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因素告知(生物因素)

合集下载

劳动合同附件(职业危害因素预警告知书)

劳动合同附件(职业危害因素预警告知书)

劳动合同附件(职业危害因素预警告知书)根据《劳动合同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确保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提前告知劳动者其所从事的工作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特此制作本附件《职业危害因素预警告知书》。

一、职业危害因素的说明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有可能存在以下职业危害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填写):1. 物理因素:(例如噪音、震动、电磁辐射等)2. 化学因素:(例如有害化学物质、毒物等)3. 生物因素:(例如致病微生物、病媒生物等)4. 粉尘、有害气体和气溶胶等5. 劳动强度:(例如长时间工作、超负荷工作等)6. 其他(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二、职业危害防护措施为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雇主将采取以下职业危害防护措施(请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填写):1.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例如防护服、口罩等)2. 定期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和评估3. 安排职业危害因素的岗位培训和技能培训4. 提供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和紧急救援措施5.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提供必要的医疗保健措施6. 其他(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三、劳动者须知1. 劳动者应在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员工手册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2. 发现职业危害因素可能对自身健康造成危害的情况,应及时向雇主报告,协助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 劳动者对自身的健康负有责任,应积极参与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和相关健康活动。

4. 若劳动者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的相关信息,请向雇主咨询。

本《职业危害因素预警告知书》自劳动合同生效之日起生效,并成为劳动合同的附件之一,双方共同遵守。

如有变更,应及时补充和调整,并经劳动双方签字确认生效。

劳动者(签字):日期:雇主(签字):日期:注:此附件为简化版本,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以上内容请双方仔细阅读,并在理解愿意遵守后签字确认生效。

任何与本附件相关的争议,应根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协商解决。

职业疾病危害告知书

职业疾病危害告知书

职业疾病危害告知书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我们特此向所有员工发出本危害告知书。

1. 职业疾病危害及影响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暴露在各种危害因素下,这些危害因素可能对您的健康产生潜在危害和影响。

以下是常见的职业疾病危害及其影响:- 化学危害: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化学物质可能对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造成伤害,并可能导致慢性疾病和致癌风险。

化学危害: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化学物质可能对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造成伤害,并可能导致慢性疾病和致癌风险。

- 物理危害: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噪音、振动、辐射等物理因素,长期暴露可能引起听力损害、振动病、放射线相关疾病等。

物理危害: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噪音、振动、辐射等物理因素,长期暴露可能引起听力损害、振动病、放射线相关疾病等。

- 生物危害:接触到病原体、细菌、病毒等生物物质可能导致感染性疾病和疫情风险。

生物危害:接触到病原体、细菌、病毒等生物物质可能导致感染性疾病和疫情风险。

-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与工作任务和工作姿势不当相关的肌肉骨骼疾病,如腰背痛、关节炎等。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与工作任务和工作姿势不当相关的肌肉骨骼疾病,如腰背痛、关节炎等。

- 职业精神卫生问题:工作压力、心理负担过重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职业精神卫生问题:工作压力、心理负担过重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 预防措施和责任我们致力于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以下是我们的预防措施和责任:- 工作环境安全: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环境,确保工作场所符合卫生、安全的标准。

工作环境安全: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环境,确保工作场所符合卫生、安全的标准。

- 个人防护措施: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员工需正确佩戴并妥善保养。

个人防护措施: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员工需正确佩戴并妥善保养。

- 职业健康监护: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与工作相关的健康问题。

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危害因素(或称生产性有害因素)。

按职业危害因素的不同来源可分为下列三类: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

生产毒物,如铅、汞、氯气、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

(2)物理因素。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异常气压,如高气压(潜涵作业等)、低气压(高山、高空作业等)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如红外线,紫外线、微波、激光、射频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r射线等。

(3)生物因素。

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蔗渣上的霉菌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2)精神紧张或个别系统、器官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安排的作业强度与劳动者生理状态不相适应等;(4)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自然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如炎热季度强阳光辐射;(2)厂房建筑或布置不合理,有毒工段和无毒工段安排在同一个车间;(3)由不合理的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

在实际生产场所中,危害因素常常不是单一的,往往同时存在多种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影响。

劳动者发生职业性损害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作用条件。

这些条件主要是:有接触机会,如生产中使用或产生某些有毒物质;一定的接触方式,如经呼吸道、皮肤或其他间接途径,或由于意外事故;一定的接触时间;足够大的接触剂量(强度)。

后两个方面是决定机体所受剂量的主要因素,又称职业危害的接触水平。

职业危害的接触水平与生产环境布局、生产工艺、生产设备、集体或个体防护设施等有关。

生产车间的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布局不合理,工艺和设备落后,缺乏集体和个体防护设施和管理不善,都可以增加职业危害的接触机会和接触水平。

在同一生产环境下从事同一作业的工人中,个体发生职业性损害的机会和程度有很大的差别,这是因为:(1)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如患有某些遗传疾病或有遗传缺陷的人容易受某些有毒物质的作用;(2)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如妇女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极易损害胎儿、婴儿的健康,未成年人和老年人也易受职业危害的影响;(3)营养差异:营养不良可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和康复能力;(4)其他疾病和精神因素:如患有皮肤疾病可增加吸收毒物的机会,患有肝脏病影响机体对毒物的解毒功能。

某公司职业危害告知制度范文

某公司职业危害告知制度范文

某公司职业危害告知制度范文1、危害告知的目的及意义为了维护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本公司特制定了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在于向全体员工清晰明确地告知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以及应该采取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通过危害告知制度的落实,员工将对自身工作环境的危险性有充分的认知和了解,能够科学判断和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生,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职业危害告知的内容根据公司的工作环境和岗位特点,我们需要向员工告知以下职业危害因素:2.1 物理因素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噪音、光线、温度、湿度、辐射、振动等。

噪音对听力的损害、光线对眼睛的刺激、高温和低温对身体的不适以及湿度、辐射和振动等因素都会对员工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告知员工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这些物理因素对身体健康的损害。

2.2 化学因素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化学因素主要包括有毒化学品、腐蚀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粉尘、气体等。

这些化学物质对员工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等部位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因此,我们需要告知员工在接触这些化学物质时,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手套等。

2.3 生物因素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病原体、昆虫、动物等。

这些生物因素可能会传播疾病、引起过敏等。

因此,我们需要告知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应该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被生物因素侵害。

2.4 心理因素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工作压力、情绪波动、人际关系等。

这些心理因素对员工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告知员工在工作中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合理应对工作压力,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3、危害告知的方式和周期为了确保危害告知制度的有效性,我们将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危害告知:3.1 新员工培训新员工入职时,将由公司负责人或专门的安全员对职业危害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告知。

同时,为新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并进行正确使用的培训。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详细版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详细版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生部 2002年5月1日)一、粉尘类矽尘;煤尘;石墨尘;炭黑尘;石棉尘;滑石尘;水泥尘;云母尘;陶瓷尘;铝尘;电焊烟尘;铸造粉尘;其他粉尘二、放射性物质类三、化学物质类铅;汞;锰;镉;铍;铊;钡;钒;磷;砷;铀;砷化氢;氯气;二氧化硫;光气;氨;偏二甲基肼;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氟;氰及腈类化合物;四乙基铅;有机锡;羰基镍;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汽油;一甲胺;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二氯乙烷;四氯化碳;氯乙烯;三氯乙烯;氯丙烯;氯丁二烯;苯胺、甲苯胺、二甲苯胺、N.N-二甲苯胺、二苯胺、硝基苯、硝基甲苯、对硝基苯胺、二硝基苯、二硝基甲苯;三硝基甲苯;甲醇;酚;五氯酚;甲醛;硫酸二甲酯;丙烯酰胺;二甲基甲酰胺;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杀虫脒;溴甲烷;拟除虫菊酯类;导致职业性中毒性肝病的化学物质;根据《职业性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的危害因素。

四、物理因素高温;高气压;低气压;局部振动五、生物因素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布氏杆菌;六、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接触性皮炎的危害因素;导致光敏性皮炎的危害因素;导致电光性皮炎的危害因素;导致黑变病的危害因素;导致痤疮的危害因素;导致溃疡的危害因素;导致化学性皮肤灼伤的危害因素;导致其他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七、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化学性眼部灼伤的危害因素;导致电光性眼炎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白内障的危害因素八、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导致噪声聋的危害因素;导致铬鼻病的危害因素;导致牙酸蚀病的危害因素九、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石棉;联苯胺;苯;氯甲醚;砷;氯乙烯;焦炉烟气;铬酸盐十、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氧化锌;二异氰酸甲苯酯;嗜热性放线菌;棉尘;不良作业条件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一、粉尘类(一)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1、可能产生的职业病:矽肺2、行业举例:(1)煤炭采选业:岩巷凿岩、岩巷爆破、岩巷装载、出矸推车、喷浆砌碹、岩巷掘进、煤巷打眼、煤巷爆破、煤巷加固、采煤运输、井下通风(2)石油天然气采选业:泥浆配置、地质磨片(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矿穿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回填、支护、采矿辅助、破碎、筛选、研磨、浮选、重选、磁选、选矿辅助(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打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回填、支护、采矿辅助破碎、筛选、研磨、浮选、重选、磁选、电选、选矿辅助(5 )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土砂石打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破碎、筛选、研磨、转运、开采辅助;河砂吸采、河砂手采、河砂筛选、河砂转运、河砂运输、河砂开采辅助、化学矿打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回填、支护、采矿辅助、破碎、筛选、研磨、浮选、重选、选矿辅助、非金属矿打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回填、支护、来矿辅助、破碎、筛选、研磨、重选、选矿辅助(6)工艺美术品制造业:石质工艺品雕刻(7)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水电施工(8)碱产品制造业:泡化碱制取(9)无机盐制造业:硅酸钾制取、氟化钠制取(10)化学肥料制造业:电炉制磷(11)涂料及颜料制造业:搪瓷色素备料、玻璃色素溶制、玻璃色素成品(12)催化剂及各种化学助剂制造业:两步共胶(13)橡胶制品业,胶辊辊芯处理(14)砖瓦、石灰和轻质建材制造业:砂石装卸、筛选、转运、堆垛、运输、辅助、装卸、筛选、转运、投料、拌和、浇注、辅助、石材切割、雕凿、研磨、整修、辅助、荒料锯切、板材研磨、板材切割(15)玻璃及玻璃制品业:玻璃备料、光学玻璃配料、玻璃喷砂、玻壳备料(灯具、荧屏)、玻璃纤维配料(16)陶瓷制品业:釉料选择、粉碎、陶瓷烘筛、灌砂(17)耐火材料制品业:耐材破碎、筛分、配料、混合、成型、耐火砖干燥、耐村烧成、物料输送、耐火材料磨制(18)矿物纤维及其制品业:玻纤备料(19)磨具磨料制造业:磨料备料(20)炼铁业:矿石装卸、转运、堆场、整粒、泥炮制作(21)炼钢业:炼钢铸模、练钢砌炉(22)铁合金冶炼业:硅铁冶炼、铬铁冶炼、钛铁冶炼(23)重有色金属冶炼:铅锌配布料、铅电解液制备、矿石破碎(24)金属制品业:金属喷砂、模具喷砂、搪瓷喷花、焊药制备、焊条配粉(25)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业:镀件喷砂、工件喷砂、除油除锈、喷砂粗糙(26)机械工业:铸造型砂、铸造造型、祷造落砂、铸件清砂、熔模铸造、石英砂打磨、抛光(27)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镀层喷砂、玻粉制取、电子玻璃配料(28)交通水利基本建设业:隧道掘进、打眼、爆破、碎石装运、喷浆砌碹、辅助、路基砌碹、路面浇注、路面摊辅、坝基砌碴、坝基浇注(二)煤尘(煤矽尘)1、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煤工尘肺2、行业举例:(1)煤炭采选业:;煤巷打限、煤巷爆破、煤巷加固、采煤打眼、爆破采煤、水力采煤、机械采煤、采煤装载、采煤运输、采煤支护、井下通风,采煤辅助、选煤运输、筛煤、煤块破碎(2)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上煤,磨煤、司炉,锅炉出灰、锅炉检修(3)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原煤输送、炼焦备煤、炼焦洗煤、炼焦选煤、炼焦配煤、炼焦干馏、熄焦、运焦、炼焦辅助、煤块破碎、煤制品制取(4)碱产品制造业:石灰锻烧、钾碱锻烧碳化、(5)无机盐制造业:硫化钠制取、碳酸钡制取(6)水泥制造业:水泥供料、均化、煤粉制备、输送(7)石墨及碳素制品业:碳素粉碎、煅烧、筛分、配料、合成(8)炼铁业:煤粉操作(9)重有色金属冶炼:锌矿焙烧(1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蓄电池封口(三)石墨尘1、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石墨尘肺2、行业举例:(1)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石墨矿打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回填,支护、采矿辅助、破碎、筛选、研磨、重进、选矿辅助(2)催化剂及各种化学助剂制造业:催化剂干燥(3)耐火材料制品业:耐材粉碎、筛分、配料、混合、成型、烧成、磨制、物料输送、耐火砖干燥(4)石墨及碳素制品业:碳素制品清理、金属粉混合、石墨机加工、石墨制品制取(5)钢压延加工业:管坯穿孔(6)铁合金冶炼业:锰铁铸锭、其它铁合金铸锭(7)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挤压、穿孔(8)金属制品业:焊粉制备(9)机械工业:粉未冶金压制(1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锌锰电池制备、电池芯制备、炭棒混合(11)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支座装配,涂内层石墨、喷外层石墨、钨钼拉丝(四)炭黑尘1、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炭黑尘肺2、行业举例:(1)纸及纸制品业:涂料配制、色浆制取(2)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色带备料(3)其他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炭黑制备、造粒(4)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火柴制浆(5)橡胶制品业:橡胶配料、混炼(6)耐火材料制品业:耐材配料、成型(7)石墨及碳素制品业:碳素粉碎、配料、煅烧、筛分、成型、冷却处理\包装(8)稀有金属冶炼业:碳化钨制备、复式碳化钨制备、铌制取(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锌锰电池备料、电池芯制配、炭棒混粉、电缆电线积压(五)石棉尘1、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石棉肺2、行业举例:(1)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矿打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回填、支护、采矿辅助、破碎、筛选、研磨、重选、磁选、电选、选矿辅助(2)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打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回填、支护、采矿辅助、破碎、筛选、研磨、重选、选矿辅助(3)木材加工业:装饰板配料(4)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电厂保温、锅炉检修(5)涂料及颜料制造业:二氧化钛制备、钛白粉制备、有机颜料合成(6)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业:聚酯脱醇、聚合(7)水泥制品业和石棉水泥制品业:石棉配料、制浆均和(8)砖瓦、石灰和轻质建材制造业:防水材料混合(9)石棉制造业:石棉梳棉、拼线、编织、湿防、处理、混炼、压制、磨片、汽车刹车片制造、铁路车连制动件制造、电气绝缘品制造、拆卸(10)炼铁业:热风炉操作(11)稀有金属冶炼业:复式碳化钨制备(1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船舶泥工(六)滑石尘1、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滑石尘肺2、行业举例(1)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滑石矿打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回填、支护、采矿辅助、破碎、筛选、研磨、重选、选矿辅助、滑石粉加工(2)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帮料划裁、绷帮(3)造纸及纸制品业:投料、制浆(4)石油加工业:氧化沥青(5)其他有机化学产品制造业:轧胶、氯丁胶备料(6)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粉剂制备、香饼压制、粉剂灌装(7)医药工业:药物拌粉、片剂压制、片剂包衣、制丸(8)橡胶制品业:橡胶配料、混炼、硫化、压延、切片、制管、模压、切制、成型、包装、医用乳胶制品制造(9)砖瓦、石灰和轻质建材制造业:防水材料混合、包装、卷毡(10)陶瓷制造业:陶瓷成型(11)金属制品业:焊条涂药(1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缆电线挤胶(七)水泥尘1、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水泥尘肺2、行业举例:(1)煤炭采选业:喷浆砌碴、煤巷加固(2)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矿支护(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矿支护(4)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途业:化学矿支护、非金属矿支护(5)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水电施工(6)水泥制造业:生料锻烧、熟料冷却、熟料粉磨、水泥包装、水泥均化、水泥煤粉制备、水泥输送。

职业危害警示告知制度

职业危害警示告知制度

职业危害警示告知制度
是指企事业单位在职工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必须对职业危害因素以及相关防护措施等进行告知的制度。

该制度旨在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并确保其了解和有效应对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

职业危害警示告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 危害因素告知:向职工准确详细地告知工作岗位上存在的各类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

告知内容应当包括危害性质、对健康的影响、暴露途径以及预防措施等相关信息。

2. 防护设施与措施告知:告知职工工作岗位上的必要防护设施以及正确使用方法,包括个人防护用品、安全设施、紧急处理程序等。

告知内容应当包括使用方法、保养维护、紧急情况处理以及防护措施实施的具体要求等。

3. 事故应急措施告知:告知职工遇到突发事件或事故时应当采取的紧急措施,包括逃生、报警、急救等。

告知内容应当包括应急电话、应急出口、应急撤离路线等相关信息。

4. 定期培训:企事业单位应当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培训,使职工了解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并提高其识别和应对职业危害的能力。

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相关记录,包括危害因素告知记录、职工培训及考核记录等。

职业危害警示告知制度的实施能够提高职工对工作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增强职工防范职业危害的意识,减少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的风险,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生物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生物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生物因素
(一)炭疽杆菌
1、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炭疽
2、行业举例:
(1)食品制造业:牲畜检疫
(2)纺织业:拣毛
(3)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坯皮准备
(4)畜牧业:牧民、饲养员、兽医
(5)动物园:饲养员、兽医
(二)森林脑炎病毒
1、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森林脑炎
2、行业举例:
(1)伐木业:原木采伐、原木运输、其他出入森林作业人员
(2)护林业:护林、其他出入森林作业人员
(3)林产化学产品制造业:栲胶备料、松脂采割、松明采集、野生果品采摘、菌菇采摘
(4)中草药业:野生中草药采集
(5)狩猎业:狩猎人员
(三)布氏杆菌
1、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布氏杆菌病
2、行业举例:
(1)食品制造业:牲畜检疫
(2)畜牧业:牧民、饲养员、兽医。

职业危害因素分类

职业危害因素分类

(1) 化学因素:①各种毒物引起的职业中毒、职业性皮肤病、职业肿瘤;②一些不溶或难溶的生产性粉尘引起的尘肺。

(2)物理因素:①高温、低温引起中暑或冻伤;②高湿使两手等处发生皮肤糜烂,促使皮肤病的发生;③高低气压,如潜水员及沉箱工的减压病,高山高原地区的高山病;④噪声引起的难听或耳聋,并对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也有不良影响;⑤振动,两上肢的局部振动引起血管痉挛、溶骨症及骨坏死。

全身震动对神经系统、血管等也有不良影响;⑥电离辐射如X线、γ射线等引起的放射病;⑦非电离辐射中的微波与高频电磁场,场强过高可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⑧光线、紫外线引起电光性眼炎,红外线引起白内障,照明过强过弱引起眼疲劳;⑨机械刺激或击伤。

(3)生物因素:①微生物:布氏杆菌、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职业性传染病;发霉的谷尘、蔗尘中耐热性放线菌引起的农民肺、蔗尘肺和蘑菇肺;后三种疾病都属于与免疫有关的变态反应性肺泡炎;②昆虫和尾蚴引起谷痒症和稻田皮炎;③水生动物的体液,如明虾及一些海鱼表层体液中含有能溶解皮肤角质层的特殊组分;④植物,如黄山药可引起支气管哮喘;⑤各种生物的蛋白质,如牲畜蛋白质及稻壳的细尘大量吸人后引起发热。

(4)劳动损伤性因素:主要由于有关器官及肌群等长期紧张劳动过度疲劳或不适当的强迫性体位或工具引起的职业性肌肉骨胳损伤疾患,如局部肌肉疲劳和全身疲劳,反复紧张性损伤和腰背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炭疽杆菌 Bacillus anthraci
健康危害
病理特点 炭疽是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
共患急性传染病。

人类因接触病畜
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的肉类二发
生感染。

炭疽杆菌从皮肤侵入,引
起皮肤炭疽,使皮肤坏死形成焦痂
溃疡与周围肿胀和毒血症,也可以
引起肺炭疽或肠炭疽,均可并发败
血症。

病理特征为受累组织及脏器的出血性浸润、坏死和周围水肿。

皮肤炭疽呈痈样水肿,焦痂,溃疡,周围有凝固性坏死区。

肺炭疽呈出血性支气管炎、小叶性肺炎及梗死区,纵膈高度胶冻样水肿,支气管周围淋巴结肿大。

肠炭疽主要病变在回盲部,表现为弥性出血性炎症改变及周围肠壁高度水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腔内有血性浆液性渗出液,内含大量炭疽杆菌。

当心感染
应急处理
炭疽治疗原则是严格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杀灭机体内细菌。

对有关人员接种疫苗。

炭疽病病人应该严格隔离至痊愈,其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的物品与场所,均应按杀灭芽孢的消毒方法进行彻底消毒,不可随意丢弃。

患病或病死动物应焚烧或深埋,严禁食用。

防护措施
加强对炭疽病的检疫,防止在动物间传播。

当怀疑有炭疽杆菌气溶胶产生时,除一般个人防护外,还要佩带眼罩和呼吸器。

个人应穿防护服、戴防毒面具和防疫口罩;无防护器材时,可用手帕或其他纺织品捂住口鼻,并扎紧袖口和裤脚,将上衣塞入裤腰,颈部用毛巾围好,戴手套,外穿雨衣。

集体防护可构筑工事或利用地形地物等。

火警:119 急救:120 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
布氏杆菌 Brucella
健康危害 病理特点
该菌自损伤的皮肤及粘膜或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人体,可进入血液循环产生菌血症常伴有发烧,另外,布氏杆菌含有内毒素及菌体本身皆可引起人体的过敏,出现各种的变态反应性病变。

骨关节病变,关节的病变常侵犯大关节,以髋关
节炎最为常见。

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
节痛、睾丸炎、肝脾肿大等。

病理特征为全身弥漫性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和肉芽肿结节形成。

当心感染
应急处理
本菌传染性大,人群普遍易感,并可重复感染或慢性化。

进行羊群检疫,
如发现呈阳性和可疑反应的羊均应及时隔离,以淘汰屠宰为宜。

严禁与假定健康羊接触。

必须对污染的用具和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和产道分泌物应深埋。

防护措施
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在于控制和消灭畜间布氏杆菌病的流行。

对经常接触牲畜或有关人群用冻干减毒活苗作皮上划痕接种。

火警:119 急救:120 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