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二建实务笔记第31讲 2A320040施工安全控制(三)
2014二建实务笔记29讲 2A320040施工安全控制(一)

2A320040施工安全控制☆施工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一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一创建”:安全文明示范工地。
(管理教材P169)“二类危险源”:能量意外释放、约束失效。
“二控制”:年负伤率(0.6%以内)、年安全事故率。
“三级教育”:进公司(厂)、进项目部(车间)、进班组。
(公司级: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企业安全规章制度,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和有关事故案例项目部: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危险因素及安全事项,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班组:遵章守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事项,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防护用品的性能和使用)“三级事故”:死亡事故、重大事故(3-9人)、特大事故“三同时”: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使用。
“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三级配电”: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三消灭”: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惯性事故”(管理教材P168)“四口”: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人未受教育不放过、隐患不消除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
“五临边”:阳台周边、屋面周边、框架工程周边、卸料外侧边、跑道、斜道边“五查”: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事故处理。
"五定":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验收人。
“五检查”:日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检查、不定期检查。
“五标志”:指令、禁止、警告、电力安全、提示(管理教材P177)“五牌一图”: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牌及施工现场总平面图。
"六关":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
(新管理教材叫七关)“六杜绝”:伤亡事故、坍塌事故、物体打击事故、高出坠落事故、机械伤害事故、触电事故。
2A320040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讲义

2A320191 基坑工程安全管理 一、应采取支护措施的基坑(槽) 1.基坑深度较大,且不具备自然放坡施工条件。 2.地基土质松软,并有地下水或丰富的上层滞水。 3.开挖危及邻近建(构)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安全。 二、基坑(槽)支护的主要方式 原状土放坡;简单水平支撑; 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的合理组合等。
1.移动式操作平台台面不得超过10 m2 , 高度不得超过5m。平台移动时,不允许带人移 动平台。
2.悬挑式操作平台安装时不能与外围护脚 手架进行拉结,应与建筑结构进行拉结。
3.操作平台上要严格控制荷载,应在平台 上标明操作人员和物料的总重量,使用过程中 不允许超过设计的容许荷载。
六、交叉作业安全控制要点
释疑
自密实混凝土(简称SCC)是指在自身重力作 用下,能够流动、密实,即使存在致密钢筋也 能完全填充模板,同时获得很好均质性,并且 不需要附加振动的混凝土。
释疑
压密注浆是利用较高的压力灌入浓度较 大的水泥浆或化学浆液,注浆开始时浆液总 是先充填较大的空隙,然后在较大的压力下 渗入土体孔隙。随着土层孔隙水压力升高挤 压土体,直至出现剪切裂缝,产生劈裂,浆 液随之充填裂缝,形成浆脉,使得土体内形 成新的网状骨架结构。浆脉在形成过程中由 于占据了土体中一部分空间,加上土层内孔 隙被浆液所渗透,从而将土体挤密,构成了 新的浆脉复合地基,改善了土体的强度和防 渗性能,同时也改变了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提高了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2A320193 模板工程安全管理
一、模板设计 模板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模板设计。 模板设计主要包括模板面、支撑系统及 连接配件等的设计。
二、模板工程施工前的安全审查验证 模板工程施工前,要对模板的设计资料进 行审查验证。 三、现浇混凝土工程模板支撑系统的选材 及安装要求 1.立柱底部支承结构必须具有支承上层荷 载的能力。 2.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 连接。 3.在安装立柱的同时,应加设水平拉结和 剪刀撑。
二级建造师如何进行施工工程安全控制

二级建造师如何进行施工工程安全控制施工工程安全是保障建筑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二级建造师,我们应当具备对施工工程安全进行有效控制的能力。
本文将从施工管理、安全规范和人员培训等方面,探讨二级建造师如何进行施工工程安全控制。
一、施工管理施工管理是施工工程安全控制的核心要素之一。
二级建造师在进行安全控制时应借助以下方法:1. 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计划: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工程安全管理计划,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 加强现场巡查和检查:定期进行现场巡查,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落实。
3. 建立健全的安全记录系统:及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和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
通过学习和借鉴以往的经验,不断完善施工工程安全控制措施。
二、安全规范遵循安全规范是施工工程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
二级建造师应该熟悉并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完善的安全标志和警示牌制度:在施工现场合理设置安全标志和警示牌,提醒工人和管理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事故的发生。
2. 严格执行施工工程安全技术规范: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工程各项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和安装,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 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管理:对使用的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减少因材料和设备问题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三、人员培训人员培训是施工工程安全控制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级建造师应当重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向施工人员普及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2. 技术培训:提供专业技术培训,使施工人员熟悉各项施工操作,减少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
3. 安全演练和模拟:通过定期的安全演练和模拟,让施工人员在模拟环境下面对各种突发情况,增强应对能力和自救互救意识。
2014二建实务笔记第22讲 2A320020施工进度控制(三)

2A320023网络计划方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一、双代号网络计划图的绘制绘制规则(重点):逻辑关系正确;严禁出现循环回路;严禁出现双箭头和无箭头箭线;一个起始节点一个终点节点,小节点号指向大节点号,节点编号不重复,尽量不交叉,等等(见施工管理教材P121的8条)。
例题:根据绘图规则,下列双代号网络图中的绘图错误有()。
A.有多余虚工作B.存在循环回路C.节点编号有误D.有多个起点节点E.从箭线上引出箭线★起点节点:只有外向箭线;终点节点:只有内向箭线;中间节点:同时有内向箭线和外向箭线。
画图例题1如下图网络所示的进度计划,当准备实施的时候,发现B工作和E工作必须使用同一台设备,请重画网络图。
下图的做法有问题吗?正确的作图应该是:画图例题2如上图网络所示的进度计划,当准备实施的时候,建设单位要求增加一项工作P,该工作必须在B工作之后、E工作之前进行,请重画网络图。
(P持续时间3周,可索赔几周)例题某生产线安装网络计划工作的逻辑关系及工作持续时间见下表。
试绘制双代号网络计划图,影响工期的关键工作是哪几个?总工期多少天?工作内容工作代号紧前工作持续时间(天)进场施工准备 A -- 20开工后生产线进场 B -- 60基础检测验收 C A 10配电装置及线路安装 D A 30LCD生产线组装固定 E BC 75配套设备安装 F BC 40LCD生产线试车调整G DE 30电气控制系统测试H DEF 25调试、验收I GH 15参考答案1.先根据提供的逻辑关系,找出各工作的紧后工作(见下表)工作内容工作代号紧前工作紧后工作持续时间(天) 进场施工准备 A -- CD 20开工后生产线B -- EF 60进场基础检测验收 C A EF 10配电装置及线D A GH 30路安装E BC GH 75LCD生产线组装固定配套设备安装 F BC H 40G DE I 30LCD生产线试车调整电气控制系统H DEF I 25测试调试、验收I GH -- 152.画草图3.调整草图,去掉多余的虚工作4.整理出自己认为的理想的最终网络图2.计算总工期和确定关键线路的简单办法---标号法可知关键工作是:BEGI总工期为180天。
2014二建施工管理笔记 第30讲 2Z104030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与方法(一)

2Z104030 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与方法
2Z104031掌握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一、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
施工质量控制应贯彻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思想,运用动态控制原理,进行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1.事前质量控制
2.事中质量控制
3.事后质量控制
二、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1.共同性依据指适用于施工阶段、且与质量管理有关的通用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必须遵守的基本条件。
2.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指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质量控制对象制定的专门技术法规文件。
三、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质量文件审核
2.现场质量检查
(1)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
练习
1.下列施工质量控制内容中,属于现场施工质量检查内容的有()。
A.开工条件检查
B.工序交接检查
C.材料质量检验报告检查
D.成品保护检查
E.施工机械性能稳定性检查
答案:ABD
(2)现场质量检查的方法主要有目测法、实测法和试验法等。
目测法其手段可概括为“看、摸、敲、照”四个字。
实测法其手段可概括为“靠、量、吊、套”四个字。
试验法主要包括理化试验和无损试验。
练习
1.下列施工现场质量检查,属于实测法检查的有( )。
A.肉眼观察墙面喷涂的密实度
B.用敲击工具检查地面砖铺贴的密实度
C.用直尺检查地面的平整度
D.用线锤吊线检查墙面的垂直度
E.现场检测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
答案:CD。
2014二建2A320XX0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讲义7.doc

2014二建2A320040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
理讲义7
2014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精讲班资料
蒋慧杰博士,高级工程师
英国皇家工料测量师
注册一级建造师
注册造价工程师
注册监理工程师
2A320040施工安全控制通识内容
2A320041基坑工程安全管理
2A320042掌握脚手架安全管理
【真题分析】
1、(2011二建真题11)脚手架定期检查的主要项目不包括( D )。
A.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是否符合要求
B.立杆的沉降和垂直度
C.地基是否有积水,底座是否松动
D.安装的红色警示灯
2、(2012年6月二建真题24)某检验高度45m的幕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下列做法正确的有(DE )。
A.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连接方式
B.每设完15m进行一次检查和验收
C.停工两个月后,重新开工时,对脚手架进行检查,验收
D.每层连墙件均在其上部可拆杆件全部拆除完成后才进行拆除
E.遇六级大风,停止脚手架拆除作业
2A320043掌握模板工程安全管理
【真题分析】
1、(2012年6月二建真题11)关于模板拆除施工的做法,错误的是(B )。
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预习知识点四

2014年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预习知识点四
31、“二控制”是“控制年负伤率,负轻伤率在6‰以内”和“控制年安全事故率”
32、“一创建”是指创建安全文明示范工地
33、施工安全目标管理控制主要由七项工作组成:提出目标→控制措施→组织实施→监督检查→改进措施→考核评价→奖罚
34、“五定”即: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和定整改验收人
35、“七关”即:教育关、措施关、交底关、防护关、验收关、检查关和文明关
36、施工安全管理目标中安全生产达标合格率和优良率的标准为:合格率100%,优良率80%以上。
37、施工准备阶段主要包括技术准备、物资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和施工队伍准备
38、某施工单位承揽了一办公楼的扩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还要继续使用该办公楼,则施工单位应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应当与建设单位签订安全施工协议
39、大型工程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是总承包公司的总工程师
40、在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发展中,政府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主要手段是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
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2A320040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考点

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2A320040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考点二级建造师考试分为基础科目与专业实务,《建筑工程》属于专业实务,掌握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考点,对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至关重要。
学尔森二级建造师考试频道特地整理二级建造师考试考点,本文为: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2A320040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考点,希望能助各位二级建造师考生一臂之力!2A320040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学尔森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相关考点)2A320041 基坑工程安全管理1. 基坑渗水处理(学尔森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相关考点)坑底设沟排水、引流修补、密实混凝土封堵、压密注浆、高压喷射注浆;2. 支护位移过大的处理方法①重力式支护结构:水泥土墙背后卸载、加快垫层施工及垫层加厚、加设支撑;②悬臂式支护结构:加设支撑或锚杆、支护墙背卸土;③支撑式支护结构:降低地下水、进行坑底加固、垫层随挖随浇、加厚垫层或采用配筋垫层、设置坑底支撑;2A320042 脚手架工程安全管理1. 一般脚手架安全控制要点(学尔森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相关考点)2. 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和验收:1)基础完工后,架体搭设前;2)每搭设完6~8m高度后;点击【二级建造师学习资料】或打开/category/jzs2?wenkuwd,注册开森学(学尔森在线学习平台)账号,免费领取学习大礼包,包含:①精选考点完整版3)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4)达到设计高度后;5)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大雨后;6)冻结地区解冻后;7)停用超过一个月的,在重新投入使用之前。
3. 脚手架类型介绍落地式脚手架提升式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2A320043 模板工程安全管理1. 模板支撑系统①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②立柱底部应设置木垫板,禁止使用砖及脆性材料铺垫;③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大于20m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2. 模板拆除:①承重模板,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规定要求时(P59),方可拆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A320045垂直运输机械安全控制一、物料提升机安全控制要点2010年案例第三题事件一:现场需安装一台物料提升机解决垂直运输问题,物料提升机运到现场后,项目经理按照技术人员提供的装配说明组织人员进行安装,安装结束后,现场质安员报请项目经理批准,物料提升机正式投入了使用。
参考答案:1.不符合要求。
因为针对提升工艺和施工现场作业条件,编制专项作业施工方案,安装搭设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和规定程序进行,验收应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施工、技术、安全、作业班组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参加,经验收并进行核载试验,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二、外用电梯安全控制要点1.外用电梯在安装和拆卸之前必须针对其类型特点,说明书的技术要求,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2.外用电梯的安装和拆卸作业必须由取得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取得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核发的《准用证》后力可投入使用。
3.外用电梯底笼周围2.5m范围内必须设置牢固的防护栏杆【2011真题12】关于外用电梯安全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外用电梯由有相应资质的专业企业安装完成后经监理验收合格即可投入使用B.外用电梯底笼周围2.5m范围内必须设置牢固的防护栏杆C.外用电梯与各层站过桥和运输通道进出口处应设常开型防护门D.七级大风天气时,在项目部严密监督下使用外用电梯4.外用电梯梯笼乘人、载物时,应使载荷均匀分布,防止偏重,严禁超载使用。
5.外用电梯在大雨、大雾和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天气时,应停止使用。
暴风雨过后,应组织对电梯各有关安全装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三、塔式起重机安全控制要点1.塔吊存安装和拆卸之前必须针对其类型特点,说明书的技术要求,结合作业条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2.塔吊的安装和拆卸作业必须由取得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取得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核发的《准用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3.行走式塔吊的路基和轨道的铺设,必须严格按照其说明书的规定进行。
4.施工现场多塔作业时,塔机间应保持安全距离,以免作业过程中发生碰撞。
5.遇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应停止作业、将吊钩升起。
【2012(1)真题26】关于塔吊安装拆除的说话,正确的有()。
A.塔吊安装、拆除之前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B.安装和拆除塔吊的专业队伍可不具备相应资质,但需有类似施工经验C.塔吊安装完毕到验收合格取得政府相关部门颁发的《准用证》后方可使用D.施工现场多塔作业,塔机间应保持安全距离E.塔吊在六级大风中作业时应减缓起吊速度2A320046高空作业安全控制一、高处作业的定义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
二、高处作业的分级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分为四个等级:(1)高处作业高度在2~5m时,划定为一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2m。
(2)高处作业高度在5~15m时,划定为二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3m。
(3)高处作业高度在15~30m时,划定为三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4m。
(4)高处作业高度大于30m时,划定为四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5m。
三、高处作业的基本安全要求1.施工单位应为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必备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具、用品。
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2.在进行高处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所使用的安全设施是否安全可靠,脚手架、平台、梯子、防护栏杆、挡脚板、安全网等设置应符合安全技术标准要求。
3.高处作业危险部位应悬挂安全警示标牌。
夜间施工时,应保证足够的照明并在危险部位设红灯示警。
4.在雨雪天从事高处作业,必须采取防滑措施。
遇六级及六级以上强风和雷电、暴雨、大雾等恶劣气候条件下,不得进行露天高处作业。
四、攀登与悬空作业安全控制要点五、操作平台作业安全控制要点六、交叉作业安全控制要点1.交叉作业人员不允许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要做到上部与下部作业人员的位置错开,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安全隔离层进行防护。
2.在拆除模板、脚手架等作业时,作业点下方不得有其他作业人员,防止落物伤人。
七、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验收的主要项目1.所有临边、洞口等各类技术措施的设置情况。
2.技术措施所用的配件、材料和工具的规格和材质。
3.技术措施的节点构造及其与建筑物的固定情况。
4.扣件和连接件的紧固程度。
5.安全防护设施的用品及设备的性能与质量是否合格的验证。
*安全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有:1)工作场所或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2)所接触的安全设施、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3)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安全注意事项等。
2A320047拆除工程安全控制一、拆除工程施工准备1.开工前应全面拆除工程的图纸和资料情况、工程量等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拆除工程必须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现场勘察,根据工程特点、构造根据拆除工程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二、人工拆除作业安全控制要点1.施工程序应从上至下,按板、非承重墙、梁、承重墙、柱顺序依次进行,或依照先非承重结构后承重结构的原则进行拆除。
2.拆除施工应逐层拆除,分段进行,不得垂直交叉作业,作业面的孔洞应封闭。
【2012(2)真题29】关于人工拆除作业的做法,正确的有()。
A.从上往下施工B.逐层分段进行拆除C.梁、柱、板同时拆除D.直接拆除原用于可燃气体的管道E.拆除后材料集中堆放在楼板上三、机械拆除作业安全控制要点1.施工时,应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设计选定的机械设备及吊装方案进行施工。
2.供机械设备使用的场地必须保证足够的承载力,作业中机械不得同时回转、行走。
3.拆除程序应从上至下、逐层、逐段进行,应先拆除非承重结构,再拆除承重结构。
4.对只进行部分拆除的建筑,必须先将保留部分加固,再进行分离拆除。
四、爆破拆除作业安全控制要点1.爆破拆除工程设计必须按级别经当地有关部审核,做出安全评估和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
2.爆破拆除单位必须持有所在地法定部门核发的《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承担相应等级的爆破拆除工程。
3.爆破器材必须向工程所在地法定部门申请《爆炸物品购买许可证》,到指定的供应点购买。
2A320048基坑支护安全控制一、应采取支护措施的基坑(槽)1.基坑深度较大,且不具备自然放坡施工条件。
2.地基土质松软,并有地下水或丰盛的上层滞水。
3.基坑开挖会危及邻近建、构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的安全与使用。
二、基坑(槽)支护的主要方式简单水平支撑;钢板桩;水泥土桩;钢筋混凝土排桩;土钉;锚杆;地下连续墙;逆作拱墙;原状土放坡;桩、墙加支撑系统;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的合理组合等。
三、基坑工程监测1.支护结构监测包括:(1)对围护墙侧压力、弯曲应力和变形的监测。
(2)对支撑(锚杆)轴力、弯曲应力的监测。
(3)对腰梁(围檩)轴力、弯曲应力的监测。
(4)对立柱沉降、抬起的监测等。
2.周围环境监测包括:(1)坑外地形的变形监测。
(2)临近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监测。
(3)地下管线的沉降和位移监测等。
【2012(1)案例三2】四、地下水的控制方法集水明排、真空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管井降水、截水和回灌等。
五、基坑发生坍塌以前的主要迹象1.周围地面出现裂缝,并不断扩展。
2.支撑系统发出挤压等异常响声。
3.环梁或排桩、挡墙的水平位移较大,并持续发展。
4.支护系统出现局部失稳。
5.大量水土不断涌入基坑。
6.相当数量的锚杆螺母松动,甚至有的槽钢松脱等。
2010年案例第二题【背景材料】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23723㎡,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1层,地上12层,首层高4.8m,标准层高3.6m。
顶层房间为有保温层的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工程结构施工采用外双排落地脚手架。
工程于2007年6月15日开工,计划竣工日期为2009年5月1日。
事件一:2008年5月20日7时30分左右,因通道和楼层自然采光不足,瓦工陈某不慎从9层未设门槛的管道井坠落至地下一层混凝土底板上,当场死亡。
事件二:顶层吊顶安装石膏板前,施工单位仅对吊顶内管道设备安装申报了隐蔽工程验收,监理工程师提出隐蔽工程申报验收有漏项,应补充验收申报项目。
问题:1.本工程结构施工脚手架是否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说明理由。
2.事件一中,从安全管理方面分析,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对落地的竖向洞口应采用哪些方式加以防护?4.吊顶隐蔽工程验收还应补充申报哪些验收项目?参考答案:1.答:本工程结构施工脚手架需要制专项方案:理由: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脚手架高度24m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本工程中,脚手架3.6mm×11m+4.8m=44.4m>24m。
必须编制专项方案。
2.答:事件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①楼层管道井竖向洞口无防护;②楼层内在自然采光不足的情况下没有设置照明灯具;③现场安全检查不到位,对事故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并整改;④工人的安全教育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
3.答:采取的措施有: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应加装开关式、固定式或工具式防护门,门栅网格的间距不应大于15cm,也可采用防护栏杆,下设挡脚板。
4.答:应补充:1)设备;2)轻钢龙骨;3)吊杆;4)设备安装及水管试压;5)预埋件或拉结筋;6)填充材料的设置等项目的验收。
(2012(1)案例二4)2A320049施工机具安全控制(只需浏览)例题:某大厦建筑面积为20000㎡,框架剪力墙结构,箱形基础,地上10层,地下2层。
民工甲与乙两名电焊工在6层进行钢筋对焊埋弧作业时未按规定穿戴绝缘鞋和手套。
当民工甲右手拿起焊把钳正要往钢筋对接处连接电焊机的二次电源时,不慎触及到焊钳的裸露部分,致使触电倒地身亡。
问题:1.试分析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
2.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时,经常提及的“三同时”、“四不放过”的内容是什么?答案:1.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1)民工甲安全防护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不强,没有穿戴绝缘鞋和手套。
2)埋弧焊班长对作业工具的安全状况检查不认真,对民工甲的违章行为和使用漏电的电焊把钳没有采取措施。
3)项目经理部主管生产的负责人对埋弧焊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检查不及时,整改不彻底,制度落实不利。
2.“三同时”是指安全防护设施与主体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3.“四不放过”是指在调查处理工伤事故时,必须坚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员工及事故责任人受不到教育不放过、事故隐患不整改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