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气囊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汽车安全气囊类型和数量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汽车安全气囊类型和数量汽车安全气囊是现代汽车领域的重要安全设备,它在车辆碰撞时能够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有效的保护。
选择适合自己的汽车安全气囊类型和数量是每个汽车消费者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汽车安全气囊的知识,以便消费者能够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汽车安全气囊类型和数量。
一、了解不同类型的汽车安全气囊为了满足不同碰撞情况下的安全需求,汽车安全气囊可分为多个类型,包括驾驶员气囊、乘客气囊、侧气囊、头部气囊等。
驾驶员气囊和乘客气囊是最基本的汽车安全气囊类型,它们分别位于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的方向盘和仪表板上,主要用于碰撞时为驾驶员和乘客头部和胸部提供保护。
侧气囊主要位于车辆的侧面,用于防止侧面碰撞时驾驶员和乘客受伤。
头部气囊则主要位于车辆的顶部,用于避免驾驶员和乘客在侧面碰撞中头部受伤。
根据具体的需求和预算,消费者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汽车安全气囊。
二、考虑车辆的安全等级和预算选择适合自己的汽车安全气囊类型和数量,除了要考虑自身的需求外,还需考虑车辆的安全等级和预算。
车辆的安全等级通常由相关机构进行评定,消费者可以参考这些评定结果来选择合适的安全气囊类型和数量。
同时,消费者还应该根据个人经济状况来合理规划汽车安全气囊的数量,毕竟安全是第一位的,但费用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三、咨询专业人士建议为了更好地了解汽车安全气囊的类型和数量选择,消费者可以咨询专业人士,如汽车销售人员、汽车维修人员或专业的汽车安全工程师。
这些专业人士会根据你的需求和预算,向你提供合适的建议,并帮助你做出明智的选择。
四、参考汽车品牌和型号不同的汽车品牌和型号会在安全气囊配置方面有所差异。
一些高端汽车品牌和型号通常配备了更多类型和数量的汽车安全气囊,以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消费者可以参考一些知名汽车品牌和型号的安全配置,选择合适的类型和数量。
五、注意安全气囊的保养和维修选择适合自己的汽车安全气囊类型和数量后,消费者还需要注意安全气囊的保养和维修。
汽车安全气囊标定

汽车安全气囊标定引言:汽车安全气囊标定是一项关乎行车安全的重要技术,它的正确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驾驶者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安全气囊的定义、作用、标定流程和标定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汽车安全气囊标定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汽车安全气囊的定义和作用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被动安全装置,它能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迅速充气,形成缓冲作用,减少驾驶者和乘客碰撞时的冲击力,从而减轻伤害程度。
安全气囊通常由气囊模块、碰撞传感器、控制单元和充气装置等组成。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碰撞传感器会感知到碰撞的强度和方向,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会根据碰撞情况决定是否触发安全气囊充气,以保护驾驶者和乘客的安全。
二、汽车安全气囊的标定流程汽车安全气囊的标定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参数设置:在标定之前,需要根据车辆的具体情况设置相应的参数,包括车辆型号、碰撞传感器位置、触发条件等。
2. 确定标定位置:根据车辆的结构和设计,选择合适的标定位置,一般是在驾驶员和乘客座椅上方的空间。
3. 安装测试设备:将标定所需的测试设备安装在标定位置上,并确保其稳定和准确。
4. 测试数据采集:进行一系列标定测试,通过测试设备采集到车辆在不同碰撞条件下的数据,包括加速度、速度、时间等。
5. 数据分析和处理:对采集到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安全气囊触发的标定参数。
6. 标定参数调整: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安全气囊的触发参数进行调整,以确保其在不同碰撞情况下能够及时、准确地充气。
7. 标定结果验证:对调整后的标定参数进行验证测试,确保安全气囊的触发和充气在实际碰撞情况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汽车安全气囊的标定要求汽车安全气囊的标定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工作,需要满足以下几项要求:1. 准确性:标定参数的设定和调整必须准确无误,以确保安全气囊在发生碰撞时能够及时充气,并提供有效的保护作用。
2. 稳定性:标定后的参数应具有稳定性,即在不同工况和环境下,标定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都能得到保证。
汽车安全气囊的作用

汽车安全气囊的作用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人们对于乘车的安全性越来越关注。
汽车安全气囊作为一项重要的被动安全装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汽车安全气囊的功能和作用,并说明其在提高乘车安全性方面的重要性。
一、汽车安全气囊的功能概述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可以迅速充气的安全装置,主要通过检测车辆是否发生碰撞或受到外力的剧烈冲击时自动充气,以保护乘车人员的头部和身体免受伤害。
当车辆发生碰撞或撞击时,汽车内部的传感器会迅速发出信号,触发气囊充气装置,使安全气囊迅速展开,形成一层防护膜以减轻乘车人员的撞击力度。
二、安全气囊对乘车人员的保护作用1. 头部保护汽车安全气囊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保护乘车人员的头部安全。
在车辆受到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会迅速充气并展开,形成一个软性保护层,为乘车人员头部提供良好的缓冲和保护,减少头部直接撞击车顶或车窗的可能性,有效降低头部受伤风险。
2. 身体保护除了头部保护外,汽车安全气囊还能有效保护乘车人员的身体安全。
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气囊充气能够提供一个柔软的反力,阻止乘车人员向前冲击,并减少身体部位受到撞击造成的损伤。
安全气囊作为一种可折叠的保护层,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冲击力,还能减少乘车人员受到车辆内部装饰和硬件设备的伤害。
三、汽车安全气囊在提高乘车安全性中的重要性1. 减少伤害程度汽车安全气囊的存在可以明显减轻车辆碰撞时乘车人员受到的伤害程度。
通过及时充气、展开,安全气囊为乘车人员提供了一层保护屏障,可以有效地降低车内人员受伤风险,减少严重的身体外伤。
2. 提高生存率安全气囊的作用还体现在事故后的生存率方面。
在车辆发生严重碰撞时,安全气囊可以迅速展开,保护乘车人员的头部和身体,防止直接冲击造成的严重伤害,从而提高乘车人员的生存率。
3. 辅助其他安全设施汽车安全气囊通常与其他安全设施相结合,起到互补和辅助的作用。
例如,安全气囊可以与安全带、防抱死制动系统等配套使用,形成一套完整的安全保护系统。
汽车安全气囊是什么

汽车安全气囊是什么安全气囊安全气囊,设置在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侧方(车内前排和后排)和车顶三个方向。
安全气囊由三部分组成:气囊、传感器和充气系统。
安全气囊的功能是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减轻乘员的伤害程度,避免乘员发生二次碰撞,或车辆发生翻滚等危险情况下被抛离座位。
如果发生碰撞,充气系统可在不到十分之一秒的时间内迅速充气,气囊在膨胀时将冲出方向盘或仪表盘。
从而使车内人员免受正向碰撞所产生作用力的冲击,大约在一秒钟后,气囊就会收缩(气囊上有许多小孔),因此不会妨碍车内人员的行动。
安全气囊简介安全气囊安全气囊,设置在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侧方(车内前排和后排)和车顶三个方向。
装有安全气囊系统的容器外部都印有SupplementalInflatableRetraintSytem,简称SRS)的字样,直译成中文为“辅助可充气约束系统”。
安全气囊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气囊自身,它由薄薄的尼龙纤维制成,折叠在方向盘或仪表盘中;然后是告知气囊充气的传感器,传感器可检测到相当于以16-24公里/小时的速度撞击墙壁的冲撞力;最后是充气系统,安全气囊实际上由与固体火箭助推器类似的系统进行充气,叠氮化钠(NaN3)和硝酸钾(KNO3)迅速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热氮气,此气体将为气囊充气,气囊在膨胀时将冲出方向盘或仪表盘。
安全气囊是安全气囊系统一个辅助保护设备,它是用带橡胶衬里的特种织物尼龙制成,工作时用无害的氮气填充。
在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充气大约需要0.03秒。
非常快的充气速度对确保当乘客的身体被安全带束缚不动而头部仍然向前行进时,安全气囊能及时到位。
在头部碰到安全气囊时,安全气囊通过气囊表面的气孔开始排气。
气体的排出有一定的速率,确保让人的身体部位缓慢地减速。
由于安全气囊弹开充气的速度可高达320公里/小时,碰撞时如果人的乘坐姿势不正确,将给人带来严重的伤害。
安全气囊发展安全气囊使用安全气囊来保护汽车乘员的想法最先产生于美国。
汽车安全气囊原理及工作过程

汽车安全气囊原理及工作过程1. 安全气囊的基础知识说到汽车安全气囊,很多人可能都会想到那种“嘭”的一声,瞬间鼓起来的场景。
没错,就是这种充气的“保护伞”,在危急时刻像超级英雄一样保护我们。
那到底安全气囊是怎么工作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轻松聊聊这个话题,轻松得像开车兜风一样!1.1 什么是安全气囊?简单来说,安全气囊就是一种用于减轻撞击伤害的装置,主要是通过快速充气来为乘客提供缓冲。
当车子发生碰撞时,这些气囊像小气球一样瞬间鼓起来,形成一个软软的保护层,让乘客不至于直接撞上车内的硬物,真是“智勇双全”啊!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安全气囊,车里的我们就像在战场上,随时可能被“轰”的一声击中,那可就惨了。
1.2 安全气囊的类型安全气囊可不止一两种哦!常见的有驾驶员气囊、乘客气囊,还有侧面气囊、窗帘气囊等。
这些气囊各有各的用处,正如“千军万马,各显神通”。
驾驶员气囊在前面保护你,而侧面气囊则像是身边的护卫,给你额外的保护。
在发生侧撞时,侧面气囊会迅速充气,像是给你的身体加了一层盔甲,真是让人心里踏实。
2.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好吧,接下来我们要聊聊安全气囊是怎么“发力”的。
其实,它的工作原理可简单得很,但听起来却挺酷的。
2.1 碰撞传感器首先,车里有个小家伙叫做碰撞传感器,听起来是不是很厉害?这家伙就像个侦探,一直在监视着周围的环境。
当它侦测到碰撞发生时,立刻发出信号,告诉气囊“快点!我们有危险了!”一旦传感器发出警报,气囊就开始准备“出场”了。
2.2 气体发生器然后,就该轮到气体发生器上场了。
这东西可是个“真材实料”的角色,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
你想想,它就像是个“火箭发射器”,一开火,瞬间将气体喷射到气囊里,让气囊快速充气。
一般情况下,整个过程不过几毫秒,简直是“闪电行动”,让人惊叹不已。
3. 安全气囊的工作过程好,到了关键时刻!当气囊充气后,它们就像春天的花朵,瞬间绽放,形成一个柔软的屏障,保护着我们的身体。
简述安全气囊的工作过程

简述安全气囊的工作过程
当汽车发生撞击时,安全气囊会迅速充气,用来保护车内乘客免受撞击的伤害。
安全气囊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
1. 撞击传感器:安全气囊内置有撞击传感器,当汽车发生撞击时,传感器会立即感应到撞击信号。
2. 控制单元:撞击传感器会将撞击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送给车内的控制单元。
3. 触发信号:控制单元会根据接收到的撞击信号,发出触发信号,启动安全气囊充气装置。
4. 充气装置:一旦接收到触发信号,充气装置会迅速充满气体,使安全气囊迅速充气,把车内乘客包裹在其中,减轻他们的伤害。
5. 缓解装置:有些安全气囊在充气过程中会使用缓解装置,减缓气囊的充气速度,因为过快的充气速度可能会对乘客造成伤害。
安全气囊的工作过程非常迅速,通常会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五十毫秒之间完成。
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安全气囊会保护车内乘客不受伤害。
安全气囊 国家标准

安全气囊国家标准安全气囊是一种被动安全系统,它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能够迅速充气,减轻乘客受伤的程度。
作为汽车 passiv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气囊在汽车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安全气囊的性能和质量,国家对安全气囊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保障乘客在交通事故中的安全。
首先,国家标准要求安全气囊必须具备快速充气和释放的能力。
在车辆碰撞时,安全气囊需要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充气并迅速释放气体,以最大程度地减轻乘客受伤的程度。
因此,安全气囊的充气系统和气体释放装置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确保在发生碰撞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
其次,国家标准对安全气囊的材质和结构也有明确的规定。
安全气囊通常由气囊、气体发生器、传感器等部件组成,这些部件的材质和结构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以确保在发生碰撞时能够正常工作并保护乘客的安全。
此外,安全气囊的布置位置和充气方式也需要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以确保在不同碰撞情况下都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国家标准还对安全气囊的性能和可靠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安全气囊必须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碰撞情况下都能够正常工作,不论是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还是翻车等情况,安全气囊都必须能够及时充气并保护乘客的安全。
此外,安全气囊的可靠性也是国家标准非常关注的一个方面,它必须能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性能,不会因为各种外界因素而失效。
总的来说,国家标准对安全气囊的要求非常严格,这也是为了保障乘客在交通事故中的安全。
作为汽车 passiv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气囊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乘客的生命安全。
因此,在生产和安装安全气囊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确保安全气囊能够在发生碰撞时发挥最大的作用,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
在未来,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国家标准对安全气囊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交通安全需求。
汽车制造商和安全气囊生产商也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确保安全气囊能够在不断变化的交通安全环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
汽车安全气囊国家标准

汽车安全气囊国家标准
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的 passiv安全装置,它能在车辆发
生碰撞时迅速充气,形成保护气囊,减轻乘员受伤的程度。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安全气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制定汽车安全气囊国家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汽车安全气囊国家标准应明确安全气囊的基本性能要求。
包括但不限于
充气速度、充气量、承受压力、耐久性等方面的指标,以保证安全气囊能在车辆碰撞时迅速充气并提供足够的保护。
其次,国家标准还应规定安全气囊的触发条件和方式,以确保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能够准确触发安全气囊,保护乘员安全。
此外,国家标准还应对安全气囊的材料、安装位置、维护保养等方面进行规定,以保证安全气囊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汽车安全气囊国家标准还应与国际标准接轨,与国际市场保持一致。
这
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我国汽车安全气囊的质量和技术水平,还可以促进我国汽车行业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增强我国汽车行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在制定汽车安全气囊国家标准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我国汽车行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汽车制造商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制定合理的标准要求。
此外,还应加强对汽车安全气囊的监督检查,确保生产的汽车安全气囊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保障乘员的安全。
总的来说,制定汽车安全气囊国家标准对于提升我国汽车行业的安全水平、促
进产业升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加强标准制定和监督检查工作,推动汽车安全气囊国家标准的出台和实施,为我国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现有安全气囊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饶阳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系,湖北十堰,442002摘要:汽车安全、节能、环保已成为当今汽车工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面临三大焦点问题,汽车安全问题更是首当其冲。
汽车安全有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之分。
汽车主动安全性是指防止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性能;被动安全性则是指交通事故发生时,汽车本身具有保护乘员、行人不受伤亡或伤亡程度减至最小性能。
目前汽车上广泛安装使用被动安全装置主要有座椅安全带与安全气囊。
我们这里主要探讨一下安全气囊安全性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汽车工程,安全气囊,准确,智能化。
Automobile existing SRS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RaoyangHubei automobile industry institute automobile engineering department, Hubei ten batardeaux, 442002Abstract:: The automotive safety, energy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become the auto industry and the whole human society faces three major focus, auto safety issues are particularly affected. Automotive active safety and passive safety security points. Automotive active safety means to prevent the performance of automobile traffic accidents; Passive safety refers to traffic accidents, the car itself is protected occupant, pedestrian injuries or casualties are not reduced to the minimum performance. Install now widely used passive vehicle safety devices are seat belts and airbags. We are here mainly to explore the airbag safety.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1安全气囊概述安全气囊是汽车被动安全中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产品。
它的保护效果已经被人们普遍认识,有关安全气囊的第一个专利是在1958年。
1970年就有厂家开始研制可以减轻碰撞事故中乘员伤害程度的安全气囊;80年代,汽车生产厂家开始逐渐装用安全气囊;进人90年代,安全气囊装用量急剧上升;而进人新世纪以后,汽车上普遍都装有安全气囊。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简称SRS)是一个辅助安全系统,它通常是作为安全带辅助安全装置出现。
安全带与安全气囊是配套使用,没有安全带,安全气囊的安全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据调查,单独使用安全气囊可使事故死亡率降低18%左右,单独使用安全带可使事故死亡率下降42%左右,而当安全气囊与安全带配合使用时可使事故死亡率降低47%左右。
由此可见,两者相互配合才能最大可能降低事故死亡率,安全气囊系统必然作为安全带辅助系统出现。
当发生碰撞事故时,安全带将乘员“约束”在座椅上,使乘员身体不至于撞到方向盘、仪表板和风窗玻璃上,避免乘员发生二次碰撞;同时避免乘员在车辆发生翻滚等危险情况下被抛离座位。
安全气囊的保护原理是:当汽车遭受一定的碰撞力量以后,气囊系统就会引发某种类似小剂量炸药爆炸的化学反应,隐藏在车内的安全气囊就瞬间充气弹出,在乘员身体与车内设备碰撞之前起到铺垫作用,减轻身体所受冲击力,从而达到减轻乘员所受伤害的效果。
2安全气囊结构原理现代安全气囊系统由碰撞传感器、缓冲气囊、气体发生器及控制块(电脑)等组成。
a.碰撞传感器。
安全气囊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功能是检测、判断汽车发生碰撞后的撞击信号,决定是否展开缓冲气囊。
碰撞传感器主要有三种类型:机械式、电子式和机电一体式。
机械式传感器在早期安全气囊中使用较多,主要应用惯性原理,利用传感器中元件的惯性力克服弹簧力来触发气体发生器。
机械式传感器在加速度较低时能保证不启动气囊,可靠性较高;但只能单点传感,对机械部件品质、精度和耐磨性要求极高。
电子式传感器是一种应用最早的碰撞传感器,它的原理是利用电信号来反映车身减速度,而后通过分析电信号来判别是否展开缓冲气囊。
机电式传感器采用机电结合方式,将机械信号转化为电子信号,再利用电子信号点爆安全气囊。
它既具有机械式传感器的优点,又能克服机械式传感器本身存在的缺陷,能够安装在车身上的任何位置,为了获得较好的减速信号,可以在同一位置安装多个传感器。
b.缓冲气囊。
气囊一般由防裂性能好的聚酞胺织物制成。
它是一种半硬泡沫塑料,能承受较大的压力;通过硫化处理,可减少气囊冲气膨胀时的惯性力;为使气体密封,气囊里面涂有涂层材料。
气囊大小、形状、漏气性能是确定安全气囊保护效果的重要因素,必须根据不同汽车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c.气体发生器。
安全气囊系统要求气体发生器能够在较短时间内(30 ms左右、)产生大量气体充满气囊,产生的气体必须对人体无害,且不能温度太高,同时要求气体发生器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气体发生器主要有:压缩气体式、烟火式和混合式三种型式。
混合式气体发生器是压缩气体式和烟火式相结合的气体发生器,也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气体发生器。
d.控制装置。
一般集成在微计算机中。
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电控装置接收多个传感器传来的减速信号后,经过反复不断分析、比较、计算,决定是否发出点火信号。
要求控制装置能够在复杂碰撞情况下做出非常准确的判断,点火时刻也必须精确控制。
安全气囊结构上会有所不同,但其工作原理基本一致。
汽车行驶过程中,传感器系统不断向控制装置发送速度变化(或加速度)信息,由控制装置(中央控制器)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判断,所测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或其它指标超过预定值(即真正发生了碰撞),则控制装置向气体发生器发出点火命令或传感器直接控制点火,点火后发生爆炸反应,产生N2或将储气罐中的压缩氢气释放出来充满碰撞气袋。
乘员与气袋接触时,气袋上的排气孔阻尼吸收碰撞能量,达到保护乘员的目地。
安全气囊按安装位置及保护对象不同,主要分为:对驾驶员进行保护气囊,安装在方向盘内,防止驾驶员与转向盘、仪表板及前挡风玻璃发生碰撞;对前排乘员进行保护气囊,装在仪表板内,防止乘员与仪表板、前挡风玻璃发生碰撞;对后排乘员进行保护气囊,一般安装在前排座椅靠背上后部或头枕内部,防止乘员与前排座椅发生碰撞。
后排乘员受到的伤害程度较轻,后座椅安全气囊一般只在高级轿车上使用。
3安全气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安全气囊作为提高汽车安全性的有效措施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世界各国都投人大量人力、物力致力于安全气囊的开发,使安全气囊系统得到大力发展。
在一些实际碰撞事故中证明安全气囊确实具有降低乘员伤亡的功效,但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安全气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有:a.气囊可能在很低车速时打开。
汽车在很低车速行驶而发生碰撞事故时,乘员和驾驶员系上安全带即可,完全不需要安全气囊展开起保护作用。
这时展开气囊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还可能因安全气囊展开加重碰撞伤害。
b.气囊启动会对乘员造成伤害。
安全气囊系统启动时将冲开气囊盖板,瞬间展开充气,很可能对乘员造成冲击;产生的灼热气体也会灼伤乘员和驾驶员。
c.当乘客偏离座位或座位上无人或儿童乘坐时,气囊系统启动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还可能会对乘员造成一定伤害。
4对现有安全气囊改进的思考从安全气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可知,现有安全气囊的基本设计目标是用来对付严重交通事故的,但在一些不太严重的事故中,系统反应过度,会对驾乘人员施加作用过大,适得其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针对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更希望安全气囊展开之前,安全气囊系统能够精确感应汽车发生的碰撞,并通过程序来判断碰撞事故的严重程度。
碰撞级别比较低的话,只需将安全带预紧机构拉紧即可;碰撞级别比较高,需要启动安全气囊,则将点燃气囊指令传递给气囊系统。
这也就是要求安全气囊系统能够准确感应所发生的碰撞事故;能模仿人脑,通过判断实际碰撞的程度来判别安全气囊是否需要展开,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针对不同体形乘员适当调整安全气囊。
5安全气囊的改进和采用5.1磁电式传感器的采用传感器触发通常有:开关式,纯机械式,单点电子式,侧撞式,应变式等。
目前国际上对汽车上安全气囊传感器的触发方式也没有一个统一标准。
其种类繁多,装于车身上不同位置。
为使传感器能够方便安装在各个需要感应的部位,使其能够准确、适时感应碰撞,可选用磁电式传感器。
磁电式传感器可以安装在车身上任何位置,稍微调整一下某些参数值,使其能够识别峰值为588 m/s:和时间脉冲为0-20 ms的碰撞加速度信号即可。
碰撞加速度峰值和时间脉冲宽度同时满足条件,就会向气囊发出触发信号,展开气囊,对人体进行保护。
传感器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外壳(非磁性材料)、磁性材料、惯性体(非磁性材料)、连接惯性体上软铁、支持和调节位移幅值弹簧、安装与外壳连接凸柱内永久磁铁和绕制软铁上线圈及引线组成。
当传感器感受到碰撞加速度时,惯性体产生反向加速度,导致线圈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引线两端产生钟形脉冲信号,当调整弹簧刚度时,可改变加速度信号宽度。
传感器信号判别电路由三部分组成:信号幅度判别电路;信号宽度判别电路;有用、无用信号判别电路。
对碰撞信号进行多方位判别,可使控制装置获取碰撞信号更全面,发出点火控制更准确,确保安全气囊在必要情况下展开。
如何获得稳定的冲击加速度信号是研究传感器的关键,也是保证传感器准确获取碰撞信号的关键。
磁电式加速度传感器采用落锤冲击试验装置来调整校正其感应敏感度。
释放锤头,与橡胶面碰击时,安装在锤头上面的加速度或磁电式传感器将感受到冲击加速度。
不同落高对应不同加速度;调整橡胶厚度,可改变信号宽度;调整落锤高度,可改变信号幅度。
磁电式传感器的电子判别电路出错率低,感应碰撞信号的可信度高而准确;标锤落定实验可以调节它的感应范围宽度,满足汽车碰撞产生脉冲再现,还可以安装于车身上任何部位。
还有就是它设计简单,价格低廉,对绝大多数汽车使用者来说都不再是望而却步的奢侈品。
5.2智能化控制系统的采用对安全气囊控制系统要求能准确判断事故碰撞强度,控制气囊展开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