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练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一亿有多大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一亿有多大练习题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四年级数学上册中,我们将学习有关数的概念、数的大小比较以及数的运算等内容。
在这个练习题中,我们将探讨“一亿有多大”的问题。
一亿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它可以用来表示非常大的数量。
在数学中,一亿等于一千万,即10,000,000。
它可以用来计算大量的物体、时间或金钱等。
让我们通过一些练习题来深入了解一亿的概念。
1. 如果每个人平均年收入为10万元,那么一亿可以供多少人一年的生活?解答:一亿除以10万元,即10,000,000 ÷ 100,000 = 1,000。
所以,一亿可以供1,000人一年的生活。
2. 如果一枚硬币的重量为3克,一亿个硬币的总重量是多少?解答:一亿个硬币的总重量等于3克乘以一亿,即3 × 10,000,000 = 30,000,000克。
所以,一亿个硬币的总重量是30,000,000克。
3. 如果一根铅笔的长度为18厘米,一亿根铅笔的总长度是多少米?解答:一亿根铅笔的总长度等于18厘米乘以一亿,即18 ×10,000,000 = 180,000,000厘米。
将厘米转换为米,可以将总长度除以100,即180,000,000 ÷ 100 = 1,800,000米。
所以,一亿根铅笔的总长度是1,800,000米。
4. 如果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0公里,一亿辆汽车连续行驶的时间是多少天?解答:一亿辆汽车连续行驶的时间等于一亿乘以行驶80公里所需的小时数。
每辆汽车行驶80公里所需的小时数可以通过将80公里除以行驶80公里的速度80公里/小时来计算,即80 ÷80 = 1小时。
所以,一亿辆汽车连续行驶的时间是一亿小时。
将小时转换为天,可以将总时间除以24,即一亿 ÷ 24 = 4,166,666.6天。
所以,一亿辆汽车连续行驶的时间是约为4,166,666.6天。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练习100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练习100题一、选择题1. 31 + 28 =A. 59B. 49C. 692. 56 - 12 =A. 44B. 34C. 463. 24 × 3 =A. 74B. 62C. 724. 60 ÷ 5 =A. 12B. 15C. 105. 45 + 23 =A. 68B. 58C. 786. 36 - 13 =A. 23B. 33C. 437. 25 × 4 =A. 90B. 100C. 808. 72 ÷ 8 =A. 9B. 12C. 89. 37 + 18 =A. 45B. 55C. 6510. 48 - 15 =A. 33B. 38C. 43二、填空题1. 4 × 8 = _______2. 63 - 25 = _______3. 13 × 6 = _______4. 84 ÷ 7 = _______5. 26 + 11 = _______6. 69 - 38 = _______7. 19 × 3 = _______8. 36 ÷ 6 = _______9. 28 + 36 = _______10. 58 - 24 = _______三、计算题1. 12 + 25 - 8 = _______2. 56 ÷ 8 + 3 = _______3. 36 - 18 + 9 = _______4. 15 × 4 + 6 = _______5. 27 ÷ 3 - 4 = _______6. 39 - 8 × 2 = _______7. 5 × 7 - 15 = _______8. 48 ÷ 6 + 2 = _______9. 23 + 15 - 7 = _______10. 42 ÷ 6 - 5 = _______四、解答题1. 小明家里有48个苹果,他分给朋友们,每人得到6个。
浙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知识点专项练习

浙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知识点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 我会用简便方法计算。
(要写简算过程)。
①25×125×4×8 ②37×28+37×2 ③(20+8)×125④173+428+27 ⑤38×101 ⑥44×252. 根据18×4=72算出下面算式的积,18×40= 180×4= 1800×4=18×400= 180×40= 180×400=3. 用计算器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9.4÷6 38.2÷2.712.4÷11 305÷3.64. 脱式计算。
784×325-2439 (6632+31318)÷8258600+400×249 50337÷(10000-9577)5.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并照样子再编三道题,直接写出结果。
(10-1)÷0.9=________(200-2)÷0.9=________(3000-3)÷0.9=________(40000-4)÷0.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得数吗?123456789×45= 123456789×54= 123456789×81=123456789×63= 123456789×72= 123456789×36=123456789×9= 123456789×18= 123456789×27=7. 脱式计算。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知识点归纳及练习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知识点归纳及练(一)用数对确定位置1、数对的表示方法:先表示横的方向,后表示纵的方向,即根据直角坐标系,确定某一点的坐标(x,y).2、数对的写法:先横向观察,在第几位就在小括号里先写几,再点上逗号;然后再纵向观察,在第几位,就在小括号里面写上几。
如XXX的位置在第三组,第二个座位,用数对表示为(3,2)。
3、能根据数对说出相应的实际位置。
如某个同学在(5,6)这个位置。
他的实际位置是,班级中(从左往右数)第五组第六个座位。
补充总结:用数对表示位置,应先写列后写行,不能条换位置;两个数之间一定用逗号,写完行的数后,不要再加任何符号。
(二)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1、认识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1)以某一点为观测中心,标出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将观测点与物体所在的位置连线;用量角器测量角度,最后得出结论在哪个方向上。
(2)用直尺测量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
拓展提高:描述物体的方向,有时候可以有两种表示方法,例如XXX30度,也可以说成东偏北60度。
补充知识点:认识并初步了解比例尺:如1:5000单位:千米就表示图上1厘米等于实际距离5000千米。
1、描述路线和位置(1)确定物体位置的两个条件:方向和距离。
(2)在平面图上表明物体位置的方法:先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长度单位为基准来确定距离,最后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标出名称。
确定方向时选择与物体所在反响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位;距离必须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
(3)如何描述物体的位置,与观测点有关,观测点不同,物体位置的描述就不同。
(4)描述路线图的方法:按行驶路线,确定观测点及行走的方向和路程。
2、数对的表示方法:先表示横的方向,后表示纵的方向,即根据直角坐标系,确定某一点的坐标(x,y).3、数对的写法:先横向观察,在第几位就在小括号里先写几,再点上逗号;然后再纵向观察,在第几位,就在小括号里面写上几。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重点知识练习题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重点知识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计算题。
1.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9876+6079= 8657042-23799=20592÷78=( )-148=( ) 345×89=( )+208=( )2. 用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336×27= 450×26= 405÷81=☆846÷28= 508×55=☆975÷39=3.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25×27×4 (125+3)×8 102×25375×14+25×14 42+99×42 38×994. 仔细计算下列各题。
(1)150÷3×7+5 (2)12×4+16÷4(3)150÷(3+7)×5 (4)12×(4+16÷4)(5)150÷[(3+7)×5] (6)12×[(4+16)÷4]5. 先用计算器算出得数,再按规律写出三个算式。
1998÷999= 2997÷999= 3996÷999= 4995÷999= 5994÷999=÷= ÷= ÷=6. 列竖式计算。
9875+4512= 569434-247589= 9842+5698=586×36= 354×89= 20592÷78=236×43= 208×56= 720×42=7. 口算。
58+62= 185-99= 45×40= 250÷50= 0.1÷10=7.8+2.2= 7-1.9= 0.16×100= 6.3÷10= 15×6=8.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面方程。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1-4单元知识点复习练习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1、8980358是一个()位数,最高位是()位。
左起第一个8在()位上,表示()个();左起第二个8在()位上,表示()个();右起第一个8在()位上,表示()个()。
2、照样子,写一写。
例:30685表示3个万,685个一467509表示()5800004表示()3、判断对错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最大的三位数是100. ()10个十万是一千万。
()万级包括的数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
( )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例:30003000读作30030000读作30000300读作30000030读作1、先分级再读数9830082读作74009800读作2.选一选下面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A.8000800B.8008000C.80800002、读一读1070210 1720101070201 10072010 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五千两百万六千三百:三十万零五:六百万两千零五十:1、先画珠子,再写数。
五百六十三万四千零五两千一百万六千三百写作:写作:2、写出下面的数九个百万、三个十万和八个千:七千零二万零二十:6000000+20004:300000+20000+50:第四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在○里天上“〉”或“〈”。
47809○49000 78200○78400108808○10808 27839○2783192、□里最小能填几。
4687□〉46876 5□6574〉576574661896〈66□996 358□02〉3585013、把下面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60600600 66000600 60066000 60060600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第五课时:亿以内数的改写760000= 万38940000=()万42000000=()万第六课时: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622754≈()万1.把2571708“四舍五入”到万位,要把()上的数四舍五入。
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课堂知识练习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课堂知识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 解方程。
5X-1.5=13.5 45+2X=515 X-7.82=5.18 X÷6=245X+X=20 3X+3.6=7.89 4X-12=7.2 X÷1.2=0.62. 计算下面各题。
1382+8392= 7001-2898= 2295÷85= 493×97= (433+7621)×12= 2184÷39×24= 154×(1612÷62)= 2744÷56×23= 88×912÷176=3. 解下列方程。
X-0.24X=1.52 0.3(X-9)=12.753X—2.8=6.2 2X+5=4015X+6X=168 5X+1.5=4.54. 直接写出得数。
125×8= 169+31= 840÷8= 772÷386=581+219= 880÷44= 200-178= 25×8=276+224= 412-298= 102×4= 39÷13=5. 脱式计算。
(1)(230+85)÷(31-16) (2)(82-18)×8÷4 (3)5400÷[20+(760-580)] (4)(936÷36+124)÷25 (5)394×[(235+565)÷40] (6)2800÷(1300-15×60)6. 直接写出得数。
30×12= 23×4= 540-310= 4×140= 630+70= 130×20= 180×5= 170×5= 500×5= 210÷7=7. 用竖式计算。
四年级数学上册每日一练

四年级数学上册每日一练第一课:数字与数的认识数字和数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概念,数字是由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符号组成的,而数是用数字符号表示出来的。
比如数字“5”和“十”,这两个数字符号组成了数“十五”。
数字和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通过数字和数可以进行计数、度量、排序等操作,因此对数字和数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课程中,我们还学习了数字的大小比较,数字“0”是最小的数字,而“9”是最大的单位数字,其他数字都介于0和9之间。
我们可以通过数字的大小比较来理解数的大小关系,比如“5”比“3”大。
对于数字和数的认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游戏和练习来巩固和提高。
比如通过数棍比较数的大小,通过把数字符号排成顺序来练习数字的排序等。
第二课:整数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0组成的数集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概念。
在学习整数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会了整数的概念,还学会了整数的加减运算、整数的大小比较等相关知识。
在整数的加减运算中,我们学会了同号数相加、异号数相减的规律,同时也学会了用数轴表示整数的加减运算。
这些知识对我们求解实际问题时非常有用。
我们还学会了整数的大小比较,比如两个整数大小的比较,以及多个整数大小的排序等。
通过这些学习,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整数的大小关系。
在学习整数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多做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比如通过整数计算题、整数大小比较题等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整数运算能力。
第三课:小数小数是用十进制数码表示的分数形式,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数。
在学习小数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小数的表示、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乘除等相关知识。
小数的表示是通过小数点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表示,比如“3.14”表示了3和14/100。
小数的大小比较是通过小数点后面的数进行比较,小数点右边的数越大,整个数越大。
在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中,我们学会了小数的加减、小数的乘除的运算规律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
(每空1分)120
1、10个一百万是()。
1亿里有()个一百万。
2、13819000中8在()位上,表示()个()。
3、含有两级的数,读数的时候要先读()级。
4、24960000读作(),它是()位数,最高位是()。
5、六百万零三写作()。
九千零二十万零三百写作()
6、从右起,第()位是十万位,万位的右面是()位,左面是()位。
7、由四百万、八十万、五万和三千组成的数是()
8、把下列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997200 139730000 3966990
9、300≈50),最大能填()。
10、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都是(),一个物体也没有,用()表示。
最小的自然
数是(),()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
11、每相邻的两个()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
12、有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后是7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13、线段有()个端点,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变成一条()。
14、手电筒、太阳等射出来的光可近似的看成()。
15、从一点引出的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一点叫做角的(),角的两条边是()
线。
16、量角的大小,要用()。
角的计量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把半圆分成180等
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记作()。
17、在量角时,量角器的()要和角的()对齐,量角器的()要和角的()
对齐。
18、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画出的()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张开的(),
角()。
19、4时整,时针和分针成的角度是()。
()时和()时整,分针和时针成直角。
20、一副三角尺有4种不同的度数,它们分别是()、()、()、()。
21、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145度的角,()拼出一个15度的角。
(填“能”或“不能”)
22、()的角是锐角,()的角是钝角,()的角是直角。
等
于180度的角是(),周角等于()。
23、1个平角=()个直角。
1个钝角=()个平角=()个周角。
24、小林每分钟走60米,可以写成()。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可写作()。
25、路程=()×(),单价×数量=()
26、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
27、A×11=82,那么A×44=()。
28、()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
如果两条直线
相交成(),就说这两条直线(),其中的一条直线式另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叫()。
29、如果两根小棒都和第三根小棒垂直,那么这两根小棒()。
30、过一点可以画()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过一点可以画()条射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四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练习
班级:姓名:分数:
31、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
32、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
33、()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34、()和()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5、三角形具有()性,平行四边形具有( )性。
36、()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37、梯形中互相平行的那组对边分别叫做梯形的()和()。
38、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引一条(),这点和()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
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 )。
平行四边形有()条高,梯形有()条高。
39))。
40÷62)里最小填()。
41、被除数乘了6,要想商不变,除数()。
42、用四个5和三个0,组成一个七位数。
(1)不读零____________。
(2)只读1个零。
__________。
(3)读两个零___________。
(4)读三个零。
______________。
43、一个锅一次只能烙两张饼,烙一面需要4分钟,妈妈要烙5张饼,至少需要()分钟。
44、晓明、小亮、小叶同时来到医务室,晓明打针需要3分钟,小亮包扎伤口需要5分钟,小叶看口腔需要1分钟,要想他们等候的时间的总和最少,该这样安排他们的就诊顺序:()()()。
等候时间的总和是()分钟。
45、∠1+∠2=185°,已知∠2=88°,∠1=()。
∠3+∠4=直角,∠3=∠4=()。
46、四边形四个角的度数的和是()。
47、晓明要给客人沏茶:烧水8分钟、洗水壶1分钟、洗茶杯2分钟、接水1分钟、找茶叶1分钟、沏茶
1分钟。
要做完这些,晓明至少需要()分钟。
二、判断。
(每题2分)
()1、一条直线长260米。
()2、三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3、平行四边行有无数条高。
()4、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积得末尾一定有几个零。
()5、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在数为顺序表中,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7、平行四边形是对称图形。
()8、角的两条边越长,角越大。
()9、万级的数位包括万、十万、百万、千万。
()10、最小的自然数是1
()1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12、梯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三、数一数。
每题(2分)
()个角()个角()条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