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初三语文下册第7课《宝莲灯》ppt课件
冀大版初中语文九年级6 宝莲灯(选场) 教案

第7课《宝莲灯》教案●教学设计思路学习课文时,先让学生讲述所了解的有关《宝莲灯》的故事,引导学生说说沉香刻苦学艺的情况,进行情景导引入。
在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的基础上,了解全文大意,熟读课文。
在复述时,可以要求学生通过默读,进一步熟悉“拜别师傅--奔向华山--打败二郎神--劈山救母”的情节。
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给学生讲述自己的亲情感受的机会,从文中人物到自身的体会,能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进一步让学生去爱妈妈,爱身边的人。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疏通字词,了解文意。
2.了解戏剧、剧本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疏通字词,熟读课文,了解文意。
2.理清故事情节,复述时注意“拜别师傅--奔向华山--打败二郎神--劈山救母”几个环节。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沉香的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疏通字词,熟读课文,了解文意。
2.理清故事情节,复述故事情节。
(二)教学难点1.复述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学习沉香的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
先让学生从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宝莲灯》的故事说起,引导学生注意沉香刻苦学艺的情节,景象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分析法。
对文中不易理解的问题,先让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
●教学媒体投影仪、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有一部动画片《宝莲灯》很受欢迎。
大家还记得这部动画片讲的是什么故事吗?(如果学生知道这部动画片的故事情节,教师要加以鼓励引导;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可就本文中的一个高潮环节——沉香救母,进行简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体会小主人公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师也可运用图片素材中的图片和音频、视频资源的相关音频及视频进行情景导入)(讲授新课)投影显示:一、作者简介王昌言(1925~1999),河北邢台县人,1940年参加抗日工作,曾任小学教师、县政府科员。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宝莲灯》教案冀教版

《宝莲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学习课文时,先让学生讲述所了解的有关《宝莲灯》的故事,引导学生说说沉香刻苦学艺的情况,进行情景导引入。
在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的基础上,了解全文大意,熟读课文。
在复述时,可以要求学生通过默读,进一步熟悉“拜别师傅--奔向华山--打败二郎神--劈山救母”的情节。
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给学生讲述自己的亲情感受的机会,从文中人物到自身的体会,能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进一步让学生去爱妈妈,爱身边的人。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疏通字词,了解文意。
2.了解戏剧、剧本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疏通字词,熟读课文,了解文意。
2.理清故事情节,复述时注意“拜别师傅--奔向华山--打败二郎神--劈山救母”几个环节。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沉香的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疏通字词,熟读课文,了解文意。
2.理清故事情节,复述故事情节。
(二)教学难点1.复述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学习沉香的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
先让学生从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宝莲灯》的故事说起,引导学生注意沉香刻苦学艺的情节,景象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分析法。
对文中不易理解的问题,先让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
●教学媒体投影仪、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有一部动画片《宝莲灯》很受欢迎。
大家还记得这部动画片讲的是什么故事吗?(如果学生知道这部动画片的故事情节,教师要加以鼓励引导;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可就本文中的一个高潮环节——沉香救母,进行简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体会小主人公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师也可运用图片素材中的图片和音频、视频资源的相关音频及视频进行情景导入)Z(讲授新课)投影显示:一、作者简介王昌言(1925~1999),某某某某县人,1940年参加抗日工作,曾任小学教师、县政府科员。
【最新精选】冀教初中语文九下《7宝莲灯》word教案 (4).doc

《宝莲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学习课文时,先让学生讲述所了解的有关《宝莲灯》的故事,引导学生说说沉香刻苦学艺的情况,进行情景导引入。
在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的基础上,了解全文大意,熟读课文。
在复述时,可以要求学生通过默读,进一步熟悉“拜别师傅--奔向华山--打败二郎神--劈山救母”的情节。
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给学生讲述自己的亲情感受的机会,从文中人物到自身的体会,能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进一步让学生去爱妈妈,爱身边的人。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疏通字词,了解文意。
2.了解戏剧、剧本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疏通字词,熟读课文,了解文意。
2.理清故事情节,复述时注意“拜别师傅--奔向华山--打败二郎神--劈山救母”几个环节。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沉香的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疏通字词,熟读课文,了解文意。
2.理清故事情节,复述故事情节。
(二)教学难点1.复述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学习沉香的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
先让学生从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宝莲灯》的故事说起,引导学生注意沉香刻苦学艺的情节,景象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分析法。
对文中不易理解的问题,先让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
●教学媒体投影仪、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有一部动画片《宝莲灯》很受欢迎。
大家还记得这部动画片讲的是什么故事吗?(如果学生知道这部动画片的故事情节,教师要加以鼓励引导;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可就本文中的一个高潮环节——沉香救母,进行简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体会小主人公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师也可运用图片素材中的图片和音频、视频资源的相关音频及视频进行情景导入)(讲授新课)投影显示:一、作者简介王昌言(1925~1999),河北邢台县人,1940年参加抗日工作,曾任小学教师、县政府科员。
【最新精选】冀教初中语文九下《7宝莲灯》word教案 (5).doc

《宝莲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学习课文时,先让学生讲述所了解的有关《宝莲灯》的故事,引导学生说说沉香刻苦学艺的情况,进行情景导引入。
在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的基础上,了解全文大意,熟读课文。
在复述时,可以要求学生通过默读,进一步熟悉“拜别师傅--奔向华山--打败二郎神--劈山救母”的情节。
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给学生讲述自己的亲情感受的机会,从文中人物到自身的体会,能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进一步让学生去爱妈妈,爱身边的人。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疏通字词,了解文意。
2.了解戏剧、剧本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疏通字词,熟读课文,了解文意。
2.理清故事情节,复述时注意“拜别师傅--奔向华山--打败二郎神--劈山救母”几个环节。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沉香的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疏通字词,熟读课文,了解文意。
2.理清故事情节,复述故事情节。
(二)教学难点1.复述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学习沉香的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
先让学生从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宝莲灯》的故事说起,引导学生注意沉香刻苦学艺的情节,景象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分析法。
对文中不易理解的问题,先让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
●教学媒体投影仪、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有一部动画片《宝莲灯》很受欢迎。
大家还记得这部动画片讲的是什么故事吗?(如果学生知道这部动画片的故事情节,教师要加以鼓励引导;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可就本文中的一个高潮环节——沉香救母,进行简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体会小主人公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师也可运用图片素材中的图片和音频、视频资源的相关音频及视频进行情景导入)(讲授新课)投影显示:一、作者简介王昌言(1925~1999),河北邢台县人,1940年参加抗日工作,曾任小学教师、县政府科员。
【最新精选】冀教初中语文九下《7宝莲灯》word教案 (1).doc

《宝莲灯》教案教学设计思路学习课文时,先让学生讲述所了解的有关《宝莲灯》的故事,引导学生说说沉香刻苦学艺的情况,进行情景导引入。
在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的基础上,了解全文大意,熟读课文。
在复述时,可以要求学生通过默读,进一步熟悉“拜别师傅--奔向华山--打败二郎神--劈山救母”的情节。
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给学生讲述自己的亲情感受的机会,从文中人物到自身的体会,能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进一步让学生去爱妈妈,爱身边的人。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疏通字词,了解文意。
2.了解戏剧、剧本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疏通字词,熟读课文,了解文意。
2.理清故事情节,复述时注意“拜别师傅--奔向华山--打败二郎神--劈山救母”几个环节。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沉香的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疏通字词,熟读课文,了解文意。
2.理清故事情节,复述故事情节。
(二)教学难点1.复述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学习沉香的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
先让学生从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宝莲灯》的故事说起,引导学生注意沉香刻苦学艺的情节,景象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分析法。
对文中不易理解的问题,先让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
●教学媒体投影仪、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有一部动画片《宝莲灯》很受欢迎。
大家还记得这部动画片讲的是什么故事吗?(如果学生知道这部动画片的故事情节,教师要加以鼓励引导;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可就本文中的一个高潮环节——沉香救母,进行简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体会小主人公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师也可运用图片素材中的图片和音频、视频资源的相关音频及视频进行情景导入)(讲授新课)投影显示:一、作者简介王昌言(1925~1999),河北邢台县人,1940年参加抗日工作,曾任小学教师、县政府科员。
【最新精选】冀教初中语文九下《7宝莲灯》word教案 (3).doc

《宝莲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学习课文时,先让学生讲述所了解的有关《宝莲灯》的故事,引导学生说说沉香刻苦学艺的情况,进行情景导引入。
在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的基础上,了解全文大意,熟读课文。
在复述时,可以要求学生通过默读,进一步熟悉“拜别师傅--奔向华山--打败二郎神--劈山救母”的情节。
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给学生讲述自己的亲情感受的机会,从文中人物到自身的体会,能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进一步让学生去爱妈妈,爱身边的人。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疏通字词,了解文意。
2.了解戏剧、剧本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疏通字词,熟读课文,了解文意。
2.理清故事情节,复述时注意“拜别师傅--奔向华山--打败二郎神--劈山救母”几个环节。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沉香的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疏通字词,熟读课文,了解文意。
2.理清故事情节,复述故事情节。
(二)教学难点1.复述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学习沉香的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
先让学生从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宝莲灯》的故事说起,引导学生注意沉香刻苦学艺的情节,景象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分析法。
对文中不易理解的问题,先让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
●教学媒体投影仪、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有一部动画片《宝莲灯》很受欢迎。
大家还记得这部动画片讲的是什么故事吗?(如果学生知道这部动画片的故事情节,教师要加以鼓励引导;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可就本文中的一个高潮环节——沉香救母,进行简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体会小主人公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师也可运用图片素材中的图片和音频、视频资源的相关音频及视频进行情景导入)(讲授新课)投影显示:一、作者简介王昌言(1925~1999),河北邢台县人,1940年参加抗日工作,曾任小学教师、县政府科员。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宝莲灯》教案 冀教版

《宝莲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学习课文时,先让学生讲述所了解的有关《宝莲灯》的故事,引导学生说说沉香刻苦学艺的情况,进行情景导引入。
在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的基础上,了解全文大意,熟读课文。
在复述时,可以要求学生通过默读,进一步熟悉“拜别师傅--奔向华山--打败二郎神--劈山救母”的情节。
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给学生讲述自己的亲情感受的机会,从文中人物到自身的体会,能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进一步让学生去爱妈妈,爱身边的人。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疏通字词,了解文意。
2.了解戏剧、剧本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疏通字词,熟读课文,了解文意。
2.理清故事情节,复述时注意“拜别师傅--奔向华山--打败二郎神--劈山救母”几个环节。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沉香的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疏通字词,熟读课文,了解文意。
2.理清故事情节,复述故事情节。
(二)教学难点1.复述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学习沉香的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
先让学生从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宝莲灯》的故事说起,引导学生注意沉香刻苦学艺的情节,景象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分析法。
对文中不易理解的问题,先让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
●教学媒体投影仪、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有一部动画片《宝莲灯》很受欢迎。
大家还记得这部动画片讲的是什么故事吗?(如果学生知道这部动画片的故事情节,教师要加以鼓励引导;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可就本文中的一个高潮环节——沉香救母,进行简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体会小主人公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师也可运用图片素材中的图片和音频、视频资源的相关音频及视频进行情景导入)(讲授新课)投影显示:一、作者简介王昌言(1925~1999),某某某某县人,1940年参加抗日工作,曾任小学教师、县政府科员。
《宝莲灯》(选场)课件1

《艺侠响九霄》,他的戏剧创作生涯前后达40余
走 年,整理、改编、创作近百个剧本,河北戏曲尤 其是河北梆子广为流传的经典剧目如《窦娥冤》、
近 《蝴蝶杯》、《宝莲灯》、《哪吒》等都浸透着 作 他的心血和汗水。1994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者 《王昌言剧作选》,收河北梆子、京剧、武安平
课文小结
课文主要讲述了沉香拜别了师傅,前往华 山,因为他不畏艰险,一心救母的诚意感动了 仙人,在仙人的帮助下,打败了二郎神,劈开 大山,救出母亲。回顾全文,《劈山救母》为 我们塑造了一个品格高尚、意志坚强、不畏艰 险、战胜邪恶的少年英雄形象,表现了真挚、 动人的人间真情。
课后作业
1、写一篇关于《宝莲灯》(选场)的戏剧短 评。 (字数300-500)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模仿《宝莲灯》改编或创作小话剧。
《宝莲灯》(选场)【王昌言】
完成下面一副对联。
沉香救母,宝莲灯重放光明;
学习目标
1.疏通字词,理解文意,了解戏剧、剧本的 特点。 2.理清故事情节,复述时注意“拜别师傅— 奔向华山—打败二郎神—劈山救母”几个环节。 3.学习沉香的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培 养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精神。
王昌言(1925~1999),河北邢台县
知识拓展
《宝莲灯》本传:西岳华山上圣母宫里的 仙女三圣公主(三圣母)在侍女朝霞的撮合下, 嫁给了人间书生刘彦昌,被其兄长二郎神抓走 并镇压在华山的莲花峰之下。其儿子沉香长大 后经修练成仙的朝霞指点,拜霹雳大仙为师而 学得一身高强的本领,最后打败了二郎神,劈 开了莲花峰救出了母亲。
《宝莲灯》前传:较早,二郎神也有劈山救 母之传说。主要讲述玉帝之妹瑶姬思凡下界,与 人间书生杨天佑结为夫妻,并育下杨蛟、杨戬与 杨莲这三个儿女。后来,玉帝知道此事后派遣天 兵捉拿瑶姬回了天庭,并将瑶姬压在桃山之下, 后来杨戬拜师学艺劈开桃山去救母亲的故事。在 《宝莲灯》中不但主角易主,且二郎神还施法镇 压住沉香的母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浙江)等 。
(6)演出不同: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
作者简介
王昌言,他的戏剧创作生涯前后达40余年,整理、
改编、创作近百个剧本,河北戏曲尤其是河北梆子广为
流传的经典性剧目如《窦娥冤》《蝴蝶杯》《宝莲灯》 《哪吒》等都浸透着他的心血和汗水。1994年,花山文 艺出版社出版《王昌言剧作选》,收河北梆子、京剧、 武安落子、武安平调、隆尧秧歌、评剧等戏曲剧本19 种。
不畏艰险,赤诚救母。 3.请写出一句完整的表达报答母亲恩情的古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
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剧本以正义战胜邪恶,沉香全家团圆结尾,从内容 性质上看,《宝莲灯》属于( 正剧 )。
5.沉香在众仙的帮助下战胜了二郎神,让你想到了《孟
子二章》中的哪句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传说中的二郎神有诸多变化,又有哮天犬、宝莲灯, 但最终也逃不了失败的命运,这正应了哪句成语?
4、本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分别有什么作用?
剧本刻画人物推进剧情和表达思想的手段 1、舞台说明:包括人物表、舞台美术、环境、音响、 人物上下场、人物对话的姿态、动作、表情、心理
活动等。
2、人物的对白和唱词:包括独白、旁白、对白。是
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展开情节、提示人
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
认真阅读第五场“救母”,然后回答问题。
1.戏剧的剧本除了唱段和人物对白外,还有许多舞台说 明。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节选文段中首尾两处舞台说 明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开头对压圣母的山峰自然环境的介绍,衬托出“恶
势力”的猖獗;结尾光明的宝莲灯,鲜花丛中的圣母,
凸显了正义战胜了邪恶,光明取代了黑暗,从而突出了 主题。
2.沉香的哪些品质最使你感动?
解决
尾声:与序呼应,对剧本的思想内容作些启示,引 起人们的联想和展望。
1.第三场“下山”中,“沉香偶遇村姑”一节,进
而引出了霹雳大仙叙述沉香的身世,触动沉香下山
去铲恶救母。这是故事的( 开端 )。 2.“庙遇”中沉香父子相见,二人对话表现了 (父子之爱 )。这是故事的( 发展 )。
3.沉香不畏艰险,打败二郎神,力劈华山,救出母
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构
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 3、结构形式:分幕分场。幕是大单位,场是小单位 。
剧本的情节结构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端: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 。 发展:描写情节的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 一步步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 高潮: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并表现出急剧转化的局面。 结局: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矛盾冲突的 起,
多行不义必自毙。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传统戏曲对中华民族美德 的传承、弘扬。除了《宝莲灯》,你还知道哪些传统剧 目有如此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河南豫剧《花木兰》,表现了劳动人民朴素的爱国思想,
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 失的精神。
完成下面的一副对联。
沉香救母,宝莲灯重放光明; 悟空护师,金箍棒尽显神威 。
亲,是故事的( 结局 )和( 高潮 )。
4、戏剧分类: (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话剧、歌剧、舞剧、 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
(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 (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悲剧、喜剧、 正剧(悲喜剧)。
(5)地域色彩不同:京剧(北京)、沪剧(上海)、 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 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梅
布置作业
1、将字词积累到作业本上。把你的感受或者收获写下 来。
2、课下自读《三块钱国币》,并积累作者情况及字词。
退出
问题探究
1、沉香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以“从——可以看出沉 香是个-----的人”的形式说话。人物给你什么启示? 2、赤脚大仙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以“从——可以看 出“赤脚大仙是个-----的人”的形式说话。人物给你什
么启示?
3、本文的主题是什么?以“通过写------,表现了----
--------的主题”的形式说话。
第七课 宝莲灯
王昌言
自学课文,解决好以下几方面内容
1、勾画应掌握的生字词,记下自己不会的字词。
2、本文体裁是(戏剧 )。 3、作者( ),河北邢台人,(剧作 )家。本文选 王昌言 自( 《王昌言剧作》选 )。 4、本文是地方剧种( 河北梆子 )的优秀传统剧目。 5、这三场分别叫( )、( )、( )。 下山 庙遇 救母
请给下面的红体字注音。
冷飕飕( sōu 怙( hù )恶 ) 荷( hè )锄
悲恸( tòng )
懵( měng )懂
注意下列词语
乾坤 痊愈 霹雳 山巅 凌云壮志 延年益寿 瘴雾 点绛
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呔 绝伦
孽畜
猖狂
豺狼
仗势欺人
襁褓
狼狈
请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本课中出现的词语。
1.伤感,失意。( 惆怅
)
2.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比喻大家团 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 众志成城 )
戏剧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 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 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
即剧本。
戏剧特点
1 、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演出要受到时间和空
间的限制,把发生在不同地点和较长时间里大事情集中在 有限的舞台和两三个小时内的演出中表现出来。 2 、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是反映现实生 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这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