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习题库_2

合集下载

初级经济师《农业经济》考试题库【3套练习题】模拟训练含答案(第2次)

初级经济师《农业经济》考试题库【3套练习题】模拟训练含答案(第2次)

初级经济师《农业经济》考试题库【3套练习题】模拟训练含答案答题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第一套一.单选题(共20题)1.农业生产专业化的生产单位要根据自然和经济条件专门生产_______产品。

A.一种B.一至三种C.几种D.一种或几种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

A.农业区划方法分定性与定量两种B.定量的分析方法又包括总体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C.定性的分析方法包括对比分析法和方案择优法D.农业区划的技术主要有命名法与叠置法3.经营活动分析,按分析的_______可分为事前分析、事中分析和事后分析。

A.空间B.任务和生产过程C.时间D.参加分析的人员4.土地承包方之间出于自愿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土地经营权进行串换的土地流转方式是()。

A.转包B.出租C.互换D.转让5.农业承包合同中的“标的”是指_______。

A.签订承包合同的目的B.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C.承包合同中有标的性的东西D.以上均可成为标的6.下列各项不属于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是()。

A.营销目标B.人才引进C.市场开拓D.市场竞争战略7.农业承包合同村的的固定性是指()是固定的。

A.承包双方权益B.承包当事人C.承包标的物的价值D.承包标的物的区域和方位8.()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进行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

A.满足需求B.获取利益C.保护环境D.实现交换9.顾客购买不同数额的商品获得不同的折旧优惠,该折扣为()。

A.交易折扣B.旧货折扣C.分步折扣D.数量折扣10.市场经济农业的特征有:最大规模投入产出和______的农业生产。

A.高度集约经营B.个体承包经营C.个体劳动为基础D.劳动者个人需要11.农产品市场划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是根据_______。

A.农产品交易的性质不同B.农产品交易的空间不同C.农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不同D.农产品交货的时间不同更多农业经济12.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_______。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中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A.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B. 农产品市场的供需关系C. 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D. 所有以上内容2. 农业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概念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D. 约瑟夫·熊彼特3. 在农业经济活动中,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被称为:A. 生产要素B. 生产关系C. 生产方式D. 生产工具4. 农业经济中的“规模经济”指的是:A. 企业规模越大,单位成本越低B. 企业规模越小,单位成本越低C. 企业规模与单位成本无明显关系D. 企业规模与单位成本成正比5. 农业保险的主要作用是:A. 增加农民收入B. 降低农业风险C. 促进农业技术进步D. 改善农产品质量6.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B.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C. 增加农产品种类D. 扩大农业出口7. 农业补贴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B.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C.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D. 所有以上内容8. 农业经济中的“外部性”是指:A. 生产活动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正面或负面影响B. 产品销售到其他国家的市场现象C. 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D. 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革新9.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优点是:A. 降低生产成本B. 提高产品质量C. 增加农民收入D. 所有以上内容10. 农业经济中的“绿色革命”主要指的是:A. 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B. 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C. 农产品加工的绿色化D. 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________经济活动,包括农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

2. 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________安全和________稳定。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以下是一套农业经济学的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A. 农业生产技术B. 农业经济关系C. 农业政策制定D. 农业市场分析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农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 土地利用B. 农产品价格C. 农业机械化D. 农业法律法规答案:D3. 农业经济学中,土地的边际产出递减规律指的是:A. 土地产出与投入成正比B. 土地产出与投入成反比C. 土地产出随投入增加而递增D. 土地产出随投入增加而递减答案:D4. 农业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卡尔·马克思D.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答案:B5. 农业保护政策通常包括哪些措施?A. 降低农产品价格B. 提供农业补贴C. 增加农产品出口D. 限制农产品进口答案:B...(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农业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概念。

答案: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逐渐降低的现象。

这通常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固定成本占比较高,而可变成本相对较低的情况下。

2. 农业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哪些?答案:农业市场失灵的原因可能包括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品问题、垄断等。

例如,农民可能缺乏市场信息,导致生产决策失误;农业生产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等外部性问题。

3. 什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其重要性如何?答案: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损害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

其重要性在于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农业政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农业政策通过提供价格支持、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措施,可以影响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进而影响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和生产决策。

“农业经济学”课程试题库

“农业经济学”课程试题库

“农业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参考书名称:1、雷海章《现代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9 ,,,,,,,,,,,,,,,,,,,,,,,,,,,,,,,,,,,,,,,,,,,,,,,,,,,,,,,,,,,,,,,,,,,,,,,,,,,, ,,,,,,,,,,,,,,,,,,,2、郭正涛、姜会明编著:《农业经济学》.吉林科技出版社,2003.7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123456、二元经济7、农业现代化891011、劣质商品121314151617、供求失衡1819、农产品供求结构的矛盾2021、土地22、粗放经营23、集约经营242526272829、农业劳动力转移3031、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32333435、制度创新363738、农村产业结构394041、农产品市场42、农业保护4344、基尼系数45、摩擦性失业46、恩格尔定律47、劳动生产率48、农业机械化49、选择性机械化50、资金时间价值51、农业生产函数52、机会成本53、“绿箱”措施54、黄箱政策:55、农村城市化56、劳动生产率: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1、农业是人类为直接或间接设法利用----和土地以经营种植和豢养,通过自身的劳,,,,,动强化和控制生命的过程以期获得人类衣、食、住、行、育、乐所必须的生产品,而以吸取,,,,,其利益为目的的一种生产事业。

2、“自然取用物品”是指在----上供给仍大于需求的物品。

3、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选择,将----的生产资源生产各种商品并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以供消费的学问。

4、原始农业指主要使用-----来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

5、“传统农业是完全依据祖祖辈辈一直使用的----来进行耕作的农业,,,,,。

”,,,,,6、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生,,,,,产资源和科学管理方法的----农业。

7、可持续农业是在合理,,,,,利用和维护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同时,实行农村体制改革和技术革新,以生产足够的食物与纤,,,,,维,来满足当代人类及其---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全面发展。

《农业经济学》习题

《农业经济学》习题

《农业经济学》习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西方农业经济思想起源于。

A、古希腊和古罗马B、英国C、德国D、法国2、18世纪到19世纪初,农业经济学在得到广泛发展,涌现了一批重要的农业经济学家。

A、德国B、英国C、法国D、美国3、与工业科技革命相比,农业科技革命要晚得多,滞后近200年。

到20世纪中叶,农业科技才出现突破性进展,产业了以和农业化学技术为主导的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

A、现代育种技术B、DNA重组技术C、生物技术D、信息技术4、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表明该商品是正常品;如果收入弹性为,则表明该商品是非正常品或低档品。

A、正,负B、负,正C、等于1,小于0D、等于0,小于15、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E d为,表明该商品为必需品;如果收入弹性E d为,则表明该商品为奢侈品。

A、0<E d<1,E d > 1B、-1<E d<0,E d > 1C、-1<E d<0,0<E d<1D、E d = 1,E d > 16、蛛网理论有三种模型:收敛型蛛网、发散性蛛网、封闭型蛛网,其中发散型蛛网的需求弹性供给弹性A、小于B、大于C、等于D、不确定7、蛛网理论有三种模型:收敛型蛛网、发散性蛛网、封闭型蛛网,其中收敛型蛛网的需求弹性供给弹性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确定8、合理确定农产品比价的原则是以为中心,其他农产品的价格与之保持适当的比例。

A、粮食价格B、棉花价格C、蔬菜价格D、畜产品价格9、根据WTO农业协议的有关规定,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农业支持措施,属于。

A、“绿箱”措施B、“蓝箱”措施C、“黄箱”措施D、不明确。

10、政府对农业实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A、经济手段B、价格手段C、以工补农D、农业信贷11、级差地租II是由于而引起的。

()A、土地经营垄断B、土地肥沃程度不同C、在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不同生产率的各个资本D、土地位置优劣不同12、通常认为,在发展的高级阶段,农业经济学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农业经济学很大程度上就是。

农业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

农业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

《农业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农业: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体,获取的是动植物产品。

农业一般指植物栽培业和动物饲养业。

2、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售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3、农产品需求:是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4、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即指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率与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

5、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即指农产品供给量变动率对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

6、粮食安全: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的、安全的、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7、农产品的期货交易:按照一定的条件和程序,由买卖双方在交易所内预先签订产品买卖合同,而贷款的支付与货物的交割则要在约定远期进行的一种贸易形式,属于信用交易范畴。

8、比较成本学说: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9、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10、土地集约经营: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应用先进农业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收入的经营方式。

11、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指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社会、经济、技术、自然条件的可能,将土地生产要素适当集中使用,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

12、土地制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土地利用中形成的土地关系的综合。

《农业经济学》习题

《农业经济学》习题

《农业经济学》习题《农业经济学》习题第一章导论1、农业有什么特点?农业对国民经济有何意义?2、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说明其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农业制度的建立1、试运用所学经济学理论对解放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及人民公社制度进行分析评价。

第三章农业经营制度1、如何完善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2、如何进一步加快我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第四章农民组织制度1、如何推进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第五章农业产权制度1、论述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第六章农业劳动力资源1、解释下列概念:人力资本;农业劳动;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的自然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的社会生产率;农业劳动力资源;农业剩余劳动力。

2、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有何重要意义?3、农业中的人力资本从哪几个方面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4、农业劳动有何特点?5、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是什么?6、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有哪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是什么?7、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有哪些?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率的主要措施是什么?8、试述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和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对发展中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第七章农业中的土地1、解释下列概念:农业土地资源;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劳动集约、资本集约和技术集约;集约度、集约边际和粗放边际;规模经营;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土地资本(资产)价值和土地资源价格;土地资本(资产)价格和土地资源价格;地租、绝对地租;级差地租。

2、土地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3、农业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什么?4、在我国实行农业集约经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5、农业集约经营中土地报酬的变化趋势是什么?为了获得更大的土地报酬,开展农业集约经营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6、我国农业集约经营的发展模式和实现途径是什么?7、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优点是什么?8、开展农业规模经营需要具备的主要条件是什么?9我国农业规模经营的实现途径是什么?10、在我国农村土地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条件、级差地租应当怎样合理分配?第八章农业科技进步1、解释下列概念:科学和技术;劳动节约型技术;资本节约型技术和中性技术;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农业技术市场;技术扩散;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经济学考试试题

农业经济学考试试题

农业经济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农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农业生产经济关系B. 农业投入产出关系C. 农业市场价格关系D. 农业社会关系2. 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 基于农业生产B. 以提高农业效益为中心C. 注重农业生产因素的配置D. 与城市经济学相似3. 农业经济学与农村经济学的不同之处在于()。

A. 研究范围B. 研究方法C. 研究对象D. 研究目标4. 农业供给曲线在需求明显变化时会出现()。

A. 垂直向下B. 水平移动C. 环形变化D. 上下波动5. 农业经济学中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指()。

A. 单位时间内劳动生产的商品数量B. 单位面积内农业劳动力数量C. 单位时间内农业劳动力数量D. 单位面积内劳动生产的商品数量二、判断题1. 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生产、经营、市场及相关问题的经济学分支。

√2. 农业市场的特点是供给过丰,需求不足。

×3. 农业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农村经济学有交叉之处。

√4. 农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农业生产、经营、市场及相关问题。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农业供给曲线的基本特征及变化规律。

答:农业供给曲线呈正斜率,表示供给品的数量随着价格的增加而增加。

当需求明显变化时,农业供给曲线会向上下移动,但不会改变斜率。

2. 农业劳动生产率指标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答:农业劳动生产率指标包括单位时间内劳动生产的商品数量,单位时间内农业劳动力数量等。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方法包括技术创新、农机化设备的使用及培训农民技术水平等。

四、论述题农业经济学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及作用。

农业经济学研究的是农业生产、经营、市场等相关问题,是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学科。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济学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经济学》习题库
一.填空题
1.农业生产力系统的四种基本组合方式是()、()、()、()。

2.农业科技进步的条件()、()、()、()、()。

3.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可分为()、()、()、()。

4.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分为()、()、()。

5.依据职能,小城镇可分为()、()、()、()、()类型。

6.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包括()、()、()、()。

7.农业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阶段包括()、()、()、()、()。

8.农业资本主义的基本类型可归纳为()、()和()道路。

9.农业生产力要素包括()、()、()。

10.农业生产力系统的组合方式由()、()、()、()。

11.农业生产力系统的外部环境条件包括()、()、()。

12.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包括()、()、()。

13.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的基础上,以()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14.住房理论包括()、()、()三种模型。

15.农产品差价包括()、()、()、()、()。

16.农业资本的来源()、()、()、()、()。

17.农业资本的投放应遵循的原则()、()、()。

18.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

19.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内容由:()、()、()三个方面的技术进步构成。

20.农业技术从经济作用上归纳为()、()、()三种类型。

21.农业中的公有制包括()、()。

22.土地的产权可分化为()、()、()、()、()。

23.在农业经济宏观管理方面,政府的经济职能概括起来包括()、()、()三大方面。

24.农业宏观调控的手段()、()、()、()。

25.根据小城镇的职能,小城镇可分为()、()、()、()、()五种类型。

26.消费水平的衡量指标主要有()、()、()。

27.我国农民社会公共消费的重要内容()、()、()、()。

二.名词解释
1.农业家庭经营
2.农业科技贡献率
3.农业产业结构
4.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5.农业集约经营
6.农业生产方式
7.自然经济
8.商品经济
9.农业资源配置
10.农产品需求
11.农产品供给
12.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
13.农产品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14.农产品需求收入弹性
15.农产品需求人口弹性
16.农产品的供求平衡
17.农产品流通
18.农产品差价
19.农产品比价
20.工农产品交换的“剪刀差”
21.农业集约经营
22.土地
23.农业基本建设
24.追加投资适合度
25.农业劳动力
26.农业资本
27.农业可持续发展
28.农业产业结构
29.农业科技进步
30.农业生产社会化
31.农业企业专业化
32.农艺过程专业化
33.农业地区专业化
34.农业地区的综合化发展
35.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36.生产资料所有制
37.个体所有制经济
38.私营企业经济
39.和所有制农业
40.经营制度
41.农业经济的微观组织
42.产权
43.农业企业
44.农户
45.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46.宏观调控
47.农民的非农化
48.农村产业结构
49.农村工业化
50.生产消费
51.生活消费
52.农民的消费结构
53.社会服务缴费
54.产品贡献
55.要素贡献
56.联系效应
57.农业国际化
三.简答题
1.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2.现代农业家庭经营的特点
3.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
4.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成绩
5.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6.中国应当从那几个方面为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
7.乡镇企业的作用
8.农业生产方式的特点
9.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10.近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11.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12.封建制农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
13.半封建半殖民地农业的基本特征
1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基本点
15.农业生产力增长的意义
16.应向农业生产力增长的重要方面
17.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
18.应积极为农业商品经济发展创造的条件
19.农业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
20.农业市场调节的特别
2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因素
22.影响农产品市场供给的因素
23.土地资源的经济特征
24.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意义
25.农产品流通的特点
26.影响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因素
27.我国农产品价格合理化须正确处理的关系
28.我国农业用地资源的基本状况
29.我国耕地利用的问题
30.农业劳动力使用的特点
31.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的特点
32.资本为农业的重要作用
33.农业公司的运动的特点
34.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5.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难点
36.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作用
37.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38.农业科技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
39.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技术进步的具体内容
40.农业科技进步的内部动力
41.农业科技进步的外部动力
42.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
43.农业生产受文化的基本趋势
44.农业中规模经营的条件
45.扩大农户经营规模的途径
46.农业地区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47.经营制度与所有制的区别与联系
48.农业家庭经营大量广泛存在的原因
49.现在农业家庭经营和特征
50.农业合作组织产生的原因
51.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的特征
52.农业宏观调控的合理性
53.我国农业宏观调控目标的基本内容
54.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客观性
55.影响农村产业结构的因素
56.农柴结构的特点
57.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途径
58.农村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59.进步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途径
60.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对策
61.应向农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62.为什么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63.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作用
四.论述题
1.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13分)
2.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因素(15分)
3.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4.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粮食问题
6.借鉴国际经验,试论我国农业技术进步途径的选择
7.提高农民收入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