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设计教案-图案基础概念与基本设计方法
《图案基础》教案

《图案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案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图案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图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案的定义与分类2. 图案设计的基本原则3. 图案构成的基本元素4. 图案创作的方法与步骤5. 图案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案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及创作步骤。
2. 教学难点:图案创意的发掘和运用,以及图案在实际应用中的设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图案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示范法:展示优秀图案作品,分析其设计思路和技巧。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图案创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交流图案设计心得,提高创新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图案基础》相关教材、图片、案例等。
2. 工具与材料:画纸、画笔、彩绘工具、剪刀、胶水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展示台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精美的图案作品,引发学生对图案设计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图案基础》。
2. 教学新课:a. 讲解图案的定义与分类;b. 阐述图案设计的基本原则;c. 介绍图案构成的基本元素;d. 讲解图案创作的方法与步骤。
3. 课堂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图案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课堂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5. 拓展延伸:介绍图案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布置1. 完成一幅具有创意的图案设计作品,下节课进行展示。
2. 搜集图案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图案创作过程中。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图案美。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提高教学效果。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设计图案 西师大版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设计图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案设计的概念,掌握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图案设计,增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1. 图案设计的概念及分类2. 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数学知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案设计的概念、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数学知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图案,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激发他们对图案设计的兴趣。
2. 讲授新课(1)图案设计的概念及分类a. 图案设计的概念:图案设计是指根据一定的审美原则,运用图形、色彩、线条等元素进行有创意的组合,形成具有美感的视觉形象。
b. 图案设计的分类:按照设计的目的和用途,图案设计可分为装饰图案、实用图案和艺术图案。
(2)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a. 观察与想象: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发现美的元素,进行想象和创意。
b. 重复与变化:在图案设计中,通过重复使用某些元素,形成统一和谐的效果;同时,适当变化元素的大小、形状、色彩等,增加图案的趣味性和层次感。
c. 对比与统一:在图案设计中,运用对比手法(如大小、形状、色彩等对比),使图案更具视觉冲击力;同时,保持图案的统一性,使整体协调一致。
(3)数学知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a. 对称性:利用轴对称、中心对称等数学概念,设计出具有对称美的图案。
b. 比例与分割:运用比例关系,进行图案的分割和布局,使图案更加和谐美观。
c. 几何图形:运用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矩形等)进行图案设计,展现数学的简洁美。
3. 实践活动(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幅具有创意的图案。
(2)动手操作: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图案设计实践。
4.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图案设计的概念、分类、基本方法和技巧,以及数学知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小学美术《传统图案设计》教案

-识别传统图案的寓意:分析传统图案中寓意丰富的元素,如莲花代表纯洁,鱼代表年年有余等,帮助学生理解图案背后的文化内涵。
-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指导学生如何在掌握传统图案基本元素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创意,创作出既有传统韵味又具个性特色的作品。
-运用设计方法进行创作:针对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如如何使图案具有节奏感和层次感,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突破这些难点。
3.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让他们在欣赏他人作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举例说明:
-在讲解传统图案的分类时,可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类图案的特点,如剪纸、蓝印花布等。
-在教授设计方法时,可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对称、重复等手法,使作品更具艺术效果。
-针对创作难点,教师可提供一些创意启发,如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兴趣爱好,引导他们将这些元素融入传统图案设计中,从而降低创作难度。
首先,对于图案寓意的理解,部分学生仍然感到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挖掘图案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让他们感受到传统图案的独特魅力。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容易陷入模仿的困境。为此,我将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尝试将传统图案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传统图案设计》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衣服、家具或建筑上的图案?”这些图案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传统图案的兴趣,让我们一同探索传统图案的奥秘。
基础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基础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图案的应用非常广泛:室内装饰、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都为其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
本课程通过系列的授课,使学生了解、熟悉国内外图案艺术的历史及其现况,获得有关图案设计工作的基本知识,并通过临摹、写生变化等多种方式的训练,逐步掌握图案的基本设计规律、胜任简单的图案设计工作。
二、教学内容、要点与课时安排:第一部分:图案的起源及其历史演变:一)中国传统图案部份:1) 新石器时期彩陶装饰纹样;2)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纹样;3) 春秋呀国时期的青铜器、漆器、玉器与织乡;4) 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瓦当、帛画、织绣等;5) 魏晋南北朝的装饰艺术;6) 唐代的装饰艺术;7) 宋、元时期的装饰艺术;8) 明清时期的装饰艺术;9) 当代民间图案。
要求:了解彩陶、青铜器、漆器、瓷器、民间图案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能说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艺术品的特征。
并在蜡染、剪纸、泥塑、陶艺课程中对传统工艺制作进行了解,作简单的图案设计。
二)外国传统图案风格:1) 埃及图案艺术2) 希腊、罗马图案艺术3) 波斯、印度图案艺术4) 日本、朝鲜图案艺术5) 非洲、美洲、大洋洲土著图案艺术。
要求:了解外国图案艺术的特色,能通过所提供的范图对比,能简叙世界几大区装饰图案艺术特点。
并在壁挂设计、纺织等课程中,对传统工艺制作进行了解,作简单的图案设计。
第二部份:现代图案设计及其基本设计规律一)图案的基本构成形式1) 单独纹样:对称与均衡2) 适合纹样:形体适合、角隅适合、边缘适合 3) 连续纹样:二方连、四方连二)现代图案设计赏析1) 点视图案2) 线视图案3) 文字图案4) 维变图案5) 剪影图案6) 重迭图案7) 复合图案8) 换置图案9) 散集图案10)共生图案要求:把握图案设计的基本规律,结合现代图案设计赏析课程,制作命题作业。
第三部分:图案素材的收集、绘制、变化 1)写生图案2)临变图案3)技法与肌理的变化4)色彩配置变化要求:进行户外写生,之后进行变化、处理,能综合运用比前所学的课程进行图案设计工作。
大学装饰图案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装饰图案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及设计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装饰图案进行设计的能力,为以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装饰图案的基本概念2. 装饰图案的分类3. 装饰图案的特点4. 装饰图案的设计方法5. 装饰图案的应用实例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装饰图案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提出问题。
(2)简要介绍装饰图案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装饰图案的基本知识(1)装饰图案的定义:装饰图案是指在视觉艺术领域,以美化、装饰为目的,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对各种物体进行装饰的艺术形式。
(2)装饰图案的分类:按照装饰图案的用途和表现手法,可分为:实用装饰图案、观赏装饰图案、抽象装饰图案、具象装饰图案等。
(3)装饰图案的特点:图案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寓意性、象征性、民族性等。
3. 讲解装饰图案的设计方法(1)观察法:观察自然、生活、艺术作品中的装饰元素,提取有特色的图案。
(2)想象法: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新颖独特的图案。
(3)借鉴法:借鉴历史、民族、地域等优秀装饰图案,进行创新设计。
4. 装饰图案的应用实例(1)展示装饰图案在服装、家居、建筑、广告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2)分析这些实例中装饰图案的设计特点,引导学生思考。
5. 课堂练习(1)分组讨论,设计一个具有装饰性的图案。
(2)要求图案具有创意,符合装饰图案的特点。
6.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2)教师点评,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图案设计教案-图案的设计方法

课程教学方案(教案)20/20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图案设计任课教师姓名:授课班级:课程归属院(系):艺术设计学院编制时间:201 年月日学习单元课堂教学方案(教案)设计第 15 周第 2 单元学时:14 学习单元名称图案的设计方法单元学习目标能设计花卉图案并将图案应用于珠宝首饰设计本单元项目或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将花卉二方连续纹样应用于项链与手链的设计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花卉图案的变化学习重点解决方法:搜集资料,研究写生与变形的方法难点:二方连续图案的连接与金属的连接的一致性学习难点解决方法:多研究金属工艺的制作方法本单元学习素材1.文档图片:画册、图书、网络图片2.音频视频:3.动画仿真:4.珠宝首饰实物本单元学习内容设计时间安排辅助学习手段上次学习内容简要回顾:图案的基本概念0.5本单元学习任务导入(或案例解析)花卉图案在经典珠宝首饰设计中的应用0.5本单元学习内容(含重点突出、难点突破)(1)图案的形式美感规律(2)图案的骨式(3)图案的构成(4)图案的色彩(5)图案的设计步骤12学习活动组织实施本单元学习内容简要小结花卉图案的设计方法1本单元作业、训练、讨论等环节安排玫瑰、百合、茶花、莲花等常见花卉的连续纹样与适合纹样的练习单元学习过程反思将花卉二方连续纹样应用于项链与手链的设计上次学习内容简要回顾:图案的基本概念图案教育家陈之佛先生1928年提出:图案是构想图。
它不仅是平面的,也是立体的;是创造性的计划,也是设计实现的阶段。
图案教育家、理论家雷圭元先生在《图案基础》一书中,对图案的定义综述为:“图案是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方面,关于形式、色彩、结构的预先设计。
在工艺材料、用途、经济、生产等条件制约下,制成图样,装饰纹样等方案的通称。
”(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辞海》艺术分册对“图案”条目的解释:“广义指对某种器物的造型结构、色彩、纹饰进行工艺处理而事先设计的施工方案,制成图样,通称图案。
图案基础知识教案(一)

图案基础知识(一)教案一、教材分析:图案的涉及范围很广泛,人们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都和图案息息相关。
图案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服务,而且美化了生活。
学习图案不仅能使人们了解形式美的规律、图案色彩的知识和图案制作的各种方法,而且还能运用这些知识培养人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设计意识。
还能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设计幼儿活动场地、设计制作玩教具、布置幼儿作业园地等。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图案特性、涉及领域、题材等基础知识的介绍,并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图案造型的设计方法。
过程与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导。
启发学生在读读,议议看看的进程中逐步提高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一些带有漂亮色彩的图片,培养学生欣赏图案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通过各种彩色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从中感受图案的奇妙,陶冶情操,探索图案的设计方式。
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重点:了解图案的基础知识,以及图案设计方法。
难点:学习运用造型设计方法设计简单的图案。
四、工具材料:教师:多媒体课件、一些图案的图稿、及作图工具等辅助材料。
学生:收集准备的一些关于图案的资料,及作图材料和工具。
五、实施过程:1、计划和准备:(1)安排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关于图案的资料。
(2)确定教师要怎样利用有关资源和教学手段。
(3)准备图片及相关辅助物品。
2、教育策略与动机的形成:(1)通过本节课加深学生对图案基础知识的了解,自己去探索研究如何分析归纳物体的特征、如何图案设计方法,设计简单的图案。
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创作的积极性。
(2)学生可能对于设计图案信心不足,不能自由发挥,教师应从最简单的基础知识入手,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和尝试表现。
(3)先从图案的添加对物体形式美产生很大的影响引入,通过使学生了解图案的特性、涉及的领域及题材造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设计图案练习。
评讲作品时,是以学生为主选人员进行的,可以使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教学和评价。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案设计》教案范例四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案设计》教案范例四篇小学六年级数学《图案设计》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图案,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教学重点:有条理地表述一个简单图形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教具准备:方格纸板花瓣卡片彩笔太极图紫荆花设计图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师出示太极图紫荆花设计图案师:你觉得这些图案漂亮吗?生:非常漂亮。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图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生:不知道师:其实,方法非常简单,就是用我们学过的图形变换中的方法设计出来的,谁能说一说,我们学过了哪些图形变换们学过了哪些图形变换们学过了哪些图形变换们学过了哪些图形变换的方法?生:我们学过的图形变化的方法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方法设计图案,有没有信心挑战一下?生:有!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师出示方格纸板和一个花瓣A卡片师:我这里有这些材料,你用什么方法能得到一整个花瓣?生小组内讨论,自己动手摆一摆,汇报反馈生1:我在花瓣的右边画一条对称轴,做它的轴对称图形B,然后在它们的下面在作一条对称轴,作AB的轴对称图形CD。
就得到花瓣的图案了。
(生边讲解边在纸板上演示)师:他说的好不好?好的话掌声鼓励。
(生鼓掌)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生2:我是这样做的:以点O为中心,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这样旋转三次就可以得到花瓣图案了。
(生边讲解边在纸板上演示)师:你的想发很巧妙啊,谁还有奇思妙想?生3:我可以先在花瓣下面作一个对称轴,作花瓣的轴对称图形,然后整体旋转180度。
(生边讲解边在纸板上演示)师:你真棒!同学们的想法很奇妙,下面用你聪明的小脑瓜看看怎么用这个图案得到下一个图案呢?(出示教材第37页图2)小组内讨论交流,汇报反馈生1:我把图A向右平移3格,在把图B向左平移三格,然后CD按同样的方法平移就可以得到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教学方案
(教案)
20/20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
图案设计
任课教师姓名:
授课班级:
课程归属院(系):
艺术设计学院
编制时间:20 年10 月 2 日
学习单元课堂教学方案(教案)设计
一、本单元学习任务导入
东西方图案艺术简介
1、中国传统图案(陶瓷纹样、青铜器纹样、玉器纹样、漆器纹样、染织纹样等)
2、外国经典图案(欧洲、美洲、非洲、日本、印度、阿拉伯)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含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第一章概述
一、图案的概念
二、图案的起源
三、图案的分类
四、图案设计的形式美规律
1、对称与均衡
2、变化与统一
3、对比与调和
4、节奏与韵律
第二章生活与生产中的图案设计
一、珠宝饰品中的图案设计
二、工业产品中的图案设计
三、服装中的图案设计
四、包装中的图案设计
五、环境艺术中的图案设计
第三章图案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一、表现技法
1、图案的骨式
2、图案的构成——图案的点、线、面
3、图案的色彩
二、材料的准备
1、颜料:水粉颜料、水彩颜料、丙烯颜料
2、画笔:毛笔、勾线笔、水溶铅笔、色粉笔、油画棒、铅笔、针管笔、底纹笔
3、纸:卡纸、高丽纸、宣纸、水彩纸
4、其他工具与材料:圆规、尺、曲线板、笔洗、调色盘、镇纸等
一、表现技法
1、图案的骨式
1.1单独纹样骨式
1.2适合纹样骨式
1.3二方连续纹样骨式
1.4四方连续骨式
三、本单元学习内容简要小结
东西方图案艺术简介,对比与分析
中西古典家具的精美的雕刻纹样是家具作为传统手工艺形式的主要装饰手法,蕴藏着无穷的美学意蕴。
古典家具的精品主要服务于当时的统治阶级、王公贵族,其装饰图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主流的人文思想和审美价值取向。
明清家具作为我国古典家具的集大成者,无疑有很丰富的装饰内容和题材,大凡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卉虫鱼、博古器物、西洋纹样、喜庆吉祥等无所不包。
倘若仔细推敲,其中颇有一些规律可寻。
明清的装饰图案题材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大类:1、动物纹样动物纹样包括蟠龙纹、蟠虎纹、凤纹、麒麟纹、鹿纹、鹤纹、喜鹊纹等,大都选用人们崇拜喜爱之物,其中以龙纹、凤纹尤为突出。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与象征。
它刚强劲健,富于变化,性猛而威,能兴云作雨,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权的象征,故龙纹多用于宫廷与皇族家具上。
凤,古人称之为神鸟,百鸟之王,出于东方君子之国,每当天下大宁,其声若萧,清高雍容。
龙凤形象均是人们杜撰假想出来的祥瑞象征形象,反映了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对自然现象的服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明清家具中的动物纹样明显带有先秦及魏晋南北朝的遗风--雄浑而博大、深厚而拙朴。
2、吉祥植物及人物纹样吉祥植物纹样有牡丹纹、灵芝纹、莲花纹、海棠纹、梅、兰、竹、菊、松、葡萄等。
还有各种植物变形图案,如卷草纹、反草纹、缠枝纹、芝麻梗、藤等,各种植物什锦图案,如蔬菜及各种瓜果等。
吉祥植物纹样深受当时绘画的影响,极具富丽堂皇、绚丽多彩之美,充分体现出一种强烈的雍容华贵的审美追求。
像"岁寒三友"等植物形象,由于其某些特质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人生哲理和人生观的理解和信奉,于是也成为人们争相刻画的纹样。
山水人物纹样多半是反映历史典故、诗词故事和文人生活的画面,如游归图、南山观瀑、五老图、东篱采菊等景象,并以中国画的散点绘画技法为基础进行生动地描绘和展现。
3、几何纹样有绳纹、回纹、盘肠纹、灯笼纹、冰裂纹、人子纹、方花纹、方汉纹、波纹、灵格纹、龟背纹、连环纹等。
这些几何纹样往往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具有深厚的东方特质和烙印。
4、吉祥图案或文字吉祥纹样聚宝盆、六合同春、风调雨顺、龙舟、莺鹤、飞龙、双龙捧寿、五富团寿、麒麟送子、龙捧乾坤,文字有"福"、"寿"、"喜"及诗文等。
除了以上几类纹样外,还有一些,像仿古纹样、西洋纹饰和中式纹样结合的图案。
中国古典家具装饰纹样的内容多半是体现帝王富丽华贵的生活,也表现了文人崇尚高雅的心境,同时又反映了平民渴望与期盼祥和、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中国古典家具装饰上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装饰件与结构件的高度统一,即装饰结构化。
所谓装饰结构化是指在中国古典家具中绝大部分装饰部件既有很好的装饰作用,同时也是作为结构支撑部件存在的,这样才形成了家具简洁、明快的造型特点。
中国古典家具非常擅长利用木结构的每一部件进行艺术加工,借以获得替木牙子、托角牙子、云拱牙子、云头牙子、弓背牙子等装饰结构件:有用于四周边框之间的椭圆券口、方圆券口、海棠券口等。
而这些结构兼作装饰的部件,既起支撑和加固的作用,又在上面起线打挖或作浅浮雕,起着烘托的装饰作用。
霸王撑,对角十字撑、吊挂媚子、锼空媚子等结构形式既增强了家具的坚固性又极具装饰性中西方古典家具纹饰之比较(下)来源:金凯莎作者:金凯莎发布时间:2010-11-22 查看次数:601 西式古典家具中的装饰纹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宗教神话纹样这类纹样大都反映了基督徒生活的场景或者古典神话,如普罗米修斯之死、天使形象、丘比特造型、斯芬克斯等。
通过这些宗教形象的再现,体现了人们对天堂的渴望,对上帝的膜拜,希望借此营造一种与上帝同在的生活场景。
2、动植物及人像纹样莨叶饰、旋涡饰、垂花饰、扇贝饰以及神秘的生物图案,如狮身人面像,具有女人面孔及鸟翅与爪的怪物,头、翼似鹰,躯体似狮的怪兽,羊身蛇尾之怪兽、四肢修长的美丽少女等。
这些生物纹样体现出了非凡的想象力和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望。
3、战争题材纹样战
争场面、竞赛、胜利占领以及战利品等具有帝国和军事象征意义的样式都属于该类,这类题材的装饰绝大部分出现在帝政风格和拿破仑风格家具中。
如展开翅膀的胜利女神像、月桂树花环、老鹰、带头盔勇士头像、带翼火炬、长矛战利品、面具和雷电等。
西方古典家具装饰纹样的内容多半是体现西方人争强好胜的性格和对自然界勇于征服的探索精神,反映了西方社会对世界认知的渴望和强调个体独立的欲望,同时由于宗教在西方社会中所占的统治地位和主流地位,导致了宗教装饰题材的大量表现与刻画。
从上述的比较中可以看到,中国装饰纹样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含蓄性,书法式的抽象性,追求形神统一和完美意境的艺术效果:东方的宗教信仰是多神伦理型的,类似于图腾崇拜,主张的是出世逃避的消极思想和皇权统治,所以装饰纹样也体现了人们田园式的漫不经心。
西方纹样强调的是西方艺术的直接表现,人体美学的粗犷性,宗教的神秘性;西方的宗教信仰是智慧型的,它与科学精神有着内在联系的一面,主张的是入世的积极、平等的思想,这就决定了人们看重的是现世的幸福和个人人格的独立。
中西古典家具中装饰题材反映了东西方对自然界、宗教信仰、人生态度等问题的不同看法,可以说正是因为这种传统文化的反差,才会产生艺术形式上截然不同的表现:正是因为这种传统文化思想的巨大落差融入到家具中,使中西方古典家具具有了各自的魅力与独特性,才会在交流碰撞中不断彼此吸收和借鉴。
中西方装饰纹样的表现手法也存在差异。
中西古典家具的装饰形象并不完全是原来的自然形象,大都经过了创作者的加工处理。
这是装饰题材创作的规律,也是一切艺术创作的规律。
通过二者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古典家具的装饰题材以简洁为主,重在写意,而西方古典家具的装饰以华贵著称,重在写实,同时中国古典装饰题材较西方的更为程式化、图案化。
比如猛兽在中西方古典家具中的刻画:龙纹出现在中式古典家具中的常常是程式化的变体龙纹,即拐子龙或者卷草龙,通过龙足、龙尾的高度图案化来简练纹样的外形,重在强调其内在神韵;老鹰等动物在西方古典家具中则表现得栩栩如生,鹰嘴、鹰眼、爪子,甚至每一根羽毛都刻画得非常逼真。
再比如同样是人物装饰题材,在中国古典家具中主要是刻画出大概轮廓,人物的五官往往被忽略掉,或者仅仅做一个模糊的平面化处理,点到为止;在西方古典家具中的处理则大不相同,人物的衣物、肌肉、五官乃至神情都要刻画得逼真到位,同时创作出人体的雕塑感来。
当然西方装饰题材也存在图案化、程式化的一面,只是远远不如中国这么突出而己。
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源是中西自然主义审美观的不同。
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思维方式使人们在审美对象的刻画中求神似不求形似,营造的是抽象和空灵的装饰,是一种模糊的意象思维方式。
西方"天人相分"的观点使他们认为美就是真,求真就是求美,寻求一种精确的数的美学。
西方最早的美学定义来源于毕达哥拉斯学派,他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数,数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