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苏教版必修二专题三第2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3节油脂
【原创】苏教版必修2专题3第2单元第3课时酯 油脂 糖类

A.10.4%
B.10%
C.9.2%
D.8.8%
【解析】选B。本题直接进行求解,让人感到条件不足 而难于下手,这时不妨退一步,对二者的化学式进行比 较:乙醇的化学式为C2H6O,乙酸乙酯的化学式为 C4H8O2,观察二者的化学式不难看出二者无论怎样混 合,其中C、O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总为2∶1,为定值。 可变换为(C2O)nHm来表示混合物的平均组成,再依 据关系式,即可求出氢的质量分数。设含氧的质量分数 为x%,则: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6分) 5.(14分)为测定某有机物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进 行下列各步实验,根据实验事实逐一分析推断,将结论 填入下表:
【解析】①有机物+O2 CO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 律,有机物中一定含有H和C两种元素,可能含O元素, 所以可能为烃或烃的含氧衍生物。②因为1 mol羟基能 够和1 mol乙酸或乙酸酐反应生成1 mol乙酸酯,所以1 mol 该有机物中一定含5 mol羟基;③银镜反应是醛基的特 征反应,且1 mol醛基能够生成2 mol银,所以1 mol 该有机物中一定含1 mol醛基;④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 质量M=30×6=180,能被H2还原为直链多元醇,说明 醛基一定在碳链的末端,这样含5个羟基1个醛基,而且 6个碳原子都在一条链上,所以该有机物为葡萄糖。
【解析】选B。石油属于矿物油,是各种烷烃、环烷烃 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牛油是动物油,是高级脂肪酸 和甘油形成的酯类物质,属于混合物;甘油的结构简式
为
,属于三元醇,是一种纯净物。三种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都相对较小,都属于小分子化合物。
2.某酯A分子式为C4H8O2,把它跟NaOH溶液共热可蒸出乙 醇,则A的结构简式是( )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江苏专版必修二讲义专题3 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 乙 醇[课标要求]1.会书写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知道决定乙醇化学性质的原子团是—OH 。
2.知道乙醇中—OH 上的氢可以被金属置换,会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知道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以及反应中的断键和成键情况,会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 3CH 2OH 或C 2H 5OH ,决定化学性质的原子团为—OH 。
2.乙醇分子中的羟基氢原子比水分子中的羟基氢原子活泼性弱,水与金属钠反应比乙醇与钠反应要剧烈。
3.三个重要反应:(1)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2)2CH 3CH 2OH +O 2――→催化剂△2CH 3CHO +2H 2O ; (3)2CH 3CHO +O 2――→催化剂△2CH 3COOH 。
乙醇的分子结构与物理性质1.分子结构1.从氢原子连接原子的种类看,乙醇分子中的氢原子分为几类?提示:分为两类,其中5个氢原子与碳原子相连,1个氢原子与氧原子相连。
2.能否用分液的方法分离酒精与水的混合物?为什么?提示:不能;原因是乙醇与水互溶不分层,无法用分液漏斗分离。
1.乙醇的结构特点2.用工业酒精制备无水乙醇的方法工业酒精中约含乙醇96%(质量分数)以上,含乙醇99.5%以上的叫无水乙醇,制无水乙醇时,要加入新制的生石灰再进行蒸馏,直接蒸馏得不到无水乙醇。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乙醇分子是由乙基(—C 2H 5)和氢氧根组成的( )(2)乙醇是比水轻的液体,与水混合时浮在水的上面 ( )(3)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4)乙醇可以作为提取碘水中碘的萃取剂 ( )答案:(1)× (2)× (3)√ (4)×2.比较乙烷和乙醇的分子结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两个碳原子均以单键相连B .分子里都含6个相同的氢原子C .乙基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D .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解析:选B 乙烷和乙醇的结构简式分别为CH 3CH 3、CH 3CH 2OH ,乙醇分子可以看作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的产物。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酯 油脂》

状态:常温下油呈液态,脂肪呈固态。 密度:比水轻。 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汽油、酒精等)。 熔沸点:(天然油脂多数为混合物)无固定的沸点和熔点。
三.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丙三 醇
CH2OH
CHOH
反应生成的酯,属于酯类。
硬脂酸甘油酯的结构简式为
O
CH3-C-O-CH2 O
CH3-C-O-CH O
CH3-C-O-CH
O
酯的分子结构特点是含有原子团 —C—O—
酯基
实验模拟: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得到肥皂?
需要解决的问题: ①油脂不溶于水,如果将NaOH溶液直接加入油脂中,
两者不能充分接触,必定造成反应速率慢,反应不充分。 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②如何知道油脂是否完全转化成硬脂酸钠?
③如何使反应混合液中的硬脂酸钠析出得到肥皂?
肥皂的制取原理
肥皂、甘
Hale Waihona Puke 油脂NaOH溶液 用蒸汽加热
油、水等
的混和液
固体 加入细食盐 析出 加热、搅拌
皂化
上层固体
成品 加填充剂(松香、硅酸钠等)
压滤、干燥成型
肥皂
下层液体
分离提纯
甘油
肥皂去污原理
R COO 亲油基 Na 亲水基
亲油基 亲水基
O 酯键
五.酯:R-C-O-R/
存在于水果、 花卉中的香
味物质
O
H+
O
CH3—C—O—CH2CH3 + H2O CH3—C—OH + H—OCH2CH3
1.酯的酸性水解(酯化反应的逆反应)
苏教版必修二-专题三第二单元食物中的有机物-酯-油脂

同酸甘油酯 (单甘油酯)
异酸甘油酯 (混甘油酯)
动物油通常为固态——脂肪
水解得到的主要为饱和脂肪酸,烃基为饱和烃基
猪油
牛油
黄油
奶油
植物油通常为液态——油
油脂
水解得到的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烃基为不饱和烃基
花生油
橄榄油
大豆油
棕榈油
练习:下列说法对不对?
• 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
√ • 天然油脂通常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熔点。
4.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从溴水中提取溴可以用植物油作萃取
剂 B.用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更好 C.硬水使肥皂去污能力减弱是因为发生
了沉淀反应 D.用热的纯碱溶液可区别植物油和矿物
酯类 油脂
酯化反应
• 酯化反应:有机羧酸和醇在浓硫酸作用下, 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 原理:羧酸脱去羟基,醇脱去水,是取代 反应中的一种。
O
R C OH + H O R’
羧酸类
醇类
浓硫酸 △
O R C O R’ + H-O-H
酯类
O
官能团:酯基
• 结构:R(H) C O R’
• 物理性质: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具有 浓郁香味的物质
• 椰子油、葵花籽油、豆油、煤油、柴油都是油脂。
×
交流与讨论: 1、油脂有哪些物理性质,说说你的依据?
物理性质: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 易溶于有机溶剂。
应用:洗涤油渍;做溶剂
2、油脂滴在衣服上,如何洗涤?
油脂的化学性质
1、水解反应
1)酸性条件下水解或在酶作用下水解
O
C17H35 C O O
C17H35 C O O
苏教化学必修2江苏专用专题3第二单元第3课时 酯 油脂

课 前 自 主 学 案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探 究 整 合 应 用 知 能 优 化 训 练
第3课时 酯 课时
油脂
返回
专题3 专题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课 前 自 主 学 案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探 究 整 合 应 用 知 能 优 化 训 练
课前自主学案
返回
专题3 专题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课 前 自 主 学 案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探 究 整 合 应 用 知 能 优 化 训 练
2. 洗涤盛有植物油的试管 , 宜选用的试剂是 . 洗涤盛有植物油的试管, 宜选用的试剂是( ) A.稀硫酸 B.热水 . . C.热碱液 D.稀硝酸 . . 答案: 答案:C
返回
课 前 自 主 学 案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探 究 整 合 应 用 知 能 优 化 训 练
专题3 专题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课 前 自 主 学 案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探 究 整 合 应 用 知 能 优 化 训 练
3.化学性质(以乙酸乙酯为例 .化学性质 以乙酸乙酯为例 以乙酸乙酯为例)
返回
专题3 专题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课 前 自 主 学 案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探 究 整 合 应 用 知 能 优 化 训 练
二、油脂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 油脂的组成、结构、 1.组成 . 高级脂肪酸 和 甘油 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酯 ____________和_____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酯。 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酯。 2.结构 . 如硬脂酸甘油酯的结构为: 如硬脂酸甘油酯的结构为: 。 3.分类 3. (1)油:常温下呈 液态 ,如花生油、豆油等植物油 油 常温下呈______,如花生油、 。 (2)脂肪 : 常温下呈 固态 , 如牛油 、 羊油等动物油 脂肪: 脂肪 常温下呈_____, 如牛油、 。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课件:3.2.3 酯 油脂

首页
X 新知导学 D答疑解惑
INZHIDAOXUE
AYIJIEHUO
S随堂检测
UITANGJIANCE
1.下列“油”中属于酯类的是( ) ①豆油 ②酱油 ③牛油 ④甘油 ⑤重油 ⑥硝化甘油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③⑤⑥ 解析:豆油、牛油属于油脂,硝化甘油是甘油和硝酸酯化后的产 物。 答案:A 2.洗涤盛过植物油的试管,宜选用的试剂是( ) A.稀硫酸 B.浓硝酸 C.热水 D.热NaOH溶液 解析: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程度较大。 答案:D
-3-
第3课时 酯 油脂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首页
பைடு நூலகம்
X 新知导学 D答疑解惑
INZHIDAOXUE
AYIJIEHUO
S随堂检测
UITANGJIANCE
二、油脂 1.植物油、动物脂肪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植物油通常呈液态,动 物脂肪通常呈固态。 在常温下,动物油一般呈固态,叫做脂;植物油一般呈液态,叫做油。 油脂是油和脂的总称。 油脂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即把它看成是高级脂肪酸(RCOOH) 和甘油(丙三醇)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 用油脂可以制造肥皂和油漆等,因此它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 2.油脂在酸或碱的存在下,可以与水发生水解反应。以硬脂酸甘 油酯为主要成分的油脂与烧碱混合加热,反应可表示为:
-8-
第3课时 酯 油脂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首页
X 新知导学 D答疑解惑
INZHIDAOXUE
AYIJIEHUO
S随堂检测
典题引领
UITANGJIANCE
情景导入
知识点拨
讨论探究 1.为什么碱性条件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大? 提示: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时,由于生成羧酸可和碱发生中和反应, 因而水解程度较大。 2.一般的食品和饮料超过保鲜期就会变质,而对于用粮食酿造的 酒而言“酒是陈的香”,这是为什么? 提示:在用粮食酿酒的过程中,除了产生酒精外,米浆水中的一 些微生物如醋酸菌、乳酸菌等把少量的淀粉变成了醋酸、乳酸等 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与乙醇作用便产生了具有香味的酯类物质,时 间越长,这种作用越充分。因此,由粮食酿造的酒如果在一定温度 下密闭储存,会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变得更醇香。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课件:专题3第二单元第三课时 酯 油脂

类,与乙酸乙酯相似,能水解生成酸和醇。
答案:D
酯化反应 化学方 催化剂 ――→ △ 程式 CH3COOC2H5+H2O 反应断 键 催化剂 酸中 C—O, 醇中 H—O 浓 H2SO4
水解反应 稀H2SO4 △ CH3COOH+C2H5OH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点击下图片进入
(1)酯易发生水解反应, 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相应的酸和醇, 在碱性条件下生成相应的酸盐和醇,其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程 度大,如乙酸乙酯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CH2CH3+H2O 稀H2SO4 CH3CH2OH+ △
△ CH3COOH,CH3COOCH2CH3+NaOH――→CH3COONa+ CH3CH2OH。 (2)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甘油酯,其中液 态的植物油称为油,固态的动物脂肪称为脂肪,而矿物油的 成分是各类烃。
多种烃(石油及其分 含不饱和烃基多 馏产品)的混合物
固态或半固态 液态 具有烃的性质,不 性质 两者具有酯的性质,能水解;油具有 能水解 烯烃的性质,能加成 加含酚酞的NaOH 加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红色变 鉴别 溶液,加热,无变 浅 化 菜籽油、花 煤油、润滑油、石 举例 牛油、羊油 生油 蜡油
2.为何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方程式用“ ”,而在碱性条 件下水解方程式用“―→”? 答案:酯的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 的酸和醇同时又可反应生成酯,故用“ ”;但碱性条 件下,酸与碱生成了盐,不再与醇发生反应,水解几乎 完全,故用“―→”。 3.下列性质属于一般酯的共性的是________。 A.具有香味 C.易溶于有机溶剂 B.易溶于水 D.密度比水大
,
1.酯和油脂的比较 类别 定义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联系 酯 由酸和醇反应生成 的一类有机物 油脂 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反 应生成的酯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3.2.3《酯油脂》课件.pptx

三、酯 油脂
2、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
软脂酸或油酸等跟甘油生成的甘油酯。
三、酯 油脂
2、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O R1 C O
O R2 C O
O
R3 C O
CH2 CH CH2
(1)R1、R2、R3可以代表 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
(2
)R1
、R2、
R
可
3
相同
可
不同。
(3)天然油脂、动、植物 体内的油脂大都为混合物, 无固定熔沸点。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三、酯 油脂
脂肪(动物油脂 固态) 油 ( 植物油脂 液态 )
三、酯 油脂
1、酯 油脂的存在
自然界中的有机酯
含有:丁酸乙酯
含有:戊酸戊酯
含有:乙酸异戊酯
三、酯 油脂 酯: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生成的乙酸乙酯就是一种酯
乙酸乙酯
三、酯 油脂 酯: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生成的乙酸乙酯就是一种酯 酯的化学性质:在酸或碱存在下与水发生水解反应
O
CH3C-OC2H5+H-OH
O
H+ CH3C-OH+C2H5OH
O
CH3C-OC2H5+NaO-H
O
CH3C-ONa+C2H5OH
三、酯 油脂
1、酯 油脂的存在 自然界中的油脂
三、酯 油脂 3、油脂的物理性质
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有明显的油腻感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
三、酯 油脂
4、油脂的化学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单元课时3
酯油脂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以乙酸乙酯为代表理解酯的结构,辅助学生掌握油脂的结构及水解反应2.从生活经验和实验探究出发,认识油脂的组成特点,了解油脂共同性质与特征反应。
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油脂的组成、结构及水解反应。
三、设计思路
从酯化反应的产物乙酸乙酯引入酯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油脂奠定基础,形成了乙酸乙酯-酯-油脂-肥皂制备(实践)的知识线索。
教学设计遵照这种知识间的因果顺序,突出酯与油脂结构上的差异,在水解反应中的相应变化。
从而理解酯与油脂间的从属关系-油脂是一种酯。
为了强化学生对油脂水解的理解,加入了肥皂制备实验,既树立了有机化学反应的实践价值,也培养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人要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就必须饮食,必须摄取营养物质。
在你的饮食中,每日摄取的有机物主要有哪些,你知道它们的主要成分吗?
[交流与讨论]
每日摄取的主要有机物及其主要成分:
人们习惯称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为了能从化学角度去认识这些物质,我们首先来了解这些基本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
[引入]鸟语花香,花香来自何处?
走过某家厨房,麻油炒菜,香气扑鼻,香气来自什么物质?
烤肉四处飘香,来自什么物质?
[板书]一、概念
[讲述]酯:醇跟酸发生酯化反应的生成物(PPT2)
油脂: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以把它看成高级脂肪酸跟甘油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
脂:动物体内的脂肪,固态
油:植物的果实,液态
[复习]酯的形成,研究酯的结构(PPT4)
[过渡]上节课我们介绍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通过控制一定的条件,反应可以朝逆方向移动。
[板书]
[提问]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学生回答]加碱加氢氧化钠
[讲述]非常好,请同学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学生活动] CH3COOC2H5 + NaOH →CH3COONa + HOC2H5
[讲述]乙酸乙酯在酸或碱的存在下与水发生的反应我们称为水解反应。
[板书]二、水解反应
[提问]油脂也是酯化反应的产物,那么油脂会不会也发生水解反应?我们先来看一个油脂-硬脂酸甘油酯。
你能试着写一写它的水解方程式吗?(PPT5)
[学生活动]。
CH3COOC2H5 + H2O CH3COOH + HOC2H5
稀硫酸
[归纳小结] 油脂可在酸性或碱性条件水解。
1.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甘油
2.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又称皂化反应,水解生成的硬脂酸钠就是肥皂的主要成分,所以该反应用来制肥皂和甘油。
以下内容作为拓展
[板书]皂化反应:油脂碱性条件下的水解。
(PPT6,7)
[过渡]肥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那么工业上是如何利用皂化反应制出硬脂酸钠,并使之与甘油分离,并制成块状肥皂的呢?请同学们观看录像。
[投影]肥皂工业制法生产流程
[板书]三、肥皂和洗涤剂
1.肥皂的制造
[看完后由学生简述肥皂的生产过程]将油脂和NaOH按比例放入皂化锅,加热、搅拌。
然后在混合物中加NaCl,发生盐析,分层,上层为硬脂酸钠,下层为甘油和NaCl的混合物。
取出上层物加填充剂,压滤、干燥、成型。
[师]在洗涤衣物时,肥皂是如何去污的呢?请大家接着看录像。
[放录像]肥皂的去污原理
[板书]2.肥皂的去污原理
[讲述]由于肥皂的硬脂酸根离子在水中易结合水中的Ca2+、Mg2+生成沉淀,因此水的硬度较大时,就会使肥皂的去污能力降低。
现在,人们已经根据肥皂的去污原理,制出了多种合成洗涤剂
[小结] 油脂的组成的结构,油脂水解反应。