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规划设计要点
商业街规划设计要点

商业街规划设计要点1.市场调查和分析:在进行商业街规划设计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市场调查和分析,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商业发展趋势以及竞争情况等。
只有深入了解市场,才能进行有效的规划设计。
2.空间布局:商业街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到商业活动的种类和规模,合理确定商业区的空间布局。
商业区可以分为主干街、支路、广场、室内商场等不同功能区域,确保商业活动有序进行。
3.交通规划:商业街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到交通需求,合理规划交通系统。
商业区的交通系统包括道路、停车场、公共交通等。
需要确保商业区的交通便捷,方便市民和消费者。
4.绿地和景观规划:商业街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到绿地和景观的布局。
绿地可以提供休闲和娱乐的空间,景观可以增加商业街的美观和吸引力。
同时,绿地和景观还可以改善商业区的环境质量。
5.建筑规划:商业街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布局和设计。
建筑的外观和风格应与商业街的整体形象相符,建筑的功能和大小应与商业需求相适应。
同时,建筑的材料和色彩也需要考虑到商业街的整体形象。
6.商业设施和服务配套:商业街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到商业设施和服务配套。
商业设施包括商店、餐厅、银行、娱乐场所等,服务配套包括厕所、医疗设施、安全设施等。
需要确保商业区的商业设施和服务配套能够满足市民和消费者的需求。
7.品牌和营销策略:商业街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到品牌和营销策略。
商业区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竞争优势,确定品牌定位和营销策略。
通过合理的品牌和营销策略,可以提升商业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8.社区参与和管理机制:商业街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到社区参与和管理机制。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积极听取市民和商家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他们的需求和利益。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确保商业街的良好运营和管理。
综上所述,商业街规划设计要点包括市场调查和分析、空间布局、交通规划、绿地和景观规划、建筑规划、商业设施和服务配套、品牌和营销策略,以及社区参与和管理机制等。
只有全面考虑这些要点,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商业街规划设计。
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案

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案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案是一个综合考虑商业发展和公共利益的规划方案,需要满足商业活动的需求,并合理利用空间资源。
以下是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案的一些建议:1. 区位选择:选择位于城市中心或繁华地区的商业街作为规划设计的基础。
考虑到交通便利和人流量大的地段,以吸引更多的商家和消费者。
2. 地块规划:根据商业街的规模和需求,合理划分地块。
保留足够的空间作为商铺、餐饮、娱乐等商业设施的落地空间。
同时考虑到人行道、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的设置。
3. 建筑风格:商业街的建筑风格要与周边建筑相协调,同时也要突出商业化的特点,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可以考虑使用现代化建筑、传统风格或结合当地文化等设计手法。
4. 步行街规划:在商业街的核心区域,可以规划成步行街,方便行人活动和购物。
步行街可以设置休闲区、座椅、绿化带等,提供更好的休息和消费环境。
5. 交通配套:商业街的交通配套要兼顾私家车和公共交通工具。
规划设置停车场、停车位和公交车站,方便消费者的出行。
同时可以考虑设置自行车停放区,鼓励绿色出行。
6. 绿化景观:商业街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和花坛设置,增加绿化景观,提升商业街的整体环境质量。
绿化带可以分隔车辆和行人的空间,提供更好的行走环境。
7. 文化特色:商业街的规划设计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营造出独具特色的氛围。
可以设置文化艺术装置、民俗展示等,吸引游客和消费者。
8. 产业结构:商业街的规划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商户的需求和竞争环境,合理配置商业设施和品牌,保持产业结构的多样性和均衡性。
9. 市政设施:商业街的规划设计还要考虑到市政设施的设置,包括路灯、安防设备、环卫设施等,提高商业街的整体管理和服务水平。
10. 安全保障:商业街的规划设计要考虑到安全问题,设置安全通道、紧急出口等措施,并安装监控设备,提高商业街的安全性。
以上是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案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您的规划提供一些参考。
具体的方案还需要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案

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案商业街是城市内一个繁忙的购物、娱乐和社交中心。
商业街的规划设计方案至关重要,它可以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和吸引人的环境,吸引顾客和商家。
下面是一些商业街规划设计的重要方面。
首先,在商业街的规划设计中,道路和交通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道路应宽敞,能够容纳大量的行人和车辆流量。
同时,需要考虑到无障碍通行的需求,因此必须在街道上设置人行道和无障碍设施,以方便残障人士的出行。
另外,商业街应该设有充足的停车位,以方便来往的汽车。
其次,为了提供一个吸引人的环境,商业街应该充满活力和个性。
这可以通过街头艺术、花坛和景观设计来实现。
街头艺术是一种重要的元素,它可以为商业街增添生机和艺术氛围。
商业街的设计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周边环境的特点,如历史建筑或独特的地理元素,以便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另外,商业街的设计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商业设施。
不仅应有各种类型的商店,如零售店、餐馆、咖啡馆和书店等,还应有娱乐设施,如电影院、剧院和音乐厅等。
商业街还可以设置一些开放空间,如花园或广场,以便顾客可以在购物之余放松身心。
此外,商业街的设计应注重可持续性和环保。
可以考虑使用可再生能源来供电,如太阳能电池板。
商业街应优先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此外,垃圾回收设施和绿化带也应考虑在商业街内设置,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最后,商业街的规划设计还应考虑到安全问题。
商业街应配备监控设备和安全警报系统,以保护顾客和商家的安全。
此外,消防设备和应急出口也是必不可少的,以提供逃生通道和保护。
综上所述,商业街的规划设计方案应考虑到道路和交通、活力与个性、多样化的商业设施、可持续性和环保以及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商业街的规划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以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和有吸引力的购物和娱乐环境。
商业街规划方案设计2024

商业街规划方案设计引言概述:商业街规划方案设计是为了营造一个繁荣发展,吸引人流、促进经济增长的商业区域。
该方案旨在通过对商业街区的规划布局、功能分区、建筑设计、交通流量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为商业街的发展提供战略指导和实施方向。
正文内容:1. 商业街规划区域界定1.1 定位商业街规划区域:明确商业街的范围和位置,考虑城市的特点和发展方向,确定商业街的规划区域。
1.2 商业街功能定位:根据市场需求和城市特色,确定商业街的功能定位,如购物中心、餐饮区、娱乐区等。
2. 商业街空间布局2.1 商业街道路交通规划:考虑商业街的交通便利性,规划道路的宽度、车道数量、停车位等。
2.2 商业街公共空间设计:规划商业街的公共广场、花坛、人行道等公共空间,提供休憩和交流的场所。
2.3 商业街建筑高度和密度规划:根据商业街的定位和场地条件,确定商业街的建筑高度和密度,保持视觉上的连续性和和谐性。
3. 商业街功能分区规划3.1 商业街主要功能区域划分:根据商业街的定位和需求,划分主要功能区域,如购物区、餐饮区、娱乐区等。
3.2 各功能区域的布局和规模:根据市场需求和商业街的特点,合理布局各功能区域的位置和规模,使其相互配合、有机衔接。
4. 商业街建筑设计4.1 商业街建筑外观设计:在商业街的建筑设计上,注重建筑外观的美观性和商业吸引力,使商业街成为城市的地标建筑。
4.2 商业街建筑内部布局:合理规划商业街的建筑内部布局,使商业街内的商铺、走廊、楼梯等功能区域互相配合、畅通无阻。
4.3 商业街建筑照明设计:商业街建筑的照明设计对于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夜间吸引力至关重要,设计合适的照明方案。
5. 商业街交通流量规划5.1 商业街交通流量调查:通过交通调查,确定商业街的交通流量,包括车辆和行人的流量。
5.2 商业街交通组织设计:根据交通调查的结果,合理组织商业街的交通流量,包括设置交通信号灯、行人过街设施、停车位等。
小点详细阐述:1) 商业街的气候特点:根据商业街所在地的气候特点,设计合适的建筑外观和室内环境,以提供舒适的购物体验。
设计中的商业街规划如何打造繁华的商业街区

设计中的商业街规划如何打造繁华的商业街区商业街区规划是一个既涉及商业发展又考虑城市规划的综合性项目。
一个成功的商业街区需要充分考虑商业的需求,同时还要在规划和设计上满足城市的整体发展需要。
本文将探讨设计中的商业街规划如何打造繁华的商业街区。
一、商业街规划的前期工作在商业街规划之前,需要进行前期调研工作。
这包括市场调研、人口调查、经济分析等,以了解目标商业街区所在地的市场需求和潜在客户群体。
通过充分了解消费者的喜好、购物习惯以及消费水平,规划者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商业街的定位和目标。
二、商业街区的规划布局商业街区的规划布局需要综合考虑商业设施、交通、景观等因素。
在商业设施方面,商业街区应该包含各种类型的商业场所,如购物中心、零售店铺、餐饮娱乐场所等。
这样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并增加商业街区的吸引力。
交通是商业街区规划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商业街区应具备便捷的交通网络,包括公共交通和道路布局。
充分利用公共交通,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出行方式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流量。
此外,合理规划道路布局,确保交通流畅,为商业街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景观设计是商业街区规划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商业街区的外部环境应该美观,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
这可以通过绿化带、艺术装置、景观灯光等手段来实现。
优秀的景观设计可以提高商业街区的整体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和顾客。
三、商业街区的商业模式创新商业街区的成功离不开商业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因此商业街区需要结合当地的特点和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创新。
例如,引入互联网科技,提供在线购物、线上线下结合的购物体验等。
另外,商业街区还可以尝试引进创意产业、体验式购物等新兴业态,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和体验。
四、商业街区的管理与服务商业街区的成功需要强大的管理与服务团队。
这个团队应该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创新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市场的变化。
商业街区的管理与服务包括安全、环境卫生、设施维护等多个方面。
城市商业街的发展战略及规划布局构想

城市商业街的发展战略及规划布局构想随着城市的发展,商业街已成为城市中一个重要的商业集聚地,不仅给市民提供了一个购物娱乐的场所,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因此,制定城市商业街的发展战略及规划布局构想变得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针对城市商业街发展的一些策略及规划布局构想。
1.定位策略:商业街应明确自身的定位,根据周边人口结构、居住环境、消费水平等因素,确定适合的商业街定位。
可以将商业街定位为高端购物街、休闲娱乐街、文化创意街等,根据定位开展相应的活动,吸引目标消费群体。
2.商业街划分:商业街应根据不同的业态和功能需求来合理划分区域。
可以将商业街划分为商铺区、休闲娱乐区、餐饮区等不同区域,为各类商业和服务设施提供合适的土地和场所。
3.引入优质商业:商业街的发展需要引入一些有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商家。
可以通过举办招商展览会等方式,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入驻商业街。
同时,也应注重培育本地商家,支持他们发展壮大,提高商业街的竞争力。
4.增加活动和体验:商业街的发展需要增加各类吸引人的活动和体验项目。
比如举办时尚展览、艺术展览、街头表演、品鉴会等。
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人群到商业街消费,并且增加他们的购物体验。
5.增加公共设施:商业街的发展需要提供一系列的公共设施,如停车场、卫生间、休息座椅等。
这样可以方便消费者停车、使用卫生间等,提高商业街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6.强化品牌宣传:商业街应加强自身的品牌宣传,提高知名度和声誉。
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宣传册、广告等方式,向外界展示商业街的特色和优势,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7.加强合作建设:商业街应积极与周边的商业区、旅游景点、酒店等进行合作建设,通过互相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8.合理规划布局:商业街的规划布局应注重人性化设计。
可以采用人行街、步行街等方式,创造宜人的环境和氛围。
同时,还要注意商业街的建筑风格、文化气息、绿化环境等方面的统一性,使商业街形成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商业街打造方案

商业街打造方案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商业街已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何打造一个繁华而吸引人的商业街,已成为各地政府和商业机构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商业街规划、商铺布局、街景设计和活动策划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案,为商业街的打造提供参考。
一、商业街规划商业街规划是商业街打造的基础,它需要考虑到交通便利、人流疏导、商铺数量和类型等因素。
1. 交通便利商业街的打造首先要保证交通的便利性,为消费者提供方便的交通工具和停车条件。
在商业街两侧设置停车位,同时与公共交通网路衔接,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出行方式。
2. 人流疏导商业街应该考虑到人流疏导,设置合理的人行道和交通指示牌,确保人流有序和安全。
此外,商业街的规划应结合城市的整体交通规划,以便优化人流流动,提高商业街的通行效率。
3. 商铺数量和类型商业街的规划还需要考虑到商铺的数量和类型。
商铺数量应适中,既要满足消费者需求,又要保证商业街的利益。
同时,商铺的类型要多样化,包括餐饮、零售、娱乐等,以吸引不同消费群体的兴趣。
二、商铺布局商铺布局是商业街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布局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商业街的整体美感。
1. 主次分明商铺布局要主次分明,将商业街的主要商铺定位在核心区域,形成明确的商业中心。
次要商铺可以布置在次要街道或街角,以增加商业街的整体面积和吸引力。
2. 平衡布局商铺布局应该平衡商业街两侧的商铺数量和类型,避免一侧商铺过多而另一侧商铺较少的情况。
平衡的布局可以提高商业街的整体美感和商业街两侧商铺的租金价值。
3. 相关性布局商铺布局时可以考虑将相关性较高的商铺放在附近,以方便消费者的购物需求。
例如,将服装店与配件店放在相邻位置,可以增加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三、街景设计商业街的街景设计是营造商业氛围和提升商业街形象的关键,好的街景设计能吸引消费者驻足观赏。
1. 美化环境商业街的街景设计应注重美化环境,包括绿化、花坛、雕塑等。
商业街规划要素

商业街规划设计9大要素商业街以其多样得商业活动、灵活得空间布局、独特得消费感受、丰富得文化内涵越来越受到商业地产界得青睐。
成功得商业街不但能给自身带来可观得经济效益,而且会成为带动周边产业繁荣得催化剂,甚至成为展现当地商业文化活动得城市名片。
商业街有综合型与指向型两种。
指向型商业街往往集中经营某一类商品,如服装街、文化街、花卉街、汽配街等。
综合型商业街由于商业活动得多元化,空间、文化、环境因素更加复杂,对周边得产业发展影响也更大。
综合型商业街类型多样,其规模大小、空间形态、业态构成、环境营造均各有差异,但在规划设计商业街时,有几个要素必不可少。
1.客户构成:客户群定位就是决定商业街规模、形态与风格得重要设计依据。
对客户得社会阶层、购物心理与行为习惯得分析就是商业街设计得基础。
为中低端客户服务得商业街侧重一站式消费体验,规模较大,入口处往往配置大型购物中心,街道网络比较复杂,街道尺度较大,利于人流集散;为高端客户服务得商业街人流较少,街道简洁,空间灵活、尺度亲与;为度假客户服务得商业街空间更加丰富,景观、广场等户外元素应用较多,餐饮、娱乐得总量较大。
2.商业业态:商业业态得构成、比例、分布就是商业街设计得核心。
处理好商业、餐饮、娱乐等业态得档次与相互关系决定了商业街日后得发展趋势。
一般消费档次越高、休闲氛围越浓得商业街餐饮、娱乐得比重越高,有时甚至会超过50%。
餐饮还要尽量靠近景观最优区域。
竖向划分尽量不用在商业得店铺划分上。
三里屯Village得商业竖向划分导致二层以上得商业空间效率不高,价值很低。
3.商业主题:无论就是三里屯Village得动感时尚、Solana得北美格调或就是朝外SOHO得胡同情节,都有以文化包装得商业主题。
这种主题有时就是直截了当得,甚至就是夸张放大得,有时又可以就是婉转含蓄得,甚至就是宁静得。
4.街道形态:当总体规模较小时,主干形式较多采用,此种布局可获得较高得建筑密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街规划设计要点一、尺度近人建筑物的尺度设计是影响人对建筑空间感受的关键要素之一。
商业街的理想气氛应该是使用人觉得亲切、放松“平易近人”,使人有愉悦的消费心情,而不是“以势压人”。
商业街的尺度应该以行人的活动为基准,而不是以高速过往机动车为参照。
购物行人所关注的纵向范围主要集中在建筑一层。
对一层以上的范围几乎是“视而不见”。
而横向关注范围一般也就在10米——20米之间,而超过20米宽的商业街,行人很可能只关注街道一侧的店铺,不会在超20米宽的范围内“之”字前行。
这恰好说明了商业街建筑外观设计的重点应该在建筑外观设计的第三个层面上。
建筑外观造型的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建筑的宏观造型,也就是天际轮廓线。
著名建筑的外观轮廓往往都很醒目,使人过目不忘,如悉尼歌剧院、天坛等。
第二层面是人在中距离上对建筑的感知方面,也就是建筑外观的中观元素。
包括建筑开窗与实墙面的虚实对比,立面横竖线条的划分等。
而第三个层面则是人到建筑近前,与建筑直接接触的微观层面。
人所能感受的范围也就在一层高之内。
这一层面上的设计重点应该是建筑的细部和材质的运用。
商业街的设计重点也应在首层外观的细部上,包括门窗的形式,骑楼雨罩的应用,台阶、踏步、扶手、栏杆、花盆、吊兰、灯具、浮雕、壁画、材质色彩与划分等等。
建筑师的设计深度不应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面上,缺少细部的设计无法满足购物行人对建筑的尺度要求,必然会空洞没有人情味。
国外商业街经常被作为设计样板,这与国外商业街的小体量、小尺度的人性化设计分不开。
国内的设计容易偏重于气派、豪华、厚重的形象和气势。
商业街设计的尺度把握应该以人为本。
二、空间的限定人在商业街内的活动和感知空间是三维的。
所以设计师对街道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都应有针对性地设计。
首先商业街的长度随商业的规模而定,没有一定之规。
但室外建筑空间根据心理感受模式可以分为向心的、有聚合力的、所谓的“积极空间”和发散的、通过性的、难以聚合人气的“消极空间”。
作为商业街这样一个有聚合要求。
需要行人购物休息能够驻足停留、感受观赏环境的空间,它必须是一个通过建筑手段塑形成的“积极空间”。
也就是在商业街的两端需要某种形式的空间标志物和限定物,标志着商业街的起和终。
同时也起到把车行交通空间同步行购物空间隔离的目的。
例如在北京珠江国际城商业街设计中,入口一端的一座中西合璧的牌楼作为标志,不但使入口更加醒目和吸引人,也起到屏障的作用,把城市交通与步行空间隔开。
小区中心一端以一座高耸的钟塔既作为商业街结束也标示着小区的中心。
两端标志的建立确立了商业街的宽间范围,购物人能随时感知自身在这一空间内的位置,预知未走的路程。
这一手法避免了购物者在大市场内常有的混乱与迷失感。
从人的行为模式来看,一般步行商业街的宽度宜在10——20米之间,超过20米宽的街道难有近人的尺度。
从建筑高度与街道比例来看,街宽宜在楼高的1/3——1/4。
商业街的宽度也与商业规模有关,但不等于说街越长楼越高,街应该越宽。
空间的舒适度也是必须考虑的。
若宽于20米,“街”的感觉则可能被“广场”的感觉取代。
商业街空间的高度方向的限定应遵循以行人为模数的原则,并考虑二次空间的应用。
住宅区的商业街经常是同住宅建筑合二为一的,也就是底层商业。
顶部住宅,特别是高层建筑因与商业建筑个性不同,与商业街的建筑设计手法不必相同。
多层、低层住宅如有可能,在尺度和色彩上适当加以商业特点能提高商业街与住宅的整体性。
在首层商业与二层住宅之间用雨罩、骑楼、遮阳等形式将商业空间与居住空间在室外区分开是必要的。
既能降低噪音和视觉干扰,也可使上下不同的建筑个性有一个明确的区分带。
雨罩骑楼这样的空间划分手段能将建筑主体所形成的外部空间划分成次一级的二次空间。
骑楼这样的空间正好适应购物行人的尺度,无论建筑主体有多高,这样的二次购物空间给人稳定的舒适感。
三、风格色彩的多元化自然形成的传统商业街的诱人之处在于其不同时期建造,风格迥异的铺面杂拼在一起,造成以极其的多元化而达到统一的繁华效果。
新设计的商业街往往因人为的统一而流于单调乏味。
为追求传统商业街的意境,设计师应有意识地放弃追求立面手法简单的统一,甚至应刻意创造多种风格的店铺共生的效果。
不同风格的建筑单元拼在一起使人联想起小镇风情。
即便是同样设计的不同单元,也通过材质、颜色的变化,加强外观差异化。
商业街的魅力就在于繁杂多样立面形态的共生。
这也是商业街与大型百货商厦的区别。
四、面材的软化与精化商业街建筑与其它建筑外观的重要不同是店家需要根据自身商业的性质特点,二次装修店铺外观。
建筑的外观设计仅仅是一个基础平台。
店家最起码需要安装招牌,有些连锁店还需要改为特定的颜色、样式。
而招牌、广告、灯箱等室外饰物往往成为建筑外观中最惹眼的元素。
失控的第二次外装可能会同原建筑设计立意冲突,甚至破坏建筑空间的效果。
所以成熟的商铺外观设计应考虑改造外装的可能,预留店名、招牌、广告和其它饰物的位置。
为突出人情味,商业街表面构件上越来越多地应用了软性面材,例如蓬布遮阳、竹木材料外装、悬挂的旗帜和其它织物招牌等饰件。
这一趋势使得建筑立面设计更趋近装修装饰设计、也要求设计师不能停留在建筑框架的设计深度上,必须以装修的精度来做商业街立面设计。
换句话说,商业街的外观设计已经很室内化。
五、重视非建筑元商业街室外空间与气氛的形成,主要决定于建筑的空间形态和立面形式,但也取决于其它一些建筑元素的运用,比如室外餐饮座、凉亭等功能设施,花台、喷泉、雕塑等、灯具、指示牌、电话亭等器材、灯笼、古董、道具等装饰,铺地、面砖、栏杆等面材。
这些元素是商业街与人发生亲密接触的界面。
若想使这一界面更“友善”,就需要从景观、园林的角度深化商业街的设计。
商业街空间的限定和功能的划分商业街不是简单的概念,更不是简单地把一条街道两边做成店铺就完了。
每个人对空间个性都会产生一种感受,每个不同的广场、街道也都有自己的个性,怎样能够让消费者对购物环境有一种良好的感觉?这就需要建筑师进行精心地设计。
现在中国处于反映了经济的大爆发时代,特别强调气派,建筑设计也是如此。
很多大商厦,远看很雄伟,但缺乏人情味,不是很好的购物环境。
王府井大街经过改造以后,四、五十米宽的大尺度,购物的人只能顺着一边走,不愿走之字形来回过到马路对面购物。
过去王府井是老店街、名店街,每家店千姿百态,现在变成一眼看过去就是像政府办公大楼的几栋大厦,没有人的尺度感。
现在开始慢慢地进行改善,马路中间围起一小块咖啡座,几个凳子,几个雕塑小品,试图在辽阔的广场尺度上做出一点人情味。
其实这些东西在原来的规划设计中就应该考虑到。
商业街要特别强调平易近人,这样才能吸引人来。
尺度作为建筑用词,尽管尺寸是固定的,但小的尺度更能让人觉得很舒服、很亲切。
柏扬讲过美国的尺度体现的是马路非常宽,汽车非常宽,楼房非常高,好像是给巨人、神用的。
亚洲是鬼的尺度,主要是香港、东京的楼房非常高,给人非常压抑、狭窄的感觉。
欧洲是一种人的尺度,小镇、小桥流水都很有人情味。
所以尺度舒适应该以欧洲的商业街、步行街这种模式,而不是像美国那种自大自狂的尺度。
现在商业街的外观设计已经不仅仅建筑材料,包括用装饰材料、灯箱广告,干花、灯饰、招牌等各种各样的软性装饰,目的是为了营造繁华感和商业氛围。
商业街的细部处理,跟业态定位、店铺档次有关。
每个商业街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而不是千篇一律,做餐饮酒吧一条街和国贸品牌店不应该采用同一种手法。
建筑设计的三个层次在我们的设计理念中,认为建筑设计应该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宏观的外观造型。
从很远的地方可以看得到建筑的天际轮廓线,强调可识别性。
第二个层次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立面设计,讲究横、竖线条。
第三个层次就是细节的精细设计,国内的设计基本达不到这个层次。
人们对商业建筑感兴趣的是装修装饰层面上的设计,如建筑材料、楼梯扶手、墙上吊灯等,对跟人发生亲密接触、亲密对话这个层次的设计基本做不到。
越大的项目越容易做得宏观上气派,微观上粗糙。
作为一个建筑,发展商如果分别委托不同的公司来做整体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店面设计,这就造成在结合点留下了很多空白。
现在的整体的发展趋势,就是多方面设计的整合最后达到最佳效果。
现在新出的几个楼盘,像珠江国际城、天津万科水晶宫这几个项目的共同点,就是把景观、规划、建筑、装修整合得非常好,在结合部分出彩,尤其是对底层近人的部分。
建筑装修上可以采用很多非建筑语言,比如装饰布、广告、旗帜、水景等都成为店铺设计的一部分,装饰材料上有很多软化的倾向,都是可以出彩的地方。
如何操作商业地产设计在商业地产设计方面,首先要明确开发者、使用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商业地产跟酒店设计比较相似,酒店设计发展商应该先把酒店管理公司找好,是喜来登集团,假日集团,还是国内的锦江集团,每一个集团都有自己的管理规定,应该按照他们的要求去进行设计。
开发商不是自己使用店面,而是要卖给主力店,必须按照主力店的要求去设计。
如果是做购物中心方面的商业地产,发展商应该找一些专业的商业顾问公司,目的是明确商业态的特点和具体的操作方式。
每个项目都有自己明确的市场定位,应该以高度专业化的方式进行操作,由专业顾问公司代理或者策划、招商。
如果做普通商业街的商铺,发展商可以自己操作,但在市场判断上可能还会存在风险。
有的商业只是住宅区的配套,商业亏盈并不要紧,只要大型住宅项目卖火就可以。
社区配套中有没有餐饮决定硬件如何设计,有的几万平米的大商业,里面有一条食街,装修气氛特别好,但没有足够的通风排烟设备,经营受很大影响。
在整个合作过程中,发展商、投资商是最大的投资方,也是最大的风险承担者。
整个操作应该以专业的态度去进行,有钱、有权不等于有专业技术,否则最后项目卖不掉要砸在自己手里。
有个广告人曾举过一个例子,主人买一条狗看家护院,夜里听到外面有动静,到底是主人出去叫还是狗出去吠?答案很简单,当然是狗出去叫,因为主人不是学这个专业的。
地产开发也是这样一个道理,重视专业顾问机构很重要。
同时也应该选择专业的建筑设计单位。
许多的商业项目设计得不伦不类,经营使用阶段出现很多问题,特别是硬件方面的问题,如楼电梯分布不合理,店铺价值差异太大,厕所不够或找不到。
这样的问题都很难补救,给发展商或经营方带来的损失可能远远超过一次性的设计费用。
所以应该慎重地选用有商业项目专长的设计师。
同是甲级大设计院,可能专长完全不同。
正如医疗机构中口腔医院和妇产医院的专长天壤之别。
商业地产操作的核心是通过策划、规划和设计使项目升值。
全凭发展商是否有远见卓识。
不同的发展商对建筑设计的重视程度和支付水平不同,实际上反映了有人把设计看作消费,有人把设计当作投资。
那么建筑设计质量是否影响项目回报呢?大家心中自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