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运行时间

合集下载

十二经络循行顺序口诀

十二经络循行顺序口诀

十二经络循行顺序口诀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了解十二经络的循行顺序对于中医的诊断、治疗和养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方便记忆,古人总结了许多口诀,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十二经络循行顺序口诀。

十二经络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详”,这是一个简单易记的十二经络循行顺序口诀。

接下来,我们逐句解读一下。

“肺大”指的是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

从肺系(气管、喉咙)横行出于胸壁外上方,走向腋下,沿上臂内侧前缘,行于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前面,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前缘,进入寸口(桡动脉搏动处),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桡侧端。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缺盆),进入胸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至大肠,属大肠。

“胃脾”指的是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沿发际,到额前。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 8 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

“心小肠”指的是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走出后属心系,向下穿过膈肌,络小肠。

其直行部分从心系出来,退回上行经过肺,向下浅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后缘,过肘中,经掌后锐骨端,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出小指桡侧端。

经络运行当令时间表

经络运行当令时间表

经络运行当令时间表之勘阻及广创作一天二十四小时按甲子计时法,应该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和二十四小时计时法相对应,经络运行当令时间表如下:子时(23---1点钟)三更十一点到凌晨一点。

胆经当令,阳气初生时令。

这时还不睡,就不克不及做到心肾相交,就会伤害到身体健康。

晚上阳埋元气,不必化,晚上多吃或吃夜宵会影响睡觉。

丑时(1---3点钟)夜里一点到三点,肝经当令,肝藏血补津。

这时还不睡就养不起肝血,长期到点不睡则肝气缺乏,身体渐衰还会影响后半生的。

寅时(3---5点钟)早上三点到五点,肺经当令,肺主气。

这时连续醒来或出汗欠好,有病了,应找医生看了。

卯时(5--7点钟)早上五点到七点,是大肠经当令,应排便,是天门开地门开的时令。

辰时(7---9点钟)早上七点到九点,是胃经当令,是吃早饭正好,要吃得多些好些,不会胖。

巳时(9—11点钟)早上九点到十一点,是脾经当令,是创作,创新的好时间。

脾气虚弱会软弱无力,思虑伤脾。

午时(11—13点钟)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是心当令,阴气开始升起。

阳气下降。

应睡会儿午觉,子午觉很重要。

未时(13—15点钟)下午一点到下午三点,是小肠经当令,味觉特好,吸收功能最强,午饭要吃得有品味,营养口味要求高些。

申时(15—17点钟)下午三点到五点,是膀胱经当令。

膀胱是表,肾是里。

撒尿时咬后槽牙可固肾经,这种咬是似咬非咬,行动和意念结合的咬。

酉时(17---19点钟)下午五点到七点,是肾经当令。

五脏肾为大,应少盐。

戌时(19—21点钟)下午七点到晚间九点,是心包经当令。

用手敲打手臂内侧,长期坚持必有好处。

亥时(21—23点钟)晚间九点到十一点,是三焦经当令。

上焦是心肺,中焦是脾胃,下焦是肝肾。

三焦经在手臂外侧和心包经相背。

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对照表

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对照表

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对照表十二时辰对照表在伟大的祖国医学里,十二时辰正好和中医的十二经络对应起来。

每条经络对应一个时辰中运行最为活跃。

下面我们对每一个时辰和每一条经络的运行规律作一个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另外古代十二时辰对应五行也是非常神奇与伟大的创作。

十二时辰 别名 解析 对应生肖 当令器官 循行经脉 常见症状 时辰宜忌子时 23:00-01:00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由天黑转为天亮这一时间段。

鼠 胆 胆经 头晕目眩、口苦、善太息。

宜:睡觉。

忌:熬夜;吃夜宵。

丑时 01:00-03:00 鸡鸣,又名荒鸡。

指深夜过后,鸡鸣之时。

牛 肝 肝经 胸闷、疲倦、黑眼圈、特别容易烦躁。

宜:熟睡。

忌:熬夜;生闷气;久视。

寅时 03:00-05:00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

虎 肺 肺经 肺部胀满、咳嗽气喘、缺盆部(包括喉咙)疼痛。

宜:熟睡或导引吐纳,调理肺经。

忌:熬夜。

卯时 0500:07:00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

指太阳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兔 大肠 大肠经 牙齿疼痛、颈部肿大。

宜:起床喝温热的白开水;排便;调理大肠经。

忌:饮酒。

辰时 食时,又吃早饭的时间。

龙 胃 胃腹胀肠鸣、消宜:及时吃早餐,十二时辰经络养生胆经子时(23:00-1:00)此时胆经最旺,中医古人认为:"肝之余气,泻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决定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因而可知胆的重要性。

有些人等闲切除患者的胆,是不负责的表现。

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前入睡,胆方能完成代谢。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脑筋清楚,精神和面红润。

反之,子时前不睡者,精神和面清白出格是胆汁缺乏新陈代谢的气而变浓结晶,形成结石,犹如海水变浓晒成盐此中一部门人还会是以而"胆怯"胆经这时要上床困觉,利于骨髓造血。

十二条经络的时辰表____流注

十二条经络的时辰表____流注
十二条经络的时辰表
流注于经脉的气血有盛有衰,把每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配一经,除了在对应的时辰敲对应的经络,晚上的时辰换在白天相对应的时辰来敲,还要注意做以下的事情来保养经络。按照这个时间表保养经络,事半功倍。
时间-----对应的经络
21:00-23:00
三焦经。保持心境平静。
怎么样判断肝是否受到影响呢?我们分为虚症(亚健康)和实症(不健康):
虚症:易疲劳、视力减退、性功能减退、头晕眼花、皮肤枯黄等。
实证:肝火旺、脾气不好、头晕腰痛、月经失调、失眠、肋间神经痛等。
可以建议饮食多选择:花生、芝麻、核桃仁、山楂、葡萄、香蕉、李子、番茄、莲藕、韭菜、木耳、牛肉、鸡肉、海带等。
饮食建议:木耳、黑芝麻、黑豆、胡椒、羊肉、鸡肉、牛肉。
17点-19点;肝我们身体内最大的排毒器官那么肾就是 负责把这些 毒素排除体外的,如果肾功能不足那么我们身体的毒素谁来负责清除呢?此时是肾经开穴运行的时间,在饮食上可以建议选择芝麻、香蕉、花生、海带、金针、韭菜、黄豆、木耳、螃蟹、乌贼、牛肉、羊肉、鸭肉、鸡肉、羊乳、番薯等。
9:00-11:00
脾经。这个时辰要喝至少6杯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
11:00-13:00
心经。此时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休息或午睡。
13:00-15:00
小肠经。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故午餐应在下午1时前吃。
15:00-17:00
膀胱经。膀胱最活跃的时候,适合多喝水。
。实症:淋巴发炎、偏头痛、肩膀酸痛、颈侧酸痛无力、发热、耳鸣、小便异常等。
23点-01点:忙碌了一天的已经进入睡眠状态了,现在是胆经开穴运行的时间,这个时间要保证人在休息睡眠的状态才是最重要的哦。

12经络的时刻表

12经络的时刻表
实症:心包发炎、胸闷、心痛、上脘异常、喜欢睡、心血管病变、易头昏、头痛
等。
建议食疗法:番茄、莲子、金针、红枣、苹果、葡萄、红茶、绿茶、花茶、番薯、
土豆、鸡肉等。
21:00-23:00
亥时:猪:三焦经当令
三焦经。保持心境平静
三焦指连缀五脏六腑的那个网膜状的区域。一般说来,人体心肺
属上焦,中间脾胃属中焦,肝肾属下焦
21点-23点:为三焦经开穴运行的时间,由于三焦经为全身气血循环的经络,只
要不挑食保证营养正常吸收就可以了。
虚症:免疫力下降、易疲劳、上肢无力、腹部堵胀、体毛变浓、呼吸困难、胃寒

实症:淋巴发炎、偏头痛、肩膀酸痛、颈侧酸痛无力、发热、耳鸣、小便异常等。
以下的事情来保养经络。按照这个时间表保养经络,事半功倍。 这就是我们一
天24小时里的12时辰养生法则。时间-----对应胆经当令
胆经。这时要上床睡觉,利于骨髓造血。
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我们晚上吃完饭以后,8、9点钟就昏昏欲睡,
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习惯11点以后开始工作。还有的人到了
夜里11点总想吃点东西,在屋子里找点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时候
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
才能慢慢的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
是在养阳气。
怎么样判断胆是否受到影响呢?我们分为虚症(亚健康)和实症(不健康):
吃些养胃的食物效果是最明显的。例如:凤梨、香瓜、南瓜、番茄、柠檬、柳橙、
苹果、红茶、茴香、芹菜、木耳、香菜、蘑菇、玉米、牛肉、牛奶、羊奶、扁豆、
马铃薯等。

经络的开放时间

经络的开放时间

我们来了解下经络的开放时间:时间对应经络21:00~23:00 三焦经(保持心境平和)23:00~1:00 胆经(此时睡觉利于骨骼造血)1:00~3:00 肝经(肝脏修护的最佳时段)3:00~5:00 肺经(呼吸运作最佳的时候,4点是脉搏最弱)5:00~7:00 大肠经(大肠蠕动快,此时起床要喝水,可加速代谢)7:00~9:00 胃经(一定要吃早餐,多敲此经可启动人体发电系统)9:00~11:00 脾经(此时最少喝6杯水,慢饮让脾胃足以保持活跃程度)11:00~13:00 心经(保持心情舒畅,适当午休)13:00~15:00 小肠经(小肠吸收做活跃的时候,午餐需在13点前吃)15:00~17:00 膀胱经(适合多喝水,排毒)17:00~19:00 肾经(适合休息、静坐、泡浴)19:00~21:00 心包经(这时是心脑系统最活跃,心脑方面不好的人最好在这时多敲心包经,适合散步)⑴凌晨 1点——3点,(子时)是肝经运转排毒的时间。

芸豆☆小如老师(2682165734) 14:23:41肝经不通容易引起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安、爱发火、郁闷、痛经、经血不畅、血块多。

子宫肌瘤、乳房肿块等症状。

此时应睡觉。

如果此时不能入睡,长时间对肝脏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因为人体内的毒素没有排泄出来,令人面色暗淡无光。

皮肤容易发黄、粗糙、长斑哦。

芸豆☆小如老师(2682165734) 14:24:52按摩手法:揉、捏、点、捶、搓(脚弯向脚趾为泄,脚趾向膝盖为补)⑵凌晨3点——5点,(丑时)是肺经开穴时间。

肺经不通容易引起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

⑹中午11点——13点(巳时),是心经开穴的时间。

心经不通容易引起心火旺、舌尖红、易溃疡、舌头暗紫、心血管疾病。

癫痫等症状。

中午如有条件可睡一会觉。

哪怕只有20分钟时间对心脏都有很大的好处。

a.心主神明,开窍于舌。

(舌尖红的人,心火大)b.心气推动全身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

十二时辰与经络

十二时辰与经络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图文转载自梅花谷转载于2010年09月09日 21:51 阅读(1)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举报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图文手太阴肺经寅时3:00--5:00 申时15:00--17:00手阳明大肠卯时5:00--7:00 酉时17:00--19:00足阳明胃经辰时7:00--9:00 戊时19:00--21:00足太阴脾经巳时9:00--11:00 亥时21:00--23:00手太阴心经午时11:00--13:00 子时23:00--1:00手太阳小肠未时13:00--15:00 丑时1:00--3:00足太阳膀胱申时15:00--17:00 寅时3:00--5:00足少阴肾经酉时17:00--19:00 卯时5:00--7:00手厥阴心包戊时19:00--21:00 辰时7:00--9:00手少阳三焦亥时21:00--23:00 巳时9:00--11:00足少阳胆经子时23:00--1:00 午时11:00--13:00足厥阴肝经丑时1:00--3:00 未时13:00--15:00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已脾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酝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献上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希望大家都能打开健康之门: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子午流注十二经脉活动时辰带图

子午流注十二经脉活动时辰带图

子午流注十二经脉活动时辰带图子午流注十二经脉活动时辰流注于经脉的气血有盛有衰,把每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配一经,除了在对应的时辰敲对应的经络,晚上的时辰换在白天相对应的时辰来敲,还要注意做以下的事情来保养经络。

按照这个时间表保养经络,事半功倍。

对应的经络时间21:00-23:00 三焦经。

保持心境平静。

23:00-1:00 胆经。

这时要上床睡觉,利于骨髓造血。

1:00-3:00 肝经。

此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00-5:00 肺经。

呼吸运作最佳时候,而4时脉搏最弱。

35:00-7:00 大肠经。

这时起床要喝水,大肠蠕动旺盛,适合吃早餐。

7:00-9:00 胃经。

胃最活跃,此时一定要吃早餐,每天这时敲胃经最好,启动人体的发电系统。

9:00-11:00 脾经。

这个时辰要喝至少6杯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

11:00-13:00 心经。

此时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休息或午睡。

13:00-15:00 小肠经。

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故午餐应在下午1时前吃。

15:00-17:00 膀胱经。

膀胱最活跃的时候,适合多喝水。

17:00-19:00 肾经。

适合休息。

19:00-21:00 心包经。

适宜散步,这时心脑神经系统最活跃,心脏不好的人最好在这时候敲心包经,效果最好胃不好的人,可在早晨醒来后,或上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上找痛点,然后再到腿上的胃经、脾经找痛点,依次慢慢的搓揉。

颈肩酸痛、腰不好的人,可以在中午或下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内侧的心经、小肠经上找痛点,慢慢的搓揉,然后再到你疼痛的颈、腰处进行按摩疏通。

肝脏不好的人,最好是在晚上,先在手臂中间的心包经、三焦经上找痛点,进行搓揉、疏通,然后再到腿外侧的胆经和腿内侧的肝经上寻找疼痛、不通的地方进行按摩。

身体好、气血足的人,在疏通经络时手法可以稍重写,对疼痛、淤堵的部位可用拍打或刮痧的方法。

而身体弱、气血亏的人,在梳理经络时就不用太着急,按摩的力度要轻一些,选的穴位与通点也要少一点,最好选择每一组经络的前两条经络(手臂上的经络)进行按摩,排在最后的经络(神经、肝经、脾经)都尽量少去碰它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经络运行时间
人体内脏分为五脏属阴:心、肝、脾、肺、肾。

六腑属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人体分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络走向。

1.手三阴,手三阳,手三阴从胸部走向手部,手三阳从手部向头部。

2.足三阴,足三阳,足三阴从足部走向胸部,足三阳从头部走向足部。

六阳:手三阳从手部走向头部,足三阳从头部走向足部。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六阴:足三阴从足部走向胸部,手三阴从胸部走向手部。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也称为“正经”。

《黄帝内经》记载,每天十二时辰和人的十二经络的运行是有规律的,掌握这个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你就会得到健康的身体。

简单介绍如下:
1、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勿熬夜
子时血气流注于胆,称为「足少阳胆经」,此时天地磁场最强,胆经会引导人体阳气下降,是身体进入休养及修复的开端;熬夜会致胆火上逆,引发失眠、头痛、忧愁易思等多种神经症状,因此宜多休养。

2、丑时( 1点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愉快入眠佳
丑时血气流注于肝,称为「足厥阴肝经」,本经有疏利三焦,通调水道的作用,且由于肝胆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休息才能使血回流滋养肝,否则就不利肝脏排毒功能。

肝经具有调节全身的血液疏导全身,使气血调和,宜在精神愉快下入眠,以免过度压抑致气血不畅。

3、寅时( 3点至5点)肺经旺服用药物效果好
寅时血气流注于肺,称为「手太阴肺经」。

肺部功能欠佳者,在清晨时过敏性鼻炎及咳嗽、气喘易发作;有些医师认为严重气喘患者,应在此时起床服药,治疗效果会更好,且宜吃补肺饮食,如燕窝、银耳等。

4、卯时( 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吃蔬果排便顺
卯时血气流注于大肠,称为「手阳明大肠经」,此时最适宜「方便」,因此很多早起的人就很容易排便,反之就容易便秘;所以,清热滑肠最好的时间就是此时,由于有助大肠经的食物只有蔬菜水果,有便秘的人在此时,最好多吃高纤蔬菜及水果。

5、辰时( 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一定要吃早餐
辰时血气流注于胃,称为「足阳明胃经」。

阳明经是多气多血之经,此时人体的胃肠消化吸收最强,是营养能输送到各器官滋养脏腑的最佳时刻,这也是早餐在中医里很重要的因素。

6、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禁食辛辣刺激
巳时血气流注于脾脏,称为「足太阴脾经」,此时是人体气血最旺时期,因此不宜食用燥热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伤胃败脾,即使是脾虚者进行补养,都要很小心。

7、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适度午睡佳
午时气血流注于心经,称「手少阴心经」,陈旺全提醒,很多人说中午不宜剧烈运动,就是担心在心经气血充盈时,造成血脉运行紊乱,血不归经,因此应适度休息,但午睡不宜过久。

8、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肠胃要休息
未时血气流注于小肠,称为「手太阳小肠经」,此时是小肠经进行清、浊及吸收的时刻,营养吸收到体内,浊物送到大肠待消化及排除体外;未时过后肠胃开端休息,此后的晚餐时间含蛋白质和脂肪、淀粉类食物要少量摄取,否则易在体内累积。

9、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多喝
水利排泄
申时血气流注于膀胱,称为「足太阳膀胱经」,膀胱为肾之腑,两者均属水,因此这段时间要多补充水分,有助膀胱排除体内废物,以促进泌尿系统的代谢。

10、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任务完毕多休息
酉时血气流注于肾经,称为「足少阴肾经」,肾经是人体协调阴阳能量的经脉,也是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主要经络,由于此时是任务完毕需稍事休息之时,因此不宜过劳
11、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利于消化。

晚餐
别太丰盛
戌时血气流至心包经,称为「手厥阴心包经」,在中医来说,心包经主泻、主血,因此若晚餐吃得太丰盛,易生亢热而致胸中烦闷、恶心,因此建议晚餐不宜过腻,餐后要休息,运动以散步的方式最好。

12、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少喝水
亥时气血流至三焦经,称为「手少阳三焦经」,掌管人体诸气通往各脏腑,是为人体血气运行的要道,特别是人体上肢,以及排水的肾脏均属三焦经掌管范畴;此时阴盛,要安五脏以利睡眠,注意睡眠时不要特别压迫到某侧的手部,容易水肿的人睡前不宜多喝水。

24小时气血在经络中的运行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子午流注学说
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
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已脾午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酉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23:00-经络胆经,身体准备休息,继续恢复细胞工作。

24:00-是身体生理的最低潮,胆经流向肝脏的阶段。

01:00-经络走到肝经,不易熬夜,对疼痛较敏感,舌中厚黄。

02:00-除肝脏以外,大部分器官工作缓慢,是肝经走到肺经阶段。

03:00-经络走肺经,生命力弱,全身休息,肌肉全身放松血压低,呼吸脉搏次数低。

04:00-血压更低,胸部供血量最小,全身器官工作节奏慢,听觉敏锐,肺到大肠阶段。

05:00-经络走肠经,此时全身精神饱满。

06:00-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大肠兴奋,走到胃经阶段。

07:00-经络走胃经,吃五谷杂粮,不易吃荤菜,荷尔蒙肾上腺分泌高潮,体温血液循环加快,免疫力加强。

08:00-肝脏内的毒素会排出,不宜饮酒,以免增强肝脏负担,胃到脾经。

09:00-脾经人体活动力提升,痛感最低。

10:00-精力充沛,记忆力注意力处于最佳状态,脾经走到心经。

11:00-经络走心经,心脏易工作,不易疲劳。

12:00-全身总动员的时候,此时不宜立即进食,可延后点,对酒精比较敏感,心经到小肠经。

13:00-经络走小肠经,所以午餐应吃的营养,肝脏休息。

14:00-此刻是人体的最低点,反应迟钝,精神迟钝,小肠到膀胱经。

15:00-精神好转,器官敏锐,嗅觉和味觉工作能力逐渐恢复。

16:00-从膀胱经走到肾经。

17:00-走到肾经工作效率最高。

18:00-体能下降,肾经走到心包经阶段。

19:00-经络走到心包经,血压升高,情绪最不稳定。

20:00-当天的食物和营养储备充足,反映灵敏,心包经走到三焦经。

21:00-经络走到三焦经,记忆力增强。

22:00-体温下降,体质下降,身体器官处于第二低潮,三焦经到胆经。

人体经络走向:胆经—肝脏—肺经—大肠—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