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争观后感
贸易战争观后感(5篇范文)

贸易战争观后感(5篇范文)第一篇:贸易战争观后感“贸易战争”观后感一口气看完五集“贸易战争”,对从十五世纪以来各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这不由地让我想起高中时观看过的视频之“大国崛起”,众所周知,判断一个国家大或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文化、政治、经济、地域,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是其中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还记得视频里对于拿破仑战争的评价里有这样一句话——“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不列颠军队的胜利,也是市场经济的胜利!当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当世界经济局势更加错综复杂的时候,我们更加有必要回顾以往的历史来反省、改善今天。
十五世纪,西方国家为了得到香料而踏入未知世界的海洋,其中具有里程碑式的葡萄牙开启了海上贸易的时代,它的崛起引发了其他国家贸易竞争的热潮,紧接着的西班牙、荷兰也都在这阵热潮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值得一提的是,荷兰在这次竞争中所体现的智慧、创新与远见!荷兰创立了早期的股份公司、股票、银行等贸易制度,成为世界贸易中心长达几个世纪。
荷兰是一个以商人为主的国家,对他们来说,利润是胜于一切的。
所以为了利润,荷兰人战斗、冒险、笃信,利润成为了荷兰迈向世界的原始动力!之后英国的崛起,虽然采用的方式不太“光明正大”,但谁又能质疑它能够成为“日不落帝国”的传奇神话,仅仅靠的是海盗式的强行呢?亚当斯密提出的自由贸易不正是在英国的贸易竞争中得到完美体现吗?英国从此废除《谷物法》,结束对谷物进口的限制和关税;又废弃《航海条例》,不再要求英国以及其殖民地的外贸运输必须由英国船队运送,结束英国海运公司的垄断,使英国进入全面零关税时期。
所以,我个人也非常赞同这个观点——让经济自由化,平等竞争的自由贸易才能使利润最大化!随着英国贸易范围的不断扩张,依靠海上霸权,进行着全球性的世界贸易,如果某些国家不接受英国的要求,英国即采取“炮舰政策”,迫使这些国家接受英国的贸易。
其中,中国就是最大的受害者!在观看这一系列视频前,我仅仅知道金融力量对政治有着较大影响,但我没意识到原来经济贸易早已实现了对政治的控制,决定了政治的走向,而政治成为了各个国家为自身利益服务的手段!视频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一个电视摄制小组在美国街头采访美国人的储蓄账户里有多少钱时,他得到了这样一些回答:“没有积蓄”、“我们都是月光族”。
贸易战争5观后感

贸易战争5观后感篇一:《贸易战争》观后感《贸易战争》观后感最近,抽了一段闲暇时间看了系列片《贸易战争》,感想颇多,影片以讲述的形式,而不是书本的平白直叙,并且参杂一些研究学家的看法概括讲解了贸易战争的发展历程,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和认识。
《贸易战争》记述了从15世纪开始到现在的世界贸易情况,从最初以香料和黄金为目的重商主义贸易到现如今全球一体化的自由贸易。
在15世纪的欧洲,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东西方的路上交通被阻断,也阻断了利润丰富的香料贸易。
而香料对于欧洲人来说,就如食盐对国人的一样重要。
而此时的欧洲正处于重商贸易时代,他们认为黄金白银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
为了追求更多的黄金和白银,开辟新的市场成为唯一的选择。
《马克·波罗游记》则成了他们进行对外扩张贸易的催化剂。
谁控制了世界的海洋,就控制了世界的贸易,从而控制了世界的贸易,也就控制了世界的财富,最终控制世界。
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出征,向海洋进军。
他们争先恐后的探索着这个世界,完善着世界轮廓,他们打造了历史上的里程碑。
他们收获了大量的香料、金银。
葡萄牙和西班牙,靠冒险精神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但单靠冒险并不能让贸易持久顺畅地运转下去。
财富像潮水般涌来,但并没能转化为有效的产业,注定了她们衰败的命运。
紧随其后的是极有经济头脑的荷兰人,他们创造了银行、证劵交易所、信用、有限公司等延伸至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商业体系,并且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海上商船队,还充实了强大的海军力量,荷兰由此崛起为世界强国。
西欧这些国家的成功让隔英吉利海峡相望英国眼红,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英国通过海外贸易缔造了一个“日不落帝国”传奇神话。
英国利用它的海军,挑战和打击了海上大国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权威和力量,争夺他们的殖民地和贸易。
成为全球最大的殖民地国家和海上霸主。
开始英国还是在实行重商主义政策,重商主义强调的贸易保护,关注的是向别国输出产品,少向别国购买商品,使得货币流入国内。
《贸易战争》观后感讲课讲稿

《贸易战争》观后感最近看了央视经济频道经济半小时播出的《贸易战争》节目,深入浅出的了解了近500年来,一次次大国崛起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变化,分为了以下五个阶段,分别是:一、重商主义和自由贸易阶段二、自由贸易,大旗易主阶段三、自由贸易,谁主沉浮阶段四、全球化的阴谋与爱情五、多极化的时代变局15世纪,欧洲陷于早期的重商主义狂潮中,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大力限制进口。
从西班牙葡萄牙为了香料、胡椒,开始了对大海的征服,渐渐明晰了地球的轮廓,并且在肆意的贸易掠夺中,得到了大量的真金白银,使得荷兰眼馋。
比较有经济头脑的荷兰人上下一心,集社会财富建立了东印度公司。
他们创造了银行、证券交易所、信用、有限公司等延伸至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商业体系,并且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海上商船队,还充实了强大的海军力量,荷兰崛起了。
这些国家的成功刺激了极占海洋运输贸易优势的英国,它通过海岛开展的海外贸易打造了一个“日不落帝国”的传奇神话。
在女王的默许下,海盗生意逐渐发展起来。
但是由于这些贸易行为严重影响到了荷兰为首的国家经济贸易与财富的积累,最终不可避免的荷兰与英国兵戎相见,但是却是以英国略占上风使得荷兰败羽而归结束了这场消耗惨重的战役。
虽然表面上荷兰依然是当时的强国,却挡不住一点点衰落,最终被崛起的英国取代了霸主地位。
先前他还通过了《航海条例》,从而大大打击了荷兰的海外贸易。
这时在西方一直实行的是重商主义的政策。
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认为货币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要使国家致富必须增加货币。
因此重商主义强调贸易保护,关注的是多向别国输出产品,少向别国购买商品,使得货币流入国内。
随着经济的发展,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能力大大多于消费能力。
但是,由于欧洲各国都在实行重商保护政策,贸易壁垒使得开拓海外市场变得困难。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自由贸易主义对当时英国的发展较为符合,于是英国开始向各国推行自由贸易主张,认为自由贸易可以更好的利用有限的劳动力创造出1+1>2的财富。
贸易战争5观后感

贸易战争5观后感篇一:《贸易战争》观后感《贸易战争》观后感最近,抽了一段闲暇时间看了系列片《贸易战争》,感想颇多,影片以讲述的形式,而不是书本的平白直叙,并且参杂一些研究学家的看法概括讲解了贸易战争的发展历程,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和认识。
《贸易战争》记述了从15世纪开始到现在的世界贸易情况,从最初以香料和黄金为目的重商主义贸易到现如今全球一体化的自由贸易。
在15世纪的欧洲,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东西方的路上交通被阻断,也阻断了利润丰富的香料贸易。
而香料对于欧洲人来说,就如食盐对国人的一样重要。
而此时的欧洲正处于重商贸易时代,他们认为黄金白银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
为了追求更多的黄金和白银,开辟新的市场成为唯一的选择。
《马克·波罗游记》则成了他们进行对外扩张贸易的催化剂。
谁控制了世界的海洋,就控制了世界的贸易,从而控制了世界的贸易,也就控制了世界的财富,最终控制世界。
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出征,向海洋进军。
他们争先恐后的探索着这个世界,完善着世界轮廓,他们打造了历史上的里程碑。
他们收获了大量的香料、金银。
葡萄牙和西班牙,靠冒险精神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但单靠冒险并不能让贸易持久顺畅地运转下去。
财富像潮水般涌来,但并没能转化为有效的产业,注定了她们衰败的命运。
紧随其后的是极有经济头脑的荷兰人,他们创造了银行、证劵交易所、信用、有限公司等延伸至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商业体系,并且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海上商船队,还充实了强大的海军力量,荷兰由此崛起为世界强国。
西欧这些国家的成功让隔英吉利海峡相望英国眼红,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英国通过海外贸易缔造了一个“日不落帝国”传奇神话。
英国利用它的海军,挑战和打击了海上大国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权威和力量,争夺他们的殖民地和贸易。
成为全球最大的殖民地国家和海上霸主。
开始英国还是在实行重商主义政策,重商主义强调的贸易保护,关注的是向别国输出产品,少向别国购买商品,使得货币流入国内。
贸易战争观后感

“贸易战争”观后感一口气看完五集“贸易战争”,对从十五世纪以来各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这不由地让我想起高中时观看过的视频之“大国崛起”,众所周知,判断一个国家大或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文化、政治、经济、地域,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是其中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还记得视频里对于拿破仑战争的评价里有这样一句话——“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不列颠军队的胜利,也是市场经济的胜利!当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当世界经济局势更加错综复杂的时候,我们更加有必要回顾以往的历史来反省、改善今天。
十五世纪,西方国家为了得到香料而踏入未知世界的海洋,其中具有里程碑式的葡萄牙开启了海上贸易的时代,它的崛起引发了其他国家贸易竞争的热潮,紧接着的西班牙、荷兰也都在这阵热潮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值得一提的是,荷兰在这次竞争中所体现的智慧、创新与远见!荷兰创立了早期的股份公司、股票、银行等贸易制度,成为世界贸易中心长达几个世纪。
荷兰是一个以商人为主的国家,对他们来说,利润是胜于一切的。
所以为了利润,荷兰人战斗、冒险、笃信,利润成为了荷兰迈向世界的原始动力!之后英国的崛起,虽然采用的方式不太“光明正大”,但谁又能质疑它能够成为“日不落帝国”的传奇神话,仅仅靠的是海盗式的强行呢?亚当斯密提出的自由贸易不正是在英国的贸易竞争中得到完美体现吗?英国从此废除《谷物法》,结束对谷物进口的限制和关税;又废弃《航海条例》,不再要求英国以及其殖民地的外贸运输必须由英国船队运送,结束英国海运公司的垄断,使英国进入全面零关税时期。
所以,我个人也非常赞同这个观点——让经济自由化,平等竞争的自由贸易才能使利润最大化!随着英国贸易范围的不断扩张,依靠海上霸权,进行着全球性的世界贸易,如果某些国家不接受英国的要求,英国即采取“炮舰政策”,迫使这些国家接受英国的贸易。
其中,中国就是最大的受害者!在观看这一系列视频前,我仅仅知道金融力量对政治有着较大影响,但我没意识到原来经济贸易早已实现了对政治的控制,决定了政治的走向,而政治成为了各个国家为自身利益服务的手段!视频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一个电视摄制小组在美国街头采访美国人的储蓄账户里有多少钱时,他得到了这样一些回答:“没有积蓄”、“我们都是月光族”。
记录片《贸易战争》中美观后感300字

贸易战会让中国人民更加团结一致对外。
美国贸易战是妄图打击中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会进一步警醒国人,团结起来,为了中国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对外。
许多民众对美国企图遏制中国发展的认识很浅,此次贸易战将会提醒民众,将长期提醒民众,贸易战人让中国人民更加团结一心,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8年,是个不一般的一年,中国虽然遭到了美国的重大打击,但却唤醒了更多的民众团结起来,抵制美国的贸易战和霸权主义。
中国正在与外界的博弈中一步步强大起来,并不断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和智慧。
通过此次的贸易战,中国势必会变得更大强大和自信。
中美贸易战打响了实质性的一枪,美国宣布对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增关税,企图以“美国优先”的理念重整世界,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面对挑衅,我们不惧怕,用强有力的手段还击,贸易战没有输赢,但我们一定是赢家。
贸易战争观后感

《贸易战争》观后感最近看了央视经济频道经济半小时播出的《贸易战争》节目,深入浅出的了解了近500年来,一次次大国崛起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变化,分为了以下五个阶段,分别是:一、重商主义和自由贸易阶段二、自由贸易,大旗易主阶段三、自由贸易,谁主沉浮阶段四、全球化的阴谋与爱情五、多极化的时代变局15世纪,欧洲陷于早期的重商主义狂潮中,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大力限制进口。
从西班牙葡萄牙为了香料、胡椒,开始了对大海的征服,渐渐明晰了地球的轮廓,并且在肆意的贸易掠夺中,得到了大量的真金白银,使得荷兰眼馋。
比较有经济头脑的荷兰人上下一心,集社会财富建立了东印度公司。
他们创造了银行、证券交易所、信用、有限公司等延伸至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商业体系,并且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海上商船队,还充实了强大的海军力量,荷兰崛起了。
这些国家的成功刺激了极占海洋运输贸易优势的英国,它通过海岛开展的海外贸易打造了一个“日不落帝国”的传奇神话。
在女王的默许下,海盗生意逐渐发展起来。
但是由于这些贸易行为严重影响到了荷兰为首的国家经济贸易与财富的积累,最终不可避免的荷兰与英国兵戎相见,但是却是以英国略占上风使得荷兰败羽而归结束了这场消耗惨重的战役。
虽然表面上荷兰依然是当时的强国,却挡不住一点点衰落,最终被崛起的英国取代了霸主地位。
先前他还通过了《航海条例》,从而大大打击了荷兰的海外贸易。
这时在西方一直实行的是重商主义的政策。
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认为货币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要使国家致富必须增加货币。
因此重商主义强调贸易保护,关注的是多向别国输出产品,少向别国购买商品,使得货币流入国内。
随着经济的发展,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能力大大多于消费能力。
但是,由于欧洲各国都在实行重商保护政策,贸易壁垒使得开拓海外市场变得困难。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自由贸易主义对当时英国的发展较为符合,于是英国开始向各国推行自由贸易主张,认为自由贸易可以更好的利用有限的劳动力创造出1+1>2的财富。
贸易战争观后感

贸易战争观后感贸易从当初的重商主义发展到今天的自由贸易,期间二者斗争不断,我们既看到了经济飞速的发展也看到了没有硝烟弥漫的战场。
但自由贸易取胜已成定局。
而关税的高低随着世界上强大国家或国际间的经济利益集团的左右而相互替代使用。
贸易从当初的国与国之间商业活动发展为国与国金融、汇率、宏观政策的综合体。
贸易对当代国家的影响是巨大的,本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也离不开贸易。
贸易可以决定一个国家市场经济繁荣与否。
一.关税的变化趋势早期的欧洲推行重商主义,认为黄金和白银是财富的象征,各国都想出口商品赚取他国的黄金和白银,又不想让金银流出,于是乎都设立了重重关税政策,欧洲市场基本封闭。
间接迫使西班牙、葡萄牙两国为了香料、黄金、珠宝等物品而开始探索海洋,开辟了新航路,世界的海上贸易逐步发展起来。
期间,西班牙、葡萄牙两国靠冒险精神推动的世界贸易,使西班牙、葡萄牙拥有了海上霸权,把掠夺的金银运回国内,成为世界上富裕的国家,并依靠这些财富发展了强大的海上实力,维护这一既得利益。
只是这些金银并没有用来当做原始资本积累,腐朽的封建制度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他们并没有开创出新的商业模式,不仅本国商品生产落后,还把数以万计从事工商业的外国人赶出自己的国家,维护原有的制度。
而在同时期的荷兰,看到葡萄牙,西班牙垄断海外贸易获得巨大的财富时,他们迫切的希望从中分一杯羹。
他们创力立了一种新的公司,早期的股份有限公司的雏形东印度公司,从社会吸取闲散资金来开拓海上贸易。
大规模的海上贸易使荷兰的银行业、保险业、资本市场逐渐发展起来并开创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现代商品经济制度。
打破了葡萄牙、西班牙依靠的考冒险精神所领航的海上贸易。
至此海外贸易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然而,这些国家最后都被英国打败,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
如果英国继续延续这种模式,也最终会被他国取代。
就在这时候,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这场没有流血的革命,使英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制度。
最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英国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直接促使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贸易战争》观后感最近看了央视经济频道经济半小时播出的《贸易战争》节目,深入浅出的了解了近500年来,一次次大国崛起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变化,分为了以下五个阶段,分别是:
一、重商主义和自由贸易阶段
二、自由贸易,大旗易主阶段
三、自由贸易,谁主沉浮阶段
四、全球化的阴谋与爱情
五、多极化的时代变局
15世纪,欧洲陷于早期的重商主义狂潮中,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大力限制进口。
从西班牙葡萄牙为了香料、胡椒,开始了对大海的征服,渐渐明晰了地球的轮廓,并且在肆意的贸易掠夺中,得到了大量的真金白银,使得荷兰眼馋。
比较有经济头脑的荷兰人上下一心,集社会财富建立了东印度公司。
他们创造了银行、证券交易所、信用、有限公司等延伸至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商业体系,并且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海上商船队,还充实了强大的海军力量,荷兰崛起了。
这些国家的成功刺激了极占海洋运输贸易优势的英国,它通过海岛开展的海外贸易打造了一个“日不落帝国”的传奇神话。
在女王的默许下,海盗生意逐渐发展起来。
但是由于这些贸易行为严重影响到了荷兰为首的国家经济贸易与财富的积累,最终不可避免的荷兰与英国兵戎相见,但是却是以英国略占上风使得荷兰败羽而归结束了这场消耗惨重的战役。
虽然表面上荷兰依然是当时的强国,却挡不住一点点衰落,最终被崛起的英国取代了霸主地位。
先前他还通过了《航海条例》,从而大大打击了荷兰的海外贸易。
这时在西方一直实行的是重商主义的政策。
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认为货币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要使国家致富必须增加货币。
因此重商主义强调贸易保护,关注的是多向别国输出产品,少向别国购买商品,使得货币流入国内。
随着经济的发展,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能力大大多于消费能力。
但是,由于欧洲各国都在实行重商保护政策,贸易壁垒使得开拓海外市场变得困难。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自由贸易主义对当时英国的发展较为符合,于是英国开始向各国推行自由贸易主张,认为自由贸易可以更好的利用有限的劳动力创造出1+1>2的财富。
英国大幅度的降低商品进口关税,拆除关税壁垒,甚至使用武力来打开别国大门——对中国倾销鸦片。
不过在这场贸易战争中英国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由于英国是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它的工业得到了极快的发展,生产出了许多物美价廉的产品,那这样的产品去和别国竞争显然是拔得头筹。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美国靠贸易保护政策保护本国幼稚工业,发展自己的工业。
随着时间的过去,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终于激化了,为了争夺世界市场和殖民地,争得世界霸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各国都遭到重创,美国一跃成为各国的债主获得了最大收益。
二战期间,以美国为首的英国、苏联、法国等国家为战后全球经济重建绘制蓝图。
此次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建立世界银行协定》,因为担心其他地区的廉价商品大量涌进美国而损害美国经济利益,国际贸易组织宪章没有通过。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成功建立使全球贸易渠道畅通。
新中国成立后,美英法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禁运和贸易限制。
日本、德国在战后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美国为抗衡社会主义国家而结合的盟友,帮助其在战后开放贸易自由。
经济快速发展后,美国通过调节美元汇率,对日德的经济进行干涉。
日本在干涉后先后经历了繁荣假象,泡沫经济,虽然经济遭遇重创,但是还是找到了出路。
德国则是通过关税保护,转型发展本国工业,稳定中逐渐发展经济。
在普雷维什理论的影响下,亚非拉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实行了一种进口替代战略,但是由于其策略过于保守,对经济的发展带动力较小,一些亲西方的国家改弦易辙,实行以出口为导向的新战略。
如亚洲四小龙,凭借其廉价的劳动力,接纳别国的产业转移,不断获得外来的资金技术,它们的贸易量呈爆炸式增长。
1982年,拉美债务危机爆发,拉美国家纷纷放弃进口替代战略而转向了出口导向。
1985年,莱-特维提出了“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但谁也没想到,一场全球化引发的危机正在悄然来袭。
美元在短期内大幅升值,导致全球资金迅速流向美国,同时也让过度依赖出口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陷入经济危机。
与此同时,2001年11月10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第143个成员国,中国对外贸易由此驶入快车道。
当中国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时,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也越演越烈。
反倾销、反补贴调查、逼迫人民币升值成了对中国贸易战的焦点。
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在华尔街爆发,在世界金融领域叱咤风云的华尔街五大投行相继沉没,美国陷入大萧条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
奥巴马临危受命,提出美国必须从消费型经济转向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全球贸易再次充满挑战和变数。
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了扞卫自身利益,进行了一场马拉松式的角力。
通过梳理这500年来动荡的贸易发展,不难发现,不论是大国的崛起还是经济的发展,都是需要机遇的。
不论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是美国跃居世界霸主的地位,没有契机,都无法发生。
随着机遇的转移,贸易的话语权不会永远停留在哪个人的手里不离不弃,风水轮流转,可能某个今天还很落后的国家,会在未来遇到机遇的垂青,一跃成为贸易的中心。
并且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与生产技术的改变,传统上来讲必须具备的大国条件可能在未来都将变得不重要。
当然,通过对世界500年来贸易的了解,我对我国目前所处的形式感到既忧又喜。
按照我国目前这样落后的生产技术,经济的零碎发展,很难在一定程度上大幅度提升我们的既有优势,甚至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浪费。
片中印象极为深刻的一句话是“外国人来到中国看到我们的肉制品后说‘这样的肉放在我们国家连狗都不吃’。
”话很难听,但是细细想想其中也是不无道理的。
各个方面,我们向生产要产量,却不太注重技术的改革,注重产品的质量,这样生产出来的商品不光是对劳动力对时间的浪费,也是对资源的浪费。
未来我国在贸易方面需要做的还很多,如果不能大刀阔斧的对原有产业原有形式进行深层次改革变革,我国终将只能是一个世界性的低级工厂,无法将更多的资金收入囊中,无法实现更高经济水平的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