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纪前的中国时尚
年代美学中服饰流行的演变

年代美学中服饰流行的演变第一章:前现代时期服饰美学在前现代时期,服饰文化以社会等级制度为基础,各等级人物的服饰严格规定,通过服饰来展示身份、地位和财富。
在古代中国,各朝代的服饰流行也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
例如,汉朝时期女性的服饰以长裙、腰带、踝带为主,在唐朝时期则流行宽袖、飞带等宽松舒适的服饰。
在欧洲中世纪时期,贵族的服饰则以华丽、富丽堂皇为主,以反衬普通百姓的平民服装。
第二章:现代时期服饰美学在现代时期,人们对服饰的需求从基本的保暖、防护转移到了展示个性、表达自我。
在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服饰生产工艺日臻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选择更加个性化、时尚的服饰。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服饰流行也开始互相影响和融合。
20世纪初,女性的时装开始逐渐走向多样化和自由化,追求舒适和实用性的功能性服饰开始流行。
在20年代,女性的服装进一步追求流线型和时髦感,出现了“飞行员蓝”、“吊带式背心”等流行元素。
到了30年代,服饰的风格则更加丰富多彩,宽肩、高腰、流苏等元素开始得到广泛关注。
40年代,世界战争的爆发使得服饰生产紧缩,大规模的服饰制作不再是重点,服饰的风格也显得更加朴素和实用。
到了50年代,各种短款、贴身的服饰开始大行其道,裙装更加贴合身形,强调女性的曲线美。
60年代,民族文化和街头文化开始对时尚的产生更大的影响,印花服装、短款热裤、追求舒适的休闲服饰等也开始成为人们喜欢的服饰风格。
70年代,鲜艳的颜色、印花和镂空等元素则更加出现在服饰上,未来主义风格也逐渐成为流行趋势。
80年代,奢华、富丽堂皇成为了服饰的设计主题,金色、亮色、闪亮的服饰搭配随意的丝巾、头巾、耳环等配饰成为主流。
90年代,则主张放松、自由的属性,被美式休闲主义所代表,街头文化又再次掀起风潮,像丹宁、迷彩等元素都开始流行。
第三章:当代时期服饰美学21世纪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精致和个性成为服饰设计的主要趋势。
在服饰流行方面,自由、大气和多元化的特点逐渐展现出来。
中国时尚圈的发展历程

中国时尚圈的发展历程一、起步阶段:70年代至80年代中国时尚圈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在这个阶段,由于长期封闭的历史原因,中国的时尚产业相对滞后。
时尚界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少数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等。
这一时期,中国时尚圈的发展主要以引进国外时尚潮流为主,从香港和日本等地引进了许多时尚杂志和品牌。
这为中国时尚圈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改革开放时期:90年代至200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时尚圈开始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90年代至2000年代是中国时尚圈迅速崛起的时期。
中国开始引进更多的国际时尚品牌,同时也出现了一批本土设计师和品牌。
中国时尚圈开始有了自己的声音和风格,逐渐形成了以东方元素为特色的独立设计风格。
在这个时期,中国时尚圈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中国政府开始重视时尚产业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支持和促进时尚产业的发展。
同时,时尚教育也得到了提升,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了时尚设计专业,培养了一大批时尚设计人才。
三、21世纪至今:创新与国际化进入21世纪后,中国时尚圈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的时尚设计师和品牌开始走向国际舞台,参加国际时装周和时尚展览,与世界顶级设计师和品牌展开合作。
同时,中国时尚圈也开始注重创新,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推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时尚作品。
中国时尚圈的数字化发展也是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时尚产业开始借助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推广和销售。
电商平台成为了时尚品牌和设计师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大大提高了时尚产品的销售和推广效果。
当然,中国时尚圈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中国时尚圈的竞争日益激烈,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品质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中国的时尚产业还存在着一些结构性问题,如产业链不完善、品牌意识不强等。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时尚圈的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服装行业的发展历史

服装行业的发展历史断代史的角度来看,服装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代服饰(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500年)在这个阶段,人们对服装的需求主要是为了保暖和保护身体。
最早的服装材料主要是来自于自然界的植物纤维和动物毛皮,如麻布、棉花和羊毛等。
古代埃及、古代中国和古代印度是这一时期服装发展较为突出的地区。
古代埃及的法老和贵族身穿丝绸和细致的花纹制作的服装,而古代中国和古代印度则以丝绸和棉麻为材料制作的服装为主要特点。
第二阶段:中世纪服饰(公元500年-1500年)在中世纪,服装制作逐渐成为一种手工业。
人们开始使用更多种类的织物材料,并运用绣花、染色等工艺技术。
此时期的服装以飘逸的长袍、长袍和服装配饰上的金属和宝石饰品为特点。
欧洲的贵族和教士穿着精美且昂贵的服装来显示他们的权力和地位。
垂直的线条和夸张的轮廓成为这一时期服装的主要特点。
第三阶段:近代服饰(公元1500年-1900年)随着工业化的兴起,服装制造业开始采用机械化生产方式,衣服的制作规模得到扩大,外贸交流也出现增长。
这一时期,各地区的服饰风格开始出现差异。
在欧洲,随着封建主义的瓦解,工业革命的展开,新兴的中产阶级对服装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大规模制衣厂开始涌现,使得服装制造业变得更加规模化和商业化。
服装样式也开始变得日趋多样,时尚潮流开始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四阶段:现代服饰(20世纪)进入20世纪,服装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工业化、全球化和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服装行业的变革。
大规模生产和标准化的流水线生产使得制造成本大幅下降,各种新型纤维材料的发展改变了服装的性能和风格。
并且,消费者对时尚潮流和个性化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服装定制和品牌的兴起。
快时尚产业有迅速崛起,并以其快速的反应能力和低廉的价格吸引着大量年轻消费者。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兴起,电子商务平台和社交媒体成为服装消费者获取信息、交流和购买的主要渠道。
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开始流行。
中国近现代史服装发展史

男童装:
新中国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在具体形制上尽量避免欧美军服 的影响,侧重于苏联军服风格,军官戴大壳帽,士兵戴船形帽,军服领 式。武装带系扎等明显接近苏联军服款式。海军则是标准的国际型,因 为水兵服特别好看,于是童装中曾长时间模仿,并泛称位“海军服”。 其它陆、空军服基本上百姓不穿。三步曲
鸦片战争后旗袍
清早期旗袍
2019/12/22
民国后旗袍
旗袍走向世界
2019/12/22
第53届世界小姐大赛决赛
经 济 现 象 ?
2019/12/22
中山装的流行
1912年,民国政府 进行服制改革,把中山装 定为男子礼服之一,再加 上又亲自带头在各种场合 穿着,举国崇尚,蔚为风 尚。
服饰文化渗透在人们的 生活之中。一定时代的 服饰文化显示着一定时代物质生产和科学技 术的水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时代的社 会意识形态乃至整个社会风貌。真所谓“管 中窥豹”,从一个特定时代的服饰发展状况, 就能够看出这一时代的文明程度。
寻求人类服饰艺术发展既保持民族特色又相互影 响与相互融合的演变规律,由此更加有效地 推动人类文明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关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电影——青松岭
2019/12/22
青松岭讲述北方某山区青松岭生产大队,年轻姑娘 “秀梅”和几个年轻人热心学习赶车但遭遇重重困难, 并在大生产当中维护群众利益,反对投机倒把的故事。
但同时,这部电影也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偏见,比如 2019/12/22 犯罪分子是属于逃亡的富农分子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布料的 花色品种增多,“的确良”的缺点 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如透气 性差、化纤品对人皮肤有刺激性等。 特别是随着现在一些彩棉布料、纳 米布料的出现,“的确良”更是渐 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服饰的变化

1984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 年 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的时候, 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的时候,北京流行起 了运动装。 了运动装。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的人 们首选服装。 们首选服装。人们几乎随时随地地穿着运动 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 服,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 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 年代, 年代 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 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 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 扮讲求个性和多变, 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 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 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 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上世纪80年代牛仔裤在中国年轻一代中流行开来,至今不衰。 图为当年当红影星张瑜穿着牛仔裤给《大众电影〉杂志拍的封 面照片。
21世纪,混搭风流 行开来。不同的服 装款式相互交织, 从广泛的时期和不 同的文化中吸取灵 感。这种主观能动 性彻底颠覆了“整 体着装”的传统概 念,为诠释个性风 采注入了极大的自 由。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 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 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装、 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 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 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 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一 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 的情景。
上世纪70年代末,在清一色粗布衣服的岁月里“的确良”如 一股清风闯进人们的生活,代表着时髦和前卫。“的确良”的 流行一直延续到了上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 丰富多彩、 丰富多彩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 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随着时代的 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 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 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久违了的爱情故事, 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 的感觉。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 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 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 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中国服饰的变化

从古至今,服装的变化服装是社会政治气候、经济基础的晴雨表。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政治的发展,人们的衣服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的衣服从古代到现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我就具体介绍一下我们的服装从古至今的变化1、秦汉时代在中国服色是一个重要阶段,也就是将阴阳五行思想渗进服色思想中,秦朝国祚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规定服色外,一般的服色应是沿袭战国时代的习惯。
也就是说,经济方面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政治、文化的发展影响很深,五行、战国时期的文化,影响了秦汉时期的服饰、着装。
男服服饰秦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祭服并规定衣色以黑为最上,又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
女服服饰秦始皇喜欢宫中的嫔妃穿着漂亮的及以华丽为上。
由于他减去礼学,对于嫔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他个人喜好为主。
不过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两种形式:一为汉族服式,承袭秦汉遗制;一为少数民族服饰,袭北方习俗。
汉族男子的服饰,主要有衫。
衫和袍在样式上有明显的区别,照汉代习俗,凡称为袍的,袖端应当收敛,并装有祛口。
而衫子却不需施祛,袖口宽敞。
衫由于不受衣祛等部约束,魏晋服装日趋宽博,成为风俗,并一直影响到南北朝服饰,上自王公名士,下及黎庶百姓,都以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尚。
从传世绘画作品及出土的人物图像中,都可以看出这种情况。
除衫子以外,男子服装还有袍襦,下裳多穿裤裙。
可以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装也是受到了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经济方面,中国开始与西北、北方的联系日渐频繁,经济贸易联系日渐密切,政治方面、文化方面,同时也受到了影响,中国与少数民族的联系,使得在保留传统的服饰的条件下,又借鉴了少数民族的服饰,使得中国的衣服种类开始多样化3、唐朝时期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贞观、开元年间,政治气候宽松,人们安居乐业。
唐朝的京师长安,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中心。
在古城西安,雁塔晨钟、草堂烟雾、灞柳风雪、骊山晚照、华岳仙掌、碑林石刻仿佛还萦绕着袅袅的盛唐之音。
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最早的服装是由动物皮毛制成的简单衣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使用植物纤维和丝绸等材料制作衣服。
在商周时期,出现了一种叫做“冕服”的礼服,它是帝王和贵族们穿着的特殊服装。
这种服装由上衣、下裳、腰带和鞋子组成,颜色以红色为主,象征着权力和尊贵。
到了秦汉时期,服装的设计更加精细,出现了许多新的款式和装饰。
汉朝时期的妇女喜欢穿长袍和裙子,而唐朝时期的女性则更喜欢穿宽松的衣服和高跟鞋。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服饰风格也不断变化。
例如,明清时期的服饰注重细节和装饰,而民国时期的服饰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
今天,中国的服饰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之一。
无论是传统的汉服、唐装还是现代的时尚潮流,都展现了中国人民对于美的追求和文化的传承。
60中国女性着装演变

文革时期极少 数可以被称为"料子"的化纤 纺织品,主要用于制作衬衫。 因其比棉布及府绸更为轻薄, 曾一度被写作"的确凉"。
• 假领子:一种没有袖子、只
有上半截的衬衫,当然它不 是衬衫,仅仅只是一个领子, 为的就是在穿上外衣时在颈 部露出领子。
80年代--街上流行红裙子
• 70 年代末到80年代初,封闭的大门被打开,外面的世界 使中国人眼花缭乱,别人的生活方式使中国女性开始以审 视和怀疑的目光打量自己的穿戴--随着对文革极左思潮清 算的深入与扩大,中国人开始认同这样一个真理:美是没 有阶级性的,穿衣戴帽不一定与意识形态的健康与否必然 相连。
新中国成立的这六十年,中国女性的服饰也经历 了一场大变革。
还记得绿军装、回力鞋、梅花运动衣、的确良衬衫、妈妈 织的彩色毛衣么?生活于如今多姿多彩的时尚潮流中,我 们已经很难去想象曾经那些单调质朴的岁月……回眸新中 国六十年年发展历程,最直观的就是看人们身上那一身衣 服的变化,特别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30年里,更是经历 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时尚潮流领域方面的洗礼。加速了每 个中国人由保守到开放、由传统到现代的蜕变过程。让我 们一起纵观中国六十年的服饰变迁,横览欧美各个时期的 时尚装扮。对比一下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青春时尚风是 如何静悄悄地变迁。
• 银幕上的"红裙子"是中国女性从单一刻板的服装 样式中解放出来、开始追求符合女性自身特点的 服装色彩和样式的一个标志性道具,一个多样化、 多色彩的女性服装时代正式到来。
西方文化在进入中国的初期遭遇的喜剧式尴尬在服 装上也反映,街上不但开始流行红裙子,还开始 出现脏球鞋、牛仔裤与西服上衣及领带同时穿在 一身的奇特装扮。
军便服
• 十亿人民十亿兵"的十年"文革",最时尚的装束莫 过于穿一身不带领章帽徽的草绿旧军装,扎上棕 色武装带,胸前佩戴毛泽东像章,胸前斜挎草绿 色帆布挎包,胳膊上佩戴着红卫兵袖章,脚蹬一 双草绿色解放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这 段类似 带 I 作原片 的录像当中 , 我们反 复听到姑娘们提到 。 C h i — n e s e w a y ”中 国样子 , 语气中带着自豪。 三人都 衣着得体 , 态 度时髦 , 把中
西式的时髦元索都玩得很得心膻手。由 于民国政府与美帝联系紧密 , 当时 最新 的时尚元素和风潮你在上海 、 两厂地区、 甚至是北平都 很容易接收到。 片子中说着江 北官话的甘小姐 , 其实大有来头 , 正是她 组织 了中 国历 史上第一场 真正意义的时装秀。 说她是甘小姐 , 其实是冠了夫姓 , 她实际上
鉴赏・ 艺林 l J I A N S H A N G ・ Y I L I N
l
一
个世 纪 前 的
中国时尚
9 0年 前 , 1 9 2 6年 的春 天 , 三位 天朝 的年轻女 孩 , 面对 着镜 头 , 完成 了也许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时尚节 目” 的录制 。
没 想到这段珍 贵的视 频 ,竟然被美 国二十世纪福 克斯 集 团旗 下的 Mo v i e t o n e 保存 下来 了。 同时福 克斯 集 团也是这 集节 P 4的制
流行服饰 , 只要巴黎流行什么款式 , 十 天后你
就能在云裳里订到。 逐渐销 售量上去了 , 口碑
也起来了。 当时上海的时髦 青年 f 门, 都以自己
穿云裳 为傲 。
5-
运作的大秀 ,报纸在这场时装秀报道 的末尾 加上了如今所称的“ 软厂 ” : “ 各衣原料均 系永
-
安 、先施、福利 、惠罗及老介福等公 司所供 献。 ( 《 申报》 1 9 2 6 年 1 2 月1 8日《 联青社游
受过海外教育 、思想观念比, 四季咸备 , 新奇别致 , 饶有
兴趣 , 为沪上破 天荒 之表 演。
虽然当时服饰未分春秋两季 ,还掺 杂 了
部分旧衣裳 , 但好歹也是第一次 , 所 以办秀的 金小姐 。 上海的普通女人也需要设计。 于是 云
场地规格一点也不输时装 周 , 设在 “ 夏令配克 裳公 司在 1 9 2 8年创立 了。说到它的创始人 ,
奖 ,其后 他们 在大 华 饭店 举办 新 品时装 秀 时, 已经早 早 引入 了明 星看 秀 , 胡 蝶和 阮玲 玉都是座 上宾 。不仅如 此 , 胡蝶 几乎是鸿 翔 的。 品牌大 使 ” , 她在 电影和 日常生 活中所穿 的华服 , 都来自鸿翔 制作 。1 9 3 5年胡蝶大 婚
镜。”
但最后 , 她并未 遵守 自己的承诺 , 并大肆
渐开化 , 借个名 头即可活动 上马 。 沪上报纸 《 申报 》是这样 预告这场 秀的 : 该时装表演 ,
由社员眷属及闺秀名媛担任之 , 新式服装 , 旧
引进了国外服饰式样 。但好在当时 的民风渐 银子的。
4一
—
有了服装秀 , 有了百货公司的布料 , 民国 女人们此时最缺的是什 么 设计啊 ! 毕竟 当时 能够直接把外埠时装直接套身上的 , 仅仅是
作 方。节 目“ 奢 侈地” 用 了电影胶 片拍摄 , 你要知道 , 世界 上 第一 家 电视 台 B B C在 1 9 2 9年才 出现
一
I 一
主持人是操着- - - 口流利 英文 的施小姐 , 两位 大来宾 分别是说着文明 戏腔调江北官话的甘小姐 , 和带着厂东五邑地 区白话口音的范小 姐。
大 戏院 ,即是 现江 宁路 6 6号 的美 琪大 戏 你一定不陌生 ,她就是徐志摩的第一任妻 子 院。 这就好 比如 今走 秀都 爱办 在什 么“ 世博意 张幼仪 。 大利馆 是—个意思 。
2-
比起大型百货 主打的快准狠 款式 ,云裳 主打 的是艺术感 。它当时的宣传语是 : “ 空前
艺会续记》 ) 。所 以这场秀之后 火了先施 公司 的布料 , 也 是毫 不奇 怪的。
3 -
到了 1 9 3 4年 , 中 式 服 饰 的 业 界 老 大——鸿翔服装公司 ,也已经习惯了办秀来
招徕顾客的招数。早在 1 9 3 1 年, 鸿翔制作的 大衣 已在 美 国芝加 哥 国际博 览 会 上荣获 银
关部门申请这项活动时, 是这样表述的: 以我国古时历代装束, 趁此机会
G } ~ 』 0 x ; 要 t 7 0
J I A N S H A N G . Y I L I N I鉴 赏 . 艺 林
一 一
表现于吾人眼帘 ,温故知新 … …因兹借 上 , 开了上海 第一 家综 合性 百货 , 第二年 的服 装销售额就达到了 3 4 8万元 。说 明当时民国 女人 , 不仅爱 美 , 也是非常舍得为美丽事业烧
是中华民国笺一任总理唐绍仪的八女J L _ 一 唐宝玫 。 唐宝玫在操办这场服
装表演日 寸 , 当时的社会压力是 很大 的。1 9 2 6年时 , 人们觉得女子不该集体 性抛头露面 , 况且还是以身子作为公众展示的平台。唐家八小姐用非常聪 明的方式解决了这个 问题 。 她表示 : 这其实是一场历 史文化活动。 她在向有
得不在 2 7 日再度加演。关于款式 , 《 申报》 这 样 描述到 : 。 时装表 演分游 戏服 、跳舞服 、 夏 服、 晚礼服等十四种 , 除二种为纯然中 国服装
外, 其余颇近欧化 。 更惊人的是 ,当时的这场时装秀不 是匆
匆上马 的“ 草 台班 子 , 而是 一场融 入了商业
内并不好 走 ,所以渐渐 地把 云裳做 成了大众
之美术服装公 司” , 在介绍中写道 : 创 式绘图
-
说 回这场时装 秀 ,果然这场秀让沪上名 媛 贵妇们大 开眼界 , 群情激 昂 , 原 定在 1 2 月
1 6日只进行一场表 演 ,但由于太受欢 迎 , 不
和监 制者多 是一班 于美术深有 研究 的人 , 他
们凭着长期 的研究所得再依着美术 的原理 自 能创 造出种种新 式的装束 。 后来 云裳发现 只求艺术 感这 个路 子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