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突破练二风向判读及风力大小
高考复习地理微型专题—风练习.doc

微型专题一一风【课堂体验高考】【高考真题一】(2013全国卷)图4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
读图4,完成9~11题。
9.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A.偏东风B.偏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二)、通过风向符号图、指向标、风玫瑰图判读风向【高考真题二】(2013年北京卷)图4(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4(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题。
7.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A.上午B.下午C.傍晚 D,夜间(三)、通过当地的气候类型或所处的风带判读风向【高考真题三】(2013四川)读图2,回答3〜4题。
3.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A.东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高考真题四】(02春季文综卷)读右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回答7小题。
7.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二、风力的判读【高考真题五】(2013高考新课标二卷)36.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
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二、风的影响(一)、风对气候(气温和降水)的影响【高考真题六】(2013山东卷)(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in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 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
图6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7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完整word)高三地理微专题——风

高三直升班地理微专题—《风》【考情分析】综合分析高考命题,判读某地的风向或利用某地风向来解决问题,在各地高考题中,多次出现。
我总结了一下,试题大致通过等压线图、火山灰厚度等值线图或大气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图;风向符号图、风玫瑰图;当地的气候类型或所处的风带;工业区的合理布局;沙丘的形态、旗形树冠等地理景观图,来考查学生对风向的判读。
通过区域图或等压线图来考查风力的判读。
通过区域图考查风对当地气候、地貌、洋流、农业、工业、城市布局、大气污染等的影响;虽然没有判读风向的设问,但风向对解题起到关键作用。
【真题展示】此类题在各地高考卷中经常出现,属于高频高点,所以把这个点单独摘出进行系统化的梳理与训练,从而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一、风向的判读 (一)、通过等压线图、火山灰厚度等值线图或大气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图判读风向 【高考真题一】(2013全国卷)图4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 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
读图4,完成9~11题。
9. 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A. 偏东风B. 偏南风C. 东北风D. 西北风 (二)、通过风向符号图、指向标、风玫瑰图判读风向【高考真题二】(2013年北京卷)图4(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4(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题。
7.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A .上午B .下午C .傍晚D .夜间(三)、通过当地的气候类型或所处的风带判读风向 【高考真题三】 (2013四川)读图2,回答3~4题。
3. 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A. 东北风B. 西南风C. 东北风D. 东南风 (四)、通过沙丘、旗形树冠等地理景观图判读风向【高考真题四】(02春季文综卷)读右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回答7小题。
7.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A 、东北B 、西北C 、东南D 、西南 二、风力的判读 【高考真题五】(2013高考新课标二卷)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地理复习二轮微专题 成因类: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

风力大小影响因素答题框架温差一(冬季)温(1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2)力大;f夏季)温差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大风带一受风带控制下,风力大(如盛行西风带控制,风力大)一靠近冬季风源地的,风力大气压带一受气压带控制下,风力小或无风(如赤道低压带控制,风力小)摩擦力一临海的、海域宽阔的地方,摩擦力小,风力大一陆地上的,山林、城市建筑群多,摩擦力大,风力小地形一迎风坡,风力大;背风坡,风力小;一地势平坦,无山地阻挡,风力大;地势崎岖,有山脉阻挡,风力小一狭管效应:(1)位于峡口(或峡内)(2)峡谷(或海峡)的走向与盛行风风向一致(3)易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增强,风力大(2017.海南)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风城”之称。
图7示意惠灵顿的位置。
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
答案】地处西风带,常年盛行偏西风(4分),两岛之间为海峡,风速加快(3分);依山面海,迎风(3分)【解析】试题分析:结合分析可知,惠灵顿地处西风带,常年受西风控制,盛行西风,加上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喇叭形的地貌,有利于风的深入。
(2013.新课标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
下图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答案】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
夏季以微风为主,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
分析珀斯冬季风力强劲的原因。
(4分)【答案】南半球冬季西风带北移,南北温差大,中纬度地区气压梯度力大,西风强劲(2分);珀斯位于30°~40°S,西临辽阔海洋,且地势平坦开阔,因此风力强劲(2分)。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微专题3 风向判读及风力大小

• C.N日次日为风和日丽 天
• (2) 乙时刻大约是
(
D.M日次日可能为晴朗
B
)
• A.8:00
B.14:00
• C.18:00
D.23:00
• (3) N曲线丁时刻该地风向最可能为
B
()
• A.东南风
• (5)风能:
• 风能是由太阳辐射能引起的。其优点有: 清洁;可再生;储量巨大;分布广泛。缺 点有:大规模开发会对自然环境景观造成 破坏;发电不稳定;密度低;地区差异大。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三北”(东北、 西北和华北)主要是受冬季风影响;东南沿 海和附6)城市规划:
• (4)城市风:城市由于热岛效应,气温高于郊区,导致近 地面城市气压低于郊区,故风由郊区流向城市,形成城 市风,城市风一直由郊区流向城市,它的强弱取决于城 郊的气温差异大小。
• (5)狭管风(效应):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狭谷地 形时,风速加大。城市狭管效应指城市高层建筑 物间距小,导致风力增加。因此建筑布局可加大 楼间距或让楼间走廊与城市主导风向偏离一些。
• (6)焚风:是指当气流经过山脉后,空气沿背风坡 下沉。气温升高,湿度减小。焚风往往以阵风形 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可以促进春雪消 融,作物早熟;也易引起森林火灾,干旱等自然 灾害。
• 2.风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 (1)风与气候:
• 风带和季风作为大气环流因素影响气候的形成。如终年 受盛行西风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季节性受盛行西 风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的“冬雨”;在季风环流的影响 下,形成了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 气候。离岸风与向岸风对降水的影响较大。如热带雨林 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中就是向岸风形成地形雨,低纬信 风从较低纬度的海洋吹向较高纬度的陆地,高温湿润。 相应的,离岸风由于从陆地吹向海洋,气流较为干燥。
高中地理专题整合——风向判读及风力大小

风向判读及风力大小——建体系、宏观掌控考题调研——研真题、明确考向(2018·全国Ⅱ)恩克斯堡岛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据此完成下题。
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
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D)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由图可知,恩克斯堡岛位于75°S附近,即位于极地东风带内,常年盛行东南风,因此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西北方向。
故选D。
归纳拓展——巧归纳、知识延伸1.风的形成(1)高空风与近地面风:高空风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与等压线有一个30°~45°的夹角;试题没特别说明一般当近地面的风来处理;各类等压线图中凡涉及风向问题,一般通过作图方法解决。
(2)海陆风与季风:海陆风反映的是海陆之间风向的日变化;季风反映的是海陆之间风向的季节变化,都与海、陆两者的气温差异进而导致气压差异有关。
成因都是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3)山谷风:白天山坡增温快,暖空气膨胀上升,与山顶相同高度的山谷上空,因离地较远,空气增温较少,谷地上空空气收缩下沉,垂直方向的气流导致山坡与山谷近地面和高空出现气压差,从而在近地面形成由谷底吹向山坡的风即谷风;夜晚山坡降温快,同高度的谷地上空,空气因离地面较远,降温较少,山顶空气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冷空气下沉使空气密度加大,顺山坡流入谷地,谷底的空气被迫抬升,并从上面向山顶上空流去,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
下层风由山坡吹向谷地,称为山风。
(4)城市风:城市由于热岛效应,气温高于郊区,导致近地面城市气压低于郊区,故风由郊区流向城市,形成城市风,城市风一直由郊区流向城市,它的强弱取决于城郊的气温差异大小。
(5)狭管风(效应):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狭谷地形时,风速加大。
城市狭管效应指城市高层建筑物间距小,导致风力增加。
小专题:风向及风力

C
2、风向符号的判读
(2013年北京卷)图4(a)为 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单位:百帕),图4(b)显示 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 回答第7题。 7.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A.上午 B.下午 C.傍晚 D.夜间
(2)贺兰山被 称为银川平原的 “守护神”,分 析其原因。(6 分)
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 阻止沙漠入侵;东坡为 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 水补给。
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
【知识考查】区域定位、盛行风的判读、影响风速大小的因素。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 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 “塞上江南”的美誉。图6 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7 为该区域地貌 景观示意图。
A
3、气候、火山灰厚度分布
图中虚线是某岛火山喷发后 火山灰厚度等值线,a<b< c, 读图完成下题 1.该火山喷发时最有可能的 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பைடு நூலகம்.秋季 D.冬季
D
4、根据风所造成的某种现象,如沙丘的形状、某种大气污染物浓 度分布、火山灰厚度分布、旗帜的飘向等,可判断盛行风。 图4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 题。 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C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 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 。图5所示区城中,M处 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 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 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分) 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 (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3分)
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二风习题含解析

微专题(二) 风下图为中纬度某区域2019年7月5日4时和14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1~2题。
1。
当日4—14时,④地的天气状况是()A。
晴转阴,气温降低 B。
阴转晴,气温升高C。
一直晴天,气温升高D。
一直阴天,气温降低2。
当日14时,与①地相比,③地()A。
气压较高B。
风速较小C.风向相同 D。
降水概率大下图为2020年影响我国图示区域的某天气系统风速等值线图(单位:千米/时),读图,完成3~5题.3.该天气系统是()A。
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4。
图中甲城市的风向为()A.东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
东北风5。
图中陆地沿海地区风速等值线较密的影响因素是()A.摩擦力变化 B.地转偏向力C.地形起伏较大D.冷暖空气交汇风力发电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
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始终对着来风的方向从而获得最大风能.下图为风速和风力发电机功率输出统计图。
据此完成6~7题。
6。
风力发电机可以输出稳定的最大电能的风速是()A.2.5~5米/秒B。
5~12米/秒C.12~25米/秒D.〉25米/秒7。
与我国东部沿海相比,西欧国家开展风力发电自然条件的主要优势是()A。
风速大 B。
风向稳定C.降水多D.温差小内蒙古武川县在打造清洁能源产业方面率先迈出坚定的步伐,同时,该县正在着力引进光伏发电,形成“风光互补、蓄储一体”的清洁能源体系,为呼和浩特市打造“中国新能源之都”提供支持。
下图中“白道”是沟通阴山南北的交通要道,历来是一条经商之路.读图,完成8~9题。
8.武川县打造风电能源产业的有利条件是()①受地形“狭管效应”的影响,风力资源丰富②地形平坦开阔,人口密度小③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④产业技术基础好,交通便利A.①②B.③④C.①③D。
②④9.武川县发展“风光互补、蓄储一体”的清洁能源体系()A。
可以降低风能利用率B.可以使电力输出更平稳C.可以降低建设成本D。
会造成能源的浪费针对藏南地区江北公路沙害问题,某研究所于该地区进行石方格沙障(由石头组成的方格状拦沙设施)防风固沙效益研究,下图示意风速为11米/秒时石方格沙障干预下的风速流场。
2019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微专题三风向判读及风力大小学案(含答案)

微专题三风向判读及风力大小Z知能整合hinengzhengheK考题调研aotidiaoyan(2018·全国Ⅱ)恩克斯堡岛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据此完成下题。
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
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D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解析】由图可知,恩克斯堡岛位于75°S附近,即位于极地东风带内,常年盛行东南风,因此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西北方向。
故选D。
G归纳拓展uinatuozhan1.风的形成(1)高空风与近地面风:高空风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与等压线有一个30°~45°的夹角;试题没特别说明一般当近地面的风来处理;各类等压线图中凡涉及风向问题,一般通过作图方法解决。
(2)海陆风与季风:海陆风反映的是海陆之间风向的日变化;季风反映的是海陆之间风向的季节变化,都与海、陆两者的气温差异进而导致气压差异有关。
成因都是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3)山谷风:白天山坡增温快,暖空气膨胀上升,与山顶相同高度的山谷上空,因离地较远,空气增温较少,谷地上空空气收缩下沉,垂直方向的气流导致山坡与山谷近地面和高空出现气压差,从而在近地面形成由谷底吹向山坡的风即谷风;夜晚山坡降温快,同高度的谷地上空,空气因离地面较远,降温较少,山顶空气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冷空气下沉使空气密度加大,顺山坡流入谷地,谷底的空气被迫抬升,并从上面向山顶上空流去,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
下层风由山坡吹向谷地,称为山风。
(4)城市风:城市由于热岛效应,气温高于郊区,导致近地面城市气压低于郊区,故风由郊区流向城市,形成城市风,城市风一直由郊区流向城市,它的强弱取决于城郊的气温差异大小。
(5)狭管风(效应):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狭谷地形时,风速加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微专题突破练 二 风向判读及风力大小
风力的判读
1.等压线分布与风力:
(1)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2)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2.热力作用与风力:
两地间温差越大→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3.下垫面与风力。
下垫面状况影响摩擦力的大小,进而影响风速大小。具体如下:
(1)地势平坦、开阔的地带(如平坦的高原、海洋、湖泊)摩擦力小,风速大。故风由陆地移向海洋或湖
泊,风力加大。
(2)高空摩擦力比近地面摩擦力小,风速大。
(3)狭管效应: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风与峡谷延伸方向同向),由于空气大量堆积,
2
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下图所示为河西走廊的狭管效应。
图1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图2为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风速分布图。读图完
成1~3题。
1.甲地风向为 (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该月份乙地到丙地 ( )
A.风向由偏西风变为偏东风 B.风速逐渐变小
C.风向由偏东风变为偏西风 D.风速逐渐变大
3
3.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北半球海面狭窄,地转偏向力强 B.南半球海面宽广,海面温度偏高
C.北半球海面狭窄,季节性高低气压系统缺少 D.南半球海面宽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下图为世界某局部地区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及图中甲地风向频率玫瑰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四地 ( )
A.甲地盛行偏东风 B.乙地高空盛行偏南风
C.丙地风速最大 D.丁地气压最低
5.关于甲地风向频率说法正确的是 ( )
A.夏季盛行东南风 B.冬季盛行西北风
C.受夏季风影响大 D.全年盛行偏北风
完善的城市通风廊道系统,能够增强空气流通。读南京市主城区通风廊道建设规划图,完成6、7题。
4
6.城区建设通风廊道,能够缓解 ( )
A.交通拥堵 B.城市雨涝 C.城市雾霾 D.噪音污染
7.影响该市通风廊道线路设计的因素主要有 ( )
①街道 ②风向 ③水域 ④地势 ⑤绿地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⑤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疆达坂城是我国有名的大风发生区,全年大风日数平均150天,最多为202天,≥10级大风每年都出现,
≥12级大风平均每隔3~4年出现1次。当出现≥8级大风时,达坂城至乌鲁木齐的交通受影响。这里
出现的大风可毁坏铁路、掀翻列车。
简析达坂城多大风(主风向)的原因;并试述兰新铁路在达坂城路段可采取的防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