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读书笔记
毛概笔记整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论新阶段》2.中共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2)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3)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4)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两者关系: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5.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6.1997年,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7.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9.“四个全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
10.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11.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2)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3)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1.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性质)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整理版]毛概笔记(第一章)
![[整理版]毛概笔记(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a774a21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e.png)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科学内涵】 P4、5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意义】历史进程:遵义会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党的十六大(胡锦涛)----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不断在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二节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P15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P16三、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P17 实事求是四、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P17 群众路线五、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P18 独立自主六、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 P19七、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P19【毛泽东思想的地位与意义】P20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三节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P24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P25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P25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P25五、其他涉及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国防、党的建设…… P26【邓小平理论的地位与意义】一、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P26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P26三、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P27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大学生毛概读书笔记XX

大学生《毛概》读书笔记XX 通过对《毛概》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毛概读书笔记(一)通过这学期的毛概课程的学习,我明白了毛泽东思想是我国新总结我国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面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
在学习这门课的众多章节中,我最喜欢也最收益的是“科学发展观”和“实事求是”这2章。
科学发展观让我更深刻体会到“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硬道理。
”特别是我国正在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我国必须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而要走这条路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学习“实事求是”让我明白:不管做什么事都必须实事求是。
而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所谓解放思想就是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去研究探索新的方向。
毛概读书笔记(二)进入大二这个学期,我们接触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在严向远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已经认真学习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等;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四章社会改造理论。
在此期间,我们还以寝室为单位组织了一次实践课《开展主题为缅怀和纪念革命为人系列活动》。
我们女生寝室小组以“大学生心目中的毛泽东”、“寻访毛泽东故居”、“观看爱国电影”三个主题进行了探索,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都受益良多。
通过对《毛概》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也了解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和经历的历史进程以及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认识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各自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认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推荐】大学生《毛概》读书笔记-范文模板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大学生《毛概》读书笔记通过对《毛概》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毛概读书笔记 (一)通过这学期的毛概课程的学习,我明白了毛泽东思想是我国新总结我国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面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
在学习这门课的众多章节中,我最喜欢也最收益的是“科学发展观”和“实事求是”这2章。
科学发展观让我更深刻体会到“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硬道理。
”特别是我国正在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我国必须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而要走这条路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学习“实事求是”让我明白:不管做什么事都必须实事求是。
而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所谓解放思想就是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去研究探索新的方向。
毛概读书笔记(二)进入大二这个学期,我们接触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在严向远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已经认真学习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等;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四章社会改造理论。
在此期间,我们还以寝室为单位组织了一次实践课《开展主题为缅怀和纪念革命为人系列活动》。
我们女生寝室小组以“大学生心目中的毛泽东”、“寻访毛泽东故居”、“观看爱国电影”三个主题进行了探索,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都受益良多。
通过对《毛概》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也了解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和经历的历史进程以及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认识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各自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认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大学生《毛概》读书笔记

大学生《毛概》读书笔记通过对《毛概》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毛概(一)通过这学期的毛概课程的学习,我明白了毛泽东思想是我国新总结我国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面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
在学习这门课的众多章节中,我最喜欢也最收益的是“科学发展观”和“实事求是”这2章。
科学发展观让我更深刻体会到“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硬道理。
”特别是我国正在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我国必须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而要走这条路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学习“实事求是”让我明白:不管做什么事都必须实事求是。
而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所谓解放思想就是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去研究探索新的方向。
毛概读书笔记(二)进入大二这个学期,我们接触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在严向远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已经认真学习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等;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四章社会改造理论。
在此期间,我们还以寝室为单位组织了一次实践课《开展主题为缅怀和纪念革命为人系列活动》。
我们女生寝室小组以“大学生心目中的毛泽东”、“寻访毛泽东故居”、“观看爱国电影”三个主题进行了探索,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都受益良多。
通过对《毛概》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也了解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和经历的历史进程以及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认识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各自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认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概读书笔记

毛概读书笔记
背景
历史背景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国民革命暂时进入低潮,毛泽东 同志领导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并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的革 命道路
毛概读书笔记
思想背景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从国民革命后期的右倾机会主义转变 为土地革命战争前期的左倾盲动主义,把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神圣化、模式化,并且 照搬苏联中心城市举行的武装起义模式,形成了中国革命夺取全国政权的"城市中心 论"道路。于是诞生了仍幻想以大城市为中心举行武装起义的"左"倾思想者
毛概读书笔记
列宁在帝国主义理论中指出"瓜分世界,就是由无阻碍地向未被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大国占据的地区推行的 殖民地政策,过渡到垄断地占有已经瓜分完了的世界领土的殖民政策"。毛泽东同志正是利用了这一理论 ,判断出中国作为多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庞大半殖民地,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期时,必然会面临帝 国主义之间为瓜分利益而爆发激烈冲突的情境 马克思曾用"殖民地"概念来深刻揭示资产阶级殖民主义的本质,列宁则继承马克思的有关思想,最早判 定中国为形式上独立,但金融外交等方面受帝国主义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毛泽东同志继承这一理论, 认为中国表面上被各路反动派统治,实质上是被各列强的代言人统治。并且判断出伴随着帝国主义国家 矛盾的激化,中国统治阶级必将陷入内部长期的混战 在转战赣南闽西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认识到在敌人力量薄弱的一定广大区域内建立公开苏维埃政权对 发展革命力量的巨大作用,并将这种途径论化,从而开辟了以乡村为中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毛概读书笔记
四、现实的客观情况是,各种矛盾都向前发展了,全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 毛泽东在信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地分析了国内政治形势和敌我力量对比,批判了夸大 革命主观力量的盲动主义和看不到革命力量发展的悲观思想,认为这是"于中国革命的实 情不适合的" 而作为全信的点睛之笔,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党内在红军行动问题上出现错误的原因, 即是"没有建立红色政权的深刻的观念,因之也没有用这种红色政权的深入与扩大去促进 全国革命高潮的深刻的观念",鲜明地提出了要树立依靠红色政权的巩固和扩大去促进全 国革命高潮到来的深刻思想 这样他就把目前还是弱小的、零星的红军和农村根据地与中国革命的大局紧密地联系在一 起,从战略高度肯定了农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在夺取革命胜利中的重大意义,这就是农 村中心思想 信中充分估计了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在中国革命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明确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 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毛概读书笔记(优秀范文五篇)

毛概读书笔记(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毛概读书笔记社会主义在思想解放中进步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实行一切生产资料公有化,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和分配,消除商品、货币,批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
从此以后,在社会主义者中间,就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把市场经济当作是与社会主义根本对立的东西。
后来,虽然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提出了要利用商品、货币,利用市场,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提出在两种公有制条件下,仍然保留商品生产和流通,但也从没有接受过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可以作为一种经济体制存在,而是始终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
青年时代曾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勤工俭学的邓小平毕竟对市场经济有独到的高瞻远瞩的看法,早在1979年,他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他就把自己长期积累的关于市场经济的思想第一次作了明确表达:“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我国领导人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
对于生在改革开放之后年代的我来说,对于市场经济并不陌生。
而我们在享受着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邓小平和党中央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对马克思关于计划和市场理论的发展;是对长期争论不休的重大理论问题的精辟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造性的发展。
中国的经济改革一开始就确立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
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他给“计划”和“市场”正名: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邓小平于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这就打破了过去那种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的观点,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重要论断。
2023年毛概读书笔记1000字5篇

2023年毛概读书笔记1000字5篇2023年毛概读书笔记1000字篇1 毛泽东是马克思理论中国化的开拓者;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人民坚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旗帜。
最为第二代领导者, 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十分重要,坚持社会主义对中国也十分重要。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内,处于被侵略、受屈辱的状态,是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坚持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才使中国的革命取得了胜利。
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让我懂得毛泽东的这些很多道理不是照搬书本上的,而是根据中国的国情,结合其他国家胜利的经验,最主要的是,结合过去的失败和教训,发展出的理论。
他认为,革命的成功来自于调查和实践。
无产阶级的革命的主力应该是工人,而毛泽东则否认了这个观点,他认为,应该结合中国的实际,中国的实际是,农民占了大多数,所以应该首先解决农民的问题。
有人还认为,中国要么速胜,要么应该投降,毛泽东则否认了这个观点,他认为,中国既不会速胜,也不应该投降,而是应该打持久战。
创造历史靠的不是理性的设计,而是实践和摸索,是不断的试错和探索。
毛泽东思想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高度概括,明确了革命对象,领导力量,革命动力,同时毛泽东指出现时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这一理论的确立正确解决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这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着笔,从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形成和发展,科学内涵及历史地位四方面展开阐述,指出在近代中国落后及其社会根源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中国化的背景下,毛泽东思想萌芽,并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从而得到初步形成,成熟,继续发展。
从而确立了鲜活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达到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书笔记
名称:《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读后感
院系:管理学院
学号:031311130
姓名:姚思淼
授课教师:戴振华老师
完成时间:2013/12/2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读后感
邓小平是我喜欢的中国伟大的领导人,通读《邓小平文选》的第三卷,看完以后我发现我在某些方面和邓小平同志的作风还很相似,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和鼓励解放思想,大胆地试验,大胆地实践,大胆地闯,从实践中总结出经验,得出认知,我想这也正是我所追求的东西吧。
与毛泽东的理想、浪漫和英雄主义不同,邓小平是理智、务实的现实实用主义者。
前英国驻中国大使理查德_伊文思曾这样评道:毛主席经常处理抽象事物,邓则喜欢处理具体的事情,即使阐述一些原则问题时,亦是这样。
后者的领导风范已不仅仅是风格问题。
他有远见且实干,他能够并且已经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蓝图……
读完该书以后我的感想如下:
第一、“以人为本”的精神,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这实际上是邓小平同志在第三卷中反复向自己提出的设问,也是他考虑一切问题,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邓小平作为共产党的领袖人物,他时刻把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疾苦记在心头,把人民利益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着眼点。
他认为,我们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理应是党的全部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适应变化的发展观念。
邓小平反复强调“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
”“要发展就要变,不变就不会发展。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一再强调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子,就是着眼于现在世界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
”这样一种远见卓识已经、正在、也即将在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得到回应。
第三、独立思考的观念。
不唯书,不唯上,不照搬,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是《邓小平文选》中的显著特征。
还有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主题,这个理论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只有科学技术实现了现代化,才有可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的现代化,而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关键是在教育。
读完该书我认识到,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具备“闯”的精神,开放自己的思想,大胆地试验,大胆地实践,大胆地闯,从实践中总结出新的经验,得出新的认识,而不应只局限于书本,禁锢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