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工程设计指导书与说明书word

合集下载

暖通专业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

暖通专业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

暖通专业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1 绪论1.1设计⽬的毕业设计是⼯科⼤学培养学⽣的最后⼀个教学环节,是对四年所学知识的⼀次全⾯总结,是把理论知识应⽤于实践⼯程的⼀次很好的锻炼。

在毕业设计中,除了要熟练掌握⼤学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外,还要熟习和掌握国家有关的建设⽅针政策,综合运⽤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联系实际来解决⼯程设计问题。

通过毕业设计,明确设计程序,设计内容及各设计阶段的⽬的要求和各⼯种间的必要配合。

1.2 设计要求:1.2.1初步设计:学⽣接受设计任务后,熟习⼟建图纸与原始资料,查阅和收集资料,对设计对象选择多种空调⽅式,经过综合⽐较后,最后选定⼀种较好的⽅案。

根据有关设计规范及概算指标,对冷热负荷进⾏初步估算,初步确定冷热源⽅式、容量、台数、机房位置和⾯积并确定送、排风⽅式。

1.2.2施⼯图设计1.设计计算⑴计算室内冷、热、湿负荷;⑵确定设计⽅案。

包括系统划分、空⽓处理过程设计、计算总冷量、总热量、总风量;⑶根据冷量和风量确定选⽤空⽓处理设备和制冷设备、绘出空⽓处理系统草图;⑷全年运⾏⼯况调节分析;⑸确定室内⽓流组织形式,进⾏⽓流组织计算;⑹进⾏系统风道布置及管道⽔⼒计算;⑺系统消声减振设计;⑻系统防排烟及保温设计;⑼对⼟建、⽔、电、动⼒专业的要求;⑽设计总结。

2.绘图图纸应包括⾸页图、空调系统布置平⾯图、系统图、⼤样图、机房布置平⾯图、系统图、⼤样图。

2 设计任务及依据2.1 ⼯程概况本设计对象为长沙市某科研⼤厦,⼤厦主要有:办公室,会议室,多功能厅等。

其中地下⼀层地上⼋层,预计将机房布置于地下层。

⼯程位于长沙市,东经113?04?,北纬28?12?,海拔44.9 m 。

总空调⾯积为5625m 2。

本⼯程空调设计的任务包括本⼤厦的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及通风设计。

本中央空调系统设计要求能够实现夏季供冷和冬季供热,并能满⾜⼈体的舒适性要求。

2.2 设计依据2.2.1 长沙市室外空调设计参数台站位置:北纬28?12?,东经113?04?,海拔44.9 m ⽓象参数为:夏季:⼤⽓压:99.94 kpa 室外⽇平均温度:32.0℃室外计算⽇温差:7.3℃室外⼲球温度:35.8℃室外湿球温度:27.7℃室外平均风速:2.6m/s 冬季:⼤⽓压:101.99 kpa 采暖计算温度:0℃空调计算温度:-3℃相对湿度:81% 室外平均风速:3.7m/s 2.2.1 室内空调主要设计参数表2.1 室内设计参数办公室263 负荷计算表3.1维护结构参数3.1冷负荷计算3.1.1外墙和屋⾯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Q c(τ)=A K[(t c(τ)+t d)kαkρ-t R]式中Q c(τ)—外墙和屋⾯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A —外墙和屋⾯的⾯积,m2;K —外墙和屋⾯的传热系数,W/(m2?℃),由《暖通空调》附录2-2和附录2-3查取;t R —室内计算温度,℃;t c(τ)—外墙和屋⾯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4和附录2-5查取;t d—地点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6查取;kα—吸收系数修正值,取kα=1.0;kρ—外表⾯换热系数修正值,取kρ=0.9;3.1.2内围护结构冷负荷Q c(τ)=A i K i(t o.m+Δtα-t R)式中k i —内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A i —内围护结构的⾯积,m2;t o.m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温度,℃;Δtα—附加温升,可按《暖通空调》表2-10查取。

暖通工程方案范本

暖通工程方案范本

暖通工程方案范本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某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暖通工程设计方案,包括供热、供冷、通风、空调等系统。

本方案旨在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保证商业综合体内各个功能区的稳定温湿度,并兼顾节能环保,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二、设计标准1. 设计依据:《建筑暖通工程规范》GB 50736-2012,建筑能耗标准GB 50189-2018等国家规范。

2. 设计温度:冬季室内设计温度为20-24℃,夏季室内设计温度为25-28℃。

3. 设计湿度:冬季相对湿度为40-60%,夏季为40-70%。

4. 设计容量:根据建筑面积、功能区域和人员负荷等计算,保证系统运行稳定。

三、供热系统设计1. 供热形式:采用地源热泵和集中供热系统,分别满足商业综合体内不同功能区的供热需求。

2. 管道设计:选用高强度保温材料,确保供热管网的保温性能,减少传热损失。

3. 设备选型:选用高效节能的供热设备,确保供热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四、供冷系统设计1. 供冷形式: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和风机盘管系统,为商业综合体提供制冷服务。

2. 设备选型:选用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确保供冷系统的稳定运行。

3. 空调水系统设计:采用变频调节设备,根据不同时间段和功能区域的需求进行智能调节,提高系统的能效比。

五、通风系统设计1. 通风形式:采用全新风换气系统,保证商业综合体内空气清新,减少室内异味和污染物。

2. 设备选型:选用高效的通风设备和过滤器,确保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3. 空气流通设计:合理布局通风口和排风口,保证空气流通与舒适性。

六、能源节约1.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如地源热泵、变频空调等,降低系统能耗。

2. 优化管道布局和设备配置,减少能源消耗和输配损耗。

3. 实行能耗监测和管理,采取智能调节措施,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七、环境保护1. 采用无CFC制冷剂和环保材料,减少对大气层的破坏。

2. 设备运行时严格控制废气废水排放,确保环境达标排放。

3. 推广环保理念,加强员工和用户的环保意识,促进绿色消费。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doc 50页)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doc 50页)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doc 50页)苏州科技大学《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暖通空调》课程设计任务书3、图纸:规格按国家规定标准,长度可根据需要加长。

图例、文字按专业制图标准要求。

按照工程制图要求绘制至少3张A2或以上图纸,必须包括空调系统平面图、设备、管件编号。

设计图纸要求:(1) 空调系统平面图:设计建筑某一层空调风系统和水系统图,包括管道尺寸、数量与形式、必要的阀门等。

(2) 空调或新风机房平、剖面图:包括各种设备的型号、尺寸、定位尺寸的标注情况,水管道的坡度、坡向、标高、定位尺寸和管径的标注情况。

机房适当位置剖面。

(3) 水系统原理图:绘制整个建筑的空调水系统原理图,表示出水系统定压、空调系统等的连接原理及相应设备。

检查各部件与平面图是否一致,与图例是否一致,标注相应管道的管径、设备等。

3、设计说明书要求包括如下内容:(1)本建筑基本结构情况。

(2)设计依据。

设计原始资料、室外气象资料、室内设计参数;设计方案的优化比较,设备选型依据。

(3)冷负荷计算全过程。

空调负荷计算要求采用冷负荷系数法,包括负荷计算过程和结果;送风温差、送风量、换气次数及新风量确定;空气处理方案分析、确定、空气处理过程计算及其i-d图;空气处理设备选择计算;气流组织计算。

(4)风道、机房平面图。

空调系统风道和空调机房布置;空调系统水力计算、风机选择。

四、课程设计时间安排本课程设计时间总共2周,具体安排:五、参考资料(一)设计规范《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民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二)设计手册、教材(1)《采暖空调制冷手册》(2)《供暖通风与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编著(3)《暖通空调》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及主要设计参数.................................................................... - 9 -1.1 工程概况..................................................................................................................... - 9 -1.2 基本设计参数............................................................................................................. - 9 -1.2.1室外计算参数 ............................................................................................................................ - 9 -1.2.2室内设计参数 ............................................................................................................................ - 9 -1.3 设计依据................................................................................................................... - 10 -第2章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 - 11 -2.1空调房间的冷负荷计算............................................................................................ - 11 -2.2湿负荷计算................................................................................................................ - 16 -第3章系统方案确定...................................................................................... - 18 -3.1系统的分区................................................................................................................ - 18 -3.2空调系统的分类........................................................................................................ - 18 -3.3空调系统的比较........................................................................................................ - 18 -3.4空调系统方式的确定................................................................................................ - 19 -3.5 空调房间送风量的确定........................................................................................... - 21 -3.5.1 空调房间送风量的计算........................................................................................................ - 21 -3.5.2 计算示例................................................................................................................................. - 22 -3.6 空气处理设备选型................................................................................................... - 22 -3.6.1 全空气系统柜式空调器的选型........................................................................................... - 23 -3.6.2 新风机组和风机盘管的选型 ............................................................................................... - 23 -第4章室内气流组织形式的确定及计算 ..................................................... - 26 -4.1 送、回风口的型式................................................................................................... - 26 -4.1.1 送风口..................................................................................................................................... - 26 -4.1.2 回风口..................................................................................................................................... - 26 -4.2 气流组织形式........................................................................................................... - 26 -4.2.1气流组织的基本要求............................................................................................................. - 27 -4.2.2气流组织的基本形式............................................................................................................. - 27 -4.3 气流组织的设计计算............................................................................................... - 27 -4.3.1散流器送风气流组织的设计计算........................................................................................ - 27 -4.3.2 回风口设计计算.................................................................................................................... - 30 -第5章水系统设计.......................................................................................... - 31 -5.1水系统简介................................................................................................................ - 31 -5.1.1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 - 31 -5.1.2同程系统和异程系统............................................................................................................. - 31 -5.1.3定流量系统和变流量系统..................................................................................................... - 31 -5.1.4一次泵系统和二次泵系统..................................................................................................... - 31 -5.1.5水系统的具体形式................................................................................................................. - 31 -5.2水系统的管路设计计算............................................................................................ - 32 -5.2.1水系统的布置 ......................................................................................................................... - 32 -5.2.2管路的摩擦阻力损失............................................................................................................. - 32 -5.3 空调水系统水力计算............................................................................................... - 33 -第6章风管的布置及其水力计算.................................................................. - 35 -6.1风管设计的基本知识................................................................................................ - 35 -6.1.1 风管的分类 ............................................................................................................................ - 35 -6.1.2风管的规格.............................................................................................................................. - 35 -6.1.3风管的水力计算..................................................................................................................... - 35 -6.2风管的水力计算........................................................................................................ - 36 -第7章空调制冷机房设计.............................................................................. - 38 -7.1空调冷水系统............................................................................................................ - 38 -7.1.1制冷机房的总冷负荷............................................................................................................. - 38 -7.1.2制冷方式的选择..................................................................................................................... - 38 -7.1.3制冷机组台数及型号确定..................................................................................................... - 39 -7.2 冷冻水系统设计....................................................................................................... - 39 -7.2.1 冷冻水系统定义.................................................................................................................... - 39 -7.2.2冷冻水循环泵的选择............................................................................................................. - 39 -参考文献............................................................................................................ - 41 -致谢 .................................................................................................................... - 42 -附录一冷负荷.................................................................................................. - 44 -附录二风管水力计算...................................................................................... - 46 -附录三四楼风管水力计算.............................................................................. - 51 -第1章工程概况及主要设计参数1.1 工程概况本设计为上海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

《暖通设计说明书》doc版

《暖通设计说明书》doc版

《暖通设计说明书》doc版《暖通设计说明书》doc版《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设计时间:1. 工程概况2. 设计范围及依据 2.1 设计范围 2.2 设计依据 2.2.1 设计任务书 2.2.2 设计规范及标准3. 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 3.1 基本设计参数 3.1.1 夏季空调室外设计计算参数 3.2 室内设计参数4.空调方案设计 4.1 空调冷热负荷估算 4.2空调系统方案分析 4.2.1空调系统方式比较4.2.2空调系统方式确定4.2.3冷热源方式4.2.4空调风系统4.2.5空调水系统4.2.6水泵4.2.7通风防排烟5.施工图设计阶段5.1热湿负荷计算 5.1.1建筑结构组成及传热系数的确定5.1.2外墙和屋面逐时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5.1.3内围护结构冷负荷 5.1.4外玻璃窗逐时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5.1.5地面传热形成的冷负荷5.1.6透过玻璃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5.1.7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5.1 8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5.1.9湿负荷计算5.1.10新风负荷计算5.1.11各房间热湿负荷汇总 5.2设备选型5.2.1空气处理机组选型 5.2.2风机盘管选型 5.2.3风机盘管选型汇总 5.3气流组织计算及选型5.3.1全空气系统 5.3.2风机盘管系统 5.4风管水力计算5.4.1各层风管水力计算5.5水管水力计算5.5.1供水管水力计算5.5.2冷凝水管管径的确定 6.消声,减震,保温设计 6.1空调系统消声设计6.1.1消声设计中一般规定 6.1.2消声设计步骤 6.2空调系统隔振设计 6.2.1隔振设计中一般规定6.2.2隔振设计步骤6.3空调管路系统的保温7.空调自动运行,控制方式7.1冷热源系统的控制7.1.1冷冻水系统7.2空调机组的控制7.2.1新风机组的控制7.2.2空气处理机组的控制7.2.3风机盘管的控制8.总结致谢 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福州某综合楼,总建筑面积为32181.16㎡,建筑高度为77.800m。

暖通课设说明书

暖通课设说明书

暖通课设说明书一、引言暖通工程是指建筑物内部环境的空气质量和热舒适的保障工程,主要包括供热、通风、空调和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本说明书旨在介绍暖通课设的设计要点和实施步骤,为学生们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设计要点1.建筑物类型:首先,要明确课设的建筑物类型,例如住宅、商业大厦、医院等。

不同建筑类型对暖通系统的需求有所不同,需要针对性地设计。

2.能耗控制:在设计暖通系统时,要注重能耗控制,减少能源的浪费。

可以通过采用高效节能设备、优化布局和系统调节等方法来降低能耗,并且结合当地的能源政策和要求。

3.空气质量保障:暖通系统不仅要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还要确保空气质量良好。

可以采用空气净化设备、合理的空气流通设计和有良好的室内排风系统等方式来保障室内空气质量。

4.个性化需求:考虑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可以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用户的偏好设计个性化的暖通解决方案,例如舒适度、节能和环保等方面的需求。

三、实施步骤1.数据收集:首先,需要收集相关建筑物的数据,包括建筑面积、楼层高度、建筑物朝向、热负荷要求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能源政策。

2.系统设计:根据数据分析和需求评估,进行暖通系统的设计。

包括供热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和给排水系统等。

设计要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3.设备选择:在设计过程中,要选择适合的设备和材料。

可以参考市场上的先进产品和技术,选择高效节能设备,并考虑到设备的维护成本和寿命。

4.布局规划: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需求,进行系统布局的规划。

将不同的系统和设备合理地布置在建筑物内部,确保系统的协调运作。

5.施工安装: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暖通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保证系统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并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

6.运行维护:系统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运行和维护工作。

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正常运行。

定期维护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四、总结暖通课设的设计要点包括建筑物类型、能耗控制、空气质量保障和个性化需求。

(建筑暖通工程)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完整版

(建筑暖通工程)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完整版

(建筑暖通工程)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完整版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目录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5)一、通用设计规范: (5)二、专用设计规范: (5)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5)第二章设计参数 (6)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6)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 (7)三、新风量 (8)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8)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9)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 UK (9)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9)5、每人的新风标准UK (10)6、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11)7、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 (11)8、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11)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15)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15)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15)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 (17)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 (18)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 (19)七、热损失概算W/M3℃ (19)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20)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 (21)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 (21)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 (21)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 (21)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 (24)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 (24)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24)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25)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25)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25)3、通风系统之流速m/s (25)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26)1、送风口风速 (26)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26)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27)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27)5、回风口风速 (27)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 (27)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28)9、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28)10、侧送风口送风量 (28)五、通风系统设计 (30)1、送风口布置间距 (30)2、标准型号风盘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办公室 (30)3、散流器布置 (31)4、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1)5、工艺性空气调节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2)6、厨房通风问题 (32)7、消声器、静压箱总结 (36)8.风管贴吸音材料风道的衰减量(日本) (37)9.风管的自然衰减量(只有直风道dB/m,其它都是dB) (38)六、防排烟设计 (38)第五章管道系统设计 (42)一、空调管路系统的设计原则 (42)二、管路系统的管材 (43)三、供回水总管上的旁通阀与压差旁通阀的选择 (43)四、空调水系统管径的确定 (45)五、冷冻水泵扬程估算方法 (47)1、水泵扬程简易估算法 (47)2、冷冻水泵扬程实用估算方法 (47)3、水泵扬程设计 (49)2、冷却水循环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0)七、冷凝水管道设计 (51)八、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尺寸的确定 (51)九、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54)十、空压管道管径选择表 (56)十一、保温 (57)十三、阀门选用 (57)第六章空调设备选型 (58)一、机组选型 (58)二、机组选型案例 (59)三、辅助设备 (60)1、冷却塔 (60)2、水泵的选型: (60)3、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水量计算 (61)4、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估算 (62)5、设备水压力降估算(日本) (62)6、制冷机冷却水量估算表 (62)第七章材料、设备资料 (62)一、钢板和铝板的厚度和重量ASHRAE (62)二、角钢和角铝的规格和重量ASHRAE (63)三、计算单位换算 (63)六、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68)七、专业英语 (69)第八章耗电量、机房面积 (81)1、水源热泵系统设备耗电量比例 (81)2、医院耗电量比例 TRANE (81)3、各种系统分项造价占总造价的百分率%(近似) (81)4、冷水机组和附属设备估算(△T=5℃) (81)5、空调面积占建筑面积比例 (82)6、空调机房建筑面积概算指标 (82)7、空调设备所占的建筑面积百分率% (83)8、设备层布置原则: (83)第九章暖通空调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图纸要求 (85)一、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85)1.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 (85)1.2 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 (85)1.3 卫生间散热器型式选择不妥 (85)1.4 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置 (85)1.5 供暖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85)1.6 厨房操作间通风存在问题 (85)1.7 膨胀水箱与热(冷)水系统的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86)1.8 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86)1.10 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86)1.11 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选型不当 (87)二、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87)2.1 供暖入口设置过多 (87)2.2 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 (87)2.3 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87)2.4 空调系统的选择不合理 (87)2.5 厕所采用风机盘管时未加新风 (88)2.6 平衡阀的设置与口径选择存在问题 (88)2.7 系统分区不当造成失败 (88)2.8、双风机系统设计问题 (89)2.9 送回风管布置不好 (90)3.0 排气系统设计诸问题 (91)三、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 (92)3.1 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 (92)3.2 平面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内容遗漏 (92)3.3 系统图深度不够 (93)3.4 锅炉房设计过于简化 (93)3.5 计算书内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 (93)3.6 暖通空调设备未编号列表表示,图画繁杂不清 (93)3.7 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不一致 (93)3.8 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 (93)四、问题原因及克服方法 (94)5.1 设计说明、施工说明、图例和设备表 (94)5.2 设备平面图 (94)5.3 剖面图 (95)5.4 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 (95)5.5 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剖面图 (95)5.6 暖通设计中的系统图、立管图 (95)5.7 详图 (95)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备查) (95)第一章设计参数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三、新风量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 UK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依人数计算换气量5、每人的新风标准UK6、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7、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8、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空调通风工程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新风量宜满足下表的规定值,或者满足空气调节房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1%。

(建筑暖通工程)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

(建筑暖通工程)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

暖通空調系統設計手冊目錄第一章設計參考規範及標準 5一、通用設計規範:5二、專用設計規範:5三、專用設計標準圖集:5第二章設計參數6一、商業和公共建築物的空調設計參數ASHRAE 6二、舒適空調之室內設計參數日本7三、新風量81、每人的新風標準ASHRAE 82、最小新風量和推薦新風量UK 93、各類建築物的換氣次數UK 94、各場所每小時換氣次數95、每人的新風標準UK 106、考慮節能的基本新風量(1/s人)(日本) 117、辦公室環境衛生標準日本118、民用建築最小新風量11第三章空調負荷計算15一、不同窗面積下,冷負荷之分佈% 15二、負荷指標(估算)(僅供參考)15三、空調冷負荷法估算冷指標。

空調冷負荷法估算冷指標(W/M2空調面積)見下表16四、按建築面積冷指標進行估算建築面積冷指標17五、建築物冷負荷概算指標香港18六、各類建築物鍋爐負荷估算W/M3℃19七、熱損失概算W/M3℃20八、冷庫冷負荷概算指標20第四章風管系統設計21一、通風管道流量阻力表211、縮伸軟管摩擦阻力表212、鍍鋅板風管摩擦阻力表21二、室內送回風口尺寸表241、風口風量冷量對應表242、不同送風方式的風量指標和室內平均流速ASHRAE 25三、室內風管風速選擇表251、低速風管系統的推薦和最大流速m/s 252、低速風管系統的最大允許速m/s 253、通風系統之流速m/s 26四、室內風口風速選擇表261、送風口風速262、以噪音標準控制的允許送風流速m/s 263、推薦的送風口流速m/s 274、送風口之最大允許流速m/s 275、回風口風速276、回風格柵的推薦流速m/s 287、百葉窗的推薦流速m/s 288、逗留區流速與人體感覺的關係289、頂棚散流器送風量2810、側送風口送風量29五、通風系統設計301、送風口佈置間距302、標準型號風盤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辦公室313、散流器佈置314、空調房間允許最大送風溫差℃315、工藝性空氣調節空調房間允許最大送風溫差. 326、廚房通風問題327、消聲器、靜壓箱總結368.風管貼吸音材料風道的衰減量(日本)389.風管的自然衰減量(只有直風道dB/m,其它都是dB)38六、防排煙設計39第五章管道系統設計43一、空調管路系統的設計原則43二、管路系統的管材44三、供回水總管上的旁通閥與壓差旁通閥的選擇44四、空調水系統管徑的確定46五、冷凍水泵揚程估算方法471、水泵揚程簡易估算法482、冷凍水泵揚程實用估算方法483、水泵揚程設計50六、冷卻水系統的設計501、冷卻水系統的補水量502、冷卻水循環系統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51七、冷凝水管道設計51八、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尺寸的確定52九、膨脹水箱的容積計算55十、空壓管道管徑選擇表57十一、保溫58十三、閥門選用58第六章空調設備選型59一、機組選型59二、機組選型案例60三、輔助設備611、冷卻塔612、水泵的選型: 613、熱泵中央空調系統水量計算624、冷凍水和冷卻水流量估算635、設備水壓力降估算(日本)636、製冷機冷卻水量估算表63第七章材料、設備資料63一、鋼板和鋁板的厚度和重量ASHRAE 63二、角鋼和角鋁的規格和重量ASHRAE 64三、計算單位換算64四、常用液體的密度(單位:103千克/米3,未註明者為常溫下)66五、空氣調節常用計算公式67六、鋼材理論重量計算69七、專業英語70第八章耗電量、機房面積821、水源熱泵系統設備耗電量比例822、醫院耗電量比例TRANE 823、各種系統分項造價佔總造價的百分率%(近似)824、冷水機組和附屬設備估算(△T=5℃)825、空調面積佔建築面積比例836、空調機房建築面積概算指標837、空調設備所佔的建築面積百分率% 848、設備層佈置原則:84第九章暖通空調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圖紙要求86一、貫徹執行暖通設計規範、標準方面存在的問題861.1室內外空氣計算參數不符合規範要求861.2供暖熱負荷計算有漏項和錯項861.3衛生間散熱器型式選擇不妥861.4樓梯間散熱器立、支管未單獨配置861.5供暖管道敷設坡度不符合規範要求861.6廚房操作間通風存在問題861.7膨脹水箱與熱(冷)水系統的連接不符合規範要求871.8通風空調系統防火閥的設置不符合規範要求871.9防煙樓梯間前室送風口風量的確定有問題871.10誤將防煙分區排風量的計算混同於排煙風機風量的計算871.11高層建築排煙系統排煙口選型不當87二、在工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882.1供暖入口設置過多882.2供暖系統設計不合理882.3排風系統設計不合理882.4空調系統的選擇不合理882.5廁所採用風機盤管時未加新風882.6平衡閥的設置與口徑選擇存在問題892.7 系統分區不當造成失敗892.8、雙風機系統設計問題902.9 送回風管佈置不好903.0 排氣系統設計諸問題91三、設計圖紙方面存在的問題933.1設計說明內容不完整933.2平面圖深度不夠,有些應該繪製的內容遺漏933.3系統圖深度不夠933.4鍋爐房設計過於簡化933.5計算書內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943.6暖通空調設備未編號列表表示,圖畫繁雜不清943.7平面圖、剖面圖、系統圖不一致943.8設計圖紙與計算書不一致94四、問題原因及克服方法94五、施工圖設計深度要求945.1 設計說明、施工說明、圖例和設備表95 5.2 設備平面圖955.3 剖面圖955.4 通風、空調、製冷機房平面圖955.5 通風、空調、製冷機房剖面圖955.6 暖通設計中的系統圖、立管圖965.7 詳圖96計算書(供內部使用,備查)96第一章設計參考規範及標準中央空調主要參考以下的規範及標準:一、通用設計規範:1.《采曖通風及空氣調節設計規範》(GBJI19-87)2.《採暖通風及至氣調節製圖標準》(GBJ114-88)3.《建築設計防火現範》(GBJ116-87)4、《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現他》(GBJ0045-95)5.《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準(採暖居住建築部分)》(JGJ26-95)二、專用設計規範:1、《宿舍建築設計規範》(JGJ36-87)2、《住宅設計規範》(GB50096-99)3.《辦公建築設計規範》(JG67-89)4、〈旅館建築設計規範〉(JGJ67-89)5.《旅遊旅館建築熱土與空氣調節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93)6、其它專用設計規範三、專用設計標準圖集:1.《暖通空調標準圖集》2.《暖通空調設計選用手冊》(上、下冊)3、其它有關標準第二章設計參數一、商業和公共建築物的空調設計參數ASHRAE二、舒適空調之室內設計參數日本三、新風量1、每人的新風標準ASHRAE2、最小新風量和推薦新風量UK3、各類建築物的換氣次數 UK4、各場所每小時換氣次數依人數計算換氣量5、每人的新風標準UK6、考慮節能的基本新風量(1/s人)(日本)7、辦公室環境衛生標準日本8、民用建築最小新風量《空調通風工程系統運行管理規範》(徵求意見稿):空調通風系統運行期間,新風量宜滿足下表的規定值,或者滿足空氣調節房間內二氧化碳濃度小於0.1%。

暖通课设说明书

暖通课设说明书

暖通课设说明书一、设计概述本设计为某办公楼的暖通空调系统,旨在为大楼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设计范围包括空调系统、通风系统和新风系统。

二、设计参数1. 室外设计参数:夏季温度35℃,相对湿度60%;冬季温度-5℃,相对湿度60%。

2. 室内设计参数:夏季温度25℃,相对湿度50%;冬季温度20℃,相对湿度50%。

3. 建筑参数:大楼共XX层,建筑面积约为XXXX平方米。

三、系统设计1. 空调系统:采用分体式空调,每层设置XX台空调室外机,室内机根据房间布局进行选型和布置。

冷媒采用R410A环保冷媒。

2. 通风系统:每层设置XX个排风口,排风口布置在卫生间和设备用房,排风口风速控制在2-3m/s。

3. 新风系统:每层设置XX个新风口,新风口布置在走廊和办公区域,新风口风速控制在1-2m/s。

新风经过初效过滤和中效过滤后进入空调系统。

四、设备选型1. 空调室外机:型号为XXXX,制冷量为XXXXkW,制热量为XXXXkW。

2. 空调室内机:型号为XXXX,制冷量为XXXXkW,制热量为XXXXkW。

3. 排风口:型号为XXXX,风量为XXXXm³/h。

4. 新风口:型号为XXXX,风量为XXXXm³/h。

五、控制与运行方案1. 采用楼宇自控系统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监控和控制。

2. 根据室内外温湿度和新风量等参数自动调节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

3. 定期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六、结论本设计根据办公楼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合理的暖通空调系统方案,满足了室内舒适度的要求,并考虑了环保和经济性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暖通空调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一、主要设计参数1.室外设计气象参数(1)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t wk=-----------℃夏季t wg =-----------℃(2)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tws=-----------℃。

(3)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最冷月月平均相对湿度)Φ=-----------%。

(4)大气压力冬季Pd=hpa;夏季Px=hpa。

2.室内设计参数见表1.2.l。

室内设计参数表表1·2·1二、空调系统的划分、冷热指标与运行工况1 .空调系统的划分(见空调系统划分表1.2.2)空调系统划分表表1.2.22.冷、热指标本项目空调建筑总面积为.______m2,二季设计冷负荷为_____kw,冬季设计热负荷为.kw,建筑平面冷指标为______W/m2,建筑平面热指标为______W/m2。

3.空调系统的设计运行工况,见表1.2.3。

空调系统的设计运行工表表1.2.3。

三、风管、方阀与防火阀1.风管(1)设计图中所注风管的标高,对于圆形时,以中心线为准;对于方形或矩形时,以风管底为准。

(2)风管材料采用_________制作,厚度及加工方法,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97)的规定确定。

(3)当设计图中未标出测量孔位置时,安装单位应根据调试要求在适当的部位配置测量孔。

测量孔的做法见国标T615。

(4)穿越沉降缝或变形缝处的风管两侧,以及与通风机进、出口相连处,应设置长度为200~300mm的人造革软接;软接的接口应牢固、严密。

在软接处禁止变径。

(5)风管上的可拆卸接口,不得设置在墙体或楼板内。

(6)所有水平或垂直的风管,必须设置必要的支、吊或托架,其构造形式由安装单位在保证牢固、可靠的原则下根据现场情况选定,详见国标T616。

(7)风管支、吊或托架应设置于保温层的外部,并在支吊托架与风管间镶以垫木,同时,应避免在法兰、测量孔、调节阀等零部件处设置支吊托架。

(8)敷设在非空调空间里的送、回风管,均以______进行保温,厚度为_____mm。

保温层外部覆以______________保护层,做法见国标T613和87R412。

2.风阀安装调节阀、蝶阀等调节配件时,必须注意将操作手柄配置在便于操作的部位。

3.防火阀(1)安装防火阀和排烟阀时,应先对其外观质量和动作的灵活性与可靠性进行检验,确认合格后再行安装。

(2)防火阀的安装位置必须与设计相符,气流方向务必与阀体上标志的箭头相一致,严禁反向。

(3)防火阀必须单独配置支吊架。

四、冷热水系统1.制冷机(1)冷源选用______型_______机组共______台。

冷源服务的建筑面积为_________m2,装机容量指标为________W/m3。

3.制冷机的设计运行工况及各项参数见表1.2.4。

制冷机设计运行参数表表1.2.4(3)制冷机组的清洗、安装、试漏、加油、抽真空、充加制冷剂、调试等事宜,应严格按照制造厂提供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同时,还应遵守《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J30——96)和《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J29—96)以及其它有关规范、标准中的各项规定。

2.冷水系统(1)冷水系统采用____________ 式机械循环。

(2)图中所注管道标高,均以管底为准。

(3)管材:采用碳素钢管,具体规格见表1.2.5。

钢管钢管规格表表1.2.5(4)水管路系统中的最低点处,应配置DN=25mm泄水管,并配置相同直径的闸间或蝶阀。

在最高点处,应配置DN=15mm_________式自动排气阀。

(5)管道支吊架的最大跨距,不应超过表1.2.6给出的数值。

管道支吊架表表1.2,6(6)管道活动支、吊、托架的具体形式和设置位置,由安装单位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做法参见国标88R420。

(7)管道的支、吊、托架,必须设置于保温层的外部,在穿过支、吊、托架处,应镶以垫木。

(8)冷水供、回水管、集管、阀门等,均需以保温材料(导热系数A≤0.06W/m·℃)进行保温。

保温层的厚度:当DN≤50mm时,δ=_______mm:DN≤50mm时,δ=________mm。

保温层外部,覆以________保护层,做法见国标87R412。

注:当采用带铝箔复合层的管壳时,可以不再做保护层。

(9)冷水管道穿越墙身和楼板时,保温层不能间断;在墙体或楼板的两侧,应设置夹板,中间的空间,应以松散保温材料(岩棉、矿棉或玻璃棉)填充。

(10)与水泵连接的进、出水管上,必须设置减振接头,接头选型,详见设计图纸。

(11)每台水泵的进水管上,应安装闸阀或蝶阀、压力表和Y型过滤器;出水管上应安装止回阀、闸阀或蝶阀、压力表和带护套的角型水银温度计。

(12)安装水泵基座下的减振器时,必须认真找平与校正,务必保证基座四角的静态下沉度基本一致。

(13)管道安装完工后,应进行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按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IMPa采用,但不得小于0.3MPa,在5min内压降≯20kPa为合格。

注:水系统水压试验时,若系统低点的压力大于所能承受的压力时,应分层进行水压试验。

(14)经试压合格后,应对系统进行反复冲洗,直至排出水中不夹带泥砂、铁屑等杂质,且水色不浑浊时方为合格。

在进行冲洗之前,应先在所有设备的进水口加装过滤器或临时滤网,待冲洗工作结束后再拆下为冲洗管道而临时安装的滤网,并清洗过滤器的滤网。

管路系3.热水系统(1)热媒采用_________℃热水,回水温度为________℃。

由设置于_______内的______式换热器集中提供,经循环水泵输送至各空调换热设备。

(2)水路系统设计为_____管制,冷水和热水_____使用_______管路。

(3)换热器选用_______型________式,传热面积为_______m2。

(4)换热器及与其相连的供热管道,均以岩(矿)棉进行保温,厚度为____mm,保温层外部做______________保护层,做法详见国标87R411。

五、油漆1.保温风管、冷水管道、设备等,在表面除锈后,刷防锈底漆两遍。

2.不保温的风管、金属支吊架、排水管等,在表面除锈后,刷防锈底漆和色漆各两遍。

注:(1)采用镀锌钢板时可以不刷漆。

(2)对于风管,必须内外均刷防锈底漆。

(3)为了省去除锈工序,推荐采用SRC-A型特种带锈防锈除锈底漆。

六、调试和试运行(一)试压、冲洗与清扫空调制冷系统安装竣工并经试压、冲洗合格以后,应进行必要的清扫。

(二)调试上述工作全部完成后,即可投入试运行,进行测定与调整,主要内容有:1.单机试运转水泵、通风机、空调机组、制冷机等设备,应逐台启动投人运转,考核检查其基础、转向、传动、润滑、平衡、温升等的牢固性、正确性、灵活性、可靠性、合理性等。

2.系统的测定与调整(1)测定通风机的风量、风压;(2)按“动压(或流量)等比法”调整系统的风量分配,确保与设计值相一致;(3)风量调整好以后,应将所有风阀固定,并在调节手柄上以油漆刷上标记。

3.冷(热)态调试(1)考核并测定加热器、冷却器、喷水室、加湿器、热交换器、制冷机等设备的能力。

(2)按不同的设计工况进行试运行,调整至符合设计参数。

(3)测定与调整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使之符合设计规定数值。

4.自控系统的调整将各个自控环节逐个投人运行,按设计要求调整设定值,逐一检查,考核其动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必须调整至各项控制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5·综合调试根据实际气象条件,让系统连续地运行不少于24h,并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调整、考核各项指标、以全部达到设计要求为合格。

以上调试过程,应做好书面记录。

1.3暖通空调工程施工说明书一、分清施工责任并按图施工为确保施工质量,施工队自进人施工现场起到施工结束止,应明确建立施工小组或施工人员的安装责任区或责任段,以便奖优罚劣,并在出现问题时便于查找和分清责任。

施工安装必须严格按图施工,施工人员不得自行改动。

如因故需要变动,必须通设计人核查与验算,并出具“设计变更通知书”。

=、管道连接方式除小管径管道(DN32以下)可用丝扣连接外,一般管道均为焊接方式。

但在施工中应考虑分区或分段打水压试验时加盲板之需要,由施工队确定在适当部位增设法兰盘。

三、管道除锈、涂漆与清洗.1·除锈涂漆除镀锌管外,各种管道均应进行除锈处理并涂以防锈漆。

.2.清洗管道安装时,必须先行清除管内脏物。

水系统安装后,须对全系统冲水清洗(或用压缩空气吹清),直至管内排出的水呈无色的、不含杂质的水为止。

然后清洗冷水机组、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和每个风机盘管的水过滤器滤网以及水泵吸水口处水过滤器的滤网。

各设备进水口如未装过滤器,则清洗管道前应加装临时滤网,待冲洗完毕后再拆下临时滤网。

四、无渗间试验1.打水压试验凡供回水管和补水管(含地下敷设管道)均须进行0.8~1.0MPa水压试验20min无渗漏为合格(或smin内压降≯20kPa为合格)。

2、注水试验接水盘凝水管、膨胀水箱及其溢、泄水管均须进行充自来水而无渗漏为合格。

3。

验收签字无渗漏试验须由甲方验收并签字。

4、防凝水滴落每个风机盘管的供水小阀门和过滤器均须安装在接水盘上方,以防凝水滴落于接水盘之外的吊顶上,其他管道则敷设保温层,以杜绝凝水滴落。

五、保温施工在无渗试验合格后方可敷设保温层。

保温施工要保证各部位的严密封闭,不得有漏缝或漏点,严防凝结水滴落而出现施工质量事故。

六、安全施工暖通空调工程施工必须遵照国家、省(市、区)安全施工的各种规范和甲方以及施工队的安全规定,严防出现各种事故,杜绝重大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