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事件及团体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主要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及历史意义。

中国近现代主要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及历史意义。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

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

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落后。

所以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

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借机侵略中国,但其实质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销售鸦片.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冲击着中国封建经济。

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

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

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更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

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事件过程简述

中国近代史事件过程简述

中国近代史事件过程简述摘要:一、鸦片战争二、太平天国运动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四、洋务运动五、中日甲午战争六、戊戌变法七、辛亥革命八、民国初年九、五四运动十、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十一、国共内战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二、改革开放至今正文:一、鸦片战争(1839-1842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清政府在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二、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是规模庞大的农民起义,其领导人为洪秀全。

虽然曾占领南京,但最终被清政府镇压。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

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四、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80年代)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发起的自救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以强国,但最终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命运。

五、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甲午战争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一场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加剧了中国民族危机。

六、戊戌变法(1898年)戊戌变法是光绪皇帝和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发起的改革运动,但最终因保守势力阻挠而失败。

七、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领导同盟会推翻满清政权,成立民主共和国,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八、民国初年(1912-1927年)民国初年,北洋政府时期,国家政治动荡,分裂,民众疾苦。

此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

九、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基础。

十、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1924-1945年)国共两党合作抗敌,展开全民族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

十一、国共内战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6-1949年)经过三年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战胜国民党政府,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的标志1、(P7)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1842年鸦片战争签定《南京条约》;(P67)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2、(P7)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1840年鸦片战争;(P81)中国现代史开端的标志: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

3、(P8)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1840年鸦片战争;(P11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1919年五四运动。

4、(P19)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标志:1851年金田起义;(P22)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的标志:1856取得东征西征胜利,打垮江南江北大营;(P24)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守的标志:1856天京变乱;(P26)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1864天京陷落。

5、(P32)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1961年总理衙门的建立。

6、(P36)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7、(P59)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1898年《定国是诏》的颁布;(P60)戊戌变法失败的标志:1989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8、(P73)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9、(P78)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1911年的武昌起义;(P84)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北洋政府的建立)。

10、(P105)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11(P109)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1919年五四运动。

12、(P114)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

13、(P11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192 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P13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1927年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P27)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全)

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全)
3月8日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月11日开始施行,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
3月10日
袁世凯就职中华
袁世凯在北京宣誓,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
1913
7月-8月
二次革命(讨袁之役)
孙中山力主武装讨袁,结果失败。
10月6日
袁世凯为第一任正式大总统
袁世凯以“叛乱”罪名下令解散国民党
三元里抗英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民众大规模自发保卫家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抗外来侵略的战斗。
1842
不详
魏源写成50卷的《海国图志》
一部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8月29日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
1851
1月11日
金田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洪秀全领导的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武装起义
1853
3月19日
洪秀全定都天京(今南京)
(建立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3月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原则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它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只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
3岁即位,由光绪皇后隆裕和载沣摄政
1911
6月
保路运动
主要地点在四川,由于清廷宣布“铁路国有”的政策,遭到广大城乡劳动人民的反对。
10月10日
武昌起义爆发
辛亥革命开始
1912
1月1日
中华民国成立
孙中山宣誓就职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五色旗为国旗

列举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实

列举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实

列举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实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实一、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抗争史实展现了中国人民对外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不满。

这场起义由洪秀全领导,发起于1851年,历时14年。

太平天国军队通过激烈的战斗,在南方地区建立了一个巨大的天国政权。

这场起义失败后,中央政府实施了针对天国军队的镇压行动。

二、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是一支反对外国帝国主义侵略的团体,成员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地主等。

义和团运动爆发于19世纪末,他们表示强烈的反对洋人的情绪,最终对外国侵略势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击行动。

这场抗争让西方列强感受到了来自中国人民的强烈抵抗。

三、辛亥革命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旧制度的彻底颠覆。

这场抗争推翻了清朝的封建专制,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

辛亥革命以武昌起义为爆发点,继而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辛亥革命成功建立了中华民国,揭开了中国百年振兴的序幕。

四、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高潮,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在这场抗争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在这场抗争中,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强盛提出了强烈的诉求。

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文化运动,更是一场民族觉醒的运动,它激励了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而进行不懈的努力。

总结回顾:以上列举的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实,展现了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外来侵略和封建统治的不满。

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再到五四运动,每一场抗争都是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进行的英勇抗争。

这些历史事件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毅力,更激励我们为实现国家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个人认为,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实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闪耀的一页。

这些抗争不仅是中国人民为了自己的权益而进行的斗争,更是对国家命运负责的表现。

通过了解和记载这些抗争史实,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和不屈意志。

希望我们能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

1840-1949历史重大事件列表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

6月在虎门海滩销烟。

英国政府决定发动侵略中国战争。

所以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从广州转攻厦门,攻陷定海,北犯天津。

1841年1月,琦善同英国签订《穿鼻草约》,道光帝不满,派奕山到广州主持军事,对英作战。

关天培在虎门炮台抗击英军,壮烈牺牲。

5月,英军进逼广州,弈山投降。

三元里人民进行抗英斗争。

9月,定海再次陷落,三总兵抗敌牺牲。

1842年6月,陈化成坚守吴淞口以身报国。

镇江守军与敌人血战到底。

8月,英舰到达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1843年英国强迫清攻府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洪秀全和冯云山到广西山区传教,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先后参加拜上帝教,成为领导骨干。

1848年洪秀全写成《原道觉世训》《太平天日》等文章,表现了要建立帝王事业的志愿。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9月,在永安州城建制封王。

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4月,发动北伐与西征。

9月,周立春领导青浦人民赵义,刘丽川领导上海小刀会起义。

北方捻党起义。

1855年捻党在雉河集会盟,推张乐行为盟主,开始有统一的指挥和领导。

捻军成为太平天国在北方的友军。

1856年秋,“天京事变”发生。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沙俄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爱珲条约》。

英法联军占领天津。

俄、英、法、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1859年6月,英法公使到北京交换条约文本,蓄意挑衅,炮轰大沽口。

中国守军开炮还击,击沉击毁敌舰十多只,英海军司令受重伤。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北京。

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签订。

1861年11月,那拉氏发动政变(史称“辛酉政变”或“北京政变”)。

中国近代史重大历史事件与重要人物

中国近代史重大历史事件与重要人物

中国近代史重大历史事件1、鸦片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标志:①1840年6月,英军舰队驶进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标志着鸦片战争的开始。

②1842年8月,英军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膝求和,标志着鸦片战争结束。

2、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引起了中国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国人民革命任务的变化。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开始担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3、《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4、第二次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这是因为:中国在政治上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入到内地。

5、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六个标志:①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

②1851年的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了政权。

③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④西征和东征的胜利,标志着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

⑤天京变乱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军事上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⑥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6、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标志着标榜“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

7、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大大程度加深了。

因为《马关条约》的内容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侵略中国的新阶段和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的形成。

因为该政策在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内既得利益的前提下,要求“机会均等”、“利益均沾”,它得到了西方列强不同程度地赞同,使得列强在中国空前激烈的争夺,暂时取得了表面上的一致。

中国近代大事年表

中国近代大事年表
兴中会、华兴会在东京召开同盟大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
1946年6月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开始
1948年9月
发动辽沈战役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成立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1948年11月初
发动淮海战役
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1948年11月底
发动平津战役
1815年9月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在大陆统治覆灭
1919年―月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义和团在山东爆发
1945年4月~6月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1900年6月
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
1945年8月15日
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并且日本无条件投降
1901年―月
清政府被迫同11国签订《辛丑条约》
1945年10月10月
国民党政府被迫同中国共产党代表签订双十一协定
1905年8月
秋收起义爆发
1884年―月
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1928年4月
井冈山成功会师并在5月4日将两军叫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894年9月
日本向我国发动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1934年10月
红军长征开始
1894年―月
孙中山在夏威夷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叫兴中会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在贵州遵义召开
1895年初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936年10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4年7~8月,第4、第5师各一部出兵河南,恢复豫皖苏边和豫南桐柏山抗日根据地,开辟嵖岈山豫中抗日根据地。这一年,新四军各部队抓住有利战机,接连向日伪军发动攻势,进行了车桥、高沟、杨口和西进等战役战斗,歼日伪军5万余人,解放国。1945年春,新四军继续开展攻势作战。1~8月上旬,各部队先后攻克阜宁、睢宁等县城及重要据点100余处,歼日伪军3万余名,为大反攻创造了条件。
新四军,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华中抗战的人民军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于10月将在湘、赣、闽、粤、浙、鄂、豫、皖8省的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和红军第二十八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周子昆分任正、副参谋长,袁国平、邓子恢分任政治部正、副主任,同时成立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四军分会,项英为书记,陈毅为副书记。辖4个支队,共1.03万余人。改编后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1945年8月10日,中国解放区抗日军总司令朱德命令各抗日根据地武装部队积极进攻,迫使日伪军投降。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对日伪军展开猛烈反攻,基本肃清长江以北、津浦铁路以东、陇海铁路以南的日伪军,使山东、华中两大战略区连接起来。8月26日,中共中央任命陈毅为新四军军长,饶漱石为政治委员。10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新四军军部兼山东军区机关,统一指挥新四军和山东八路军,后于1947年1月改为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
1941年1月,国民党在第二次抗共高潮中,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件,叶挺被扣,项英遇害。蒋介石下令取消新四军番号。20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粟裕任副军长(后),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部队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全军共9万余人。同年5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与中共中央东南局合并组成中共中央华中局,刘少奇任书记,同时组成中共中央军委华中分会,并成立苏中、淮南、盐阜、淮海、淮北等军区。至年底,地方武装和民兵发展到60余万。1943~1944年春,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军民粉碎日伪军多次“扫荡”、“清乡”,度过了困难时期。1944年1月,浙东抗日部队改编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在八年抗战中,新四军歼日伪军31.7万余人。到大反攻前,新四军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共31万余人,建立了地跨苏、浙、皖、豫、鄂5省的华中抗日根据地,包括陇海铁路以南、大海以西、汉水以东、天目山以北的苏南、苏中、苏北、淮南、淮北、鄂豫皖、皖江和浙东等8个地区,有县城40余座,面积达25.3万余平方千米,人口3420余万,有民兵、人民自卫武装96万余人,为坚持和发展华东人民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