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一)》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一)》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一)》课程教学大纲授课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学时数:72 学分:4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

本课程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之后开设,其作用是为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提供必要的生物化学理论知识,该课程在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专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大纲内容的讲授,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生物化学中糖、脂、蛋白质、酶和核酸的化学结构与性质以及这些生化物质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及其相互关系;同时使学生掌握它们与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行业的联系及初步掌握它们的开发利用与前景。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掌握生物化学的涵义及它所研究的内容;了解生物化学的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趋势与前景;理解生物化学在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糖类的化学(0.5学时)自学,结合有机化学的有关内容对本章进行复习。

第三章脂类和生物膜化学(0.5学时)自学,结合有机化学的有关内容对本章进行复习。

第四章蛋白质化学(9学时)内容及要求:了解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分类和生物学意义;深刻理解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了解氨基酸的分类;深刻理解蛋白质的各级结构,熟练掌握氨基酸和蛋白质的重要理化性质及其实践意义;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分离纯化的基本原则、步骤和方法以及分析测定的常用方法。

重点:内容及要求中需要掌握的一般是重点内容(以下类同)难点: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及蛋白质的一些重要理化性质(如胶体性质、变性作用、沉淀作用)。

作业:5种题型12小题左右。

第五章酶(8学时)要求掌握酶的化学本质及催化特性;了解酶的组成及命名和分类;在理解酶催化反应机制的基础上掌握酶活性中心等重要概念;掌握常见理化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情况及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酶活力单位的概念及正确测定酶活力的方法;了解酶制备纯化的一般原则及方法;了解固定化酶的概念及常用的固定化技术;了解酶在工业上的应用。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答案1-4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答案1-4

1 绪论1.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解答:生物化学主要研究:(1)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及功能;(2)生物分子分解与合成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3)生物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4)生物体新陈代谢的调节与控制。

2.你已经学过的课程中哪些内容与生物化学有关。

提示: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运用生物化学的知识。

3.说明生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和分子组成有哪些相似的规侓。

解答:生物大分子在元素组成上有相似的规侓性。

碳、氢、氧、氮、磷、硫等6种是蛋白质、核酸、糖和脂的主要组成元素。

碳原子具有特殊的成键性质,即碳原子最外层的4个电子可使碳与自身形成共价单键、共价双键和共价三键,碳还可与氮、氧和氢原子形成共价键。

碳与被键合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的性质,使得碳骨架可形成线性、分支以及环状的多种多性的化合物。

特殊的成键性质适应了生物大分子多样性的需要。

氮、氧、硫、磷元素构成了生物分子碳骨架上的氨基(—NH2)、羟基(—OH)、羰基()、羧基(—COOH)、巯基(—SH)、磷酸基(—PO4 )等功能基团。

这些功能基团因氮、硫和磷有着可变的氧化数及氮和氧有着较强的电负性而与生命物质的许多关键作用密切相关。

生物大分子在结构上也有着共同的规律性。

生物大分子均由相同类型的构件通过一定的共价键聚合成链状,其主链骨架呈现周期性重复。

构成蛋白质的构件是20种基本氨基酸。

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

肽链具有方向性(N 端→C端),蛋白质主链骨架呈―肽单位‖重复;核酸的构件是核苷酸,核苷酸通过3′, 5′-磷酸二酯键相连,核酸链也具有方向性(5′、→3′ ),核酸的主链骨架呈―磷酸-核糖(或脱氧核糖)‖重复;构成脂质的构件是甘油、脂肪酸和胆碱,其非极性烃长链也是一种重复结构;构成多糖的构件是单糖,单糖间通过糖苷键相连,淀粉、纤维素、糖原的糖链骨架均呈葡萄糖基的重复。

2 蛋白质化学1.用于测定蛋白质多肽链N端、C端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基本原理是什么?解答:(1)N-末端测定法:常采用―二硝基氟苯法、Edman降解法、丹磺酰氯法。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301100350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英文名称:Biochemistry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64 学分:4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16实践学时:0 指导自学学时:0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药物制剂、适用层次:本科药学、中药学、中药学(国际交流)先修课程:化学(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承担院部:基础医学院;学科组:生物化学与生物工程学科组二、课程介绍(一)课程目标及地位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是从分子水平阐明生物体化学组成及其在体内的化学变化的一门基础课,是生命科学的前沿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验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较系统和扎实的生物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思维,为学习后续的药学、中药学基础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为将来开展中医药学现代化提供必要的支撑。

(二)教学基本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加强基础、突出重点,由浅入深地介绍本课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联系生物化学国内外科学研究新理论和新成果在药学、中药学的应用;注意各章节知识衔接协调、避免与其它课程知识重复或者脱节。

在教学方法上,积极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设施,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教学内能够正确理解并掌握生物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并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室条件,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着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二年级第一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静态生物化学、动态生物化学和遗传信息传递转接三篇章的内容;掌握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现代科学的生命思维和一定的创新思维。

重点章节是教材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难点章节是教材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第一章 动物生化绪论

第一章 动物生化绪论
19
2000年6月22日,我国生物胚胎专家 张涌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羊场顺利 接生了1只雌性体细胞克隆山羊“阳 阳”。“阳阳”经自然受孕后,并于 2001年8月8日产下一对混血儿女,雄 性叫“欢欢”,雌性叫“庆庆”,都 是体细胞克隆山羊“阳阳”与世界首 批胚胎克隆山羊交配的后代。“阳阳” 的生产可以证明体细胞克隆山羊和胚 胎克隆山羊具有与普通山羊一样的生 育繁殖能力。
动物生物化学:
概 述
1
课程简介:
任课教师:刘丽博士,习欠云博士,张永亮教授 参考书:
1、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王镜岩等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下册
定价:各56元
2
动物生物化学 作者:欧阳红生 张永亮 汉丽梅主编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32元
动物生物化学
作者:邹思湘
3
二十一世纪:
11
80至90年代: 基因工程进入辉煌发展的时期 1980年,英国剑桥大学的生物化学家Sanger和美国哈佛大学 的Gilbert分别设计出两种测定DNA分子内核苷酸序列的方法, 而与Berg共获诺贝尔化学奖,从此,DNA序列分析法成为生 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 1981年由Jorgenson和Lukacs首先提出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技 术(HPCE),由于其高效、快速、经济,尤其适用于生物大 分子的分析,因此受到生命科学、医学和化学等学科的科学 工作者的极大重视,发展极为迅速,是生化实验技术和仪器 分析领域的重大突破,意义深远。 1984年德国科学家Kohler、美国科学家Milstein和丹麦科学 家Jerne由于发展了单克隆抗体技术,完善了极微量蛋白质 的检测技术而共享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14 (Lin He and Gregory J.Hannon 2004 14 )

生物化学1.绪论

生物化学1.绪论

美、英、日、德、法、中六国参与的国际 人类基因组计划(2003年完成)
人类基因组计划
1984年开始讨论 1990 启动 2000 序列框架图完成
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以来的成就
1995 完成原核生物Hemophilus luenzae的基因组测序 1996 完成啤酒酵母的基因组测序 1997 完成大肠杆菌的基因组测序 2000 人类基因组序列框架(中国完成1%) 2000 拟南芥基因组序列(第一个高等植物) 2002 水稻基因组序列框架图(中国独立完成) 2003 中国家蚕基因组序列框架图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药学基础课程,也 是现在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从分子水平阐明 生命现象本质,是学习、认识疾病,认识药物治 病原理不可缺少的基础。同时,生物化学基础研 究及其技术的发展与现代药学科学的发展具有越 来越来密切的联系,呈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生化往往是阐明机理,选择合理工艺途径, 提高产品质量,探索新工艺,研制新产品的理论 基础。
霍普金斯(Hopkins),剑桥大 学生物化学教授,先后发现 了维生素、色氨酸和谷胱甘 肽,创建了剑桥普通生物化 学学派和中心。
1926年,美国的萨姆纳 (Sumner)得到了脲酶结晶,证 明了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1937年,英国生物化学家克雷 布斯(Krebs)发现并阐明了三 羧酸循环。
此外,脂肪酸氧化降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等基本生物化学途 径也都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陆 续阐明。
1960年,雅各布(Jacob)和莫诺 (Monod)提出了在原核生物中普遍 存在的基因调控的操纵子结构模型。
1965年,美国生物化学家尼伦伯格(Nirenberg) 破译出三联体遗传密码。
霍利(Holly)阐明了酵母丙氨酸tRNA的核苷酸 排列顺序,后来又证明了所有的tRNA都有着 相似的结构。

生物化学教程(上)复习题(王镜岩--朱圣庚-徐长发-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化学教程(上)复习题(王镜岩--朱圣庚-徐长发-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十种基本氨基酸简写符号丙氨酸Ala 精氨酸Arg 天冬氨酸Asp 半胱氨酸Cys 谷氨酰胺Gln 谷氨酸Glu 组氨酸His 异亮氨酸 Ile 甘氨酸 Gly 天冬酰胺 Asn 亮氨酸 Leu 赖氨酸 Lys 甲硫氨酸 Met 苯丙氨酸Phe 脯氨酸Pro 丝氨酸Ser 苏氨酸Thr 色氨酸Trp 酪氨酸Tyr 缬氨酸Val1.等电点:在某一特定pH值溶液时,氨基酸主要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不向电场的正极或负极移动,这时的溶液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2.杂多糖:水解时产生一种以上的单糖或和单糖衍生物,例如果胶物质、半纤维素、肽聚糖和糖胺聚糖等3.复合糖:糖类的还原端和蛋白质或脂质结合的产物。

4.蛋白多糖:又称黏多糖,为基质的主要成分,是多糖分子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复合。

5.糖蛋白:糖蛋白是一类复合糖或一类缀合蛋白质,糖链作为缀合蛋白质的辅基,一般少于是15个单糖单位,也称寡糖链或聚糖链。

6.糖胺聚糖:曾称粘多糖,氨基多糖和酸性多糖。

糖胺聚糖是一类由重复的二糖单位构成的杂多糖,其通式为:【己糖醛酸-己糖胺】n,n随种类而异,一般在20到60之间。

7.复合脂:除含脂肪酸和醇外,尚有所谓非脂分子成分(磷酸、糖和含氮碱等),如甘油磷脂、鞘磷脂、甘油糖脂和鞘糖脂,其中鞘磷脂和鞘糖脂又合称为鞘脂。

8.必需脂肪酸: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通过食物供给。

9.脂蛋白:是由脂质和蛋白质以非共价键结合的复合体。

10.活化能:指在一定温度下,1mol底物全部进入活化态所需要的自由能11.过渡态:在酶催化反应中,酶与底物或底物类似物间瞬时生成的复合物,是具有高自由能的不稳定状态。

12.全酶:(1)由蛋白质组分(即酶蛋白)和非蛋白质组分(一般为辅酶或激活物)组成的一种结合酶。

(2)含有表达全部酶活性和调节活性所需的所有亚基的一种全寡聚酶。

13.反馈抑制:是指最终产物抑制作用,即在合成过程中有生物合成途径的终点产物对该途径的酶的活性调节,所引起的抑制作用。

生物化学(201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生物化学(201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王莉编辑在该教材编写、插图绘制、书稿审阅等工作中提供了策划与多方面的支持,高等 教育出版社各位同志在该教材编写与出版过程中的支持与帮助。该教材插图主要由吴学强绘制,封面的蛋白质结 构图由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提供 。
2017年3月20日,《生物化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内容简介
该教材共分29章,其中第1章至第12章内容是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等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与功能, 其中重点介绍生物分子结构的内在规律,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生物分子的研 究方法;第13章至第25章内容是新陈代谢,重点介绍四大类生物分子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途径、彼此之间的联 系与调控机制;第26章至第29章内容是遗传信息,重点介绍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及其调控机制。同时,还 为每一章提供了该章节核心内容的总结性概括,并附有文献导读、参考书、思考题与答案等大量辅助学习用材,并重点阐述具有核心地位与广泛应用价值的知识点 。
成书过程
该教材由清华大学周海梦、北京师范大学李森和厦门大学陈清西主编,多位具有一线教学经验的大学教师参 与编写。参加编写人员均为相关领域从事科研与教学的专家。教材编写人员的具体分工是:绪论、第1~4章、25 章由北京师范大学李森编写,第5章由清华大学周海梦、陈哲编写,第6章由清华大学魏香编写,第7~9章由华侨 大学罗伟编写,第10~11章由厦门大学王洪睿编写,第12、28章由四川大学蒋彦编写,第13~15章由湖北师范大学 潘继承编写,第16~18章由华东理工大学杨弋编写,第19~26章由南方医科大学周宏伟编写,第20~21章、27章由 贵州民族大学汤洪敏编写,第22章24章由厦门大学陈清西编写,第29章由蒋彦、牟航编写。
生物化学(2017年高等教育 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生物化学》 第二版,张楚富主编

《生物化学》 第二版,张楚富主编

812生物化学一考试大纲生物化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所招收与生物化学有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各类生化物质的结构、性质、功能及其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基本途径和调控方法;理解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材:《生物化学》第二版,张楚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生物化学》第二版,杨荣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考核内容:1. 生物分子(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酶、核酸、维生素与辅酶以及激素等)的分子组成、结构,主要理化性质,并在分子水平上阐述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重点讲解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2. 物质代谢(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的代谢变化,重点讲解糖代谢、三羧酸循环、生物氧化、脂肪代谢等,并阐述主要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代谢途径间的联系以及代谢调节原理及规律等;3. 阐明遗传学中心法则所揭示的生物分子的信息流向,包括DNA复制、RNA转录、翻译及基因表达调控,重点讲解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以及基因表达调控等内容。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第一节概述一.蛋白质的功能二.蛋白质的组成及结构特点第二节氨基酸一.氨基酸的通式二.氨基酸的表示方法三.20种基本氨基酸的结构与记忆诀窍四.氨基酸的分类结构方面,R基团的极性方面,营养价值方面五.非基本氨基酸氨基酸的衍生物,非蛋白氨基酸,D型氨基酸六.氨基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紫外吸收,旋光性,溶解度,熔点。

2.化学性质酸碱性与等电点,氨基酸化学反应一览表,重要化学反应的机理第二节肽一.肽与肽键二.肽的种类:寡肽,多肽,蛋白质三.肽的表示方法:N端、C端及肽链方向的概念,肽的书写与读法四.肽的性质1.肽的酸碱性与等电点2.双缩脲反应3.水解反应五.肽的例子谷胱甘肽,催产素和加压素,短杆菌肽和结页氨霉素,脑啡肽,促甲状腺素释放因子第三节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一.蛋白质的种类和性质1.蛋白质的种类2.蛋白质的性质大分子及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方法,紫外吸收,两性解离,胶体性质,沉淀反应,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二.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其测定1.蛋白质的结构层次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3.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测定方法总论,蛋白质分离与纯化,分子量测定,氨基酸组成测定,N端、C端的测定,肽链拆分,单链降解,上机测定,拼接,二硫键的测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形成互变平衡体系。因此,果糖也具有变旋光现象,达到 平衡时,其比旋光度为 – 92度。
CH2OH
CO HO H
H OH H OH
CH2OH
HOH2C C OH HO H H OH O
H OH
CH2
HO C CH2OH
+ HO H
H OH O
H OH
CH2
H
H H
O CH2OH
HO H HO OH
渐上升或下降,最终达到恒定值而不再改变的现象。实验发现, 结晶葡萄糖有2种。一种是从乙醇溶液中析出的晶体,配成水溶液 测得其比旋光度为+112度,通常称为α – D –(+)– 葡萄糖, 该水溶液在放置过程中,其比旋光度逐渐下降到 +52.7度的恒定 值;另一种是从吡啶溶液中析出的晶体(熔点150℃),配成水溶 液测得其比旋光度为+19度,称为β – D –(+)– 葡萄糖,该水 溶液在放置过程中,比旋光度逐渐上升到 +52.7度恒定值。上述 实验现象用开链式结构难以解释。葡萄糖具有分子内的醛基与醇 羟基形成半缩醛的环状结构。由于六元环最稳定,故由C5上的羟 基与醛基进行加成,形成半缩醛,并构成六元环状结构有一个氧 原子。所以糖的这种环状结构又叫做氧环式结构。
CH2OH
O
H
H
CH2OH
O
H
OH
OH OH
H OH
OH OH
HH
H OH
H OH
α– D–(+)–吡喃葡萄糖 β– D–(+)– 吡喃葡萄糖
(2)果糖的组成及结构 果糖的分子式也是C6H12O6,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果糖是已 酮糖,其结构式中C3、C4、C5的构型与葡萄糖相同。在果糖的投 影式中,编号最大的手性碳原子上的羟基位于右边,故属于D–型 糖,果糖具有左旋性,故称为D–(–)– 果糖。 与葡萄糖相似,D–果糖开链结构中的C5或C6上的羟基可以和酮 基结合生成半缩酮,因而可以形成呋喃环或吡喃环两种环状结构 的果糖。这些环状结构都有各自的α型和β型异构体。在水溶液中 ,D–果糖也可以由一种环状结构通过开链结构转变成另一种环状
OH H
α– D–(–)–吡喃果糖
HOH2C
O
CH2OH
H H HO OH
OH H
α– D–(–)–呋喃果糖
2、单糖的化学性质 (1)差向异构体
将D–葡萄糖用稀碱处理时得到D–葡萄、D–甘露糖和D– 果糖这三种糖的混合物,这种现象称为差向异构体。
(2)氧化反应 醛糖的分子中含有醛基,所以容易被弱氧化剂氧化,
能将斐林试剂还原生成氧化亚铜砖红色沉淀,能将多伦试
剂还原生成银境。此外还有一种弱氧化剂叫做班氏试剂也
能被醛糖还原生成氧化亚铜砖红色沉淀,常在临床检验中 使用。
CHO
H OH
HO H
H + 托伦试剂(斐林试剂)
OH
H OH
CH2OH
COOH
H OH
HO H
H OH
+
Ag↓(Cu2O↓)
H OH
CH2OH
酮糖具有α– 羟基酮结构,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差向异构体, 故也能被上述弱氧化剂氧化,利用上述碱性试剂不能区分醛糖和 酮糖。
CH2OH
CO
HO H
OH+H托伦试剂(斐林试剂)
H OH
CH2OH
COOH
H OH
HO H
+ AHgO↓H (Cu2O↓)
H
OH
CH2OH
在不同条件下,醛糖可被氧化成不同产物,比如葡萄糖,用 硝酸氧化时,得到葡萄糖二酸,而用溴水氧化则得到葡萄糖酸。
多羟基酮的化合物。
糖类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一)单糖
1、单糖的组成及结构 (1)葡萄糖的组成及结构 ①链状结构式
由元素分析和分子量测定确定了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
其平面结构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其费歇尔投
影式:
CHO
H
OH
D–(+)–葡萄糖
HO
H
H
OH
第一,所有费歇尔投影式中,连在手性碳原子右边的羟基在
哈沃斯式中位于环平面的下方,反之,位于环平面上方的羟基相 当于费歇尔投影式中连在手性碳原子左边的羟基。
第二,费歇尔投影式中D–型糖的羟甲基在哈沃斯式中应指向 环平面的上方,L – 型糖的羟甲基则指向环平面的下方。将D – 葡 萄糖由开链式转变成哈沃斯式时,只要糖分子中各个碳原子构型 表达无误即可,这种透视式可以更形象地显示糖的环状立体结构 。
在葡萄糖的溶液中加入溴水,稍加热后,溴水的棕红色即可 褪去,而果糖与溴水无作用,所以,用溴水可以区别醛糖和酮糖。
凡是能够还原多伦试剂或斐林试剂的糖都称还原糖。从结构上 看,还原糖都含有α– 羟基醛或α – 羟基酮或含有能产生这些基团 的半缩醛或半缩酮结构。
H
OH
CH2OH
在葡萄糖的投影式中,定位编号最大的手性碳原子上的羟基 位于右边,按照单糖构型的D、L表示法规定,葡萄糖属于D – 型 糖,又因葡萄糖的水溶液具有右旋性,所以通常写为D –(+)– 葡萄糖。葡萄糖是已醛糖,分子中有4个手性碳原子,应有16个光 学异构体,其中8个为D型,8个为L型。
2、变旋光现象及环状结构式 变旋光现象:某些旋光性化合物的旋光度在放置过程中会逐
高中化学竞赛
【第十五讲 生物化学】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乔纯杰
【竞赛基本要求】
1、糖的基本概念。 2、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 3、糖苷。 4、纤维素与淀粉。 5、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的基本概念。 6、DNA与RNA。
【知识点击】
一、糖类
糖类物质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多羟基醛或
CHO
H OH
HO
H
H
OH
H
OH
CH2OH
H C OH
H OH
H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O
H
OH
H
OH
HO C H
H OH
+
HO
HO
H OH
H
OH
D-(+)-葡萄糖由链状结构转变为环状半缩醛结构时,醛基
中的碳原子由sp2杂化转变为sp3杂化,而且该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
相同的基团,从而产生一个新的手性碳原子,这个新引入的手性 中心使得葡萄糖的半缩醛式可以有2个光学异构体,它们是非对 映体关系,两者之间只是C1构型不同,其它构型均相同,故称之 为端基异构体,也称异头物。C1羟基称为苷羟基。通常苷羟基位 于碳链右边的构型称为α– 型,位于碳链左边的称为β – 型。
由于葡萄糖存在2种环状结构,在水溶液中,两种环状结构 中任何一种均可通过开链结构相互转变,最后达到平衡状态。此 时其比旋光度为 +52.7度,此即葡萄糖变旋光现象产生的原因。
③哈沃斯式 在葡萄糖的环状结构式中,C– O– C键拉得很长,这是与实际
情况不符合的。为了合理地表达单糖的环状结构,哈沃斯建议按 下列规则将费歇尔投影式换写成哈沃斯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