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伊索寓言

合集下载

伊索寓言故事优秀12篇

伊索寓言故事优秀12篇

伊索寓言故事优秀12篇伊索寓言故事篇一狮子睡着,有只老鼠跳到他身上。

狮子猛然站起来,把他抓住,准备吃掉。

老鼠请求饶命,并说如果保住性命,必将报恩,狮子轻蔑地笑笑,便把他放走。

不久,狮子真的`被老鼠救性命。

原来狮子被一个猎人抓获,并用绳索把他捆在一棵树上。

老鼠听到他的哀嚎,走过去咬断绳索,放走狮子,并说:“你当时嘲笑我,不相信能得到我的报答,现在可清楚,老鼠也能报恩。

” 这故事说明,时运交替变更,强者也会有需要弱者的时候。

伊索寓言故事大全篇二两只狗在路上捡到一大块肉,争得不可开交,差点就要打起来。

一只狐狸看见了那块鲜肉,就开始转动脑筋,想把肉弄到手。

“你们不要为了一块肉而伤了和气嘛!”狐狸和善地劝解说,“要不我帮你们分肉吧,保证你们两个人得到的肉大小相同。

”狐狸说。

两只狗觉得狐狸的话很有道理,也很公平,于是就答应了。

一次分出来的肉大小不一,狐狸连忙说:“对不起,年纪大了,手容易抖,这样吧……”说着它就在那大块上咬下一大块。

一只狗,说:“不行,这块又比那块小了!”狐狸看了看说:“这好办!”然后又在多的那块上啃下一大块。

狐狸就这样在两只狗的,下,左咬一块右咬一块,等它吃饱了肚皮,抹抹嘴巴,把剩下的两块肉递给两只狗。

它说:“现在是一样大了,你们应该满意了,举手之劳,你们就不用多谢了,再见!”那两块肉的确大小相等,但是只有拇指般大小了。

读后感今天我读了《狐狸分肉》这个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两只熊抢一块肉,刚好被一只狐狸看见了,狐狸眼珠一转,想出了一个坏主意,对熊说:“我来帮你们分肉。

“于是狐狸就把他们的肉拿过来,这块肉咬一下,那块肉也咬一下,一直咬到两块肉一样小,停下来说:”好了,肉分好了,一样大了,下次如果还要分肉,再来找我。

”两只熊在地上“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我想,这两只熊真笨,脑子都不动一下,我们小朋友一定不要向友念学习,要多多动脑子,这样才不会上坏人的当。

伊索寓言故事篇三一匹马在路上炫耀他的精美的马饰,忽然遇到了一头满驮着货物的驴子。

12、伊索寓言

12、伊索寓言

“白费劲”说明了什么?你能想 象出此时狐狸的神情吗?
无望
狐狸在“白费劲”、“无望”的情 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 你 能想象出来吗?
狐狸后退又试。一次,两次,三次
狐狸试了一次又一次
狐狸感到无望了,只好转身离开。 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这些葡萄肯 定是酸的,不好吃。”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 “白费劲”、“无望”的情况 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
学了这个故事,你知道 它的寓意吗?
在经历了许多尝试而不能获 得成功的时候,有些人往往 故意轻视成功,以此来寻求 心理安慰。
牧 童 和 狼
读《牧童和狼》,了解内容。
1.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想 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一个牧童总爱 说谎骗人,后来他 说了真话,却没有 人相信他。
读《牧童和狼》,了解内容。
2. 说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 说了真话,也没有人 会相信。
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 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 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表现?
牧童 狼没来 几次大叫 (说谎) 村民 闻声赶来 (上当)
不禁哈哈大笑(捉弄村民)
狼来了 吓坏大叫 (真话)
惊慌失措
(气愤)
寓意:
做人要讲诚信,不能说 谎骗人。否则会无人相 信,害了自己。
讲故事
狐狸和乌鸦
12、伊索寓言
蝉 和 狐 狸
认真读课文,想想这则寓言 讲了一件什么事? 狐狸用骗乌 鸦的方法骗蝉, 但是蝉没有上当。
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 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之处?
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 的目的,都在说奉承话。“故意”点 出狐狸的假心假意,“赞叹”是为吃 蝉而设下的“圈套”。 不同之处是乌鸦上当了,而蝉没有上 当。

伊索寓言50则

伊索寓言50则

伊索寓言50则1.烧炭人与漂布人寓意:不同类的人很难相处。

2.风与太阳寓意;劝说往往比强迫更为有效。

3.恋爱的狮子与农夫寓意:有些人轻易相信别人的话,抛弃自己的长处,结果,轻而易举地被恐惧他们的人击败了。

4.瞎子和小野兽寓意:恶劣的习性在年小时便可得知。

5.一只眼睛的鹿寓意:事实常常与我们的预料相反,以为是危险的事情却倒很安全,相信是安全的却更危险。

6.口渴的乌鸦寓意:智慧往往胜过力气。

7.狐狸和葡萄寓意: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8.狼与鹭鸶寓意:对坏人行善的报酬,就是认识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

9.小男孩与蝎子寓意:要分辨清好人和坏人,区别对待他们。

10.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这故事说明,聪明的人应当事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

11.寡妇与母鸡寓意: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结果连现有的都失掉了。

12.徒劳的寒鸦这故事是说,用别人的东西可以得到美的假像,但那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剥离时,就会原形毕露。

13.站在屋顶的小山羊与狼寓意:地利与天机常常给人勇气去与强者抗争。

14.山震寓意:庸人多自忧。

16.老猎狗寓意: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17.蚂蚁与屎壳郎寓意:尽管风云变化万千,但是未雨绸缪的人都能避免灾难。

18.公鸡和宝玉寓意自己需要的东西才是真正珍贵的。

19.小鹿与他的父亲寓意:讽刺那些天生胆小、软弱的人毫无用处。

20.两只口袋这故事说明人们往往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却无视自身的缺点。

21.山鹰与狐狸寓意:对于背信弃义的人,虽然受害者弱小,不能报复他,可神会惩治他。

22.马与马夫寓意:那些虚情假意的人用花言巧语和小恩小惠去贿赂别人,却把别人最必需的东西夺走了。

23.农夫与蛇寓意:即使对恶人用尽全力,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24.吹箫的渔夫寓意:讽刺那些做事不择时机的人们。

25.人与森林之神寓意:人们不可与那些反复无常的人交朋友。

26.苍蝇与蜜寓意:贪婪是许多灾祸的根源。

伊索寓言15个经典故事全文

伊索寓言15个经典故事全文

伊索寓言15个经典故事全文伊索寓言是古希腊的一位寓言家,他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寓言故事,这些故事通过动物的形象和行为,传达了深刻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以下是伊索寓言中的15个经典故事的全文:1. 乌鸦和狐狸。

乌鸦拿到一块奶酪,狐狸想要得到它。

狐狸夸奖乌鸦的美丽歌声,乌鸦为了展示自己的歌喉,张开嘴巴唱歌,结果奶酪掉到了地上,狐狸抢走了它。

2. 老鼠和狮子。

一只老鼠被狮子抓住了,老鼠请求狮子放过自己,承诺将来会帮助狮子。

狮子嗤之以鼻,但还是放了老鼠。

后来,狮子被猎人网住了,老鼠咬断了网子,救了狮子的命。

3. 蚂蚁和蚱蜢。

蚂蚁为了准备过冬的食物而辛勤劳作,而蚱蜢却整日玩耍。

冬天来临,蚱蜢没有食物吃,饥寒交迫。

他向蚂蚁求助,蚂蚁告诉他努力工作的重要性。

4. 狼和小羊。

狼想吃掉小羊,为了找借口,狼说小羊污染了他的饮水。

小羊辩解说自己在上游喝水,不可能污染下游的水。

狼无法找到借口,只好放过小羊。

5. 狐狸和葡萄。

狐狸看到高高挂着的葡萄,想要吃到它们。

但他跳不到葡萄,只好说葡萄是酸的,自我安慰地离开了。

6. 鹿和狮子。

鹿被狮子追赶,逃到了一个洞里。

洞只有一个出口,鹿站在出口处,等待狮子出现。

狮子一直没有出现,鹿发现原来狮子是自己的倒影,松了一口气。

7. 乌鸦和鹞鹰。

乌鸦看到鹞鹰在空中翱翔,羡慕不已。

于是,乌鸦决定模仿鹞鹰的飞行,结果不慎被风吹得摔在地上,受了伤。

8. 狼和狗。

狼看到一只饱饱的狗,羡慕它有食物吃。

狗告诉狼只要它效忠于人类,就会有食物。

狼不愿意,宁愿自由而饥饿。

9. 老鼠和青蛙。

老鼠问青蛙为什么总是在水里游泳,青蛙回答说它能在水里和陆地上都活动自如。

老鼠嘲笑青蛙,认为只活在一种环境中才是最好的。

10. 狮子和兔子。

狮子觉得自己的威严不够,于是找兔子请教。

兔子告诉狮子要学会威吓别人,狮子照做后,却被动物们嘲笑。

兔子告诉狮子,真正的威严来自内心。

11. 蚂蚁和鸽子。

蚂蚁在河边被困,鸽子看到后,用树枝搭起桥,帮助蚂蚁过河。

伊索寓言15个经典故事全文

伊索寓言15个经典故事全文

伊索寓言15个经典故事全文伊索寓言是世界著名的寓言作家伊索所创作的一系列寓言故事,这些故事通过动物的形象和生活经历,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寓教于乐地传递了许多人生哲理和道德教育。

以下是伊索寓言中的15个经典故事的全文:1. 乌鸦和狐狸乌鸦高高地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块肉,引来了一只狐狸的注意。

狐狸想方设法地夸奖乌鸦,希望乌鸦能够张开嘴巴,结果乌鸦一张嘴,肉掉了下来,狐狸顺势夺走了肉。

2. 狼和小羊狼在河边发现了一只小羊,心生食欲,便借故斥责小羊。

小羊反驳说,自己喝水时并不会影响狼的饮水,但狼却坚持找借口把小羊吃掉。

3. 鹬鸟和蚌壳一只鹬鸟在海滩上捡到了一颗贝壳,它想把贝壳打开,但一直无法做到。

最后,鹬鸟用嘴叼起贝壳,从高空中投掷到地上,贝壳破碎了,但里面的肉早就被其他动物吃光了。

4. 狐狸和葡萄狐狸看到一串葡萄挂在高处的藤蔓上,它想尝尝葡萄的味道。

但它无论如何也够不到葡萄,于是它生气地说:“葡萄肯定是酸的!”然后它转身离去。

5. 蚂蚁和蚱蜢蚂蚁夏天努力工作,为了过冬存储食物。

而蚱蜢则只知道唱歌跳舞,不用劳动。

当冬天来临时,蚱蜢饿得无法自理,来找蚂蚁借吃的,但蚂蚁拒绝了蚱蜢。

6. 塞蒂和狼塞蒂养了一只狼,狼终日以伪装自己的友善来骗取主人的信任,最终攻击了主人。

7. 狼和狮子狼向狮子吹嘘自己的勇猛,狮子问他是否敢去河边和鳄鱼搏斗,狼不敢,狮子笑了。

8. 狐狸和乌鸦狐狸看到乌鸦在树上叼着一块奶酪,用奉承的话说服乌鸦唱歌,乌鸦得意地张开嘴巴唱歌,奶酪从嘴里掉了下来。

9. 狗和影子狗咬着一块肉,途中经过河边,看到水中的倒影,以为是另一只狗,便狠狠地咬了水,结果把肉丢了。

10. 狼和小狗狼看到一只小狗饱餐一顿,便向小狗请教找到食物的方法,小狗说:“只要你愿意,可以来和我一起当人家的宠物。

”狼听后摇了摇头,然后离开了。

11. 狼和小狼狼问小狼,为什么你的父亲都不管你,小狼回答:“因为我不听他的话,他只好让我受罚。

12.伊索寓言

12.伊索寓言
4.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寓意、提提问题。(提醒学生:抓关键词)
(二)深入体悟,教给方法。
过渡:这些语句都表达了几则寓言的寓意,请同学们把这几句话放回文中,用心默读思考:寓意是怎么从故事中得出来的?试着找找故事与寓意的联系。
1.精读第一则《狐狸和葡萄》,理解故事与寓意之间的联系。
(1)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馋得直流口水 想尽各种办法自己先找出来读一读。师生交流。
(3)指名读《蝉和狐狸》,学生概括故事内容,交流读后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预习,解决了字词等基本知识点,让学生故事内容有了初步感知,为下面深入理解寓意打好了基础。】
三、精读感悟,理解寓意
过渡语:看来大家已经基本了解了故事内容,但这还不够,学习寓言,不仅要读懂内容,还要理解寓意。
(一)找准寓意,初步理解
即墨市第三实验小学语文学科备课表
语文学科五年级第12课
课题
《伊索寓言》
课时数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在题号前用,教学难点用 标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这三则寓言的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4.通过故事与寓意之间的比较回读、仔细品味,体味寓言中蕴含的寓意,尝试为《蚂蚁和屎壳郎》编写寓意。
(2)小组合作讨论:狐狸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够葡萄?
(3)“白费劲”说明了什么?你能想象出此时狐狸的神情吗?
(4)自读第二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
(5)同学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是什么滋味?狐狸为什么说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6)从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无能为力”是什么意思吗?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12伊索寓言第二课时

12伊索寓言第二课时

课题:12伊索寓言第二课时上课时间2012年10月25日总第31 课时教学目标:知道这三则寓言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赏析理解“蝉和狐狸”中蝉为何能识破狐狸的骗局,避免上当?教学过程:一、复习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其中一两则故事的主要内容?二、精读课文(一)《狐狸和葡萄》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抓住文中关键词语来体味葡萄的诱人。

2、一只狐狸看到了,谗得直流口水,他是怎样做的?能通过想象说具体吗?(主人公狐狸很喜欢吃葡萄,“谗得直流口水”;“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3、结果怎样?他应该怎样想,怎样做?4、可狐狸是怎样说的呢?为什么这样说(“这些葡萄是酸的,不好吃。

” 虚荣心强、爱面子、生怕别人笑话;自己无能为力,却又不敢承认,表里不一。

)——即狐狸的形象(二)《牧童和狼》1、集体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主人公是牧童,任务是在村边放羊。

闲得无聊,大喊“狼来了”,拿村民们的“惊慌失措”取乐。

)2、到底有没有狼?(哪里有什么狼?)3、牧童“好几次”大叫“狼来了”,是什么行为?(欺骗、撒谎、不诚实、不老实。

)4、引读第二自然段,村民们好几次上当受骗后,会怎么想?怎样说?(村民们以为牧童在撒谎,不愿意再上当。

)5、以后村民们再听到“慌忙大叫”后,会怎样想?怎样做呢?牧童的结果会是什么?6、小组之间讨论:牧童是一个怎样的人?(三)《蝉和狐狸》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圈套”本来指什么?在本则寓言中指什么?(使人上当受骗的、坏的、害人的计谋、计策,阴谋诡计。

把蝉从树上骗下来,吃掉他。

)2、怎样骗的?(细读第二自然段。

并画出突出表现狐狸会骗的词语。

)3、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蝉?从哪里看出来的?他是怎样想?(细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用不同的线画出最能说明上述问题的内容。

拓展思维:想象蝉的思考过程。

)4、对待狐狸这样的*诈小人,我们应该怎样做?三、理解寓意(一)1、齐读第一则寓言的第三自然段。

五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12伊索寓言

五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12伊索寓言

五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12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一部经典,适合三岁的孩子到九十岁老人阅读。

美国诗人华伦说:“世界是寓言,我们便是寓意。

”有兴趣阅读世界上那些精致的寓言,我们确实可以找到许多生活的答案。

著名学者钱钟书在《读伊索寓言》一文中,别出心裁地选取了《伊索寓言》里的九则寓言故事,反弹琵琶,读出新意,令人叫绝。

读完之后,我们未必要赞同作者文章里的看法,却可以从中得到一个启示,那便是——念书的代价在于思考。

姜老师的寓言传授,冲破了传统的传授习惯,创造性地使用“活动单导学”模式,在导学、导思,导行的历程中,追求一种“言意共生”的传授地步。

从姜老师的讲堂上我也得到一个启示,那便是——寓言传授的代价在于创造。

一、立足文本视角,玩味寓言的言语方法。

“能领会词句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是2019版《语文课程标准》中高年段的传授目标。

姜老师在学生充分自主的基础上举行组内学习,再在全班展示学习成果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引领,让学生走进字里行间,玩味寓言言语的智慧,揣摩一词一句一标点的效果。

《伊索寓言》中的寓言故事有很多,《伊索寓言》也不是唯一的一本可以用来做传授例子的寓言故事集。

西席要做的,便是引导学生依附文中的三个例子,在文字涵詠中,明白寓言的文体特点,明白寓言的表达特色,感悟寓言的深刻内涵。

二、立足文体视角,感受寓言的言意特性。

讲故事是学生喜欢的一种语文方法,尤须夸大的是讲寓言故事本身便是这种文体的传授要求,是言语积累到再运用的基本学习历程。

传授中,姜将一般的“讲故事”活动变化为“讲——评——接着讲——接着评——再讲——再评”循环递升的学习活动。

姜老师在传授中牢牢抓住语文学习的“实践性”不松开,充分运用朗读、表演等多种形式,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到场的机会,以便他们能从对课文的解读中获得语用阅历、语感体验。

学生在朗读、表演、练说的历程中,不知不觉中进来了寓言情境,触“言”感“意”,“意”由“境”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萄
葡萄架上,垂下几串成熟的葡萄。

一只狐狸看到了,馋得直流口水。

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但是白费劲。

狐狸感到无望了,只好转身离开。

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牧童和狼
一个牧童在村边放羊。

好几次他大叫:“狼来了!狼来了!”村民们闻声赶来,哪里有什么狼!牧童看到他们惊慌失措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狼真的来了。

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然而,他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忙。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蝉和狐狸
一只蝉在大树上唱歌。

狐狸想吃蝉,便设下了一个圈套。

他故意站在蝉的对面,赞叹道:“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动听的歌喉吗?”
蝉察觉其中有诈,就摘下一片树叶扔下来,狐狸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

蝉对狐狸说:“朋友,要是你以为我会下来,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自从看到你的粪便里掺杂着蝉的翅膀,我对你就怀有戒心了。


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