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111

合集下载

再塑生命之光——读《再塑生命》

再塑生命之光——读《再塑生命》

再塑生命之光——读《再塑生命》
《再塑生命》的作者是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她自幼就因病成为聋哑人。

但是,她并没有就此放弃生命的希望,反而自强不息,成为大学生,一生之中写了数十部作品。

而为海伦凯勒创造出她人生中的奇迹的,有一大半的功劳是来自于她的老师——安妮莎
莉文老师!
全文讲述了有关莎莉文老师与作者之
间的五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莎莉文老师与“我”第一次见面的场景;第二件事讲述了老师叫“我”拼写单;第三件事是“我”因为不能区分“杯”与“水”而不耐烦还发
起了脾气,莎莉文老师带“我”去散步并教“我”体会“水”,从而燃起了“我”对求知的欲望;第四件事关于莎莉文老师与“我”到外面散步,并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好,但途中发生了意外,使“我”对大自然产生畏惧,后来,“我”克服了恐惧的事;第五件事是老师教会“我”什么是爱。

这五件事都让“我”体会到莎莉文老
师对“我”人生道路上的影响之大,正是因为她那无私的爱,“我”才会原谅自己,释放自己,敢于尝试,才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她就是再塑生命之光!
东莞市可园中学初二:何恩怡。

《再塑生命》课件

《再塑生命》课件

《再塑生命》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再塑生命》。

本课主要讲述作者海伦·凯勒因病失去听力和视力,后在安妮·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世界、感受生活,最终成为一位杰出作家的励志故事。

本课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生命、生活的热爱,感悟教师的关爱和付出。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

2. 能够体会作者对生命、生活的热爱,感悟教师的关爱和付出。

3.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

难点:体会作者对生命、生活的热爱,感悟教师的关爱和付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海伦·凯勒的演讲视频,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对课文内容有个初步的认识。

3. 讲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朗读训练: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课题:再塑生命1. 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失去听力和视力安妮·沙利文老师的帮助重新认识世界、感受生活2. 作者对生命、生活的热爱3. 教师的关爱和付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要概括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

(2)请谈谈你对作者对生命、生活的热爱的理解。

(3)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教师的关爱和付出。

2. 作业答案:(1)海伦·凯勒因病失去听力和视力,后在安妮·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世界、感受生活,成为一位杰出作家。

【初中记叙文阅读】《再塑生命》课后习题阅读答案

【初中记叙文阅读】《再塑生命》课后习题阅读答案

【初中记叙文阅读】《再塑生命》课后习题阅读答案《再塑生命》研讨与练习说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一、通读全文,把握文章,课外再搜集海伦・凯勒的有关资料,讨论:为什么海伦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设置本题是旨在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扩大阅读视野,进而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

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光明”一词是用其喻义)。

是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

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

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从中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

二、作者说,井房的经历“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快乐和自由”。

联系全文内容和作者生平经历,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么说?你小时候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设置本题旨在让学生深入揣摩课文重要语句,并能够作一定的拓展,以扩大知识视野,加深阅读体验。

海伦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

当她苏醒过来,眼睛烧瞎了,耳朵烧聋了,那一张灵巧的小嘴也不会说话了。

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进了痛苦的深渊。

由于对外部世界无从知晓,脾气也变得古怪,动辄大发雷霆。

她经常扑倒在地上,发出阵阵尖叫;起床后拒不洗脸;吃饭时调皮捣蛋,关于小时候的这段经历,海伦写道:那时,我仿佛感到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地抓着。

于是,拼命想挣脱这种束缚。

关于这一点,本文也有描述:“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井房的经历,不仅让海伦懂得“水”这个字表达的具体内容──作者写出了她当时的恍然大悟──“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再塑生命》课件

《再塑生命》课件
深刻主题
作品探讨了爱、成长、自我认知等 深刻主题,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 样性。
对作者的评价与看法
独特视角
作者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来展现人生的挫折和成长,给读者耳目一 新的感觉。
情感表达
作者在作品中充分展示了情感的力量,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人物内 心的情感变化。
写作技巧
作者运用了多种写作技巧,如倒叙、象征等,使作品更加生动有 趣。
1 2
段落一
描述沙利文老师和海伦的相识过程,以及沙利 文老师对海伦的印象和评价。
段落二
描写沙利文老师教海伦认识具体事物的过程, 如水、松鼠等。
3
段落三
描述海伦学习抽象概念的过程,如爱、友谊等 。
人物性格分析
沙利文老师
富有耐心和爱心,善于运用直观和形象的教学方式启迪学生的智慧。
海伦
聪明好学,顽强不屈,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
作品影响及地位
影响
作品对于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对于教育、心理、文学等领域。它鼓舞着 人们勇敢面对生命中的困难和挑战,并强调了教育的力量和价值。
地位
《再塑生命》被视为海伦·凯勒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 翻译成多种语言,影响了世界各地的读者。
02
《再塑生命》原文赏析
重要段落解析
在学术论文方面,推荐阅读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以及关于其成长和 经历的各类研究文章。这些文章可以帮助你深入了解海伦·凯勒的精神世界和 她与安妮·莎莉文老师之间的互动关系。
专业研究
安妮·莎莉文老师本人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值得研究。可以阅读她所写的 《教育心理学》一书,了解她如何运用儿童心理学和现代教育方法来帮助海 伦·凯勒。
教育公平
关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消除地域、经济等差 异对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再塑生命》阅读以及答案

《再塑生命》阅读以及答案

《再塑生命》阅读以及答案《再塑生命》阅读以及答案阅读《再塑生命》,回答问题。

记得有一天早晨,我第一次问起“爱”这个字的意思。

当时认识的字还不很多,我在花园里摘了几朵早开的紫罗兰送给莎莉文老师。

她很高兴地想吻我,可我那时除了母亲外,不愿意让别人吻我。

那时候,莎莉文小姐用一只胳膊轻轻地搂着我,在我手上拼写出了“我爱海伦”几个字。

“爱是什么?”我问。

莎莉文老师把我搂得更紧了,用手指着我的心说:“爱在这里。

”我第一次感到了心脏的跳动,但对老师的话和动作依然迷惑不解,因为当时除了能触摸到的东西外,我几乎什么都不懂。

我闻了闻她手里的紫罗兰,一半儿用文字,一半儿用手势问道:“爱就是花的香味吗?”“不是。

”莎莉文老师说。

我又想了想。

太阳正温暖地照耀着我们。

“爱是不是太阳?”我指着阳光射来的方向问,“是太阳吗?”当时在我看来,世界上没有比太阳更好的东西了,它的势力使万物茁壮生长。

但莎莉文小姐却连连摇头,我真是又困惑又失望,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老师不能告诉我,什么是爱呢?一两天过后,我正用线把大小不同的珠子串起来,按两个大的、三个小的`这样的次序。

结果老是弄错,莎莉文小姐在一旁耐心地为我纠正错误。

弄到最后,我发现有一大段串错了,于是,我用心想着,到底应该怎样才能把这些珠子串好。

莎莉文老师碰碰我的额头,使劲地拼写出了“想”这个字。

这时,我突然明白了,这个字原来指的是脑子里正在进行的过程。

这是我第一次领悟到抽象的概念。

我静静地在那里坐了许久,不是在想珠子的排列方式,而是在脑海中用新的观念来寻求“爱”的解释。

那天,乌云密布,间或有阵阵的细雨,突然间太阳突破云层,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又问老师:“爱是不是太阳?”“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

”老师回答说。

她似乎意识到我仍然是困惑不解,于是又用更浅显、但当时我依然无法理解的话解释说:“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

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酷热日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呀!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

《再塑生命》教案「」

《再塑生命》教案「」

《再塑生命》教案「精选」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课文《再塑生命》的主要内容,掌握作者海伦·凯勒的生活背景及其对生命的感悟。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再塑生命》的主要内容介绍1.2.2 作者海伦·凯勒的生活背景及其对生命的感悟1.2.3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解释第二章:教学过程2.1 导入新课2.1.1 展示海伦·凯勒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作者2.1.2 简介课文《再塑生命》的主要内容2.2 自主学习2.2.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2.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2.3 合作探讨2.3.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2.3.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2.4 课堂小结2.4.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4.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第三章:教学评价3.1 课堂问答3.1.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1.2 学生回答,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3.2 小组讨论3.2.1 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能力3.2.2 学生互评,评价彼此的学习成果3.3 课后作业3.3.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3.3.2 学生完成作业,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第四章:教学资源4.1 课文文本《再塑生命》4.2 海伦·凯勒的图片4.3 相关背景资料第五章:教学建议5.1 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5.2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5.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第六章:教学拓展6.1 作品欣赏6.1.1 教师推荐与《再塑生命》主题相关的作品,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命历程。

苏版初二上《再塑生命》课文

苏版初二上《再塑生命》课文

苏版初二上《再塑生命》课文再塑生命作者:海伦·凯勒我记得在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就是安妮·莎利文老师来到我身边的那一天——1887年3月3日。

在那激动人心的下午,从母亲示意的动作以及人们进进出出地忙个不停的迹象中,我猜到会有不寻常的事发生在我们家里。

我走到大门边,坐在石阶上等待。

温暖的阳光照在我的脸上,我的手指触到鲜花的叶子,我意识到春天的来临。

我一连好几个星期内心感到纳闷和痛苦,感到疲倦和寂寞。

我不能预测未来将带给我什么。

我感到有人朝我走来,我以为是我母亲,我就把手伸出去。

忽然,有一个人拉着我的手,然后把我紧紧搂在怀里。

就是这个人在我以后的生活中深深地爱着我,向我揭示了一切。

Secord天早晨,莎利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我一个洋娃娃。

我玩了一会儿以后,她慢慢地在我手上拼了四个字母“d-O-l-l”(洋娃娃)。

这种用手指拼字的方式使我很感兴趣。

我不断模仿老师的做法,后来我也学会了拼字,我感到很自豪。

一天,我在玩一个新洋娃娃时,老师给我拿来旧洋娃娃,以此表明两样东西都可用“洋娃娃”这个字来表示。

莎利文小姐很耐心教我,可是我自己发了脾气,随手把~个新洋娃娃摔得粉碎。

我整天仍处于黑暗世界之中,感到很痛苦,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缺少强烈的爱。

我的老师把帽子拿给我,我知道我们要出去了,要到温暖的阳光中去。

我们走到井边,有人在吊水,我的老师把我的手放到水里。

清凉的水涌到我的手上时,老师在我的手心中拼了“w-a-t-e-r”(水)这个字。

开始她拼得慢,后来越拼越快,我的注意力全凝聚在她的手指上。

突然,我努力去回想一些模糊的事情,一种朦胧的印象……就在灵光一闪的当儿,我领悟了w-a-t-e-r的手势,指的正是那种奇妙的、清凉的、从我手上流过的东西。

就是这个字唤醒了我的心灵,并使我的心灵得到了自由,因为这个字是活生生的。

就在那一天我学会了很多新词。

我记不太清楚了,但是母亲、父亲、姐妹、老师等这些词肯定是其中的一部分。

再塑生命

再塑生命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 震撼了世界,她,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 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 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 海伦•凯勒 。 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 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 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 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 大英雄偶像。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海伦•凯勒的心灵 世界。
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 光明,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成我的交响乐, 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 ——海伦· 凯勒
海伦· 凯勒(1880--1968)美国著 名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她 生于亚拉巴马州,在波士顿柏金斯 盲人学校莎莉文老师的协助下,学 会了阅读、写作,还学会了说话, 上了大学,并且成为著名的教育家 和社会活动家。 主要著作:《我生活的故事》 《愿我们充满信心》《从黑暗中出 来》《我的后半生》等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 吐温说, 十九世纪出了两个杰出的人物:一 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 凯勒。
合作探究
1、在文中找出莎莉文老师对“我”的爱 的具体动作。
(1)初见到“我”时紧紧的搂抱“我”; (2)去野外,对“我”的搀扶; (3)教”我“理解爱时,用手臂温存 的围着我的脖子。
合作探究
2、老师说“爱有点儿像太阳没 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老师又 说“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 雨水”,又形象的说明了“爱”的 什么特点? 爱无处不在,却并不容易被人 发现,而要用心去接受。
这篇课文选编自《假 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 原是互有联系又相对独立 的三篇文章:《再塑生命》 《亲近自然》《关于“爱” 的含义》合在一起编成课 文,并用空行使其自然分 为三部分。课文的主线十 分清晰,写莎莉文老师 “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 我深切的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是不是太阳?是太阳吗?爱是不是太阳?
—— 爱能给人光和热,能使万物茁壮成长。
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
——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爱是看不见摸
不着的,但它总是出现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有了它, 你就快乐,生活就变得美好,没有它,一切都变得索 然无味了。
海伦.凯勒
她,一岁零七个月, 突患急性脑充血,成了一 个盲、聋于一身的残疾人! 她,精通英语、德语、法 语!她曾经就读哈佛大学! 她先后完成十四部具有世 界影响的著作!她是美国 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她 被誉为“美国英雄”!
海伦·凯勒
海伦· 凯勒(1880~1968), 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社会 活动家。她生于亚拉巴马州,在 波士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莎莉文老 师的协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写 作,还学会了说话,上了大学, 并且成为有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 动家。 1900年,海伦进入哈佛大学 学习。并于1904年荣誉毕业。当 年她和她的老师莎莉文合著的海 伦的自传《我的一生》(又译《我 生活的故事》)发表,即引起轰 动,成为著名的英文名著。
作业: 1.莎莉文小姐认为:“爱有点儿像太阳没 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你也有许多 关于爱的经历吧?写写看你心中的爱是 怎样的呢?
读1-13段,思考下列问题

1、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我”认识事物的? A、第一次搂抱我(目的是 想让“我”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 写洋娃娃(doll )。(目的 是想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兴趣 ) B.教“我”拼写“针” (pin)、杯子(cop)、坐(sit)等。 C.具体写使我领悟到“水”这个词就是手上流过的清凉而又奇妙的东西。
读25-39段,思考
•6.莎莉文老师是如何逐步引导“我”认识“爱” 的?
莎莉文老师运用情感体验法,通过情感体验 和对各种不同事物对比,使“我”从中去感 受
1、关于“爱”的教育: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我认识“爱”的?
找出文中关于“爱”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爱是什么? 爱在这里。(指着心)
“爱是花的香味吗?”爱是给人带来愉快而美好感受的东西。 ——
——世界不给他欢乐 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
美国政治家
41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 下肢瘫痪„„
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 四届的总统。
史铁生用残 缺的身体,说出了 最为健全而丰满的 思想,创作了《我 与地坛》
阿炳 (1893-1950)
原名华彦钧
二十多岁时患眼疾,双眼 相继失明„„
体验拓展 海伦是世界有名的残疾成功人土请学生联系阅
读体验,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卓绝努力 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奥斯特洛 夫斯基 全身 瘫痪 双目失 明,完成巨著 《钢铁是怎样 炼成的》
《失 命去 运听 交力 响的 曲贝 》多 芬
路德维希· 贝多芬 范·(770-1827)德国伟大的作曲家 26岁时听觉衰退 35岁时完全耳聋„„
(一)自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 ,完 成词语积累,并思考:如何教的?认识前后 进行比较。 莎莉文老师教会了“我”哪些东西? 方法:快速阅读课文,概括总结
读准下列字音

(cuō)

(niǎn) 怦 (pēng) (huì)
繁衍
脾气
(pí ) (qì)
譬如(pì)
恩惠
(yǎn)小憩
诱惑(yòu huò)枝桠 (yā) 冥思遐想
D.给我玩具,

2.怎样理解“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句话?
不仅让海伦懂得了“水”这个字的具体内容,还让海伦首次获得事物的概 念,这次经历给了她一个新的起点。
读14-21段,思考
5.莎莉文老师是如何让“我”了解大自然的?
让“我”坐在树上等候她吃午饭,突然天气变化,雷雨来临,在危急时刻老师来了, 使“我”懂得大自然不总是对人微笑,给人仁慈。 (莎莉文老师把“我”带到大自然中,运用“我”的嗅觉、触觉、以及学到的词汇,让 “我”在头脑中形成特有的形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看不过来). 繁花似锦:各种各样的花颜色鲜明华丽. 风云突变:比喻变换动荡的局势.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期期艾艾(qī ài):形容口吃. 冥思遐想:深沉的思索,悠远的想像
1、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 物
2、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自然

(二) “再塑生命”的过程是一帆风顺的吗?是举例说
说 不是。例如在学字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无法分 清“水”和“杯”
(三)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然后小组合作 讨论: 1、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热爱自己的学生、讲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诱、 善良和蔼充满智慧和耐心的出色的老师。
2、海伦又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孔雀仙子”——邰丽华
舞蹈《千手观音》是聋哑女孩邰丽华领着20位聋 哑演员排练出来的,她曾以表演舞蹈《雀之灵》被 广大观众熟知,也是中国惟一登上两大世界顶级艺 术殿堂———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和意大利斯卡 拉大剧院的舞蹈演员。
小结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光明有声音的世界
里,但不要忘记,我们的身边还有这样的一群 人,他们仍然生活在黑暗和无声的世界里,我 们的爱可以重塑他们的生命,带给他们温暖, 带给他们光明像莎莉文老师一样,有一颗博爱 之心,关爱他人,让生命得到升华,让世界变 得更加美好,就像歌词中所唱,只要人人献出 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3、莎莉文老师教 “我”认识抽象事 物(爱)
细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在文中用“—— ”画出相关句子。 1.说说莎莉文老师是如何教我认识具体事物的? 2. 莎莉文老师是如何教我了解认识大自然的? 3.莎莉文老师是如何逐步引导我认识“爱”的?

(二) “再塑生命”的过程是一帆风顺的吗?是举例说
二胡作品《二泉映月》获 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 品奖。
张海迪
5岁时胸部以下完全 失去知觉 高位截 瘫„„ 自学掌握英语 日语 德语等 当代知名作家 翻 译家
我是谢坤山
一场触电的意外, 他沒了双手、沒了一只 腳; 积极挑战命运的代价, 他又沒了一个眼睛;

我不去想我失去了什么,只想自己还只要拥有什 么。那么即使目前一无所有,也不代表我永远不会再 有。我相信,人只要不对自我设限,那么未來的路必 將无限宽广。
聪明、好学、坚毅而又感情丰富、热爱生活 的女孩。
请说说对“再塑生命”的理解。
意指“重新塑造生命、 重新获得生命”。 这里指在莎莉文老师 的教育下,“我”理解了 自然,开始了新的人生, 她是“再塑生命的人”表 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 比的敬爱和感激。

你认为莎莉文教给海伦最 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莎莉文老师教给了海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 式:用自己的爱去感受世界的美好的,去善 待每一个生命!
(míng xiá) (ní ng) (xuàn )
遨游 o) 钥匙 (yà shi)预兆 (yù zhà 凝聚 (á o o)
(hà 和蔼 (hé ǎi) 琢磨 (zhuó mó) n) 遗憾 绚丽
搓捻(cuō niǎn):用手指搓. 企盼(qǐ pàn):盼望. 繁衍(fán yǎn):逐渐增多或增广. 迁徙(qiān xǐ):迁移.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花团锦簇(jǐn cù):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 的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