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唐诗宋词

合集下载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中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在这之中,有很多经典唐诗宋词不仅成为了文学的经典之作,而且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精神寄托。

本文将为您精选100首经典唐诗宋词,希望通过这些诗词欣赏,能够带给您一些灵感和启发。

唐诗1.《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赏析:杜甫的这首《登高》写的是他登高观景的情景,写到的是大自然的雄浑和神秘,此诗句势恢宏,气势如虹,融入了杜甫的宏大思想,心潮澎湃。

2.《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杜甫的这首《春望》描绘了一个飘摇不定的时代背景和人们的疾苦,此诗语境苍凉,悲壮感人,引起人们对战火带来的苦难的深思,在表达疾苦和悲愤的同时,满怀温情与鼓舞向前的力量。

3.《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李白的这首《静夜思》是一首流传最广的古诗之一,诗三句短小,词句优美,发人深思,其写述了对乡愁的怀念,对故园的思念,充满深情,引人咀嚼。

4.《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赏析:李白的《将进酒》句句富有激情,充满豪情,用词豪放,气势磅礴,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为之振奋。

此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属于辞格豪放体,表现了他豁达奔放的胸怀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5.《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王之涣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离别之情,在诗写内容上深入触及了人生的忧艰和主人公的意志力,同时顺应变幻空气,揭示一个人自觉的非常态,内容妙趣横生,深刻人心。

为何要学唐诗宋词

为何要学唐诗宋词

为何要学唐诗宋词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中蕴含了汉语言文化的底蕴和精髓。

学习唐诗宋词,不仅可以感受到文化之美,而且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和文学素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为何要学唐诗宋词。

一、弘扬中华文化唐诗宋词以其优美的文艺表现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瑰宝的代表,代表着人民的智慧和文化成就。

学习唐诗宋词,不仅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更能够使得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的渊源,感受到我们民族的文化魅力和凝聚力。

二、提高语言修养如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普遍不注重语言修养,过于泛泛而谈,通信中也常常写错别字,使用不规范的语句。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之一,其中每一个字都是精雕细琢,充满了美感和功力。

学习唐诗宋词,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汉字的演变历程,提高我们的语言修养,让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精彩、地道。

三、提高审美素养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优美文学艺术的杰出代表,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感性的情感和文学的魅力。

唐诗宋词的诗句铿锵有力,韵律凝聚,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增强我们的美感和审美能力,让我们能够欣赏更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提高我们的审美素养,让我们能够从生活中获得更多的精神滋养。

四、文化自信学习唐诗宋词可以让我们具备更多的文化自信。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学习唐诗宋词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看到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让我们更加珍惜传统文化,从而推动传统文化走向现代。

总之,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

学习唐诗宋词,不仅可以保持和传承传统文化,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修养、审美素养和文化自信,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欣赏生活,让精神更丰盈、心灵更丰富。

唐诗宋词的艺术魅力

唐诗宋词的艺术魅力

唐诗宋词的艺术魅力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其文辞优美、诗意深远,更在于其表达了人类情感与生命的深层诉求。

唐诗宋词几乎涵盖了人类情感所能表达的一切,从爱情、离别、思乡、游历到疾病、死亡、人生哲理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表现之道。

因此,唐诗宋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珍品,也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诗歌形式、文化内涵、情感表达等方面论述唐诗宋词的艺术魅力。

一、诗歌形式的艺术魅力唐诗宋词是一种经典的诗歌形式,其诗歌技巧、韵律节奏、句式结构等都有着巧妙的构思与安排。

在构思上,唐诗宋词一般都以五言、七言的句式为主,又有“绝句”、“律诗”、“词牌”等多种形式。

如李白的《将进酒》就是一首兼具“绝句”和“律诗”特征的佳作。

句式结构上,唐诗宋词大多采用对仗、平仄、韵律等技巧,来达到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效果。

这些技巧的运用,不仅使诗歌表现更加生动鲜活、节奏感更加流畅自然,而且进一步加强了情感表达的力量。

二、文化内涵的艺术魅力唐诗宋词的文化内涵来自于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其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与人文精神。

在文化历史方面,唐诗宋词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哲学、美学、宗教等各个方面。

如杜甫的《登高》中,启示人们随遇而安,欣赏自然美景的思想;苏轼《水调歌头》则表现了士人的追求自由和真理的精神。

在人文精神方面,唐诗宋词则表现了中国文化的人文关怀和情感热诚。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即表达了对于离别友人的思念之情;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则表达了对于乡土家园的归属之情。

这些文化内涵不仅丰富了唐诗宋词的表现力,而且同时也具有普遍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

三、情感表达的艺术魅力唐诗宋词最迷人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其情感的表达。

唐诗宋词所表达的情感及其内涵,已经被历代文学评论家、艺术家、读者所认可和赞美。

诸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李清照的《如梦令》等,表现出了比人类语言更为高度的抒情能力。

从爱情、离别、思乡、游历到疾病、死亡、人生哲理等方面,唐诗宋词的表现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广泛的文化背景。

形容唐诗宋词

形容唐诗宋词

形容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诗词之冠”。

它们以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精湛的艺术表现,展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形容唐诗宋词,可以用以下几个词汇和表述:
1. 经典: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作,它们代表了当时文化、思想和艺术的最高水平,被后人广为传颂,影响深远。

2. 精华: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精华,其中包含了许多千
古名篇,如《静夜思》、《登高》、《水调歌头》等,以及许多流传至今的佳句、名句。

3. 雄浑:唐诗宋词的语言雄浑有力,表现出中国文化的雄伟气魄,如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都是具有
强烈感染力的作品。

4. 婉约:唐诗宋词也有着婉约的一面,如李清照的《如梦令》、苏轼的《水调歌头》等,它们的语言温婉、柔美,表现出中国文化中细腻、含蓄的情感。

5. 智慧:唐诗宋词中也蕴含着智慧和哲理,如王之涣的《登鹳
雀楼》、白居易的《长恨歌》等,它们表现出中国文化中对生命、人生、情感等问题的高度思考和洞察。

总之,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瑰宝,它们表现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和灿烂多彩的艺术形态,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骄傲。

- 1 -。

唐诗宋词鉴赏精选

唐诗宋词鉴赏精选

唐诗宋词鉴赏精选
一、唐诗鉴赏
1.1 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唐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简洁清新的语言表达了思乡之情和对明月的景仰。

通过描绘床前明月光和低头思念故乡,表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忧郁和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1.2 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唐诗写了登高远眺时的壮丽景色。

通过描述风声、天空、倒映在水面上的画面等细节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并暗示了社会动荡带来的忧伤情绪。

二、宋词鉴赏
2.1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宋词以婉约细腻的语言表达了对明月的追问和对时间的思考。

通过描绘夜晚饮酒时凝望明月的场景,传递出作者对生命短暂和人生之无常的感慨。

2.2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开。

这首宋词描绘了元宵节之夜的喜庆景象。

通过具体描写花卉盛开、繁星闪烁、仪仗来往等场景,表达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节日气氛。

结语
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以上所列举的部分作品只是其中一个极小的片段,但足以展示唐诗宋词在韵味、意境上给人带来迷人之处。

我们应当珍视这些文化遗产,通过欣赏和鉴赏带来的美学享受,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千年文明。

唐诗宋词的文化意蕴与情感体验

唐诗宋词的文化意蕴与情感体验

唐诗宋词的文化意蕴与情感体验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厚的文化意蕴和无尽的情感体验。

它们通过优美的语言、深刻的内涵和真挚的情感表达,让人们能够感受到古代诗人们的智慧与情感。

本文将从文化意蕴和情感体验两个方面来探讨唐诗宋词的独特魅力。

一、文化意蕴唐诗宋词融汇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反映了历史、哲学、道德、宗教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首先,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多样的题材。

有的诗词描写了壮丽山河、秀丽自然、宏伟建筑等景观,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有的描写了人物的情感、命运和哲理,如李白的《静夜思》和杜甫的《登高》。

这些作品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为背景,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次,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历史的记载和社会的变迁。

经过历代文人的传承和发展,唐诗宋词成为了文字艺术的巅峰之作。

它们记录了唐宋两个伟大时代的兴衰荣辱,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繁荣景象,苏轼的《水调歌头》描绘了北宋时期的繁华都市。

通过欣赏唐诗宋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社会的风云变幻,了解历史的进程。

最后,唐诗宋词还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特点,呈现出优美的意象、精湛的修辞和丰富的音韵。

唐诗多以五言或七言绝句为主,句子简练明快,用词简洁而含蓄,常借景以抒怀,通过寥寥数语表达出深邃的哲理和无尽的情感。

宋词则以字字韵脚工整,多用七言绝句或五言绝句,以细腻的描写和富有韵律的表达,传达出浓厚的情感和细腻的情绪。

诸如李白的《静夜思》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以其简洁明快、意象生动的语言风格,使人如置身其中,流连忘返。

二、情感体验唐诗宋词以其真挚的情感打动着世人的心弦,让人置身其中,共鸣古今。

首先,唐诗宋词通过其精湛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

故乡离别、爱情失落、人生沧桑,是唐诗宋词中常见的主题。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离别的思念;李清照的《如梦令》则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失落的痛苦。

秦风汉韵唐诗宋词

秦风汉韵唐诗宋词

秦风汉韵唐诗宋词秦风汉韵唐诗宋词: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中国古代诗歌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创造出了世界上独特而卓越的诗歌文化。

其中,秦风、汉韵、唐诗、宋词等文化遗产被誉为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分别从秦风、汉韵、唐诗和宋词四个方面来介绍,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精髓。

一、秦风秦风是中国古代“风”诗的一种,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遗存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历史和文化意义。

在文学史上,秦风概念的产生标志着诗歌民族化进程的开始,这些诗歌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秦国的生产生活、风俗民情、爱情家庭等方面的内容。

秦风中的《蒹葭》、《采薇》、《桃夭》等经典之作,让我们感受到古代士人深沉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于人生、自然、人伦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悟。

二、汉韵汉韵是中国古代“韵”诗的一种,是在秦汉时期的韵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汉朝的文学遗产。

汉韵诗歌在表现形式、内容和艺术手法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创新和发展,起到了推进古代诗歌民族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作用。

在汉韵中,有不少优秀的作品,如《长歌行》、《洛神赋》、《初唐四杰》等,它们意境、意象、意义丰富、深邃,艺术成就卓越,对中外文学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唐诗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高峰之一,是唐代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遗产。

唐诗以其独具特色的形式、内容、情感和艺术价值,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

唐诗中具有典型代表性、影响广泛的优秀作品数不胜数,如《长恨歌》、《送元二使安西》、《枫桥夜泊》等,这些作品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绝对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四、宋词宋词是中国文学历史上的又一次高峰,具有其独特的文化、艺术和智慧价值。

宋词以其清新明朗、婉约飘逸、文化内涵丰富等特点,为文坛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宋代文人创作了大量的精美佳作,如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欧阳修等人的词作,让我们在语言上和情感上更深地理解和感悟人生美好的情感和事物的本质。

总之,中国古代诗歌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多元化、咏物化、咏情诗化等众多的特点,其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深远而丰富,在国内外文化交流中也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唐诗宋词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

唐诗宋词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

唐诗宋词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唐诗宋词是古诗词中的代表。

从古代到现代,唐诗宋词一直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唐诗宋词被誉为“千古绝唱”,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高超的艺术性和生动的情感表现力,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璀璨明珠,对中国文学谱系的发展和演进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等方面,探讨唐诗宋词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

一、历史背景唐诗宋词是指唐代和宋代的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优秀的代表作之一,并且被广泛地推崇和传承。

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唐诗为唐代最为瑰丽、最为优美、最为辉煌的文学遗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高峰。

唐诗在内容上,主题广泛,涵盖了诸如政治、哲学、历史、人生哲学、自然景物等方面。

而在形式上,则使用了多种诗体和韵律形式,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等。

唐诗以其雄浑壮丽的气势、平实自然的风格、精炼高超的艺术手法,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佳话。

而宋代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高潮,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充满活力的时期。

宋词有着自己的特色和魅力。

它在内容上反映了宋代的政治、社会、文化、风俗等多方面的生活,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以往文化的历史魅力。

而在词的形式上,出现了多种形式,如绝句、律词、长短句、小令等,且在格律、韵脚、意境等方面都给人带来了新的感受。

宋词的音乐性和流畅性非常强,返回了这一时期作品的唯美主义和艺术理想主义。

在宋代的文化上承袭和发展了唐代的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重要成果。

二、文化内涵唐诗宋词的文化内涵是指诗歌中所包含的意象、思想、历史、文化等元素。

这些元素构成了唐诗宋词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具有重要代表性的作品。

1.意象浓郁唐诗宋词以其丰富多彩而著称。

唐诗吟咏大自然和各种生命现象,展示了天地万物的壮丽和美丽。

宋词则注重表现人的情感和思想,以柔情似水、细致入微的方式,叙述了人们生命中感性和理性的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唐诗宋词
2011/11/20
从上幼儿园就开始学习唐诗宋词,“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是我会背诵的第一首唐诗,现在对语文课本里学过的课文记忆最深的也是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唐朝由于其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

众多伟大、杰出的诗人把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推向高峰。

尤其是唐代初期,开元天宝年间,唐诗发展到黄金时代,名家辈出,风格流派异彩纷呈。

在初唐的后期,出现了两位重要诗人:陈子昂和张若虚。

陈子昂主张诗应该有所寄托。

他的38首《感遇》诗,就是这一主张的实践。

但他写得最好的诗是那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抒写不遇的悲怆,
但其中蕴含的是自信和抱负,情怀壮伟,有一种得风气之先而不被理解的伟大孤独感。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月夜春江明丽纯美的境界,融入浓烈情思和深刻哲理,婉转的音调,无穷的韵味,创造出了非常完美的意境。

陈子昂和张若虚艺术上的成熟,透露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信息。

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高峰。

此时诗坛群星辉映。

盛唐时期首先出现两大诗歌流派:一是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多摩山范水,抒写闲情逸致,风格清新自然;二是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多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或慷慨悲壮,或雄奇瑰丽。

王维和孟浩然善于表现山水田园的美,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种宁静平和的心境。

王维的山水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把人引向秀丽明净的境界,那境界里洋溢着蓬勃生机。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雨后的松林间月色斑驳,流泉琮琮。

浣纱女踏着月色从竹林间喧闹着归来;渔人正分开荷叶摇舟远去。

山村之夜,如诗如画。

王维有些诗写得慷慨激昂,有的诗表现出浓烈的人间情思。

那首《送元二使安西》,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时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人乐府,成为离筵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

孟浩然善于用最省净的笔墨,写山水田园的秀美。

《过故人庄》写做客田家的喜悦,恬静的农舍,真挚的友情,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

《春晓》写春日那种明媚静美舒畅的感受。

那首《宿建德江》,只用20个字,便写出了无尽的情思韵味:“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暮烟笼罩中的一抹树林,一轮水中月影。

在这朦胧而明净、深远而静谧的境界中,弥漫着一缕淡淡的乡愁。

孟浩然的许多诗,都这样以极俭省的文字,表现多重境界和情思。

盛唐还有一些诗人,善于写边塞生活,如王昌龄、高适、岑参、祖咏等。

他们大都到过边塞,领略过边塞的壮丽景色,向往边塞立功。

在他们的诗中,祖国山河的壮美与保家卫国的豪迈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王昌龄写了二十几首边塞诗,最有名的是《出塞》和《从军行》。

他的边塞诗有一种深厚的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

其他题材的诗他也写得很好,七言绝句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高适的诗风趋于雄壮慷慨:“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土,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 (《塞下曲》)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豪侠气质。

边塞诗人的代表,还有岑参。

他写边塞风物的雄奇瑰丽,写军人的豪雄奔放。

荒漠与艰苦,在他笔下都成了充满豪情的壮丽图画。

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风貌、代表盛唐诗歌高度艺术成就的,是伟大诗人李白。

李白是一位性格豪迈、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的诗人,他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
人的自信与抱负,神采飞扬,充满理想色彩。

他的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极大地丰富了古体诗的表现技巧,把乐府诗的写作推进到—个新的高度;他的七言绝句和王昌龄的七言绝句一起被后世推为唐人七绝的代表作。

他的诗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爆发式的抒情、变幻莫测的想像和明丽的意象。

他把乐府和歌行写得有如行云流水,感情喷涌而出时,如黄河之水,奔腾千里,一泻而下。

他生于盛唐,感受着盛唐昂扬的时代精神,晚年又亲眼看到唐代社会的衰败,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巨大反差。

他的诗里既有建立不世功业在指顾之间的信心,又常常有愤慨不平和对于朝廷黑暗的抨击。

他的诗想像瑰奇,常常想人所想不到处。

前人评他的诗,说是“发想无端”,《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例子。

在想像之中,又常常带着夸张的成分,写愁生白发,说是“白发三干丈”;写庐山的五老峰,说是:“青天削出金芙蓉”;写黄河,说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他是一位富于想像的诗人,他的诗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

又由于他性格开朗豪放,他的诗意象明丽清新、色彩鲜艳。

他纯然是一位天才的诗人。

当时另一位伟大诗人,是被后人称为“诗圣”杜甫。

杜甫比李白小11岁,两人的深厚友情成为千古传颂的文坛佳话。

杜甫的青年时代,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都有过“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

但是他的主要活动是在安史之乱以后。

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有“致君尧瞬”的抱负,一生却穷愁潦倒,因此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民众的疾苦。

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半个中国沦为丘墟。

杜甫在战火中流离转徙,写下了《北征》《三吏》《三别》《兵车行》《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一系列表现民生疾苦的诗作。

战争中的许多重大事件、战争带来的破坏、战火中百姓的心态,在杜诗中都有极为生动的反映。

唐代没有任何一位诗人,像他那样深广地反映安史之乱的历史,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诗词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一直并称,诗歌到了唐代达到了一个顶峰,名篇佳句数不胜数,诗人文豪如群星灿烂;词在宋代进入了鼎盛时期,名篇佳作脍炙人口,词人作家熠熠生辉。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艺术上有可取之处。

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

他把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

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词人。

在封建社会中从不出头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


当时的科举考试中,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

”由此足见词人苏轼被崇拜的程度。

正是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宋词才得以佳篇叠出,影响久远。

提起宋词,不能不说的一个词人——柳永,他对宋词做出了大胆的变革,对宋词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还有另一人就是苏轼了,词是抒情的文学,苏轼无意于改变词作抒情的文体特性,而是要拓展词的情感领域,扩大词的抒情功能,将只表现“爱情”的词扩展为表现“性情”的词,将只表现女性化的“柔情”的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的词,使词作像诗歌一样可以充分表现创作主体的丰富复杂的心灵世界、性情怀抱。

由于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境界,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位,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最后,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流传下来的词作虽只50多首,但几乎首首是“精品”。

这种“精品”现象在中国诗歌史上是颇为少见的。

她具有天才般的艺术表现能力,能用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最平常的语言准确地表现复杂微妙的情感心态,用一两个日常动作细节的勾勒就能传达出人物内心情绪的波动变化。

她的语言,具有“清水出芙蓉”般的天然纯净之美,自成一种风格。

唐诗宋词完美地把诗词创作与艺术美学结合了起来,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也洗涤着我们的性灵,我们将把这些流传千古的绝唱保留、传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