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幼儿体适能》课程教学大纲
儿童体适能教学大纲范本

儿童体适能教学大纲范本儿童体适能教学大纲范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儿童的体适能教育。
体适能教育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系统的训练,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为了规范儿童体适能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制定一份儿童体适能教学大纲范本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学目标儿童体适能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儿童的心肺功能,增强其耐力和抗疲劳能力;发展儿童的肌肉力量和灵敏性,提高其协调和平衡能力;培养儿童的柔韧性和爆发力,提高其速度和灵活性;促进儿童的身体意识和空间感知能力,提高其动作技能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心肺功能训练心肺功能训练是儿童体适能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跳绳等,提高儿童的心肺功能,增强其耐力和抗疲劳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逐步提高运动强度和时间。
2. 肌肉力量训练肌肉力量训练是培养儿童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力量训练器械、体操动作等方式,提高儿童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增强其协调和平衡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力量训练动作,如俯卧撑、深蹲、引体向上等,让儿童逐步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并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强度。
3. 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是提高儿童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伸展运动、瑜伽等方式,培养儿童的柔韧性,提高其关节活动度和身体的灵活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伸展动作,如扩胸运动、腿部伸展等,帮助儿童放松肌肉,增加关节的灵活性。
4. 协调性训练协调性训练是培养儿童运动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平衡训练、节奏运动等方式,提高儿童的协调和平衡能力,培养其身体意识和空间感知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平衡动作,如单脚站立、走钢丝等,让儿童逐渐掌握平衡的技巧,并逐步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复杂度。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儿童天性喜欢玩耍和游戏,游戏教学法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幼儿体适能课程教学大纲

幼儿体适能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幼儿体适能课程旨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科学的运动课程设置和方法指导,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健康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自律能力;2. 提升幼儿身体各项素质,包括力量、耐力、柔韧性和速度等;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4. 增强幼儿对身体运动的自信心和兴趣。
三、课程内容1. 体能测试:每学期开展一次体能测试,包括基本身体素质测试和某些项目的专项测试,以及对幼儿全面素质的综合评价。
2. 运动技能:包括各种基本动作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如跑步、跳跃、投掷、接力等,逐步提高幼儿的技能水平。
3. 幼儿游戏:通过各种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运动项目: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置不同的运动项目,如轮滑、轮椅篮球、跳绳等,引导幼儿根据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并加以练习。
四、教学方法1. 兴趣导向: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兴趣和特点,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 体验式教学: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活动,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运动技能和规则,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个性化教学:根据幼儿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引导他们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程评估:每学期末对幼儿进行课程评估,包括体能测试成绩、运动技能表现、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的评价,并据此为幼儿设计下学期的学习计划。
2. 反馈机制: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体适能课程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与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六、总结幼儿体适能课程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结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和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希望每位幼儿都能在体适能课程中学到更多,健康快乐地成长。
体适能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案

体适能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案以下是一个体适能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案的示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体适能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1.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耐力、灵活性和协调性。
2.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习惯,促进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3.教授学生基本的运动技能和知识,为他们参与其他体育项目打下基础。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5.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课程内容1.体能测试与评估2.热身与拉伸活动3.有氧运动4.力量训练5.灵活性与协调性训练6.体育游戏与竞赛7.运动知识与营养教育三、教学方法1.讲解与示范2.练习与实践3.小组活动与竞赛4.个体指导与反馈5.多媒体教学与案例分析四、课程评估1.体能测试2.技能评估3.参与度与进步评估4.自我评估与反馈体适能课程教案示例课程主题:力量训练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和基本原理。
2.教授学生一些常见的力量训练动作和技巧。
3.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的力量训练动作技巧和呼吸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逐渐增加训练强度。
三、教学方法1.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2.分组练习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3.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1.热身运动:带领学生进行全身热身运动,如跑步、跳跃等。
2.理论讲解:讲解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原理和注意事项。
3.示范与讲解:示范常见的力量训练动作,如深蹲、卧推、引体向上等,同时讲解动作要领和呼吸方法。
4.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力量训练动作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
5.增加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强度。
6.放松运动:带领学生进行放松运动,如伸展、深呼吸等。
五、教学总结1.回顾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和正确的训练方法。
2.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提出改进意见。
3.布置课后作业,如自主进行力量训练等。
体适能课程大纲

1体适能和体智能区别体智能注重课程的过程让孩子开心活跃,而体适能在注重过程的同时更注重结果,通过一段时间课程能让孩子学到得到什么儿童体智能简单来说,是幼儿园开展的一种游戏性的体育课程,儿童体智能课程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喜欢上运动,通过游戏性教学,培养孩子潜能,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
而儿童体适能不光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锻炼,而且更有目标感,也更有明确的训练目的,体适能旨在通过合理的体能训练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增强环境适应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并为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其主要训练爆发力、弹跳力、体耐力、敏捷性、灵巧性、距离感、平衡感、协调性等运动相关体能。
当这些身体素质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身体就会更加适应外界的一些突发情况,避免一些运动损伤和体态心态问题。
此外,儿童体适能也更加追求规则性和团队意识以及抗压抗挫能力,因此对于孩子性格品质的培养也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2体适能课程好处体适能还可以促进肌肉发育,可以给少儿带来一定的运动量,课程进行时,全身的肌肉因运动而变得更加结实。
促进骨骼发育,体适能课程会刺激骨膜的反作用,使骨骼的发育更加旺盛,更加坚固。
足以安全而有效的应付日常生活中身体所承受的冲击和负荷,免于过度疲劳,并有体力享受休闲及娱乐活动的能力。
课程进行时体适能课程会让孩子心态变得到变化让孩子更阳光自信和坚强勇敢如今,儿童体适能也越来越受到孩子的喜爱和家长的认可。
据相关数据统计,儿童体适能培训机构每年都在以80-100%的速度在增长。
随着儿童体适能行业的飞速发展,儿童体适会让能会让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体适能带给孩子的改变.不光身体的变化更多是心理变化,3练习体适能作用体适能是指人体所具备的有充足的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学习)而不会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
体适能训练,训练的是身体适应生活、运动和环境的综合能力。
训练目的1体适能训练是为了锻炼孩子的身体.是提高孩子的运动能力,在提高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可以帮助提高孩子的胆量和自信。
幼儿体适能课程教学大纲

幼儿体适能课程教学大纲一、前言幼儿体适能课程旨在培养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促进他们的身体发展和整体健康。
本文将介绍幼儿体适能课程的教学大纲,包括目标、内容和评估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 促进幼儿的基础运动能力的发展,包括:跑、跳、滚、爬、抓握等。
3. 提高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培养他们的平衡感和空间意识。
4. 发展幼儿的力量和耐力,增强他们的肌肉控制和肢体力量。
5. 培养幼儿的身体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基本体能训练(1) 跑步训练:通过不同的跑步游戏,提高幼儿的速度和耐力。
(2) 跳跃训练:包括单脚跳、双脚跳、绳子跳等,发展幼儿的协调性和爆发力。
(3) 滚动训练:如滚动、翻滚等,培养幼儿的柔韧性和平衡感。
(4) 爬行训练:如爬行、攀爬等,加强幼儿的肌肉控制和力量。
(5) 抓握训练:通过抓住不同形状的物品,培养幼儿的手部力量和灵敏性。
2. 协调性训练(1) 平衡训练:包括单脚站立、平衡木行走等,培养幼儿的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
(2) 空间意识训练:通过不同的游戏和活动,提高幼儿对空间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 敏捷性训练:如跳绳、抓球等,提高幼儿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性。
3. 力量训练(1) 身体核心力量训练:通过平板支撑、平衡球训练等,强化幼儿的核心肌群力量。
(2) 上肢力量训练:如草地推铁球等,提高幼儿的上肢力量和控制能力。
(3) 下肢力量训练:如蛙跳、深蹲训练等,发展幼儿的下肢力量和爆发力。
4. 身体意识和安全训练(1) 身体姿势训练:通过模仿动物的姿势,提高幼儿的身体意识和表达能力。
(2) 安全意识训练:教授幼儿防止受伤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学评估1. 日常观察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运动能力和技巧水平。
2. 个人成长档案:建立每个幼儿的运动成长档案,记录他们的进步和发展情况。
幼儿体适能第一讲

幼儿体适能第一讲幼儿体适能第一讲引言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儿童的健康与成长。
幼儿体适能作为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系列课程,我们将深入了解幼儿体适能的相关知识,学习如何培养和提升幼儿的体适能水平。
一、体适能基础知识1. 定义:体适能是指身体适应生活、运动和环境的能力。
良好的体适能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和参与各种活动。
2. 组成部分:幼儿体适能包括身体健康、柔韧性、协调性、平衡感等多个方面。
3. 重要性:良好的体适能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促进大脑发育,提高学习能力。
二、幼儿体适能培养方法1. 运动游戏:通过简单的运动游戏,如老鹰捉小鸡、跳绳等,培养幼儿的体能和协调性。
2. 户外运动:鼓励幼儿参与户外运动,如跑步、踢足球、滑滑梯等,提高其体能和平衡感。
3. 合理饮食:保证幼儿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支持身体发育。
4. 规律作息:引导幼儿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成长。
三、幼儿体适能提升计划1. 每周运动时长:建议幼儿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跳舞等。
2. 运动强度:根据孩子的体能水平,逐渐增加运动强度,以适应孩子的身体状况。
3. 多样化运动:引导孩子尝试不同类型的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全面发展体能。
4. 坚持计划:鼓励孩子长期坚持运动计划,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体适能水平。
总结通过本讲课程,我们了解了幼儿体适能的重要性和基础知识。
为了提升幼儿的体适能水平,我们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法,并制定具体的提升计划。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种运动活动,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
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体适能基础,为他们的未来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少儿体适能课程大纲

一、课程介绍
1. 课程目标:通过体适能训练,提高少儿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
2. 课程内容:包括有氧、力量、柔韧性、平衡、协调、速度、反应等方面的训练。
3. 课程形式:以游戏、竞赛、音乐等多种方式进行,让少儿在愉悦的氛围中锻炼身体。
二、课程安排
1. 课程时间:每次课程60分钟。
2. 课程安排:每周一次,每次课程包括以下内容:
- 热身活动:动态拉伸、跳绳、慢跑等。
- 有氧训练:跑步爬楼梯、踩单车、游泳等。
- 力量训练:哑铃、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
- 柔韧性训练:瑜伽、普拉提、伸展等。
- 平衡训练:单脚站立、倒立、平衡球等。
- 协调性训练:跳绳、踩高跷、舞蹈等。
- 速度与反应训练:追逐、接力赛、躲避球等。
三、注意事项
1. 课程期间,家长应陪同孩子一起参与,保证孩子的安全。
2. 课程中应注意孩子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摄入。
3. 课程中应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保证孩子的舒适度。
4. 课程中应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训练强度和方式。
体适能课程教学大纲

体适能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体适能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身体适应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体育锻炼和训练,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心肺耐力、肌肉力量、灵敏度和柔韧性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热爱,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通过集体项目提供团队协作的机会。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抵抗力和适应力。
4. 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控制能力,提高学生的运动表现水平。
5.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领导能力,通过小组项目提供领导和组织能力的发展机会。
三、课程内容1. 热身运动:通过热身运动激活学生身体,准备接下来的运动活动。
2. 基础训练:包括有氧运动、肌肉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3. 技能训练: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展各类体育项目的技能训练。
4. 团队合作项目:通过集体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等)提供团队合作和协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5. 个人表现项目:通过个人项目(如瑜伽、跳绳等),提供学生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6. 休闲活动:课程结束前适当安排休闲活动,缓解学生的疲劳,增强身心放松。
四、课程安排1. 上课时间:每周一、三、五,每次90分钟,共计30周。
2. 上课地点:学校体育馆或指定的室外运动场地。
3. 课程形式:课程采取集体训练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五、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老师进行动作的示范,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
2. 游戏化教学法:将运动项目融入游戏中,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和积极性。
3. 个别辅导法: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提供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技能水平。
六、教学评估1. 综合评价:考虑体适能课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表现、进步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2. 定期测试:每学期进行一次身体素质测试,评估学生在课程中的身体适应能力和运动水平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幼儿体适能》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幼儿体适能
课程英文名称:Physical fitness
课程编号:
学分:
适用对象:体育专业
情景体适能是通过情节性情景、模仿性情景及音像性情景等方式的情景体验课程。
从幼儿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在课程中通过专业的器材、游戏、社会角色体验、团队运动等多角度教学元素,挖掘强化孩子生理面、心理面、社会面的多种能力基础,实现体质与心智到全面发展帮助孩子以饱满的能量,来驾驭未来的学习、生活与社会。
故事
通过丰富的故事主题,专业的体能老师引导,让孩子能深入情景,让孩子更容“吸收”。
生活
通过各种声音的配合,让孩子有更加真实的感受,让孩子身灵其境并通过音乐,增加孩子生活化的认知,帮助孩子生活化的操作。
模拟
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体验各种不同的环境,让孩子能有更好的感知和实践。
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以兴趣着手,通过习惯的养成,让孩子形成终生的能力
初始阶段:让孩子喜欢做(从培养兴趣着手)
持续阶段:让孩子习惯做(从多角度来强化)
成熟阶段:让孩子擅长做(形成终生的能力)
体能因素的培养(生理面)
通过不断的学习情景体适能课程,可锻炼孩子的
a.肌肉能力,如:心肺耐力,爆发力,跳跃能力
b.感应能力,如:平衡感,方向感,空间感
c.协调能力,如:韵律感,躲闪能力,手眼协调
行为目标的引导(心理面/社会面)
注重孩子“心、脑、手、眼、耳”的协调并用,通过体验可以得到:认识的探索、语言的表达、身体的开发、同伴的合作、人格的养成。
增加自信,提升创意,体验各种美感,更促进完整人格的发展。
幼儿体适能课程大纲如下
主题: 幼儿运动游戏课程.
第一节:幼儿运动游戏课程及教学理念
1.自我介绍,以及体适能概论与基础常识,
(先举错误例子讲解理由,然后给予主题目标在进行示范,最后阐述友友自我介绍根据所需目标给予讲解并介绍体适能道具)
2.幼儿体能老师的工作意义及什么是体适能?
(根据市场需求做比较,举自身例子区别友友体育的工作意义与其它工作好在哪里?现场观摩优酷视屏来进行讲解.)
3.游戏,<我说你演> 训练学员的名词表现能力, (分组激励法)
(给予情景提示,一人说,一人演,教师准备好材料,最后教师说,同学演)
4.幼儿体适能教学务实训练,站姿,表情,教态,演讲(与小朋友的第一印象)
(邀请:2男2女4位学生来台前完成教师指定的动作,如:打招呼,站立,格斗,拥抱等.并根据学生所做出的肢体动作给予引入幼儿教师特有的元素.
5.家庭作业,总结我所说的体适能概念,并搜索相关资料.给予优酷网址了解体适能
第二节:体适能教具的解析一.(校园实践课)
1.复习上周的学习进度检查作业
2.PPT教具的名称及作用(分组竞赛法)
3.教学实践《彩虹伞》的玩法,让我们爱上幼儿教学.(室外场地)
4.作业:记录并复习各类教具的名称,并列出彩虹伞的几个玩法。
第三节:幼儿体育老师的素质要求与培养(释放天性)
1.点名,复习上周的课程及检查作业,
(提示:根据上周的分组要求点到,给予计分制度,并强调本次课程的意义)
2.幼儿体适能课程教学示例与分析,
(提供视频片段《阿里巴巴》,他是如何做到让孩子喜欢上的,引出”明星”2字开始讨论,并延伸如何成为一个明星,)
3.表演类游戏: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分组进行,调侃气氛,并延伸出体能老师的一大“武器”演员的功底.
4.幼儿体育老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根据材料,简单的过一遍,抓几个重点强调下即可)
5.家庭作业
1.回家用手机拍下自己用生动搞怪的形式讲一段童话故事,故事选择随意.
2.加入微信群,及时关注消息.
第四节:体适能教具的解析二.(校园实践课)
1.复习上周的学习进度检查作业
2.热身:找数字,现场的热身带动,
3.教学实践《滑溜布及道具组合玩法》—
4.滑溜布基本玩法实践:爬行,对战,男生女生配, 布上游戏(徒手,大力士,抢被子)
5.作业:记录并复习各类教具的玩法,并列出随机道具的几个玩法。
第五节:教学务实(下园实践分组安排在各大幼儿园)
完成任务有:
1.了解幼儿园,
2.幼儿的特性,
3.了解老师风采.
家庭作业:跟课总结发送至微信群内.
第六节: 幼儿运动游戏之教学策略
1.叙述上周的实践课程心得及检查作业.
(提示:根据上周的分组要求点到,给予计分制度,并强调社会与学校不同的意义)
2.培训自我介绍的细则
(给予视频片段分析视频中老师用了哪些技能技巧,角色转换,换你做你行不行?最后延伸出自我介绍的几个技巧手段)
3.PPT分解:走,跑,跳,爬,投,攀,爬的幼儿理念
(通过PPT讲解,简单过一遍,抓住几个重点强调下即可)
4.一趟体适能课程的时间规划与安排.
(拿出教案分析友友课程教案与小学,初中的教案区别在哪?)
5.不同类型的老师职责,
(简述:助理老师与主课老师的区别,告知你们在实践的时候该干什么)
6.家庭作业:完成自己的教学名,并拟好自己初步的自我介绍.
第七节:教学务实(下园实践分组安排在各大幼儿园)
完成任务有:
1了解幼儿园,2.幼儿的特性,3.了解老师风采.
家庭作业:跟课总结发送至微信群内.
第八节:幼儿律动游戏如何在课程使用(校园实践课)
1.阐述跟课感想并引出幼儿律动及律动游戏.
2.谈谈你们所了解的幼儿律动及幼儿律动的意义
3.实例《你好我的朋友》《冒险岛》《弹簧舞》带动教学,(舞蹈房)
4.总结:幼儿律动对孩子们的帮助有哪些?实施幼儿律动的方向方法在于哪里?
5.家庭作业:搜索YOUKU 友友体适能, 进行视频的观摩并提出想法
完成任务有:
1.进行自我介绍,
2.持续了解幼儿特性,
3.晨操展示时跟跳.
家庭作业:跟课总结发送至微信群内.
第十节:幼儿律动如何用在晨操中使用
1.复习上周的学习进度检查作业
2.视频观摩<晨操>并说出大家的想法,为什么园所特别重视我们的晨操?好在哪里?
3.律动教学《我们这一家》《大鳄鱼》(舞蹈房)
4.家庭作业:学会这两首律动
第十一节:教学务实(下园实践)
完成任务有:
1.进行自我介绍,
2.持续了解幼儿特性,
3.晨操展示时跟跳.
家庭作业:跟课总结发送至微信群内.
第十二节:幼儿运动游戏课程之风险管理
1.分析幼儿运动游戏课程的潜在风险
2.幼儿运动游戏课程中风险管理的步骤
3.实例讲解,应急处理措施,学员提问
4.讲解实践课程考试规则.
自我介绍,2.幼儿热身操体验,3.晨操展示4. 参与课程一部分家庭作业:跟课总结发送至微信群内.
第十四节:教学务实(下园实践)
1.自我介绍,
2.幼儿热身操体验,
3.晨操展示
4. 参与课程一部分家庭作业:跟课总结发送至微信群内.
第十五节:教学测试(下园实践)
1.实践整堂课并由主课老师进行测试.
家庭作业:跟课总结发送至微信群内.
第十六:教学测试(下园实践)
1.实践整堂课并由主课老师进行测试.
家庭作业:跟课总结发送至微信群内.
第十七: 教学测试(下园实践)
1.实践整堂课并由主课老师进行测试.
家庭作业:跟课总结发送至微信群内.
第十八:教学评估及总结大会.(教师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