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课程设计(康华光版)

合集下载

模电电子教案,康华光5版

模电电子教案,康华光5版
为了提高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可以采取减小开环增益、增加 负反馈或改变电路拓扑结构等 措施。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选择和使用
集成运算放大器是模拟电子 技术中的重要器件,具有高 精度、低噪声、低失真等特
点。
1
选择合适的集成运算放大器 需要考虑其参数指标,如开 环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
抗、带宽增益乘积等。
使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时需要 注意避免出现饱和失真和截 止失真等现象,同时要合理 配置负反馈电路。
直流稳压电源实验
要点一
总结词
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熟悉直流稳压电源 的输出特性和调节方法。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和搭建直流稳压电源,了 解其基本原理和组成。学生将通过测量直流稳压电源的输 出电压和电流,验证其输出特性和稳定性。同时,学生还 将学习如何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以满足 不同的应用需求。此外,学生还将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一 些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集成运算放大器在信号处理 、控制系统等领域有广泛应 用。
反馈电路的调整和优化
反馈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 改善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配置正反馈和负 反馈,可以改善电路的线 性度、减少失真和噪声、 提高稳定性等。
ABCD
反馈电路的调整和优化涉 及到反馈类型的选择、反 馈系数的计算和调整等方 面。
反馈电路的应用范围很广, 如放大器、振荡器、滤波 器等。
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和调频方法
01
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是模拟电子技术中的重要指标,涉及到信号的质 量和通信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
02
影响振荡器频率稳定性的因素包括电路元件的参数、电源电压和环境 温度等。

模拟电子技术 康华光

模拟电子技术 康华光
模拟电子术
多媒体课件
南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章国安
CH1 绪论
新年祝福短信
愿您的快乐被三极管放大,生活的磕 磕碰碰被二极管整流,一切幸福被爱的芯 片集成,被生活的电容储存,让我触发一 个更高的欢乐电平,祝您新年吉祥、如意、 快乐!
CH1 绪论
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绪论 运算放大器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模拟集成电路 反馈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 信号处理与信号产生电路 直流稳压电源
其中
vo vi
io Ai ii
vo Ar ii
io Ag vi
Av、Ai 常用分贝(dB)表示。
电压增益 20lg Av 电流增益 20lg Ai
功率增益 10lg AP
(dB) (dB)
(dB)
1.5 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4. 频率响应
A. 频率响应及带宽
CH1 绪论
在输入正弦信号情况下,输出随输入信号频率连续变化 的稳态响应,称为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其中
VS 2VS 1 1 (sin0 t sin30 t sin50 t ) 2 π 3 5
2π 0 T
VS ——直流分量 2
2VS ——基波分量 π
2VS 1 ——三次谐波分量 π 3
1.2 信号的频谱
2. 信号的频谱
CH1 绪论
频谱:将一个信号分解为正弦信号的集合,得到其正弦信 号幅值和相位随角频率变化的分布,称为该信号的频谱。 B. 方波信号
则电流增益为
io Ro Ai Ais ii Ro RL Rs i i is Rs Ri
由此可见

模电“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ch1-prefa

模电“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ch1-prefa
时序逻辑电路
除了具有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外 ,还具有记忆功能,其输出不仅 取决于当前输入,还与过去的输 入状态有关。
06
电子技术实验与实践
实验设备与安全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实验设备
在电子技术实验中,常用的实 验设备包括电源、信号发生器
、示波器、万用表等。
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应遵循安全操作 规程,确保实验设备和人身安
实现逻辑与运算,当所有 输入都为高电平时,输出 为高电平。
或门
实现逻辑或运算,当至少 一个输入为高电平时,输 出为高电平。
非门
实现逻辑非运算,将输入 的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低 电平变为高电平。
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
由基本逻辑门电路组成,其输出 仅取决于当前输入,与过去的输 入状态无关。
全。
实验前准备
实验前应充分了解实验设备的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准备好
所需的实验器材和工具。
实验后清理
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设备和 器材整理归位,清理实验场地

基本实验技能与操作
测量技能
掌握基本的测量技能,如电压 、电流、电阻、电容、电感等
的测量方法。
电路搭建
能够根据实验要求搭建简单的 电路,并能够正确连接电路元 件。
疗器械等。
电子系统的基本组成
信号源
产生需要处理的信号。
信号处理电路
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调制解调等处理。
执行机构
根据处理后的信号控制设备的运行。
03
电路分析基础
电路的基本概念
总结词
电路的基本概念是理解电路分析的基础,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电容、电感等 。

《模拟电子线路》康华光版 第01章 绪论

《模拟电子线路》康华光版 第01章 绪论
退出
绪论
压力1 传感器 压力 放大 驱动 电路 执行 机构 执行 机构 压力2 传感器 压力
叠加 组合
温度1 传感器 温度
温度2 传感器 温度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信 号处理
模拟电子技术
. . . . . . . . . .
退出
. . .
. . .
. . .
滤波
模 数 转 换 电 路
计 算 机 数 据 处 理
退出
• •
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2.输出电阻R0 2.输出电阻 输出电阻R
输出电阻的大小决定了放 大电路带负载能力的大小。

R0 =
VT

IT
VS = 0

输出为电压信号的放大电路,R0 越小,负载电阻RL变化对 V0 的 • • 影响越小。 • RL V02 V 0 = AV 0 V i P0 = RL RL + R0 输出为电流信号的放大电路,R0 越大,负载电阻RL变化对 I 0 的 • • • 2 R0 影响越小。 I = A I P =I R
退出
四、本课程的特点及对大家的几点希望: 本课程的特点及对大家的几点希望:
前后章节间内容联系紧密,希望大家开好头; 前后章节间内容联系紧密,希望大家开好头; 概念多,要求大家及时理解并作好笔记; 概念多,要求大家及时理解并作好笔记; 实践性强,有专门的实验课与之配套, 实践性强,有专门的实验课与之配套,作业较 希望大家按时交,并请独立完成。 多,希望大家按时交,并请独立完成。
• • • • • • • • •



电压增益 电流增益 互阻增益 互导增益
退出
放大电路模型
电压放大

模电 康华光 第六版

模电 康华光 第六版


vs

vn -
Rsi
vp +
100k ip
信号

RL 1k
vo

负载
有电压跟随器时 根据虚短和虚断 ip≈0,vp=vs vo=vn≈ vp= vs
2.3.2 反相放大电路
1. 基本电路
i2= i1 R2
vi
R1
ii=0 vn+ -
ii
vp

i1 R1
N i2
R2 O
虚短


vn≈vp=0
vo
vi -
2.3.1 同相放大电路
1. 基本电路
vp +


v-id -
vi -
R2
vn
R1
vo

vi
vp
ip →

vid=0

→in
+ -

Avo(vp-vn)

vo

iR R2
vn= vi R1
iR
vn R1
vi R1
(a)电路图
(b)小信号电路模型
2.3.1 同相放大电路
2. 几项技术指标的近似计算
N
i1
i4
vo
2.4.1 求差电路
一种高输入电阻的差分电路 如何提高输入电阻?
vi2

A2
vi2
R2 P
R3

i2 vp
i3 +
vo
A3
vn
-
vi1

R1
R4
A1
vi1

N
i1
i4
2.4.2 仪用放大器

模电 第一章(第五版)——康华光

模电 第一章(第五版)——康华光

& Vi 定义: 定义: Ri = & Ii
意义:本级对前级(或对信号源)的影响。 意义:本级对前级(或对信号源)的影响。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直接 影响信号的衰减程度。 影响信号的衰减程度。
第一章 绪论
U D
2.输出电阻(方法:测试信号取代负载接入,并令Vi=0,测试信 .输出电阻(方法:测试信号取代负载接入,并令 号电压与测试电流之比, 号电压与测试电流之比,图1.5.3) )
或写为
& AV = AV (ω )∠ϕ (ω )
& Vo ( jω ) 其中AV (ω ) = & Vi ( jω )
称为幅频响应 ∠ϕ (ω ) = ϕ o (ω ) − ϕ i (ω ) 称为相频响应
第一章 绪论 例1.如果Rif, AVO无穷大,RO=0, . 用互阻放大电路等效模型等效该电路, & IS 求出Ri和ARO 解:解题思路:给出互阻放大电 解题思路: 路模型(如下图),并将题给电
& V 定义: 定义: Ro = & I
意义:本级输出带负载的能力。 意义:本级输出带负载的能力。 注意: 交流电阻。 注意:输入输出电阻通常指的是交流 交流
第一章 绪论 3.增益A .增益 意义:反映放大电路在输入信号控制下, 意义:反映放大电路在输入信号控制下,将供电电源
能量转换成信号能量的能力。 能量转换成信号能量的能力。 对于无量纲的AV和AI,常用分贝表示,如 电压增益: GV=20lgAV (dB) 电流增益: GI=20lgAI (dB) 功率增益:GP=10lgAP (dB) 例:AV=10——即20dB AV=100——即40dB AV=1000——即60dB 说明:1.AV、AI为负值,表示Vi、Vo反相;-20dB表示衰减到1/10,即|A|=0.1

最新模电电子教案,康华光5版

最新模电电子教案,康华光5版

1.2.1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 ⒉PN结外加反向电压
• 若电源的正极接N区、负极接P区,这时PN结处于反 向偏置。由于外电场的方向与内电场一致,空间电 荷区变宽,形成反向电流。因少数载流子浓度很低、 且在一定温度下浓度不变,所以反向电流不仅很小, 其大小也保持不变,故称为反向饱和电流。此时PN 结处于反向截止状态,PN结呈现的电阻很大,称为 反向电阻。
• 2、 齐纳击穿
• 高浓度掺杂时,空间电荷区宽度很小,即使不大的反向电 压也可以产生很强的电场,将价电子直接从共价键中拉出 来,产生自由电子—空穴对参加导电,引起电流急剧增加。
• 不论是那种情况的反向电击穿,只要PN结不因电流过大产 生过热而烧毁,反向电击穿与反向截止两种状态都是可逆 的。
1.2.3 PN结的电容效应
1.2 PN结
• 如果在一块晶体的两边分别形成P型半导体和N 型半导体,因交界面两侧载流子浓度差别很大, 故多数载流子将向对方区域扩散,形成多数载流 子的扩散运动。这样,在交界面的P型半导体和 N型半导体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个带负电的离子层 和一个带正电的离子层,从而在交界面上形成一 个空间电荷区。由此产生的电场称为内电场。
1.2.1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 综上所述,PN结加正向电压,处于导通状态;PN结加反向 电压,处于截止状态,即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 PN结的两端电压uD和流过PN结的电流iD之间的关系称为PN 结伏安特性。现以硅二极管PN结伏安特性曲线为例,说明 PN结伏安特性表达式。图1.2.3为硅二极管PN结伏安特性曲 线,理论分析,PN结伏安特性的表达式为
模电电子教案,康华光5版
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1. 本课程是一门模拟电路方面的入门技术基础 课,是研究各种半导体器件和电子电路的一 门应用性很强学科。

模电康华光第五版1学习教案

模电康华光第五版1学习教案

vP或v+:同相输入端,信号从此端输入(vN=0) ,输出信号 和输入信号同相。
vO:输出端。
vN
vN
vO
vO
vP
vP
图运算放大器的代表符号
(a)国家标准规定的符号 (b)国内外常用符号
▷表示信号从左(输入端)向右(输出(shūchū)端)传输的方
向。
第第6六页页,/共共550页0。页
2.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diànlù)模型
(-60μV,-12V)
第1第2十二页页,/共共505页0。 页
2.2 理想(lǐxiǎng)运算放大器
1. vo的饱和(bǎohé)极限值等于运 放的电源电压V+和V-
2. 运放的开环电压(diànyā) 增益很高
若(vP-vN)>0 则 vO= +Vom=V+
若(vP-vN)<0 3. 若V则-<vvOO=<–VV+om=V-
第第2二0十页页,/共共550页0。页
2.3 基本(jīběn)线性运放电 路
同相放大(fàngdà)电路
反相放大(fàngdà)电路
第第2二1十页一页/,共共550页0。页
同相放大(fàngdà)电路
1. 基本(jīběn)电路
(a)电路图
(b)小信号电路模型 (móxíng)
图同相放大电路
第第2二2十页二页/,共共550页0。页
同相放大(fàngdà)电路
2. 负反馈的基本概念
▪ 反馈(fǎnkuì):将放大电路输 出量,通过某种方式送回到输入 回路的过程。
▪ 瞬时(shùn shí)电位变化极性——某时刻电位 的电斜路率有 vo = Avo (vp-vn) 引入反馈后 vn 0,vp(vi)不变 → (vp-vn)↓ → vo↓ 使输出减小了,增益Av=vo/vi下降了,这时的反馈称为负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函数发生器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2011年6月
函数发生器实验报告
一、函数发生器的总方案及原理框图
1、电路设计原理框图
2、电路设计方案设计
函数发生器一般是指能自动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及锯齿波、阶梯波等电压波形的电路或仪器。

根据用途不同,有产生三种或多种波形的函数发生器,使用的器件可以是分立器件,也可以采用集成电路。

为了进一步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及实验调试技术,本课题采用由放大器与晶体管差分放大器共同组成的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方案有多种,如首先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也可以首先产生三角波——方波,再将三角波变成正弦波或将方波变成正弦波等等。

本课题采用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将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的电路设计方法。

本课题中函数发生器电路组成框图如下所示:
由比较器和积分器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到正弦波的变换电路主要有差分放大器来完成。

差分放大器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

特别是作为直流放大器时,可以有效地抑制零点飘移,因此可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

波形变换的原理是利用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曲线的非线性。

二、设计的目的及任务
1、课程设计的目的
(1)、掌握电子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
(2)、掌握模拟IC器件的应用
(3)、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能力
(4)、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
(5)、熟悉常用仪表,了解电路测试的基本发放
2、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设计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信号发生器
3、课程设计的技术指标
(1)、设计、组装、调试函数发生器;
(2)、输出波形:正弦波、方波、三角波;
(3)、频率范围:在10-10000Hz范围内可调;
(4)、输出电压:方波U p-p≦24v,三角波U p-p=8v,正弦波U p-p﹥1v。

三、各部分电路设计
1、方波发生电路及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此电路由反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和RC电路组成。

RC回路既作为延时环节,又作为反
馈网络,通过RC充、放电实现输出状态的自动转换。

设某一时刻输出电压Uo=+Uz,则同相输入端电位n随时间t的增长而逐渐增高,当t趋于无穷时,Un从+Ut跃变为-Un。

随后,Uo又通过R3对
电容C反向充电,如图中虚线箭头所示。

Un随时间逐渐增长而减低,当t趋于无穷大时,Un趋于-Uz;但是,一旦Un=-Ut在减小,Uo就从-Uz跃变为+Uz,Up从-Ut跃变为+Ut,电容又开始正相充电。

上述过程周而复始,电路产生了自激振荡。

2、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1)基本电路
2)工作原理
若a点断开,运算放大器A1与R1、R2、R3、R4组成电压比较器,C1
为加速电容,可加速才、比较器的翻转。

运放的反相端接基准电压,即U-=0,同相输入端接输入电压Uia,R1称为平衡电阻。

比较器的输出Uo1的高电平等于正电源电压+Vcc,低电平等于负电源电压-Vee(|+Vcc|=|-Vee|),当比较器的U +=U-=0时,比较器翻转,输出Uo1从高电平跳到低电平-Vee,或者从低电平Vee跳到高电平Vcc。

设Uo1=+Vcc,则
将上式整理,得比较器翻转的下门限单位Uia-为
若Uo1=-Vee,则比较器翻转的上门限电位Uia+为
比较器的门限宽度
由以上公式可得比较器的电压传输特性,如图3—71所示。

a点断开后,运放A2与R5、RP2、C2及R5组成反相积分器,其输入信号为方波Uo1,则积分器的输出Uo2为Uo2=
Uo1=+Vcc时,
Uo1=+VEE时,
可见积分器的输入为方波时,输出是一个上升速度与下降速度相等的三角波,其波形关系下图所示。

A点闭合,既比较器与积分器首尾相连,形成闭环电路,则自动产生方波—三角波。

三角波的幅度为
方波—三角波的频率f为
由以上两式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电位器R6在调整方波—三角波的输出频率时,不会影响输出波形
的幅度。

若要求输出频率的范围较宽,可用C2改变频率的范围,
PR2实现频率微调。

2、方波的输出幅度应等于电源电压+Vcc。

三角波的输出幅度应不超
过电源电压+Vcc.
电位器R3可实现幅度微调,但会应先方波—三角波的频率。

3)电路仿真
10HZ波形图(标明修改的电阻电容参数,方波UP-P≤24V,三角波UP-P=8V)
修改的电阻电容参数:R1=10Kohm R2=10Kohm R3=20Kohm R4=20Kohm
R5=1Kohm R6=10kohm R13=2kohm C1=10uf
10KHZ波形图(标明修改的电阻电容参数方波UP-P≤24V,三角波
UP-P=8V)
修改的电阻电容参数:R1=10Kohm R2=10Kohm R3=20Kohm R4=20Kohm R5=1Kohm R6=1kohm R13=2kohm C1=40nf
3、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1)基本电路
2)工作原理
三角波———正弦波的变换电路主要由差分放大电路来完成。

差分放大器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

特别是作为直流放大器,可以有效的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

波形变换的原理是利用差分放大器传输入特性曲线的非线性。

分析表明,传输特性曲线的表达式为:
式中
Io——差分放大器的恒定电流;
Ut——温度的电压当量,当室温为25oc时,UT≈26mV。

如果Uid为三角波,设表达式为
式中 Um——三角波的幅度;
T——三角波的周期。

为使输出特性曲线更接近正弦波,由图可见:
1、传输特性曲线越对称,线性区越窄越好;
2、三角波的幅度Um应正好使晶体管接近饱和区或截止区。

3、图为实现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的电路。

其中Rp1调节三角波的
幅度,Rp2调整电路的对称性,其并联电阻RE2用来减小差分放大器的线性区。

电容C1,C2,C3为隔直电容,C4为滤波电容,以滤除谐波分量,改善输出波形。

3)电路仿真
10HZ波形图(正弦波UP-P>1V)
10KHZ波形图(正弦波UP-P>1V)
4、总电路图
四、实验总结
1.课程设计锻炼了我们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然后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得问题的答案。

可能到最后我做的图有许多的毛病,不过我觉得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2..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在一块讨论问题,也从另一方面增进了大家的感情,也获得了大家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3.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是巩固了先前学的模电的理论知识,而且也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更令我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拓展。

希望今后类似这样课程设计、类似这样的锻炼机会能更多些!
4.这次课程设计,对我的打击挺大的,但是,从中我也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加强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增强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总之,这次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