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
随
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有关系。
六、达标测评约5min (基础题为必做题,提高题为选做题) 基础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内部没有压强
B.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容器侧壁没有压强
C .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压强相等D.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跟液体密度无关 2.在塑料圆筒的不同高处开三个小孔, 当筒里灌满水时,各孔喷出水的情况 如图所示,这表明液体压强( )。
A.与深度有关 B.与密度有关
C.与液柱粗细有关
D.与容器形状有关
3.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做“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如图是其中的一次实验,该实验说明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
4.如图所示,能正确描述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是( )。
5.我国“蛟龙”号潜水器(如图所示)在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5000m 水深大关,“蛟龙”号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所受水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川“不变”或“变小,”),若海
水的密度为1. 03 X 103 kg/m 3
,“蛟龙”号在深5 000 m 处所受海水的压强为 Pa. (取g=10 N/kg) 三、连通器
6.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 形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 管向右倾斜,稳定后A 管中的水面将( )。
A.高于B 管中的水面
B.低于B 管中的水面
C.与B 管水面相平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7.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第2节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B.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C.压强增大,压力增大
D.压强增大,压力减小
(三)、实验题
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中:
(1)带有橡皮膜的小盒放入液体内部时,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产生高度差,这说明____________;
(2)小盒放入液体内部越深,则两边液面的高度差越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
液体的压强
集体备课
备注
课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第2节液体的压强导学案
课型
新课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听方向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演示实验:
1.用塑料袋装水时,它会胀起来,让学生感知液体会产生压强,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用侧壁开有几个小孔的筒装有水,让学生观察到水从小孔流出来,且处于不同位置的小孔流出来的的射程都不一样,用液体压强计测出不同深度的压强大小,让学生感知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用压强计测量深度相同时,各个方向的压强的大小有何特点,让学生感知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二)、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容器叫做连通器。
2.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3.举例分析连通器:茶壶、锅炉的水位计、花洒、水塔与自来水管。
4.介绍连通器的应用之一——三峡船闸。
五、检查反馈:
(一)、填空题
1.任何液体内部都有____.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压强____,且向各个方向压强____;液体内部压强还随____的增大而增大.不同液体,其压强还与____有关.
八年级物理下册 9.2《液体压强》教与学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液体压强【学习目标】1.知识技能: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会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计算,认识连通器,理解船闸的工作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液体压强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及实事求是的精神.【学法指导】实验探究法、提问讨论法;练习法【学习重、难点】重点:通过学生探究实验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学会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模型.难点: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及密度的关系;如何指导学生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计算.【教学用具】两端开口玻璃圆筒、侧壁开孔圆筒、液体压强计、烧杯、水、盐水;连通器、茶壶、水、船闸挂图【课时安排】2课时取加入红墨水的水,加入到侧壁有孔的容器中,观察水柱流出的情景。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液体对容器壁2.讨论:手托书本时会感到书本对手的压强,这是因为书本受重力的作用。
同固体一样,液体也受到重力作用,那么支撑它的物体知识点二:●阅读课本331.压强计是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
就会发生形变,薄膜所受压强的大小。
2.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大;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度越大,压强越大。
●小组讨论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课本上图(1)将压强计的探头伸入水中,如图,两管中盛有同种液体,这两个试管底部受到的压强相比较(A)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内部压强的情境)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越大(填“越大”或“越小”)比较甲图、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在乙图中把探头慢慢下移,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增大,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a、b、c三点,并装有适量的水,知识点三:连通器●阅读课本第36、37面内容,完成下列填空: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器里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列举常见的连通器:水壶、长江三峡的船闸。
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

9.2 液体的压强目标导学:1.知道液体内部有压强,各个方向有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3.会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自主学习:1.由于液体受到的作用,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压强。
2.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________,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另外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__ ______,其中液体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深度的单位是_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___。
4.由液体压强的公式可知,液体压强与和有关。
问题探究:1.探究实验实验器材:,,,,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液体压强规律。
①液体对容器和都有压强。
②液体内部向方向都有压强。
③液体的压强随增加而增大。
④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⑤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有关系。
3.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由于液体有性,它的压强不同于的特点。
达标运用:4.仪器操作须知(1)压强计构造:造:。
(2)压强计使用方法:没有力作用在薄膜时,U形管液面差为;用手压薄膜力越大,U形管液面差。
对薄膜压力越大,对薄膜的压强越。
4.液体压强的计算:(1)步骤:填入公式①水柱体积V=,②水柱质量m=,③水柱重力G=ρgSh,水柱对底面压力F= ,④底面受到压强p= ρgh(2)公式:;(3)注意:①单位ρ用,h用,p才是Pa,②液体的压强只跟和有关,③液体压强跟所取无关。
反馈提升:小组展示,教师点评,强调易错点和难点教师点拨,知识整合方法指导:方法指导:1.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都装有水,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如图所示,设液体对两试管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____P乙。
2.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并静止放在斜面上,容器底部A、B、C三点的压强P A、P B、P 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无答案)

9.2 液体的压强【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术: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记着液体内部压强的特色;熟记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并会应用;认识液体压强的实质应用——连通器。
2、过程方法:经过对演示实验的察看,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认识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影响要素。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在察看实验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科学态度。
亲密联系实质,提升科学技术应用于平时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学习要点】液体压强的特色和连通器【学习难点】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中深度h 确实定和连通器特色的推导【学习过程】一、议论思虑阅读课本33 页的“想一想议议”,思虑“为何?”。
学习完这节内容后,我们看看谁回答这个问题最成功。
二、液体压强的特色1、议论:手托书籍时会感觉书籍敌手的压强,这是因为书籍受力的作用。
同固体一样,液体也遇到重力作用,那么支撑它的物体(容器底)受液体的压强吗?联合课本33 页图 9.2 — 1 和我们的实验,得出结论:液体对容器底(“有”或“无”)压强。
2、经过利用矿泉水瓶进行的学生实验的感觉,联合“课本 33 页图 9.2 — 1”,得出结论:液体对容器壁(“有”或“无”)压强。
思虑:和固体对比,液体为何会对容器壁有压强呢?经过察看扎孔的矿泉水瓶中的水会流出,我们知道液体对容器壁有压强的原由是液体具有性。
【总结】液体压强产生的原由:液体拥有且拥有性。
3、研究液体内部压强(1)思虑: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呢?(2)认识压强计:压强计是丈量的仪器,所测压强的方向与橡皮膜的方向,压强的大小由 U形管左右双侧液面产生的看出。
(3)学生小组实验:A 将压强计的探头伸入水中,并朝向不一样方向分别做几次,发现U 形管左右双侧液面产生高度差说明液体内部朝向各个方向都(“有”或“无”)压强。
B 保持探头中心在水中同一深度处,使橡皮膜朝向不一样方向,发现U形管左右双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相等” 或“不相等” ),说明在同样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朝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或“不相等”)。
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9.2液体的压强学习目标: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行行色色的连通器。
学习重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学习难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及其应用学习过程:一、自学、合作探究(一) 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并思考:1、把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有高度差,说明了什么问题?2、橡皮膜在不同深度时,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有什么不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3、将橡皮膜保持在同一深度,朝着不同的方向,这个高度差是否相等?说明了什么问题?结论: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 ; 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
(二)实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有多大,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并思考:1、教师先将一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放入水中,橡皮膜为什么会凹进玻璃管?凹进的程度说明了什么?2、加水使橡皮膜平衡后,管内外的水面有什么关系?3、能否从受力平衡入手来测量液体给橡皮膜的压力?4、液体压强的公式怎么得出呢?注意:式中各量,ρ为,单位是,g为常数,h为,单位,即研究的某点到自由液面的垂直距离。
二、液体压强的公式学会了吗?练一练吧!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于今年6月1日下闸蓄水,10天内水位上升到135m,一块上表面面积为2m2的水平石块被淹没在水面下50m处,则石块的上表面所受到水的压强为多大?三、阅读课本P36页回答下列问题:1、叫连通器。
2、连通器的原理是3、应用举例: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的收获是:本节课我还有疑惑:五、达标检测: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有关,越大,液体的压强越。
2、拦河大坝总是修成上窄下宽,这是为了()A、美观B、施工的方便C、为了能够承受水深处的较大的压强D、以上都不对3、在烧杯内装有适量的水,把一木块慢慢放入水中,水未溢出。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 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学案(新版)新 人教版§9.2 液体压强1.了解液体对容器底部、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有压强。
学习目标: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能联系生活、社会实际, 解释相关现象。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 色的连通器。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法指导: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正确理解液体的深度,利用公式计算。
实验探究法、讨论交流与练习法知识链接我们已经探究了固体有压强,那么液体有没有压强呢?固体压强的公式 P=F/S自主学习体验活动:1、 一个注满水的塑料袋,用手托其表面,你的感觉是什么?用手轻拍它侧面,你感觉到 什么?2、 在向玻璃管注水的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说明什么?想 想为什么?3.如图,木块放至杯 底,木块因受重力作用,对杯底有压强; 若向杯中倒入水,水对杯底有压强吗?答:__________,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将水倒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平板玻璃,水将向四面八方流淌,说明液体 具有 _________性,若是倒在杯中就能阻止流淌,并上升至一定高度。
请依据这一事实猜想: 液体对盛它的容器侧壁有压强吗?答:________,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
5、观察如图所示实验,_______小孔处喷出水的距离最远,请依据 这一事实猜想:深度越_____,液体的压强越_______;如果小孔在与 C 点深度相同的不同位置,小孔处喷出水的方向与 C 点的方向_______,小孔处喷出水 的距离与 C 点_______,请依据这一事实猜想: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_______都有压 强,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 【自主学习】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观察如图所示实验,A 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上橡皮膜,B 图在 侧边开口处扎上橡皮膜,会出现右图所示的现象。
2019-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导学案

课题:液体的压强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认识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能准确陈述液体压强的特点。
2、能熟练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能说出连通器的特点,并能举出一些常见连通器的实例。
学习过程一、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2min)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
(10min)1、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23-P26的内容,重点知识做上标记,圈点归纳。
同时思考下列问题:(1)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具有哪些特点?(2)液体内部压强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各物理量的意义及单位又是什么?(3)什么样的容器叫连通器?特点是什么?2、自学检测:(1)对子互答自学指导中的(1)(2)(3)。
(2)下列关于液体内部压强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内部没有压强B.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容器侧壁没有压强C.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D.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跟液体密度无关(3)下列各图不属于连通器的是()A. B. C. D.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
(25min)探究点一: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探究指南:1、介绍压强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实验步骤:(1)将压强计金属盒放入水中,并改变橡皮膜所对的方向,观察U形管内液柱有无变化。
(2)金属盒中心保持在水面下3cm,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观察U形管内液柱变化。
(3)把金属盒移至水下6cm和9cm,观察U形管内液柱的变化。
(4)改用盐水重复(2)(3)。
3、得出实验结论:(1)液体对容器和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增加而增大;(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有关系。
4、原因:由于液体的和性。
探究点二:液体压强大小的计算1、认真阅读P34—P35,推导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产生过程。
2、步骤:在横线上填入公式(1)水柱体积V=(2)水柱质量m=(3)水柱重力G=(4)水柱对底面压力F=(5)底面受到压强p=3、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教科版学习目标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容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温馨提示1.液体压强的计算可以利用前面所学的固体压强计算公式来推导得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2.要研究力的大小我们用测力计,同样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我们实验室也有这样一种仪器叫压强计。
用手指按压金属盒,观察两管中的高度差。
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橡皮膜受到的压强也越大。
如果要测不同方向的压强,可以将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即可。
3.深度和高度的区别:高度指液体底部到液体内部某点的距离。
深度指液体表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距离。
课前热身1、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承它的物体表面____压强。
液体也受到重力作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盛在容器内对容器底部、侧壁和内部_______压强。
图(a),橡皮膜向下凸出,说明了水对容器_______有压强。
图(b),容器侧壁上的橡皮膜向外凸出,说明由于水的流动性,对阻碍它的_______也具有压强。
以上实验表明: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对容器________有压强;液体由于具有流动性对阻碍液体散开的________也有压强。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据提示进行推导)假设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有一竖直的水柱,其底面为正方形,面积为S,水柱高为h。
由p=F/S=_______(F=G)=_______(G=mg)=_______ (m=ρV)=_______ (V =Sh)=________。
课堂探究1.影响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有哪些因素呢?怎样采用控制变量法来验证影响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因素呢?请设计出你的实验方案以及设计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
讨论总结:各学习小组讨论总结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是:①液体对容器的_______和_______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②液体内部向______________都有压强;③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_。
④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_______(填“有”、“无”)关,在同一深度密度越_______压强越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_。
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_______。
2.综合理论推导和实验结论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有关。
且液体内部的压强与这两个物理量成_______关系。
聚焦目标1.有A、B、C三个容器,分别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煤油、硫酸,且h A>h B>h C,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同,则A、B、C三容器中分别装有()A.水、煤油、硫酸B.煤油、硫酸、水C.煤油、水、硫酸D.无法判断2.底面积相同的量筒和量杯内倒入相等质量的水,则水对底部压强大小关系是()A.量筒较大B.量杯较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3.下列有关液体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同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越大,说明容器内液体重力越大B.相等质量的液体对不同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可以是不相等的C.密度较大的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肯定比较大D.以上说法都正确课堂拓展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下列现象:1.水库大坝总是造成上窄下宽。
2.深水炸弹到了一定的深度会自动爆炸。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均有压强。
2.知道液体内部压强跟什么因素有关。
3.会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预习生成】1.压力的定义。
压力的方向。
2.物体放水平面上,压力是由产生的,并且大小与重力大小3.压强表示。
与和有关。
公式4.固体由于重力而对支撑面产生压力,从而产生压强。
那么将水装在容器中底部和侧面会受到水的压强吗?利用废旧饮料瓶做图14.2—2实验.水会从侧壁小孔喷出来是因为,你会发现水越深,喷得越。
水从小孔喷出的距离越远说明。
若在瓶底开一小孔,一定(填会或不会)有水流出来。
这说明。
【新知探究】知识探究点一:液体压强的特点观察下列两幅图A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上橡皮膜,B图在侧边开口处扎上橡皮膜,容器加入水后,蒙在容器底的橡皮膜会(凸起或凹陷),表明水对产生了压强,猜想一下原因是,也可以看到侧壁的橡皮膜向(凸起或凹陷),说明了水对容器的产生了压强。
猜想一下原因;实验验证结论:1) 液体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都有压强作用液体压强产生原因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_____________.2.压强计构造: , 。
3.使用方法:(1)无力作用薄膜时U 形管两液面高度差为 用手压薄膜时U 形管两液面会产生高度差(2)力对薄膜压力越大,对薄膜的压强越 。
U 形管两液面高度差越 。
原理: 当探头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 形管中两边的液面会形成__________,. 越大则压强越(3)如图丙,当把压强计探头放入液体中时,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液体__________有压强.(4)根据教材P40完成实验探究。
结论 :液体压强的特点:①液体对容器 和 都有压强,②液体内部向 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③液体的压强随 增加而增大,④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 有关系;(5)原因:由于液体的 和 性知识探究点二:液体压强大小的计算某一液体(ρ)某一深度(h)处的压强(p)有多大?通过假想液体柱的办法,仿照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写出来:(1)步骤:在横线上填入公式①水柱体积V = (=10cm 3),②水柱质量m = =ρSh (=10g ),③水柱重力G = =ρgSh (=0.1N ),水柱对底面压力F= (=0.1N ),④底面受到压强p= =ρgh(=1000Pa);(2)公式: ;(3)注意: ①单位ρ用 ,h 用 ,p 才是Pa ,②液体的压强只跟 和 有关,深度是指这一点到自由液面的垂直距离③液体压强跟所取 无关。
4)该公式的使用范围 知识探究点三:连通器阅读连通器部分 叫连通器,其特点是 。
举出三个生活中连通器的例子: 。
下图中,哪些是连通器?探头(扎有橡皮U 形管U 形管左右两侧甲 乙 丙阅读“三峡船闸”,若船从上游驶往下游,说明在哪个阶段,船闸的哪些部分会组成连通器。
【达标检测】1.船闸是根据原理工作的。
2.在空矿泉水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锥出上、下两个小孔,往里面倒满水,可以观察到水从两个小孔流了出来,是因为,其中下孔流出的水喷得最急,这表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
3.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A.木桶的粗细B.木桶的轻重C.最短的一块木板D.最长的一块木板4.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B),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 A和p B,则A.p A>p B B.p A<p B C.p A=p B D.无法判断5.如图所示,当试管从倾斜放置到竖直放置的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A.变大 B.不变C.变小 D.无法确定6.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的关系是()A.ρ甲=ρ乙 B.ρ甲<ρ乙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7.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并静止放在斜面上,容器底部A、B、C三点的压强P A、P B、P 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8.瓶内装部分水后密封放置(图甲),水对瓶底的压强为P,压力F;若将其倒放(图乙)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压力F/,则A.P>P/ B.P<P/C.F>F/ D.F=F【巩固提升】9.长江三峡大坝上下游水位差最高可达113 m,上游的船要在船闸中经过5个闸室使船体逐渐降低,每个闸室水位变化二十多米,因而三峡船闸的闸门非常大.其首级人字闸门每扇高39.5 m,宽20.2 m. 倘若门外的水位高30 m,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最大压强是多少帕?已知闸门所受水的平均压强是最大压强的一半,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压力是多少牛?(g取10 N/kg)10.发生在山区的大地震,往往会形成很多的堰塞湖,这些堰塞湖随时有溃堤的可能,严重的威胁着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
若某堰塞湖湖堤底部的水深已达到55 m,水的密度为 1.0×l03 kg/m3,g取10 N/kg。
(1)求上述情况下湖堤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2)假设该湖堤底部和湖堤各部分能承受的水的最大压强都是 6 ×105 Pa,那么,最多还能允许水面上升多少米?11.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水,其中h1=100cm,h2=60cm,容器底面积S=20cm2,求:(1)水对容器顶的压强(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3)水对容器底的压力?(g=10N/kg)课堂总结:课后反思我的收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