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芝--生命的追寻

合集下载

做人民忠诚的歌手

做人民忠诚的歌手

做人民忠诚的歌手(代后记)新世纪的春天格外温馨。

2001年3月,当我们夫妇携手走过30年艰辛曲折的音乐创作之路的时候,在各位老师、领导、同仁和众多歌友的鼓励、帮助下,我们开始以一种既十分激动,又十分忐忑不安的心情去整理30多年间创作的570多首歌曲,从中选出160多首产生于不同年代的作品,编成今天的《心泉》。

以此在大众音乐创作的田园里增一枚绿叶,在大潮涌动的社会洪流中献一珠水滴,为五光十色的音乐活动添一抹色彩,更为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父老乡亲回报一份真情……。

随着360页日历的翻动,《心泉》所汇集的作品中那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把我们的思绪牵回当年创作这些作品时的童年梦幻、乡村炊烟、校园书声、沸腾车间、火热军营、多彩生活,以及其间所经历的艰辛、收获、困境、迷惘、坎坷、奋进;从而,进一步体会到:30多年来,不管自己的业务水平是多么稚嫩,不论创作环境多么艰苦,也不管面前有多少困难,不说周围的风霜雨雪,我们之所以从未改变初衷,是由于在前进的路途上,有一批用真诚和责任扶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助我们创作的父老乡亲、良师益友、领导同仁……。

忘不了我们终生回报不尽、享受不完的父母之爱。

虽然我俩出生在两个上朔几代无一人从事音乐、音乐文学创作的工人、农民家庭,但父辈对人生、对生活的真挚感悟,对他人、对社会的耿耿忠骨、坦荡情怀成为我们自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以至步入社会大潮、走进生活的楷模。

忘不了把教书育人、授业解惑视为自己生命的启蒙老师王桂新、王仪、王景亮等,是他们用一颗火热的心在“人之初”点燃了我们音乐知识学习、创作的理想之火,手把手把我们引入音乐之门,并把稚嫩的作品推上舞台,变成校园歌声。

忘不了在那社会生活扭曲的岁月里,不顾自己身处逆境,甘冒风险,为培养新人创造环境的乔金文、袁志中、李静萍等老师,是他们在上世纪的70年代初叶,用特殊的智慧、特殊的办法把年少的小兵李道畅“借”到河南省文艺工作室,以“工作”之名而为其上课,上课时一首习作往往要写六七个方案方能“及格”。

李佩甫长篇小说《生命册》节选——无梁的花

李佩甫长篇小说《生命册》节选——无梁的花

李佩甫长篇小说《生命册》节选——无梁的花
佚名
【期刊名称】《《农村·农业·农民A》》
【年(卷),期】2012(000)007
【摘要】在平原,有一些植物是飞来的,非人工种植的。

那是一种毫无来由的、纯天意的生存方式。

来也无影,去也无踪,但它仍然是一岁一枯荣。

【总页数】1页(P58-5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239
【相关文献】
1.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读李佩甫长篇小说《生命册》 [J], 石哲铭
2.转型期乡土知识分子的罪与罚——论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生命册》 [J], 尹静
3.城市批判的多重向度——解读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生命册》 [J], 张雅慧
4.你能逃离乡村有多远——读李佩甫长篇小说《生命册》 [J], 杨秋意
5.李佩甫长篇小说《生命册》节选——无梁记忆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舞之灵_组诗

舞之灵_组诗

107舞之灵舞之灵组诗樊忠慰樊忠慰 ,1968年生于云南盐津县兴隆乡,中国作协会员,创作诗歌4000余首,参加诗刊社第14届青春诗会,在《诗刊》《十月》《人民文学》《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诗数百首,有诗被央视百家讲坛和云南电视台录播,有诗入选各种选本,有诗被译介到国外。

出版诗集九部,另出版《樊忠慰诗歌评论集》。

曾获鲁迅文学奖诗歌提名奖,云南文艺基金奖,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奖,高黎贡文学节主席奖,王中文化奖及入选2013年滇版十大好书榜。

舞之灵身体的魔法 舞蹈的精灵让月亮升起 凤尾竹歌唱从美的曲线抵达曲线的美花朵散发醉人的芳魂那些星粒 仿佛在恋爱灯吹熄灯的血浆 夜寻觅夜的眼神大树放牧绿荫 云朵牧放羊群心灵的泉水 浇灌草海的柔情蝴蝶熄灭 马背上的晚霞吹响胡笳的火苗 缠绵的溪水那些酒浆 焚烧骨头的冰雪踉跄的落阳 想与你共度春夜迷失星光满天的黑夜月色寒凉 淹没烛光繁衍的本能 情欲的力量花朵读懂果实的忧伤从荒冢的乱草 呼喊祖先从亡灵的芬芳 寻觅新娘一代代的血脉 一代代的火苗一代代的草根 把秋风遗忘时光的骨殖 腐败岩石与红妆虫鸣的萤光 灼痛稻草的金黄海水踩破丝绸与蝶梦蝼蚁迷失诗歌与远方108诗人自选山城灯火山城的灯火把江水拉上天穹岩石也变得透明而猩红踩着星光的音乐 月色的柔情焚烧霓虹的血与绿 歌与舞海在远方 看不见的焦灼火锅煮沸的波浪涌动骨刺和肉香的云朵那些眼眶填充黑暗那些虫鸣叫醒耳朵山城的灯火 吹散尘灰与浓雾把车的奔忙 船的淌汗搬到英雄的梦乡与坟墓喧闹与静谧 像辩证的生死翻动着色的昼夜 蝴蝶的创痛无数沙粒踢踏广场荒漠也变成宫殿无数男女饮醉晚霞大树也结满花果心空旷 与谁说人荒凉 诗更寂飞鸟的方向 自由的伤口咆哮的虎皮 撕碎罪恶时光的棺材与胎盘装下草根的露水 嘶哑的烈酒你和情诗你的腰身 软得像碗面条需要味精与油盐才能品你的朴素你的微笑 甜得像串葡萄需要洗净眸子才能懂你的吉祥你的歌唱 卷起琴弦的波浪湖泊弹奏 星粒的音符才能摸你的霞光你的舞姿 扑闪月色的柔情吹熄蝴蝶的涟漪才能握你的花房你的秀发 纷乱相思的黑夜错过旷野与马匹才能喝苦涩的药渣你的红妆 吐出冰雪的无瑕融化时光的锈铁才能配血泪的婚嫁抵达落日不会污染海水它只会净化蔚蓝的本色飞禽不会亵渎枪口橄榄的霞光 淹没窒息的黑暗爱情不会错过婚配情欲的露水 打湿天堂的雪莲艺术不会徒劳创造美的圣殿 住着仙灵与画卷生命不会拒绝轮回沦亡的骨灰 吹散草茎的冷暖冰块不会渴慕火焰透明的赤裸 融化江河的血管109舞之灵冷暖与哀愁寺庙走上冰峰遗失一条融雪的河流神鹰刺伤天空留下一个血泊的伤口佛号的寒风与幡念经的青稞与露在破碎的晚霞飞舞彩蝶的幻影 泡软月亮的骨头洁白的刀光 漆黑的枪口磨砺牦牛与暗夜星辰像骨刺或舍利一边闪烁 一边颤抖你若听懂它的话语就懂人世的冷暖与哀愁木头情歌我是我自己的大树根须纠缠黑暗的泥土我是我自己的鸽子白银飞过忧郁的枪口河流在血管里奔忙寻找着炊烟与洞房孤单的我像个太阳埋没黄昏的山岗牛羊跟随牧鞭的方向爱情期待春色的芬芳月光的羽毛 轻盈的婚床星光的泪水 打湿新娘所有的花 都在牵手凋零我心灵的光芒露水熄灭 夜空滚烫情欲的骨灰 擦亮蔚蓝与大海的胸膛清晨呓语农舍有人煮饭看不见炊烟牛羊散落旷野看不见牧鞭河水自由流淌挂着鱼虾的汗婴儿哭着出生光临苦乐的人间晨曦像少女的羞涩镀金稻田与山岗白鸽似少年的草帽戴上天空和欢颜有人在坟冢里睡着留下骨殖与草根野草疯长 焚烧春天花朵的灰烬 熄灭爱情的芬芳星空闪烁 擦亮舍利虫鸣的泪水 洗净忧伤的情欲责任编辑:段爱松。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1叶圣陶《稻草人》2冰心《寄小读者》3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4严文井《“下次开船”港》5金近《狐狸打猎人的故事》6黄庆云《奇异的红星》7管桦《小英雄雨来》8金江《乌鸦兄弟》9子敏《小太阳》10洪汛涛《神笔马良》11柯岩《帽子的秘密》12邱勋《微山湖上》13金波《推开窗子看见你》14林焕彰《妹妹的红雨鞋》15张之路《第三军团》16董宏猷《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17高洪波《我喜欢你,狐狸》18沈石溪《狼王梦》19周锐《拿苍蝇拍的红桃王子》20曹文轩《草房子》21秦文君《男生贾里》22黄蓓佳《我要做好孩子》23冰波《窗下的树皮小屋》24常新港《独船》25彭学军《你是我的妹》26陈伯吹《一只想飞的猫》27郭风《孙悟空在我们村里》28任溶溶《给巨人的书》29任大星《三个铜板豆腐》30郑文光《飞向人马座》31任大霖《蟋蟀》32葛翠琳《野葡萄》33孙幼军《小布头奇遇记》34刘厚明《黑箭》35韩辉光《校园喜剧》36樊发稼《春雨的悄悄话》37刘先平《大熊猫传奇》38张秋生《小巴掌童话》39吴然《天使的花房》40金曾豪《苍狼》41王宜振《少年抒情诗》42桂文亚《班长下台》43梅子涵《女儿的故事》44谢武彰《赤脚走过田野》45班马《巫师的沉船》46李潼《少年噶玛兰》47刘健屏《今年你七岁》48张品成《赤色小子》49郑春华《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50汤素兰《阁楼精灵》51颜一烟《盐丁儿》52叶君健《真假皇帝》53贺宜《小公鸡历险记》54林海音《城南旧事》55包蕾《猪八戒新传》56杲向真《小胖和小松》57吴梦起《老鼠看下棋》58圣野《欢迎小雨点》59鲁兵《下巴上的洞洞》60萧平《三月雪》61宗璞《宗璞童话》62赵燕翼《小燕子和它的三邻居》63李心田《闪闪的红星》64沈虎根《小师弟》65鹿子《遥遥黄河源》66苏叔阳《我们的母亲叫中国》67夏有志《普来维梯彻公司》68叶永烈《小灵通漫游未来》69诸志祥《黑猫警长》70李凤杰《针眼里逃出的生命》71葛冰《大脸猫·小糊涂神》72郑允钦《吃耳朵的妖精》73孙云晓《16岁的思索》74杨红樱《寻找快活林》75祁智《芝麻开门》76丰子恺《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77高士其《我们的土壤妈妈》78袁静《小黑马的故事》79胡奇《五彩路》80袁鹰《时光老人的礼物》81徐光耀《小兵张嘎》82田地《我爱我的祖国》83于之《小麋鹿学本领》84刘兴诗《美洲来的哥伦布》85杨啸《小山子的故事》86谷应《从滇池飞出的旋律》87李建树《蓝军越过防线》88北董《青蛙爬进了教室》89罗辰生《大将和美妞》90刘保法《中学生圆舞曲》91肖复兴《青春奏鸣曲》92竹林《竹林村的孩子们》93徐鲁《我们这个年纪的梦》94张洁《敲门的女孩子》95薛涛《随蒲公英一起飞的女孩》96殷健灵《纸人》97鲁迅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近现代儿童文学选》98阮章竞等《金色的海螺——当代儿童文学选》99庄之明等《新星女队一号——当代儿童文学选》。

生命册

生命册

作者简介
李佩甫,男,汉族,河南许昌人。1953年10月出 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1984年毕 业于河南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系。1979年参加工作, 历任许昌市文化局创作员,《莽原》杂志编辑、第二 编辑室主任,河南省文联、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莽 原》杂志副主编,河南省作家协会第二届理事、河南 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副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 津贴。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李氏家 族第十七代玄孙》、《金屋》、《城市白皮书》, 《羊的门》、《城的灯》、《李氏家族》等7部长篇小

借助这次写作,李佩甫完成了对知识分子在时代鼎革之
际的人生选择与生命状态的诸多可能性的揭示,在无限 逼近历史和人性真实的过程中,为我们绘制出一幅具有 哲理反思意味的人物群像图。
念之差,就把人的一生给改变了。
经典赏析
(二)
在特定的情况下,人的语言不全是用嘴巴说出来的,眼神也能 说话。特别是那些极端的、伤人最深的词汇,是用“眼睛”说出来 的。
经典赏析
(三)
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奇奇怪怪的人,也有许多看似正常的人会 做出一些常人所不理解的奇奇怪怪的事情。这在我,有了那样的童年,又读了 一些书之后,才明白的。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历史,或者叫做隐私,也都有 说不清楚的时候。也许只是一念之差,就把人的一生给改变了。
将他人拉下水,而自己也在对欲望的追逐中逐渐走失了最初的理想,最终身陷囹圄,人财两空。
生“我”养“我”的无梁村,有“我”极力摆脱却终挥之不去的记忆。哺育“我”十多年的老姑父 为了爱情放弃了军人的身份,却在之后的几十年生活中深陷家庭矛盾无法自拔;上访户梁五方劲打下了一片基业,却在运动中成为人们打击的目标,后半生困在无休止的上访漩涡里;为

生命册

生命册

读书笔记
李佩甫小说中有两类人物特别吸引人:一种是“乡村教父”式的人物,他们有一套乡村式的哲学体系,质朴 却实用,像两扇巨大的翅膀保护着一方乡土,四两拨千斤地协调着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利益分配,像父亲一样 维护着一个大“家族”的基本秩序,比如《羊的门》中的“东方乡村教父”;一种是“于连•索雷尔”式的年轻人, 他们同时有着自卑和野心,渴望进入更高的社会阶层,也由此演绎出一幕幕悲喜剧!吴志鹏一个用农村的古老智 慧“喂”出来的孩子,是一个“背着土地行走的人”,在他身上,城市和农村的“根系”密切地连结在一起。那 些他所熟知的“人物”变成了一种种情感记忆的“符号”留存在他心里,给他以具象化的警示。这是一部集历史 发展的多元性与典型性于一身,展现农村与城市时代变迁,揭示社会问题、深入审视人性的“大书”。
这是一部自省书,也是一个人50年的心灵史,作者李佩甫。作者早在十二岁之前,我已读完了三千张脸,吃 过了田野里生长的各种植物,见识过了各样的生死。 2.
精彩摘录
城市的夜晚有灯撑着,那暖意是彩色的,也是有差别的。城市最寒冷之处,是让人看到了差别。
在此意义上说,善良并不等于幸福。善良的人容易轻信,也是最容易受到蛊惑的。
《生命册》的作者是李佩甫,这是他继《羊的门》、《城的灯》之后的又一部力作,也是“平原三部曲”的 收官之作。“我”是一个深刻冷静、内敛节制的人,在“我”的生命历程中,穿插着“骆驼”、“老姑父”、 “梁五方”、“虫嫂”等一系列典型的人物形象。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当“我”定下那三个暗号,“老姑父来了”,“杜秋月来了”,“春才下河坡”,“骆驼”是懵的,读者也 是。就像那艰苦而又疯狂年代里一样,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李佩甫小说 《生命册》的生态女性主义阅读

李佩甫小说 《生命册》的生态女性主义阅读

李佩甫小说《生命册》的生态女性主义阅读作者:邓阿丽来源:《速读·下旬》2020年第06期◆摘要:生态女性主义呼吁和倡导人们对自然和女性的同情和尊重,反对男权主义和性别歧视。

本文以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野对李佩甫的小说《生命册》进行另外一种解读,使人们甘心尽一份责任和义务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使整个社会在和谐与关爱中持续发展。

◆关键词:李佩甫;《生命册》;生态女性主义李佩甫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生命册》给我们留下了别样的审美感受,这部作品带给了读者很大的心灵冲击。

作品为我们展现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人大多是生活在底层的农民,他们有着和土地一样的颜色。

作家用他深刻而犀利的思想关照这些底层人物的人生轨迹和无常命运。

在作品里,作家用了大量的文字来写植物,他是以植物的命运来比喻人的处境,作家其实是要告诉我们:人就是大地上的植物,植物离不开土壤,人同样也离不开大地。

生态女性主义强调的两个重要问题---人类与自然、男权社会中的女性生存,都处于作家深情而不失批判眼光的注视之中。

作家把他的情感和呼求寄托于文字,倡导人们摈弃父权制观念,建立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关系和谐的理想家园。

在上个世纪70年代,法国著名的生态学家----费朗索丝·埃奥博尼提倡用与过去完全不同的视角来对待生态问题,她认为女人天性和大自然有许多相似之处,父权制观念导致了自然和女性被残酷迫害和疯狂抢掠。

因此,生态学家们极力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和性别歧视。

一、人与自然生态女性主义认为,自然和女性都是“父权制文化”的受害者。

在《生命册》里,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和自然的遭遇都是不幸的,女性和自然被人类随心所欲地侵占和毁灭。

人与自然原本应该有亲密的关系。

在作品里,那块生我养我的黄土地就像母亲一样,一直萦绕在“我”心间。

在这片土地上,树是随处可见的。

然而,它们的生命也是很脆弱的,如果离开土地,这些树很快就会变形,它们时时需要大地的滋养和供应。

中国重要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简介(最新版)

中国重要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简介(最新版)

最新版中国重要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简介茅盾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是根据著名作家茅盾同志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而于1981年设立的,是中国文学界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

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参评作品需为长篇小说。

至今已颁发到第九届。

从2011年起,由李嘉诚的赞助,茅盾文学奖的奖金从5万提升到50万,成为中国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71-1981)《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东方》魏巍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年版《将军吟》莫应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芙蓉镇》古华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82-1984)《黄河东流去》李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沉重的翅膀》(1984年修订本)张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版《钟鼓楼》刘心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85-1988)《平凡的世界》路遥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1987、1988年版《第二个太阳》刘白羽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穆斯林的葬礼》霍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少年天子》凌力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获奖名单《浴血罗霄》肖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金瓯缺》徐兴业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8)《战争和人》(一、二、三) 王火人民文学出版社《白鹿原》(修订本) 陈忠实人民文学出版社《白门柳》(一、二) 刘斯奋中国青年出版社《骚动之秋》刘玉民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0)《抉择》张平《尘埃落定》阿来《长恨歌》王安忆《茶人三部曲》(一、二) 王旭烽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5)《张居正》熊召政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无字》张洁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历史的天空》徐贵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英雄时代》柳建伟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东藏记》宗璞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8年)《秦腔》贾平凹《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暗算》麦家《湖光山色》周大新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12年)《你在高原》张炜《天行者》刘醒龙《推拿》毕飞宇《蚌》莫言《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16年)《江南三部曲》格非《这边风景》王蒙《生命册》李佩甫《繁花》金宇澄(用方言沪语写作的一部书)《黄雀记》苏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者简介一、格非刘勇,男,笔名“格非”,生于1964年,江苏镇江丹徒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的追寻
——李佩芝
正视着自己的内心,我一次次问自己,是否忘却过那里,是否淡漠过那里,是否在意念中忽略过她的的存在······不,无论风暴曾经怎样在门外呼啸,无论心境曾经怎样迷惘痛楚,我却不能对自己不能对任何人说,她会从我心灵的感光片上暗淡或褪色。

我像熟悉自己的故居一样熟悉她,我像知道母亲的心事般的知道那儿发生过的一切事情。

一个默默无闻的穷乡僻壤何以变得让世界瞩目,沟沟壑壑的黄土高坡何以吸引了中华民族的无数精英······
当她的名字被最纯洁、最质朴、最善良的心虔诚的狂热的崇拜时,我曾对一位老人很神奇的说:“我要和你当年一样,姑父,步行去延安!”
岁月的风雨已经濡湿了许许多多的记忆,却不曾抹去老人那蒙蒙的眸子里骤然闪亮的火花对我的撞击。

我原以为长征过的老资格的姑父现有的权位是他人生的骄傲人生的峰巅。

当他猛力拉住我的手臂,再三问我:“当真去延安”时流露的激动,那激动中青春失而复得般的勃然生机,明确无误的告诉那个19岁的懵懂少女,延安,怎样系着一个老战士的灵魂。

姑父一改往昔对我这个红卫兵侄女的轻蔑与怀疑,好像我就要追赶他们的队伍,对我异常亲切,他说,不
是共产党不是毛主席不是延安的教育,四川山林里遮天蔽日的雾瘴会吞噬他如小草的生命,混沌愚昧的命运的悲惨会如盘绕大树的毒藤缠裹他的终生。

当东升之旭日沐浴了陕北高原上一个年轻的战士时,也是一个灵魂的苏醒,一个意志的诞生······
我要和同学们一起到延安去,去陶冶我们的意志和灵魂。

整个时代血一样浓的教育渗透了我们的每一个神经,青春的热情在发酵在骚动在澎湃,生命的狂流犹如黄河飞瀑恣肆激荡。

准备北上的头天夜里,当我知道因抗日战争国共合作时的事批斗父亲不是暂时的误解,当我赶回家后看到母亲神情凄惨的孤坐在凌乱不堪的小屋里垂泪,当我哭着拥在母亲膝下呼唤着母亲也呼唤着自己不可割舍的亲情时,我的革命性沙堤般的坍塌了,那晚,我陪伴着母亲。

第二天赶回学校,同学们已经走了,我在宿舍里茫然回顾,感到孤独和忧伤。

矛盾困惑,头一次重重叠叠的压住了我。

再见到姑父,他是急切的笑迎我在门口的,然而,他失望了。

再次见到他,他又是急切的问我去了没有。

再次,我发现我在躲避老人的目光。

再次,再次,姑父已恢复了他对我这个造反红卫兵的嘲瘧神气,年轻的朝圣者三心二意多变的心态使他不再对我抱有任何希望了。

工作后,我天南海北的跑,每次去看望老人,总兴致勃勃的对他讲叙我的旅程和见闻。

大兴安岭的森林,伊利桥畔的风光,天涯海角的枣椰树,黄果树的瀑布······老人总是静静地微笑着,仿佛风从青苔上拂过,我隐约感到一丝若有若无的询问轻掠过我的灵魂。

可是他不再和我谈起延安,不再说大生产运动时他怎样学会织毛衣毛袜,不再提直罗镇战役在他腿上留下的弹痕······从他那默默的对后辈垂怜的目光中,我已意识到,他曾以青春热血、生命相许的一切,都埋到了心的深处。

姑父病危弥留之际,我站在他床前,当一颗硕大的泪珠从老人紧闭的眼角渗出时,我突然感到异常后悔。

如果当年我真的去了延安,此刻我会用他最想听的话慰籍他即将辞世的灵魂。

我相信,冥冥之中,她的最后一丝游魂一定是在那块土地上徘徊······
前几天,儿子兴冲冲的告诉我,假期里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调查去延安。

“妈妈,你怎么还没去过延安呢?”面对儿子清凉的眼睛,我十分不安。

“我是要去的!当然要去的!”我忙对他说,像是对自己发誓般的,又重复着。

江河急逝,又是20多年过去,更年轻的一代也要去延安了,他们更勇敢更热情更开放,他们不会以为那儿神圣不可企及,只可膜拜不可思索。

他们要去认识历史,认识自己的民族,认识自己,认识生命的价值。

金钱与权利的魅力不
是永恒的。

无论是在流光溢彩的咖啡厅雅座谈古论今,还是驾驶轻骑作狂放的奔驰,每个人都要有他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一个伟大的民族总要又追寻他精神的力量,历史大写着告诉我们。

静静的坐在书桌前,望着地图册上那辉煌的一页,有时我想,我完全可以和姑父和儿子大谈延安、深谈延安。

她从不曾与我陌生与疏远,可是我不能够,我怕我不透彻的语言亵渎了她的神圣与庄严。

比之我游历过的繁华都市,山川流水,延安使我对情感变得凝重而肃穆,一种无需解释也无可选择的与血肉之躯共存的东西在心中深深积淀着,不容我轻慢,不容我随意评说。

黄河源头,没有飞瀑狂涛,没有断臂悬崖,没有金沙银矿,没有姹紫嫣红。

多少热血男儿去寻觅它,去考察它,想去看一眼它······
那是生命之源。

我知道迄今陕北依旧平平常常。

枣园依旧。

杨家岭依旧。

延河水依旧·······,可是,无论你去与不去,见与不见,你不可能不感受那块土地对你的吸引,对你的启迪!将近半个世纪,历史的轮回又一次真实地印证了一个真理,追求光明,奋发向上的炎黄子孙在经历了坎坷磨难之后,又将理性的渴念的目光转向延安,转向不曾泯灭的民族精神之源······
当年那个稚气未脱准备步行去延安的小姑娘已不复存在。

如今,历史民族事业责任沉甸甸地溶于血液中的我,将要到延安去,去接受一次没有炮火的洗礼。

去追求一种生命的超越精神的升华。

像一股浓浓的恋情旋风般裹狭了我,我是怎样地向往了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