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时代消费者利益保护的金融审计研究

合集下载

大数据技术下金融审计管理探讨

大数据技术下金融审计管理探讨

大数据技术下金融审计管理探讨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金融审计管理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的审计流程已经无法胜任大数据时代的审计任务。

本文将探讨大数据技术在金融审计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对审计流程的影响。

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1.数据挖掘金融业务涉及的数据量非常庞大,审计员凭借传统方法处理数据将会浪费大量时间和资源。

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快速筛选和分类,将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进行清洗,为审计员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数据分析结果。

2.智能识别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智能算法实现对金融交易的自动判别和识别,减少人力成本和错误率。

例如,将超量交易、高频交易、大额交易等进行自动识别,并提供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风险预测大数据技术使得审计员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风险,并提供风险预测。

通过对客户历史交易数据的处理,预计客户未来交易的趋势,对潜在风险进行预警,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工作。

4.可视化分析通过大数据技术,审计员能够通过可视化分析工具,将数据图表化展现,方便理解和分析。

此外,可视化分析工具能够将复杂的数据关系转化为直观的可视化效果,极大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

二、大数据技术对审计流程的影响1.加速审计流程大数据技术能够快速处理数据,加速了审计流程,提高了效率。

大数据技术能够自动化地完成数据预处理、数据清洗、数据分析等流程,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和错误率。

2.提高审计效能大数据技术能够对金融交易进行快速识别和分析,并预测出潜在风险,提高审计工作的精准度和效能。

通过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审计员能够专注于重要事项,更好地掌握风险情况,提高审计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3.减少人力成本利用大数据技术,大量重复性任务可以由机器代替人工完成,大幅度减少了人力成本。

审计员可以专注于更有价值的工作,提高工作价值。

总结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金融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幅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智能识别、数据挖掘、风险预测等技术,大大提高了审计员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了人力成本。

浅析大数据金融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策略

浅析大数据金融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策略

浅析大数据金融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策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壮大,大数据技术在金融审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大数据在金融审计中的作用不仅提高了审计效率,还能够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预防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

本文将从大数据技术在金融审计中的应用入手,浅析大数据金融审计如何帮助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大数据技术在金融审计中的应用大数据技术在金融审计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挖掘与分析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从中找出潜在的风险点。

通过对客户交易数据、市场行情数据、资金流向等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异常交易、市场行为异常等情况,为金融机构提供预警信息。

2.风险识别与管理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对风险进行识别和管理。

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风险分析,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客户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为金融机构提供风险控制的依据。

3.自动化审计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实现审计工作的自动化。

通过建立大数据审计模型,可以实现对大量数据的自动识别、自动比对和自动分析,大大提高审计效率和精度。

二、大数据金融审计如何帮助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大数据金融审计在帮助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时监控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实现对市场的实时监控。

通过对市场行情、客户交易等数据的实时分析,可以快速发现市场异常和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市场风险的发生。

2.智能预警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建立智能预警系统。

通过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建立预警模型,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实现对潜在风险的预警,及时提醒相关部门和人员采取措施,避免风险的进一步扩大。

1.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大数据金融审计需要对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分析和使用,因此需要加强数据的安全保护。

金融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控制数据的采集和使用权限,加强数据的加密和存储安全,确保大数据的安全可控。

基于我国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研究

基于我国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研究

基于我国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研究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正迎来了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企业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审计也在面对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我国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研究展开探讨,旨在探索大数据时代下审计的新问题、新方法和新发展。

我们将分析大数据时代对审计的影响,然后探讨大数据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最后展望大数据时代下审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大数据时代对审计的影响1. 数据规模和复杂度的增加大数据时代以其数据规模大、数据种类多、数据处理速度快等特点而著称,这给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审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数据规模和复杂度,传统的审计手段已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的审计需求。

2. 风险和机遇并存大数据时代,企业面临更多的风险,包括数据泄露、网络安全等问题,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包括深度数据分析、精准营销等。

审计需要在这些风险和机遇中找到平衡,保障企业的合规运营和持续发展。

3. 审计需求的升级随着企业管理的复杂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审计需求也在不断升级。

传统的审计方式已无法满足企业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需求,必须寻求新的审计方法和手段。

二、大数据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1. 数据挖掘技术大数据时代,企业的数据规模急剧增加,传统的审计手段已无法满足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需求。

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帮助审计人员从海量数据中发现关联性、异常性和规律性,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2. 风险预警模型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构建风险预警模型,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帮助企业避免损失和陷阱。

3. 实时监控系统传统的审计方式采用批量式的审计方法,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

而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建立实时监控系统,及时监控企业的各项运营数据,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应对。

三、大数据时代下审计的未来发展趋势1. 多元化审计技能需求大数据时代,审计人员需要具备更多的技能和知识,不仅需要懂得传统的审计理论和方法,还需要具备数据分析和挖掘的能力,了解信息技术和风险管理等知识。

消费者利益保护的金融审计研究

消费者利益保护的金融审计研究

消费者利益保护的金融审计研究摘要:金融行业大数据应用比例持续增加,金融审计也面临着变革。

在大数据环境下,使用金融审计来防范金融风险和保护消费者利益成了迫切需要。

本文立足于消费者利益保护的角度,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深入研究金融审计的范围、内容、方法,提出了基于消费者利益保护视角的金融审计研究基本思路。

关键词:金融审计;消费者利益保护;大数据一、大数据环境下金融审计理论基础“互联网金融”连续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想要整顿规范金融秩序,必须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

金融审计在大数据时代下要更好地发挥金融治理的作用,需要适应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和金融监管体系变革潮流,推动金融改革。

金融审计要整合多种审计力量和监管资源,完善大数据时代下的项目组织管理模式。

利用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审计效率,采用多种审计方式相结合,加强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和专项调查,突出审计效果。

现有的有关金融审计的研究大多基于国家治理视角,是为了推动和完善国家治理,保障国家经济平稳运行。

然而,消费者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依靠消费者的踊跃参加。

但是,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探讨基于消费者利益保护的金融审计目前研究较少。

所以本文将站在消费者利益保护的角度,在金融审计中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研究金融审计的范围、方法以及实施路径。

二、大数据对金融审计和金融消费者的影响我国金融业大数据投资规模在不断提高,金融机构的信息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

金融机构的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业务数据量也海量增加,传统的审计技术已不能满足现有的状况。

因此,大数据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为金融审计带来各种挑战。

(一)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审计的现实困境1.金融审计范围和内容有待转变。

我国金融审计的主要审计范围是中央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业务、保险业务和证券业务等传统的金融业务。

然而由于大数据金融与传统金融存在着差异,所以针对传统金融设立的金融审计不完全适用于大数据金融。

大数据金融对大数据平台的依赖,使得大数据金融审计也应当加强对各种大数据平台的监督和管理,从而降低大数据金融风险。

基于我国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研究

基于我国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研究

基于我国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开始深刻地改变着各行各业,审计行业也不例外。

在这个背景下,基于我国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研究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大数据时代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大数据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审计发展方向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大数据时代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审计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量大、速度快、种类多,这对审计工作的数据管理和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需要通过手工抽样和数据分析来完成审计工作,而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使得审计人员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海量数据,并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

这为审计工作提供了更加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安全问题成为了审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数据泄露、数据篡改等安全问题的频频发生,审计工作需要更加严密的数据监管和安全防护机制,以保障审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通过大数据技术,审计人员可以更加深入地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从而为企业风险评估、内控审计等提供更加完善的数据支持。

二、大数据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审计工作中。

大数据技术在审计数据的获取和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采集和整理审计数据,而大数据技术使得审计数据的获取和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大数据技术还在审计风险评估、内控审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大数据技术,审计人员可以更加快速地识别和评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内控审计服务。

三、我国大数据时代下审计发展的趋势在我国大数据时代下,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未来审计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审计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技术水平。

基于我国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研究

基于我国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研究

基于我国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研究一、大数据时代下审计的挑战和机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和组织的数据规模和复杂程度也日益增加。

传统的审计方式可能已经无法满足这一新形势下的审计需求。

大数据时代下,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样、数据处理速度快、数据价值高的特点将对审计提出新的挑战和机遇。

大数据时代下审计的挑战在于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样,传统的审计方法可能无法有效处理如此大规模和多样化的数据。

在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处理速度和实时监控的需求也提出了审计的新挑战。

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可能需要更快速、更实时的审计方法和工具。

但与挑战大数据时代下审计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审计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企业和组织的运营情况,发现其中的潜在风险和机会。

大数据技术还可以为审计提供更有效的工具和方法,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还需要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审计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更加完善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保障数据的安全和合规。

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需要加强与其他领域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审计的新挑战和机遇。

大数据时代下,审计需要与信息技术、数据科学等领域加强合作,在技术和方法上进行共同探索和创新,共同推动审计的发展。

三、结语我国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审计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更加全面、深入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加强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加强与其他领域的合作和交流。

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浅析大数据金融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策略

浅析大数据金融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策略

浅析大数据金融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策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金融服务已经成为了未来金融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数据也成为了金融行业中最宝贵的资产之一。

而大数据作为金融审计和风险防范工作中的重要手段,对于金融行业而言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就大数据在金融审计和风险防范中的作用进行浅析,并探讨针对金融风险的策略。

一、大数据在金融审计中的作用1. 数据采集和整合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快速、全面地采集和整合各类数据,包括交易数据、客户信息、市场数据等,将分散的数据汇聚到一个平台上,为审计工作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数据支持。

2. 数据分析和挖掘大数据技术能够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快速的分析和挖掘,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异常,为审计人员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数据资源,可以更快速地识别潜在的风险点和问题。

3. 预测和预警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建立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预测模型,预测未来的市场走势和可能发生的风险,为审计人员提供了更为准确的预警信息,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风险防范。

4. 自动化审计大数据技术可以支持审计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建立审计模型和算法,可以自动分析数据、识别风险、生成审计报告,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二、大数据在金融风险防范中的策略1. 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金融机构要建立起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包括数据采集、存储、清洗、分析和利用等各个环节,确保数据的安全、完整和可靠,为风险防范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2. 构建风险预警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建立起风险指标和模型,实现对金融风险的早期发现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3. 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数据安全的挑战,金融机构需要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确保数据的安全不被泄露和篡改。

4. 强化数据治理和合规管理金融机构需要加强数据治理和合规管理,确保数据的合法、规范和合规使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在大数据应用中做到合规运营。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业内部审计创新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业内部审计创新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业内部审计创新研究作者:刘雅萍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2年第25期摘要:在大数据的推动下,现代金融业内部审计技术已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内部审计人员应加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把坚持使用审计新技术作为推动整个现代内部审计工作创新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有力推进金融业内部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文章在探讨大數据背景下金融业内部审计的机遇和挑战基础上,提出金融业内部审计创新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推动大数据技术在内部审计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金融行业;内部审计大数据伴随着云计算、移动物联网的发展,正在对金融业内部审计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内部审计的审计理念、审计对象和内容、审计技术和方法、审计模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大数据既给内部审计带来了诸多挑战,也带来了一系列机遇。

金融业内部审计人员应适应发展要求,强化数据审计能力,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以建设审计数据分析平台为依托,以审计方法智能化为目标,不断摒弃传统的审计理念和审计思维,以创新审计组织模式为基础,不断强化数据时代的内部审计能力建设,全面提升金融业内部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一、大数据背景下金融业内部审计的机遇(一)改变审计方法,降低内部审计成本在信息化时代,金融行业内部审计的处理数据急剧增长,海量数据要进行整合管理,将分散的数据纳入一个统一、规范的技术平台,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时间、人员来分析数据,传统的账表导向方法、单一抽样审计已无法满足需求。

大数据环境下,大数据、IT技术、云计算机数交叉融合,促使审计方法不断从简单向科学、从单一向系统、从随意向规范等方向发展,对信息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运用人工智能和统计分析软件对海量数据进行搜集信息、信息挖掘、归纳信息、分析数据,有效解决数据信息的碎片、流程繁琐、分析难度大等问题,有效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审计工作在信息化前提下更具实时性和高效性,合理对审计力量进行分配,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二)全面发现审计疑点,提高决策效率在审计数据分析平台中,促进信息的共享和流通,实现数据的标准化和统一,采用“横向数据联系、纵向现场延伸”的方式,变现场审计为远程审计,变抽样审计为全样本审计,加之对内部审计的有效控制和实施监督,推动审计向深层次发展,对指标数据等进行关联分析筛查疑点,提升审计的科学性、准确性、透明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大謝耐代消费者利益■户的金融审计研究冯国富,王静(南京审计大学,江苏南京211815)摘要:金融行业大数据应用比例持续增加,金融审计也面临着变革。

在大数据环境下,使用金 融审计来防范金融风险和保护消费者利益成了迫切需要。

本文立足于消费者利益保护的角度,以大 数据时代为背景,研究金融审计的范围、内容、方法,了基于消费者利益护视角的金融审 计研究 。

关键词:金融审计;消费者利益保护;大数据中图分类号:F239.44 文献标识码:A2017年3月5 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妥推进金融 革,风险点,整顿规范金融 ,金融风险“防火墙”。

审计 大力推进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 的。

在大数据环境下,使用金融审 计来防范金融风险和护消费者利益成了迫切需要。

文立足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究基于消费者利益 护的金融审计的范 、、方 以。

一、大数据环境下金融审计理论基础“金融”续 政府工作报告。

想要整顿规范金融秩序,金融风险“防”。

金融审计在大数据时下要发挥金融的作用,需要应金融业的发和金融监系变革 ,推动金融改革。

金融审计要整合审计 和,大数据时代下的。

利用数据 ,审计效,用审计方 ,加强政和专项调查,审计 。

的金融审计的研究大多基于国家治 理视角,是为了推动和 国,保障国 :稳运行。

然而,消费者是金融系的重要成部,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依靠消费者的踊跃参 加。

但,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探讨基于消费者 利益护的金融审计前研究较少。

所以本文将站 在消费者利益保护的角度,在金融审计中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研究金融审计的范围、方法以及实施。

二、大数据对金融审计和金融消费者的影响我国金融业大数据投 在不断 ,金融 机构的信息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

金融机构的 信息水越来越,业务数据也海量增加,传 统的审计技术已不满足的状况。

因此,大数 据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为金融审计带来各 挑战。

(一)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审计的现实困境1.金融审计范围和内容有待转变。

我国金融审 计的主要审计范 中央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业务、险业务和证券业务等传统的金融业务。

然而 由于大数据金融与传统金融存在着差异,所以针对 传统金融设立的金融审计不全用于大数据金融。

大数据金融对大数据肀台的依赖,使得大数据 金融审计也应当加对各大数据台的和管理,从而降低大数据金融风险。

金融机构信息系 统的特 其固风险,决定了金融审计的 要 增加对其系统处理和控功能的审查。

在大数据时 代,金融审计所P数据涉了多个系统。

面对元的金融业务,审计 然进一步扩大,成为跨 越多种业务类型、个系统的多元审计。

金融业 的业务一般是以消费者为导向,即一在一 金融公司开展多种不同类型的业务。

传收稿日期:2018-12-12作者简介:冯国富(1977— #,男,南京审计大学审计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计算机审计和政府信息系统审计研究;王静 (1993—),女,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专硕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审计方向。

统的金融审计以业务类型来区别分析风险,难以全 面分析风险所在。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客户的不同业 务活动以及相关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可以充分掌握 风险点。

2. 金融审计方法有待创新。

在手工数据处理条件下,审计人员可以采用审阅、对比分析等方法对金融机构进行审计调查。

但是在数据信息化的条件 下,审计内容被存储在计算机中,审计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取证。

现有的审计是以 审计为主,要在业务活动 一进行,没有实价值。

金融机构的数据系统总是在动态作,一 行,会给企业来 ,所以需要审计人员在系统运行时进行审计,但不系统的正常运行,审计 作 来 一定的难 。

3.利的金融审计法法规有待完善。

大数据金融的快速发展给金融 注人了 新 的,但同 金融审计现了部分法律空白。

的法在金融消利方面并没有的目标,对 的定十分模糊,没有 是 。

现行的有关大数据金融审计方面的法法 大数据金融审计 利的需求,需要有关进一 相关大数据金融审计的法法 ,对利 的大数据金融审计作的。

(二)大数据 对金融 利的I1.金融 人信息安全受到威胁。

在大数据 ,金融 人数据信息被金融机构所获取和存储,金融 在个人信息全方面。

管金融企业采取措施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来 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但是系统操作误或是系统遭病毒人侵和恶意攻击,有可能导致信息泄露,从危害金融 的利,给金融 来严的果,如个人的财产被盗取、消费者的个人数据被泄露等问题。

2. 金融 的资产缺乏 。

金融商品的专业性强和风险高的特点,金融 在交易过程中处 。

所以,金融消费者和一般消费者相比,弱势更为突。

比如因为互联网的开放性以及金 融大数据X台的技术缺陷,不法分子利用计算机病 毒或黑客攻击,窃取金融 的资金等。

3. 金融 分类不合理。

大数据金融消费在选择金融产品,由于缺乏相应金融知识,很容易在高收益的诱导下选择超自身所能承受的高风险产品。

可能为了购买高收益的金融产品,填写虚假信息。

但金融机构没有去进行审核与 管理。

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大数据金融消费者分类制度。

4.金融机构的信息系统存在问题。

近几年审计 署的审计公告结果显示,金融机构的信息系统管理 存在 ,要是 分信息系统应用计不 、业务数据不一致,分 信息共享不充分,不利于数据交 。

数据中建设分 管要、信息系统有效利用,信息系统管理不能有 人为调数据风险,对网络接人、访问控制不严格,网络全存在隐患。

存在客户信息录、件系统日志管理不符合 管要 的,件 经 接 进行实盘操作,最终导致大风险事件发生。

三、基于消费者利益保护视角的金融审计研究基本思路大数据 下,需要构建大数据理念的金融审计 ,加强金融管,系统性风险,为保金融 利 更大的作用。

(一)建立统一的审计信息X台充分 大数据金融行业的整体经营情况,从而制定不同的审计程序,应当建立统一的大数据金融审计信息X台,对金融数据进行中处理整合分析。

金融机构 数据 全标准化,所以需要统一数据结构,实现数据 化,实现银行、证、险行业 行业、整合分析,进一 化金融审计。

审计机关被审计金融 同时备份原始数据,审计机关对金融机构的数据采取中管理、分 的方进行管,数据的全,有 的个人信息被泄露。

()加强金融数据分析管理大数据时代下,审计证据不能依靠传统的发现 方法,要从数据中要 的相关审计证据,因此,需要应用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

利用 审计的 进行审计。

审计是一 用 自动执行控制以及风险 的方法,从定期对金融交的进行审查 对所有金融交的性审查。

通过对业务数据的自动且频繁地分析,能 够真实分析出金融交面的异常结果以及控制缺陷 面临风险的数据。

大数据技术与联网审 计结合来,对金融机构的数据实施数据挖掘,通 过关联分析,确定各种风险,总分析、现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

审计人员可以在被审计的金融系统中,设计并嵌人审计程序模块,自动收集数 据并对数据库实时监督,有助于更方便地找到审计 证据。

另外,将金融数据与其他领域的数据进行综 合对比分析,从而运用信息化手段审查问题,进行 宏观分析。

(三)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随着金融机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审计人员 同时也需提高自的计机,金融机构 系统流程 ,别数据环境并查找审计证据,审查内部控制否有,分析 :取潜在数据。

在进行大数据金融审计时,可以借 助其他 的人士,内部控制的 、信息系统的专家和数据挖掘的 ,审计 的结构 化,有地进行审计并 对金融机构的 。

,大数据审计并不能统的审计,在金融审计程中,仍需要审计人员 的观 ,用审的问题,从审查数据 、的角度 审计。

()建立基于消费者利益保护的金融审计体系在数据金融领域,对 的一个重要方 制 的信息披露制度。

金融机构,并 在系统信息。

审计机关对金融企业的信息披 露情况进行监督,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

要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为 普及互联金融方的,化金融 的数据金融 的观念,提高金融消费者的风险意,从而达到保护以及避免损失的目的。

由于大数据金融 的复杂度高,尤其金融机构与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对称,纯的信息披露与 育并晰 金融产品的特性。

因此,可以在金融业协会数据环境下金融消费,设 投诉部门,并制出信息披露的模板。

该小组致于帮助确得金融机构的整的信息,所做出的决 出于自身实际出发的。

(五)健 数据金融审计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有 数据金融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尚明确。

建立健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审计法律 法规体系十分必要。

由于数据会到大量的数据信息,很有可能会涉及金融机构的商业机密和消的个人信息,所以需 部门制 应的法律法 规,对数据金融审计进行的指引和规范。

在金融审计中引人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保护金融 。

促使审计人员在大数据时 转变意,提高用信息化技术审查问题、分析的能力,把数据审计从辅助审计转变为一种常态化的审计 方式,实现审计的目标,最终保证金融业健康发展,金融 的,促进现经济社会谐。

参考文献:[1] 魏鹏.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J].金融论坛,2014,19 (07):3-9,[2] ,徐纯.《多德•弗兰克法案》与美国联邦政府金融审计制度创新[J].审计研究,2014,(02):27-32.[3] 杨书怀.宏观审慎监模式下政府金融审计与金融稳定[J]. 审计研究,2016,(03):56-62.[4] 刘铮.治理视角下的国家金融审计研究[J].审计研究,2013, (02) :17-21.[5] ,张红英.互联网金融审计框架构建设想[J].财会通讯,2015,(22):103-105.[6] 陈岚.国家治理视角下的金融审计[J].南方金融,2012,(06): 74-76.[7] 王怀勇,邓若翰.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制度研究[J].南方金 融,1-7(2017-11-15).[3] 审计署金融审计题组,吕劲松.信息化条件下金融审计模式研究[J].审计研究,2013,(06):12-18.[9] 张继红.论我国金融消费者信息的立法完善一基于 数据时代金融信息流动的负面风险分析[J].法学论坛,2016,31 (06):92-102.[10] 李勇坚.互联网金融视野下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37(09):54-61.[11] 鞠晔,王平.云计下欧盟消费者个人敏感数据的法律保护[J].法学杂志,2014,35(03):79-35.[12],,王瑜.连续审计在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中的运用研究一基于系统性风险监控的视角[J].审计研究,2013, (06):45-51.[13] 柯芳,辛佳颖.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金融审计风险防范研究[J].经济论坛,2013,(07):100-102.[14] .基于国金融安全的金融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2012,(33):43-45.[15] .金融审计理念的新探讨—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认识金融审计[J].审计研究,2012,(05):3-13.[16] 于海慧,明.金融危机后金融创新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2012,(03):63-65.[17]中,何德旭.金融稳定视角下的政府金融审计对策研究[J].财政研究,2012,(01):54-56.[13] .构新型金融审计体系框架的研究[J].经济问题,2009,(10):97-101.[19]王广兵.于金融审计目标体系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3, (06):11-13.[20] 蒋建华.我国金融审计的发展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8, (01):22-27.[21] 刘家义.关于我国金融审计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2,(05):3-8.[22]王素梅,郭道扬.国家治理框架下金融审计的发展研究[J]. 财政研究,2013,(03):53-56.Financial Audit Research Based on the Protection of Consumer Interests in the Age of Big DataFeng Guofu, Wang Jing(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815)Abstract:The proportion of big data applications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continues to increase, and financial auditing is also facing changes. In the big data environment, the use of financial auditing to prevent financial risks and protect consumer interests has be­come an urgent need. Based on the protection of consumer interests, this paper deeply studies the scope, content and methods of fi­nancial auditing in the context of big data era, and puts forward the basic ideas of financial audit research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nsumer interest protection.Key words: financial audit; consumer interest protection; big data(上接第39页)[3] 张世彦.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防范应收账款风险[J].当代经 济.2008,(5).[4] 杨建平.对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12):243—305.[5] 刘诗明.浅谈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J].金融与 经济,2009,(8).[6] 李棒玲.企业应收账款问题的产生及对策[J].郑州市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26—27.[7] 崔立群.建立信用管理机制强化应收账款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105-106.[8] 谢和书企业应收账款的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J].中国商贸; 2010,(2).Research on 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 of Household Appliance Industry------Taking Haier Group as an exampleHou Yujie, Ma Liqing(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shan 316022, 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home appliance industry has also developed rapidly. The emergence of many home appliance brands has led to more and more fierce competition. Many companies in China have survived under pressure and began to choose to use credit sales to increase sales. To increase the market share of its products and services, but it also brings many operational problems. Because in the process of credit sales, it is easy to cause the amount of accounts receivable to be too large and cannot be recovered. As a result, the profits on the books of the company are too high, but there is actually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cash flow, which may cause the bankruptcy of the enterprise to continue to survive. It is also seen that ac­counts receivable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survival of enterprises.Key words: accounts receivable; home appliance industry; Hai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