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汽车安全气囊论文

合集下载

汽车安全气囊毕业论文

汽车安全气囊毕业论文

第1章安全气囊发展史安全气囊是汽车被动安全中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产品。

它的保护效果已经被人们普遍认识。

使用安全气囊来保护汽车乘员的想法最先产生于美国。

1952年,美国汽车生产者联合会在理论上阐述了这样一种汽车安全系统的必要性,几乎同时,这种系统的原理图也绘制了出来。

1953年8月,赫特里克首次提出了“汽车用安全气囊防护装置”,并在美国获得了“汽车缓冲安全装置”专利。

但是,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还不能把这种想法或专利付诸实现。

1966年,梅塞德斯-奔驰公司开始研发安全气囊装置,梅塞德斯的工程师们首先发明了碰撞传感器以及气体发生装置,让安全气囊能够在30毫秒内膨胀展开,他们还研制出了抗撕裂的气囊织物材料,改善了气囊的膨胀特性,最终,把整个装置设计安装在汽车的方向盘中。

在大约250次真车撞击试验,2 500次的台架试验,以及超过700万km的车辆路试之后,在1980年12月,同预张紧安全带一起,安全气囊被安装在了当时最新的奔驰S级轿车上。

而从1985年起,奔驰在全部供应美国市场的汽车上都有安装了这种安全系统。

到了1991年,差不多有28%的奔驰轿车都装备了驾驶员安全气囊,从最早装备安全气囊的奔驰S级轿车驶下生产线至今已经25年了。

有关安全气囊的第一个专利始于1958年。

1970年就有厂家开始研制可以减轻碰撞事故中乘员伤害程度的安全气囊;20世纪80年代,汽车生产厂家开始逐渐装用安全气囊;进人90年代,安全气囊的装用量急剧上升;而进入新世纪以后,汽车上普遍都装有安全气囊。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简称SRS)是辅助安全系统,它通常是作为安全带的辅助安全装置出现。

安全带与安全气囊是配套使用,没有安全带,安全气囊的安全效果将要大打折扣。

据调查,单独使用安全气囊可使事故死亡率降低18%左右,单独使用安全带可使事故死亡率下降42%左右,而当安全气囊与安全带配合使用时可使事故死亡率降低47%左右。

由此可见,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能最大可能的降低事故的死亡率,安全气囊系统必然作为安全带的辅助系统出现。

浅析汽车安全气囊

浅析汽车安全气囊

浅析汽车安全气囊目录前言第一章、汽车安全气囊概况1.1、汽车安全气囊基础概述1.2、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史1.3、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及结构1.4、安全气囊系统的分类第二章、汽车安全气囊的应用、缺点2.1、安全气囊的应用2.2、安全气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第三章、安全气囊的检修、储存和运输3.1、检修3.2、储存和运输第四章、汽车安全气囊的改进和引用4.1、磁电式传感器的采用分析4.2、智能化控制系统采用分析4.3、乘员探测系统的选择分析4.4、气体发生器的多元化发展4.5、可分级充气或释放压力装置的采用第五章、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趋势5.1、安全气囊的智能化5.2、安全气囊的绿色环保化5.3、安全气囊的虚拟技术化5.4、安全气囊的小型、轻型化5.5、安全气囊的保护全方位化5.6、正在研制的保护气囊六、总结七、谢词参考文献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的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于汽车的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的,需要他的功能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安全方面的。

截止到了2017年在我国各家各户都有了汽车。

这样的话,由于汽车是非常的多的,骑车多了就会造成严重的交通的事物。

为了更好地去使交通事故的发生后避免人生的伤害,所以在汽车上安装安全气囊是非常的重要的,因为安装这种装置能够更好的避免人身伤害。

我们都知道,设计出这种装置,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快速的行驶的时候发生撞击,这种安全气囊能够及时的产生功能,导致开车人不能够碰撞汽车上的物体上减少了碰撞的力度,这样的话就能够减轻。

驾驶员受伤的程度通过分析很多案例可以知道:这种安全气囊在发生车祸的时候起到的效果是非常的重要的。

所以安全气囊而且还经常,广泛的应用在汽车上。

这种安全气囊是非常的受到驾驶员和制造商的喜爱,他价格便宜,容易制造。

但是在现在的安全气囊还是有很多的弊端的。

例如他只能保护驾驶员的头部不能够包库驾驶员的西部或者是身体。

这样的话,就应该设计出来一款更加好的功能非常强的安全气囊,这样的话更好的去服务,更好的使驾驶员在驾驶汽车的时候安全性,更加大大的提高。

汽车安全气囊的应用与发展毕业论文

汽车安全气囊的应用与发展毕业论文

汽车安全气囊的应用与发展毕业论文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自动充气,并防止车内乘员碰撞到车辆结构或者其他硬物而造成伤害的装置。

它是车辆 passivesafety system 被动安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乘员安全的重要设备之一、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安全气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不断地有新技术在该领域得到应用,下面就汽车安全气囊的应用与发展进行探讨。

汽车安全气囊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直到1973年才实现了商业化的应用。

最早的安全气囊只有驾驶员的,后来逐渐发展出了具有更完善功能的驾驶员和乘客座椅安全气囊。

如今,安全气囊广泛应用于汽车的驾驶员、乘员、侧面、头部和膝部等位置,为乘员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以及安全气囊技术的进步,目前的安全气囊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前安全气囊、侧安全气囊、头部安全气囊和膝部安全气囊等。

前安全气囊主要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在车辆前部碰撞时的安全。

侧安全气囊为乘员提供侧面碰撞时的保护。

头部安全气囊主要用于防止侧面碰撞导致的头部伤害。

膝部安全气囊则能够减轻车辆前部碰撞时膝盖受伤的风险。

除了不断完善安全气囊的类型和位置之外,安全气囊的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

传统的安全气囊是依靠碰撞感应器来检测碰撞,并触发气囊充气的。

而现在,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如车辆速度传感器、车辆加速度传感器和碰撞传感器等,来共同判断碰撞的严重程度,从而精确地控制安全气囊的充气时间和力度,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乘员的安全。

也有一些新的技术开始在安全气囊中应用,例如智能安全气囊和多功能安全气囊等。

智能安全气囊可以根据乘员的位置、体重等信息,智能地调整气囊的充气和敏感度,更为人性化地保护乘员。

多功能安全气囊则不仅可以提供保护功能,还可以通过包覆乘员来防止乘员与车辆内部结构或者其他硬物的直接接触。

当然,安全气囊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安全气囊的充气过程可能会对乘员造成伤害,尤其是对儿童和垂直安装的婴儿座椅。

毕业论文(设计)-汽车安全气囊系统

毕业论文(设计)-汽车安全气囊系统

汽车气囊压力控制器系统设计摘要:气囊是现代轿车上引人注目的新技术装置。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包括传感器总成、充气、折叠气囊、点火器、固态氮、警告灯等。

当汽车受到前方一定角度内的高速碰撞时,装在车前端的碰撞传感器和装汽车中部的安全传感器,就可以检测到车突然减速,并将这一信号在0。

01秒之内速度传递给安全气囊系统的控制电脑。

电脑在经过分析确认之后,立即引爆气囊包内的电热点火器(即电雷管),使其发生爆炸,这一过程一般只需0。

05秒左右。

点火器引爆之后,固态氮粒迅速气化,大量氮气化,大量氮气立即吹涨气囊,并在强大的冲击力之下,气囊冲开方向盘上的盖而安全展开。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有:安全气囊的作用、安全气囊的类型、两次动作的双气囊系统工作原理、系统主要部件、中央传感器、安全传感器、电子控制器、安全气襄的功能、气囊在车内的标识、气囊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注意参项、安全气囊的维护等。

关键字:安全气囊传感器安全前言:随着告诉公路的发展和汽车性能的提高,汽车的行驶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由于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交通越来越拥挤,是的事故更为频繁,所以汽车的安全性就变得尤为重要.安全气囊,也称辅助乘员保护系统.它是一种当汽车遭到碰撞而急剧减速时能很快膨胀的缓冲气囊,可以保护车内乘员不致撞到车厢内部,是一种被动安全装置.为了减少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由于巨大的惯性力所造成的对驾驶员和乘员的伤害,现代汽车在驾驶员方向盘中央普遍装有安全气囊,有些汽车在副驾驶座前的手套箱上端和乘员座位上也装有安全气囊。

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时,安全气囊控制系统检测到冲击力超过庙宇值时,安全气囊电子控制装置立即接通充气元件中的传爆管电路,点燃传爆管内的点火介质,火焰引燃点火药粉和气体发生剂,产生大量气体,在0.03s的时间内将气囊充气,使气囊急剧膨胀,冲出方向盘盖罩,缓冲对驾驶员和乘员的冲击,随后又将气囊中的气体放出。

在乘员使用安全带的情况下,气囊有助于减轻胸、头和面部在碰撞时受伤的严重性。

汽车安全气囊安全问题的探讨

汽车安全气囊安全问题的探讨

汽车安全气囊安全问题的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道路的改变,汽车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行驶速度越来越快。

汽车的安全气囊便登上了舞台。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简称SRS。

指安装在汽车上的充气软囊,使用在车辆发生撞击事故的瞬间弹出,藉以达到缓冲的作用,保护驾驶和乘客的安全。

气囊绝对要与安全带两者配合使用,才能得到防护效果。

一般而言,遭遇到发生碰撞时,可以避免乘座人员头部和身体,直接撞击到车辆内部,减少人员伤害程度。

今天,气囊已被多数国家规定为必备的车辆被动性安全装置之一。

关键词:安全气囊;技术;发展应用一、安全气囊的发展历史1.1国外发展史安全气囊的雏形是美国人Jhon.W.Hetrick发明的安全气垫。

1952年Hetrick发明了他自己之称为“汽车安全气垫”的装置,用来减轻急刹车或正面碰撞带来的严重伤害。

这是一-种纯机械装置。

用于使气囊膨胀的压缩空气贮存在一个压力容器中,连接着弹簧的质量块用来感应汽车的减速度。

当质量块产生位移时,能打开一个阀使压力空气从压力容器中冲出来,以使气囊膨胀。

气囊可装在方向盘中、手套箱门上、仪表板.上部以及前排座椅的靠背。

早期的空气囊主要用于与其它安全装置一起防止飞机着陆时与地面的碰撞。

1960年,安全气囊技术开始在原有的基础.上研制并转为民用。

60年代末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员会(NHTSA)开始建议制定一个可选择的安全气囊法则,鼓励汽车厂商去发展安全气囊。

70年代,美国通用、福特,德国奔驰公司等均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研究与发展安全气囊这些综合力量使安全气囊的研究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欧共体、日本已正式立法在汽车.上配置安全气囊,双气囊已成为绝大多数主流轿车的标准件。

1.2国内发展史我国对汽车安全气囊的研究起步较晚。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国的一些汽车碰撞安全和军工专家才开始关注汽车安全气囊的研究和发展。

我要反馈随着世界汽车进军我国,我国的汽车工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汽车安全气囊毕业论文

汽车安全气囊毕业论文

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题目:安全气囊的应用与发展姓名:赵开洋院系: 机电工程系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届别: 2013届学号:指导教师:张坤目录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学生:赵开洋指导老师:张坤安信院机电系汽检1001班[摘要]安全气囊是现代轿车上引人注目的新技术装置。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包括传感器总成、充气、折叠气囊、点火器、固态氮、警告灯等。

当汽车受到前方一定角度内的高速碰撞时,装在车前端的碰撞传感器和装在汽车中部的安全传感器,就可以检测到车突然减速,并将这一信号在0.01秒之内速度传递给安全气囊系统的控制电脑。

因此,确保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解决乘车人员的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在汽车上装配安全气囊就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安全气囊的作用、安全气囊的类型、安全气囊的发展、系统主要部件、气囊在车内的应用、气囊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注意参项、安全气囊的维护等。

[关键词] 安全气囊;传感器;安全;发展;应用近几年来,汽车作为一种便捷的现代化交通工具,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的方便,但是因为交通事故也给人们造成不少严重的损失。

因此汽车的安全问题便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新型的汽车安全部件诞生了,即汽车安全囊。

安全气囊对乘员的保护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被称为驾驶员的“救命袋”,它可以保护人在汽车发生事故所引发的安全问题,同时也给汽车工业带来了繁荣,而汽车安全气囊它在当今时代又如何的去发展和应用呢?一、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一)、国外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最早发展安全气囊系统的国家是美国,是美国机械工程师约翰·赫缀克(John w.Hertrick)于1953年发明的,并获得了题为“汽车缓冲安全装置(Safety Cushion Assembly For Automotive Vehicles)”的美国专利US2649311。

它的发展历史过程可以概括为:发明于50年代,开发于60年代,应用于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推广与于90年代。

汽车安全气囊论文

汽车安全气囊论文

汽车安全气囊论文摘要安全气囊是现代轿车上引人注目的新技术装置。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包括传感器总成、充气、折叠气囊、点火器、固态氮、警告灯等。

当汽车受到前方一定角度内的高速碰撞时,装在车前端的碰撞传感器和装在汽车中部的安全传感器,就可以检测到车突然减速,并将这一信号在0.01秒之内速度传递给安全气囊系统的控制电脑。

因此,确保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解决乘车人员的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在汽车上装配安全气囊就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安全气囊的作用、安全气囊的类型、安全气囊的发展、系统主要部件、气囊在车内的应用、气囊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注意参项、安全气囊的维护等。

近几年来,汽车作为一种便捷的现代化交通工具,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的方便,但是因为交通事故也给人们造成不少严重的损失。

因此汽车的安全问题便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新型的汽车安全部件诞生了,即汽车安全囊。

安全气囊对乘员的保护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被称为驾驶员的“救命袋”,它可以保护人在汽车发生事故所引发的安全问题,同时也给汽车工业带来了繁荣,而汽车安全气囊它在当今时代又如何的去发展和应用呢?[关键词] 安全气囊;传感器;安全;发展;应用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键词] (2)一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 (2)1.1 国外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 (4)1.2 国内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 (4)二汽车安全气囊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6)2.1安全气囊的组成 (6)1、传感器 (6)2、中央传感器 (6)3、安全传感器 (7)4、电子控制器 (7)2.2安全气囊的工作过程及作用 (8)2.3 安全气囊的种类 (8)1、按系统的控制形式 (8)2、按系统的功用划分 (9)3、按安全气囊数量分类 (9)2.4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10)三、安全气囊系统的使用与检修 (12)3.1 安全气囊系统检修注意事项 (12)3.2 安全气囊的检修方法 (12)四、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趋势 (15)4.1安全气囊的智能化 (16)4.2 安全气囊的绿色环保化 (17)4.3 安全气囊的虚拟技术化 (18)4.4 安全气囊的小型、轻型化 (18)4.5 安全气囊的保护全方位化 (19)4.6正在研制的此型保护气囊还有以下5种: (19)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安全气囊毕业论文

汽车安全气囊毕业论文

汽车安全气囊毕业论文汽车安全气囊毕业论文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为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气囊在事故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安全气囊的原理、发展历程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汽车工程师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安全气囊的原理安全气囊是一种能够在车辆碰撞时迅速充气并形成保护物理屏障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车辆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来激活气囊充气装置,将气囊迅速充气,从而减轻乘车人员的伤害。

安全气囊的充气装置通常由气体发生器、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等组成,其中传感器负责检测碰撞力度和方向,控制单元则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来判断是否触发气囊充气。

二、安全气囊的发展历程安全气囊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汽车制造商开始研究如何在车辆碰撞时保护乘车人员的安全。

然而,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安全气囊的研发进展缓慢。

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安全气囊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1973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次将安全气囊应用于量产车型,并于1974年开始在市场上销售。

此后,安全气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成为现代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三、安全气囊的应用前景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安全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安全气囊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安全气囊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如更轻、更坚固的气囊材料和更敏感、更精确的传感器技术。

其次,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安全气囊将与其他被动安全系统相互配合,形成更为完善的保护体系。

例如,安全气囊可以与车辆预警系统、自动刹车系统等相结合,实现更快速、更准确的碰撞判断和响应。

此外,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安全气囊也将在电动汽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保护乘车人员的安全。

结论:汽车安全气囊作为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乘车人员的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江学院浅析汽车安全气囊系别: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专业: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班级: B1041姓名:***学号:***********浅析汽车安全气囊摘要: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和汽车性能的提高,汽车的行驶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由于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交通越来越拥挤,使得事故更为频繁,所以汽车的安全性就变得尤为重要。

以此汽车的安全也就随之产生,随后很快的出现了一系列的汽车安全系统。

汽车的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种,主动安全是指汽车防止发生事故的能力,被动安全是指在万一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汽车保护乘员的能力。

当汽车发生事故时,对乘员的伤害是在瞬间发生的。

例如,以车速 50 公里/时进行正面撞车时,其发生时间只有十分之一秒左右。

为了在这样短暂的时间中防止对乘员的伤害,必须设置安全装备,目前主要有安全带、防撞式车身和安全气囊防护系统 SupplementalInflatableRestraintSystem,简称 SRS等。

由于很多事故是难以避免的,因此被动安全性也非常重要,安全气囊作为被动安全性的研究成果,由于使用方便,效果显著,造价不高,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普及。

现在,世界上许多汽车制造厂及专业生产厂都在设计和生产安全气囊。

今天的气囊已经发展到可以在任意方向的碰撞中(包括侧向碰撞)起保护乘员头部、躯干和膝部的作用。

此外还会向智能化、小型化、多样化、无污染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安全气囊,技术,应用,发展引言:车辆是现代道路交通的主要运行工具,是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把保证要素。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汽车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并成为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交通的进步与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数不尽的生活便利、经济效益和社会繁荣,但也给道路带来很大的压力和问题,交通工具的使用导致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也给人类带来灾难,使人类蒙受了难以计数的损失,交通事故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

在许多国家,由交通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数比火灾、水灾和意外爆炸等事故造成的伤亡总数和还要大得多。

从经济损失方面看也是如此,中国的火灾经济损失比交通事故经济损失少很多。

因此,为了更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人员伤亡、事故次数等,人们通常会对汽车的车身结构、安全带、制动性、转向性等方面进行考虑、改进和设计,以减轻乘员伤害的各个部件着手,已得到最佳的乘员保护效果。

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来谈谈安全气囊对对车上乘员的保护及其发展与应用的。

1.汽车安全气囊概述安全气囊分布在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侧方(车内前排和后排)和车顶三个方向。

在装有安全气囊系统的容器外部都印有 Supplemental InflatableRestraint System,简称 SRS的字样,直译成中文,应为“辅助可充气约束系统”。

旨在减轻汽车碰撞后,乘员因惯性发生二次碰撞时的伤害程度。

英文名称中强调了安全气囊是辅助性的设备,应该与安全带配合工作才能起到最佳的保护作用。

可惜的是中文名称中忽略了这一点,容易给用户带来误解,以为仅靠安全气囊就能获得良好的保护效果。

其实,若不配合安全带使用的话,在某些情况下,安全气囊展开时会对乘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在正驾驶位的气囊装在方向盘的中间位置,副驾驶位的安全气囊安装在正前方的平台内部,在意外发生的瞬间可以有效的保护驾驶员和副驾驶位乘员的头部和胸部,因为正面发生的猛烈碰撞会导致车辆前方大幅度的变形,而车内乘员会随着这股猛烈的惯性向前俯冲,造成跟车内构件的相互撞击,另外车内正驾驶位置的安全气囊可以有效的防止在发生碰撞时方向盘顶到驾驶者的胸部,避免致命的伤害。

侧面气囊系统是保护汽车遭侧面碰撞以及车辆翻滚时乘员的安全一般安装于车门上,在车辆遭到侧面碰撞会导致车门严重变形,以至于无法开启车门,车内乘员被困于车内,侧面安全气囊可以有效的保护车内驾乘人员来自侧面撞击导致的腰部,腹部,胸部外侧,以及胳膊的伤害,保证身体上肢的活动能力和逃生能力。

随着整车被动安全重要性的深入人心,在一些高档豪华车中车现了高达 30几个气囊从颈部、膝部、甚至是在车顶的两侧会配有两条管状气囊,在意外情况发生时能够有效的缓解来自车顶上方的下压力,配合侧面气帘能够有效的保护乘客的头部和颈部。

膝盖部分的气囊位于前排驾驶座椅内,一旦打开能够有效保护后排乘客的腰下肢体部位,从而也能缓解来自正面碰撞的前冲力。

车外气囊系统又叫保险杠内藏式气囊。

当汽车在正面碰撞行人时,气囊迅速向前张开和向两侧举升,托起被撞行人同时防止行人跌向两侧。

目前车外气囊系统正处于研制阶段。

车辆的被动安全性是指车辆在发生事故的过程和之后,如何保证乘员不受伤害或最大限度减少伤害程度的能力。

被动安全性包括车辆的耐撞性能、抗翻滚性能,乘员的约束系统、系能结构,不同车辆碰撞相容性问题和碰撞后的紧急撤离等。

车辆主动安全性的提高,有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但无法避免。

当事故发生时,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减少乘员损伤,往往更加重要。

因此,人们常考虑从汽车的被动安全部件,如车身结构、安全带、安全气囊、吸能式转向柱、座椅、头枕及内饰件等方面考虑,来减轻对乘员伤害的程度。

安全气囊的设计思想在汽车发生碰撞后,乘员与车内构件碰撞前,迅速在二者之间打开一个充满气体的气垫,使乘员扑到气垫上,达到减轻乘员伤害程度的目的。

2.汽车安全气囊发展概述(1) 国外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安全气囊的使用已有近 30 年的历史,它对减少撞车伤亡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机构”的报告指出,装有安全气囊的汽车在撞车时,死亡人数减少了 23%。

新泽西某一医院整形外科在 4 年时间里对 2300 起事故作了研究后认为,配有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驾驶员在车祸中面部受伤减少了 75%,而这主要是安全气囊的功劳。

可见,安全气囊能够在交通事故中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

使用安全气囊来保护汽车乘员的想法最先产生于美国。

1952 年美国汽车生产者联合会在理论上阐述了这样一种汽车安全系统的必要性。

几乎同时,这种系统的原理图也绘制了出来。

1953 年,第一个气囊的专利就诞生了。

但是,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还不能把这种想法或专利付诸实现。

到了1980 年,德国默谢台斯公司开始实现这种设想,它在自己生产的部分汽车上安装了安全气囊。

而从 1985 年起,在全部供应美国市场的汽车上都有安装了这种安全系统。

随后,又出现了第一个保护驾驶员旁前排座乘员头部的气囊。

现在,世界上许多汽车制造厂及专业生产厂都在设计和生产安全气囊,其中最大的是德国的波许公司。

今天的气囊已经发展到可以在任意方向的碰撞中(包括侧向碰撞)起保护乘员头部、躯干和膝部的作用。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要求在新车上必须安装气囊。

例如在美国,相应的法规已从 1989 年起实施该法规要求一定要安装大尺寸的气囊。

而欧洲的专家们则认为最好的方案应该是:安全带和小尺寸气囊的配合使使用。

所以,欧洲的公司只生产小尺寸气囊。

现在,在汽车上,一个气囊安装在驾驶盘上,一个安装在驾驶员旁前排乘员的前面。

侧面气囊或者装在车门上,或者装在座椅靠背上,气囊用尼龙制成,材料厚度为 0.45mm。

为了保证气囊的气密性,在其内表面涂敷薄薄一层合成橡胶或硅橡胶。

在气囊的内表面固定有专门的带子,这些带子在气囊充气时能使其保持一定形状。

气囊侧面设有许多孔,这些孔用来快速从气囊中排出气体。

这点十分重要的,否则,人就会被气囊推向后面或被一个气囊或几个气囊挤住而受伤。

为避免气囊因长期叠置而成硬块,在气囊内部覆盖一层特殊的材料,它可使气囊的有效使用期达到 15 年。

1993 前后,美国政府立法规定从 1995 年 9 月 1 日以后制造的轿车前排座均应装备安全气囊。

另外,还要求,1998 年以后的新轿车都装备驾驶者和乘客用的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在近几年得到飞速发展,价格大幅下降,装备安全气囊的轿车从过去的中高级轿车向中低级轿车发展。

同时有些轿车前排安装了乘客用安全气囊,乘客用安全气囊与驾驶员用安全气囊相似。

只是气囊的体积(即双气囊规格)要大一些,所需的气体也多一些而已。

进入 90 年代以来,安全气囊的安全性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并被视为一种现代化和高档次的安全装置。

但是,对于驾驶员和乘员来说,安全驾驶才是第一位的,这是任何先进的安全装置都无法替代的。

(2) 国内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我国对汽车安全气囊的研究起步较晚。

上个世纪 80 年代末我国的一些汽车碰撞安全和军工专家才开始关注汽车安全气囊的研究和发展。

随着世界汽车进军我国,我国的汽车工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1992年,我过自行研制的 FS-01 安全气囊通过撞车试验。

我国的政策法规也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在我国“九五”规划期间和“十五”规划中国家经贸委和汽车行业将安全气囊列为我国汽车零配件三大重点发展项目电子喷油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和安全气囊系统之一尤其是在 1999 年 1 0 月 28 日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关于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 CMVDR294 。

这个设计规则明确提出对汽车乘员在发生汽车碰撞时的安全标准。

所述的安全要求。

CMVDR294 的发布间接地对汽车配置安全气囊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无疑是中国安全气囊发展史上的一个进步同时也对安全气囊的研究与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十多年的研究与发展过程中国内许多大学与事业公司的研究与产品已初具基础其中部分研究与技术已接近国际水平。

清华大学的黄世霖等人在汽车碰撞实验研究中系统地研究了多种国产汽车中安全气囊的匹配技术对汽车安全气囊的点火控制模拟、汽车碰撞的过程模拟和实验验证以及有关软件在汽车安全气囊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对国内的汽车安全气囊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000 年以来,我国安全气囊市场需求平均每年都有超过 200的速度在增长,到 2004 年我国安全气囊市场总配套量接近 400 万套。

目前,国内生产安全气囊企业有近 20 家,2004 年产量超过 200 万套,安全气囊的国产化率超过 50。

国内安全企业的生产和配套市场基本上分外资企业和国产企业两大阵营。

外资企业主要以 Autoliv 、Plast、T akawa、Mobis 等为代表,国内 80以上的安全气囊由他们生产,外资企业占据着我国安全气囊的中高端配套市场。

国产企业主要是以锦州锦恒、东方久乐、上海比亚迪等为代表,他们国内安全气囊的产量只占15左右,主要在一些国产化的经济型乘用车有所配套。

我国安全气囊在经历安全气囊的进口高峰后,进口安全气囊的高速增长是势头已经跌落,2005 年上半年已经出现进口负增长。

目前,进口安全气囊在国内配套市场所占比重不到一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