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国际法复习思考题
国际法各章思考题

国际法各章思考题第一章导论教学要点:国际法的定义和名称国际法的历史发展国际法的法律性国际法效力的根据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法的编纂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与实践思考题:1、试述国际法的法律性质。
2、为什么说国际法是法律的一个特殊体系?3、国际法的渊源有哪些?4、试以实例说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原理。
第二章国际法基本原则教学要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要件和特征国际法基本原则与强行法《联合国宪章》及《国际法原则宣言》所规定的七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思考题: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2、试述《国际法原则宣言》所规定的七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国际法上的国家教学要点:国际法主体的要件和特征国际法主体的范围国家的要素和类型国际法上的承认国际法上的继承国家的基本权利和根据独立权的含义以及与主权的关系行使自卫权的前提和限制国家管辖权的内容国家主权豁免思考题:1、为什么说国家是国际法的主要主体?2、构成国家的要素有哪些?3、国家承认和政府承认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承认产生什么法律后果?4、国际法上的继承应遵守什么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继承方面的实践如何?5、试述国家管辖权的内容。
6、阐述国家主权豁免及其新的发展。
第四章国际法上的居民教学要点:国籍、国籍法的概念及意义国籍冲突的产生及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的立法原则外国人的地位及待遇外交保护庇护的一般原则庇护与域外庇护引渡应遵循的规则我国《引渡法》的主要内容思考题:1、国籍在国际法上有何意义?2、国籍冲突是怎样产生的?如何防止和消除?3、试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的特点。
4、比较庇护与域外庇护。
5、我国引渡境外犯罪嫌疑人的制度。
第五章国家领土教学要点: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领土的构成部分领土变更的不同方式领土主权的限制国界和边境制度中国领土的几个问题南北极的法律地位思考题:1、领土由哪几个分组成?2、领土变更有些方面?试加评析。
3、结合中国领土问题,试述如何捍卫我国领土主权?第六章国际海洋法教学要点:海洋法的概念1982年《联合国海洋公约》的签订与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海洋的立法用于国际航行海峡的通过制度领海的法律地位及测算方法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范围及法律地位相邻或相向国家间海域划界问题中国海域权益的保护公海的范围及法律地位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及其资源开发制度思考题:1、试述领海的法律地位以及领海基线的确定方法。
国际法考试复习题 国际公法复习题

《国际公法》考试复习题一、不定向选择题1.最先把国际法著作系统的译成中文的是(C)。
A.林则徐B.严复C.丁韪良D.张之洞2.在国际法上,互不侵犯原则是指(B)A.禁止一切战争B.禁止侵略战争C.禁止不宣而战D.在任何情况下禁止使用武力3.下列行为中,属于国际罪行的是(D)A.侵害他国侨民的合法权益B.侮辱他国的外交代表C.侮辱他国的国旗D.贩卖奴隶4.船舶在公海上航行只服从于(B)A.国际法B.船旗国本国法C.外国法D.国际私法5.公海是指不包括下列哪些部分的海域(ABD)A.内水B.领海C.大陆架D.毗连区6.国际法的渊源主要包括(AB)A.国际习惯B.国际条约C.国际法学家的学说D.联合国大会的决议7.按照国际惯例,下列条约应予继承的是(BD)A.和平友好条约B.边界领土条约C.中立条约D.道路交通条约8.国际法律责任的主体有(A)A.国家B.政府间国际组织C.民族解放组织D.法人9.依国际实践,下列哪种情况不能免除国家责任(B)。
A.同意B.国际组织授权C.不可抗力D.自卫行为10.国家为防止和惩治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等事项的法规,可设立(A CD)A.专属经济区B.渔区C.毗连区D.领海二、名词解释1.国际法的效力依据:是以条约或习惯及其他形式协议都表现了国家的意志协调,也可以说国家的同意。
P.42.国际法的主体:是国家,国家是有主权的,因此国际法是平等者之间的法。
这是国际法的基本特点。
P.243.复合国: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州、邦或(加盟)共和国等成员单位组成的联合国家。
P.584.国家管辖豁免:又称国家及其财产的管辖豁免或国家主权豁免,或国家豁免,主权豁免.他泛指一国不受他国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的管辖,其中主要是指不受他国的司法管辖,即除非经过一国同意,他国司法机关不得受理针对该国或该国的行为和财产提起的诉讼,也不得对该国的财产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和强制措施。
P.61三、简述题1.国际法有哪些特征?P.3它的效力依据是什么?P.4-8答案要点:国际法的特征包括:1、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国家间的法律关系。
国际法思考题

比较外交特权与豁免和领事特权与豁免相同:馆舍的特权与豁免1馆舍都不受侵犯。
馆舍是指供外交使馆以及馆长寓所只用或者领事馆所用的建筑物或者建筑的各部分以及其附属的土地2馆舍内的文件不受侵犯。
无论是外交使馆还是领事馆内的文件都不受侵犯,无论何时何地,也不论两国的外交关系处于何种状态3通讯自由的特权。
外交使馆和领事馆都具有为公务目的的通讯自由权,其来往的公文不受扣押、开拆等侵犯4馆舍免纳捐税的权利。
外交使馆和领事馆可以免纳接受国国家的、区域的或者地方的税捐,但是不包括为使馆提供特定的服务所受的费用;使馆的公务收入免纳税捐,但是储存、运送等类似服务费不在此列5馆舍人员有行动的自由和私人行李免受检查权利6外交使馆和领事馆都有使用派遣国国家标志的权利外交人员或者领事人员的特权与豁免1无论是外交人员还是领事人员都享有人身不受侵犯的权利。
包括接受国对其人格尊严的尊重、接受国对其人身安全的保护责任2外交人员和领事人员都享有管辖上的豁免。
包括刑事管辖豁免、民事和行政管辖的豁免。
但是对于外交人员或者领事主动提起的诉讼而引起的反诉不能享有管辖的豁免3外交人员和领事人员都享有作证义务的免除的权利。
外交人员不仅没有被迫在法律程序中作为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而且没有提供证词的义务4外交人员和领事人员都有捐税和关税的免除的权利5外交人员和领事人员都享有私人行李不接受检查的权利。
6对于特权或者豁免得放弃都必须由派遣国作出明示书面的表示。
区别:领事特权与豁免和外交特权与豁免比较,前者比后者的范围要窄些。
主要区别有:1领馆馆舍不得侵犯是在一定限度内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1接受国官员未经同意不得进入领馆馆舍中专供领馆工作之用的部分,馆舍的其余部分不包括在内,而使馆则是规定不得进入使馆馆舍;2领馆如遇火灾或其他灾害须迅速采取救护行动时,得推定领馆馆长已表示同意从而进入领馆,而使馆无此规定;3领馆馆舍、馆舍设备以及领馆之财产与交通工具应免受征用,但确有必要,仍可征用,而使馆无这种例外的规定2领事官员人身不可侵犯受到一定限制,而外交人员人身不可侵犯不受此种限制。
最新7月全国自考国际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考国际法试题课程代码:0024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历史上第一次系统论述近代国际法基本理论的荷兰国际法学家是()A.格老秀斯B.马克斯·胡伯C.宾刻舒克D.瓦特尔2.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国际法的主要渊源包括()A.条约、国际习惯B.国际习惯、一般法律原则C.条约、国际习惯、一般法律原则D.条约、国际习惯、国际司法判例3.一元论国际法优先说的首倡者是()A.中国学者李浩培B.英国学者布朗利C.奥地利学者凯尔森D.德国学者特里佩尔4.国家以国籍为依据行使的管辖权属于()A.属地管辖权B.属人管辖权C.保护性管辖权D.普遍性管辖权5.在原始国籍的取得方面,目前多数国家的国籍立法采取的原则是()A.双系血统主义B.出生地主义C.混合主义D.单系血统主义6.构成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基本条款的原则是()A.国民待遇原则B.不低于一般外国人待遇原则C.不推回原则D.最惠国待遇原则7.承认“域外庇护”有效性的主要是()A.拉美国家B.欧洲国家C.东南亚国家D.非洲国家8.多国河流的主权属于()A.最主要的流经国B.分别属于各段的流经国C.所有流经国D.国际河流委员会9.下列情形中,构成对一国主权一般限制的是()A.租借B.领海的无害通过C.国际地役D.共管10.如果两国以不通航河流为界,一般的划界原则是()A.以河道中间线为界B.以主航道中心线为界C.以河流的两岸为界D.以河流的一岸为界11.在目前的国家实践中,领海宽度多为()A.3海里B.12海里C.24海里D.200海里12.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大陆架区域属于()A.公海的一部分B.沿海国领土的一部分C.自成一类的海域D.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1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平行开发”是()A.大陆架的开发制度B.专属经济区的开发制度C.公海的开发制度D.国际海底区域的开发制度14.目前最为重要和最具普遍性的民用航空公约是()A.《芝加哥公约》B.《巴黎航空公约》C.《海牙公约》D.《蒙特利尔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15.以下海域的上空属于国家领空范围的是()A.领海的上空B.专属经济区的上空C.毗连区的上空D.大陆架区域的上空16.根据1976年《登记公约》所规定的空间发射物体“登记公开制度”,登记国有义务将登记情况报告()A.联合国大会B.联合国秘书长C.联合国安全理事会D.联合国托管理事会17.下列人员中,不具有...外交人员身份的是()A.外交秘书B.外交信使C.文化专员D.武官18.国务院是我国对外关系事务的()A.代表机关B.领导机关C.主管机关D.执行机关19.对于使馆的不可侵犯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使馆馆舍仅指办公处所,不包括生活寓所,后者不享有不可侵犯权B.即使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未经馆长许可,当地官员亦不得进入馆舍C.接受国负有特殊责任,采取一切适当步骤保护使馆馆舍免受入侵或损害D.使馆所有的交通工具也免受查封、扣押等任何司法程序20.按照《联合国宪章》,会员国缔结的条约应在()A.联合国大会法律委员会登记并公布B.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登记并公布C.联合国秘书处登记并公布D.联合国国际法院登记并公布21.按照《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一国对条约所作的保留()A.可以在接受条约约束之前或之后的任何时间内作出B.必须采用固定的措辞或名称,如“保留”或“谅解”C.可以随时撤回D.可以影响条约在其他当事国之间的适用22.在目前的国际实践中,国际责任()A.只能由主权国家承担B.在实质上只是一种道义责任或政治责任,而非法律责任C.可以因国际法不加禁止的损害行为而承担D.不能因相对方的同意而免除23.《关于国家责任的条款草案》的编纂是由()A.海牙国际法编纂会议完成的B.联合国大会法律委员会完成的C.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完成的D.国际法协会完成的24.一国为对抗他国不法行为而采取反措施时()A.该措施不须具有针对性B.在决定采取反措施前,应通知责任国并提议进行谈判C.两国间相互承担的所有国际义务即告解除D.反措施与所受的损害之间不必具有相称性25.对于《联合国宪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联合国宪章》本质上是一项多边公约B.《联合国宪章》是造法性的国际法律文件C.《联合国宪章》本身及其规定的义务,是一种“更高级”的法律和义务D.《联合国宪章》是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制订的26.在传统的西方人权观念中,人权()A.只限于个人人权B.从内容上讲,只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C.本质上只能由国内政府来保障D.应以国家主权为基础,人权原则应从属于主权原则27.国际人权的纲领性文件是()A.《世界人权宣言》B.《联合国宪章》C.《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D.《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28.在联合国,目前最主要的专门性人权机构是()A.人权高级专员办公室B.人权委员会C.人权理事会D.妇女地位委员会29.第三方不直接参与争端谈判,而是主要运用外部手段促成争端当事国进行谈判以解决争端,这种方法被称为()A.调停B.斡旋C.和解D.协商30.按照战争法规则,下列不属于...合法战斗员的是()A.民兵B.志愿部队C.游击队D.外国雇佣兵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国际法》复习指导与思考题

《国际法》复习指导与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国际法 2.国际条约 3.国际习惯二、简述或论述题:1.国际法有哪些基本特征?2.现代国际法的发展趋势如何?3.试述国际法渊源的概念及其范围,并分析各种渊源的地位。
或简述《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的规定并说明其意义。
4.试述关于国际法效力根据问题的各种理论5.国际法在国内运用中如果与国内法发生冲突应如何处理?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的效力如何?第二章国际法基本原则一、名词解释:1.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三、简述或论述题:1、简述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2、简述《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及其在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体系中的地位。
3、试述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第三章国际法上的主体一、名词解释:1.国际法主体 2.国际法上的继承 3.永久中立国二、简述或论述题:1.简述国家的要素 2.试述承认的法律效果,并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实践3.试述国家继承的概念和规则4.试述政府继承的概念和规则第四章国家基本权利和义务一、名词解释:1.属人管辖 2.属地管辖3.保护性管辖 4.普遍管辖5国家豁免 6.自卫二、简述或论述题:1、试述国家基本权利的内容2、试述国家责任的构成、形式及其免除3、《国际社会不加禁止之行为造成损害的国际赔偿责任》对国家责任制度有何新发展?第五章国际法上的居民一、名词解释:1.国籍 2.外交保护3.引渡 4.庇护二、简述或论述题:1、试述国籍取得与丧失的条件与方式2、试述庇护的原则3、试述引渡的原则4、如何消除和防止双重国籍和无国籍问题?5、怎样认识政治犯不引渡原则?第六章国际法上的领土一、名词解释:1.领土 2.先占 3.割让 4.民族自决 5.共管 6.国际地役二、简述或论述题:1、简述领土主权的概念和意义2、简述领土的组成3、试述国际法上领土取得和变更的五种传统方式以及现代领土变更和取得方式4、简述对领土主权限制的方式5、简述边境制度的内容第七章海洋法一、名词解释:1.海洋法 2.专属经济区 3.大陆架 4.临登权5.紧追权 6. 平行开发制度二、简述或论述题:1、简述内海域的划分方式及其法律地位2、简述毗连区的划分方式及其法律地位3、试述领海的法律地位及其通行制度4、试比较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地位5、试述公海自由的内容6、试述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制度7、试述群岛水域的划定及其通过制度8、试述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对生物资源的养护与管理权利和责任。
国际法思考题题目(1-8)

国际法思考题题目(第一章——第八章)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国际法?简述它的基本特征。
2、简述国际条约作为国际法渊源的主要特点或特征。
3、何为一般法律原则,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4、简述国际组织决议作为国际法渊源的特点与作用。
5、简述国际法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第二章国际法基本原则1、简述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与特征。
2、什么是国际强制法,它与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关系如何?3、联合国宪章宗旨集中体现了现代国际法原则,请你谈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在现代国际法原则中的地位?4、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请你谈谈其作为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第三章国际法主体1、何为国际法主体,它应具备哪些条件?2、简述国家作为国际法主要主体的要素。
3、试论个人在国际法地位中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4、什么是国家承认,其法律效果如何?5、简述国家承认和政府承认的联系与区别。
6、试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家继承和政府继承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第四章国家的基本权利与义务1、简述国家作为国际法主要主体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何为国家管辖权,它有哪些主要种类?3、简述国家主权豁免的概念、有关理论及其发展。
第五章国家责任1、什么是国家法律责任?它有哪些特征?2、什么是国际不法行为,其构成要件有哪些?3、何为国际罪行,它与国际不法行为有何区别?4、简述国家法律责任的免除。
5、简述国家法律责任的形式。
6、试述国家责任制度新问题的国际法意义。
第六章国际法上的居民1、何为国籍,简述国际取得和丧失的主要方式。
2、简述我国国籍立法的基本原则。
3、简述外国人法律地位的几种主要待遇。
4、什么是庇护?国家应如何行使庇护权?5、什么是引渡?你是如何看待政治犯不引渡和死刑犯不引渡这两个原则的?第七章人权的国际保护1、请你谈谈世界人权宣言对国际人权保护的意义与作用。
2、简述联合国1966年两项人权公约的主要内容。
3、国际人权保护专门领域主要有哪些?请简述之。
4、简述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的特点,特别是欧洲体系的特点。
国际法考题及解答大全

国际法考试复习资料1. 国际法的主体概念:具有独立参加国际关系并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与义务能力的集合体。
三个必备要素:(1)有独立参加国际法律关系的能力;(2)有直接承担国际法上的义务的能力;(3)有直接享受国际法上的权利的能力构成要素:基本主体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民族解放运动组织(一定条件和范围内)、个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 国际法的渊源概念:从国际法看,指有效的国际法规范产生或者形成的过程、程序,或者这些规范表现的形式。
主要渊源:国际条约、国际习惯(构成要素:物质因素、心理因素)其他渊源:一般法律原则、司法判例、国际法学说3. 国际法效力根据与学派效力依据:国际法依据什么对国家具有拘束力,约束力的来源。
主要学派:(1)自然法学派:国际法是人类理性和良知的产物,是自然法的产物,因而有效。
代表人物:维多利亚、凯尔森。
(2)实在法学派:认为法律是作为主权者的人创造的,是以制裁或惩罚加以实施的强制命令;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现实国家的同意或共同意志。
代表人物:奥斯丁、奥本海。
(3)格劳秀斯学派:这个学派介于自然法学派和实在法学派之间;它一方面认为自然法是国际法效力的根据,另一方面又承认国家同意是国际法效力的根据。
我国:国际法的约束力来源于“各国意志之间的协调”。
4. 国际与国内法的关系(一)一元论(主从论):国际法与国内法属于同一个法律体系。
主从关系,两派学说:(1)国内法优先说(2)国际法优先说(二)二元论(平行论): 国际法与国内法分属两种对立、不相隶属的法律体系。
国内法的效力来自国家意志,国际法的效力来自各国的“共同意志”。
(三)现代法学派——“对立统一”理论我国学者:国际法和国内法是不同的社会体系,但制定者都是国家,而且国内事务与国际事务彼此交叉,彼此不是互相对立而是互相紧密联系、互相渗透和互相补充的。
5. 国际法在国内的适用(1)国际习惯规则:若不与现行国内法抵触,可作为国内法的一部分来适用,不需经纳入程序,英、法、德、美、日等大部分国家。
国际法思考题

国际法思考题国际法第一章导论一.概念1.国际法:是指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主要是国家之间关系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
2.国际法渊源:法的渊源,指的是效力意义上的渊源,即法的效力通过何种形式表现出来。
国际法的渊源,指有效的国际法规范产生或形成的过程、程序或其表现的形式。
3.国际条约: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以国际法为准则为确立其相互权利和义务而缔结的书面协议。
国际条约包括一般性条约和特别条约。
(国家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国际组织相互间)4.国际习惯:按照国际法院规约,国际习惯是指经接受为法律的一般实践、惯例或做法。
5.国际法的编纂:即国际法的法典化。
通过国际法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条文化和系统化,以消除其缺乏精确性的缺点。
6.国际法主体:国际法主体为,独立参加国际关系,直接在国际法上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并具有独立进行国际求偿能力者。
7.国际法基本原则:国际法基本原则是指那些被各国公认和接受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适用于国际法各个领域的、构成国际法基础的法律原则。
8.一元论:国际法和国内法属于一个体系9.二元论:国际法和国内法是两个互不相同、相互独立、平行运作的法律体系。
10.转化:11.并入:二.思考题1.为什么说国际法是一个特殊的法律体系?与国内法相比较A.主体:主要为国家。
国际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国家间的关系。
B.制定:主要体现为国家间的协议。
国家通过协议制定国际法规范,国际法规范的实施又依靠国家本身。
C.对象:国际关系(主要为国家间关系),国际法是在国家之间交往中形成的法律,它不是国际法主体之上的法律,而是它们之间的法律,是各国公认的法律,不是在国家之上的高级权力强加于国家的法律。
D.效力:不同于国内法。
依靠国家单独或集体强制力保证实施。
国际法的制定者、执行者、受制裁者都是国家。
E.渊源:(一)条约(二)国际习惯(三)一般法律原则(四)确定法律原则的补助资料:司法判例及权威公法学家学说(五)公允及善良原则(六)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决议F.编纂:国际法的编纂主要由国际法委员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