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读书笔记推荐书目
毛概课读课外书笔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书笔记书名:《毛泽东从韶山到中南海》作者:贾章旺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成绩:读《毛泽东从韶山到中南海》有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韶山到中南海,一路风尘,一路艰辛,一路奇迹,一路走向革命。
本书介绍了毛泽东在韶山,从一个稚嫩的孩童,到一个机灵的少年,再到一个求知的志士青年,最后到一个革命救国的国家领导人的艰辛历程。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我读这本书读书的最大感受。
曾经的我只知道毛主席伟大,毛主席成立了新中国,却不知道这一路的不易,这些胜利原来都是许多次的跌倒的疼痛和风雨的沉淀换来的。
毛泽东出生在湖南湘潭的韶山,母亲是文盲,但是却勤奋、聪慧、性情温厚,毛泽东的和善和智慧很大程度上像他的母亲。
毛泽东天生就有领导能力,总是能为他人着想。
他从小就懂得以理服人,做事一定要讲道理,等到长大了也有很高的思想觉悟。
毛泽东酷爱读书,他每读一本书都会在旁边圈点,还会在旁边写下读书感想。
1906年秋天,毛泽东结束了五年的私塾生活,在家辍学三年,他白天在地里帮长工干活,晚上替父亲记账。
尽管这样,他还是继续读书,如饥似渴地阅读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那时他才十三岁。
这种坚持不懈的读书精神,是我们当今时代许多学生所缺乏的。
我们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玩乐上,消耗在无关的闲事上。
中华民族重视教育、辩证思维、集体主义精神和丰厚的文化积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就要求我们青年多读书,增长文化素养,提高思想水平,激发自己的创新精神,将自己变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毛泽东虽然熟读经书,但不喜欢它们,他最爱看的是中国的旧小说,尤其是关于造反的故事。
再加上当时的粮荒以及粮荒引起的反动,这些开启了毛泽东对于革命的启蒙思想。
唤起了少年毛泽东的爱国精神和政治觉悟。
他读了《列强瓜分之危险》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他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经常听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发展,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毛概推荐书目

毛概推荐书目
毛概推荐书目
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现代化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
认知与探索——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
邓小平理论在广东
以德冶国论
依法治国论
劳动创造价值论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研究
珠江三角洲城市文化论
毛概推荐书目
践行社会正义
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小康
科学发展观研究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若干重要问题解读
科学发展观和现代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循环经济战略
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新型工业化
广东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研究
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理论与战略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与导读
毛概推荐书目
毛泽东与孔夫子
发展的反思与探索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跨越"峡谷"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与我们同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野
马克思主义价值的当代诠释
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
政治的逻辑
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及其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走向和谐社会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研究网络文化研究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
现代科技革命与广东小康之路
中国个人收入的公平分配
道德教育论
德育功能论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研究"三个代表"与执政为民
新版《毛泽东选集》导读
毛泽东文集
邓小平文选
毛泽东之路
培根论人生事业。
毛概读书笔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书综述《论十大关系》读书笔记毛泽东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我国的经验,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提出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直接和间接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论十大关系》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今我国一些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都体现着这篇文章的思想。
它正好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功做了铺垫。
报告是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提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十个关系是: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七、党和非党的关系;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九、是非关系;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经济发展历程中存在的矛盾主要是从工业、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以及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的。
每一种矛盾都是有双面性的,毛泽东根据我国的现状的发展形势总结出我国应走的道路。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是毛泽东提出了生产资料的基础性特征,要发展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平,首要的从基础做起,从根本上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毛泽东还提出了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首先是确定反革命是不好的,是消极的因素,但是毛泽东认为应该对其中的一部分人采取争取的态度,对另外的那些顽固的反革命分子,可以杀掉。
反革命还是存在,但是已经很少,首要的选择是给他们机会,对他们进行改造,趟他们能为人民做点事。
从反革命的问题就能引出了党与非党的关系。
毛泽东认为是多个当好,但是在共产党的治理之下,多党存在就是为了互相监督。
党与非党的关系就相当于革命与反革命的关系,首先是选择是争取,争取到每一个民主党派的支持,尽可能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毛泽东还呼吁,国内各民族要团结,尤其是要处理好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社会主义服务。
毛概课外书读书笔记

毛概课外书读书笔记毛概课外书读书笔记《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
《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它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政治方针,推动了中国的发展。
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基于《共产党宣言》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老师建议我们去学习研读。
于是我第一次读到了《共产党宣言》。
下面就读书笔记略谈一二。
书中承认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而且对于资产阶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某些作用给予肯定。
但是马克思又深刻地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很多弊端。
他说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
这一点我们深刻体会,工业革命之后,全球环境恶化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人们现今担忧着的是环境的一步步恶化而我们束手无策。
我们在发展的同时,却忘记了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把地球母亲给我们的美好环境都破坏了,最终落下最后一滴眼泪的只能是我们人类自身。
所以,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的同时,留给我们子孙后代一片蓝色的天空。
另外,他还指出,资产阶级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这或许能够解释现今人们的冷漠,功利。
如果人们仅仅为了各种各样的利益在一起,甚至于夫妻在一起也是利益的驱使,这不得不说是人类的悲哀。
最近轰动中国的“小悦悦”事件,使得人们都开始去思考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会变得这么冷漠,为什么我们的社会生病了。
毛概课外书目

推荐书目1,《上下求索九十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探索历程》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版潘世伟主编2,《朱镕基讲话实录》(套装全4卷)3,《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杜赞奇,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版4,《西方世界的兴起》,道格拉斯·诺斯、罗伯斯·托马斯,华厦出版社,2009版5,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李洪峰,文化艺术出版社6,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7,人生不过如此》,林语堂8,《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郎咸平9,《新帝国主义在中国》,郎咸平10,《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上下册)》,杨天石,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11,《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大卫•哈伯斯塔姆,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12,《从延安走向世界—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起源》,牛军,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版13,《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美]库恩,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版14,《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吴敬琏,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15,《未竟的变革》,郑永年,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6,《论民主》,罗伯特·达尔,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17,《毛泽东传》,(美)特里尔,人民出版社18,《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美]本杰明·I·史华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沈志华,广东人民出版社20,《失去的机会:抗战前后国共谈判实录》,杨奎松,新星出版社21,《“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杨奎松,山西人民出版社22,《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杨奎松,江西人民出版社23,《赫鲁晓夫回忆录》,[苏]赫鲁晓夫,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24,《改革与新思维》,[苏]米·谢·戈尔巴乔夫,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25,《东欧共产主义的兴衰》,[英]本·福凯斯,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26,《极端的年代》,[英]霍布斯鲍姆,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7,《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俄)雷日科夫,新华出版社28,《向社会主义过渡》,林蕴晖,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出版29,《思考与选择:从知识分子会议到反右派运动》,沈志华,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出版30,《历史的变局:从挽救危局到反修防修》,钱痒理,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出版31,《砸烂旧世界: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与浩劫》,卜伟华,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出版32,《难以继续的继续革命:从批林到批邓》,史云、李丹慧,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出版33,《历史的转轨: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萧冬连,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出版34,《乡土中国》,费孝通35,《经学、政治和宗族》,艾尔曼36,《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王国斌37,《美国与中国》,费正清38,《朱熹的历史世界》,余英时39,《中国的现代化》,吉尔伯特40,《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费约翰41,《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杜赞奇42,《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塞尔登43,《中国的内战》,胡素珊44,《剑桥中华民国史》(一、二),费正清45,《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一、二),麦克法夸尔46,《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册),托克维尔,商务印书馆,2009版47,《近代中国与世界――互动与比较》,王晓秋,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 年版48,《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蔡定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版49,《大外交》,[美]基辛格,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50,《文明论概略》,[日]福泽谕吉,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51,《光荣与梦想》,[美]威廉·曼彻斯特,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52,《第三帝国的兴亡》,[美]威廉·夏伊勒,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版53,《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54,《杜鲁门回忆录》,[美]杜鲁门,三联书店1974年版55,《超越和平》,[美]理查德·M·尼克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56,《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美]塞缪尔·亨廷顿,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57,《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美] 小约瑟夫·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58,《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苏格,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59,《超级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原因探析》,徐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60,《中国国家利益分析》,阎学通,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61,《世界现代化进程》,钱乘旦、杨豫、陈晓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其他类:1,蒋梦麟:《西潮》,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摘抄式毛概读书笔记(3篇)

第1篇一、导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一部系统阐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著作。
通过学习这部著作,我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部著作的摘抄式读书笔记。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背景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0世纪初,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民族危机深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等一批先进分子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2.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
3.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基本任务和基本政策。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
(3)党的建设理论:毛泽东提出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的理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1)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科学发展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毛概的读书笔记

毛概的读书笔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概”)是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课程,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有了许多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它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围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指出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他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符合国情的胜利道路。
这一思想的提出,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基于对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力量的深入了解和分析。
农村地区敌人力量相对薄弱,农民群众有着强烈的革命愿望,能够为革命提供坚实的支持和保障。
毛泽东思想中的统一战线理论也具有重要价值。
在革命过程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对抗敌人,是取得胜利的重要策略。
无论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合作,还是与其他民主党派的联合,都体现了统一战线的灵活性和包容性。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
他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在经济建设方面,虽然经历了一些曲折,但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例如“论十大关系”的提出,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强调要正确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理论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
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这一形象的表述,体现了对实践和效果的重视,破除了思想上的束缚,鼓励人们大胆创新和尝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毛概《读书笔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书名:《矛盾论》作者:毛泽东出版:人民出版社.1951摘要:《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专著,其论述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矛盾论》这篇哲学论文,是毛泽东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
作为那个时代的思想指导,它不仅帮助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走向胜利,在现今社会仍是不可多得的精神向导,具有无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在这里,我以个人的生活阅历对其进行浅析理解。
这本书的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从宇宙观的高度,发挥了列宁关于两种发展观的思想,不仅指出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是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而且指出形而上学是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
书中还阐明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②全面论述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原理,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指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该书从5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矛盾特殊性的理论,明确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又相互转化。
并提出了“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的论断。
③论证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原理,认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客观依据,规定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定义,说明了找出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方法论意义,并论述了矛盾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根据和条件。
④具体地阐明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认为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对立的互相排斥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