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15个经典故事全文

伊索寓言15个经典故事全文摘要:1.伊索寓言简介2.故事1:狐狸和葡萄3.故事2:狼和七只小羊4.故事3:农夫和蛇5.故事4:龟兔赛跑6.故事5:乌鸦喝水7.故事6:牧羊人和狼8.故事7:农夫和他的孩子们9.故事8:蚊子和狮子10.故事9:北风和太阳11.故事10:猫和老鼠12.故事11:狐狸和面具13.故事12:狼和羊14.故事13:稻草人和鸟15.故事14:石头和蚯蚓16.故事15:狐狸和螃蟹正文: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故事之一,其故事内容简洁明了,寓意深刻。
下面我们来详细阅读15个伊索寓言故事,领略其中的智慧。
1.伊索寓言简介伊索寓言起源于古希腊,相传由一位名叫伊索的奴隶创作。
这些寓言故事通过动物之间的互动,揭示了人性的善恶、美丑,以及生活中的智慧和道德。
2.故事1:狐狸和葡萄一只狐狸看见树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它跳了无数次都无法摘到。
最后,狐狸放弃了,声称自己不喜欢葡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人们会为了追求不可能的事物而浪费精力,最终一无所获。
3.故事2:狼和七只小羊一只狼企图吃掉七只小羊,但每次都被母羊机智地阻止了。
最后,狼放弃了念头,离开了羊群。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慧和勇敢比仅仅依靠力量更重要。
4.故事3:农夫和蛇一个农夫在寒冷的冬天发现一条冻僵的蛇,他心生怜悯,将蛇带回家照顾。
然而,蛇恢复后却咬了农夫。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恶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5.故事4:龟兔赛跑一只自负的兔子与一只稳重的乌龟举行赛跑比赛。
兔子一路领先,但在途中休息时,乌龟赶了上来,最终赢得了比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比短暂的爆发力更重要。
6.故事5:乌鸦喝水一只乌鸦口渴得无法忍受,它发现一瓶水,但瓶子太小,无法触及水源。
乌鸦用石头填满了瓶子,最终喝到了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慧和创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7.故事6:牧羊人和狼一个牧羊人发现一只狼跟踪他的羊群,他心生一计,用石头和狼的影子玩耍,吓跑了狼。
伊索寓言故事优秀12篇

伊索寓言故事优秀12篇伊索寓言故事篇一狮子睡着,有只老鼠跳到他身上。
狮子猛然站起来,把他抓住,准备吃掉。
老鼠请求饶命,并说如果保住性命,必将报恩,狮子轻蔑地笑笑,便把他放走。
不久,狮子真的`被老鼠救性命。
原来狮子被一个猎人抓获,并用绳索把他捆在一棵树上。
老鼠听到他的哀嚎,走过去咬断绳索,放走狮子,并说:“你当时嘲笑我,不相信能得到我的报答,现在可清楚,老鼠也能报恩。
” 这故事说明,时运交替变更,强者也会有需要弱者的时候。
伊索寓言故事大全篇二两只狗在路上捡到一大块肉,争得不可开交,差点就要打起来。
一只狐狸看见了那块鲜肉,就开始转动脑筋,想把肉弄到手。
“你们不要为了一块肉而伤了和气嘛!”狐狸和善地劝解说,“要不我帮你们分肉吧,保证你们两个人得到的肉大小相同。
”狐狸说。
两只狗觉得狐狸的话很有道理,也很公平,于是就答应了。
一次分出来的肉大小不一,狐狸连忙说:“对不起,年纪大了,手容易抖,这样吧……”说着它就在那大块上咬下一大块。
一只狗,说:“不行,这块又比那块小了!”狐狸看了看说:“这好办!”然后又在多的那块上啃下一大块。
狐狸就这样在两只狗的,下,左咬一块右咬一块,等它吃饱了肚皮,抹抹嘴巴,把剩下的两块肉递给两只狗。
它说:“现在是一样大了,你们应该满意了,举手之劳,你们就不用多谢了,再见!”那两块肉的确大小相等,但是只有拇指般大小了。
读后感今天我读了《狐狸分肉》这个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两只熊抢一块肉,刚好被一只狐狸看见了,狐狸眼珠一转,想出了一个坏主意,对熊说:“我来帮你们分肉。
“于是狐狸就把他们的肉拿过来,这块肉咬一下,那块肉也咬一下,一直咬到两块肉一样小,停下来说:”好了,肉分好了,一样大了,下次如果还要分肉,再来找我。
”两只熊在地上“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我想,这两只熊真笨,脑子都不动一下,我们小朋友一定不要向友念学习,要多多动脑子,这样才不会上坏人的当。
伊索寓言故事篇三一匹马在路上炫耀他的精美的马饰,忽然遇到了一头满驮着货物的驴子。
12、伊索寓言

“白费劲”说明了什么?你能想 象出此时狐狸的神情吗?
无望
狐狸在“白费劲”、“无望”的情 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 你 能想象出来吗?
狐狸后退又试。一次,两次,三次
狐狸试了一次又一次
狐狸感到无望了,只好转身离开。 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这些葡萄肯 定是酸的,不好吃。”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 “白费劲”、“无望”的情况 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
学了这个故事,你知道 它的寓意吗?
在经历了许多尝试而不能获 得成功的时候,有些人往往 故意轻视成功,以此来寻求 心理安慰。
牧 童 和 狼
读《牧童和狼》,了解内容。
1.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想 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一个牧童总爱 说谎骗人,后来他 说了真话,却没有 人相信他。
读《牧童和狼》,了解内容。
2. 说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 说了真话,也没有人 会相信。
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 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 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表现?
牧童 狼没来 几次大叫 (说谎) 村民 闻声赶来 (上当)
不禁哈哈大笑(捉弄村民)
狼来了 吓坏大叫 (真话)
惊慌失措
(气愤)
寓意:
做人要讲诚信,不能说 谎骗人。否则会无人相 信,害了自己。
讲故事
狐狸和乌鸦
12、伊索寓言
蝉 和 狐 狸
认真读课文,想想这则寓言 讲了一件什么事? 狐狸用骗乌 鸦的方法骗蝉, 但是蝉没有上当。
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 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之处?
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 的目的,都在说奉承话。“故意”点 出狐狸的假心假意,“赞叹”是为吃 蝉而设下的“圈套”。 不同之处是乌鸦上当了,而蝉没有上 当。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2课

1.他想我骗一下大人,一定很好玩 , 读出 玩弄、取乐 的语气。
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 “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 忙啊,狼在吃羊了!”
他的心情 很害怕 , 读出 惊恐害怕 的语气。
喊破喉咙指 牧童喊了很久, 。 喊得很大声,声音都嘶哑了。
没人帮忙的原因是 大家都 。 不再相信他了 。
课后第4题 答:因为蝉能从别人的灾难中 吸取教训,所以它没有上 当。
《狐狸和葡萄》告诉我们一个 人做不成事,不要为自己找各 种借口。
《蝉和狐狸》告诉我们一个聪 明的人要学会从别人的灾难中 吸取教训。
课外包含成语故事的成语: 《刻舟求剑》《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课外伊索寓言有: 《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 《狼和小羊》 课外神话故事有: 《夸父追日》《女娲补天》 《开天辟地》
《牧童和狼》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答:《牧童和狼》要说明的道 理是,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 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蝉和狐狸
读一遍课文
蝉察觉其中有诈,就摘下一片 树叶扔下来,狐狸以为是蝉, 猛地扑了过去。
1.“察觉其中有诈”说明蝉在想:
它的粪便里掺杂有蝉的翅膀, 。
我不能上当
。
2.“摘下一片树叶扔下来”说 明蝉在 试探 。
3.可以看出,这是一只 善于观察、聪明机智 的蝉。
为什么《狐狸和乌鸦》里的乌鸦会受 骗,而《蝉和狐狸》里的蝉却没有受骗?
答:因为这只蝉善于观察 和思考,识破了狐狸的花 言巧语,所以没有受骗。
《蝉和狐狸》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答:《蝉和狐狸》说明的 道理是,一个聪明的人, 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 教训。
12.伊索寓言 什么是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章体裁,是通 过一个小故事 ,用比喻、 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 理或教训。
伊索寓言15个经典故事全文

伊索寓言15个经典故事全文伊索寓言是世界著名的寓言作家伊索所创作的一系列寓言故事,这些故事通过动物的形象和生活经历,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寓教于乐地传递了许多人生哲理和道德教育。
以下是伊索寓言中的15个经典故事的全文:1. 乌鸦和狐狸乌鸦高高地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块肉,引来了一只狐狸的注意。
狐狸想方设法地夸奖乌鸦,希望乌鸦能够张开嘴巴,结果乌鸦一张嘴,肉掉了下来,狐狸顺势夺走了肉。
2. 狼和小羊狼在河边发现了一只小羊,心生食欲,便借故斥责小羊。
小羊反驳说,自己喝水时并不会影响狼的饮水,但狼却坚持找借口把小羊吃掉。
3. 鹬鸟和蚌壳一只鹬鸟在海滩上捡到了一颗贝壳,它想把贝壳打开,但一直无法做到。
最后,鹬鸟用嘴叼起贝壳,从高空中投掷到地上,贝壳破碎了,但里面的肉早就被其他动物吃光了。
4. 狐狸和葡萄狐狸看到一串葡萄挂在高处的藤蔓上,它想尝尝葡萄的味道。
但它无论如何也够不到葡萄,于是它生气地说:“葡萄肯定是酸的!”然后它转身离去。
5. 蚂蚁和蚱蜢蚂蚁夏天努力工作,为了过冬存储食物。
而蚱蜢则只知道唱歌跳舞,不用劳动。
当冬天来临时,蚱蜢饿得无法自理,来找蚂蚁借吃的,但蚂蚁拒绝了蚱蜢。
6. 塞蒂和狼塞蒂养了一只狼,狼终日以伪装自己的友善来骗取主人的信任,最终攻击了主人。
7. 狼和狮子狼向狮子吹嘘自己的勇猛,狮子问他是否敢去河边和鳄鱼搏斗,狼不敢,狮子笑了。
8. 狐狸和乌鸦狐狸看到乌鸦在树上叼着一块奶酪,用奉承的话说服乌鸦唱歌,乌鸦得意地张开嘴巴唱歌,奶酪从嘴里掉了下来。
9. 狗和影子狗咬着一块肉,途中经过河边,看到水中的倒影,以为是另一只狗,便狠狠地咬了水,结果把肉丢了。
10. 狼和小狗狼看到一只小狗饱餐一顿,便向小狗请教找到食物的方法,小狗说:“只要你愿意,可以来和我一起当人家的宠物。
”狼听后摇了摇头,然后离开了。
11. 狼和小狼狼问小狼,为什么你的父亲都不管你,小狼回答:“因为我不听他的话,他只好让我受罚。
12、伊索寓言

“寓”是寄托的意思,“言” 就是话。寓言就是把深刻的 道理和经验教训寄托在简短 却生动故事中。 寓言常采用比喻和拟人 的手法,往往带有讽刺和劝 诫性质。 寓言的主人公常常是拟 人化的动植物。
相传伊索是古希腊的一个 奴隶,生于公元前 6 世纪,他 高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 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 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 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故事中 的角色大都是人们熟悉的动物, 如狐狸啊,狼啊,驴子等等。 每则寓言的最后,大多用一句 精 辟 的 话 点 明 故 事 的寓意。
③想想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huāng
huǎng
guàn
hóu lóng
惊慌失措
说谎
一贯
喉咙
这则寓言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一个牧童总是说谎骗人,后来 他说了真话,却没有人相信。
牧童前后的做法有没有不 同?用直线画出。村民们有什
么不同的反应?用波浪线画出。 结果怎样?
一个牧童在村边放羊。好几次他大叫:
读课文:
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注意生 字的读音,读通读顺句子。
chán suān
馋
酸
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葡萄架 上,垂下几 串成熟的葡
萄。
只见几串成熟的葡萄 。
有些人无能为 力,做不成事,却 偏偏说时机还没有 成熟。
牧童 和 狼
自学课文,要求:
①读故事,画出生字词,自己想办法解决。 ②弄清故事的来龙去脉。
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一想 这篇寓言说了一件什么事?
fèn
jiè
chān
粪
戒
掺
狐狸用骗乌鸦的方法骗蝉,但 是蝉没有上当。
伊索寓言经典故事20个

伊索寓言经典故事20个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文学中的一种文学体裁,以动物和其他自然现象为主角,通过这些形象来讽刺人类的弱点和社会现象。
这些故事不仅寓意深刻,而且语言简练,深受人们喜爱。
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些经典的伊索寓言故事吧。
1. 乌鸦和狐狸。
一只乌鸦拿到了一块奶酪,狐狸看见后便开始奉承乌鸦,称赞它的美丽和歌喉,乌鸦得意忘形,张开嘴巴唱歌,奶酪掉在了地上,狐狸趁机把奶酪抢走了。
2. 狼和羊。
狼借口说自己肚子疼,想要喝水,羊怜悯它,结果被狼吃掉了。
故事寓意人们要警惕那些借口和谎言。
3. 蚂蚁和蚱蜢。
蚂蚁为了未来的生活,辛勤地储存食物,而蚱蜢却只知道享乐,结果在冬天没有食物吃。
故事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为未来做打算。
4. 狐狸和乌鸦。
狐狸假装受伤,乌鸦被它的假象所迷惑,结果被狐狸吃掉了。
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蔽,要看清事物的本质。
5. 狐狸和乌鸦比赛。
乌鸦和狐狸比赛谁会飞得更高,狐狸装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结果乌鸦飞得更高,狐狸气得不行。
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傲慢自大,要脚踏实地。
6. 狼和小羊。
们要警惕那些虚假的借口和谎言。
7. 老鼠和青蛙。
老鼠和青蛙争论谁的声音更响亮,结果被老鹰听见了,老鹰把它们都吃掉了。
故事告诉我们要避免无谓的争吵,不要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8. 蚂蚁和蚱蜢。
蚂蚁为了未来的生活,辛勤地储存食物,而蚱蜢却只知道享乐,结果在冬天没有食物吃。
故事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为未来做打算。
9. 狼和羊。
狼借口说自己肚子疼,想要喝水,羊怜悯它,结果被狼吃掉了。
故事寓意人们要警惕那些借口和谎言。
10. 乌鸦和狐狸。
一只乌鸦拿到了一块奶酪,狐狸看见后便开始奉承乌鸦,称赞它的美丽和歌喉,乌鸦得意忘形,张开嘴巴唱歌,奶酪掉在了地上,狐狸趁机把奶酪抢走了。
11. 狐狸和乌鸦比赛。
乌鸦和狐狸比赛谁会飞得更高,狐狸装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结果乌鸦飞得更高,狐狸气得不行。
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傲慢自大,要脚踏实地。
12. 狐狸和乌鸦。
伊索寓言经典故事20个

伊索寓言经典故事20个伊索寓言是古希腊的一种寓言文学,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而闻名于世。
在这20个经典故事中,我们将领略到伊索寓言的魅力,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
1.乌鸦和狐狸。
故事讲述了一只乌鸦因为虚荣心被狐狸欺骗的故事,寓意着虚荣心会让人失去理智。
2.蝙蝠和鸽子。
蝙蝠在鸽子面前自称是鸟类,却在其他鸟类面前自称是哺乳动物,最终被鸽子拒绝。
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自欺欺人。
3.狼和羊。
狼以各种借口欺骗羊,最终被羊们识破。
故事告诉我们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别人。
4.狐狸和乌鸦。
狐狸以奉承的话语哄骗乌鸦,最终得到了乌鸦的美味。
故事告诉我们要警惕奉承之词,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恭维。
5.狗和影子。
狗看到水中的自己,误以为是别的狗,于是张牙舞爪,结果掉进了水里。
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表面的东西,要擦亮眼睛看清真相。
6.狮子和老鼠。
宽容是值得提倡的品质。
7.乌鸦和狗。
乌鸦因为贪心,想要太多的食物,结果失去了所有的食物。
故事告诉我们要知足常乐,不要贪心。
8.狼和羊。
狼以各种借口欺骗羊,最终被羊们识破。
故事告诉我们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别人。
9.蝙蝠和鸽子。
蝙蝠在鸽子面前自称是鸟类,却在其他鸟类面前自称是哺乳动物,最终被鸽子拒绝。
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自欺欺人。
10.乌鸦和狐狸。
故事讲述了一只乌鸦因为虚荣心被狐狸欺骗的故事,寓意着虚荣心会让人失去理智。
11.狐狸和乌鸦。
狐狸以奉承的话语哄骗乌鸦,最终得到了乌鸦的美味。
故事告诉我们要警惕奉承之词,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恭维。
12.狗和影子。
狗看到水中的自己,误以为是别的狗,于是张牙舞爪,结果掉进了水里。
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表面的东西,要擦亮眼睛看清真相。
13.狮子和老鼠。
宽容是值得提倡的品质。
14.乌鸦和狗。
乌鸦因为贪心,想要太多的食物,结果失去了所有的食物。
故事告诉我们要知足常乐,不要贪心。
15.乌鸦和狐狸。
故事讲述了一只乌鸦因为虚荣心被狐狸欺骗的故事,寓意着虚荣心会让人失去理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伊索寓言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这三则寓言的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教学重点: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阅读《伊索寓言》,了解有关《伊索寓言》的资料。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尝试朗读,自主释疑
1、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寓言故事,那你们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2、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
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曾经是一个奴隶。
他机智幽默,聪颖过人,在儿童心目中始终扮演一个故事大王的角色。
《伊索寓言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它的内容十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题材相当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里奴隶的思想感情。
《伊索寓言集》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
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考,能说话,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
3、今天我们来学习伊索寓言,课文共有三个故事。
我们首先来学习《狐狸和葡萄》。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说说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4、带着你想知道的问题自读课文,并说说你弄懂了哪些问题?(自主释疑)
二、熟练朗读,大胆质疑。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
2、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吗?提醒学生注意“狐狸”在一起连读时,“狸”读轻声,“谗”读翘舌音,“酸”读平舌音。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2)指名读课文。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5、再读文,你还有哪些疑问?(学生大胆质疑)
三、品赏诵读,互动解疑。
1、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2、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馋得直流口水想尽各种办法)自己先找出来读一读。
师生交流。
3、小组合作讨论:狐狸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够葡萄?
4、“白费劲”说明了什么?你能想象出此时狐狸的神情吗?
5、自读第二段。
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
6、同学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是什么滋味?狐狸为什么说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默读第三自然段。
从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无能为力”是什么意思吗?你怎么理解这段话?(学生各抒己见)
四、拓展泛读,启思归疑。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对照前面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把你所读懂的道理讲给同学听听。
第二课时
一、尝试朗读,自主释疑
1、大家还记得我们熟悉的那个《狼来了》的故事吗?谁来给同学们讲一讲。
2、这个故事也是选自《伊索寓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说说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4、带着你想知道的问题自读课文,并说说你弄懂了哪些问题?(自主释疑)
5、小结过渡。
二、熟练朗读,大胆质疑。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2)指名读课文。
3、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同桌讨论交流,个别回答)。
4、再读文,你还有哪些疑问?(学生大胆质疑)
三、品赏诵读,互动解疑。
1、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
边读边想: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一步读懂课文。
狼没来
牧童:几次大叫(说谎)村民:闻声赶来(上当)
不禁哈哈大笑(捉弄村民)惊慌失措(气愤)
狼来了
牧童:吓坏大叫(真话)村民:没人帮忙(不相信)
2、体会: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两次听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3、生活中你有经历过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子吗?(举例说说)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四、拓展泛读,启思归疑。
1、学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什么启发?
2、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狼来了”的实例。
第三课时
一、尝试朗读,自主释疑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2、狐狸是非常狡猾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也与狐狸有关,它也使出了同样的手法又来欺骗别人了,不过,这回它的计策可是失败了,是谁这么聪明呢?(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说说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4、带着你想知道的问题自读课文,并说说你弄懂了哪些问题?(自主释疑)
5、小结过渡。
二、熟练朗读,大胆质疑。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指名读。
(交流识记生字的办法)
(2)指名读课文。
(同学间相互正音、评议)
3、想一想这篇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
4、再读文,你还有哪些疑问?(学生大胆质疑)
三、品赏诵读,互动解疑。
1、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2、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都在说奉承话。
“故意”点出狐狸的假心假意,“赞叹”是为吃蝉而设下的“圈套”。
不同之处是乌鸦上当了,而蝉没有上当。
3、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蝉为什么没有上当?
蝉:“察觉……有诈”“摘下……扔下来”
(头脑很清醒,保持警觉,进行试探。
)理解“有诈”。
狐狸:“以为是蝉”“猛扑过去”
(露出了真面目)
4、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引导学生体会蝉不仅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能从同伴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四、拓展泛读,启思归疑。
1、学了这则寓言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2、收集其它寓言故事,课后与同学交流。
课内练习:
一、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惊慌失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注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练习:
做语文同步导学
板书设计:
12、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牧童和狼: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蝉和狐狸:一个聪明的人,总是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