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应用层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课件: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全面介绍

1
TCP协议
介绍TCP协议的特点,如可靠性、流量控
UDP协议
2
制和拥塞控制。
探索UDP协议的非可靠性和低延迟特点,
适用于实时应用。
3
连接管理
解释传输层的连接建立、维护和释放过 程,如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应用层的介绍
应用层提供了各种网络应用和服务,如电子邮件、Web浏览器和文件传输。学习应用层协议和应用开发。
错误检测和纠正
介绍常见的错误检测和纠正技 术,如循环冗余检验码。
流量控制
保证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数 据传输速率匹配,防止数据丢 失和拥塞。
网络层的介绍
网络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中间层,负责数据的路由和转发。了解网络层的功能和常见协议,探索互联网的基本 原理。
IP地址分配
讨论IPv4和IPv6地址的分配方式以及网络地址转 换技术。
2 传输媒介
介绍常见的传输媒介,如铜线、光纤 和无线传输,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3 物理接口
学习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标准和接口类型。
数据链路层的介绍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原始的物理信号转换为逻辑数据帧,并通过物理介质在网络中传输。深入了解数据链路层的 功能和协议。
帧同步
确保接收方可以准确地同步和 解析传输的数据帧。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课件: 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全面 介绍
计算机网络课件提供了全面介绍,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内容。让我们一起探 索计算机网络的奥秘和应用。
物理层的介绍
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第一层,主要处理电信号的传输和物理接口的问题。探索数据的物理传 输过程和相关技术。
1 信号处理
了解数字和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以及 数据编码和传输过程。
智能家居
应用层的功能

应用层的功能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最高层,它直接向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并且负责处理用户请求和完成用户任务。
应用层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通信:应用层可以通过提供各种网络通信服务,使用户能够进行网络通信,如传输文件、发送电子邮件、在线聊天等。
应用层协议如HTTP、FTP和SMTP等就提供了这样的功能,能够使用户在不同主机间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2. 资源共享:应用层的功能还包括资源共享,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共享文件、打印机、数据库等资源,方便用户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例如,在局域网中可以使用文件共享协议,使多台计算机可以同时访问和编辑同一个文件。
3. 远程登录:应用层可以实现远程登录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远程登录到其他计算机上,从而能够在远程计算机上使用自己的账户和资源。
远程登录协议如Telnet、SSH等就提供了这样的功能。
4. 分布式计算:应用层还可以支持分布式计算,即将计算任务分布到多台计算机上进行并行计算,以提高计算效率。
例如,通过分布式计算系统可以将大规模计算任务划分为多个子任务,分布到各个计算节点上进行计算,最后将结果汇总,提供给用户。
5. 多媒体传输:应用层还可以支持多媒体数据的传输,包括音频、视频等,以满足用户对多媒体内容的需求。
例如,通过流媒体协议可以实现在线音视频的播放和传输。
6. 网络安全:应用层还包括一些网络安全的功能,如用户身份认证、数据加密、防火墙等。
应用层可以通过各种安全机制保护用户数据的隐私和安全性,防止数据被非法篡改或泄露。
总的来说,应用层的功能是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网络服务,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
它是整个计算机网络中最接近用户的一层,是用户和网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互联起来,通过各种数据传输技术和协议来实现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的一种技术体系。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是学习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层协议、网络应用的设计与开发、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的相关内容。
一、应用层协议应用层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最上层的协议,它是用户使用网络服务的接口。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有HTTP、FTP、SMTP、DNS等。
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它是用于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FTP是文件传输协议,它用于在用户计算机和远程服务器之间传输文件。
SMTP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
DNS是域名系统,它用于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
学习应用层协议是理解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基础,它涉及到协议的工作原理,常见协议的特点和使用方法等内容。
二、网络应用的设计与开发网络应用的设计与开发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和设计,主要包括应用程序的架构设计、网络通信的实现、数据传输的处理等方面。
网络应用的设计与开发涉及到多种技术,如编程语言、网络协议、数据库等。
学习网络应用的设计与开发需要具备一定的编程和网络知识。
常见的网络应用开发语言有Java、Python、C#等,网络应用的开发过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和发布等环节。
三、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非法访问、损坏或窃取信息的威胁。
网络安全包括多种技术和措施,如防火墙、加密算法、访问控制、漏洞扫描等。
学习网络安全需要了解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安全威胁和攻击类型,如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等。
同时,还需要掌握网络安全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如网络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等。
四、云计算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型,它将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
云计算提供了大规模的计算和存储能力,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使用这些资源。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功能的分层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功能的分层介绍计算机网络是由一组相互连接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组成,通过通信线路和交换设备相互连接,共享资源和信息。
为了有效管理和提供灵活的功能,计算机网络通常被组织成分层的体系结构。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以及每个层次的网络功能。
OSI模型最常用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开放式系统互连”(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简称OSI)模型。
该模型将计算机网络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任务。
下面是OSI模型的七个层次:1.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处理硬件的物理接口以及基本的电信号传输。
2.数据链路层:负责可靠传输数据帧,增加了流控制和差错检测等功能。
3.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分组(通常称为数据包或数据报)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进行路径选择和数据包转发。
4.传输层:负责建立端到端的连接,提供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流量控制。
5.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不同计算机之间的会话。
6.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转换、加密和压缩等安全性和可读性相关的功能。
7.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应用程序,例如电子邮件、远程登录和文件传输等。
每个层次在进行通信时只与相邻的上下层进行交互,通过协议进行数据的传递和控制。
TCP/IP模型除了OSI模型外,另一个常用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TCP/IP模型。
TCP/IP模型是实际应用中最常见的网络体系结构,它是互联网的基础。
TCP/IP模型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四个层次:1.网络接口层:负责通过物理媒介(例如以太网)传输数据,处理硬件寻址和数据包的物理传输。
2.网际层: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进行路由选择和数据包转发。
3.运输层:负责建立端到端的连接,提供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流量控制。
4.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应用程序,例如HTTP、FTP和DNS等。
与OSI模型相比,TCP/IP模型将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合并到了单一的应用层中。
osi七层模型的定义和各层功能

OSI七层模型的定义和各层功能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了。
而OSI七层模型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实质标准,它将计算机网络协议的通信功能分为七层,每一层都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下面,我将以此为主题,深入探讨OSI七层模型的定义和各层功能。
1. 第一层:物理层在OSI七层模型中,物理层是最底层的一层,它主要负责传输比特流(Bit Flow)。
物理层的功能包括数据传输方式、电压标准、传输介质等。
如果物理层存在问题,整个网络都无法正常工作。
2.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对物理层传输的数据进行拆分,然后以帧的形式传输。
它的功能包括数据帧的封装、透明传输、差错检测和纠正等。
数据链路层是网络通信的基础,能够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3. 第三层:网络层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为数据包选择合适的路由和进行转发。
它负责处理数据包的分组、寻址、路由选择和逻辑传输等。
网络层的存在让不同的网络之间能够互联互通,实现数据的全球传输。
4. 第四层:传输层传输层的功能是在网络中为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连接。
它通过TCP、UDP等协议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分节与重组、流量控制、差错检测和纠正等。
5. 第五层:会话层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结束会话。
它的功能包括让在网络中的不同应用之间建立会话、同步数据传输和管理数据交换等。
6. 第六层:表示层表示层的作用是把数据转换成能被接收方识别的格式,然后进行数据的加密、压缩和解压缩等。
7. 第七层:应用层应用层是OSI模型中的最顶层,它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包括文件传输、电流信箱、文件共享等。
应用层是用户与网络的接口,用户的各种应用软件通过应用层与网络进行通信。
OSI七层模型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标准,它将通信协议的功能划分为七层以便管理和开发。
每一层都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网络通信体系。
只有了解并理解这些层次的功能,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提高网络效率。
计算机网络的网络层次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网络层次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网络层次结构是指将计算机网络中的各种设备和
协议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以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1. 物理层
物理层是网络层次结构的最底层,主要负责传输原始比特流。
它涉及硬件设备,例如网线、光纤和网络接口卡。
物理层的功能包
括数据传输的编码和解码,数据的传输速率控制,以及物理连接的
建立和维护。
2.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位于物理层之上,负责将原始比特流划分为帧,并
提供基本的错误检测和纠正功能。
数据链路层主要解决点对点直连
的通信问题,确保数据在物理链路上的可靠传输。
3. 网络层
网络层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层次之一。
它负责为数据包选
择和设置最合适的路径以进行跨网络的传输。
网络层协议有IP
(Internet Protocol),它通过将数据包封装在各自的数据报中,使
得数据能够在不同网络之间传输。
4. 传输层
传输层负责在源主机和目标主机之间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传
输层的主要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TCP),它使用错误检测和重新
发送机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5. 应用层
网络层次结构的设计和实现可以简化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提高
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
通过将不同的功能划分到不同的层次,网络
设备和协议可以更加独立地进行开发和升级。
总结:
计算机网络的网络层次结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每个层次都有各自的功能和协议,以实现数据传
输和通信的可靠性和效率。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5版)章节题库-应用层(圣才出品)

第6章应用层一、选择题1.若用户1与用户2之间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过程如图6-18所示,则图中①、②、③阶段分别使用的应用层协议可以是()。
[2012统考]图6-18 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过程A.SMTP、SMTP、SMTPB.POP3、SMTP、POP3C.POP3、SMTP、SMTPD.SMTP、SMTP、POP3【答案】D【解析】电子邮件主要由3部分组成:用户代理、消息传输代理和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1)SMTP: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是定义邮件传输的协议,它是基于TCP服务的应用层协议,由RFC 0821所定义。
SMTP协议规定的命令是以明文方式进行的,SMTP协议用于邮件服务器之间传递邮件。
SMTP运行在TCP基础之上,使用25号端口,也使用客户/服务器模型。
SMTP通信的3个阶段如下:①连接建立:连接是在发送主机的SMTP客户和接收主机的SMTP服务器之间建立的。
SMTP不使用中间的邮件服务器;②邮件传送;③连接释放:邮件发送完毕后,SMTP应释放TCP连接。
(2)POP3协议:POP3最简单的邮箱访问协议是邮局协议(Post Office Protocol 3,POP3)。
POP3协议是最简单的邮箱访问协议,但它的功能有限。
POP3协议具有用户登录、退出、读取邮件以及删除邮件的功能。
当用户需要将邮件从邮件服务器下载到用户自己的机器时,POP3客户进程首先与邮件服务器的POP3服务器进程建立TCP连接(POP3服务器的TCP端口号为110),然后POP3客户进程发送用户名和口令到POP3服务器进行用户认证,认证通过后,就可以访问邮箱了。
所以本题中用户1使用SMTP向用户1的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用户1的邮件服务器使用SMTP向用户2的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用户2使用POP3协议从用户2的邮件服务器中接收邮件。
2.如果本地域名服务无缓存,当采用递归方法解析另一网络某主机域名时,用户主机和本地域名服务器发送的域名请求条数分别为()。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应用层(一)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应用层(一)(总分:28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在计算机网络中,C.D.E、F采用对等连接方式,则 ____ 。
(分数:2.00)A.C只能充当主机B.D只能充当主机C.C和D都可能是服务器,也可能是主机√D.C只能是服务器,D只能是服务器解析:是中央台用于收发电子邮件的计算机的域名。
它的端口号是 ____ 。
(分数:2.00)A.80 √B.81C.79D.78解析:3.在域名解析过程中,本地域名服务器可以采用的查询方式是 ____ 。
(分数:2.00)A.迭代查询B.递归查询C.迭代查询或递归查询√D.顺序查询解析:4.FTP只提供文件传送的一些基本的服务,它使用 ____ 。
(分数:2.00)A.TCP可靠的运输服务√B.UDP运输服务C.SMTP传输D.POP传输解析:5.一个邮件服务器( )。
(分数:2.00)A.既可以作为客户,也可以作为服务器√B.只能做服务器C.只能收邮件D.只能向用户发送邮件解析:6.下面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
(分数:2.00)A.万维网WWW使用统一资源定位符URI,来标志万维网上的各种文档B.在万维网WWW中,客户程序与服务器程序之间交互使用的是HTTP协议C.只要使用:HTTP协议,就能够在自己的计算机屏幕上显示任何万维网页面√D.为了在万维网上方便地查找信息,用户可使用各种的搜索工具(即搜索引擎)解析:7.下面哪些协议不是面向连接的’FCP协议 ____ 。
(分数:2.00)A.SMTPB.HTTPC.DNS √D.TELNET解析:8.TCP/IP参考模型中,下面不属于应用层的协议是 ____ 。
(分数:2.00)A.SMTPB.IP √C.SNMPD.TELNET解析:9.Internet上的3个传统的基本应用是 ____ 。
(分数:2.00)A.Telnet、FTP、EmailB.Telnet、FTP、WWWC.FTP、WWW、Email √D.WWW、BBS、SNMP解析:10.以下软件中 ____ 不是浏览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层:应用层的数据使用网络层的两个协议,TCP和UDP协议,数据封装完成后就装载到其中,交给下层处理;DNS简介:说明:一种协议伴随着各种相关的概念,这些概念是为支撑这个协议而定义的,这就形成了的一种理论。
其内部的理论,比如域名服务器;在这里就不多做介绍;在研究应用层的协议重点是在研究协议的工作原理,对于一些的报文格式,我们将在实验时具体解析报文的格式;域名解析过程:递归解析:客户端(解析器)可以从名称服务器中请求递归应答。
这意味着解析器期望服务器提供最终答案。
如果服务器是这一域名的授权者,它会检查它的数据库并做出响应。
如果服务器不是授权者,它会把请求发送给其他服务器(通常是父服务器),并等待响应。
如果父服务器是授权者,它就做出响应。
否则它仍把查询发送给其他服务器。
当查询最终得到解析后,响应就回溯知道最终到达发出请求的客户端。
迭代解析:如果客户端没有请求递归查询,则映射以迭代的形式完成。
如果服务器是名称的授权者,则它发送应答;反之,它会返回一个它认为能够解析该查询的服务器的IP地址(给客户端),由客户端负责向第二台服务器重复发送请求。
如果新的地址解析服务器能够解析这一问题,那么就用IP地址响应这一请求。
否则,它再向客户端返回新的地址解析服务器的IP 地址。
这时,客户端必须向第三台服务器重复该请求。
高速缓存服务器每次接收到不属于自己域的名称请求时,它需要搜索自己的数据库以查找一台服务器的IP地址。
缩短这一查询时间能提高效率。
DNS使用一种称为高速缓存(caching)的机制处理这一问题。
当服务器向其他服务器请求映射并得到回应时,它首先将这一信息存储在高速缓存中,然后再发送给客户端。
如果同一客户端或者其他客户请求同一映射,它会检查本地高速缓存解析这一请求。
然而,要通知客户这一响应来自于高速缓存而不是来源于授权服务器,服务器会将这一响应标志为“非授权性的(unauthoritative)”。
高速缓存能够提高解析速度,但也存在问题。
如果一台服务器长时间缓存一种映射,可能会发送给客户端一个过期的映射。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使用了两种技术。
第一种,授权服务器始终给映射增加称为生存时间(time-to-live,TTL)的信息。
TTL以秒为单位定义接收服务器可以缓存这一信息的持续时间。
超过这一时间,映射变为无效,并且任何请求必须再次发送到授权服务器。
第二种技术,DNS需要每一台服务器为它缓存的每一个映射保持一个TTL 计数器。
高速缓存会定期检查,清除掉TTL已经经过的映射。
练习一: Internet域名空间的分类类属域将主机A、B的“首选DNS服务器”设置为公网DNS服务器,目的是能够访问因特网。
①主机B启动协议分析器开始捕获数据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DNS协议)。
②主机A在命令行下运行“nslookup ”命令。
③主机B停止捕获数据。
分析主机B捕获到的数据及主机A命令行返回的结果,回答以下问题:“”对应的的IP地址是什么?“”域名的顶级域名的含义是什么?国家域①主机B启动协议分析器开始捕获数据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DNS协议)。
②主机A在命令行下运行“nslookup ”命令。
③主机B停止捕获数据。
分析主机B捕获到的数据及主机A命令行返回的结果,回答以下问题:“”对应的的IP地址是什么?“”域名的顶级、二级、三级域名的含义是什么?cn代表中国;gov代表政府组织;jl代表吉林省反向域①将主机A、B的“首选DNS服务器”设置为服务器的IP地址(172.16.0.10)。
②主机B启动协议分析器开始捕获数据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DNS协议)。
③主机A在命令行下运行“nslookup 172.16.0.10”命令。
④主机B停止捕获数据。
分析主机B捕获到的数据及主机A命令行返回的结果,回答以下问题:172.16.0.10对应的域名是什么?反向域的顶级、二级域名分别是什么?TELNET简介TELNET提供一种面向字节的双向通信。
服务器通常使用23端口,客户机使用动态端口。
TELNET协议可以工作在任何主机或任何终端之间。
它提供使用TCP/IP在远程计算机上登录并进行命令行的方法。
是一种认为是终端仿真的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网络在远程主机上操作的方便的方式。
NVT(网络虚拟终端)NVT是虚拟设备,连接的双方都必须把它们的物理终端和NVT进行相互转换,它也是TELNET可以工作在任何主机或任何终端之间的原因。
通常由客户机NVT启动TELNET通信,而服务器NVT为客户机提供某种服务。
NVT ASCII表示7个比特的ASCII字符集,网间网协议族都使用NVT ASCII。
发送时最高位为0。
TELNET正是使用这种编码方式。
一、网络虚拟终端(NVT)NVT是TELNET为了解决和异构系统通信时字符集不一致的问题而定义的一个通用接口。
通过这种接口,客户TELNET把来自本地终端的字符(数据或命令)转换成NVT形式,然后交付给网络。
而服务器TELNET把来自NVT形式的数据和命令转换成远程计算机可接受的形式。
二.选项协商TELNET提供的任何选项,首先需要在客户与服务器之间进行协商。
为此要使用四种控制字符:WILL(0xFB):发送方本身将激活选项。
DO(0xFD):发送方想叫接收端激活选项。
WON’T(0xFC):发送方本身想禁止选项。
DON’T(0xFE):发送方想让接收端去禁止选项。
选项协商需要3个字节:一个IAC(Telnet将十进制值为255的代码规定为IAC:Interpret As Command,意思是“解释为命令”)字节,接着一个字节是WILL,DO,WONT和DON’T这四者之一,最后一个ID字节指明激活或禁止选项。
下一个报文: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简介HTTP 有两类报文:请求报文——从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报文。
响应报文——从服务器到客户的回答。
由于 HTTP 是面向正文的(text-oriented),因此在报文中的每一个字段都是一些 ASCII 码串,因而每个字段的长度都是不确定的。
HTTP请求报文和相应报文都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
可以看出,这两种报文的区别就是开始行不同。
(也可称为请求行)请求报文:(1)开始行用于区分是请求报文还是相应报文。
在请求报文中的开始行叫做请求行,而在相应报文中的开始行叫做状态行。
在开始行的三个字段之间都以空格分隔开,最后的CR和LF 分别代表回车和换行;“方法”是面向对象技术中使用的专门名词。
所谓“方法”就是对所请求的对象进行的操作,因此这些方法实际上也就是一些命令。
因此,请求报文的类型是由它所采用的方法决定的。
“URL”是所请求的资源的 URL。
响应报文:响应报文的开始行是状态行。
状态行包括三项内容,即HTTP 的版本,状态码,以及解释状态码的简单短语。
HTTP状态码在响应报文中,请求行被替换为状态行,由3位数字组成,表示请求是否被理解或被足。
四是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在协议软件中给这些参数赋值的动作叫做协议配置;连接到因特网的计算机的协议软件需要配置的项目包括:(1)IP地址(2)子网掩码(3)默认路由器的IP地址(4)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是 BOOTP的扩展,是基于C/S模式的,它提供了一种动态指定IP地址和配置参数的机制。
DHCP主要用于大型网络环境和配置IP比较困难的地方。
DHCP服务器自动为客户机指定IP地址,指定的配置参数有些和IP协议并不相关,但这并没有关系,它的配置参数使得网络上的计算机通信变得方便而容易实现了。
DHCP使IP 地址可以租用,租期从1分钟到100年不定,当租期到了的时候,服务器可以把这个IP地址分配给别的机器使用。
DHCP的工作原理:1. 发现阶段:即DHCP客户机寻找DHCP服务器的阶段。
DHCP客户机以广播方式(因为DHCP服务器的IP地址对于客户机来说是未知的)发送DHCP discover发现报文来寻找DHCP服务器(如下图)。
2. 提供阶段:(动画演示)即DHCP服务器为DHCP客户机提供IP地址的阶段。
在网络中接收到DHCP discover发现报文的DHCP服务器都会做出响应,它从尚未出租的IP地址中挑选一个分配给DHCP客户机,向DHCP客户机发送一个包含出租的IP地址和其他设置的DHCP offer提供报文3. 选择阶段:即DHCP客户机选择某台DHCP服务器提供的IP地址的阶段。
如果有多台DHCP服务器向DHCP客户机发来的DHCP offer提供报文,则DHCP客户机只接受第一个收到的DHCP offer提供报文,然后它就以广播方式回答一个DHCP request请求报文,该报文中包含向它所选定的DHCP服务器请求IP地址的内容。
之所以要以广播方式回答,是为了通知所有的DHCP服务器,他将选择某台DHCP服务器所提供的IP地址(如下图)。
实验:练习一:使用DHCP获取IP地址本练习由每一位组员独自完成。
将主机B和主机E未用的网卡禁用。
1.记下本机的IP地址,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下面的命令:“netsh interfaceip set address name=“本机可用网卡的接口名” source=dhcp”。
2.启动协议分析器捕获数据,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DHCP协议)。
在会话分析层的模式展现:发现报文:注意自己的ip地址是:0.0.0.03.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命令“ipconfig –release”。
释放连接报文:4.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命令“ipconfig –renew”。
注意概要里的内容,这是更新ip地址的报文;DHCP的各种报文;右图是工作过程2,察看DHCP会话分析,填写下表。
截取的报文:6.等待时间超过租用时间(上表中的Lease Time的值)的50%后,察看捕获的数据包。
各报文中字段“Boot record type”、“Message Type”的值分别是多少?该请求报文的作用是什么?使用DHCP协议就是对应的自动获取IP地址,就如下设置模式:利用命令来完成自动获取ip地址:利用该命令后自动获取ip地址;内部网关协议RIP: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是因特网的标准协议;RIP协议要求网络中的每一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其它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距离记录;RIP一些将距离定义如下:从一路由器到直接相连的网络的距离定义为1;RIP协议的距离也称为“跳数”,因为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就加1.。
RIP认为好的路由就是它通过路由器的数目少,即距离短;RIP不能再两个网络之间同时使用多天路由,RIP选择一条具有最少路由器的路由(即是最短路由)哪怕还存在另一条高速(低时延)但路由器较多的路由;RIP协议的特点:1)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