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流派之一四合院
四合院建筑的知识点

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设计特点。
本文将逐步探讨四合院建筑的知识点,带您了解这一独具魅力的建筑形式。
四合院是由四面围合而成的庭院式建筑,通常由四个独立的建筑体块组成,围绕一个中央庭院布置。
这种建筑形式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商代和周代。
首先,四合院的布局十分讲究。
整个建筑群由门厅、正厅、东厢房和西厢房组成,形成了一个严谨而有序的空间布局。
门厅作为入口,起到了连接内外空间的作用。
正厅是四合院的核心,通常用来接待客人和举办重要活动。
东厢房和西厢房则作为起居和休息的场所。
庭院则是四合院的中心,既是视觉焦点,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其次,四合院的建筑结构独特。
它采用了木结构和砖石建筑相结合的方式,使建筑更加坚固和耐久。
四合院的建筑物通常是砖木结构,其中木材用于梁柱等主要承重部分,砖石则用于墙体和地面。
这种结构形式不仅能够满足建筑的承重需求,同时也为建筑增添了一份古朴和典雅的氛围。
再次,四合院的装饰风格独具特色。
四合院建筑以其精美的装饰而闻名,常用的装饰元素包括雕刻、彩绘和瓷砖等。
雕刻通常出现在梁柱和门窗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图案和纹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彩绘则常见于墙面和天花板上,色彩鲜艳,寓意着吉祥和美好的寓意。
瓷砖则常用于地面的铺装,以其独特的图案和色彩成为四合院建筑的一大亮点。
最后,四合院建筑还有着丰富多样的功能。
除了作为居住之所外,四合院还可以用于办公、商业和文化等多种场合。
在古代,四合院常常是贵族或有地位的人家的住所,代表了权贵和富贵。
而在现代,四合院则成为了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总而言之,四合院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布局、建筑结构、装饰风格和多种功能而备受赞誉。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通过对四合院建筑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中国八大建筑流派之一 — (四合院)

广 亮 大 门
中国八大建筑流派之一 — (四合院)
仪门
仪门也叫屏门,平时不开, 出入时从侧面经过,遇有家庭家 族的重大礼仪活动时,才开启仪 门。仪门一般较小,有影壁的作 用,也有装饰的作用。 官府的建筑也有仪门。在平 遥县衙,大门进去之后又有第二 道门,也就是仪门。古时仪门平 常关闭,只有知县第一天上任时 才起用仪门。仪门左右各有一道 偏门。左为“死门”,死囚拉出 去行刑走的就是这个门;右为 “生门”,供知县和差役平时进 出。也叫做“人门”和“鬼门”。
中国八大建筑流派之一 — (四合院)
门墩
门墩无疑是北京宅院大门最富有特色的结构。 门墩由门座和抱石鼓组成,门座安置在大门门轴底部,用 来承托大门转轴的底部。将门枕向外延长, 上面做成鼓 形,称为抱石鼓。 抱石鼓有圆形和方形两种,上面雕刻着各种图案。常见的 有万字纹,也有的刻出吉祥图案。 如:狮子绣球、双狮 戏水、云头、回纹、竹梅双喜、竹报平安、八卦图、太极 图、富贵牡丹、如意头等。
乔家百寿大照壁
中国八大建筑流派之一 — (四合院)
还有一种影壁位于大门内侧, 呈一字 形叫做一字影壁。大门内 的一字影壁有独立于厢房山墙或 隔墙之间的,称为独立影壁,如 果在厢房的山墙上直接砌出小墙 帽并做出影壁形状,使影壁与山 墙连为一体,则称为座山影壁。
中国八大建筑流派之一 — (四合院)
中国八大建筑流派之一四合院金柱大门金柱大门这是一种门扉安装这是一种门扉安装在金柱俗称老檐柱在金柱俗称老檐柱间的大门称为间的大门称为金柱金柱大门大门这种大门同广这种大门同广亮大门一样也占据一亮大门一样也占据一个开间一般它的规制个开间一般它的规制与广亮大门很接近门与广亮大门很接近门口也较宽大虽不及广口也较宽大虽不及广亮大门深邃庄严仍不亮大门深邃庄严仍不失官宦门第的气派是失官宦门第的气派是广亮大门的一种演变形广亮大门的一种演变形中国八大建筑流派之一四合院北京中小型四合院采北京中小型四合院采用的大门当中如意门占用的大门当中如意门占着相当大的数量
中国四合院全解析

中国四合院全解析
中国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类型之一。
它通常是由四栋住宅围绕一个中央庭院组成,形状呈正方形或长方形。
四合院通常作为多代同堂的居所,也是一种围合式的社区形态。
四合院的构造布局十分精妙,具有明显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特点。
它的设计考虑了日照、采光、通风、避暑等因素,同时也注重了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在四合院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也能够体验到舒适的居住环境。
四合院的建筑风格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
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多为灰瓦房,布局通常为南北对称;而南方地区的四合院则多为青砖房,布局则比较讲究方位和风水。
现代社会中,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四合院被拆除或改建。
但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越来越重视,因此也有不少四合院得到了修缮和保护。
这些修缮后的四合院,不仅继承了传统建筑的精髓,也融合了现代生活的元素,成为了时尚而有特色的居住环境。
总之,中国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美学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都不可忽视。
对于四合院的保护和传承,也应该成为我们社会关注的重点。
- 1 -。
简述四合院的建筑特点

简述四合院的建筑特点
四合院是中国传统的合院式建筑,其建筑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称布局:四合院通常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以正房为中轴,两侧分布着厢房、耳房等建筑,形成主次分明、左右对称的格局。
2. 围合封闭:四合院的建筑围绕庭院而建,形成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具有很好的私密性和防御性。
3. 屋身较高:四合院的屋身通常较高,可以有效地抵御寒风和雨水的侵袭,同时也能营造出宽敞明亮的室内空间。
4. 装饰精美:四合院的建筑通常采用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等装饰,彰显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5. 文化内涵:四合院的建筑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如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天人合一等,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四合院的设计理念

四合院的设计理念四合院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布局方式而受到广泛的赞扬和喜爱。
四合院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四合院注重空间的布局和划分。
四合院一般由四个房屋组成,围绕着一个中心庭院而建。
这种布局使得整个院落具有内外分明的特点,外部是靠近街道的厅堂,而内部则是私密的居住空间。
这种布局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私密空间的需求,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开放和舒适的庭院空间。
其次,四合院追求空间的通透和互动。
四合院在设计上尽量避免了封闭式的布局,而是通过设置回廊和过廊,使得各个空间之间相互连接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种通透性使得整个院落呈现出一种流动感和开放感,同时也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第三,四合院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四合院的庭院通常会有一棵大树或水池,这些自然元素的加入使得整个院落更加生机勃勃和和谐统一。
同时,四合院还通过庭院的布置和门窗的设置来引入自然光线和气流,提高了整个院落的舒适度和通风性,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享受自然环境的美好。
最后,四合院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共享。
四合院通常是一户人家多代同堂生活的场所,因此它的设计也注重了人们之间的亲情和友情。
整个院落的布局和装饰风格都是为了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居住环境,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相互交流和共享。
此外,四合院也为人们提供了共同的活动空间,比如庭院和厅堂,这种共享的设计理念使得人们能够更加团结和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综上所述,四合院的设计理念主要包括空间的布局和划分、空间的通透和互动、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共享。
这种设计理念使得四合院成为一个舒适、和谐和有生活品质的居住场所,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瑰宝之一。
北方民居-四合院

目录
• 四合院的概述 • 四合院的建筑特色 • 四合院的居住文化 • 四合院的保护与传承 • 四合院实例介绍
01
四合院的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四合院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居建 筑形式,通常由四面房屋围合而 成,形成一个封闭的院落。
特点
四合院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 特的设计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 的居住文化和建筑美学。
瓦顶覆盖
屋顶采用传统的琉璃瓦或 青瓦,防水性能好,且具 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建筑装饰
雕花细致
四合院的门窗、檐口、梁枋等部 位常有精美的木雕装饰,图案多
样,工艺精湛。
彩绘丰富
墙体、屋面等部位常施以彩绘,色 彩鲜艳,内容丰富,具有吉祥寓意。
砖石雕刻
砖石材料常用于基础、墙体等部位 的雕刻,风格古朴,寓意深刻。
空间层次
四合院的空间层次丰富, 由外到内依次为倒座、正 房、厢房等,各房间按等 级高低布置。
庭院空间
庭院是四合院的核心空间, 通常种植花草树木,设置 假山、水池等,营造出宜 人的居住环境。
建筑材料
以木为主
四合院的建筑材料以木材 为主,结构稳固,抗震性 能好。
砖石辅助
墙体和基础部分常用砖石 作为辅助材料,增加房屋 的耐久性。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顺应自然
绿化环境
四合院的设计充分顺应自然环境,利 用地形、气候等条件,创造出宜人的 居住环境。
四合院内部及周边常种植花草树木, 形成优美的绿化环境,有利于居民身 心健康。
风水讲究
四合院的布局设计注重风水讲究,如 方位、五行等,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 的。
03
四合院的居住文化
家族居住模式
文化意义
中国八大传统建筑流派

二、徽派情怀
3-徽州三雕
木雕 主要出现在旧时建筑物和 家庭用品上,宅院内的屏 风、栏柱、桌椅、文房用 品上都可以一睹木雕的风 采。徽州木雕的题材颇为 广泛,人物、山水、花卉、 回纹、各种吉祥图案等, 应有尽有。
三、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
江南民居普遍的平面布局 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 相同,只是一般布置紧凑 ,院落占地面积较小。其 中水系是江南民居特有的 景致,江南民居因水而有 了灵气。
2-总体格局
传统四合院,一户一宅,平面 格局大小不一,小到只有一进, 大到三进或四进,还可以形成两 个四合院宽的跨院式。小四合院 房间为13间,一院或二院的房间 为25~40间。
一、四合院里的天地
3-单体建筑
影璧:在四合院中通常用于遮挡视线、美化和突出大门。通常由 砖砌成,由座、身、顶三部分构成。四合院的大门内一般也有一个影 璧。
二、徽派情怀
1-历史渊源
古代徽州各村 均有独立宗祠,家 族思想浓厚,加之 地理位置及文化的 影响,徽州建筑形 成独树一帜的特点, 加之徽商的崛起, 出现大量优秀的豪 华住宅、园林、书 院等。
二、徽派情怀
2-建筑特色
徽州建筑结构多为多进院落式,也是坐北朝南依山伴水。布局 以中轴线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有“天 井”,用于采光通风,也有“四水归堂”的寓意。
陈家祠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总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主体建筑,中 轴线两侧为厅堂,每座单体建筑以青云巷隔开,建筑之间用长廊连 通,六院八廊穿插,19座建筑组成建筑群体。
四、中西合璧的岭南建筑
在陈家祠中,木 雕、石雕、砖雕、 陶塑、彩绘等传 统建筑装饰的应 用让人应接不暇。 既有粗放精简、 成片的豪迈,又 有精雕细琢的细 节,庄重大气而 不失精致典雅。
四合院名词解释

四合院名词解释四合院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它由四个建筑群围合而成,呈四方形状,中间通常有一个庭院。
四合院的名称中“四合”一词意味着四周的建筑四面合围,形成封闭的庭院。
整个建筑群中的房屋均朝向庭院,每个建筑群内部都有以庭院为中心的房间。
四合院的门户通常位于南面,面对着大街,而后门通常连接着小巷子。
四合院的建筑结构通常非常简单,以低矮的院墙、厚重的院门以及砖木结构的房屋为特征。
院墙通常由青砖砌成,样式朴实而稳重。
院门则通常采用重型木材制作,具有很强的防护性能。
房屋的结构以木结构为主,墙体多用砖砌成。
四合院的布局按照传统风水理论,通常规划得非常详细。
庭院通常会在中心位置,是整个建筑群的核心。
庭院周围围绕着房屋,分为正房、侧房和厢房。
正房通常是主要的起居场所,设有客厅和卧室等功能。
侧房则供其他家庭成员居住,厢房通常用于存放杂物和做杂务。
四合院内部的房屋一般都带有天井,以增加采光和通风效果。
四合院的庭院布局通常非常精巧,富有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
庭院通常会种植一些花草树木,以增加风景和绿色环境。
庭院中还会设置假山、水池、花坛等观赏设施,以增加趣味性。
庭院内还会设置石桌石凳等座位,供人们休憩和聚会。
四合院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技艺的精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四合院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体验到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家庭价值观念。
如今,在中国的许多地方,四合院还被广泛使用。
虽然现代建筑形式不断发展和创新,但四合院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典范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它不仅具有实用的居住功能,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和艺术表达形式。
四合院的存在不仅是建筑的一种形式,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建筑流派之一四合院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
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
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
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
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
如以每间11-12平方米计算,全部面积约200平方米。
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四合院虽有一定的规制,但规模大小却有不等,大致可分为大四合、中四合、小四合三种:小四合院一般是北房三间,一明两暗或者两明一暗,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房三间。
卧砖到顶,起脊瓦房。
可居一家三辈,祖辈居正房,晚辈居厢房,南房用作书房或客厅。
院内铺砖墁甬道,连接各处房门,各屋前均有台阶。
大门两扇,黑漆油饰,门上有黄铜门钹一对,两则贴有对联。
中四合院比小四合院宽敞,一般是北房5间,3正2耳,东、西厢房各3间,房前有廊以避风雨。
另以院墙隔为前院(外院)、后院(内院),院墙以月亮门相崐通。
前院进深浅显,以一二间房屋以作门房,后院为居住房,建筑讲究,层内方砖崐墁地,青石作阶。
大四合院习惯上称作”大宅门”,房屋设置可为5南5北、7南7北,甚至还有9间或者11间大正房,一般是复式四合院,即由多个四合院向纵深相连而成。
院落极多,有前院、后院、东院、西院、正院、偏院、跨院、书房院、围房院、马号、一进、二进、三进……等等。
院内均有抄手游廊连接各处,占地面积极大。
如果可供建筑的地面狭小,或者经济能力无法承受的话,四合院又可改盖为三合院,不建南房。
中型和小型四合院一般是普通居民的住所,大四合则是府邸、官衙用房。
北京四合院属砖木结构建筑,房架子檩、柱、梁(柁)、槛、椽以及门窗、隔崐扇等等均为木制,木制房架子周围则以砖砌墙。
梁柱门窗及檐口椽头都要油漆彩画,虽然没有宫廷苑囿那样金碧辉煌,但也是色彩缤纷。
墙习惯用磨砖、碎砖垒墙,所谓“北京城有三宝……烂砖头垒墙墙不倒”。
屋瓦大多用青板瓦,正反互扣,檐前装滴水,或者不铺瓦,全用青灰抹顶,称“灰棚”。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占一间房的面积,其零配件相当复杂,仅营造名称就有门楼、门洞、大门(门扇)、门框、腰枋、塞余板、走马板、门枕、连槛、门槛、门簪、大边、抹头、穿带、门心板、门钹、插关、兽面、门钉、门联等等,四合院的大门崐就由这些零部件组成。
大门一般是油黑大门,可加红油黑字的对联。
进了大门还有垂花门、月亮门等等。
垂花门是四合院内最华丽的装饰门,称“垂花”是因此门外檐用牌楼作法,作用是分隔里外院,门外是客厅、门房、车房马号等”外宅”,门内是主要起居的卧室“内宅”。
没有垂花门则可用月亮门分隔内外宅。
垂花门油漆得十分漂亮,檐口椽头椽子油成蓝绿色,望木油成红色,圆椽头油成蓝白黑相套如晕圈之宝珠图案,方椽头则是蓝底子金万字绞或菱花图案。
前檐正面中心锦纹、花崐卉、博古等等,两边倒垂的垂莲柱头根据所雕花纹更是油漆得五彩缤纷。
四合院的雕饰图案以各种吉祥图案为主,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福寿双全”,以插月季的崐花瓶寓意“四季平安”,还有“子孙万代”、“岁寒三友”、“玉棠富贵”、“福禄寿喜”等等,展示了老北京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窗户和槛墙都嵌在上槛(无下槛)及左右抱柱中间的大框子里,上扇都可支起,下扇一般固定。
冬季糊窗多用高丽纸或者玻璃纸,自内视外则明,自外视内则暗,既防止寒气内侵,又能保持室内光线充足。
夏季糊窗用纱或冷布,这是京南各县用木同织出的窗纱,似布而又非布,可透风透气,解除室内暑热。
冷布外面加幅纸,白天卷起,夜晚放下,因此又称“卷窗”。
有的人家则采用上支下摘的窗户。
北京冬季和春季风沙较多,居民住宅多用门帘。
一般人家,冬季要挂有夹板的棉门帘,春、秋要挂有夹板的夹门帘,夏季要挂有夹板的竹门帘。
贫苦人家则可用稻草帘或破毡帘。
门帘可吊起,上、中、下三部分装夹板的目的是为增加重量,以免得被风掀起。
后来,门帘被风门所取代,但夏天仍然用竹帘,凉快透亮而实用。
四合院的顶棚都是用高梁杆作架子,外面糊纸。
北京糊顶棚是一门技术,四合院内,由顶棚到墙壁、窗帘、窗户全部用白纸裱糊,称之“四白到底”。
普通人家几年裱一次,有钱人家则是“一年四易”。
北京冬季非常寒冷,四合院内的居民均睡火炕,炕前一个陷入地下的煤炉,炉中生火。
土炕内空,火进入炕洞,炕床便被烤热,人睡热炕上,顿觉暖融融的。
烧炕用煤多产自北京西山,有生煤和煤末的区别,煤末与黄土摇与煤球,供烧炕或做饭使用。
室内取暖多用火炉,火炉以质地可分为泥、铁、铜三种,泥炉以北京出产的锅盔木制造,透热力极强,轻而易搬,富贵之家常常备有几个炉子。
一般人家常用炕崐前炉火做饭煮菜,不另烧火灶,所谓“锅台连着炉”,生活起居很难分开。
炉子可将火封住,因此常常是经年不熄,以备不时之需。
如果熄灭,则以干柴、木炭燃之,家庭主妇每天早晨起床就将炉子提至屋外(为防煤气中毒)生火,成为北京一景。
四合院内生活用水的排泄多采用渗坑的形式,俗称“渗井”、“渗沟”。
四合院内一般不设厕所,厕所多设于胡同之中,称“官茅房”。
北京四合院讲究绿化,院内种树种花,确是花木扶疏,幽雅宜人。
老北京爱种的花有丁香、海棠、榆叶梅、山桃花等等,树多是枣树、槐树。
花草除栽种外,还可盆栽、水养。
盆栽花木最常见的是石榴树、夹竹桃、金桂、银桂、杜鹃、栀子等等,种石榴取石榴“多子”之兆。
至于阶前花圃中的草茉莉、凤仙花、牵牛花、扁豆花,更是四合院的家常美景了。
清代有句俗语形容四合院内的生活:“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小姐、胖丫头”,可以说是四合院生活比较典型的写照。
北京四合院是中国传统的院落式住宅。
以北京的四合院为代表。
河北、山东和东北地区也居住这种房屋。
北京的四合院住宅又称四合房,其布局特点是围绕院子,四边布置堂屋、住房和厨房等。
一般门窗开向院子,对外不开窗。
通常分前、内两院,两院之间设垂花门。
内院是住宅的中心。
在中轴线上南向为正房,坐南朝北的房称南房,两侧为厢房。
大型住宅可由多个院子组成。
因受风水说的影响,大门不开在轴线上,而开在八卦的“巽”位或“乾”位。
所以路北住宅的大门开在住宅的东南角上,路南住宅的大门开在住宅的西北角上。
大门内外设影壁。
正房一般为三开间,两侧各有一或二间较为低小的耳房,从垂花门到各房有廊互相连通。
北京四合院的院子比例大小适中,冬天可日照入室,庭院是户外活动场地。
东北地区的四合院,院子更开阔,以便更充分地接受日照。
山西、陕西等地的院子则较狭窄,是为了防避过多的西晒。
四合院房屋结构为抬梁式构架,屋顶苫背极厚,上铺阴阳瓦。
山墙和后檐也是很厚的砖墙或土坯墙。
前檐下部为坎墙,上部为窗。
室内多为砖墁地。
平面布局和建筑做法都考虑到适应北方比较寒冷干燥的气候。
规划和形式的特点规划和形式的特点规划和形式的特点规划和形式的特点:一般来说,四合院是过去人们最理想的建筑形式。
而北京四合院又是四合院住宅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四合院建筑的布局是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的。
它形成了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社会网络系统,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符合人性心理、保持传统文化、邻里关系融洽的居住环境。
它满足了人们衣食住行的需要,满足了人们希望得到友谊、同情、理解、信任的需要。
人们的居住实践表明,住在四合院,人与人之间能产生一种凝聚力与和谐气氛,同时有一种安全稳定感和归属亲切感。
这与现代公寓住宅永远紧闭大门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环境特点环境特点环境特点环境特点:北京的四合院之所以有名,还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中国传统住宅多为内向型院落式布局,是封闭性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也非常适合看重隐私的现代人独家居住。
它的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游廊联接,起居十分方便。
北京四合院是非常讲究绿化的,院内除通向各房间的十字形砖甬路外,其余都是土地,可以用来植树栽花种草。
在十字形甬路的中心位置通常放一个荷花缸或鱼缸,缸内养鱼。
在正房前的绿地上一般都种石榴、夹竹桃等象征吉祥的植物。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天棚、鱼缸、石榴树”的居家意境,有一种清雅空灵的意境。
尽管四合院方正规矩,但仍不失变化,各家院落有各家院落自己的特点。
四合院建筑,不仅和中国人的伦理观念契合无间,而且表达了中国人中正平和、变通有则的处事态度。
四合院是中国建筑的细胞,是中国建筑的根。
紫禁城里的一些建筑、北京的王府、会馆、庙宇、祠堂也多是一些大的四合院建筑。
四合院是非常有生命力的一种住宅,是中国人在建筑艺术的一大创造,是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