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倾向及对中国的启示

合集下载

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及启示探讨

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及启示探讨

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及启示探讨引言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将自然与人工环境有机结合,以营造出美丽、宜居、宜行的空间环境。

在现代社会,景观设计不再只是单纯地满足功能需求,更是注重美学、文化及情感的体验。

而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的影响也逐渐深入到景观设计领域,对景观设计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西方后现代艺术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及启示,以期能够为景观设计师提供新的思路和灵感。

一、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简述西方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批判性反动。

后现代主义拒绝了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与规划性理念,倡导了多元化和包容性,并强调文化的碎片化和混合性。

后现代主义的艺术作品常常充斥着象征符号、文化隐喻和语言游戏,打破了传统的审美规范和思维模式。

对于后现代主义来说,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是永恒且绝对的,一切都是相对、多元、流动的。

二、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景观设计的影响1. 反对规划性与功能性现代主义的景观设计注重规划性和功能性,侧重于对空间形式的规范与约束。

而后现代艺术观念的影响使得景观设计不再一味强调规划性和功能性,而是更加注重空间的情感体验和美学效果。

景观设计师开始更多地考虑自然与文化的融合,尊重各种形式和风格的表现,突出个性与创意。

2. 多元化与包容性后现代主义强调多元文化和包容性,倡导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这一理念对景观设计的影响体现在景观设计不再是单一的审美标准,而是可以包容各种文化的表达方式。

景观设计师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不同文化的元素,创造出独特的景观体验。

3. 破碎化与混合性后现代主义的艺术作品强调文化的碎片化和混合性,这种碎片化和混合性也影响到了景观设计领域。

景观设计师开始更加注重材料的多样性和空间的复杂性,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景观环境。

景观设计也更加注重空间的流动性和情感的表达,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模式和审美标准。

三、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景观设计的启示1. 推崇多样性与包容性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文化观念告诉我们,景观设计应该是多样性与包容性的。

正确认识西风渐进对中国园林设计观的影响

正确认识西风渐进对中国园林设计观的影响

正确认识西风渐进对中国园林设计观的影响摘要:西方园林设计理论对中国园林设计有着深远影响,在逛中国园林的时候,遇到喷泉、迷宫、雕塑、绿篱、水池等景观并不会让你觉得奇怪。

然而,这些其实是巴洛克、洛可可式的园林建筑风格,它们当然来自西方。

清雍乾时期,中西方文化交流从科技转向艺术,园林建筑风格也随即传入中国。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夹杂着西方表现手法的建筑竟如此融洽地表现了中国文化符号,以至现在已经无法将他们分开了。

关键词:西方园林;中国传统园林;影响;现代景观引言景观园林是一种与时代和社会需求密切相关的环境艺术。

现代景观园林在满足功能需求、具备时代特征的同时,应充分吸收中西方传统造园经验,借鉴西方现代景观园林先进设计方法,通过设计实践把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起来,发展创新,营造既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现代景观园林作品。

西方当代景观形式随西方美学的蜕变而发展,是一种文化的物质形态,它的表现形式直接的反映出它不同时期的审美意象。

而西方当代景观设计思潮对我国园林的启示,是通过形式融契与载体的视觉美感互相渗透、而从认同、整合最后吸收的过程。

而在西方当前的现代化的误区中,我们如何处理外来文化,是需要时间思考的。

一、中西方传统园林创作手法比较1.中国传统园林的“反秩序”中国古代城市的布局都是整体规划,建筑的布置以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主次分明,等级有序。

“宫室务严整,园林务萧散”,正因有了井然有序的建筑,中国的传统园林才是曲折的、自然的,形成与建筑秩序的“反秩序”表现。

无论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的私家园林,在规则、对称、等级森严的建筑的后花园总是表现出不规则、非对称、曲线起伏的自然之态。

反映出人们想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返璞归真去追求理想中的生活境界。

而且园林中的建筑是服从于造园整体布局的,以千姿百态的外观形象,穿插、点缀在自然山水、花木中。

建筑与自然的谐和共生,反映出了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2.西方传统园林的“延伸秩序”西方由于山地较多,道路蜿蜒曲折,所以建造城市轮廓高低起伏,建筑物随着地形分布,也呈现出起伏多变的特点。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在以农业与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封建社会时期,西方的传统园林服务对象同中国一样,都服务于少数人。

工业革命的到来使西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为城市自身以及城市居民服务的开放型园林也随之形成。

1857年奥姆斯泰德主持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掀开了西方城市公园运动的序幕,城市公园运动也开辟了西方现代园林发展的新纪元。

现代园林是真正意义上大众园林,这就要求设计师探索适合大众园林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西方设计师把对这些理论与方法的探索体现在了他们的作品中,并且已经开始对中国的景观设计产生影响。

研究和总结他们这些作品的特点,会对今天中国的设计师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

1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问题传统园林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已树立和具备了社会所认可的形象和含义,借助于传统的形式与内容去寻找新的含义或形成新的视觉形象,既可以使设计的内容与历史文化联系起来,又可以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趣味,使设计具有现代感[1]。

然而,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仅在于现代景观设计如何对传统园林进行借鉴吗?对传统园林的简单模仿甚至是摆脱不了传统园林形式的设计师只能设计出传统园林的赝品!1.1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将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有机结合现代西方园林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不乏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将民族的传统园林特色与现代人们的生活特点紧密结合,创造出了在传统园林基础上升华了的现代作品,这些作品即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巴黎的安·雪铁龙公园(Andre Citroen Park)的设计在众多方面反映了法国巴洛克园林的特点,例如其规整的平面布局、笔直的道路、像巴洛克宫殿一样的大温室和温室前的大草坪。

但是,在其处理上又与巴洛克园林有所不同:规整的平面布局被其北面的系列庭院和横穿其中的直线道路打破,其笔直的道路有高差和空间上的变化而避免了单调,大温室的玻璃材质也与凡尔赛宫殿有本质的不同,规整的大草坪上散植了树木。

国外现代景观设计理念对中国景观发展的启示

国外现代景观设计理念对中国景观发展的启示

国外现代景观设计理念对中国景观发展的启示就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而言,我们绝不能以偏概全,用几句口号来概括现代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理念。

对于同样的理念,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

即使同一个人,当他面对不同的场地或项目时,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设计理念来。

此外,随着现代园林景观从业人员构成的日趋复杂,各种设计理念层出不穷,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主流设计师的理论与实践,而不要片面地追随“高端”、“前卫”的设计理论,或者只留意那些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大量的园林景观建设项目和低劣的设计施工水准,造成中国现代园林景观整体行业欣欣向荣,设计作品却粗制滥造的矛盾局面,长此以往,将严重阻碍园林景观行业的健康发展。

学习、研究西方现代园林景观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对推动中国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无疑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然而,无论是学习西方经验,还是继承中国传统,都应以科学、严谨、全面的治学态度,注重其内涵与本质的研究,反对各种形式的断章取义、惟我所用。

因此,国外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历程与设计理念,对我们有着巨大的启示意义。

1、规范行业管理,完善竞争机制只有在一个规范有序、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环境中,才会有好的从业人员和好的作品出现。

在国外严肃的设计师看来,中国还没有形成出“作品”、出“精品”的氛围;在国内设计师眼中,缺乏公平竞争机制、混乱无序的市场也不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因此,走规范化、市场化之路,完善竞争机制,是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行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2、深入理论研究,反对形式主义应加强对东、西方园林景观历史与文化内涵的研究,尤其是要深入研究其理论、理念,力求抓住园林景观本质性的内容,反对各种不求甚解的简单抄袭和形式主义风气。

当中国人还在表面化地研究老子的学说时,外国同行则将其奉为研究空间理论的鼻祖,深度挖掘其理论的精华和实质。

我们的园林设计不应一提到中国本土文化,就是仿古建筑,就是风水图形,就是金木水火土、阴阳八卦等等;一提到西方文化,就是欧式建筑、机械的平面构成,就是各种图案、色块,就是各种“风格”、“风情”等等。

20世纪代西方设计思潮对中国设计之影响

20世纪代西方设计思潮对中国设计之影响

20世纪60年代西方设计思潮对中国设计之影响【摘要】:设计作为人类生存方式在原始社会就已存在,现代设计的产生是基于大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和为大众需要而设计的设计思潮。

现代设计思潮流派纷呈,风格多样。

本论文主要通过以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后的各种设计运动、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流派为主线,以具有代表性的著名设计师、经典作品为借鉴,详细阐述现代设计思潮的演变历程及其特征。

在西方近现代园林的发展过程中,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转折点,生态理论、建筑理论和艺术理论分别影响了西方的景观设计思想,相应的产生了不同形式的景观设计思潮。

受生态理论的影响,产生了生态主义景观设计;受建筑理论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景观、解构主义景观和高技术景观相应出现;而大地景观和极简主义景观的出现又是在艺术理论的影响下产生的。

在世界文化广泛交流的今天,西方的各种景观设计思潮或风格通过各种形式传入中国,为中国的景观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些思潮或流派对国内园林设计的影响极其深远,尤其带来了生态技术、地域文化、文脉传承、环境艺术、高新材料等方面的新思想。

论文希望通过对20世纪60年代西方景观设计思潮的理论研究和这些思潮影响下的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调查研究,为今后的景观设计提供新的参考,促进景观设计向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20世纪60年代西方景观设计思潮影响【引言】:研究背景和意义1.研究背景景观设计从一开始就受到多种外在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科学和艺术等。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有更多的精力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科学的发展为景观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多种类型的材料、先进的施工设备以及科学的方法,使景观设计具有时代特色,适应时代需求、符合时代的审美情趣,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艺术对园林的影响对其特色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文人山水园、法国的巴洛克园林、英国的自然风景园都受到了绘画、雕塑、文学艺术方面的极大影响。

20世纪60年代起,资本主义世界发展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而在文化领域也出现了动荡和转机。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影响下的中国景观设计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影响下的中国景观设计

曲朝辉(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2046)摘要:西方当代景观设计思潮对我国园林的启示是通过形式融契与载体视觉美感互渗而达到认同、整合直至吸收的效果。

本文从西方现代景观的设计来探讨我国园林设计中如何互融与借鉴西方现代景观的设计手法。

关键词:景观设计;西方现代景观;借鉴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19)07-0086-01作者简介:曲朝辉(1988-)男,汉族,陕西潼关人,艺术学硕士,任职于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1前言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从中国自古至今的景观发展来看,每一次的景观变革都是在继承和借鉴中发展而来的。

景观一词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活元素越来越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一个好的景观内容不但能丰富人们视觉上的体验,更加能从功能上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对改善城市中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中国现代的景观设计是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继承和发扬同时应借鉴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在现代新的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功能需求相结合。

2西方现代景观艺术概述现代的景观设计发展是从20世纪最初的萌芽阶段逐步发展成现代的成熟阶段,并且注重了功能上、空间组织上和创新形式的设计风格,逐步从繁琐走向简练。

把平面形式上的设计更加的注重线条上的明快,改变设计思想,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协调,把自然融入到设计当中。

2.1时代艺术理论对西方现代园林的影响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一次大众化的艺术实践活动。

新艺术运动主要是曲线和动感以及一些动人的装饰。

产生了一种新的感觉的园林设计风格,但是新艺术运动对建筑领域的影响远远大于了园林方面,园林景观的发展还是遵循了一些以往的模式。

现代主义理论对于现代的园林理论的发展是具有很深的影响意义的。

园林的现代主义运动的推动者爱克勃、凯利和罗斯强调与自然相结合的设计模式,倡导要遵循现代主义建筑形式追随功能原则,即设计内容决定设计形式的功能主义的设计理论,为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打下了理论基础。

西方现代主义对中国园林的启示

西方现代主义对中国园林的启示

西方现代主义对中国园林的启示摘要:中国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但是中国传统园林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我国经济、现代化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迅猛发展,人民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中国人对西方园林设计的理念和西方的价值观念也逐渐认同,在此背景下,中国园林建设开始借鉴西方现代主义进行设计实践活动。

西方园林思想精髓和新概念不断为中国园林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为园林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然而,我国对于现代主义在中国应用方面的研究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对西方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和设计理论的研究较少,本文首先讨论了中国园林的文化艺术内涵以及传统园林所存在的局限性,继而对西方现代主义园林产生的文化背景和设计思路作以简要介绍,总结西方现代主义对中国园林设计建设的启示和指导,最后对中国园林的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中国园林西方现代主义设计景观1.中国传统园林的文化艺术及美学内涵1.1中国园林的文化艺术内涵我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衍生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名族艺术,其中中国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悠久的历史文化所孕育的中国园林艺术, 经历代诗人吟咏、画家描绘、文学家为赋、建筑家设计传承发展,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1.1.1中国园林中的政治及伦理意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王朝, 皇权贵族总要大兴土木兴建都城宫殿, 以象征封建皇权,兴造园林供皇帝出巡时居留享乐,这就是中国传统园林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中政治意识表现得极为强烈,但是在江南很多园林中,政治意识相对淡化, 正是与古代文人的归隐意识相呼应。

1.1.2中国园林中的文学形象中国园林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着重地借助于文学使园林建筑的造型更能渗透审美主题的精神因素, 使物质和精神互渗互补, 相得益彰。

中国园林中文学成分主要表现为题名、匾额、对联、刻石等。

园林通过各种文字手段所创造的文学气氛仿佛是一种添加剂, 引导游人深化园林的欣赏层次。

浅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念及对中国的启示

浅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念及对中国的启示

浅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念及对中国的启示焦 田 郭 洁 方 萌(长安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念,渴望从中得到启示,吸取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推动我国景观设计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念;中国景观设计;启示目前,我国的景观设计行业正处于转型期,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环境意识的提高使景观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来,景观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事物发展都有必然的规律,西方国家从传统迈向现代的景观设计之路,我们也必将踏上。

西方发达国家的景观行业起步早,我国现在的情况与他们在发展的同时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为了避免走弯路,我们应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但切忌一味模仿,全盘吸收。

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取其精华,促进我国景观设计事业的发展。

 1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念。

近代以来,西方的景观设计引领了世界景观设计的潮流,人才辈出。

如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得,他的作品纽约中央公园举世闻名,经久不衰。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每年依旧吸引着几千万的游客奔赴纽约,一睹它的风采。

西方景观设计的理念也风靡全球,备受推崇。

1.1关注基地文脉及隐喻的应用。

尊重场地,延续基地文脉,寻求设计与周边环境和历史的密切联系,形成具有场地认同感的空间环境,已成为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基本准则。

布朗曾说,每一个场地都有巨大的潜能,要善于发现场地的灵魂。

如玛莎.施瓦茨的作品“石灰图案与空中图案”,该项目是一个临时性作品,是哈佛大学为了庆祝摩斯大楼完成修复而设计。

玛莎.施瓦兹认为这块场地应该以愈合的姿态出现。

一栋新古典式建筑和一个哥特式方庭从整体上营造出古典主义氛围。

但楼下新开的餐厅和下陷的四边形斜坡草坪打破了古典主义秩序,将割裂的大楼与方庭重新连接起来便成为设计的关键。

采用人工撒石灰的方式纵向穿越草坪和停车场,使大楼前部6根现有壁柱得以延伸,并与方庭连接。

草地上的白色条纹与漂浮在空中的雾状条纹遥相呼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 景观 设 计 , 方 现 代 景 观 , 向 , 示 西 倾 启 中 图分 类 号 : U9 4 1 T 8 .8 文献标识码 : A
当代景观设计 发展 的多元化 是世界 性 、 全球化 的进 程 , 全 使
独有 的地域文化特征 。西方 当代 的景观设计 实践极 其广泛 , 及 涉
3 4 注 重与市 区街 道 形成景 观视 觉通道 .
烈士公园与市 区两条主 要道路相 连 , 即车站 北路 和东 风路。
4 4 采用 多种方 法和 手段 , 造 更好 的 声环境 . 创
烈士公园儿童游 乐场无 序经 营造 成大 量噪声 污染 。可 采用
烈士公 园景观规划 中注重 与城市 道路 及其周 围建 筑的衔 接 和过 多种方法和手段来 围合空 间 , 如用栏杆 、 铺地 、 小品和绿化等营造 渡, 保持 了城市道路景 观 的完整性 和连续性 , 形成 了 良好 的景观 开敞与封闭的外部空 间。在不 同活动 区的过渡 空 间上可 以种 植
面则表现在开拓实验更积极 , 深入探索更努力 。
立 自然保护 地 , 保护有 生态 意义 的湿 地与水 系 , 在人工 环境 中种
植 未经驯化的野生植 物 , 而且在整个设计 过程 中贯彻生态 与可持
1 西 方现代 景观设 计 的主要倾 向
1 1 科 学的进 步 .
景观通道。
续 思想 , 从选址 、 目选择 、 项 开发方式到分期建设 、 过程监控都极其 公 共服务设 施 , 如坐椅 、 报栏 等各类设施 。烈士公 园的公共服务

生态科技 的发展 是促进 今天 景观设计 进 步的重要 动力 。在
世界共享经济技术进步 的成果 , 也使 各个 国家 和地区更注重 自己 欧洲 , 国景观设计 师 与科 学家 密切合 作 , 德 在实践 中创造 总结 出 系列既实用又有景 观价值 的技术 手段 , 如场 地雨水 滞蓄技 术 、 的对象极 其复杂 , 多元 的特征更为 明显。 同时 , 由于欧洲悠久 的 多样化驳岸工程措施 、 污水 的 自然或生 物净化 技术 、 地下水 回灌 植物基 因工程 等 , 些技术使 生态观念 落到实处 。为 了使 这 园林 和文化传统 中的批判反思精神 , 在当代景观设 计中一方面表 技术 、 现在怀 旧的心态更浓 烈 , 传统作 为本 源 的信 念更坚 固 ; 把 另一 方 讲究整体主义的真正生态设计 得到贯彻 , 设计 师不仅 在公园 中设
19 . 9 9
4 2 增加 相 关的公共 服务 设施 .
综 合性公园作 为城市居 民 日常休 闲的场 所 , 需要设 置相 关的
[] 4 荆其敏 , 丽安 、 章 城市休 闲空 间规 划设计 [ . M] 南京 : 东南大学
出版社 .0 1 20、
Ta i a g h a t r c mm e o a e p k a k ng Ch n s a M r y o m r t a s r e a p e t a k l n c pe pl n ng o o p e e i e p r x m l o t l a ds a a ni fc m r h nsv a k
设 计 显 得呆 板 。
[] 1黄
蕾 . 市 河滨地 区景 观规 划 设计 方 法4 -7 0 0 3 :44 .
[ ] 长龙 . 2胡 园林规 划设计 [ . M] 北京 : 中国农业 出版社 ,9 9 19 . [ ] 少宗. 3刘 中国优 秀 园林设 计 集[ . M] 天津 : 津大 学 出版社 , 天
视觉通道 。烈士公 园的这些特 点使之 成为 长沙市 别具特 色 的区 绿篱 、 藤本 植物和乔木 , 它们具 有 良好的流通感 , 能吸收一定的 还 域 。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 在公 园景观规划 中仍需注意这一点 。
噪音 , 创造更好 的声环境 , 同时也 能给人们带来 良好 的视觉效果。
如公厕 、 垃圾桶 太少等 , 致使 环境质量 低劣 , 游 公园景观主要分为 纪念类 景观及 游憩类 景观 。纪 念类 景观 设施严 重不 配套 , 以烈士塔为中心 , 以轴 线景观为主体 , 围绕 中心布置 , 而游憩类景 人使用不便 。
观则以水域为 中心 , 以山景 、 水景为 主体 , 在主景烈 士塔 的统帅下 4 3 多种植 耐践 踏草 地 . 展开。在两类景观 区的交汇地带穿插开 敞的活动空 间 , 作为 景观 生物的生长规律告诉人们 , 适应 当地气候和环境 的草地在生 转换的节点和人流疏散点 , 并以喷涌的喷泉 、 流动的小溪 、 叠落的 存上具有绝对的优势。它们易于成活 , 无需精心养护 , 更不拒绝人 瀑布及 丰富的驳岸来做活水景 , 丰富景观 内涵 。 的亲近。人们可以坐或躺 , 自在地享受绿色 , 这才是亲民的绿化。
西 方现 代 景观 设 计 的主 要倾 向及对 中 国 的启 示
叶 云
摘 要: 通过分析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 的主要倾 向, 并针对 中国 当前景观建设 中存在 的形 式主义对 西方或 中国古典景观元
素照抄 照搬 而缺乏设计 内涵等 问题 , 探讨 了在我 国园林设计 中如何 互融与借鉴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 的手法。
参考文献 :
4 对 烈士公 园景观 规划 的几点 建议
4 1 加 强亲 水环境 的建设 .
通过利用 、 改造原有场地 , 于游人在湖旁活 动 , 近和欣赏 便 接
水景。还可巧妙地组织湖旁建筑空 间 , 让水 的气息渗透 到沿岸更 大范围 的纵深地带[ 。应做到驳岸与水 体 的自然 衔接 , 不使 驳岸
维普资讯
第3 3卷 第 1 8期 20 0 7 年 6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n、 EC兀 『 RE
Vo. 3NO 1 13 . 8
Jn 2 0 u. 07
・3 5 ・ 4
文章编号 :0 96 2 (0 7 1 .3 50 10 .8 5 2 0 )80 4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