬菜 产业的飞速发展 。蔬菜大棚 由最初 的不 足3 0 0栋快速发展 到 2 O l 4年 的 8 4 6栋 , 并有效推进 了包括劳务 、运输等相 关产 业 的 发 展 ,北 沟 村 一 跃 成 为 榆 树 市 棚 膜

黎冬明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

黎冬明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

38学习进行时向建党100周年献礼——100个小康故事之吉安篇黎冬明: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46岁的黎冬明原住在交通十分不便的大汾镇洛阳村十二排组,如今,他靠着勤劳的双手,脚踏实地,奋斗出了自己的幸福,成为了大汾镇“十佳”脱贫示范户。

日前,记者来到黎冬明家时,他正在猪圈里忙活着。

黎冬明家一直以来家庭经济来源较为单一,缺乏劳动力、没有致富产业成了制约黎冬明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

黎冬明家中6口人,2014年,母亲患支气管炎,父亲有高血压,还有两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两夫妻靠种田、种菜偶尔打打零工维持生计。

由于交通不便,家庭收入低,住土坯房,于2014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精准扶贫暖人心2014年,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如一阵春风,把温暖送进了黎冬明家。

住在大山里的黎冬明做梦也没想到这一惠民政策能让他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告诉记者,当时镇村干部在村里向群众讲解扶贫政策的时候,他看到了走出大山的希望。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出台,黎冬明家正好符合申请条件,他积极向洛阳村委会提交申请。

2017年元旦,黎冬明一家搬进了88平方米的楼房,相比之前下雨天就会漏雨的瓦房,现在的新房子离主干道很近,周边还有休闲广场,不管是就医还是上学,都非常方便。

“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们在圩镇附近有新房子了。

”这是黎冬明常常挂在嘴上的话,喜悦之情无以言表。

住房问题解决了,后续脱贫就要靠黎冬明的努力。

了解到产业扶贫政策和金融扶贫政策后,黎冬明想了好几天,他觉得还是养猪比较实际。

怀揣着脱贫致富美好梦想的黎冬明与妻子两人充满了激情与干劲,精心地发展起养殖业。

2018年4月,黎冬明申请了5万元小额扶贫信贷发展产业。

为了鼓励黎冬明发展产业,帮扶干部为他申报了5000元产业奖补,并帮他报名参加了技能培训。

幸福生活靠奋斗功夫不负有心人。

如今,黎冬明的养猪场从刚开始的6头猪到现在存栏17头牛、46头猪、35只鸡和15只鸭。

由于黎冬明养殖的猪品质好,市场行情也不黎冬明的养猪场392021年 第7期错,2019年他靠卖20多头小猪就获利了4万余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梅河就业领路人--记吉林省优秀劳务经纪人梅河口市曲海涛

梅河就业领路人--记吉林省优秀劳务经纪人梅河口市曲海涛

梅河就业领路人--记吉林省优秀劳务经纪人梅河口市曲海涛刘洋
【期刊名称】《劳动保障世界》
【年(卷),期】2015(000)016
【总页数】1页(P13-13)
【作者】刘洋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打工“红娘”架起“致富金桥”--记吉林省优秀劳务经纪人四平民众就业咨询服务中心主任翟宝林 [J], 陈曦
2.好干部带领村民共致富--记吉林省优秀劳务经纪人榆树市八号镇北沟村劳务经纪人刘占文 [J], 杨天威
3.脱贫致富的领路人--记吉林省优秀劳务经纪人东丰县小四平镇梨树村党支部书记吴景军 [J], 门磊
4.着眼长效扎实推进劳务经济稳步发展——吉林省梅河口市多举措促劳动力转移就业 [J], 刘铁民
5.着眼长效扎实推进劳务经济稳步发展--吉林省梅河口市多举措促劳动力转移就业[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致富路上的领头人——记吉林市昌邑区孤家子村党支部书记陈玉华

致富路上的领头人——记吉林市昌邑区孤家子村党支部书记陈玉华

致富路上的领头人——记吉林市昌邑区孤家子村党支部书记陈玉华作者:张楠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5年第5期张楠“自己富不算富,真正的富裕是带领大家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这是吉林市昌邑区孤店子镇孤家子村陈玉华常挂嘴边的话。

多年来,他以实际行动为村民铺就了一条创业致富的道路。

1971 年,陈玉华出生在昌邑区孤店子镇孤家子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因为家里贫穷,他初中没毕业就到粮食搬运队干起了装卸工。

为了摆脱贫困,陈玉华尝试进行了创业项目。

起初,他靠种韭菜获得了一些收入,在维持家用之外略有结余。

1996 年,他又看准农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农民盖房需大量建材的商机,便和妻子开起了建材商店。

陈玉华克服重重困难,从生意上的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

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已经发展为集销售木材、钢材、砂石、瓷器、家具为一体的综合型建筑装修商店。

富裕起来的陈玉华没有忘记乡亲们。

2010 年,他怀揣着回报家乡的梦想,回到孤家子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看到村里连个固定的办公场所都没有,陈玉华便个人出资垫付建起了1000 平方米的村部,医疗室、会议室和群众服务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

陈玉华深知“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可这个想法落实起来却没那么容易,村民们说:“修路是费力不讨好的事,不能冒险,万一钱打了水漂,后悔都来不及。

”陈玉华想,只有先做出个样儿来,才有资格让乡亲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于是,陈玉华拿出所有积蓄,并争取上级部门的相关政策支持,在村里新修筑了水泥路3 公里、排洪渠4 公里,绿化村路8 公里,栽种各种绿化树木2 万株,修建了11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完成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目前,孤家子村已经实现了水泥路“户户通”,安全饮水使用率达90%。

村民对陈玉华竖起了大拇指。

面对村民们的赞许,陈玉华心里明白,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只是起点,他开始琢磨一盘更大的棋,要让孤家子村百姓都富起来。

陈玉华因地制宜,立足于当地绿色水稻种植的优势,成立了米业公司,在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同时,解决了本村80 多人的就业问题。

真诚奉献为百姓——记四平市梨树县梨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宋军

真诚奉献为百姓——记四平市梨树县梨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宋军

真诚奉献为百姓——记四平市梨树县梨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宋军作者:暂无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8年第8期“咱们梨树镇作为梨树县的城关镇,一定要把各项重点工作做细做实,抓牢抓硬!”“作为乡镇干部,就是要务实,把老百姓的事儿当成头等大的事儿。

”“谁对不起老百姓,谁就是没良心。

”这是四平市梨树县梨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宋军在镇党委会上多次强调的三句话。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一转眼,宋军来到梨树镇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

刚来到梨树镇时,他就在自己的工作记录本上写下了这样两句话:“奉献不言苦,开拓无止境”“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他一直将这两句话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和行为准则。

说起宋军,村民张大爷说:“宋镇长不端架子,不搞虚的,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现在这日子别提多好了。

”镇党委的宣传员谈到宋军时说:“宋镇长狠抓工作落实会抓工作创新。

”在宋军的领导下,全镇机关干部团结一心,社区、村里都有了新面貌,全镇焕发勃勃生机。

宋军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始终将党建工作放在工作第一位来抓。

为了重点抓“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教育,梨树镇成立了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去年全年,镇党委召开定期议党会议2次、专题议党会议4 次。

他还要求严格落实党建包保任务,建立镇党委委员包保村、社区制度,带头履行包保责任,通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2017 年的一天深夜,已经是凌晨2点了,宋军揉了揉敖红的眼睛,用有力的手握住钢笔,仔细地在党建示范点的工作笔记上画重点。

他很看重案头工作,他常说,只有做好案头工作,才能心中有数,在实体考察时才有抓手。

这一夜,他只睡了4 个小时,第二天又带领镇党委成员入户走访。

几个月的“连轴转”,宋军深入村和社区检查指导党建工作50余次,入户走访100 余户,到薄弱党组织检查指导工作10 余次。

在他的主持下,镇里打造了高家村和八里庙村两个党建示范点,他全年到示范点检查指导共计30 余次并进一步完善了梨树镇22 个村部“十个规范化”建设,使村级规范化服务水平明显增强。

从小瓦工到全国创业致富带头人——记吉林省“十佳”农民工苏红峰

从小瓦工到全国创业致富带头人——记吉林省“十佳”农民工苏红峰
走出国门的苏红峰并不感到孤单。 到达俄罗斯 后 , 招工公司安排了
有一次 , 一个 工人 得了急症 , 半夜里发作起 来 , 队伍 中的任何
每个人 都有保 险 , 生病 了也 有人 管 ; 工作 的地方治 安很好 人都没有在外国看病的经历 , 时不 知如何是 好。苏红 峰当机 立断 会受伤 , 一
20 0 3年 回国探亲 , 苏红峰主动帮助 当地 的劳动保 障部 门进行
招工工作。由于苏红峰 了解情况 、 在打工 队伍 中又有威信 , 以这 所 次招工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 , 招募到 了将近 1 0人 出国务工。 0
通 过这 次招 工 工作 , 红峰 的思 想 认 识 有 了很 大 的提 高 。 然 苏 虽
人 病 愈 出 院 时 , 红 峰 已经 瘦 了 一 圈 了 。用 苏 红 峰 自 己的 话 说 , 抵 押 金 都 是 苏 红 峰 自己 掏腰 包垫 上 的 。 苏 他
自己苦些 、 累些没什 么, 只要大家都好 , 他就 觉得值 了。
条 件 都 很 好 , 无 法抵 挡心 中对 家 乡 的思 念 。苏 红 峰打 工者 出门在外最 担心 的是 家中没人照顾 ,他 想 名务工者 、 自己的家也需要照顾。
成 为党支部书记 后 , 苏红峰觉得 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 了。 当 通情达理让苏红峰没有后顾之忧的踏上了北去的火车 。这次劳务 初只做小瓦工的时候 , 只要干好属于 自己的活就行 了, 可是成 为了 输出共组 织了 7 6人 到俄 罗斯 务工 , 有这么多 的同伴 同行 , 第一 次 领导就要对施 工队负责 、 自己带出去的每个人负责。 对
外出务工改变了自己家里 的生活条件 ,可是还有更多的乡亲过着 靠天吃饭的 日子 , 苏红峰想尽 自己最 大的努力去改变这~现状、 为 家 乡的父老做 些什 么。 这一年 , 苏红峰向当地 的党组织递交了自己 苏红峰虽然 出生在偏僻 的农村 ,但是他 的思想却 并不保 守 , 的入党 申请书。 在入党 申请书中 , 苏红峰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着最 相反从小就寡言少语的他心 中一直藏着走出农村 的想法。苏红峰 真诚 的愿望——为 乡亲们服务 ,带领大 家走 出一条属于普通村民 作 为打工者 , 勇于拼搏

带领村民共致富的能人——记吉林省“十佳农民工”李长山

带领村民共致富的能人——记吉林省“十佳农民工”李长山
1 O余户 农 民从 事 牧业 和渔 业 养 殖 , 年在 查 干 湖渔 场 从 事 捕 捞 工 常
1组建农业生产合作社 。 依托现 有基础和优势 。 综合利用和运
用 国家 支 持 新 农村 建设 政 策 , 照现 代 农 业 发展 特 点 , 建 苗 木 花 按 组
作的合 同工达到 2 O余人 , 年工资都在 2万 元以上。

球队 、 篮球 队和文化活动 中心 , 每年 自筹资金 3万元组 建有偿 服 现状 , 求无 限的人 ; 追 ~个 自己富了不忘众 乡亲 , 带领村 民勇闯幸
上任 就抓住查干湖大 开发之机 ,组织 建立 1 0多人参加 的工程 出来 , 0 实现 了增 收致 富 , 但农 户分 散经营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 , 队 ,参 加 查 干湖 土 建 、修 路 等 工 程 建 设 。 当 年 就 创 年 人 均 收 入 8 成为制约发展 的“ 瓶颈” 。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 0 0多元。为了打造专业化 的劳务 队伍 , 长山先后聘请技 师 1 收进 程 , 长 山经 过 苦 思 冥 想 后 , 终 决 定从 三 个 方 面 开 始 筹划 妙 0 李 1 李 最 人, 每年每人支付工资达 3万 多元。李长 山利用本村的资源 , 动员 音 寺 村 的发 展 。
栏 目

劳动力转移工作。 1 全村开办“ 家乐 ” 1前, 农 饭店 3 3家 , 占农户 总 实现 年均翻两番 , 农民人均纯收入 年均增加 1 0 0元以上 。 5
数 的 1 %,一 次 性可 容 纳 50 0人 左 右 就 餐 ,一 次 性 入 住 可 达 3 1 0 2开发 建 设 旅 游 特 色 村 。 三 个 自然 屯 合 并 为 一个 屯 , 出的 将 腾 5 0人 。全 村 从 事 旅 游服 务 业 及 相 关 产 业 的 人 数 达 到 8 0人 , 0 5 其 土地 采取 招 商 引资  ̄ =民集 中建 设 的 办法 ,将 闲置 出 的 4 r- q, j - O多 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 , 不断为党组 织增添新鲜血 液。为确
保 发展 新 党 员 的质 量 , 他积极调查发展对
车 ,带动 了更多人投 入到劳务 业中来 , 不
但 腰 包 鼓 了 ,也 缓 解 了人 多地 少 的 压 力 , 解 决 了剩 余 劳 动 力 的 就 业 问题 。
象的基本情况和 以往表现情况 , 注重 把符 合条件 的年轻致 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 由 于他管理 民主 , 身先 士卒 , 村 两委班子 工 作思想清晰、 措施得力 , 成 为全镇凝聚力 、 号召力和战斗力最强 的村班子 , 不仅 在群
劳 动 保 障 世 界
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 —
记吉 林省优秀 劳 务经 纪人东 丰 县小四 平镇梨 磊 一
平、 要事公开 。 在他 的倡导下 , 村里实行 了 村 务公开制度 , 增 加 了工作透 明度 , 消除
了 隔 阂 和 疑 虑 ,赢 得 了群 众 的理 解 和 支 持。 作 为党 支 部 书 记 , 非常 重 视 党 员发 展
路 1 0公 里 , 义 务 出动 大 型 机 械 2 0余 次 。
劳 动 保 障 世 界
现在该村 已实现 “ 组组通” , 村 民出行难 问
题 得 到彻 底 解 决 。 大 力发 展 养 殖 业 。 鼓 励农 户 引进 新 品
强 。 吴 景 军 认 识 到 建 设 高 标 准 的 文 化 大 院, 用 先 进 文 化 占领 农 村 思 想 文 化 阵地 具 有 现 实 而 重 大 的意 义 。2 0 1 3年 在 当地 党
领3 0多人到大连开始打拼。为了把 握住
这个得来不易的机会 , j 吴 景 军 吃住 和 工人 们在 一起 , 干活 时一马 当先 , 抓 住一切学
起 致 富 ,让 我 们 全 村 人 的 生 活 大 变样
啊 !”
身先士卒搞建设 , 团结群众谋发展 吴景军深 知农村 党支部 有没有 战斗 力, 村干部在 群众心里 有没有威信 , 关键
持以大局为重 , 坚决做 到不利于团结的事 不干 , 不利于 团结的话不说。 日常工作中, 吴景军不搞个人 主义 , 对于村内重大事项
的决策、 事情 , 坚持 做 到 办 事 公 正 、 处 事 公
后, 吴景军利用 自有施 工队优势 , 借助“ 村
村通” 政策扶植 , 逐 步对村级道 路等基础 设施进行完善 , 先后为村里维修 和新 建道
建成 为全 村经济社 会发 展和农 民的精神
文 明建 设 提 供 了 有 力 的 智 力 支持 。

分耕耘 , 一分收获。 多年 来 , 吴 景 军
种, 进行科 学养殖 , 现在该 村共有 养殖户
众 中 树 起 了 新形 象 , 也 为搞 好 村 的 各 项 工 作 提 供 了 组 织保 证 。

经过 多年的努力和拼搏 , 工程 队信誉 村里创收 2万元 , 许多人认为吴 景军会辞 掉村 支部 书记职务到外面大展宏图 , 但是
越 来越好 , i 家里 有了积蓄 , 每年还 能够给
景军 的建筑施 工队同该公 司形成 了固定 的合作伙 伴关 系 , 从 那 以后 , 每年都 能带 领 1 0 0多名本村农 民到大连打 工 ,这些 人 通 过 劳 务 赚 了钱 , ; 尝 到 了甜 头 , 有 的 盖
了新 房 , 有 的 娶 了媳 妇 , 有 的 买 上 了 摩 托
在 于 支 部 一班 人 能否 搞 好 团结 。 他 始 终 坚
习的机会认真钻研 , 逐渐掌握 了工程所 需 要的技术要领 , 由于他所带 的施 工队伍 肯 吃苦 、 能耐劳 、 学 的快 , 很快就赢得 了老板 万元 , 上缴 村里 2万元 , 农 民工 年工资 8 0 0 0元左右 , 在 当时这些收入就相 当不错 了, 虽然人瘦 了、 脸 黑了 、 身体 晒脱 皮 了,
吴 景 军 开 始 四 处 寻 找 新 的 创 业 机 会 和 致 i 苍天不 负有心 人 , 吴景军通 过哥 富门路 , j 哥联 系到吉林 省驻大连 一个石化项 目的 土建工程 , 他安排 好村里 的工作 , 亲 自带
民赵明祥激动地说 : “ 在我们村 , 吴景军是
掌 舵的 , 他心里 装着我们 群众 , 谁家有 了 难事他都想办法给解决 , 他带领 着我们 大
信, 不坑不骗 , 没有与任何人 发生过债 务
纠纷。 哪 家 有 困难 , 我 就 帮 助 哪 家 出钱 , 帮 ; 助做 工作 , 哪家生活 困难 , 他 都尽全 力作
1 9 9 6年 ,东丰县鼓励发展劳务输 出
业 ,为 了 改 变 人 们 靠 天 吃饭 的 守 旧观 念 ,
小 四平镇梨树村二十多年的老 书记 了。 一 说起吴景军 ,村 民们无不竖起大拇哥 , 村
家伙心往一 处想 , 劲往一 处使 , 带 领 我 们

好服务。 目前 。 吴景军带领的建筑施工队 拥有 固定 资产 8 0 0余万 元 ,每年 带动梨 树村 1 O 0余人外出务工 ,为村里增收 8 0
余万元。 抓基础搞建设 , 促 进 村 容 村 貌 大 变样 吴景军把农村 的惠民政策 都记在心
他 并没有那么做 ,他说只要群众需要我 , ;
我就会 和梨树村 的党员干部一道奋 斗。 j
在 与其 他 企 业 和 个 人 的 经 济 往 来 中 ,
抓劳务促就 业, 带动群 众走共同富裕 道路
5 7岁 的 吴 景 军 已经 是 吉 林 省 东 丰 县
他 始终坚持信誉重于生命的理念 , 诚 实守
但 却取 得 了丰 厚 的效 益 ,最 主 要 的是 , 吴
里 ,坚持一切 从农 民群众 的根本 利益 出 发 , i 全力为民办实事好事 。 j
加 强 基 础 设 施 建设 。 由 于地 理及 自 身
的信 任。一年下来 , 吴 景军个人纯收入 8 : 经 济 条 件 的 限 制 ,村 道 路 及 基 础 设 施 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