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生》有感800字

合集下载

站在人生的岔道口——读路遥《人生》有感

站在人生的岔道口——读路遥《人生》有感

站在人生的岔道口——读路遥《人生》有感虽不谙世事,倒也常常感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

但终究自觉尤欠思想,苦于无处得解。

终于在蓦然回首间,觅得《人生》于灯火阑珊处。

一如路遥先生一贯风格,《人生》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淡如水,但小说却是一波三折,迭起波澜。

不知是否巧合,人的一生不也是如此吗?不流于华丽堆砌,终要归于平淡,可又不是那么顺当。

人生本是如此。

书中主人公高加林是个有知识有才华有理想的青年,却被村支书的儿子顶替了民办教师的职位,无奈只有当回农民,他的内心痛苦不堪,他倔强的性格使他不愿屈服于村支书的不光彩的行为。

他将内心的苦闷诉之于毁灭性的劳动,借以转移精神上的痛苦。

但同时他仍未放弃梦想。

这是他的第一次选择。

人生如梦,美好不期而遇——他与善良美丽的巧珍恋爱了。

爱情滋润了他的心田,巧珍陪伴他走过了这段最苦闷的日子。

而此时的加林并未放弃他的理想。

终于,转机来了,加林的叔父高玉智调回大马河任职。

他的下属为讨好他,安排加林到县里当了通讯干事,而他也又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感受到自己走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风风光光的他此时高兴的如狂似醉。

而不知不觉中他已经做了第二次选择。

真正重要的是最后一次选择。

是他在人生岔道口的选择。

就在这时聪敏大方,脱俗出众的黄亚萍闯入了他的生活。

志趣相投的黄亚萍有意与他到大城市生活。

面对远大前程与甜美爱情的艰难选择,也正是这个选择改变了他的一生——他的私欲战胜了良知,他背弃巧珍选择了那既属于他又不属他的生活。

这是第三次选择。

但生活永不会一帆风顺,不久加林被告发走后门遭到开除。

所有的一切都灰飞烟灭,包括金子般的巧珍也嫁为人妻。

高加林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土地,回到了现实。

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作为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他始终心怀理想,没有人可以否认他追求理想的想法,但他的错误就在于没有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武断的选择了眼前的那道“彩虹”。

可彩虹终究只是彩虹,通往未来的桥需要自己铺设。

人生不只是红白玫瑰——读《人生》有感(1500字).docx

人生不只是红白玫瑰——读《人生》有感(1500字).docx

人生不只是红白玫瑰——读《人生》有感张爱玲在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中说“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句中的“两个”即譬喻成所谓的“红玫瑰”和“白玫瑰”。

然而红白玫瑰的蕴义,并不只是表面的情爱,究其内核,自有更深沉的意思。

红白玫瑰,迥乎不同。

似乎是背道相驰的两种事物,但略一思忖,便可发现此二者殊途同归,本质都是“玫瑰”。

不过既然存有差异,也就是存在两种选择。

人们都向往美好的事物,选择时也往往带有倾向性,但若是待选择的势均力敌,那就另当别论。

说到底,人生也是这样。

我们在人生中总是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走向一个个的分叉路口,有时选对,有时选错。

可人生不是数学题,不是只有绝对的答案。

有些时候,正是因为那些错误,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色彩斑斓。

有一本书,名为《人生》。

它讲述的似乎离我们已经很遥远,它不是我们的人生,而是改革开放前夕的陕北农村青年的人生。

那个时代的陕北农村,不仅仅是穷困,还有着精神上的贫瘠。

但是,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哪个地方,都会有受过良好教育并胸怀鸿鹄之志的青年。

本书的主角高加林正是这样的一位知识青年。

高加林家境贫寒,虽然在民办小学当老师,但后来又被大队书记之子取而代之。

他无可奈何,只能回家种田。

同时,一位美丽善良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入了他的生活,用一腔炽热的爱意温暖了他,让他失落的心灵得到抚慰。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高加林得到了一个机遇,就此又翻身成了县委通讯员,而后又遇见了高中同学黄亚萍,相处久了,竟与已有男友的黄亚萍坠入爱河。

刘巧珍默默离开,黄亚萍也与男友分手,看似高加林的前程与爱情都是一片光明,却终是遭到报复,被迫又回到农村。

他幡然醒悟,还想找到刘巧珍,与她重修旧好,可为时已晚,巧珍嫁作他人妇……高加林辜负了巧珍,黄亚萍也抛弃了自己的男友。

仅仅如此?不。

实际上,他们是作出了选择。

于高而言,巧珍和亚萍就是红玫瑰与白玫瑰,更是两种生活。

巧珍是好,可大字不识一个,张口闭口只有农村的那些琐事,纵然她可以为高加林学会刷牙,可精神深处的东西却无法轻易改变。

越过荆棘,才能迎来人生的春华秋实——读《人生》有感(1000字).docx

越过荆棘,才能迎来人生的春华秋实——读《人生》有感(1000字).docx

越过荆棘,才能迎来人生的春华秋实——读《人生》有感“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拿到《人生》这本书时,这个映入眼帘的第一句话,总让我无法移开目光并让我难以忘记。

是的,在这本书中主人公高加林在他的那个漫长道路中遇到了要紧的几步,而他的选择在他的人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景。

高加林——农民出身的县高中毕业生。

一开始的他是一个可以为了梦想,踏踏实实靠自己的努力奋斗。

即使在他的教师工作被村官高明楼的不争气儿子用关系给顶替了;即使有千万种不愿和委屈,他却并没有放弃生活,仍可以为了自己的父母,为了生活,回到一个农民开始,开始学会忍耐,学会为自己谋出路。

这是他的第一个选择,也正是因为这一步,他的生活开始变得平淡朴实,并且给了他生命中最宝贵的礼物——巧珍,一个心如金子一般的俊俏姑娘。

高加林在未考上大学的情况下回农村当了民办小学教师,而当他正感到快意的时候,刘巧珍伴着那圆润悠扬的“信天游”的歌声闯入了他的生活。

在他遭受不幸命运时,巧珍给他带来了爱和温暖,使他从巧珍纯朴美丽的爱情里深深地感到,他不应该害怕在土地上生活。

其实刘巧珍是早已爱上高加林的,但多年来她都一直把这种爱深深地埋在心里,因为她是个文盲,在高加林面前她感到自卑。

但巧珍对加林的爱,使她自己都无法阻止。

为了和加林在一起,她不惜与父母闹翻,她和加林之间的爱是没有任何杂质的纯真的爱。

记得书中的德顺爷爷在最后与高加林的谈话中说道:“可你把一块金子丢了!巧珍,那可是一块金子啊!”是的,巧珍一直默默守护着高加林,众人反对,她不放弃,不断努力。

高加林抛弃,她仍是善良,不怨恨,反而理解他,就连最后所有人都厌恶他,巧珍依旧帮助他。

当我看到这样的姑娘时,我心中充满了心疼和不忍。

然而,她和高加林之间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不会有结果的。

因为高加林经历过因贫困而面临的种种不公,使他不满现状、渴望实现自我价值,一心想离开农村。

读《人生》有感8篇

读《人生》有感8篇

读《人生》有感8篇【篇一】关于人生的话题在我心中一直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但一直无法有清楚的答案。

古人说:十五而向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我想自己连而立之年还未经历,又何谈不惑(自我封闭一下)。

一直读季羡林的《谈人生》,季羡林谈自己对生命意义、做人处事、名誉、朋友、压力、困难、爱情、成功等等人生中各种境遇的看法,那么我的一生怎么样完成?我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我的爱人?我的父母,兄弟姐妹?我的价值?...。

路遥的《人生》则通过小说的故事发展,展现每个人对自己人生的选择,而这些选择有出于惯性、本能、环境、也有欲望、梦想,在时间推移中,人物在不同境遇下通过行为表达自己的人生。

《人生》具体背景我没有查证,应该在改革开放萌芽期,小说主人公高加林以农村知识青年身份出现,有激情、勤奋、才华、理想,在现实社会一次一次打击下任坚持努力去实现梦想,但另一方面欲望、虚荣充斥着他矛盾的内心,并最终被冲破。

刘巧珍一位勤劳、朴实、善良的农村女性,她渴望知识、敢于追求、热爱生命、忠于现实,她给人以正面形象,或许表达着作者心中对一些事物美好寄托。

黄亚平和克南虽都在城里长大,但成长环境的不同也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性格,女性的黄亚萍任性而敢于追求,男性的克强虽也敢于追求,但男性的理性、努力也时时左右他的行为。

高明楼的圆通、眼界和眼光,马栓的圆滑,德顺的眼光,高玉德的憨厚,刘立本的精明。

这本小说是朋友推荐的,总希望能找到一些什么,可越是期望越是失望,直至被去除教师资格的高加林在农田里对德顺说“德顺爷爷,我一开始就想把最苦的都尝个遍,以后就什么苦活也不怕了。

”才被震撼。

人最怕面对的是脆弱自己,最强大的是内心的坚韧。

社会是现实的,人生的岔口也有很多,选择也就很多。

在面对成绩,成功时要保持冷静,要戒躁戒躁,找到原本的自己,真实的自己。

在失意的时候,在给自己希望,想想美好未来,重新看待自己,相信一切都会变好。

在普通中,在平凡中要耐得住性子,需要努力积累,只有在积累后才能抓住机会,如果高加林没有才华,也可能成为优秀的通讯干事。

读《人生》有感

读《人生》有感

读《人生》有感•相关推荐读《人生》有感(精选20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人生》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人生》有感篇1或许你也曾经有过迷茫,有过困惑的时候,譬如在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的时候,你会因是跟随自己的心继续向前走,还是屈服于现实的重压,如果你在处于纠结之中,那么便可以像我一样带着疑惑去《人生》中寻找答案。

《人生》讲述了一个因高考失利而在村里任教的民办男教师高加林,他出生于农民家庭。

他的生活一直都不太顺利。

“大能人”高明楼的二儿子三星是一个靠走后门才上了高中的迟笨人,因为高中毕业没有工作,便把没什么背景的高加林顶替了下来。

高加林不服气的待在乡下,一心想着怎样回到镇上,但村里“二能人”的二女儿刘巧珍又给予他爱情的滋润。

过了一段时间,高加林的叔父从远方调回来工作还当了地区的劳动局长,下面的人为讨好他,走后门把高加林带到了县城里工作,高加林还和高中同学黄亚萍擦出了爱情的火花,甩了刘巧珍。

可命运弄人,黄亚萍的前男友的母亲对高加林怀恨在心,揭发了他走后门的事,导致他又被迫回到了农村。

高加林是个有血性的青年,他不甘屈服在命运的压迫之下,他有自己的理想,也曾幻想未来美好的生活,可他愤怒、困惑、绝望,这都是人生带给他的教育,他可能在人生的岔道走对了的路,又有可能在他人的推波助澜下走错了路,可谁有说的准呢?是错是对都是相对而言的,高加林总觉得生活不顺,可他也找到了好些快乐幸福不是吗,有好些人在高加林选择了城里姑娘黄亚萍的时候大骂高加林没良心,是个负心汉,但在当时那个时代大背景之下,也许选择了黄亚萍就是多了一份在城里生活的保障,而选择机灵漂亮又朴实可爱但是个文盲的刘巧珍,在日后的生活中两人的分歧可能会越扯越大。

高加林不是没有过思想的斗争,他痛苦着在当初第一次与巧珍生出情愫的地方和她说分开,也痛苦着在自己失去工作后主动跟为难的黄亚萍断绝关系,他也还是有着愧疚的心。

读路遥《人生》有感五篇

读路遥《人生》有感五篇

人生读后感这天,我读了路遥的短篇小说《人生》,故事情节深深地感动了我,多次流下眼泪。

巧珍是我最喜欢的人物,她漂亮、善解人意、要强、有眼力,个性是当她爱一个人的时候,那种彻头彻尾的劲,即使他负了她,可他仍执迷地去爱他,默默地,执迷地去爱他,并为他做事。

她又有坚强的一面,当高家林和她断绝恋爱关系与另一个女孩相爱后,她毅然的理解了这个现实,尽管她深爱高家林,在别人看来,她不寻短见,也会神经病的,但是她非但没有,反而比以前更能干了,她热爱生活,每每看到绿油油的田地,她什么都忘了,用书上的话说:大地能包忍任何痛苦。

我想,我也要像巧珍一样,爱一个人就去爱他到永远,我之所以多次掉下眼泪,可能也在于我想到了自己的处境吧!读完书后,真痛快。

记得小时候,每当看完一部电视剧,我总期望有个完美的结局,总期望每个人的结果都像自己头脑中的一样理想,否则,自己会很生气,觉得不美,可此刻,也许自己长大了,对于什么样的结局都能认可,都能理解,有时,作品的杯具会更美!本篇日记写于99年12月5日,当时自己正值大学一年级,八年后的这天,初为人母的我,重新翻开日记,感慨颇深,抄写过来,与大家一齐回忆一段大学读小说的时光!路遥的《人生》读后感《人生》是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1982年,它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尘埃叙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的这样一个人生的变化过程8呒恿滞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谋.一向以来,我都比较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作品,而《人生》也就是以它那一波三折的故事吸引了我.小说的主人公高加林,一个才貌双全农村青年高中毕业后没能走进梦寐以求的城市,回到农村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那时的他已经很满足这个既能体现他的才能而又使他充满期望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他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三星顶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当上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然而,心性极高的他又怎能安于现状呢?当机遇再次降临到了高加林身上时,他义无反顾地抓住了这次机会,重新回到了城市,当上了县里的通讯干事,一个有头有脸,风风光光的记者,成了城里引人瞩目的人才。

《人生》读后感

《人生》读后感

《人生》读后感
读完《人生》,我深深被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所感动。

这本书通
过描写主人公的一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书中主人公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却
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强。

他用自己的行动和态度诠释了人生的真谛,让我深受启发。

通过主人公的一生,我明白了人生中总会有风雨,但重要的是
要学会面对和克服。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坚定的信念,才能走出困境,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此外,书中也提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功成名就,而在于如何过得有意义,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做出有意义的事情。

通过阅读《人生》,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明白了人
生的真谛。

我会珍惜每一天,用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努力去实现
自己的梦想,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

感谢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启
发和思考。

阅读路遥《人生》有感心得体会7篇

阅读路遥《人生》有感心得体会7篇

阅读路遥《人生》有感心得体会7篇阅读路遥《人生》有感心得体会7篇路遥通过文字告诉大家,人生处处都有选择,大家要做出不违背自己内心的决定。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阅读路遥《人生》有感心得体会7篇,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阅读路遥《人生》有感心得体会篇1人生美好,是因为它经历过艰难。

人生有甜美,也有苦涩,但人生在于追求,而不是等待。

一个人,若他的人生平平淡淡,没有一点波折,那还有什么意义。

自己的人生就得自己来把握,不能让它从手中逃脱,这样我们才能成为自己人生中的王者。

这是一本充满社会阅历,主要公经历人生磨难的七十年代社会的一本书。

当我一开始读这本书时,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心境去阅读,只是感觉有点懵懂。

直到我读完这本书后,我才知道,我的人生应该是怎样的。

《人生》的主人公叫高加林,他是一名老师。

他尽公敬业,却被一位刚高中毕业的同村人顶替了职位而被迫下岗。

那个同村人,就因他是村支书的小儿子,因没什么才智,也没好好努力,考不上学校,只好靠点关系混口饭吃。

高加林回家后,开始变得颓废,消沉,但他却收获了爱情,他与全镇最好看的姑娘在一起,但这个姑娘因没有文化而感到自卑,感觉配不上高另林。

这位姑娘家境富裕,而高加林家境极其贫寒,他的父母更是老实巴交,生怕高加林惹出什么事端,别人欺负他,也只好忍气吞声,自然双方家长没有准许他们俩在一起,但他们还是冲破重重阻碍而在一起了,每天晚上都偷偷到房后玉米地说知心话。

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黄天不负有心人,给他们让出一条道。

虽然曾被人顶了职位,被集体派去拉粪,还遭受欺凌,但最终还是走上一条光明大道。

经过老同学介绍,他成为了一位乡支书秘书,管理着他们的那一片区域。

就在他事业发展高涨,那个姑娘找到了他,说了许多家长里短,关心他的话语,但他却说她是土包子,叫她以后不用再去看他,怕领导看见。

而她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微笑的含泪而去。

最后姑娘被迫与一个自己不爱的男人结了婚。

而高加林因为犯了事,又被派送去百折不回的岗位当了老师,最终还是回到了原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人生》有感800字
皎皎的月光中,我掬起一捧倒映着月光的泉水;落落的余晖中,我拥一缕最暖的影子;灼灼的枫叶里,我拾一片脉络清晰的遮挡阳光;萋萋的芳华里,我捧起一本路遥写的《人生》,我仿佛透过高加林看到路遥的人生态度。

《人生》是路遥的成名作,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讲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因为民办教师被大队长书记高明楼的儿子三星代替而被迫回到土地,又因为他叔父的原因得到离开土地重新回到城市工作的机会,到最后被张克南的妈妈揭发控告高加林是走后门参加工作这件事,再被赶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

故事中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当高加林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进行着一次又一次重大选择时,他是怎么做的呢?在感情与理想面前,他选择了去城里当职的理想,远离了真挚热烈爱着他的巧珍,没有与爱人厮守在土地上。

当然,小说中这个让高加林进城机会像是给高加林开了个玩笑,最后高加林因为张克南的母亲举报还是回到了他想远离的农村。

这里我突然想到,如果高加林早就知道了自己会有这样一场空的结局,当初那个让他进城的机会摆在自己面前时,他还会不会选择进城大显
身手。

我想他大概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就如在《红楼梦》第五回中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早早就看到了那些女子的结局,可他当时太小还看不懂,又或者未曾经历过又怎么会懂得呢?就如同小说中失意的高加林,他本来有文化,觉得当民办教师可以实现他自己的价值,但却因为明楼要让自己的儿子当民办教师,将高加林减开了。

后来虽然有热烈痴情爱着他的刘巧珍的慰藉,可他心里还是会时常泛起惆怅和苦闷,他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想要看汽车、火车、飞机等,所以我想高加林大概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即便他早就知道他这么做会失去爱人巧珍、令父母失望,毕竟人生最大魅力不就是它本身就是一种充满却又无限可能的旅途吗?
在感情面前,他在农村姑娘刘巧珍和城市姑娘黄亚萍中,他选择了和黄亚萍在一起,他心里是有巧珍的。

我想高加林在这场感情选择中,除了黄亚萍能让自己父亲带他去大城市这样的利益之外,其实还有巧珍跟他之间的文化思想上差距,刘巧珍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而高加林是高中毕业,高加林希望自己的伴侣能跟自己谈文学,一块天上地下地说东道西而不是跟自己说村庄的井修好了、老母猪生了十二个猪娃等这些乏味的事。

最后,我记得路遥在书中的写过这么一段,“当然,作为年轻人自己来说,重要的是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

哪怕你的追求是正当的,也不能通过歪门邪道去实现啊!而且一旦摔了跤,反过来会
给人造成一种多大的痛苦;甚至能毁掉人的一生!”我们当然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生活,更不能用邪门歪道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如小说中的高加林的人生,如一条蜿蜒曲折的十字路口,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正确的路其实很难走,但高加林选择了一条看似平坦实则曲折的路,坚持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我认为这一点是极为难得的!他在这条路上辜负了巧珍、令父母失望,可却做到了没有辜负自己。

《人生》带给我的最大感动便是,在人生的漫漫长路,有些事情你知道归知道,但哪怕到最后一场空,可你执着的依旧执着。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