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筵棉质量
棉花 细绒棉(征求意见稿)

附件1:棉花国家标准(GB1103-xxxx)G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103-xxxx棉花细绒棉Cotton—Upland cotton(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1 —GB 1103—xxxx前言本标准是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要求和棉花标准修订计划的安排修订。
国务院批准的《方案》确定,由专业纤检机构对棉花加工企业生产的大包型棉花逐包实行仪器化公证检验,并明确提出:“要抓紧研制中国棉花色特征图,制定仪器化检验棉花质量标准,从2004棉花年度开始在改革试点中试用和验证,在试用和进一步扩大验证试验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发布实施”。
据此制定的相关技术规范在试用中暴露出与GB1103-1999标准不衔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HVI 检验的棉花色特征级与现行感官检验的棉花品级不一致,HVI检验的上半部平均长度与现行感官检验的手扯长度不一致等,从而造成对棉花质量评定指标体系的不统一,给棉花市场交易、贸易结价带来一定困难。
为解决上述有关问题,有关部门要求尽快对GB1103-1999棉花标准进行修订。
修订的标准既要适用于感官检验,又要适用于仪器化检验;既要符合中国国情现实可行,又要体现仪器化检验作为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方向。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1.明确将成包皮棉的抽样及检验分为“按批检验”和“逐包检验”两种情况。
2.明确棉花长度采用上半部平均长度表示。
手扯长度校准棉样采用HVI上半部平均长度定值,感官检验人员应经常利用手扯长度校准棉样校准手扯长度检验结果。
3.增加了“32毫米”长度级。
4.将马克隆值级由三级修订为三级五档。
5.增加了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分档内容,抽样、检验方法和质量标识的要求。
6.明确成包皮棉按批检验可采用HVI检验,并增加的HVI检验项目有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反射率(Rd)、黄色深度(+b)和色特征级,规定色特征级指标作为参考指标。
中国棉花质量分析报告

中国棉花质量分析报告作者:来源:《中国纤检》2016年第12期《2015/2016年度中国棉花质量分析报告》以本年度新体制棉花加工企业收购加工细绒棉(重点是新疆监管棉花)的公证检验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得到有价值的信息,为涉棉的政府职能部门、行业组织和相关企业分析棉花形势、研究棉花政策、扶持棉花产业提供重要依据。
一、数据来源2015/2016年度中国棉花质量分析报告,依据GB 1103.1—2012《棉花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国家标准,对颜色级、轧工质量、长度、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等主要指标进行汇总统计,并综合生产、市场和政策等多方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而成。
本报告所称的新体制棉花,是指按照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要求进行生产、加工,并在棉花产地经过仪器化公证检验的成包皮棉。
本报告所称的棉花年度,起止时间为当年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2015/2016年度即为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
按照品种及纤维长度,我国棉花分为细绒棉和长绒棉,长绒棉仅在新疆有种植,占全国棉花总量的比例极低,其检验依据为GB 19635—2005《棉花长绒棉》,与细绒棉的检验依据不同。
细绒棉按加工方式的不同分为锯齿加工细绒棉和皮辊加工细绒棉,皮辊加工细绒棉占全国棉花总量的比例极低,其检验依据为GB 1103.2—2012《棉花第2部分:皮辊加工细绒棉》。
因此,本文所统计的质量指标数据,均以当年度新体制棉花锯齿加工细绒棉的公证检验数据为基础计算而来。
二、检验数量2015/2016年度,全国新体制棉花细绒棉公证检验涉及的产棉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3个,涉及加工企业1100家,比上一年度减少28.66%;检验量1589万包、360万吨,分别比上一年度减少30.03%、29.96%,检验量为近5年来最低水平。
对比近5个年度的新体制企业检验数量,新疆作为我国棉花最主要产区,检验量占比仍在进一步扩大,达到91.11%。
何为筵棉质量

往复式抓棉机打手速度高,不但棉结有明显增加 ,短绒也会增加,如打手速度由1650r/min降低到 1300r/min,短绒就降低了3%。同样对所加工原棉 的成熟度情况也有关系,在同样的打手速度下, 马克隆值低的原棉所产生的短绒和棉结就多,反 之则少,即使打一手速度降低,以上规律也存在 ,只是产生的数量有所减少。据有关资料介绍, 经一次自由打击,棉结增长10%;经一次握持打击 ,棉结增长20%。
在开清棉工序中,要实行短流程,就要根据不同原 料进行不同处理。在工艺设计方面,既要考虑开松 除杂,又要综合考虑降低棉结和短绒。要使大杂、 硬杂和不孕籽等早落、多落、少碎,以便使筵棉含 杂率在l%左右。短绒要多排除、少增加,筵棉短绒 率要达到不增长或负增长,最高不超过1%。棉结增 长率控制在80%以内。
筵棉质量
筵棉中结杂和短绒的多少与成纱质量关系密切 。开清棉工序随着对原棉的开松,各单机既能 排除杂质、短绒和棉结,同时又会产生短绒和 棉结,其中棉结的增长幅度较大。这主要与开 松元件的速度高、隔距紧、处理纤维量大等因 素有关,如FA116型单打手除杂机的分梳辊速 度从1850r/min减小到930r/min,生条棉结数从 103粒/g降低到63粒/g。
2021年兵团棉花六项质量指标

2021年兵团棉花六项质量指标在农业生产中,棉花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一直备受关注。
2021年的兵团棉花生产中,六项质量指标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些质量指标包括:出芽率、成熟期、株高、铃数、纤维长度和纤维强度。
这六个方面的质量指标,直接影响着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对于农民和相关意识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1. 出芽率兵团棉花的出芽率是指播种后能够成功出芽的种子比例。
在2021年的棉花生产中,出芽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棉花的播种效果和产量。
高出芽率意味着更多的种子能够顺利萌发,从而增加了棉花的初期种植密度,为后期的生长提供了更加充裕的基础。
2. 成熟期棉花的成熟期是指从播种到棉铃成熟并能够进行采摘的时间长度。
在兵团棉花生产中,合理控制成熟期的长短,对于准确安排采摘和提高棉花的品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1年,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和适当的管理措施,兵团棉花的成熟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提高。
3. 株高棉花的株高是指棉花植株的高度。
在兵团的棉花生产中,株高的测量关系着植株的生长状态和生长情况。
2021年的棉花生产中,通过科学施肥、科学浇水和适时的病虫害防治,棉花的株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提高,为后期的结果和产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铃数铃数是评价棉花产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棉花的产量和收益。
在2021年的兵团棉花生产中,通过科学密植、合理施肥和及时除草,在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的基础上,铃数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从而促进了整体棉花的产量的上升。
5. 纤维长度棉花的纤维长度是评价棉花纤维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长短均匀的纤维长度对于棉花纤维的加工和织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2021年的兵团棉花生产中,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合理的采摘方式以及适时的加工措施,纤维长度得到了有效的保持和提高,保证了棉花纤维的品质。
6. 纤维强度棉花的纤维强度是指棉花纤维的耐拉强度和韧性。
纤维强度对于棉花纤维的加工和织造以及最终的产品品质具有直接的影响。
原棉品质检验流程

原棉品质检验流程原棉品质检验流程为:检验项目—检验标准—检验仪器—等级判别一检验项目原棉进厂后以同一批号、同一次运输为一个检验批次,依据细绒棉GB/1103—2007进行检验。
检验项目有:品级、长度、马克隆值、回潮率、含杂率、危害性杂物、束纤维强度等,实现原棉的入库检验,为指导合理配棉提供依据。
原棉品质的主要检验内容包括:1品级条件——成熟度、色泽、轧工质量1.1成熟度棉纤维的成熟度实际上是指纤维素在细胞壁内的充满程度,成熟度与原棉的强力、线密度、弹性、刚性、色泽、天然转曲等很多性能密切相关。
检验时,通过压缩和放松时的膨胀感觉、回弹力大小和手扯时纤维伸直的难易程度等因素来判定原棉的成熟度。
1.2 色泽色泽包括颜色和光泽,颜色与棉花的品种与生长条件有关,光泽与成熟度等因素有关。
检验时通过目测检验原棉的白、灰、黄、褐等颜色和受污染的程度。
光泽反映棉纤维反射光线能力的强弱,检验时观察纤维的光泽情况,成熟良好的棉纤维具有丝光感。
1.3 轧工质量通过手扯和剥离,检验原棉中所含索丝、棉结及其他轧工疵点的多少;通过观察纤维的均匀和清晰程度、断裂情况、分散状态,评价轧工质量。
对于皮辊棉还要检验所含黄根的多少。
2 长度及长度整齐度长度及长度整齐度是棉纤维的重要性能指标,与原棉的品种及生长条件密切相关,对成纱质量影响很大。
长度用手扯尺量方法检验,在手扯检验纤维长度的同时,观察纤维头端的整齐程度,判断纤维的长度整齐度。
在手扯检验纤维长度及整齐度的同时,判断纤维含短绒的多少。
3 马克隆值(即线密度、含水率的综合体现)线密度也是棉纤维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对成纱质量影响也很大。
通过抓取手握时的刚柔感觉,判断原棉的粗细程度,手感柔软而又富有弹性者,纤维线密度低。
通过手感原棉的滑润、粘滞情况,可判断原棉含水率的高低,手感滑润粘滞者,含水率高。
4 回潮率与含杂率细绒棉的公定回潮率为8.5%,回潮率的最高限度为10.5%。
细绒棉的标准含杂率:皮辊棉为3.0%,锯齿棉为2.5%。
原棉品质与纺纱工艺

一、原棉品质质量要求规定了考核棉花质量的指标,共有11个,它们分别是品级、长度、马克隆值、回潮率、含杂率、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反射率、黄色深度和色特征级。
其中,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反射率、黄色深度和色特征级是采用HVI检验时要增加的指标。
(一)棉花品级棉花品级表示棉花质量优劣的综合性指标,应对照实物标准进行评定,目前细绒棉分为1级~7级,长绒棉分为1级~5级,级数越大,质量越差。
(二)长度过去用手扯长度确定棉花长度标样的长度级,现用容器量快速棉纤维测试仪(简称HVI)测定棉花上半部平均长度值。
表1细绒棉棉纤维长度范围表纤维长度/mm包括范围/mm2525.9及以下2626.0~26.92727.0~27.92828.0~28.92929.0~29.93030.0~30.93131.0及以上长绒棉的纤维长度只分33mm、35mm、37mm,三个长度级,级距2mm,以组中长度表示即33mm,长度范围32mm~34mm;长于37mm按37mm计;品级四级~五级的,长度长于33mm的以33mm计。
(三)棉纤维的马克隆值马克隆值是一定数量的棉纤维从气流仪上测得的透气性量度,它没有计量单位,数值越大,棉纤维越粗,也反映出棉纤维的成熟度越好。
细绒棉的马克隆值分A、B、C三个级,B级分为B1、B2两档,C级分为C1、C2两档。
B级为标准级,分级范围见表2。
表2马克隆值分档表马克隆值分档表A级B级C级AB1B2C1C2数值3.7-4.23.5-3.64.3-4.93.4及以下5.0及以上(四)棉花回潮率和含杂率标准规定:棉花公定回潮率为8.5%,最高限度为10.5%。
棉花含杂:皮辊棉为3.0%、锯齿棉为2.5%,长绒棉的含杂标准为3%,最高不得超过6%。
二、部分指标对纺纱成品的影响(一)含杂质率原棉中含杂质疵点少,纤维匀净清晰,则成纱棉结杂质少。
在纺纱工艺中,不孕籽、带纤维破籽、棉枝铃片、碎叶等杂质容易被清除,对成纱结杂影响小。
纺纱工艺复习题 (2)

纺纱工艺复习题名词解释:纺纱工艺:纺纱工艺是纺纱加工中的流程和各机件的参数设置的总称。
开清点:开清点是指对原料起开松、除杂作用的部位,通常以开棉机和清棉机打手为开清点。
梳条配毛:在梳毛工序前,将几种不同的散毛合理搭配后梳理成均匀一致的毛条。
混条配毛:将不同性质、不同颜色的毛条进行并合牵伸达到均匀混合,满足成纱的质量要求。
炭化(去草):用酸去除与纤维粘附性极强的草杂。
针梳机总隔距:前后罗拉握持线之间的距离(要大于最长纤维的长度,一般不变动)前隔距:指前罗拉握持线到第一块针板之间的距离(依据所加工纤维长度不同进行调整)混条方法:指怎样将不同原料在混条机上一次或几次梳并、混合,达到既保证混合比例正确,又不留剩余的目的。
梳理隔距:上钳板钳唇下缘与锡林针齿之间的距离。
落棉隔距:钳板摆到最前位置时,下钳板钳唇前缘与分离罗拉表面之间的距离。
乌斯特公报:综合反映了全球范围内,各纺纱企业的质量排序水平。
苎麻短纤纺:指利用苎麻长纤维纺纱时的精梳落麻,或者根据需要将长纤维切断,用短纤维纺纱设备进行纺纱加工。
绢丝:将疵茧和废丝通过绢纺工艺加工成的各种线密度规格、品质优良的绢纺纱线。
落绵:绢丝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下脚。
纱线毛羽:暴露在纱线主干外的纤维头端或尾端。
第一章1、简述开清工艺设计要点:混合方式、开松、机器排列、(一)原棉的混合:混和方法;混和的目的(二)开松开松是保证各混棉成分充分混合、清除杂质,并使纤维单纤化的必要条件。
开松方法:按喂入原料接受开松状况,开松可以分为自由开松和握持开松。
开松的原则:先缓后急、渐进开松、少伤少碎除杂的原则:先大后小、先多后少(三)机器排列组合开清棉联合机组中各单机性能有所侧重,因加工原料性能不同、产品质量要求不同、纺纱工艺流程亦异。
1、组合原则:开清棉工艺原则:多包取用、精细抓取、渐进开松、自由打击、早落少碎、均匀混合、以梳代打、少损纤维。
原棉、棉型化纤与中长化纤处理原则不同。
2.棉箱和开清点的设置:棉箱设置:一般用2个棉箱开清点设置:根据原棉含杂设置;含杂3%时:3—4个;加工化纤时:2—3个。
中国棉花质量分析报告

中国棉花质量分析报告一、概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家,棉花质量对于纺织工业的发展及纺织品出口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对中国棉花的质量进行分析,以提供给生产者、贸易商及纤维加工企业参考。
二、质检标准1.外观:锈斑、杂质和种子比例等外观质量指标是棉花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
合格的棉花外观应该清洁,无锈斑、杂质含量低且种子比例不高。
2.成熟度:棉纤维的成熟度会影响其纤维长度和细度。
高成熟度的棉花纤维会更细且更长,而低成熟度的棉花则会导致纤维较粗且较短。
成熟度一般通过酸碱法测定。
3.纤维长度:纤维长度是衡量棉花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通常使用纤维长度仪测定,较长的纤维对于纺纱工艺更有利。
4.长度统计曲线:通过细长度仪或高度丝密仪,绘制纤维长度统计曲线,可以更准确的描述棉花纤维长度的分布情况。
5.品质:棉花品质以纤维质量为主要指标,包括纤维长度、强度、断裂伸长率、颜色等。
高质量的棉花纤维应具有较长的长度、较高的强度和适中的断裂伸长率,并且颜色要均匀。
三、棉花质量分析1.外观分析:对一定量的棉花样本进行外观检查,记录锈斑、杂质和种子比例等关键指标的情况。
结果显示,样本中棉花外观整洁,锈斑、杂质和种子比例较低,符合合格标准。
2.成熟度分析:采用酸碱法对棉花样本进行成熟度测定,结果显示样本中棉纤维的平均成熟度较高,纤维细度较小,符合合格标准。
3.纤维长度分析:使用纤维长度仪测定样本中棉花纤维的长度,结果显示样本中棉花纤维较长,平均长度达到合格标准。
4.长度统计曲线分析:通过细长度仪或高度丝密仪绘制纤维长度统计曲线,结果显示样本中的棉花纤维长度分布均匀,无明显偏离情况。
5.品质分析:通过纤维强度仪等设备对样本中的棉花纤维进行品质测试,结果显示样本中棉花纤维强度较高,断裂伸长率适中,并且颜色均匀。
四、结论根据对中国棉花质量的分析,样本中的棉花外观整洁,成熟度高且纤维细度小,纤维长度较长且分布均匀,品质优良。
这些结果表明中国棉花质量良好,适合作为纺织原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开清棉工序中,要实行短流程,就要根据不同原 料进行不同处理。在工艺设计方面,既要考虑开松 除杂,又要综合考虑降低棉结和短绒。要使大杂、 硬杂和不孕籽等早落、多落、少碎,以便使筵棉含 杂率在l%左右。短绒要多排除、少增加,筵棉短绒 率要达到不增长或负增长,最高不超过1%。棉结增 长率控制在80%以内。杂和短绒的多少与成纱质量关系密切 。开清棉工序随着对原棉的开松,各单机既能 排除杂质、短绒和棉结,同时又会产生短绒和 棉结,其中棉结的增长幅度较大。这主要与开 松元件的速度高、隔距紧、处理纤维量大等因 素有关,如FA116型单打手除杂机的分梳辊速 度从1850r/min减小到930r/min,生条棉结数从 103粒/g降低到63粒/g。
往复式抓棉机打手速度高,不但棉结有明显增加 ,短绒也会增加,如打手速度由1650r/min降低到 1300r/min,短绒就降低了3%。同样对所加工原棉 的成熟度情况也有关系,在同样的打手速度下, 马克隆值低的原棉所产生的短绒和棉结就多,反 之则少,即使打一手速度降低,以上规律也存在 ,只是产生的数量有所减少。据有关资料介绍, 经一次自由打击,棉结增长10%;经一次握持打击 ,棉结增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