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复习单元训练卷13《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合集下载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

它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

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人都有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C.真正的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正统一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科学概括和总结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

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

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

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回答2-3题2、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

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A.懂哲学的人不会犯错误B.哲学智慧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D.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这启示我们A.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B.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智慧,使人更聪明C.不懂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4、“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说明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D、哲学就是辩证法5、马克思说:“哲学不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哲学在物质世界之内 B.生活处处有哲学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可以给人们带来智慧6、哲学是A、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B、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D、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7、对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下列观点正确的有A.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8、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

它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

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人都有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C.真正的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正统一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科学概括和总结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

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 “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

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

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回答2 -3 题2、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

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A.懂哲学的人不会犯错误B.哲学智慧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C .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D.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这启示我们A.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 B.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智慧,使人更聪明C.不懂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4、“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说明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D、哲学就是辩证法5、马克思说: “哲学不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 .哲学在物质世界之内 B.生活处处有哲学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可以给人们带来智慧6、哲学是A、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B、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D、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7、对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下列观点正确的有A.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8、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

它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

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人都有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C.真正的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正统一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科学概括和总结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

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

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

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回答2-3题2、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

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A.懂哲学的人不会犯错误B.哲学智慧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D.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这启示我们A.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B.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智慧,使人更聪明C.不懂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4、“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说明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D、哲学就是辩证法5、马克思说:“哲学不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哲学在物质世界之内 B.生活处处有哲学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可以给人们带来智慧6、哲学是A、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B、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D、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7、对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下列观点正确的有A.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8、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

它是由“爱” 和“智慧” 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

以下对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人都有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C.真实的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实一致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想知识的科学归纳和总结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青时曾去拜见一位德高望尊的老长辈。

那时他年青气盛,挺胸仰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

出来迎接他的长辈笑笑说,“很痛吧 ! 但是,这将是你今日接见我的最大收获。

一个人要想安然无事地活在世上,就一定时刻记着:该低头时就低头。

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回答2-3题2、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取了人生智慧。

这一案例说明的道理是A.懂哲学的人不会出错误B.哲学智慧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C.认识世界、办妥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D.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智慧,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这启示我们A. 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B. 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智慧,令人更聪慧C.不懂哲学的人,就没法生计D.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4、“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从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虑了”。

这说明A、辩证法是原来就客观存在的 B 、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亲密有关C、思虑的力量是巨大的 D 、哲学就是辩证法5、马克思说:“哲学不在世界以外,就好像人脑固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以外相同。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哲学在物质世界以内B.生活到处有哲学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哲学能够给人们带来智慧6、哲学是A、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想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B、对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D、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7、对于哲学和详细科学的关系,以下看法正确的有A.哲学与详细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B.哲学是详细科学的基础,详细科学的进步推进着哲学的发展;C.哲学为详细科学供给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8、在实质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办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质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办理自己的教课计划和教课实质之间的关系。

高考政治复习 单元训练卷13《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高考政治复习 单元训练卷13《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2013届高考复习单元训练卷(十三)《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致美诺寇的信中写道:“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它的研究产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

”这说明哲学( )A.研究人的精神世界,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幸福B.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C.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和人们对实践的追问2.甲乙两人高考均失利而落榜。

甲认为,高考落榜是天命所致,我应顺应天命,另谋其他出路;乙认为,事在人为,没有过不去的坎,决定选择复读。

由此可见(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哲学源于对实践问题的思考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④学习哲学是走向成功的关键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哲学史上的革命。

它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并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说明(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②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神创论的荒谬性逐渐地暴露出来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科学前提④具体科学的发展为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条件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 D.②④4.哲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向来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这是因为( )①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③真正的哲学为生活与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④哲学为人们追寻世界与人生的真谛提供最一般的原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并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正确回答的是( )①人类的一切认识都不能超过感性知觉所提供的范围②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个税法大幅度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缴税负担③国务院成立事故调查组分析“7·23”动车追尾事故的原因④2011年7月上旬中央主要领导分赴各地密集调研经济形势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青春因奋斗而闪光,人生因奋斗而精彩,无论是二十余年不懈练歌而今一夜成名的“大衣哥”,还是曾经求学于新华而今成功于各地的河南新华杰出校友,在他们的身上无不闪烁着“奋斗”的光芒。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综合测试题(教师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综合测试题(教师版)

2013-2014学年度期末复习《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萨金特和西姆斯通过对“利率上调是如何影响GDP的?如果政府调整财政预算,经济将会怎样?”等经济问题的分析,创立了一系列方法,用于研究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

从哲学角度看,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A.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B.源于经济学家对经济活动的观察和思考C.构建了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桥梁D.是对自然知识的概括总结2.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

成天地者,气也。

水土之气,升而为天”。

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A.“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 B.“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C.“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D.“物是观念的集合”3.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仰究万物之运动,“观古今子须臾,扶四海于一瞬”。

这段话表明()A.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B.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C.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综合性科学D.哲学是神秘的“科学之科学”4.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 斯蒂芬·霍金在他的新著《大设计》一书中提出:“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必要借助上帝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

从世界观上看,与该观点一致的有()①康德:人是万物的尺度②赫拉克拉特:世界是由一团火组成的③泰勒斯:世界由水构成④黑格尔: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5.(山东省莱芜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早在1978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写过一篇题为《学习唯物辩证法,攻克杂交水稻关》的文章。

这表明()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决定具体科学的发展6. (山东省莱芜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辛弃疾《木兰花慢》是一首“送月”诗词,对西落之月展开了一连串探索性的追问。

【高三政治试题精选】《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高三政治试题精选】《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练习题《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5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

这首诗体现的是()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 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从1845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纲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

据此回答材料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B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D坚持群众路线
3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缘由可看出()
A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B哲学都是在批判神学的宗教思想中产生的 c真正的哲学在于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D哲学就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
4.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①气者,理之依也②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孔子提出“畏天。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

它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

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人都有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C.真正的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正统一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科学概括和总结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

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

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

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回答2-3题2、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

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A.懂哲学的人不会犯错误B.哲学智慧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 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D.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这启示我们A.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B.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智慧,使人更聪明C.不懂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4、“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说明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D、哲学就是辩证法5、马克思说:“哲学不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哲学在物质世界之内B.生活处处有哲学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可以给人们带来智慧6、哲学是A、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B、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D、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7、对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下列观点正确的有A.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8、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届高考复习单元训练卷(十三)《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致美诺寇的信中写道:“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它的研究产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

”这说明哲学()A.研究人的精神世界,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幸福B.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C.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和人们对实践的追问2.甲乙两人高考均失利而落榜。

甲认为,高考落榜是天命所致,我应顺应天命,另谋其他出路;乙认为,事在人为,没有过不去的坎,决定选择复读。

由此可见()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哲学源于对实践问题的思考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④学习哲学是走向成功的关键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哲学史上的革命。

它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并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说明()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②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神创论的荒谬性逐渐地暴露出来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科学前提④具体科学的发展为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条件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②④4.哲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向来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这是因为()①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③真正的哲学为生活与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④哲学为人们追寻世界与人生的真谛提供最一般的原则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并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正确回答的是()①人类的一切认识都不能超过感性知觉所提供的范围②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个税法大幅度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缴税负担③国务院成立事故调查组分析“7·23”动车追尾事故的原因④2011年7月上旬中央主要领导分赴各地密集调研经济形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青春因奋斗而闪光,人生因奋斗而精彩,无论是二十余年不懈练歌而今一夜成名的“大衣哥”,还是曾经求学于新华而今成功于各地的河南新华杰出校友,在他们的身上无不闪烁着“奋斗”的光芒。

然而有人却这样认为,“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这种观点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古希腊思想家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世界的本原”的观点。

春秋时代的《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提出了“水是万物根源”的学说。

回答7~8题。

7.二者共同探讨的哲学问题是()A.水是否是物质B.世界本原问题C.人源于水D.意识能否反映物质的问题8.材料中两人的观点中都有不足之处,那就是()A.否认意识依赖于物质B.没有辩证地看待世界C.把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混同起来D.他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9.下边漫画“心中有笼,便有笼;心中无笼,便无笼”的观点属于()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10.下列观点与漫画中的人所坚持的哲学基本立场相同的是()A.天地合而万物生B.未有此气,先有此理C.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D.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11.所谓“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

甲认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乙认为:“天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

丙认为:“人是架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骨骼是齿轮,人的思维过程只不过是对命题、观念进行加减”。

丁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中自我运动。

以上观点分别属于() A.相对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辩证法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唯心主义C.相对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唯心主义D.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12.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①形而上学始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辩证法始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②辩证法要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③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真正的哲学能够推动时代的步伐和进程,是因为真正的哲学()①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是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③是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④是进步阶级的思想武器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4.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第一次划清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线③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④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5.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实践,引领社会进步和时代变迁。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哲学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B.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直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C.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D.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16.(20分)某村一座刚盖好的农宅中不明原因地先后有多人死去,村民称之为“凶宅”,认为有鬼神作怪,在这期间,这家住户也曾多次烧香拜佛,乞求神灵的保佑,但终不能制止死人事件的发生。

后来村子里住进了扶贫工作组,工作组的同志认为,“凶宅”发生的死亡现象不是偶然的,一定有其客观原因,经过实地考察、调研后,终于真相大白,祸根就来自地基中的一种放射性石料,把这些放射性石料清理掉后,这座农宅再也没有发生过不明原因的死人现象了。

试运用唯物论道理分析上述材料。

17.(20分)材料一“五行”原指“五材”,即水、火、木、金、土。

早期的“五行”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多样性及世界本原的认识。

西周末年,史伯提出了“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的观点。

材料二霍尔巴赫是18世纪的一位著名哲学家。

他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不同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

材料三恩格斯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

当我们把各种有形的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就是把它的质的差异撇开了。

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在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的存在着的东西。

”(1)上述材料的三种观点共同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世界观?(4分)(2)对以上三种观点作出简要评价。

(16分)1.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哲学的功能。

题干说明研究哲学能使人获得灵魂的健康,即哲学能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故C符合题意。

A、B说法错误。

D与题干无关。

2.C[解析]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②与题目无关,④说法错误。

3.A[解析] 本题考查具体科学对哲学发展的作用。

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和考向要求。

4.D[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

①是哲学的本义,而不是作用,②说法错误,故排除①②。

③④准确地阐释了哲学的作用。

5.B6.A[解析]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这种观点把命运当成了人生的主宰,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7.B[解析] 二者都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所以共同探讨的问题是谁是世界的本原,故选B项。

A、C、D三项不符合要求。

8.C[解析] 两人的观点都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缺陷在于把具体的物质形态等同于物质,故选C项。

9.C[解析] 漫画认为心(主观意识)可以决定笼(客观事物)的存在,实质上是认为人的感觉是世界的本原,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体现,故选C项。

10.C[解析] 漫画中的人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选C。

A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属于客观唯心主义,D属于辩证法。

11.C[解析] 甲的观点只看到事物的联系,忽视了事物之间的区别是有明显界限的,属于相对主义。

乙看到了天、地、人、自然之间的联系,属于辩证法。

丙和丁的观点很容易判断。

12.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的相互关系。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图表中箭头的指向。

由图可知,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总是从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故选②③④,①说法错误。

13.C[解析] ③说法错误,哲学的目的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在于指导社会实践。

①②④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正确表达了哲学的重要作用,因而应选C项。

14.C15.C[解析] 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应该从物质或者经济角度去找,A项说法不正确。

B项中“直接”一词表达不正确。

D项与题意不符。

只有C项正确。

16.[答案] 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不同的世界观决定了人们对问题的看法不同,采取的方法也会截然不同。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则恰好相反。

②村民认为“凶宅”是有鬼神作怪,其做法是烧香拜佛、祈求神灵的保佑,这是村民在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导致的错误做法;而工作组的同志坚持以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找到了“凶宅”的秘密,终于真相大白。

③这个事例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解析] 注意题眼“唯物论”的规定性;由村民在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导致了错误认识,而工作组的同志坚持以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找到了“凶宅”的秘密,得知要运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来分析。

17.[答案] (1)上述材料的三种观点共同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哲学世界观。

(2)①材料一的观点把世界的本原看作是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从本质上讲是正确的,但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这就是唯物主义的第一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材料二的观点虽把世界的本原看作是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但这一观点是在结合了自然科学的基础上提出的,所以它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猜测性,但又把世界的物质属性等同于原子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这就是唯物主义的第二种基本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③材料三中,恩格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万事万物的共性——“物质性”,这是唯物主义的第三种基本形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