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合集下载

数学各种数的概念

数学各种数的概念

数学各种数的概念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和空间等概念的学科。

在数学中,有各种各样的数概念,这些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数学中一些常见的数的概念。

一、自然数自然数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数。

它们由0和正整数组成,用符号{0, 1, 2, 3, ...}表示。

自然数的特点是它们之间存在着顺序关系,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1。

二、整数整数是由自然数、0和负整数组成。

整数集合用符号{..., -3, -2, -1, 0, 1, 2, 3, ...}表示。

整数和自然数不同的地方在于整数不仅包括正数,还包括负数和0。

整数之间的加减运算是封闭的,也就是说对两个整数进行加减运算后,结果仍然是一个整数。

三、有理数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间的比值的数。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它们的集合用符号Q表示。

有理数之间的加减乘除运算依然得到有理数。

四、无理数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之间的比值的数。

无理数包括无限不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如π(圆周率)和√2(2的平方根)。

无理数和有理数一起构成了实数集。

五、实数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它们构成了一个连续的数轴。

实数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数系,包括了所有我们平时使用和接触到的数字。

六、复数复数是由实数和虚数组成的数。

虚数单位i是一个满足i²= -1的数,其中i称为虚数单位。

复数的一般形式为a + bi,其中a是实部,b是虚部。

复数在数学和物理学中都有重要的应用,它们可以表示平面上的向量、交流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等。

七、小数小数是指不是整数的数。

小数可以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两种类型。

有限小数是指小数部分有限位数的小数,如0.5、2.1等。

无限循环小数是指小数部分具有循环节并且无限循环下去的小数,如1/3=0.3333...。

八、分数分数是指两个整数之间的比值。

分数由一个分子和一个分母组成,分子表示被分割的份数,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的份数。

60种数学计算方法

60种数学计算方法

60种数学计算方法标题:60种数学计算方法在数学领域中,计算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对于问题解决和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60种常见的数学计算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一、基本算术计算方法1. 加法: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相加,求和的结果。

2. 减法:从一个数值中减去另一个数值,得到差。

3. 乘法: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相乘,得到积。

4. 除法:用一个数值去除另一个数值,得到商。

5. 平方:将一个数值自乘,得到平方值。

6. 开方:对一个数值进行开方运算,得到其平方根。

7. 百分数:将一个数值表示为百分数形式,即乘以100。

8. 混合运算:将多种运算方法结合使用,求得复杂的计算结果。

二、代数计算方法9. 代数式化简:对复杂的代数式进行化简,得到简化的表达形式。

10. 代数方程求解:通过变量的代换和移项操作,求解代数方程的未知数。

11. 代数不等式求解:对代数不等式进行变量的范围判断,解出满足条件的解集。

12. 多项式展开:将一个多项式按照二项式定理展开成简单的项。

13. 因式分解:将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多个乘积形式。

14. 分式化简:对含有分式的代数式进行化简,得到简化的表达形式。

15. 根式化简:对根式进行化简,得到简化的根式形式。

16. 平方差公式:快速计算两个数的平方差。

17. 二次方程求解:求解二次方程的未知数。

18. 四则运算法则:用于整数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

三、几何计算方法19. 点与线的位置关系判断:判断一个点与一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包括在直线上、在线段上、在线段延长线上或在直线两侧。

20.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判断:判断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的位置关系,包括平面内、平面外或平面相交。

21. 角的类型判断:根据角的度数或特点,判断其类型,包括直角、锐角、钝角、对顶角等。

22. 三角形分类:根据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关系,将三角形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23.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三角形内角和的数值。

数学知识大全

数学知识大全

数学知识大全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是研究数量、结构、空间以及变化等概念的学科。

它是现代科学的基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为您呈现数学知识的大全,包括数学的基础概念、重要定理与公式、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一、数学的基础概念1. 数的分类: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复数等。

2. 基本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以及它们的性质和规律。

3. 数的因数与倍数:素数、合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

4. 数列与级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调和级数等。

二、重要定理与公式1. 代数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次方程等的解法及性质。

2. 解析几何:直线方程、圆方程、曲线的性质等。

3. 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等基本概念及相关公式。

4. 极限、导数与积分: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导数的定义与应用、积分的概念与计算方法等。

三、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 金融领域:利息计算、投资收益分析、贷款利率计算等。

2. 统计学:数据收集与分析、概率与统计推断等。

3. 工程学:测量、建模、优化等领域中的数学方法应用。

4. 物理学:运动学、力学、电磁学中的数学描述与计算等。

四、数学的发展与进步1. 古代数学:埃及、希腊、印度等古代文明的数学成就。

2. 近代数学:微积分、解析几何等的发展与应用。

3. 现代数学:集合论、代数学、几何学等的研究进展。

4. 数学思维:数学的逻辑思维、证明方法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等。

五、数学的重要性与学习方法1. 提高思维能力:数学训练可以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学科交叉应用:数学与物理、化学、经济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3. 技术创新:现代科技的发展需要数学方法的应用与推动。

4. 学习方法:培养兴趣、理解概念、掌握基础、多实践与思考等。

六、数学的趣味性与乐趣1. 数学竞赛:参加数学竞赛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与提高水平。

2. 数学游戏:数独、数学趣味题、数学解谜等游戏丰富了学习的方式。

数学概念的定义

数学概念的定义

数学概念的定义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用来探索和表达各种数字的关系和概念。

它是一种独特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地理解和解决实践问题。

1. 数:数学中的基本单位,表示某一具体事物的数量。

2. 变量:是一种形式,可以用来代表某一数量未知,一般可以
是确定的量或未知的量。

3. 方程:是用变量来表达一般的关系的形式。

4. 函数:是一种正确的关系,即当变量的值发生变化时,函数
的值也随之改变。

5. 数列:是数字以特定的次序排列而成的有序集合。

6. 代数:是一种表达数量之间关系的一般化数学方法,是一种
形式上可以进行简化和抽象的数学表示法。

7. 统计:是一种统计学理论的研究,用于分析和比较数据的特征。

8. 几何:是数学中的一种描述形状、空间和大小等的学科,使
用几何图形来说明和表示一般的客观现象。

9. 微积分:是一种研究变化率和变化过程的数学理论,是数学
运算的一种方法,用于计算极限、微分、积分和求解微分方程等。

- 1 -。

数学之道:十大速算窍门

数学之道:十大速算窍门

数学之道:十大速算窍门1. 数字拆分法将大数字拆分成易于计算的小数字,例如将 12345 拆分为10000 + 2000 + 300 + 40 + 5,分别进行计算再相加。

2. 倍数加速法利用数字的倍数特性,快速计算结果。

例如,计算156 乘以2,可以先计算 150 乘以 2 得到 300,再加上 6 乘以 2 得到 12,最终结果为 312。

3. 数字分组法将数字进行分组,例如将 1234 分为 12 和 34,先计算 12 乘以5 得到 60,再计算 34 乘以 5 得到 170,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得到230。

4. 加减交换律在加减法运算中,可以改变数字的顺序,这样可以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 123 + 45,可以改为计算 123 + 54,更容易计算出结果。

5. 乘法分配律利用乘法分配律,将复杂的乘法运算简化。

例如,计算 (2 + 3) 乘以 4,可以先计算 2 乘以 4 得到 8,再计算 3 乘以 4 得到 12,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得到 20。

6. 数字定位法对于较大的数字,可以通过数字定位法快速计算出结果。

例如,计算 123456 乘以 7,可以先计算 123456 乘以 10 得到 1234560,再减去 123456 得到 1111004。

7. 平方速算法利用平方数的特性,快速计算数字的平方。

例如,计算 13 的平方,可以先计算 10 的平方得到 100,再计算 3 的平方得到 9,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得到 169。

8. 立方速算法利用立方数的特性,快速计算数字的立方。

例如,计算 5 的立方,可以先计算 4 的立方得到 64,再加上 1 的立方得到 65。

9. 递减相加法在加法运算中,可以使用递减相加法,将计算简化。

例如,计算 123 + 45,可以先从 123 中减去 40 得到 83,再加上 5 得到 88。

10. 递增相减法在减法运算中,可以使用递增相减法,将计算简化。

例如,计算 123 - 45,可以先加上 1 得到 124,再减去 40 得到 84。

数学的数学技能

数学的数学技能

数学的数学技能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研究数量、结构、空间以及变化等概念和关系的学科。

在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数学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数学的数学技能,并介绍如何提升和应用这些技能。

一、基本的计算技能1. 加法和减法:加法和减法是最基本的计算技能,它们是进行数学运算的基础。

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中练习这些技能,如购物时计算物品的价格,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加法和减法的能力。

2. 乘法和除法:乘法和除法是进行更复杂的数学运算的基础,它们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练习乘法和除法,我们能够计算面积、体积、速度等各种实际物理量。

3. 百分比和比例:百分比和比例是量化和比较概念的重要工具。

掌握百分比和比例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统计数据,了解各种比率关系,比如利润率、增长率等。

二、代数技能1. 代数方程式:代数方程式是数学中的一种常见形式,它们可以用来解决各种问题。

通过学习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物体运动的轨迹、经济模型的建立等。

2. 函数和图像:函数是一种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工具,图像是函数关系的可视化呈现。

掌握函数和图像的概念和技能,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解释各种现象,如物体的运动规律、市场需求曲线等。

三、几何技能1. 图形的认识和测量:几何学研究的是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等概念。

认识各种常见的图形,如点、线、面、体等,以及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等,是提高几何技能的基础。

2. 角度和三角形:角度和三角形是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它们是解决几何问题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角度的测量和计算方法,以及三角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我们可以解决各种几何问题,如建筑设计、地理测量等。

四、概率和统计技能1. 概率: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学工具。

掌握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预测各种事件的可能性,如天气预报、股票走势等。

2. 统计: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什么是数学

什么是数学
15)万物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说
5
15个“定义” 来自
6
2.数学的15个“定义”
1)哲学说 2)符号说 3)科学说 4)工具说 5)逻辑说 6)创新说 7)直觉说 8)集合说 9)结构说(关系说) 10)模型说 11)活动说 12)精神说 13)审美说 14)艺术说
15)万物皆数说
7
只 讲解“哲学说”,其他只作一句话的解释,并请查资料。
数学的精确性表现在数学推理的逻辑严格性和数学结论的 确定无疑性。 汉克尔说:“在大多数科学里,一代人要推倒另一代人 所修筑的东西,只有数学,每一代人都能在旧建筑上增添一
层新楼。”
作为对照的三个例子:
① 电子管电路→ 半导体电路→ 集成电路
② 托勒密地心说→哥白尼日心说→开普勒三定律 ③ 高温超导的上界(朱经武)
(英)罗素:“数学是所有形如p蕴含q的命题的类”, 而最前面的命题p是否对,却无法判断。 因此“数 学是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也不知道我们 说的是否对的一门学科。”
4
2.数学的15个“定义”
1)哲学说 2)符号说 3)科学说 4)工具说 5)逻辑说 6)创新说 7)直觉说 8)集合说 9)结构说(关系说) 10)模型说 11)活动说 12)精神说 13)审美说 14)艺术说
如微积分是物体运动的模型,概率论是偶然 与必然现象的模型,欧氏几何是现实空间的 模型,非欧几何是非欧空间的模型。
活动说:是说“数学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
一”。
精神说:是说“数学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
一种精神,特别是理性的精神。”
12
审美说:是说“数学家无论是选择题材还是
判断能否成功的标准,主要是美学的原则。”

数学名词

数学名词
同心圆、内切圆、外接圆、弦心距、圆心角、圆周角、弓形角
内对角、连心线、公切线、公共弦、中心角、圆周长、圆面积
反证法、主视图、俯视图、二视图、三视图、虚实线、左视图
离心率、双曲线、渐近线、抛物线、倾斜角、点斜式、斜截式
两点式、一般式、参变数、渐开线、旋轮线、极坐标、公垂线
斜线段、半平面、二面角、斜棱柱、直棱柱、正梭柱、直观图
复平面、纯虚数、零向量、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相交线
延长线、中垂线、对预角、同位角、内错角、无限极、长方形
平行线、真命题、假命题、三角形、内角和、辅助线、直角边
全等形、对应边、对应角、原命题、逆命解、原定理、逆定理
对称点、对称轴、多边形、对角线、四边形、五边形、三角形
否命题、中位线、相似形、比例尺、内分点、外分点、平面图
斜二测画法、三垂线定理、平行六面体、直接积分法、换元积分法
第二积分法、分部积分法、混循环小数、第一积分法、同类二次根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完全平方公式、最简二次根式
直接开平方法、半开半闭区间、万能置换公式、绝对值不等式
实系数多项式、复系数多项式、整系数多项式、不等边三角形
中心对称图形、基本初等函数、基本积分公式、分部积分公式
四舍五人、单位长度、加法法则、减法法则、乘法法则、除法法则
数量关系、升幂排列、降幂排列、分解因式、完全平方、完全立方
同解方程、连续整数、连续奇数、连续偶数、同题原理、最简方程
最简分式、字母系数、公式变形、公式方程、整式方程、二次方根
三次方根、被开方数、平方根表、立方根表、二次根式、几次方根
指数方程、对数方程、单值对应、单调区间、单调函数、诱导公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关系:
数是这三者中的大类,分母可以是任何正整数。

小数:分母是十、百、千……的分数,用数位的形式表示就是小数。

例如,0.2就是2/10,0.57就是57/100。

百分数:分母是100的分数。

一般用百分号表示。

往往作比较用,不用来表示实际的数量。

现在银行的利息税是按利息的95%纳税。

世界上海洋的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1%。

汇源果汁采用100%纯果汁。

长江比亚马逊河短了2.8%
人体中含水约为70%
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20%
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2%
分数、比、除法之间的关系:
在分数中,分子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数值相当于商;把分数放在“比”中,分子相当于前项,分母相于后项,分数线相当于比号,分数值相当于比值;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比号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

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

3/4 3÷4 3:4
商不变的规律与分数基本性质的关系:
根据除法与分数的关系,两个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数(0除外),分数值就相当于商。

商不变的规律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在解决问题求值的大小时,作用是一样的。

但它们又是有区别的,一是表现形式不一样,一个是除法的形式,一个是分数的形式;二是应用商不变的规律求出的结果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等,而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求出的结果只能用分数的形式表示。

有位老爷爷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

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1/3,老二分到了这块地的2/6。

老三分到了这块的3/9 。

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人就大吵起来1/3=2/6=3/9。

简单的说一下就是两个未知数和的幂次方运算后的系数问题,比如(x+y)的平方=x的平方+2xy+y的平方,这样系数就是1,2,1这就是杨辉三角的其中一行,立方,四次方,运算的结果看看各项的系数,你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杨辉三角是一个由数字排列成的三角形数表,一般形式如下: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 5 10 10 5 1
1 6 15 20 15 6 1 ......................................................
杨辉三角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两条斜边都是由数字1组成的,而其余的数则是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之和。

其实,中国古代数学家在数学的许多重要领域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中国古代数学史曾经有自己光辉灿烂的篇章,而杨辉三角的发现就是十分精彩的一页。

杨辉,字谦光,北宋时期杭州人。

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辑录了如上所示的三角形数表,称之为“开方作法本源”图。

而这样一个三角在我们的奥数竞赛中也是经常用到,最简单的就是叫你找规律。

杨辉三角的简史:北宋人贾宪约1050年首先使用“贾宪三角”进行高次开方运算,南宋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1961年)记载并保存了“贾宪三角”,故称杨辉三角。

元朝数学家朱世杰在《四元玉鉴》(1303年)扩充了“贾宪三角”成“古法七乘方
图”。

时间上:杨辉(一二六一)朱世杰(一三○三)也明显就可以知道是杨辉发现的朱世杰只是扩充了其中的内容。

同时这也是多项式(a+b)^n 打开括号后的各个项的二次项系数的规律即为0 (a+b)^0 (0 nCr 0)
1 (a+b)^1 (1 nCr 0) (1 nCr 1)
2 (a+b)^2 (2 nCr 0) (2 nCr 1) (2 nCr 2)
3 (a+b)^3 (3 nCr 0) (3 nCr 1) (3 nCr 2) (3 nCr 3)
. ... ... ... ... ...
因此杨辉三角第x层第y项直接就是(y nCr x)
我们也不难得到第x层的所有项的总和为2^(x-1) (即(a+b)^x中a,b都为1的时候)
[ 上述y^x 指y的x次方;(a nCr b) 指组合数]
其实,中国古代数学家在数学的许多重要领域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中国古代数学史曾经有自己光辉灿烂的篇章,而杨辉三角的发现就是十分精彩的一页。

杨辉,字谦光,北宋时期杭州人。

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辑录了如上所示的三角形数表,称之为“开方作法本源”图。

而这样一个三角在我们的奥数竞赛中也是经常用到,最简单的就是叫你找规律。

具体的用法我们会在教学内容中讲授。

在国外,这也叫做"帕斯卡三角形".
S1:这些数排列的形状像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数都是1
S2:从右往左斜着看,第一列是1,1,1,1,1,1,1;第二列是,1,2,3,4,5,6;第三列是1,3,6,10,15;第四列是1,4,10,20;第五列是1,5,15;第六列是1,6……。

从左往右斜着看,第一列是1,1,1,1,1,1,1;第二列是1,2,3,4,5,6……和前面的看法一样。

我发现这个数列是左右对称的。

S3:上面两个数之和就是下面的一行的数。

S4:这行数是第几行,就是第二个数加一。

……
幻方,在我国也称纵横图,它的神奇特点吸引了无数人对它的痴迷。

从我国古代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传说起,系统研究幻方的第一人,当数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

杨辉,字谦光,钱塘(今杭州)人,我国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与秦九韶、李冶、朱世杰并称宋元四大数学家,他在我国古代数学史和数学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杨辉对幻方的研究源于一个小故事。

当时杨辉是台州的地方官,一次外出巡游,碰到一孩童挡道,杨辉问明原因方知是一孩童在地I 做一道数学算题,杨辉一听来了兴趣,下轿来到孩童旁问是什么算题。

原来,这个孩童在算一位老先生出的一道趣题:把1到9的数字分行排列,不论竖着加、横着加,还是斜着加,结果都等于15。

杨辉看到这个算题,时想起来他在西汉学者戴德编纂的《大戴礼》一书中也见过。

杨辉想到这儿,和孩童一起算了起来,直到午后,两人终于将算式摆出来了。

后来,杨辉随孩童来到老先生家里,与老先生谈论起数学问题来。

老先生说:“北周的甄弯注《数术记遗》一书中写过…九宫者,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杨辉听了,这与自己与孩童摆出来的完全一样。

便问老先生:“你可知这个九宫图是如何造出来的?”老先生说不知道。

杨辉回到家中,反复琢磨。

一天,他终于发现一条规律,并总结成四句话:“九子斜排,上下对易,左右相更,四维挺出”。

就是说:先把l~9九个数依次斜排,再把上l下9两数对调,左7右3两数对调,最后把四面的2、4、6、8向外面挺出,这样三阶幻方就填好了。

杨辉研究出三阶幻方(也叫络书或九宫图)的构造方法后,又系统的研究了四阶幻方至十阶幻方。

在这几种幻方中,杨辉只给出了三阶、四阶幻方构造方法的说明,四阶以上幻方,杨辉只画出图形而未留下作法。

但他所画的五阶、六阶乃至十阶幻方全都准确无误,可见他已经掌握了高阶幻方的构成规律。

在信息领域杨辉三角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