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21届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模拟卷四
广东省惠州市2021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D卷

广东省惠州市2021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有关光速,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光速比声音传播速度大,但比最先进的超高音速飞机要慢一些B . 传播同样的距离,光所需用的时间比无线电波所用的时间短C .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相当于1分钟绕地球赤道七圈半D . 一切物体的运动速度都不可能达到光速2. (2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声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B . “禁止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 .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能直接对话3. (2分)如图所示,是对同一个物体拍摄的两张清晰程度相同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拍摄a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B . 拍摄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C . 拍摄a与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一样大D . 无法判断4. (2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B . 一束光线垂直水面照射,其入射角为90°,反射角也为90°C . 人在照镜子时总是愿意靠近镜面,因为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人像越大D . 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而在折射现象中光路不可逆5. (2分) (2018八上·涡阳期末) 如图所示,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可快速登录网页或读取数据.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时相当于照相机成像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摄像头是凹透镜B . 摄像头扫描成的像是虚像C . 二维码必须位于摄像头的两倍焦距以外D . 手机中的发光二极管是由超导体制成的6. (2分)(2017·呼和浩特) 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 . 海市蜃楼B . 手影C . 国家大剧院的倒影D . 人看见地上的书7. (2分)(2014·崇左) 当你照镜子时,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里的这个“你”就是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 . 镜里的像是虚像B . 像的大小与镜的大小有关C . 镜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 . 人向镜靠近0.5m,像将远离镜0.5m8. (2分)(2017·泰安)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A . 初春,湖面的冰层变薄B . 盛夏,阳光下湿衣服晒干C . 深秋,草叶上出现露珠D . 严冬,室内玻璃窗上形成冰花9. (2分)(2017·营口模拟) 生活中物理知识无处不在,小明对家中的一些物理现象进行了观察分析,正确的是()A . 台灯的灯罩内表面做得光滑是为了利用光的漫反射B . 寒冷的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水凝固而成的C . 鱼缸中的水温总是比室温略低是因为水蒸发吸热D . 客厅中一个开关控制两盏灯,这两盏灯一定是串联的10. (2分)下列四种自然现象中,不吸收热量的是()A . 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B . 夏天输水管外壁出现小水珠C . 冰雹在地面上逐渐消失D . 放在箱子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11. (2分)袁新同学从徐州乘火车去北京,车站上共有甲、乙两列火车,他坐在乙车上等了较长时间后终于感到火车开动了,可是过一会儿后他又发现自己并没有离开火车站.袁新同学前、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 . 甲车和乙车B . 甲车和车站C . 乙车和车站D . 乙车和甲车12. (2分) (2017八上·东台月考) 进行百米赛跑时,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跑枪声时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0.88s,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约为()A . 10.59sB . 11.17sC . 10.88sD . 11.29s13. (2分)(2014·福州)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 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B . 福州5月份的平均气温约50℃C . 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mD . 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3s14. (2分) (2016九上·长清开学考) 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实心小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8N,把实心小球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3的油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小球受到的浮力是2NB . 小球的质量是0.8kgC . 小球的体积是2.5×10﹣4 m3D . 小球的密度是3.2×103g/cm315. (2分) (2015八上·重庆期末) 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 一张考卷的厚度大约为1cmB . 一个成年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2m/sC . 一支普通2B铅笔的质量约为200gD . 圣诞节平安果(苹果)的密度约为10g/cm3二、填空题 (共13题;共34分)16. (3分)(2017·泰州模拟) 控制环境污染是“携手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同心建设生态文明毕节”的重要举措,禁止汽车在居民区附近鸣笛是从________减弱噪声;“倡导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________的大小;“为了他人的健康,请勿在公共场所吸烟”是由于烟分子的________,还会影响他人的健康.17. (3分) (2016八·牟定月考) 为缓解旱情,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___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空中的水蒸气便________成小冰粒,这些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便________为雨点降落到地面.18. (2分)灯泡内的钨丝在高温下会发生________现象,钨的气体在灯泡的内壁遇冷后产生________现象,凝结在灯泡上而使灯泡显得发黑.19. (2分) (2017八上·成都月考) 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据统计我国中学生近视眼发病率超过50% . 在右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的是________,应配戴_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20. (4分)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________ 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2)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________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3)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 的实像.(4)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________ .A.没有影响B.不能成像C.成一半的像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21. (3分)(2017·铜山模拟) 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了许多圆形的光斑,这是光的________形成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一朵花,这是由于光在花朵表面发生了________反射.透过蓝色玻璃观察红花时,看到的花是________色的.22. (2分) (2018八上·德惠期中) 长春地铁1号线全长40.1km,起点为北环,终点为红嘴子。
广东省东莞市2021届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模拟卷四

广东省东莞市2021届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模拟卷四一、选择题1.为了测量醋的密度,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m0;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m总。
对小明的实验设计,下列评价中最合理的是A.实验步骤科学且合理B.对醋的体积测量错误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小D.量筒不够稳定易摔碎2.一名同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在调节天平时,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后,忘记了移动游码,当时游码处在0.2g的位置就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测量时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放入50g、10g、5g的砝码各一个,指针正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A.65g B.65.2g C.64.8g D.无法确定3.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形成的光斑B.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有实际光进入人眼C.实像是光经过折射后形成的,虚像是光经过反射后形成的D.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4.下列光学图示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像 B.光的色散C.光的反射 D.光从水中射入空气5.在我县举办的青少年科技节上,某中学天文爱好兴趣小组自制一台天文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物体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6.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
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
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
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7.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小文对光现象的有关实验探究进行了总结,如下图所示其中小文的认识正确的是A.甲图说明光在各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乙图说明白光是可以分解的C.丙图操作证明了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D.丁图证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8.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物理量显示不易观测的物理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A.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B.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C.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D.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蜡烛的熔化特点9.在2018年《歌手2》的总决赛中,来自美国的歌手Jessie·J获得了冠军,当她在台上与帮唱嘉宾李玫一起高歌时,她们两人声音最大的不同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速10.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
广东省佛山市2021届物理八上期末模拟检测试题(四)

广东省佛山市2021届物理八上期末模拟检测试题(四)一、选择题1.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
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A .3.010kg /m ⨯ 10gB .331.710kg /m ⨯ 10gC .331.410kg /m ⨯ 20gD .331.010kg /m ⨯ 20g 2.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细沙面上,沙面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A .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B .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小C .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大D .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小3.当物体距凸透镜 10cm 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若只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 2cm ,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 f 的范围为A .5cm<f<10cmB .5cm<f<6cmC .4cm<f<6cmD .无法确定4.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凸透镜的焦距是30 cmB .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 .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 .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5.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
无水时,射灯从S 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 。
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 、b 、c 、d 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 a 、p b 、p c 、p d 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
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A .p a 、p b 、p c 、p dB .p d 、p c 、p b 、p aC .p c 、p d 、p a 、p bD .p b 、p a 、p d 、p c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在屏幕上开成手影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7.对以下各图解释正确的是A.寒暑表测得某地的气温是11℃B.海波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C.刚剥开包装纸的雪盖会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D.游泳后从水里出来感觉冷,因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8.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冰是晶体B.冰的熔点是 0℃C.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 15 分钟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9.如图所示,小明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B.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C.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响度 D.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10.探究活动中,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非常重要。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0-2021学年 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3分)物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对身边物理量的估测结果符合实际的是()A.健康的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C.一枚普通鸡蛋的质量约50gD.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2.(3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知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可以将人体内的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B.小明练琴前调整琴弦松紧程度的目的是调节琴声的响度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3.(3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A.水中“倒影”B.日全食C.水中筷子“变弯”D.钢笔“错位”4.(3分)下列有关一年四季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清晨河面上淡淡的白雾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升华现象B.夏天,晨起看到花草上面的露珠,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深秋,早晨的地面上出现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的液化现象D.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固形成的5.(3分)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6.(3分)在公共洗手间里常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
关于图中利用了以下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①提高液体的温度;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7.(3分)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乙的密度为1.25×103kg/m3B.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C.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D.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8.(3分)在水银、硅、铁、玻璃中,属于半导体材料的是。
广州省惠阳市惠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广州省惠阳市惠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模仿秀”节目中,演员模仿歌唱家唱歌时,主要是模仿歌唱家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2.为了使我们在教室内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哪个方法有效合理()A.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控器装置B.在教室周围植树C.每个学生都戴个防噪声耳罩D.将教室的窗户打开3.下列事例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A.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扫开B.将盘子中的水倒入瓶中C.把湿衣服上拧成一团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4.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B.冬天池塘覆盖上薄冰——液化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D.冰箱冷冻室的内壁上结了霜——汽化5.以下描述的“影”字,与光沿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B.皮影C.电影D.刀光剑影6.以下现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B.C.D.7.估算你所在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ρ空气=1.29kg/m3)A.200g B.2kg C.20kg D.200kg二、填空题8.如下图所示刻度尺分度值是______mm,硬币的直径是_________cm。
,停表的读数为3min_________s。
9.新一轮冷空气南下,大风吹得路旁架设的电线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______而产生的,我们听到风声是由____传到耳朵的.将要上钩的鱼儿,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表明除了气体,____也能够传声。
10.施行人工降雨时,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干冰迅速_______________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________________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_____________成小水滴落下来.(填物态变化)11.如图是美丽的惠州西湖风景,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泗州塔,是因为光在泗州塔表面产生了____反射;我们从湖面看到泗州塔的倒影是光的___形成的;我们看到西湖水里游的鱼,实际上是光的____形成的虚像。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 听到考试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A . 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 . 铃声能传递能量C . 铃声属于噪声D . 铃声能传递信息2. 下列是一名中学生体检报告的有关数据,测量结果不合理的是()3.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
图所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A . 景区喷雾B . 人造雪景C . 撒盐融雪D . 人工降雨4. 现将一部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发现手机发出铃声和闪烁的光;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发现铃声逐渐变强并仍然有闪烁的光。
上述现象得到的结论中正确的是()5. 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 . 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B . 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 . 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D . 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6. 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
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A . 3︰4B . 4︰3C . 2︰1D . 1︰27. 如图是1atm下质量为1g的水的体积温度变化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二、填空题8. 甲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cm。
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____ ____的性质制成的。
9. 花露水主要由酒精、水和食用香精配制而成;“花露”初见于宋词“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花上露水和草丛雾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喷洒在手臂上,香气弥漫,清凉爽肤,这是因为酒精容易_______ _(填物态变化)会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的缘故。
广东省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广东省初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课桌的高度约为80mm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90∘C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D.光速等于3.6×106m/s2.有许多日常用品应用了物质的物理属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导线用铜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铜的导热性B.撑杆跳高应用了撑杆的弹性C.冰箱门吸应用了磁铁的磁性D.炒锅用铁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铁的导热性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透过露珠看叶脉B.镜子中狗狗的像C.日食D.海面上的海市蜃楼4.古诗词是“国学”中的璀璨明珠,很多古诗词中也蕴含着物理知识.如图,下列诗词所描写的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起露)B.月落寒雾起,沈思浩通川(起雾)C.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雪化)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霜降)5.当蜡烛、凸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A.6cm<f<20cmB.3cm<f<6cmC.5cm<f<10cmD.3cm<f<10cm6.如图是“探究某物质凝固和熔化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在BC段吸热但温度不变B.在t=6min时,该物质为液态C.该物质在EF段的熔化过程中经历了4minD.该实验过程物质吸热持续了16min7.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分别是()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406080100液体的体积V/cm320406080A.20g0.8×10B.60g0.8×103kg/m3C.60g 1.0×103kg/m3D.20g 1.0×103kg/m3二、填空题)8.近段时间惠州政府将惠城区多个路段的水泥路面改成有许多空隙的“海绵”沥青路面,这样可以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但是沥青路面在烈日下会变软,这是沥青吸热发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缘故,在这个过程中沥青的温度是一直升高的,说明沥青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9.根据我们所学知识:(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其中的钟声是由钟的________产生的;(2)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原理制成的;(3)一瓶饮料喝掉一半,其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0.校医在检查视力时,因房间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让学生看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来检查,将视力表靠近平面镜,视力表的像___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若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2.8m,如图所示,而体检要求人与视力表距离应为5m,则该同学所在位置距镜子的距离应为________m.11.人眼是世界上最精密的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视网膜相当于________;小明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当向黑板靠近几步时就能看清了,他应该佩戴________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12.如图所示是“研究声音的特性”实验:若用大小不变的力拨动钢尺,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探究的是________与频率的关系;若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保持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探究的是________与振幅的关系;这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叫__ ______.13.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的密度________乙的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乙两种物质密度之比是________;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体积之比是________.14.小明在实验室找到一只玻璃瓶,当他将瓶子装满水时测得总质量为400g,将瓶子装满酒精时测得总质量为340g,则该玻璃瓶的容积为________cm3.若在装满水的该瓶中轻轻放入质量为700g的金属块,待水溢出后,取出金属块,测得此时瓶子和剩余的水的总质量为200g,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ρ酒精=0.8×103kg/m3)三、作图题)15.将下图中三种仪器测量结果(数值及单位)填写在下:(1)刻度尺的读数为________;(2)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3)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16.如题所示,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所示,请你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概位置.17.如图所示,画出图中透镜的折射光线的方向.18.如图所示,画出人眼E通过平面镜MN看到物体S的光路.四、实验探究题)19. 某同学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时,应该选择颗粒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粒进行实验.(2)实验时,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4)若持续加热,最终试管里的水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20. 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实验时应选用较________(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_ ______.(2)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在物理学中,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________法.(3)用刻度尺测量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分别用u和ν表示,则v________u;(选填“>”“<”或“=”)(4)本实验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B.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21. 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实验用砝码盒中配备有100g、50g、20g、10g、5g 的砝码.请填写下列空格:(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________上,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2)小明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3)小明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加砝码时,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________g的砝码,试加其它砝码,同时调节游码.(4)如图甲是小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_____ ___.(5)实验结束后小明想测一下桌上一金属块的密度,于是他用调节好的天平先称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g;然后用量筒测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那么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22.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元件,使LED灯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_.小明将各元件调整到如图位置时,小组成员在光屏上都能观察到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________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此时光屏上发生了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2)当LED灯向左移动时,要在光屏上再次获得清晰的像,只需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方向适当移动,或者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合适的____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3)小华在用同样的器材进行实验时,发现光屏上出现的像只有中间清晰,两侧却较模糊,小明只对凸透镜进行了调整,就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的调整是________.A.左右适当移动凸透镜B.适当扭转凸透镜C.上下适当移动凸透镜D.更换焦距合适的凸透镜(4)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2甲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正面上所成的像为图2乙中的________.23. 汽油的国家定价是以质量(吨)为单位的,而加油站以升为单位付油.受热胀冷缩影响,通常情况下温度不同,成品油密度会不一样.为了维护消费者、经营者的利益,零售价也应有所变化,但无论每升价格上涨或下跌,国家制定的每吨的零售中准价始终没有变化.(1)无论每升价格上涨或下跌,国家制定的每吨的零售中准价始终没有变化,这是因为物体的质量不随________改变而改变.(2)气温升高,汽油的平均密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由于季节变化,气温明显降低,为了维护消费者、经营者的利益,汽油的价格应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4)小明的爸爸怀疑最近加的一箱汽油被加油站加了水,想让小明帮他测出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电子称.聪明的小明利用电子称、两个相同的空矿泉水瓶和水,就测出了汽油的密度.请你写出小明的操作步骤和推导出汽油密度的表达式.①用电子称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1;②用一个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电子称测出水和矿泉水瓶的总质量m2;③___ _____.请用测量值和已知量ρ水来表达ρ汽油=________.五、解答题)24.建筑工地要用500m3的沙石,现取这种沙石1×10−3m3,测得其质量为2.6kg,则:(1)这种沙石的密度为多少?(2)若用一辆载重4t的卡车运送这堆沙石,需运送多少次?25. 一个50cm3的铁球,质量是237g.(ρ铁=7.9×103kg/m3)(1)通过计算说明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2)若小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3)若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质量为0.253kg.则注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六、材料分析题2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电冰箱电冰箱是人们普遍使用的家用电器.如图所示,冰箱的制冷设备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等部件组成.电冰箱工作过程中,液态的冷凝剂(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化学物质)在冷冻室中迅速汽化吸热,使冷冻室内温度①________,气态的冷凝剂经压缩机压缩后,送入冰箱外面的冷凝器,在此处冷凝剂又液化放热,使电冰箱背面温度②________,液态的冷凝剂通过很细的毛细管回到冷冻室,又开始了新的循环.电冰箱就这样源源不断地将冷冻室内的热吸出来,并散发到冰箱的外面.电冰箱冷冻室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在−18∘C以下,因此使用一段时间后通常情况下会结霜,结霜过多会增加耗电量;此外,经测定:冰箱周围的温度每提高5∘C,其内部就要增加25%的耗电量.(1)给短文中的①、②两处补写上适当的内容:①________②________.(2)根据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你认为电冰箱中的“冷凝剂”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________.A.沸点低B.熔点低C.沸点高D.熔点高(3)电冰箱冷冻室中霜的形成过程属于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4)根据短文提供的信息,写出一种节约冰箱消耗电能的方法:_______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20-2021学年广东省初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解答】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00m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人的体温在37∘C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不可能达到90∘C,故B不符合实际;C.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C符合实际;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0×108m/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2.【答案】A【解析】根据对磁性、弹性、导电性、导热性等物理属性的了解分析答题.【解答】解:A.导线用铜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铜的导电性强,电能损失较少,故A错误;B.撑杆跳运动员借助撑杆的弹性跃过横杆,故B正确;C.冰箱门吸是利用磁铁制成的,利用了磁铁的磁性,能够使冰箱门保持良好密封,故C正确;D.炒锅用铁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铁的导热性强,热量能够及时传递给饭菜,故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3.【答案】C【解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惠州市2021届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模拟卷四一、选择题1.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所以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B.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C.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大,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D.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房屋构件的道具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2.用相同质量的铝、铁和铜制成体积相等的球,已知ρ铝=2.7×103kg/m3,ρ铁=7.9×103kg/m3,ρ铜=8.9×103kg/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A.铝球和铁球定是空心的B.铝球和铜球定是空心的C.铁球和铜球定是空心的D.铝球、铁球和铜球可能都是实心的3.用凸透镜、光屏、蜡烛做成像实验,能在光屏上得到的像()A.一定是倒立的实像 B.一定是倒立的虚像C.一定是正立的实像 D.一定是正立的虚像4.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5.天地万物,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B.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C.光是一种电磁波D.白光是单色光6.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图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虚像的是A.B.C.D.7.下列现象是描述一定质量的酒精在不同条件蒸发快慢的情况,其中最能说明蒸发快慢跟它的表面积有关的是A.温度不同的等量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B.温度相同的酒精等量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C.温度相同的等量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D.温度不同的不等量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8.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B.在﹣117℃时,酒精处于液态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D.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9.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图乙: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C.图丙: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D.图丁:八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10.以下关于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医学上常常利用次声波击碎结石B.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D.某校科创小组同学利用“超声波测距技术”测得月球到地球间距离约为38万千米二、填空题11.小明在游戏中把乒乓球压瘪了,但没有破裂,则球内气体质量_____,密度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2.如图是小明将两纸筒A、B套在一起制作的模型照相机。
当用来看远景物时,在半透明纸上可得到清晰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接着再看近处物体,若还想得到清晰的像,应将纸筒AB间的距离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人站在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_____m,若人以0.5m/s速度重直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_____m/s,在检查视力时,医生让小王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确定视力,实际上,视力表在小王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_____立、等大的_____像。
14.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刚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熔点为48℃的海波。
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适合人饮用的48℃左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是因为海波从水中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同时说明海波是一种________。
(填选“晶体”或“非晶体”)15.“百姓大舞台,欢乐跳起来”广场舞比赛在汶上县菩萨广场举行,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___________产生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6.如图,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三、计算题17.在调好的天平两盘上各放一铝块和铁块,天平恰能保持平衡。
则铝块与铁块的质量之比m铝:m铁=________,体积之比V铝:V铁=________。
(ρ铝=2.7×103kg/m3,ρ铁=7.8×103kg/m3)18.为了响应国家“低碳环保,节能排放”的号召,我国多地设置了共享单车租借站点。
质量为55kg的小明同学在上学的路上租借了一辆自行车,从站点到学校的路程为1500m,骑车用时5min(设小明骑车上学做匀速直线运动)。
请解答下列问题:(1)小明骑车的速度是多少?(2)若自行车的质量为15kg,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05m2,则小明骑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3)若自行车匀速行驶中所受阻力为人和车总重的0.1倍,则小明骑车的功率是多少?四、实验题19.小明想知道家中食用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________。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同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_ 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4)小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只用天平也能测出酱油的密度。
于是小华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a、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0。
b、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c、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d、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20.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直到在白纸上得到一个_____光斑,这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作用,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蜡烛火焰的像,请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
(3)重新调整后,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一个倒立,_____的实像,生活中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固定蜡烛,换用一个焦距略小一些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则光屏需向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21.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主要目的是为了___。
(2)现有厚度分别为5m和2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目的是避免____,影响实验效果。
(3)实验中,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填“前”或者“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若点燃的蜡烛距玻璃板15cm,此时蜡烛与它的像的距离是________cm。
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在白纸上都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22.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安装实验器材时,如图甲,应按照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请指出图甲中的操作错误:_____。
(2)实验中,小华观察到水在沸腾前的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乙a,b所示。
表示沸腾时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_____。
(3)为了说明水的沸腾过程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观察水是否沸腾。
(4)小华完成了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并作出了如丙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他发现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再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填字母)。
A.整个过程酒精灯火焰忽大忽小,放热不均匀B.开始加热时有纸盖减少了热量的损失C.开始要加热石棉网和烧杯,后来水温较高时散热变快23.中国科技馆“华夏之光”展厅中有展品“曾候乙编钟”,如图所示。
用钟锤敲击编钟时编钟就会发出声音。
若用同样的力度敲击一只编钟的不同位置,编钟所发出的音调有所不同,请根据此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
24.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为了安全,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驾驶员从发现某一异常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反应时间”里(设同一人,不同速度下的“反应时间”是相同的),汽车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反应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据公安部门统计,车辆行驶过程中,停车距离越长,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表中给出了某辆汽车在同一段路面上行驶过程中,在不同速度下的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等部分数据.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分析表中第1、3两组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动距离;并填写表中空缺的两个数据,完成表格___________.(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汽车行驶速度越大,停车距离_________(选填“越长”或“越短”),所以超速行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3)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距离取决于反应时间和行驶速度,由于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比不饮酒时的反应时间要长一些,因此,在行驶速度相同的情况下,酒后驾车的反应距离会________,致使________,从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增大.【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不变变大12.实变大13.1 正虚14.吸热熔化晶体15.振动声源16.25三、计算题17.1:1 2.89:118.(1)小明骑车的速度是5m/s;(2)小明骑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强是7×104Pa;(3)小明骑车的功率是35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