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气候

合集下载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课件(共20张PPT)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课件(共20张PPT)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秦岭-淮河一线
读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
回答:
1.7月份,漠河、海口的
气温大约是多少度?
16℃以下
28℃以上
2.7月份,我国大部分
地区平均气温在多少
度?
20℃左右
3.7月份我国最低气温出现在哪里?为什么? 青藏高原、海拔高
青藏高原气温较低的原因
青 藏 高 原
雪 峰
地 势 是 气影 温响 由气 高温 变分 低布 的 因 素 草 地
2.夏季气温分布
(1)特点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外,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
温。7月平均气温在20°C以上,南北气温差异不大,例如我国领土最北端漠河 与南部海口7月平均气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差约12℃。 (2)原因
(3)我国夏季气温极值点 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7月平均气温为33 ℃),而不是海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思考
根据等温线的数值计算并且比较一下冬季和夏季漠
河与海口的温差大约是多少度?
漠河 -28℃
漠河 16℃
温差约44℃多
相差12℃
海口 16℃
图1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冬季南北温差大
海口 28℃
图2 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夏季南北温差小
在温差一样的情况下,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温差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温差小。
气候
1.理解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2.知道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名称、分布、 植被。
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差异
春节时的广州 春节时的哈尔滨
一.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读我国1月平均 气温图,回答: 1.1月份,我国 南北的温差大约 多少度? 44℃以上 2. 我国1月份0℃ 等温线大致通过 什么地方?

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共32张ppt)

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共32张ppt)

季风气候显著
06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橘老弟,到我们这来玩吧。
噢,你们那边好冷 啊!!!!
06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复杂多样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季风气候显著
地形因素
梳理归纳
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特征 季风气候显著 海陆位置 气 候 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 地形
降水 气候要素 气温
旱地 水田
冬季河流不结冰
03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秦岭—淮河一线的 地理意义
总结
1 、 空间分布: 2、时间分布;
04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亚热带季风气候季
热带季风气候
04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风 风向 源地 性质 对气候的影响
偏北风 蒙古、西伯利亚 寒冷干燥 降温减湿
200mm
400mm
800mm
1.图中有几条等 3、我国降水的分 降水量线? 我国降水量最多 布规律:降水空间 2.说出等降水量线的 分布不均 主要延伸方向? 和最少的地方 3.总结我国降水的分 布规律。
1 600mm
03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原因:
A
海陆因素(夏季风) 降水东西差异 纬度因素
秦岭—淮河一线的 地理意义
总结
1、冬季,我国南北温差 很大。 2、夏季,除了青藏高原 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 地方普遍高温。
1、1月0℃等温线大 致沿秦岭—淮河一线 分布。 2、亚热带和暖温带 的分界线
03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水 季节 分布
中国
降水的分布特点
空间
时间
03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气候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气候

600
400
800 台湾岛东北部的 火烧寮是我国降 水最多的地方。
1600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200 50
600 400
800
1600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200 50
托克逊
600 400
为什么?
800
1600
火烧寮
海陆因素
( 夏季风 )
东部降水的南北差异 降水东西差异
地形因素
( 山脉阻挡 )
加剧东西差异
请大家根据等温线的数值计算 并且比较一下冬季和夏季的漠河与 海口之间温差大约是多少度?
漠河
比一比
冬季漠河与海口的温 差大约是多少? 温差约44℃多
冬季南北温差大
海口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漠河
海口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比一比
夏季漠河与海口的温 差大约是多少? 温差约8℃多
夏季除青藏高原外, 普遍高温
一年三熟
亚热带 寒温带
热带
寒温带
暖温带 高原气候区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高原 气候区
气 候 2 第二章 / 第二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
气温
冬季南北温差大 夏季普遍高温
干湿
东西干湿差异 显著
原因
气候特征和 影响因素
学习目标
1 阅读分析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和中国南北 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图,说出我国降水 的时空分布特点
吐鲁番
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气温(℃) 60
降水(mm) 120
40
100
20
80
0
60
-20
4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节 气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节 气候

北气温低于0℃,以南气温高于0℃;最冷地在黑龙江漠河,最热地在海
南省。
3.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大多数地方夏季普遍高 温。7月平均气温大多在20℃以上;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 等地形成低温中心;新疆吐鲁番盆地形成高温中心。 4.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范围: (1)划分温度带的依据 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 ,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 ,把我国分为寒温带、 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高原气候区。
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一、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1.南北气温产生差异的原因:我国南北跨纬度很大 (最北端位于53°N 附近,最南端位于4°N附近),由于纬度的影响 ,南北气温呈现一定的 差异。 2.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该线以
同。当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时,气候湿润;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时,气候干 燥。一个地区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湿润程 度。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 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 (2)我国的干湿地区:见教材P36。
三、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化。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广,形成了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
例1: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A.地形复杂 C.纬度位置 B.地势影响 D.海陆差异
)
解析:季风气候主要是由于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 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海洋—
—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因此季风气候最为显著。
二、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几条重要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①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平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

03
中国自然环境的地理要素
地形地貌
概括
中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脉众多 ,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地形 交错分布。
主要山脉
秦岭、淮河、喀喇昆仑山、喜马拉 雅山、阿尔泰山等。
高原和盆地
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
平原和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 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等。
样,农业受气候影响大。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包括作 物生育期的变化、作物病虫害 的变化、农业气象灾害的出现
等。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程度在 不同地区和不同农业部门是不 同的,有些地区和部门受到的
影响较大,有些则较小。
工业的影响
中国工业的发展也受到气候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工业的影响包括电力供应、水资源供应、能源供应等方面的影响。
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 强大气、水、土壤等环境 监测与治理。
自然资源保护
合理利用水资源、土地资 源、矿产资源等,防止过 度开采和浪费。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保障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幸福。
全球气温持续上升,中国 也不例外。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中国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 频发,如洪涝、干旱、台 风等。
海平面上升
全球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 区造成影响,中国沿海地 区也不例外。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中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 能源,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中国积极推进能源利用方式变革,加强能源 管理体系建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_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_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
1)结合图例,7月我国的 平均气温最低值是多少度? 在哪个地形区呢?
8℃以下,在青藏高原地区。
地势高,气温低
2)结合图例,观察7月气温分布图的颜色,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夏季普遍高温
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
冬季 ----南北温差大
夏季 ----全国普遍高温
(南北温差小)
1、我国划分温度 带的依据是什么?
1、划分依据 2、温度带名称 3、作物熟制 4、主要作物
亚热B 带 A 热带
一年E一熟 一年一D 熟
C 两年三熟或
一年两熟
1、划分依据 2、温度带名称
一年两至B三熟
3、作物熟制 4、主要作物
A 一年三熟
1、划分依据 2、温度带名称 3、作物熟制 4、主要作物
E 春小麦
春小麦 玉D米 冬小麦 玉米C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秦岭——淮河一线。
2、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 线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重合? 为什么东北地区长白山以东地区 属于湿润地区?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气候寒冷,蒸发量弱。
干湿 地区
年降水量
分布地区
植被
农业 类型
湿润区
800mm以上 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东北的东部 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我国主要降水形式:锋面雨
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空气空气气气
暖暖暖空暖空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
北方
南方
锋面雨的形成过程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
夏季低温 冬春季寒潮
冬季风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2《气候》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2《气候》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2《气候》《气候》教材分析本节主要讲述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气候特征是通过气温和降水两大基本要素表现出来的。

因此,教材在编排上首先考虑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特点,而后是气候特征的概括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说出我国夏季与冬季气温分布特点,以及夏季与冬季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

2、认识我国的温度带的划分。

3、说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特点。

4、了解我国干湿地区分布状况。

5、了解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初步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2、通过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描述我国3、4、提出问题:1、冬天很冷,我想要去最暖和的地方度假应该选哪?我想去我国最冷的地方看冰雕又应该去哪?(选项:拉萨、三亚、吐鲁番、哈尔滨)学生思考选择,并说明原因。

2、夏天太热,我想去比较凉快的地方避暑应该选哪?我想去最热的地方感受“火辣”又应该去哪?(选项:拉萨、三亚、吐鲁番、哈尔滨)学生思考选择,并说明原因。

3、为什么冬季和夏季的最冷、最热地区都不一样呢?学生讨论回答。

《设计意图》导入以联系日常生活提问的方式切入,目的在于将本节课融入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地理的存在。

通过四个问题,四个选项的选择,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平时所了解的最高温与最低温会因为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以此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二、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任务一:展示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学生读图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叫做等温线?(2)观察图中等温线,其中大多数等温线数值排列是由_____向_____逐渐递减的。

这说明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越往北走,气温越______。

产生此递变规律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找到0°C等温线,并用红笔勾画出来,观察其大致经过_____(山脉)与_____(河流)。

(4)找出漠河镇与海口市1月份的大概平均气温值,两地相差约_____℃,这说明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_____。

2024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2024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气候第1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设计说明气候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特征是通过气温和降水两大基本要素表现出来的。

因此,教材先介绍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特点。

气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本节课通过与气温有关的两个情境故事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带着好奇心进行学习。

学习目标1.阅读我国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说出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结合温度带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3.结合实例,说明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难点: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对比分析法、概括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要素,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气温的分布有什么规律?二、学习任务模块三、过程性评价随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气温是气候的基本要素之一。

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1月0 ℃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在20 ℃以上,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将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

不同温度带内,各地冷热状况不同,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有差异。

五、布置作业建议所有学生完成《七彩作业》本课时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和【考点专练】。

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设计说明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之一。

因此,在学习完气温之后,教材安排了降水分布的有关内容。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

本节课通过外国游客在中国的奇遇故事引入,使学生带着好奇心学习探索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学习目标1.根据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简要归纳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简要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气候(导学案)
设计者:祁耀宇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气候图,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学会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
时空分布特点。

3、运用资料说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举例说明我国气候的
区域差异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重点:我国气候主要特征、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难点:学会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定标
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

二、探究指导
1、我国冬季(),夏季()。

2、我国大部分地区一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一月0℃等温线大致沿()一线分布。

3、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只有()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原因是()。

4、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县的北极村,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人称(“”)。

5、我国五个温度带()、()、()、()、
()。

还有一个()区。

6、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向()递减。

7、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
()、()地区。

我国东南部以()、()区为主,西北部以()、()为主。

8、()和()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

9、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主要有()、()和
()等。

三、当堂测评
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2、我国大部分地区一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一月0℃等温
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3、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只有青藏地区等少数地区气温
较低,原因是海拔高。

4、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夏季最热的地方
是新疆的吐鲁番,人称“火洲”。

5、我国五个温度带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有一个青藏高原区。

6、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7、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
干旱四类地区。

8、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

9、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四、分层达标
学生分组竞赛,完成本节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