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应用题专项讲解(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题第三单元

四年级下册数学题第三单元
在四年级下册数学题第三单元中,我们将学习有关加减乘除的知识。
这些是基
础的数学运算,对于建立数学基础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将学习加法。
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一个总和的运算。
在
四年级下册数学题第三单元中,我们将练习各种加法题目,从简单的十以内的加法到两位数的加法。
通过练习加法题目,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和速度。
接着,我们将学习减法。
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的运算。
在四
年级下册数学题第三单元中,我们将练习各种减法题目,包括十以内的减法和两位数的减法。
通过练习减法题目,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减法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
然后,我们将学习乘法。
乘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乘积的运算。
在
四年级下册数学题第三单元中,我们将练习各种乘法题目,从简单的乘法口诀表到两位数的乘法。
通过练习乘法题目,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乘法技能和数学运算能力。
最后,我们将学习除法。
除法是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得到商的运算。
在四年
级下册数学题第三单元中,我们将练习各种除法题目,包括十以内的除法和两位数的除法。
通过练习除法题目,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除法技能和数学推理能力。
总的来说,四年级下册数学题第三单元将帮助我们巩固和提高我们的数学基础
知识,让我们更加熟练地进行数学运算。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学习,我们将能够在数学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加油!。
数学四年级下册典型的30道应用题:定义+数量关系+例题详解

归一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答:需要 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解: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答:5台拖拉机6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解: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答:需要运3次。
归总问题【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总量÷1份数量=份数;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苏教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四年级下册应用题1.一个45人的旅游团要从广州南站乘坐高铁到长沙南站,一等票每张的价格是498元,预算购票费用是25000元,全部买一等票够吗?2.汽车从山脚的仓库向山上的工地运货,上山时的速度是35千米/时,花了6小时到达工地。
按原路返回时,汽车的速度是上山时的2倍。
回到仓库需要多少小时?3.看图回答问题。
(1)小汽车和摩托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2)在实际行驶中,小汽车经过哭咽湖时,观景用了75分,摩托车中途休息了25分。
如果两辆车同时从甲地出发,那么哪辆车先到达乙地?4.根据信息解决问题。
(1)11:30放学,聪聪每分走70米,他几时能走到家?(2)吃完午饭,聪聪从家出发,走到书店,买完书又返回,路上共花了15分,他走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下午体育课上,聪聪以每分135米的速度练习跑步,丁丁以每分128米的速度练习跑步。
两人同时跑了12分,聪聪比丁丁多跑了多少米?5.小青家与小丹家分别在学校的两边(如图)。
小青从家到学校,平均每分走68米,11分到达学校;小丹从家到学校,平均每分走71米,10分到达学校。
(1)小青家和小丹家离学校的距离各是多少米?(2)小青从家走到小丹家大约需要多少分?(估算)6.蒋奶奶以每盒15元的价格批发了120盒奶酪,她先以每盒20元的价格售出了85盒,后来以每盒10元的价格出售剩下的奶酪,最后蒋奶奶把所有的奶酪都售完了。
她赚了还是亏了?赚(亏)了多少钱?7.乐乐一家从北京开小型汽车去青岛游玩,请你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乐乐一家早上8:00从北京驶入高速公路,中午12:00最远可到达哪个城市附近?(2)乐乐一家在15:00时驶入潍坊服务区,休息了半个小时后继续上路,如果要在17:30之前到达目的地,那么平均车速至少要达到多少?8.B市到C市的公路长比A市到B市公路长的4倍少65千米,一辆汽车从A市到B市行了2小时,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从B市到C市要行多少小时?9.用竖式计算,并仔细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1)124×11=(2)354×11=(3)623×11=(4)我发现:10.为响应绿色出行号召,张叔叔骑自行车上班,他的速度是225米/分钟,大约需要15分钟可以达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专项训练·应用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3 《运算定律》(二)(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专项训练·应用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3 《运算定律》(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55888c08a1284ac85043c8.png)
[专项训练·应用题]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运算定律》(二)1.商店卖出8盒钢笔,每盒6支,每支5元,一共卖了多少元钱?2.有9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每层放25本书,一共有多少本书?3.学校运来5箱铅笔,每箱有15盒,每盒里面有4支铅笔。
帮老师算一算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呢?4.图书馆有《科普知识》和《童话故事》各25套。
其中《科普知识》每套8本,《童话故事》每套12本。
这两种书一共有多少本?5.学校买来白色粉笔215盒,彩色粉笔85盒,每盒粉笔有40枝,一共买来多少枝粉笔?6.粮店运来5车大米,每车75袋,每袋20千克,一共运来多少千克大米?8.一打铅笔12支,每10打装一盒,每50盒装一箱,一箱铅笔有多少只?9.小明25枚邮票,小兵的邮票是小明的3倍,小华的邮票是小兵的4倍,小华有多少枚邮票?10.四(1)班同学分成4个小组公园玩,每组8人,每张公园门票是5元,四(1)班一共需要花多少门票钱?11.一个工程队有45人,每人每天修路3米,12天后他们共修路多少米?12.粮店有“珍珠牌”大米40袋,每袋25千克,每千克大米3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13.学校买篮球和排球各8个.篮球每个58元.排球每个45元.买篮球和排球一共用了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14.街心花园有玉兰花和海棠花各3行.玉兰花每行12棵,海棠花每行8棵.玉兰花比海棠花多多少棵?(用两种方法解答)15.看图回答16.某工厂上半年平均每月用煤105吨,下半年平均每月用煤95吨,全年共用煤多少吨?(用两种方法解答.)17.某养殖场养了4种动物,分别为鸡182只,鸭103只,鹅97只和猪138只,请问一共养了多少只?18.在某鞋店放着5个鞋架,每个鞋架有6层,每层可以摆放12双鞋,问这家鞋店可以摆放多少双鞋?19.工厂内李师傅平均每天加工42个零件,林师傅每天40个,许师傅每天20.学校买来45盒彩色粉笔和155盒白粉笔,每盒40枝,一共有多少枝粉笔?21.张华在书店买了4本6元的故事书和4盒5元的磁带,请问他一共花了多少钱?(用乘法分配律计算)22.食堂买了5筐西红柿,每筐24千克,每千克2元,这些西红柿一共多少元?23.开学了,小华和他姐姐去书店买了11本练习册,12本笔记本和8只笔,他们一共买了多少件东西?24.某商场1-4季度分别卖出冰箱279台、73台、321台、267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题型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题型归纳一、选择1.32+29+68+41=32+68+(29+41),这是根据()。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考查目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灵活应用。
答案:C。
解析:加数的位置变换了,同时两两结合在一起凑整计算更简便,所以此题既应用了加法交换律,也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2.下面算式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A.42_(18+12)=42_30B.a_b+a_C=a_(b+C)C.4_a_5=a_(4_5)考查目的:对乘法分配律及乘法意义的理解。
答案:B。
解析:判定是否应用了乘法分配律,首先看题中是不是含有两级运算。
C项只含有二级运算,因此首先排除C;A项没有体现两个加数分别去乘另一个数的乘法分配律的实质,所以也排除掉。
3.125_4_25_8 的正确的解答方法是()。
A.(125_8)+(4_25)B.(125_8)_(4_25)C.(125+25)_(4+8)考查目的: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辨析。
答案:B。
解析:题目只含有二级运算,因此它就只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特点,而A项和C项都含有两级运算,所以是不符合要求的。
4.下面算式中正确的是()。
A.500÷25_4=500÷(25_4)B.5000÷(125_8)=5000÷125÷8C.368-32+68=368-(32+68)D.12_26+74=12_(26+74)考查目的:运用定律辨析,建立模型化思想。
答案:B。
解析:本题判定的依据是乘法分配律、减法性质及除法性质进行选择的。
A和C 选项的问题是类似的,从算式的右边往左推,都应该去掉括号时变号,而算式左端却没有变号;D选项之所以先算(26+74),是因为学生“简便算法”的观念先入为主,看见能凑整的数就不管不顾地一味凑整,都是在为了简算而简算,这是错误的;只有B项符合除法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用这个数除以所有除数的积所得的商。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含答案)

第三单元演练一、填空题。
1.0.3×4表示( )个( )相加。
2.0.29×0.07的积有( )位小数,6.5×8.4的积有( )位小数。
3.0.65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 ),0.052扩大到原来的( )倍是52。
4.根据32×15=480填空。
3.2×15=( ) 3.2×1.5=( )32×0.15=( )32×1.5=( )。
5.把28.5的小数点向( )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6.3.5×(10+0.1)=3.5×( )+3.5×( )7.在里填上“>”“<”或“=”。
2.75×1.02 2.750.98×0.980.981.8 1.8×0.80.26×10.26二、判断题。
(对的画“ ”,错的画“✕”)1.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 )2.8乘一个小数,积一定比8小。
()。
( )3.0.75扩大到原来的10倍等于750缩小到原来的11004.两个小数相乘,所得的积一定比其中一个数大。
( )5.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
( )三、计算。
1.直接写得数。
70×0.001= 2.515×10=1.1×0.4=0.326×100=0.1×0.01=0.87-0.6=2.用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2.1×2.15=4.8×0.25=6.05×0.54=*4.2×1.01=3.用简便方法计算。
0.125×9.3×800.8×0.6+0.324.8×3.6-3.8×3.69.9×13.6四、解决问题。
=1.学校宣传栏上的一块长2.4米、宽1.2米的玻璃碎了,需要更换一块新玻璃。
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专项专题训练(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专项专题训练(经典版)带答案解析一、人教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1.张大伯从家里出发,到河边取水,再到花园去浇花。
他在哪一点取水,路途最近?2.小芳储蓄罐里有78.42元,昨天用11.9元买了一支钢笔,今天妈妈又给她2.75元。
现在储蓄罐里有多少钱?3.一根绳子长26.3米,第一次用去5.26米,第二次用去4.67米。
(1)第一次比第二次多用去多少米?(2)两次一共用去多少米?(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4.在□里填上适当的分数或小数。
5.一个修路队3天修完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3.24千米,第二天修了2.59千米,第三天修了3.76千米,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6.王老师五月份预交手机话费200元。
下面是王老师五月份的手机费用详单,请你算一下还剩多少钱?国内通话费68.70元网络流量费23.80元短信费1.3元7.小强身高1.35米,他站在0.5米高的凳子上时,比爸爸高0.05米。
求爸爸的身高是多少米。
8.100千克花生可以榨出43千克的花生油。
那么,1吨花生可以榨出多少吨花生油?9.服装店购进某种衬衫24件,进货价是90元/件,按照每件115元卖出后,一共可以赚多少元钱?10.在里填小数。
11.爸爸带着小军去超市购物,爸爸带的钱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是小军带的钱数,两人一共带了148.5元钱。
请你算一算,爸爸和小军各带了多少元钱?12.学校要购买48个足球。
甲、乙两家体育用品商店一种足球的原价都是每个33元,这两家商店的优惠方式如下:甲店:每个足球优惠8元。
乙店:买10个足球免费赠送2个,不足10个不赠送。
请你帮忙算一算,到哪家商店买更便宜?便宜多少钱?13.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14.小颖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她量出一个底角是35°,它的顶角是多少度?15.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与一个边长为12cm的正方形周长相等,这个三角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16.笑笑去书店买了四本书,付了100元,找回34.5元,笑笑发现售货员多找她3.5元,这几本书实际售价是多少元?17.一个220人的团队出去郊游需要租车。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应用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应用题专项练习1、五星小学四年级同学第一天上午和下午各植树125棵,第二天共植树180棵,两天共植树多少棵?2、一本书一共有234页,我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3、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178米,第二天修了225米,还剩下422米没修,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4、同学们去军区演出,四年级去113人,五年级去272人,六年级去87人。
三个年级一共去多少人?5、新星印刷厂4月份印制各种图书245万册,其中科技类印了35万册,文学类印了65万册,其余是学生用书。
学生用书印了多少万册?6、一个养鸡厂共有5排鸡舍,每排鸡舍有80个鸡笼,平均每个鸡笼养鸡50只,这个养鸡厂一共养鸡多少只?7、张师傅每小时做零件23个,小王每小时做零件31个,3小时后张师傅比小王少做多少个零件?8、四(1)班有45名学生,两个学期共用810本练习本,平均每名学生每学期用多少本练习本?9、一个游泳池长50米,乐乐每天游9个来回,他每天游的路程有1千米吗?10、李伯伯家养了142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
李伯伯家一共有鸡和鸭多少只?11、某小学四年级学生组织参观科技馆,男生有204人,女生有196人。
如果每40人坐一辆汽车,一共需要多少辆汽车?要求出一共需要多少辆汽车,关键要先求出()。
12、学校要做4800面彩旗,把这个任务交给25个班,每个班有4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要做多少面彩旗?13、爸爸带明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10分钟,缆车每分钟行200m。
滑雪下山用了30分钟,每分钟行70 m。
滑雪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14、某工厂原计划一年生产农具4800部,实际用10个月就完成了任务。
实际平均每月比原计划平均每月多生产多少部农具?15、一张课桌135元,一把椅子65元。
学校买来课桌和椅子共34套,一共花了多少钱?16、小红买了5本相册,每本都是32页,每页可以插6张照片。
小红家大约有1000张照片,5本相册能装下吗?17、四年级有105个同学去看演出,演出的票价是每人12元,如果购买团体票每人只需8元,这样可以少付多少元?18、超市运回苹果和梨各25箱,每箱苹果有32千克,每千克4元;每箱梨有48千克,每千克3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经典练习(一)1、四年级三班34个同学合影。
定价是33元,给4张相片。
另外再加印是每张2.3元。
全班每人要一张,一共需付多少钱?平均每张相片多少钱?2、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要行驶580千米,用了6小时。
途中一部分公路是高速公路,另一部分是普通公路。
已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行120千米,在普通公路上每小时行80千米。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多少千米?3、小华家距学校2300米,每天步行上学,有一天他正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前进着,一抬头看见路边的钟表发现要迟到,他马上改用每分钟150米的速度跑步前进,途中共用20分钟,准时到达了学校。
小明是在离学校多远的地方开始跑步的?4、84千克黄豆可榨12千克油,照这样计算,如果要榨120千克油需要黄豆多少千克?5、一根绳子分成三段,第一、二段长38.7米,第二、三段长41.6米,第一、三段长39.7米.求三段绳子各长多少米?6、三筐苹果共重110.5千克,如果从第一筐取出18.6千克,从第二筐取出23.5千克,从第三筐取出20.4千克,则三筐所剩的苹果重量相同,原来三筐苹果各有多少千克?7、小明和小华都是早上7:30从家里出发去上学,小明每分钟走120米,小华每分钟走80米,小明到达学校5分钟后发现忘了钢笔,就回家拿钢笔,7:55分和小华在路上相遇。
从学校到家多远?8、一个学生的家离学校有3千米。
他每天早晨骑车上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行进,恰好准时到校。
一天早晨,由于逆风,开始的1千米,他只能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骑行。
剩下的路程他应以什么速度骑行,才能准时到校?四年级数学应用题经典练习(二)1、一场音乐会的票价有40元、60元两种。
60元的有100个座位,40元的有250个座位。
票房收入是15000元,观众可能有多少人?(已知两种票售出的都是整十数。
)2、一次,小明从山里运来了一筐山梨,他把小刚和小强找来,对他们说:“我把这筐梨先分给你们一些,剩下的便是我的。
”于是,他把山梨的一半给了小刚,然后又给小刚加了1个。
接着,他又把剩下的给了小强一半,也同样给小强加了1个,最后剩下5个山梨,他自己留下了。
一共有多少个山梨?3、甲、乙、丙三艘船共运货9400箱,甲船比乙船多运300箱,丙船比乙船少运200箱。
求三艘船各运多少箱货?4、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多20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人,求第一小组的人数。
5、一笔奖金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二等奖金的2倍,每个二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三等奖奖金的2倍。
如果评一、二、三等奖各两人,那么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308元;如果评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那么一等奖的奖金是多少元?6、把1296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数,如果甲数加上2,乙数减去2,丙数乘以2,丁数除以2,则四个数相等。
求这四个数各是多少?7、某县举行长跑比赛,运动员跑到离起点3千米处要返回到起点。
领先的运动员每分钟跑310米,最后的运动员每分钟跑290米。
起跑后多少分钟这两个运动员相遇?相遇时离返回点有多少米?四年级数学应用题经典练习(三)1、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星期要白白流掉84千克水。
照这样计算,一个月要流掉多少千克水?(一个月按30天计算。
)2、学校开展花香校园活动,四年级3个班,每班准备植树23棵,三年级5个班,每班准备植树12棵,两个年级共植树多少棵?3、两块长方形蔬菜地,长都是48米,其中白菜地宽25米,黄瓜地宽12米。
白菜地的面积比黄瓜地面积多多少平方米?4、动物园的一只大象2天吃450千克食物,一只熊猫4天吃72千克食物。
一只大象每日的食量比一只熊猫多多少千克?5、停车场停有大货车45辆,客车的数量是货车的2倍,小汽车比大货车和客车的总和还多20辆,停车场有小汽车多少辆?6、五星电器夫子庙分店的一些小家电商品单价如下表。
类别电饭煲微波炉抽油烟机单价(元) 120 680 570开业当天卖出电饭煲23个、微波炉46个和抽油烟机1个。
(1)电饭煲和抽油烟机当天营业额一共是多少元?(2)微波炉当天营业额比电饭煲多多少元?1、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
甲车每小时行7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6千米,8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2、某超市上午运进大白菜130千克,下午运进的比上午的2倍还多50千克。
超市上午比下午少运进大白菜多少千克?3、张师傅每小时做18个零件,王师傅每小时做20个零件,两人同时工作,6小时后完成,这批零件有多少个?4、一本故事书,丁丁前3天平均每天看23页,后6天平均每天看28页,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5、小明家装修房屋,用面积9平方分米的方砖480块正好铺满书房的地面,如果改用边长4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1、四年级三班34个同学合影。
定价是33元,给4张相片。
另外再加印是每张2.3元。
全班每人要一张,一共需付多少钱?平均每张相片多少钱?2、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要行驶580千米,用了6小时。
途中一部分公路是高速公路,另一部分是普通公路。
已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行120千米,在普通公路上每小时行80千米。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多少千米?3、小华家距学校2300米,每天步行上学,有一天他正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前进着,一抬头看见路边的钟表发现要迟到,他马上改用每分钟150米的速度跑步前进,途中共用20分钟,准时到达了学校。
小明是在离学校多远的地方开始跑步的?4、84千克黄豆可榨12千克油,照这样计算,如果要榨120千克油需要黄豆多少千克?5、一根绳子分成三段,第一、二段长38.7米,第二、三段长41.6米,第一、三段长39.7米.求三段绳子各长多少米?6、三筐苹果共重110.5千克,如果从第一筐取出18.6千克,从第二筐取出23.5千克,从第三筐取出20.4千克,则三筐所剩的苹果重量相同,原来三筐苹果各有多少千克?7.小明和小华都是早上7:30从家里出发去上学,小明每分钟走120米,小华每分钟走80米,小明到达学校5分钟后发现忘了钢笔,就回家拿钢笔,7:55分和小华在路上相遇。
从学校到家多远?8、一个学生的家离学校有3千米。
他每天早晨骑车上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行进,恰好准时到校。
一天早晨,由于逆风,开始的1千米,他只能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骑行。
剩下的路程他应以什么速度骑行,才能准时到校?9、一场音乐会的票价有40元、60元两种。
60元的有100个座位,40元的有250个座位。
票房收入是15000元,观众可能有多少人?(已知两种票售出的都是整十数。
)10、一次,小明从山里运来了一筐山梨,他把小刚和小强找来,对他们说:“我把这筐梨先分给你们一些,剩下的便是我的。
”于是,他把山梨的一半给了小刚,然后又给小刚加了1个。
接着,他又把剩下的给了小强一半,也同样给小强加了1个,最后剩下5个山梨,他自己留下了。
一共有多少个山梨?四年级数学应用题经典练习(六)1、甲、乙、丙三艘船共运货9400箱,甲船比乙船多运300箱,丙船比乙船少运200箱。
求三艘船各运多少箱货?2、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多20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人,求第一小组的人数。
3、一笔奖金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二等奖金的2倍,每个二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三等奖奖金的2倍。
如果评一、二、三等奖各两人,那么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308元;如果评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那么一等奖的奖金是多少元?4、把1296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数,如果甲数加上2,乙数减去2,丙数乘以2,丁数除以2,则四个数相等。
求这四个数各是多少?5、某县举行长跑比赛,运动员跑到离起点3千米处要返回到起点。
领先的运动员每分钟跑310米,最后的运动员每分钟跑290米。
起跑后多少分钟这两个运动员相遇?相遇时离返回点有多少米?【答案详解一】1、定价款+加印款=共付款共付款÷学生数=每张照片款33+2.3×(34-4)= 共付款=102(元)每张照片款=102÷34=3(元)2、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120×[(580-80×6)÷(120-80)]=300(千米)本题也可以通过设x来求解3、跑步的速度×跑步的时间=跑步的路程150×[(2300-80×20)÷(150-80)]=1500(千米)本题也可以通过设x来求解4、每榨1千克豆油所需豆子×豆油的千克数=所需黄豆数(84÷12)×120=所需黄豆数=840(千克)5、绳子的总长- 第一、二段= 第三段绳子的长(38.7+41.6+39.7)÷2-38.7=第三段绳子的长同理可求其它两段的长。
6、相同后的重量+18.6千克=第一筐的重量(110.5-18.6-23.5-20.4)÷3+18.6=第一筐的重量同理可求其它两筐的重量7、小明和小华走的路程和÷2=从学校到家的路程[80×(7:55-7:30)+120×(7:55-7:30-00:05)]= 从学校到家的路程8、剩余的路程÷剩余的时间=剩余路程的骑行速度(3-1)÷[(3÷15)-(1÷10)]= 剩余路程的骑行速度【答案详解二】1、1.可先假设60元的100个座位全卖完则40元的要卖(15000-100×60)元。
即9000元。
9000÷40=225 商不是整10。
2.60元的100个座位卖出90个,则40元的要卖(15000-90×60)元。
即9600元。
9600÷40=240商是整10所以:60元的卖出90张,40元的卖出240张。
2、小明梨的个数+小强梨的个数+小刚梨的个数=梨的总数5+(5+2)+(5+5+2+2)=梨的总数3、乙船的运货量+300=甲船的运货量乙船的运货量-200=丙船的运货量(9400-300+200)÷3 +300=甲船的运货量乙船的运货量-200=丙船的运货量4、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的一半- 1人=第一小组的人数(180+20)÷2-1=第一小组的人数5、把奖金总数重新分配:(按三等奖分配)一个一等奖=4个三等奖;一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奖金总数÷三等奖的个数=三等奖的奖金三等奖的奖金×2×2=一等奖的奖金[(308÷2÷2)×(2×2×2+2×2+2)]÷(1×2×2+2×2+3)= 三等奖的奖金三等奖的奖金×2×2=一等奖的奖金6、甲数=2个丙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