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宏观经济展望
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的年初预期目标, 从2001年到2004年,除了2002年没有明确提 具体值外,都设定为7%左右。 从2005年到2011年,都是8%左右。这一设置 与五年规划之间存在衔接关系,“十二五” 规划经济年均增速目标比“十一五”下调了 0.5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增速正逐步回落。2011年一季度, 增速为9.7%,四季度为8.9%,今年以来回落 势头仍在延续。 2012年确立GDP7.5%的经济增长目标虽然略 低于前些年,但在世界上仍属高增长速度, 符合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适度调低经济增 长预期目标,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的需要。
2012年中国 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2011年中国经济回顾 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经济热点透视——以房地产为例 宏观政策取向与相关建议
一、2011年中国经济回顾
取得的成就:
我们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 击成果,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9.2%;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 24.8%;粮食产量57121万吨,再创历史新 高;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 8.4%和11.4%。
Nov-11
3、房地产调控和资产泡沫风险管理取得积极成效
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长8.5%,销售额 增长16.0%,房地产市场初现大幅调整迹象。 房地产投机需求得到一定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态势得到初 步遏制。 与土地、房地产相关的信贷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显示。
40 35 30 25 20 15 10 Apr-11 May-11 Jun-11 销售额 Jul-11 Aug-11 Sep-11 销售面积 Oct-11 Nov-11 15 14 13
2012年宏观经济展望及政策取向下

2012年宏观经济展望及政策取向(下)王小广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博士三、2012年经济工作的重点第三个方面也就是最后一个问题,我们讲其实2012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就是经济工作会议的重点,我想分两个层次来讲。
(一)四个“牢牢把握”构成未来几年发展的总思路第一个就是我们看到了公报,就是经济工作会议的公报,我们感觉到最重要的是有这么一个总的思路,就是这个非常好的一个思路,我们叫四个“牢牢把握”构成未来几年发展的总思路。
这四个牢牢把握,我们有四个点,就是你抓住这四个点,这四个点可以认为是构成一个战略,但是这个战略我认为一部分是“十二五”规划的升华,一部分是所谓十七大有些精髓的东西会强化,甚至还有一些新的延展,新的深化,我认为是这么一个集成的一个东西。
1、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第一,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
扩大内需作为一个基本战略,一个重要战略,最重要的战略,这是毫无疑问的,是提高内需对增长拉动的贡献,提供内需的重点是讲消费,这个大家都明确的过去我们讲扩大内需都讲什么?当然后面有,后面介绍工作重点的时候也讲这个,也还是讲这些话,就是现在讲的话和十七大和“十二五”规划的话又是一回事,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变化就是在这个总的方面,我认为有个重要的变化,就是扩大内需的重点,这一句话非常重要。
更多地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也就是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还有一个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过去从没这么说过。
也就是过去讲的三句话是什么话呢?第一,扩大内需重点是扩大消费需求,第一句话。
第二句话是扩大内需要稳定投资增长,优化投资结构。
投资不能少,投资很重要,我们金融危机的时候投资是第一,主要是依靠投资来稳增长、保增长,这个东西现在在这里没有了,不强调一个淡化投资。
然后第三个是三句话是什么?三轮驱动,投资、消费、出口共同拉动,当然以内需为主,就是投资和消费为主,这三句话,这三句话这个东西讲了多少年,好象也没有什么变化,问题是现在来了就是你怎么真的去改变中国的需求结构,优化需求结构,你总要有优点,优化需求结构重点是扩大消费,我们要坚决明确的是扩大消费不是投资,所以要淡化投资,投资可以不讲,投资只是保重点,其他的投资我们不去刺激,假如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投资要更多的是被动的,是需求来拉动的,这消费需求拉动这样的投资,现在我们过度地强调投资,这个是过去的,我们认为这个应该是在某种变化。
2012年宏观经济情况分析

2012年宏观经济情况分析: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及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国民经济运行缓中企稳,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四季度增长7.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
一、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8957万吨,比上年增加1836万吨,增长3.2%,连续九年增产。
其中,夏粮产量12995万吨,比上年增长2.8%;早稻产量3329万吨,增长1.6%;秋粮产量42633万吨,增长3.5%。
全年棉花产量684万吨,比上年增长3.8%;油料产量3476万吨,增长5.1%;糖料产量13493万吨,增长7.8%。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221万吨,比上年增长5.4%,其中猪肉产量5335万吨,增长5.6%。
生猪存栏47492万头,比上年增长1.6%;生猪出栏69628万头,比上年增长5.2%。
全年禽蛋产量2861万吨,比上年增长1.8%;牛奶3744万吨,增长2.3%。
二、工业生产缓中趋稳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增速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6%,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10.0%。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4%,集体企业增长7.1%,股份制企业增长11.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3%。
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9%,轻工业增长10.1%。
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

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苏剑叶淏尹房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0871(本文首发于《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2期,此处转载时删去了所有图表)一、我国经济形势展望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已经基本得到控制,2011年第四季度通胀率走入下行通道,11月通货膨胀率为4.2%,可见我国的通胀治理已经初见成效。
展望2012,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通胀压力仍然较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很可能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反复大幅震荡;各国宏观调控目标和方向存在分歧和冲突,宏观政策协调难度加大(毕吉耀等,2011)。
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张立群(2011)认为,2011年经济增长呈下行态势,货币政策取得明显成效,进入2012年后,经济增长率将继续平稳降低,受世界经济和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整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当然也存在发生较大波动的可能,其中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企业困难和就业问题等。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2011)总结,中国宏观经济复苏的步伐放缓,呈现出“经济增速逐季回落、通胀压力高位回缓、经济泡沫逆转、资源错配加剧、金融风险上扬与结构刚性持续的局面”。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 CQMM )课题组(2011)使用预测模型得出,2012年, GDP增长率可能回落至9. 45% ,CPI预计将维持在4. 55% 的水平。
我们认为,在进入2012年以后,通胀并不像之前那样是宏观调控的最主要目标,但基础还不牢固,仍有继续影响的可能。
因此,通货膨胀问题仍不容忽视,但考虑到中国经济内生动力和外围环境都面临一个严峻形势,应当对于增长情况赋予更多的关注。
在国内经济中对民生和经济总量有重要影响的房地市场调控已经取得成效,从经济的长远健康角度而言,目前的房价仍具有泡沫成分,房地产市场调控在2012年仍然重要。
(一)通货膨胀问题通货膨胀率虽然回落,但通货膨胀的危险犹在。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进入2010年以来,通货膨胀就开始成为经济中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
中国2012年经济形势

国家2012年经济形势趋势预测2011年3季度,在调控政策和市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济增长继续回调。
3大需求中出口和投资需求回落明显,消费增长则继续保持强劲。
3季度GDP增长率为9.6%,4季度预计GDP将回落至8.4%左右,全年经济增长则在9.9%左右,居民消费物价指数3.2%左右。
展望2012年,增长率将比今年有所回调,经济增长预计为9.5%左右,居民消费物价指数3%-4%。
一、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及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当前经济总体运行形势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与矛盾。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增长继续下行的压力较大。
据测算,如果保持目前的环比增长水平,2012年1季度GDP同比增长率将降至7.5%左右,明显低于合理的潜在增长水平。
二是通胀预期并未完全消除。
尽管总体价格形势基本保持平稳,但在货币供应增长较快、货币存量较高和工资、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下,通胀预期仍然居高不下。
通胀预期较高加大了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难度,也限制了政策运用空间,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潜力的发挥。
三是保持和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的难度较大。
由于房地产市场发展缺少长效机制,当前调控主要依靠短期和行政措施,现有调控成果并不稳定,存在着反弹的可能。
此外,受开发周期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市场调控对经济增长的一些不利影响也未完全显现。
四是结构调整和短期增长的矛盾比较尖锐。
由于2009年以来重工业增长明显加快,单位GDP能耗和排放水平有所上升,导致今年特别是下半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任务异常繁重。
五是货币信贷增长存在着结构性问题。
一方面是货币信贷增长仍处于较高水平。
另一方面,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资金紧张程度却趋上升。
信贷宽松与贷款难的问题同时存在,货币政策操作难度很大。
二、2012年经济运行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分析总体来看,2012年宏观经济运行既有有利条件,也存在着不利因素,经济运行环境的不确定性较大。
世界银行发布《2012年全球经济展望》

世界银行发布《2012年全球经济展望》编者按:1月18日,世界银行发布《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认为世界经济已进入一个危险期,预计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5%,2013年为3.1%。
其中,高收入国家2012年为1.4%,2013年为2%,而2011年6月份预测值为2012年2.7%,2013年2.6%;发展中国家2012年为5.4%,2013年为6.0%,均低于6月份的预测值6.2%和6.3%。
报告指出,危机已蔓延到发展中国家,而其应对新一场危机的财政空间大大缩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做好准备,应对进一步增加的下行风险。
一、经济展望世界经济已进入一个危险期。
欧洲金融动荡已扩散到不久前尚未受到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和其他高收入国家。
这种传染性推高了世界许多地区借贷成本,拉低了股市,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量急剧下跌。
预计2012年和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5%和3.1%,与2011年6月份预测相比,分别下调了1.1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
高收入国家经济增长率为2012年1.4%、2013年2%,而6月份的预测为2012年2.7%、2013年2.6%;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为2012年5.4%、2013年6.0%,均低于6月份的预测值6.2%和6.3%。
此外,受经济增长放缓影响,世界贸易增长率2011年为6.6%,2012年仅达到4.7%,2013年有望回升至6.8%。
(一)高收入国家一是欧元区。
受财政紧缩、资金紧张、银行部门去杠杆化及市场信心暴跌等因素的影响,欧洲高收入国家经济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预计2012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速为-0.3%,2013年为1.1%。
二是日本。
受重建等因素的影响,2012年日本的经济增速将达到1.9%,2013年为1.6%。
三是美国。
2011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其增长率约为3%,而受财政刺激政策退出等因素的影响,预计2012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将降至2.2%,2013年为2.4%。
2012年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展望

以-
政 府 主导 的投 资拉 动 , 在 消费 未 能有 效 改善 的情 况 下 , 外需 的 下 滑 使得 增 长更 多 的依赖 投 资 来完 成 , 相 对低 效
模 式 尚未 改变
. . . 其他
C P :当月同比 I
粗放 的经济 增 长
行风 险逐 渐增 大 在 最 新一 期 的 世界 经 济展 望 中 , IM F 认 为
全球 经 济 已进 人一 个新 的 危险 阶段
全球 经济 活 动 减弱 并进 一 面对
经 济 面 临 巨 大 的 增 长 压 力 , 预 计 全 年 增 长 在 1% 以 下
步 失 衡 , 市 场信 心 近 期大 幅 下 降 , 下 行风 险 逐渐 增 大
囚 0 8 O!
倒 8! 苏
例 8 O! 卜
囚 0 的 一 O|
囚 8 6 O! 一
囚 6 01 甘
例 0 6 O! 卜
剑 0 6 O|
入 O! 一
剑 一 O! 寸
例 O 一 01 卜
剑 一 O|
O 一I 例 0 一 L
_ _\ 忍 燕 t \ 康
例 L 例 囚囚 日8 0 8 8 8 日 8 8 8 囚 吕受 一一囚 例内内寸 叶旧旧o 入 门只 山8 6 例0 O! 0 O! 0 01 0 O! 0 O! 0 O! 6 c 9 囚 0 O! 0 01 6 O ! 门 6! 门 6! 门 6! 门 6! 门 6! 门 0! g 06 1 8! 6! 内 6! 内 01 门 囚例 囚刹囚叫 囚囚囚 门 O! 卜入 闪 O 卜 8 刹只
场持 续 动荡 , 而且
欧猪
国家 的总 理们 接 连下 马
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一、2011年中国经济回顾2011年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我们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粮食产量57121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4%和11.4%。
1、物价回落幅度较大,全年略高于5%●控物价的货币条件持续改善●输入性因素的影响减弱●食品价格涨幅稳步回落2、经济增长稳中有调,全年增长9.2%左右●从内需看,1-11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4.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5%,居民消费增长17.0%,内需增速有所放缓。
●从外需看,1-11月出口累计增速为21.1%,进口累计增速为26.4%,外贸走势稳中有降,总体呈回落态势。
3、房地产调控和资产泡沫风险管理取得积极成效●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长8.5%,销售额增长16.0%,房地产市场初现大幅调整迹象。
●房地产投机需求得到一定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态势得到初步遏制。
●与土地、房地产相关的信贷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显示。
4、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一些积极进展●区域经济呈现出有利于平衡增长的态势: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国际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贸易顺差减小。
5、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经验总结●注重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与结构调整相结合●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积极推进内外平衡●更加注重系统性风险管理二、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1、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7.5%,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12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这是8年来第一次调低。
●往年8%左右的预期目标,为何在今年降至7.5%?●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的年初预期目标,从2001年到2004年,除了2002年没有明确提具体值外,都设定为7%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12月15日
宏观经济点评
11月份金融数据点评
全年信贷或难达7.5万亿目标
●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82.55万亿元,同比增长12.7%;狭
义货币(M1)余额28.14万亿元,同比增长7.8%。
人民币贷款余额
54.06万亿元,同比增长15.6%。
人民币存款余额79.51万亿元,
同比增长13.1%。
●M2增速连续5个月下滑。
11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12.7%,较
上月12.9%下降了0.2个百分点,略高于我们预期的12.5%。
M1
同比增速继续下滑,下降0.6个百分点至7.8%,M0稍有回升,
较10月份上升0.1个百分点至12.0%。
货币增速继续放缓,这和
长期的紧缩政策有关;从目前来看,外汇占款开始出现负增长,
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资金净流出概率增大,均降低了货币供应
量的增长。
M1-M2同比增速差继续扩大-0.4个百分点至-4.9%,
资金的活跃程度仍处于低位。
●1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5622亿元,同比多增78亿元,略高于我
们预期的5500亿元。
11月的贷款投放呈现出前低后高的局面,
据悉,11月最后三天四大行新增贷款约900亿元,约占全月的
40%左右。
住户贷款增加143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99亿
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36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
加418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84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
813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60亿元。
关注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
新增情况,中长期贷款增加量仍然远小于短期贷款增加量,企业
对长期投资的动力不足。
上证指数:
宏观经济研究小组
张帆
证书编号:S0120511030001
联系人:金佳
8621-68761616-8218
jinjia@
德邦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市福山路500号城建国际中心
26楼
●11月份新增人民币存款3247亿元,同比少增2626亿元。
住户存
款增加2103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3731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3763亿元。
因银监会规范超短期理财产品发行,商业银行只能通过发行跨度1个月以上的理财产品以完成年度存款考核,虽然11月中下旬的存款数据急剧上升,但在 11月末新增存款量仍然不高。
●银行间市场利率回落明显。
11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
均利率为3.49%,比上月低0.26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也为3.52%,比上月低0.23个百分点。
央行在11月份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实现净投放1580亿元。
总体来看,11月份的银行间市场资金较为充沛,市场利率明显回落。
●警惕资金净流出限制货币供应量增长,外汇占款已经显示出减少
的迹象。
12月份将实现财政存款的集中释放,规模巨大,这将提升商业银行的超储率,缓解年末资金紧张的局面。
因存款准备金率长期处于高位,不利于货币供应的扩张,未来存准率存在充分的下调空间。
为熨平资金的集中大量投放对货币市场的冲击,估计央行12月份在公开市场操作上将实现小幅净回笼。
信贷方面,11月份的信贷增速虽然高于预期,但仍未达到6100亿元的目标,12月份的放贷压力增大,从目前的存款情况来看,哪怕在监管上略有松动,要实现一个月7000亿的投放目标也实属困难,全年
7.5万亿的信贷目标可能难以实现。
图1 M1与M2同比增长
资料来源: wind,德邦研究图2 新增人民币贷款
资料来源: wind,德邦研究
图3 新增人民币存款
资料来源: wind,德邦研究图4 SHIBOR月加权平均利率
资料来源: wind,德邦研究
分析师承诺
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
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
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
投资评级
一、行业评级
推荐– Attractive:预期未来6个月行业指数将跑赢沪深300指数
中性– In-Line:预期未来6个月行业指数与沪深300指数持平
回避– Cautious:预期未来6个月行业指数将跑输沪深300指数
二、股票评级
买入– Buy:预期未来6个月股价涨幅≥20%
增持– Outperform:预期未来6个月股价涨幅为10%-20%
中性– Neutral:预期未来6个月股价涨幅为-10% - +10%
减持– Sell:预期未来6个月股价跌幅>10%
特别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报告中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该信息未经任何更新,也不保证本公司作出的任何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
在任何情况下,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
在任何情况下,我公司不就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对任何投资作出任何形式的担保。
我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或财务顾问服务。
我公司的关联机构或个人可能在本报告公开前已经使用或了解其中的信息。
本报告版权归德邦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
未获得德邦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
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德邦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