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极简主义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极简主义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极简主义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极简主义

摘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除根植于丰厚的园林传统外,还受到极简主义思想和方法的极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极简主义思想的起源、手法及特点的分析,揭示出极简主义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表现及其特征。

关键词:极简主义艺术;景观设计;彼得?沃克

1 引言

极简主义园林是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尤其是美国)现代主义园林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在20世纪艺术发展最迅猛,各个艺术门类相互影响、汇合的时期,园林深受绘画和雕塑的影响,正如美国园林设计师汤姆林所说:20世纪的园林始于艺术。极简主义园林确切的说是始于极简主义艺术(Minimalist Art)。

极简主义艺术,英语原文Minimal是“极简”之意,它发端于1960年代前后的美国纽约,是一种极为简单、直截了当的,客观的表现方式。“极简主义”是把视觉经验的对象减少到最低程度,力求以简化的、符号的形式表现深刻而丰富的内容,通过精炼集中的形式和易于理解的秩序传达预想的意义。极简主义在空间造型中注重光线的处理,空间的渗透,讲求概括的线条、单纯的色块和简洁的形式,强调各相关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合理布局。艺术评论家约翰?贝罗(John Perault)比较精确地概括了极简主义艺术,他说:“极少一词好像暗示极少主义中缺乏艺术,其实不然……与抽象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相比,极少主义艺术中最少或似乎最少的是手段,而不是作品中的艺术”。

2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特征

从极简主义的景观设计师那里我们可以解析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特征。当代景观设计师中受极简主义影响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彼得?沃克(Peter Walker)。他是美国一位具有40年实践经验的优秀景观设计师。1960年代末,沃克开始了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探索,随后风格日趋成熟。他的景观作品在构图上强调几何和秩序,多用简单的几何母题如圆、椭圆、正方、三角或者这类母题的重复,以及不同几何系统之间的交叉和重叠。乔治?哈格里夫斯(George Hargreaves)、玛莎?舒瓦茨(Martha Schwartz)等设计师也对极简主义产生了浓厚兴趣。正是这些景观设计师们对极简主义艺术的积极探索,汲取营养,以一种特有的方法营造环境,才促成了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发展,使其具有不同于绘画和雕塑的特征。

2.1 非表现和非参照。极简主义景观设计追求的不仅是抽象而且是绝对作品,摆脱与外界的联系,不表现或反映除本身以外的任何东西,不参照也不意指任何属于自然和历史的内容或形象,以独特新颖的形式建立属于自己的欣赏环境,强调观者所见即为作品的真实存在,此外无它物。构成主义艺术家塔特林(Tatlin)的名言“真实空间中的真实材料”,极简主义景观大师推崇的真实就是客观存在。譬如景观设计师舒瓦茨的作品大胆前卫,形式独特。1998年建成的明尼阿波利斯市联邦法院大楼前广场,将建筑立面上有代表性的竖向线条延伸至广场的平面中来,在入口通道的两侧,一批与线条成30 o夹角的不同高度和大小的水滴形绿色草丘从广场中隆起。平行于草丘的一批粗壮原木,被分成几段,作为坐凳。该广场具有明显的极简主义和大地艺术的特征,在明尼阿波利斯市以直线、方格为特征的城市环境中,它的景观极具个性。

2.2 自然植物与规则形式的对比。规则形式的简洁在景观设计中与自然植物的形态形成对比,产生纯净的美感和张力,并与建筑的体量、形式呼应协调,从而进一步强化了自然要素的重要性。这是现代艺术与极简主义的精华所在。如沃克在北京的工商银行花园设计中利用规则形花圃和红色罂粟的对比产生层次感和理性;美国休斯敦的IBM公司净湖中,规则形水池和睡莲的对比产生韵律感和秩序。

2.3 现代材料的运用。极简主义景观设计大师对于现代材料的应用得心应手,通过这些在建筑、机器、城市设施中司空见惯的物质表达对现实生活的呼应和对现代感的认同,金属、反光玻璃、混凝土、钢架、油漆甚至橡胶轮胎,当然还有传统材质的新魅力,通常所用的自然材料都要纳入严谨的几何秩序之中,岩石、卵石、沙砾、木板等都以一种人工的形式表达出来,边缘整齐,体现工业时代的特征。如沃克在上海21世纪大厦及广场设计中用涂有白漆的金属短柱模仿涂白的树干底部,产生视觉的混淆和趣味。还有在美国波士顿的新英格兰水族馆入口广场设计中多次运用的打孔金属板铺地及金属船甲板铺地形式。这些材料的运用使他们的作品在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相对立的现代城市中总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慷慨,创造出

浪漫、诗意、偶然而理性的都市自然。

2.4 理性和神秘感的交织。一些极简主义的景观作品共同展示了关于“复杂”的现代想象力和意图,有的则表达了最本质的原动力相关的问题,以此探索自然的神秘和不可言传的暗示。这些作品的风格可追溯到看似异质却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源泉,如秘鲁的那斯卡线条、英格兰的石圈,它们都证明了人类基本而共同的标记大地的冲动。有许多极简主义景观作品是显示出人类与更大环境交流的本能渴望,发出对天地神秘关联的意识和探寻的信号,暗示着超自然的力量。如沃克运用岩礁和石块的手法与公元前2000年艾沃伯瑞的立石群以及英格兰的巨石阵几乎一脉相承。还有如加利福尼亚的赫曼?米勒公司陨石雨般的草地景观和日本香川县丸龟市火车站广场夜间闪烁荧光的石头。

2.5 对四季与自然造化的体现。与自然的贴近应该说是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与其他设计相比的独到之处,利用四季和时间产生的变化可以极大程度地丰富景观,使景观充满时间参数的变量,使简单的设计充满趣味和魅力。最能体现以上特征的是沃克在1979年设计的哈佛大学的泰纳喷泉(Tanner Fountain,1984)。该喷泉由约18.3m直径的圆构成,159块石头布置成同心不规则圆圈,形成开放式几何形状。它由32个位于石圈圆心的喷头喷出水雾,朦胧缥缈,经日光照射,形成彩虹。夜间,灯光从下方穿射水雾,形成神秘色调。喷泉春夏如雾,秋日如云,在干燥的冬天,雾则凝成汽,飘散于寒冷的大气中。春夏天气晴朗,绿草如茵;秋天时地上落满彩色枯叶,风吹起雾,无比温馨;冬天大雪覆盖了石块,显示出一片寂静废墟的神圣。每个季节的泰纳泉拥有不同的景观,它成为人们观察自然、感受大地轮回的载体。

3 极简主义对当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极简主义的景观设计在园林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极简主义景观设计通过对形式的追求,材料的处理以获得景观的本体,使设计回到光线、空间、场所和植物这些造园要素中。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的严肃面貌、工整的形式、与公共环境容易吻合的特征,都使它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极简主义的景观设计必然有着持续的生命力。但不可否认,极简主义的景观设计作品有其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这些景观设计师喜欢采用大量无生命的材料来刻画几何体,形式减少到极致,完全取消人性化的创作,结果往往是沉闷不堪和毫无意义的。因此我们必须以独特的风格来追求纯粹形式背后所传达的丰富内涵,在创作中付出加倍努力,激发更多的再创想象和联想,同时注重设计中的人性化,去创造我们这个时代极富特色的景观空间。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东西方文化观的融合Word版

极简主义景观将景观简洁的形式与复杂的内涵结合在一起,个性鲜明,体现出强烈的现代化、工业化特征,追求极度简化、客观、抽象,以很少的设计元素控制大尺度的空间。对极简主义景观历史的研究发现东方文化对极简主义景观的内涵塑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西方文化则对极简主义景观的外显特征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不同文化体系下的古代东方和西方艺术中,极简主义景观处曾经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对极简的追求。而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穿越时空与地域的差异最终走向融合的状态。极简主义景观作为继承发扬传统的一个优秀范例,不是纯粹地对既往风格的延续、传统符号的卖弄,应该立足当代,回顾传统,放眼未来,深层挖掘,寻找当时当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对极简主义景观中东西方文化的关联性研究,可以给我们带来些许多的思考和启示,对当前的现 代城市景观设计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东方文化意蕴 “极简”是将物体形态的通俗表象,提升凝练成为一种高度概括的抽象形式,它摈弃陈俗与浮华,直至本原。现代极简主义景观运用简洁的形式表达深远的意境,创造出一种明净平和的神秘感,这些和中国传统道家与禅宗的思想内涵显然有着相似之处。在中国园林中,往往采用抽象的手法,把自然景物中最能引导思想情感的要素提取出来,经过抽象以象征性的题材和洗炼的手法反映出来,有限中见无限的意境营造使观赏的人既感到自然气息,又发人深思、强调了感情的抽象力。

1.道家思想的影响 道家美学思想源于春秋时代一些避世舍身的隐者。道家学说创始人 老子主张

“因性任物”“无用贤至”“弃知舍己”“舍与是非”。庄子强调“天 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游乎尘埃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在《庄子·天地》中对繁复与简约有独到的论述:“且夫性有五:一日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日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日五臭熏鼻,困慢中颡;四日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日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这种理论与老子追求与造化同工的大巧,追求“致虚极,守静 笃”的境界一脉相承。其中 “道”是道家哲家思想的核心,要在精神上与道为一体形成“道的人生观”。庄子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精神由人生修养而得,追求人生的天人合一为精神境界。这种清净虚明、无思无虑、“无我”的境界成为一 种思维方式, 影响中国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情趣与心理性格。这种精神也充分呈现 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之中。 中国园林之美主要是一种以自然为中介, 在自然中领悟宇宙、历史、人生, 达到与道的和谐统一的意境美。这种由实到虚,化景物为情思的特点决定了园林的创作原则并不必然是写实地模山范水,山水只是做点缀,对意境的追求成为园林的灵魂所在,强调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比较研究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比较研究 摘要: 现代设计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和自我完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与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现设计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应当正视后现代主义提出的问题和挑战,但同时也应看到,思想薄弱并且以文化上自由放任的态度为主旨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解决所有现代主义运动带来的消极影响,两者之间矛盾的解决将促使现代设计积极发展。关键词: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矛盾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相对于传统设计而言,现代设计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对既有传统的扬弃与超越。现代设计所主张的民主,即设计为大众的思想,相对于为贵族服务的传统设计观念是一次伟大的变革和进步。但当现代设计逐渐发展为一种新的传统和固定的模式时,其自身的发展也同样要面临新的矛盾,即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矛盾,所谓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朝的兴起,正是这一矛的具体体现。 一、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在欧美出现的一个内容庞杂的文化艺术、意识形态运动,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 具体到设计上则是把以往为权贵的服务方向改变为为广大人民服务为己任的探索,充满了社会乌托邦主义和社会工程动机,是一种具有高度民主化和社会主义色彩的知识分子的探索。它的目的不是创造个人表现, 而是努力于创造一种非人性的、能够以工业化方式大批量产的、普及的新设计,这样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降低成本、能够使设计为大多数人享用的目的。对于现代主义设计师来说,重要的不是风格, 而是动机,风格只是解决问题后的自然副产品而已。现代主义设计是充满民主色彩和革命色彩的设计运动,它目的明确,旗帜鲜明,直截了当。而在与之一脉相承的国际主义设计中,现代主义所提倡的高度理性日益显示出冷漠的气质和单调的作风。米斯?凡德罗所主张的“少即多”在国际主义风格中被形式化地遵循着,已经失去了以往功能主义应有的精神,甚至成为一种固执的教条模式,以技术主宰的工业文化造成的设计形式的单一与人性的温和关怀背道而驰,这意味着现代主义设计逐渐缺乏力量而最终被多元并存的时代精神所取代。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思潮,涉及文学、艺术、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汇的含义的非常复杂,从字面上看,是指现代设计以后的各种风格或某种风格,因此它具有向现代主义挑战,否认现代主义的内涵。虽然设计上后现代主义至今仍处于风格繁杂、多元化发展的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设计宗旨非常明确,其中心是反对减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手法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要求和人文关怀,而不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因此后现代主义设计采用各种历史装饰,加以折衷处理,打破了现代主义一直以来的垄断,开创了新装饰主义新阶段。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根基和传统进行的批判性反思。因此,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兴起为观照现代主义设计提供了一面镜子,折射出现代主义设计自身的矛盾。 二、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矛盾 福柯曾经指出,我们不应将现代性仅仅理解为处于前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 而更应把现代性当作一种态度来加以看待。同样,我们也不应将后现代主义设计仅仅理解为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 “自然:第一自然,原始状况的大自然;第二自然,农业生产状况下的自然。 中国园林的起源是从模仿第一类自然开始;欧洲园林是在模仿第二自然开始的。” “水作为阿拉伯文化中生命的象征与冥想之源,在庭院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们常常以十字形水渠的形式出现,代表天堂中水、酒、乳、蜜四条河流。” 一、英国的景观设计 唐纳德(Christopher Tunnard) “把握日本庭院的本质,他提出:‘要从对称的形式束缚中解脱出来,提倡尝试日本园林中石组布置的均衡构图的手段,以及从没有情感的事物中感受园林的精神实在的设计手法。’” “在园林中要创造三维的流动空间,为了创造这种流动性,需要打破园林中场地的严格划分,运用割断和能透过视线的种植设计来达到。” 本特利树林Bentley Wood 杰里科(Geoffery Jellicoe) 第一阶段: 彻德峡谷工程(Cheddar Gorge) 迪去雷庄园(Ditchley Park) “在园中杰里科设计了一个有喷泉的下沉式的半圆形水池,水池被紫杉高篱围绕着,人们可以在水池中戏水。杰里科还沿着水面设计了一个长平台。” 第二阶段: 肯尼迪纪念园(The Kennedy Memorial) “‘白色纪念碑、美国详述、开阔的草地、规整的小路、冥思的石凳、俯瞰泰晤士河和绿色的原野’杰里科希望参观者能够仅仅通过潜意识来理解这朴实的景观。 舒特住宅(Shute House Garden) “水池、杜鹃花、古典雕塑、链式小溪、小瀑布、喷泉、平整的草地” 第三阶段: 莎顿庄园(Sutton Place)

“被认为是杰里科作品的顶峰。杰里科试图赋予园林一些含义,是要引喻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一系列的食物和思想。鱼形的吃糖和小湖,引喻水和更神秘的东西,它与周围的小山精心组合,代表着阴阳结合。整个园林似乎微妙地潜藏着一些当今世界之外的东西。他认为,景观是历史、现在和将来的连续体。在这种意义上,莎顿庄园的设计是连续的,是现存轴线、视景线和原先设计者可能的设计意图的发展 ” “杰里科喜爱并在作品中大量运用:绿篱、雕塑、链式瀑布、远景、凉亭、座椅、棚架、瓶饰、花篮、长平台、长步道、丰富的水景如池塘、瀑布、跌水、水池、喷泉等、视景线、植物。” 二美国的景观设计 斯蒂里Fletcher Steele 瑙姆科吉庄园(Naumkeag) 午后花园(the Afternoon Garden) 平台花园 “草地上斜向布置着弯曲的砾石带和中间的月季花坛。这至关重要的曲线形式由远处Bear山的曲线产生,自南部的草地开始,至树林中截止,这是在统一的设计中把背景地貌形式融于前景的第一次尝试。” 蓝色的阶梯(Blue Stairs) “清晰的展示了他运用透视法对地段富有想象力的处理。这个设计既是园林,也可看作是雕塑。” 托马斯.丘奇Thomas Church “这种带有露天木制平台、游泳池、不规则种植区域和动态平面的小花园为人们创造了户外生活的新方式,被称之为‘加州花园’(Califonia Garden)" “关键是要把握尺度并在规则的建筑与外围的自然景观之间进行微妙的转换。” “他的作品开始展现一种新的动态均衡的形式:中轴被抛弃,流线、多视点和简洁平面得到应用,质感、色彩呈现出丰富变化。‘立体主意’、‘超现实主意’的形式语言如锯齿线、钢琴线、肾形、阿米巴曲线被他结合形成简洁流动的平面。” 金门展小花园(Golden Gate Exposition) 唐纳花园(Donnel Garden)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演进 要理解西方现代景观,必须借助于其时代的理论支撑——哲学和美学的分析。20世纪的哲学、美学表现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主潮的碰撞和渗透,并贯串着“从理性到非理性”和“从方法论轴心到语言学轴心”的两大转向。 从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现代景观设计的探索阶段 欧洲的早期现代艺术和“新艺术运动”促成了景观审美和景观形态的空前变革,而欧美“城市公园运动”则开启了现代景观的科学之路。 2、“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广泛应用阶段 从20~30年代美国“加州花园”到50~60年代景观规划设计视事业的迅速发展,各个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但都集中表现为“现代主义”倾向的反传统、强调空间和功能的理性设计。 3、现代之后的景观设计 一方面,“生态主义”为60~80年代的主潮,另一方面,现代之后的“非理性”促成了景观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从影响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因素的角度分析,也从三个主要方面入手。 1、现代艺术和审美的启迪 现代艺术的发展促成了审美价值取向多元化,审美情趣个性化,在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中得到具体实现。早期的抽象艺术为景观形态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现代之后的景观设计则直接参与到艺术流派和风格的形成中,形成了波普艺术、极简主义、大地艺术等多种风格的景观设计。 2、科学和技术的影响 科学哲学和“现代主义” 的理性现代景观构筑设计范式,关注空间、功能,并使“生态主义”的方法论成为60年代景观设计的主潮;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则为景观设计的科学化提供了物质基础;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设计手段日益丰富。 3、现代哲学的启迪 “语言学”转向的哲学,研究的是如何表达我们所知晓的世界的本质,以语言学为中心的“表达”,使景观设计更加关注艺术形态和科学技术后面的“意义”,由此引导出一系列新的景观设计方法论:现象学、符号学、神秘主义、叙事性、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笔记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得理论与实践——王向荣笔记第一章西方得园林传统 1、了解西方得造园传统 按自然状况得不同,将自然划分为不同得类型: 1)第一自然为原始状况得大自然 中国园林沿着自然式得形式发展 2)第二自然为农业生产状况下得自然 西方理想中得天堂就是适合农业生产得富裕得土地,就是模仿第二自然开始得,就是经过人类耕种、改造后得自然,就是几何式得自然,因而西方园林就是沿着几何式得道路开始发展得。 2、园林与自然背景,历史背景,文化背景法国:绝对君权,路易十四 英国:乡间田园,18世纪中产阶级性格与教养,气候阿拉伯世界:干旱劳作得艰辛与对富足、慵懒得羡慕中国:“寄情于山水”、“归来”,政治态度与道德评价 3、古埃及园林得特点 1)一般就是方形得,四周有围墙,入口处建塔门; 2)珍视水得作用与树木得遮荫;园内成排种植庭荫树,园子中心一般就是矩形得水池,池中养鱼并种植水生植物,池边有凉亭。 3)园林就是规则式得,并有明显得中轴线。古埃及园林派克玛拉(Pekhmara)平面图纸草花式,棕榈式 4、古希腊园林得特点 1)位于住宅得庭院或天井之中; 2)园林就是几何式得,中央有水池、雕塑,栽植花卉,四周环以柱廊,为以后得柱廊式园林得发展打下了基础; 3)神庙附近得圣林中有剧场、竞技场、小径、凉亭、柱廊等,成为公众活动得场所。 位于德尔法(Delphi)得古希腊神庙 5、古罗马时期郊外大型园林得特点 1)园林因山而建,并将山地辟成不同高程得台地,用栏杆、挡土墙与台阶来维护与联系各台地。 2)园中一系列带有柱廊得建筑围绕着一些庭院们无法预知下一个空间得形态,这如同让人渐渐地步入一个天方夜谭得场景。 2)水作为阿拉伯文化中生命得象征与冥想之源,在庭院中扮演重要得角色。它们常常以十字形水渠得形式出现,代表天堂中水、酒、乳、蜜四条河流。 3)建筑与花园中得各种装饰变化细腻,特别就是瓷砖与马赛克饰面色彩华丽,精致而堂皇。 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狮子院 8、文艺复兴园林得特点 1)在视野较好得山坡上依山而筑,成为坡地露台花园; 2)尽管园林就是几何形得,有些还就是中轴对称得,但就是尺度宜人,郁郁葱葱,非常亲切。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极简主义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极简主义 摘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除根植于丰厚的园林传统外,还受到极简主义思想和方法的极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极简主义思想的起源、手法及特点的分析,揭示出极简主义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表现及其特征。 关键词:极简主义艺术;景观设计;彼得?沃克 1 引言 极简主义园林是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尤其是美国)现代主义园林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在20世纪艺术发展最迅猛,各个艺术门类相互影响、汇合的时期,园林深受绘画和雕塑的影响,正如美国园林设计师汤姆林所说:20世纪的园林始于艺术。极简主义园林确切的说是始于极简主义艺术(Minimalist Art)。 极简主义艺术,英语原文Minimal是“极简”之意,它发端于1960年代前后的美国纽约,是一种极为简单、直截了当的,客观的表现方式。“极简主义”是把视觉经验的对象减少到最低程度,力求以简化的、符号的形式表现深刻而丰富的内容,通过精炼集中的形式和易于理解的秩序传达预想的意义。极简主义在空间造型中注重光线的处理,空间的渗透,讲求概括的线条、单纯的色块和简洁的形式,强调各相关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合理布局。艺术评论家约翰?贝罗(John Perault)比较精确地概括了极简主义艺术,他说:“极少一词好像暗示极少主义中缺乏艺术,其实不然……与抽象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相比,极少主义艺术中最少或似乎最少的是手段,而不是作品中的艺术”。 2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特征 从极简主义的景观设计师那里我们可以解析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特征。当代景观设计师中受极简主义影响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彼得?沃克(Peter Walker)。他是美国一位具有40年实践经验的优秀景观设计师。1960年代末,沃克开始了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探索,随后风格日趋成熟。他的景观作品在构图上强调几何和秩序,多用简单的几何母题如圆、椭圆、正方、三角或者这类母题的重复,以及不同几何系统之间的交叉和重叠。乔治?哈格里夫斯(George Hargreaves)、玛莎?舒瓦茨(Martha Schwartz)等设计师也对极简主义产生了浓厚兴趣。正是这些景观设计师们对极简主义艺术的积极探索,汲取营养,以一种特有的方法营造环境,才促成了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发展,使其具有不同于绘画和雕塑的特征。 2.1 非表现和非参照。极简主义景观设计追求的不仅是抽象而且是绝对作品,摆脱与外界的联系,不表现或反映除本身以外的任何东西,不参照也不意指任何属于自然和历史的内容或形象,以独特新颖的形式建立属于自己的欣赏环境,强调观者所见即为作品的真实存在,此外无它物。构成主义艺术家塔特林(Tatlin)的名言“真实空间中的真实材料”,极简主义景观大师推崇的真实就是客观存在。譬如景观设计师舒瓦茨的作品大胆前卫,形式独特。1998年建成的明尼阿波利斯市联邦法院大楼前广场,将建筑立面上有代表性的竖向线条延伸至广场的平面中来,在入口通道的两侧,一批与线条成30 o夹角的不同高度和大小的水滴形绿色草丘从广场中隆起。平行于草丘的一批粗壮原木,被分成几段,作为坐凳。该广场具有明显的极简主义和大地艺术的特征,在明尼阿波利斯市以直线、方格为特征的城市环境中,它的景观极具个性。 2.2 自然植物与规则形式的对比。规则形式的简洁在景观设计中与自然植物的形态形成对比,产生纯净的美感和张力,并与建筑的体量、形式呼应协调,从而进一步强化了自然要素的重要性。这是现代艺术与极简主义的精华所在。如沃克在北京的工商银行花园设计中利用规则形花圃和红色罂粟的对比产生层次感和理性;美国休斯敦的IBM公司净湖中,规则形水池和睡莲的对比产生韵律感和秩序。 2.3 现代材料的运用。极简主义景观设计大师对于现代材料的应用得心应手,通过这些在建筑、机器、城市设施中司空见惯的物质表达对现实生活的呼应和对现代感的认同,金属、反光玻璃、混凝土、钢架、油漆甚至橡胶轮胎,当然还有传统材质的新魅力,通常所用的自然材料都要纳入严谨的几何秩序之中,岩石、卵石、沙砾、木板等都以一种人工的形式表达出来,边缘整齐,体现工业时代的特征。如沃克在上海21世纪大厦及广场设计中用涂有白漆的金属短柱模仿涂白的树干底部,产生视觉的混淆和趣味。还有在美国波士顿的新英格兰水族馆入口广场设计中多次运用的打孔金属板铺地及金属船甲板铺地形式。这些材料的运用使他们的作品在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相对立的现代城市中总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慷慨,创造出

后现代主义对当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当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班级:2011级规划2班 作者:王美介 学号:3011206112 指导教师:曾鹏

后现代主义对当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摘要】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景观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多景观设计师纷纷做了后现代设计的尝试与突破,本文通过分类总结分析后现代主义景观的具体实例,来探讨后现代主义对当代景观设计的影响,从而为我国景观设计的发展指明道路。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 1.后现代主义景观产生的原因 20世纪60年代后期,面对逐渐凸显的城市问题、环境破坏问题、能源危机问题以及第三世界问题等等,西方世界开始反思自身建立的工业文明与现代化模式,于是在西方兴起了一股以批判与反思现代主义为主要要义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思维方式是反对,反对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反对现代主义的技术主义,反对理性至上,反对中心主义,反对后现代主义的反装饰主义,反对冷漠,怀疑理性和科学能带来自由和解放。并在建筑领域形成了几个主要流派,主要是形式主义、历史主义、地方主义、解构主义等。后现代主义在景观设计界引发的革命虽不像在建筑界那样轰轰烈烈,但也对景观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促使人们对景观设计的目的与手法进行重新思考与认知,推动当代景观设计在一些新的方向上做出探索与尝试。 2.后现代主义景观分类分析 后现代主义思想纷杂,一个后现代主义景观可能同时体现多种后现代主义精神,笔者大致以后现代景观所侧重体现的后现代主义精神为主要依据做一个分类,将当代后现代主义景观分成五大类,分别是历史主义景观、地方主义景观、隐喻主义景观、生态景观和波普主义景观。 2.1历史主义景观 历史主义景观不同于现代景观追求简洁的几何形式与功能至上的理性主义,而是强调与传统园林建立起一种联系,对历史文脉的回归试图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增强人们对此地块的归属感与独一无二的个性,使其摆脱千篇一律的国际式风格。 对传统元素的运用,当代景观设计师通常会选择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将传统元素抽象为一种形式和符号,放在新的景观中,让人隐隐约约感受到景观与历史的某种联系。另一种途径是对传统的形式进行分解与重构,使景观更多的体现对传统景观的创新与超越。 彼得·沃克在德国的凯宾斯基饭店环境设计中,将传统勒·诺特式园 林中常用的整形绿篱、草坪、彩色砂石等元素提炼出来,但没有用传统的 手法去再现,而是将其彻底分解,并用带有极简主义色彩的现代构成手法 将这些元素重新整合,创造了一个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现代庭园。在这个庭 园中,既有现代庭园的强烈秩序感,又能感受到与传统的联系,两者恰到 好处的融合,赋予此处景观一个独一无二的个性,使人们身处其间有与众 不同的体验与感受。(图1) 2.2地方主义景观 地方主义景观强调地域特色,尊重场地原貌与特色。广东中山岐江公园项目对场地内工业时代遗留的产物进行保留和再设计,体现出场所的文脉和记忆,这与后现代主义注重文脉的历史主义,尊重场地特性的原则是一致的,设计尊重了场地的历史和特性,全部古树都保留在场地中,同时也考虑防洪要求设计了榕树岛,钢结构、水泥框架船坞、两个水塔、一个红烟囱这些工业时代遗留物都被保留并结合在场地的设计中。古老机器的保留使人们身处其间的时候有更为丰富的体验。公园中对路网、装置物的处理与西方后现代主义景观作品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图2)图1 图2

影响现代景观发展的主要因素

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培训,平面设计培训文化:影响现代景观发展的主要因素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在欧洲、北美、日本一些国家的庭园和景观设计领域已开始了持续不断地相互交流和融会贯通。在这些地区,景观设计反映出其受到20世纪艺术流派——从立体派到极简主义,和建筑——从鲍豪斯(Bauhaus)到纽约第五大道(NewYorkFive)的影响。在这个文化范围里,3位20世纪著名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在推动当代景观艺术的发展上,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他们是巴西画家罗伯托·伯利·马克斯(Roberto Burle Marx),日裔美籍雕塑家野口勇(Isam u Noguchi)和墨西哥建筑师路易斯·巴拉冈(Luis Barragd n)。这些大师们不需要景观建筑学的专业等级头衔,而科班出身的景观建筑师们却受到这些大师们的影响。托马斯·丘奇(Thoma s Church)、丹尼尔·厄本·基利、加勒特·艾克波(Garrett Eckbo)、詹姆斯·罗斯(James Rose)和伊恩·麦克哈格(Ian McHarg)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的著名景观建筑师。这些不同的风格联合在一起,产生了综合效应,使景观建筑师能从这些形式复杂多样的风格中获取创造灵 感。 设计师们可从诸如当代建筑、艺术、电影等一切领域中获取灵感。虽然20世纪末的景观设计形式多样,但也有其共同的特征。首先是空间特性,当代景观建筑师们从现代派艺术和建筑中汲取灵感去构思三维空间,再把雕刻方法加以具体运用。现代庭园不再沿袭传统的单轴设计方法,立体派艺术家多轴、对角线、不对称的空间理念已被景观建筑师们加以利用。其次,抽象派艺术同样对景观设计起着重要作用,曲线和生物形态主义的形式在庭园设计中得以运用。最后,通过对比的方法从国际建筑风格中借鉴几何结构和直线图形,并把它们在当代庭园设计中加以运用。然而,传统的空间模式并没有被全盘否定。例如西方文明中最经典的庭园设计模式——伊斯兰式设计可与20世纪极简式建筑结合,使住宅与庭园融为一体。总的来说,多样性是当代设计的显著特点。下面我们将举例说明在20世纪末对庭园景观设计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培训,平面设计培训文化:影响现代景观 发展的主要因素 1、抽象艺术 它对20世纪所有艺术形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早期景观建筑物已在创作手法上有所变化。结构主义大师马勒维奇(Malevich)和罗德琴科(Rodch-enko)铸造了抽象的几何结构和硬边结构;迪澳.凡.兹泊格(Theo van Doesberg)和约瑟夫 .阿尔伯斯

西方现代设计史

西方现代设计史 1.朱铭、荆雷合着《设计史》六个时期:设计的萌芽时期、手工业时代的设计、早期工业时代设 计、现代主义设计时期、后工业社会的设计、设计的计算机时代。 2.王受之着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世界现代建筑史》和《世界平面设计史》,综合地、分门别 类地研究了现代设计史。 3.1851年伦敦举办了“水晶宫”世界博览会,暴露出了“没有功能意义的装饰”和“把钱放在不必 要的装饰上就是一种罪恶”的缺点,从而引发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4.约翰·拉斯金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理论奠基人,现代技术美学的先驱。 5.威廉·莫里斯设计的《乔莎集》,被誉为书帧设计史上的杰作之一。 6.朱尔斯·谢列特,“现代广告之父”。 7.“新艺术之家”:萨穆尔·宾。(主张设计师师法大自然,从大自然中选取动植物形态作为装饰 纹样,取消直线,代之以流畅、纤细而又不失自然有机形态的曲线。 8.“现代之家”:①.朱利·梅耶-格拉弗②.阿贝尔·兰德利③.保罗·佛洛特④.毛里斯·迪佛雷 纳。 9.“六人集团”:①.亚历山大·察平特②.查尔斯·普伦米特③.托尼·塞尔莫斯汉④.赫克 托·基马德⑤.乔治·霍恩切尔⑥.卢帕特·卡拉宾。 10.凡·德·威尔德,不仅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重要代表,而且也是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师的重要人 物。 11.“格拉斯哥四人集团”:①.麦金托什②.玛格丽特·麦克唐纳③.费朗西丝·麦克唐纳④.赫伯 特·麦内尔。从事家具、彩绘玻璃和平面设计等设计工作,他们的设计主要采用自然中的各种植物纹样作装饰,具有典型的新艺术风格特征。 12.安东尼·高蒂,西班牙新艺术运动中的重要代表人物。风格:折中主义。 13.彼得·贝尔伦,德国工业同盟会的核心成员之一。 14.荷兰风格派:简单的长方形、正方形、直角等几何形式和无装饰、三原色、中性色彩等造型元 素。 15.里特维德,“红蓝椅”。 16.1919年,德国包豪斯建立,第一任校长:格罗庇乌斯。宣言:艺术不是一门专门职业,艺术家与 工艺技术之间在根本上没有任何区别。 17.意大利着名设计师吉奥·庞蒂创办的《多姆斯》杂志成为意大利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宣传阵地。 18.雅各布森,是一位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作品:“蚁”椅、“蛋”椅、“倚者 椅”。 19.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他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提出来“少则烦”。 一、拉斯金的艺术设计思想(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 ①.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②.主张艺术设计要符合使用目的,注重社会功能 ③.倡导艺术家,设计师向大自然学习,从大自然学习,从大自然中汲取艺术设计灵感和素材 ④.反对现代化生产方式,反对在设计中使用新技术、新材料,主张设计使用自然材料和用手工技 艺。 二、威廉·莫里斯的艺术设计改革思想和艺术设计美学理论: ①.提倡手工艺术,反对大机器工业生产 ②.推崇中世纪哥特式艺术,认为哥特式的手工也是纯真的,毫无造作的 ③.提倡艺术设计“回归自然” ④.主张艺术家与手工艺人结合,设计出实用的艺术产品,主张“纯艺术”与手工艺术之间的关系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赏析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赏析 指导老师:*** 姓名:*** 院系:**** 专业:*** 班级:11-02 学号:

景观设计先驱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摘要: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因设计纽约中央公园而声名显赫,并因创办美国景观设计专业、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及设计了大量亲近普通市民的景观作品而被人们尊称为“美国景观设计之父”,他就是美国著名的景观设计师——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关键词:奥姆斯特德、现代景观设计、纽约中央公园、景观设计师;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1822-1903)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是美国最重要的公园设计者。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其与合伙人沃克(Calvert Vaux)在100多年前共同设计的位于纽约市的中央公园。这一事件既开了现代景观设计学之先河,更为重要的是,她标志着普通人生活景观的到来,美国的现代景观设计从中央公园起,就已不再是少数人所赏玩的奢侈品,而是普通公众身心愉悦的空间。他对结合考虑周围自然和公园的城市和社区建设方式将对现代景观设计继续产生重要影响。他是美国城市美化运动原则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也是向美国景观引进郊外发展想法的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奥姆斯特德的理沦和实践活动推动了美国自然风景园运动的发展。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简介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1822年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他是他的家族居住在该城市的第8代。在他4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从7岁开始他从住在一起的外乡牧师那里接受学校教育。他的父亲是-名成功的布料商,也是风景的爱好者,奥姆斯特德的假日大多花在与家人从新英格兰北部到纽约州北部"寻找美丽风景的旅行"中。1837年当奥姆斯特德即将进入耶鲁大学学习时,他受到严重的漆树中毒,这使得他视力下降,被迫放弃了正常的学业。 在接下去的20年里,他努力积累的经验和技能在后来景观设计职业的创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在一家纽约布类商店工作,并因与中国的贸易旅行了一年。在1848-1855年间,他学习了测量和工程学、化学、科学种田,并在斯塔滕岛上经营了一家农场。1850年,他和两个朋友用6个月的时间,在欧洲和不列颠诸岛上徒步旅游,从中不止领略到乡村景观,还参观了为数众多的公园和私人庄园。在1852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作《一个美国农夫在英格兰的游历与评论(Walks and Talks of all American Farmer in England)》。同年12月,作为《纽约时报》的一名记者,他开始了在仍受奴隶制统治的南方的旅行,这是他两次南方之旅的第一次。在1856-1860年间,他发表了3本关于南方的旅行说明和社会分析著作。在这段时期,他用他的笔杆反对奴隶制度的向西蔓延,争取南部各州奴隶制度的废除。1855-1857年间,他是一家出版公司的股东以及《普特南月刊(Putnam’s Monthly Magazine)》的主编,这是在文学和政治评论界首屈一指的杂志。在这期间,他有6个月的时间住在伦敦,并在欧洲大陆上多次旅行,其间访问了很多公园。 因而,当他开始以景观设计为业时,奥姆斯特德已经发展出一系列给他的设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东西方文化观的融合

极简主义景观将景观简洁得形式与复杂得内涵结合在一起,个性鲜明,体现出强烈得现代化、工业化特征,追求极度简化、客观、抽象,以很少得设计元素控制大尺度得空间。对极简主义景观历史得研究发现东方文化对极简主义景观得内涵塑造起到潜移默化得作用,西方文化则对极简主义景观得外显特征有着直接得影响。在不同文化体系下得古代东方与西方艺术中,极简主义景观处曾经以不同得方式体现出对极简得追求。而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穿越时空与地域得差异最终走向融合得状态。极简主义景观作为继承发扬传统得一个优秀范例,不就是纯粹地对既往风格得延续、传统符号得卖弄,应该立足当代,回顾传统,放眼未来,深层挖掘,寻找当时当地最恰当得表达方式,对极简主义景观中东西方文化得关联性研究,可以给我们带来些许多得思考与启示,对当前得现代城 市景观设计也具有积极得意义。 一、极简主义景观设计得东方文化意蕴 “极简”就是将物体形态得通俗表象,提升凝练成为一种高度概括得抽象形式,它摈弃陈俗与浮华,直至本原。现代极简主义景观运用简洁得形式表达深远得意境,创造出一种明净平与得神秘感,这些与中国传统道家与禅宗得思想内涵显然有着相似之处。在中国园林中,往往采用抽象得手法,把自然景物中最能引导思想情感得要素提取出来,经过抽象以象征性得题材与洗炼得手法反映出来,有限中见无限得意境营造使观赏得人既感到自然气息,又发人深思、强调了感情得抽象力。 1、道家思想得影响 道家美学思想源于春秋时代一些避世舍身得隐者。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主张“因性任物”“无用贤至”“弃知舍己”“舍与就是非”。庄 子强调“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游乎尘埃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在《庄子·天地》中对繁复与简约有独到得论述:“且夫性有五:一日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日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日五臭熏鼻,困慢中颡;四日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日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这种理论与老子追求与造化同工得大巧,追求“致虚极,守静笃”得境界一脉 相承。其中 “道”就是道家哲家思想得核心,要在精神上与道为一体形成“道

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区别

摘要: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科学观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全文共分为四章: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设计首先从建筑开始。长期以来,建筑设计是为极少数权贵服务的,这一点从西方建筑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出,因为其建筑设计不是为王公服务,就是为教会服务,或者为国家服务。美国评论家罗伯特·休斯(robert,hughes)所谓“穷人没有设计”。从20年代前后开始,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一股势力,掀起了现代意义上的所谓新建筑运动。尽管这个运动的内容非常庞杂,但是与现代主义的思想意识是相一致的。包括精神上、思想上的改革——设计的民主主义倾向和社会主义倾向;包括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新的材料——钢筋混凝土、平板玻璃、钢材的运用,也包括新的形式——反对任何装饰的简单几何形状,以及功能主义倾向,从而把阶级社会以设计为权贵服务的立场和原则打破了,把几千年以来建筑完全依附于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打破了。 现代主义设计从建筑设计开始,很快便影响到城市规划设计、环境设计、家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和几乎所有的传达设计等领域,成为一场前所未有的、声势浩大的设计运动。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发展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人们对现代主义单一的设计艺术形式、单纯追求理性而忽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导致产品形式的千篇一律而感到厌倦,越来越受到批评,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设计艺术。 关键词:比较;区别;单纯追求 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简介: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当时影响最大的是建筑设计,所以这里我也用建筑论述我自己所理解的现代主义风格。我觉得现代主义最主要的内容是设计为大众;强调功能性;反装饰;理性主义;经济主义;批量标准生产。像在1910年,格罗佩斯就开始提出探用工业手段批量生产,价格低廉的,为大众的住宅,同时也提出构件的建筑方法的设想。还有一位现代主义大师,科布西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建造公寓就是明显的功能主义的,六个面,反装饰的。科布西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建的公寓。 后现代主义设计一种具有明确宗旨的设计风格,而是一种在形式上对现代主义进行修正的设计思潮与理念。首先提出的一整套关于建筑的思想体系和设计方法,决定了后现代主义风格首先表现在建筑设计上,而后再影响到其他领域。其方式一是后现代主义已成为一股发展的潮流和一种时尚的象征,而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则是这一时尚的代表,同时又跨越了设计领域的界线,成为其他设计领域的设计师。二是建筑师认为产品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同样投入极大的热情,从而带动了其他设计领域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发展。 二、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背景: 现代主义设计是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等欧洲国家,在二三十年代达到高峰,二战以后通过美国影响到全世界,六七十年代走向衰落的一场国际性运动。它主张设计要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设计,提出艺术与科技象相结合的“机——器美学”,反对因袭传统,厌恶附加装饰,强调功能主义,用科学的、客观的、理性的精神进行设计。希望通过现代设计来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表现出强烈的民主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

中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

中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 1.汉代青铜灯具的艺术成就。 一、卓越的科学功能1、合理的尺度与构造灯具的首要功能是照明,必须具有实用性。汉代青铜灯具的造型尺度和结构,都是根据其实际功用确定的。首先从造型尺度来看,不同灯具造型尺度的制定,是以使用方式的不同为依据。至于夜间行路的手执行灯、提灯等等,其造型尺度都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2、巧妙的环保功能汉代青铜灯具的设计十分注重环境保护,解决了灯烟污染室内环境的问题。汉代的座灯大多设计有导烟管,并于灯体内贮入清水。这是汉代青铜灯具在功能方面最先进的发明创造,二、独特的艺术语言1、优美的三维空间造型汉代青铜灯具的造型题材大多模拟人物、动植物的形象,我们称之为象形造型。这类作品的造型生动,形象优美,造型手法、简练,体现了大气、朴拙的风格,具有突出的审美价值,反映了当时人们高度的艺术审美思想和高超的三维造型表现能力。2、华丽的青铜材质装饰“错彩镂金”是汉代青铜灯具装饰的集中体现。青铜作为灯具的制作材料,其材质本身就具有雍容华贵之感,再加上精美的装饰,则更显富丽。装饰手法上除雕纹之外还运用了漆彩绘、错金银、鎏金、透雕等多种工艺,刻意表现出灯具的华丽高贵,反映了宫廷贵族对青铜灯具这一贵族专用品在装饰审美上的基本取向。三、深厚的文化内涵灯具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它的设计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文化氛围和审美风尚的烙印。汉代青铜灯具的造型之所以大多是象形的,是因为它寓寄着丰富的意蕴和深厚的内涵,具有象形寓意的文化特征。青铜灯具的象形造型艺术,从对自然形态的表层模拟发展到象形寓意,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汉代民族文化精神观念的物化载体。2为什么说宋代瓷器是中国瓷器艺术的最高峰。宋代瓷器的发展可以说是瓷器的全盛时期,无论是造型、装饰以及釉色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可谓古代陶瓷工艺的最高峰。由于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开发经济新领域,重视手工艺,全国出现了很多商业繁荣人口密集的城市,瓷器是商业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许多瓷窑集中地本真也成了繁荣的市镇。并且宋朝廷重视海外贸易,把瓷器列为重要的商品大量输出,促进了海上航路的发展,以及中外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综上原因造成宋代瓷器发展为前所未有的全盛时期。宋朝瓷器的造型种类多,变化多,美观实用,式样新颖,丰富多彩。有的均匀秀美,有的轻盈俏丽;民间瓷窑的作品具有朴实大方,经济耐用的特点,即从实用出发又兼顾到审美要求,许多好的造型延续到后世烧制,赢得人们的喜爱!有的器物每一种类型就有许多的样式,实用又美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宋代的瓷器装饰纹样,造型多变而为之一新,题材丰富、构成形式自由活泼,常用的装饰内容是为人、神、兽。人物纹中婴戏、自然风物中山水也是常见纹样。还有利用窑变,釉裂、流釉等可控烧制技术表新自然装饰新的装饰方法。在瓷器史上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地。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对外贸易的需要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瓷器产量大增,名窑倍出,如北方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磁州窑系;南方的龙泉青瓷窑系、景德镇窑系。还有在宋代就著名的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宋代陶瓷工业的生产规模大,产品数量多,窑口遍布东南西北,延续时间长,是我国封建社会瓷器发展的最高阶段,其艺术成就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3.唐代金银器设计的艺术成就。唐代金银器是古代工艺美术中的绚丽的瑰宝。唐代金银器图案装饰表现出内容丰富、造型优美、布局合理、装饰形式多样等特点。唐代金银器图案装饰内容广泛,最主要的是写实装饰图案的应用。写实图案包括动物”植物和其它三类,纹样优美,形象生动,特定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一定的特殊含义。唐代金银器图案装饰造型气韵生动,动态优美,装饰感强。以龙为例,由于龙是皇室的象征,所以工匠们对龙的刻画也更为精心和讲究,特别是盛唐时期龙的形象。这个时期,龙的形象常常塑造成硕头、长角、虎口、鹰爪、莽身,集各种动物特征与一体。无论头部、躯干、肢爪均表现出龙腾空遨游、穿云破雾的气势和强大的威慑力。唐代金银器的制作加工技术亦即复杂精细巧妙。在当时,就已广泛使用了锤击、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錾刻、镂空等工艺。从出土的唐代金银器可以看出,装饰工艺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准,有些还一直沿用至今。在这些技艺不断发展的同时,政府机构也对金银器的制作大力支持。在唐初期,西方的工艺品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视觉冲击,这些器物的欣赏使用多与我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人们不可能去接受那些不适合生活情趣或审美要求的事物。于是工匠艺人们通过了解外来商品文化,又从传统文化中移植作品,进行了许多新的创造,于是,唐金银器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并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独树一帜,鲜艳夺目一朵奇葩。同时也使中外文化交流得到空前的发展。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唐代的工匠以其惊人的智慧和巧夺天工的手艺,描绘出一个个优美动人的画面,将唐代装饰艺术推向高峰,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4.为什么说清代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中国古代设计的衰落。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多民族的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然而封建制度极度衰落。

浅析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特点

浅析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特点 ——以唐纳公园公园为例 内容摘要: 托马斯·丘奇(Thomas Church)是上世纪美国著名的景观设计师,作为美国现代园林设计的开拓者之一,他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开始了自己的景观实践,开创了被称为"加州花园"的美国西海岸现代园林风格。他的作品根植于加州环境的独特风格,为世人所追捧,是"加州花园"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设计思想和手法对今天美国和世界的风景园林设计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托马斯·丘奇(Thomas Church)的唐纳公园为例,分析现代景观设计的特点。 关键词:托马斯·丘奇唐纳公园现代主义景观, 1.现代主义的产生 20世纪以来,现代主义对景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主义从文化的历史角度来说,是1914年前的几十年中兴起的新艺术与文学风格,是艺术家为了反抗19世纪末期的陈规旧矩,转而用一种他们认为感情上更真实的方式,来表现出大家真正的感受与想法。现代主义美术是西方进入垄断主义时代以后产生的,是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它就不可避免地反映了这个时代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变革,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极其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思考。不同于现实主义的是,现代主义的美术在对待社会、人、自然与自我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关系是扭曲的。 2.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理念 现代主义是的建筑设计的理念发生的变化,但是相比较于景观而言,景观确实受到了土地,水,植物的限制,无法在材料上找到变革。于是在对传统中的对称、轴线和附加装饰的攻击中找到了变革的方向。西方古典主义园林设计认为自然中的空间只有得到清晰的界定才能被感知。凡尔赛宫的园林就是一典型代表。在这样的古典园林中,空间是通过一系列轴线组织起来的序列,再由中心焦点和围合要素所界定的闭合体。但在现代主义景观设计者来看,空间是自由而活生生地呼吸着的事物,正如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 所认为的:“空间是相互流动没有边界。”设计应当去追求自由流动的成为一个时空连续体的空间,是现代主义景观不同于古典园林的重要特征。这种创造动态流动空间的目标也衍生出了一系列新的空间设计模式和手法。现代主义以功能主义作为新的设计出发点,将人的体验和在景观中的活动流线看做设计结构的组成部分,反对强加的图案之内活动的设计,从而使人的活动和体验成为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景观设计第一指南。 3.以托马斯`丘奇和他的加州花园中的唐纳花园为例,分析现代主义景观的特点。 3.1托马斯·丘奇的唐纳公园浅析 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西海岸,一种不同以往的私人花园风格逐渐兴起,不仅搜到渴望拥有自己的花园的中产阶层的喜爱,也在美国风景园林行业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当时现代园林的代表。这种露天木质平台、游泳池、不规则种植区域和动态平面的小花园为人们创造了户外生活的新方式,被称之为“加州花园”。丘奇说:每一个设计都应该是独特的,都有独特的场地性质和使用需求,而他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因素结合起来,找出一个满足所有求的“解。形式应该来源场地的特质和业主独特的需求,并不是那些历史典籍,对于场地中类景观因素需要通过理性的处理,而非一味的根据习惯。他喜欢用锯齿线、钢琴线、肾形、米巴曲线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的形式语言来构成他的平面,不同质感的地面铺装间的对比,形成他的风格。 丘奇的每一个设计都是独特的,都符合独特的场地性质和使用需求。他认为,景观的形式取决于场地的特性、建筑的风格和业主的生活方式,并反对绝对的形式主义,作品拥有全新的形式和独特的空间特性,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需求。丘奇一生完成的作品数量极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